|
1
|
以“昌黎”之名:中唐古文圈的内外与渗透 |
王伟
贾淦博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中唐文坛的夷夏之辨 |
李建华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
3
|
从“韩如潮”看韩愈散文的审美特质 |
李精耕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2 |
1
|
|
|
4
|
才兼文武:宋初能吏何亮考论 |
邱志诚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
5
|
论唐宋古文运动非以骈文为对立面 |
罗书华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
6
|
论中晚唐文体赋的产生 |
赵俊波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
7
|
诏敕文体改良与中唐古文运动 |
张超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
8
|
唐代古文运动与山东士族的家学门风 |
李建华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4 |
0 |
|
|
9
|
权德舆对楚骚的接受与中唐文学思想的变迁 |
陈彝秋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
10
|
晚唐小品作家文学思想探源 |
李秀敏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1 |
0 |
|
|
11
|
北宋时期对韩愈的接受 |
林曦
吴在庆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
12
|
从华夷之辨到古今之辨——关于中唐古文运动发生背景的再思考 |
杜光熙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
13
|
疏离于古文运动之外——论王安石与欧阳修、曾巩的文学交游 |
鄢嫣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