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7篇文章
< 1 2 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rban Social Mobility Plight of City Wives from Countryside
1
作者 Shen Wenjie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80-285,共6页
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ocial mobility of city wives from countryside and analyses the causes of the upward social mobility plight of this group in urban society.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 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ocial mobility of city wives from countryside and analyses the causes of the upward social mobility plight of this group in urban society.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city wives from countryside cannot continue to move upward in urban society because of their lack of culture capital and social capital.To break such plight of upward mobility for the group demands the system renov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社会 农村妇女 流动 社会资本 社会发展 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Hypo-cities in Transportation Integration in Economic Regions
2
作者 Li Shengchao He Yajing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74-278,共5页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functions of hypo-cities in the context of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further studies how hypo-cities with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exploit their advantages to the full,putti...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functions of hypo-cities in the context of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further studies how hypo-cities with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exploit their advantages to the full,putting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hypo-cities in the transportation integ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一体化 城市功能 经济区 区域经济一体化 TICS 交通运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n the Community Correction Model of the State and Domain Jurisprudence
3
作者 Si Haojie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63-267,共5页
The"state and domain phenomenon"emerged at the modeling period of the crowd system,an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ities,communities are extruded by the multivariate space and the crowd system,forming the socia... The"state and domain phenomenon"emerged at the modeling period of the crowd system,an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ities,communities are extruded by the multivariate space and the crowd system,forming the social need of a basic guarantee of community correction. After the expansion of communities,the functional integration period begins,which leads to the period of urban transition,when community and the jurisprudential basis begin to coincide with each other,bringing the community correction model. In the industrialized period,the urban population made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community correction of cities. Fromthe perspective of globalization,urban integration will experience the anguish of community correction,and crime and punishment will enter communities of the whole society,forming normal community correction model,so the service systemof community correction begins with the formation of the community-based management system,the crowd-based management range,the fundamental organization structure and the coincidence of the organizing fun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矫正 域名 社会需求 城市转型 挤出系统 管理系统 组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地区“产-才-城”适配的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黄永春 周炯岚 +1 位作者 李娜 宫尚俊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20,共12页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产业、人才和城市的融合协调是推进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根据2011—2022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数据,探索“产-才-城”适配度的时空格局演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时间趋势上,长三角地区“产-才-...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产业、人才和城市的融合协调是推进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根据2011—2022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数据,探索“产-才-城”适配度的时空格局演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时间趋势上,长三角地区“产-才-城”适配度呈稳定增长态势,多极化现象渐显;在空间分异中,呈“西低东高”的地域差异,形成以长三角核心城市为主的高水平聚集带。同时,“产-才-城”适配度的空间自相关显著为正,具有空间俱乐部收敛特征。影响因素分析显示,社会保障能力和金融发展水平是提升“产-才-城”适配度的关键因素,对外贸易水平、科技支出水平和政府调控能力的作用稍弱,且存在地域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一体化 “产-才-城”适配 时空演化 耦合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OD模式的站城一体化空间消防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彭敏 吴振坤 +1 位作者 朱国庆 袁狄平 《消防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2-249,共8页
本文以TOD发展模式为背景,讨论了TOD模式在推动城市发展方面的重要性,研究了TOD模式下各组成部分及其火灾危险性,并详细讲述了TOD模式与消防工程的紧密联系,同时结合国内外TOD消防建设经验和目前的消防工作进展,初步总结了TOD模式下的... 本文以TOD发展模式为背景,讨论了TOD模式在推动城市发展方面的重要性,研究了TOD模式下各组成部分及其火灾危险性,并详细讲述了TOD模式与消防工程的紧密联系,同时结合国内外TOD消防建设经验和目前的消防工作进展,初步总结了TOD模式下的消防策略,展望未来站城一体化空间的消防研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D模式 站城一体化 火灾研究 消防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铁路客运枢纽站城空间关系演化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夏海山 任钰涵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3-232,共10页
铁路与城市发展相生相伴,特别是在我国,从普速铁路时代到高速铁路时代,铁路枢纽和城市空间关系产生显著变化,这种变化的规律和内在动因对认识站城空间关系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从国际经验到我国特色,从时间与空间2条轴线阐述站城... 铁路与城市发展相生相伴,特别是在我国,从普速铁路时代到高速铁路时代,铁路枢纽和城市空间关系产生显著变化,这种变化的规律和内在动因对认识站城空间关系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从国际经验到我国特色,从时间与空间2条轴线阐述站城空间关系普遍规律,从时间上看,站城空间关系经历了交通价值和城市价值走向平衡的过程;从空间上看,城市发展需求推动站城空间关系不断演化。基于这一规律从实践和理论层面,梳理我国站城空间关系演化历程,剖析站城空间关系理论研究特点与未来发展趋势,总结出国内研究存在从站到站城兼顾,从空间设计到空间潜力与价值评估,从综合开发到对空间更新改造关注的研究趋势变化,通过梳理站城空间关系演化规律旨在为当前我国铁路客运枢纽建设及城市更新发展提供理论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客运枢纽 站城空间关系 城市化 演化历程 站城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发展机遇、实践痛点与突破路径 被引量:4
7
作者 匡瑛 韩琳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119,共9页
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建设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大举措。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市域产教联合体由产业园区牵头,地方政府统筹协调,呈现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实践看,当前还面临许多挑战,主要体现在成本分担之... 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建设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大举措。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市域产教联合体由产业园区牵头,地方政府统筹协调,呈现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实践看,当前还面临许多挑战,主要体现在成本分担之困、成果认定之难、运行管理之艰三个方面。因此,市域产联合体建设的突破路径主要体现在构建三大机制上:平衡各方主体利益,建立公正合理的成本分担动力机制;明确知识产权归属,制定清晰明确的成果认定激励机制;提高组织运行效率,构建高效持久的运行管理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产教联合体 产教融合 职业教育 教育体系 教育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一体化政策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基于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视角 被引量:7
8
作者 王家庭 王浩然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2-83,共12页
区域一体化政策有助于优化新质生产力布局,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核心技术发展。基于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视角,探究以国家级城市群建设为代表的区域一体化政策对新质生产力的赋能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国家级城市群建设对... 区域一体化政策有助于优化新质生产力布局,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核心技术发展。基于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视角,探究以国家级城市群建设为代表的区域一体化政策对新质生产力的赋能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国家级城市群建设对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在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非资源型城市和创新能力较强的城市中发挥了更为明显的促进作用。人力资本集聚、协同创新、产业升级在国家级城市群建设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链式中介效应,其中,协同创新效应占比最高。在促进本地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同时,国家级城市群建设还通过空间溢出效应促进周边城市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由此,优化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区域布局,建立跨区域合作机制,因地制宜制定发展规划,以加快推进新质生产力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一体化政策 国家级城市群 新一代人工智能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产城教融合的隐忧审视与纾解路向 被引量:1
9
作者 李丽 李先祥 代以平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6-31,共6页
深化产城教融合、实现“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产教融通”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必然选择和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在要求。我国职业教育产城教融合进程不断加快,但职业院校在产城教融合过程中亦存在指向性偏离、胜... 深化产城教融合、实现“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产教融通”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必然选择和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在要求。我国职业教育产城教融合进程不断加快,但职业院校在产城教融合过程中亦存在指向性偏离、胜任力缺失、话语权式微等隐忧,进而导致产城教供需结构失衡,引发各利益相关者利益分配矛盾和职业院校角色的边缘化,使得产城教融合流于形式。因此,职业院校要明晰院校自身定位,提升产城教融合胜任力,积极协同各方利益相关者建立产城教融合机制,不断优化人才供需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产城教融合 市域产教融合联合体 构成要素 现状分析 未来路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站城人一体化发展下铁路枢纽功能与客流需求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琼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4-158,163,共6页
[目的]在站城人一体化发展下,铁路客运枢纽在承担交通功能与城市开发功能的基础上,升级为提供情感联系与寄托的新型城市空间,枢纽的服务属性和承载的客流群体发生较大变化,需立足需求端的变化研究站城人一体化发展下铁路客运枢纽的功能... [目的]在站城人一体化发展下,铁路客运枢纽在承担交通功能与城市开发功能的基础上,升级为提供情感联系与寄托的新型城市空间,枢纽的服务属性和承载的客流群体发生较大变化,需立足需求端的变化研究站城人一体化发展下铁路客运枢纽的功能特征和客流需求。[方法]基于站城人一体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对铁路枢纽承担客流的影响,分析了新型铁路客运枢纽的功能变化及其承担的客流构成,具体包括基于交通服务的趋势客流、城市开发诱增的衍生客流、供给动态调整的韧性客流等几部分,在传统交通预测四阶段法的基础上提出每种情景客流需求的预测思路及方法,并以西安东站为例进行验证分析。[结果及结论]枢纽客流呈现出交通功能客流前期为主、城市功能客流逐步增长、韧性客流短期趋稳的发展态势。综合三部分客流分析,初步预测西安东枢纽远期高峰小时的客流总量约为3.0万~3.2万人次/h。通过细化枢纽各部分客流需求的预测方法,可为新型枢纽的功能配置、设施布局、客运组织等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站城人一体化 铁路枢纽 功能特征 客流结构 需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铁路综合交通枢纽站城融合研究
11
作者 胡映东 封钧瀚 +2 位作者 张鹏 张文杰 董玉香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9-136,共8页
新建、改建铁路枢纽正在回归中心城区,成为新一轮城市更新的重要驱动力。过去20年,我国地下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已从尝试、探索转向站城融合创新。为探究这一枢纽新类型的缘起、演进、特征和趋势,综合运用知识图谱与实证研究方法,印证地下... 新建、改建铁路枢纽正在回归中心城区,成为新一轮城市更新的重要驱动力。过去20年,我国地下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已从尝试、探索转向站城融合创新。为探究这一枢纽新类型的缘起、演进、特征和趋势,综合运用知识图谱与实证研究方法,印证地下枢纽在综合开发、地下空间利用等方面已经并将持续助力站城融合,提出枢纽集群规划、交通与开发融合、客站设计、人本环境、换乘效率等5方面设计策略,旨在优化地下铁路综合交通枢纽的站城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站城融合 地下铁路综合交通枢纽 知识图谱 综合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分工视域下资本与农户相融共赢机理研究
12
作者 熊凤水 刘锟妹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57,共15页
建立在市场调节基础上的有机分工是重要的效率提升机制和社会团结机制。异于政府和社会视角,有机分工为分析资本与农户何以相融共赢提供了新的视域。资本下乡初期,为避免与农户同质生产与竞争,在农事整体经营活动中采取自我实施的内置... 建立在市场调节基础上的有机分工是重要的效率提升机制和社会团结机制。异于政府和社会视角,有机分工为分析资本与农户何以相融共赢提供了新的视域。资本下乡初期,为避免与农户同质生产与竞争,在农事整体经营活动中采取自我实施的内置策略形成错位分工格局,面向的市场具有互补性,禀赋异质性与经济理性使得双方在同一场域中实现共存共容;资本农业经营过程中,在“生产基地信息传递效应”和农户生产理性的驱动下,有机分工的边界从“完整的农事生产活动”分工拓展为农业产业内部农户生产活动专业化、资本服务多样化的职能差异分工格局,职能双方面向的市场具有同一性,并因专业化获取由此产生的递增报酬,实现相融共赢。分工与专业化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在资本与农户的经营格局中,相融共赢的本质是将“小而全”的农户纳入专业化分工体系,发挥两类经营主体的比较优势,通过分工深化促使生产效率改进和产品价值提升,进而实现报酬递增、共享分工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分工 资本下乡 相融共赢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更新视角下的西安火车站枢纽地区改造
13
作者 韩超 高靖葆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2-87,共6页
研究目的:面对我国大量老旧铁路客站及周边的城市片区亟待进行更新改造的新形势、新要求,西安火车站也呈现出了“站”与“城”割裂以及“古”与“今”协调的现实问题。本文面向城市更新视角下的西安火车站枢纽地区改造,总结交通网络结... 研究目的:面对我国大量老旧铁路客站及周边的城市片区亟待进行更新改造的新形势、新要求,西安火车站也呈现出了“站”与“城”割裂以及“古”与“今”协调的现实问题。本文面向城市更新视角下的西安火车站枢纽地区改造,总结交通网络结构、城市功能业态、文化景观风貌等问题,结合站城融合与触媒更新策略提出老旧火车站片区的更新方法。研究结论:(1)针对老旧火车站更新改造的复杂现状,提出结合触媒更新理论和站城融合理论研究更新方法;(2)对西安火车站枢纽地区提出城市功能整合、交通功能融合、景观功能弥合、文化风貌相和的老旧火车站城市更新策略;(3)针对老旧火车站片区的更新改造问题,提出“前期规划+后期评价”的整体研究方向,本文探讨的“整合枢纽交通与城市功能空间,注重与大遗址之间的文脉传承与表达”提供了枢纽地区存量更新的实践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站城融合 西安火车站 后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城融合视域下应用型高校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与路径选择——以南京工程学院为例
14
作者 王成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8-91,105,共5页
南京工程学院作为地方应用型高校,紧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积极探索校城融合创新模式,通过空间融合、产业孵化与升级、文化传播等路径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文章通过深入分析南京工程学院校城融合实践,总结其推动区域发展的经验与面... 南京工程学院作为地方应用型高校,紧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积极探索校城融合创新模式,通过空间融合、产业孵化与升级、文化传播等路径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文章通过深入分析南京工程学院校城融合实践,总结其推动区域发展的经验与面临的现实挑战,提出进一步优化校城融合模式的路径,旨在为其他应用型高校提供实践样本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工程学院 校城融合 高质量发展 产学研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EWM-CRITIC博弈集成云的城市燃气PE管道风险评价方法
15
作者 张鹏 刘为 +3 位作者 沈豪 肖博文 宋文琦 刘思铭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6-123,132,共9页
为解决城市燃气PE管道的安全评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博弈集成云模型的管道风险评价法。以西南某地区城市燃气PE管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全息直觉模糊集(HHM-IFS)选取并筛选了5项一级指标,22项二级指标;利用基于博弈论主客观权衡改进的结构熵... 为解决城市燃气PE管道的安全评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博弈集成云模型的管道风险评价法。以西南某地区城市燃气PE管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全息直觉模糊集(HHM-IFS)选取并筛选了5项一级指标,22项二级指标;利用基于博弈论主客观权衡改进的结构熵权(SEWM)法与基于指标相关性的权重赋权系数(CRITIC)法,以云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充分考虑模糊性与随机性的博弈集成云模型,并确定了管道风险等级。结果表明,该区燃气管道为中等风险等级,应该重点关注回填质量、自然灾害、钢塑接头腐蚀、运行误操作、地形以及生物侵蚀等风险薄弱项。分析结果与实际工程相吻合,证明了该方法是一种科学合理的评估方法,为更有效地评估城市燃气PE管道的安全状态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燃气PE管道 风险评价 博弈论 集成云模型 全息直觉模糊集(HHM-IF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县域乡村三产融合与农户福祉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基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视角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西南 廖和平 +3 位作者 王刚 阿迪燚旺 李东麟 常欣悦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45,共15页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阶段性任务。基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视角,构建乡村三产融合与农户福祉的评价体系。通过分析二者的空间格局以及耦合协调关系,探讨了重庆市县域乡村的发展路径。研究结果表明:①重庆市县域乡村...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阶段性任务。基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视角,构建乡村三产融合与农户福祉的评价体系。通过分析二者的空间格局以及耦合协调关系,探讨了重庆市县域乡村的发展路径。研究结果表明:①重庆市县域乡村三产融合发展过程中受到农户福祉协同增进的作用,二者的耦合协调性较好,以适度协调和初级协调为主,整体上呈现出从过渡发展阶段向协调发展阶段转变的趋势。②分维度看,乡村三产融合行为的农业产业链延伸、乡村业态多元化与农业多功能性3个维度与农户福祉各维度间的耦合协调关系以农户福祉为刚性主导,而乡村三产融合成效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两个维度与农户福祉各维度间的耦合协调关系以乡村三产融合为刚性主导;两者的高值区与低值区分布相对一致,高值区主要集中在渝西地区,低值区主要集中在渝东北片区偏东北边缘区域和渝东南片区偏东南边缘区域,二者之间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协同。③基于乡村三产融合与农户福祉的耦合协调关系,重庆市县域乡村可划分为3种耦合类型:乡村三产滞后型、同步型与农户福祉滞后型。据此,提出了建设宜业乡村、助推产业发展,宜居宜业乡村协同推进,建设宜居乡村、保障农户福祉3种路径,旨在促进乡村三产融合与农户福祉协调发展,让农民能够通过在农村从事农业及相关生产活动,享受到更加幸福的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乡村三产融合 农户福祉 耦合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园城市?花园城市?--对霍华德Garden City的再认识 被引量:16
17
作者 黄明华 惠倩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17,共9页
霍华德的著作《GardenCitiesofTomorrow》自被翻译为中文并引入中国后,关于GardenCity究竟应译为田园城市还是花园城市这一关乎理论核心思想的问题始终众口难调。本文试图通过对霍华德原著的深入研读,从Garden City理论背景的研究、规... 霍华德的著作《GardenCitiesofTomorrow》自被翻译为中文并引入中国后,关于GardenCity究竟应译为田园城市还是花园城市这一关乎理论核心思想的问题始终众口难调。本文试图通过对霍华德原著的深入研读,从Garden City理论背景的研究、规划方案的剖析、理论本质的解读、霍华德城乡观的挖掘、著作命名逻辑的分析五个方面进行探究,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一方面,霍华德提出GardenCity理论的初衷是为解决当时日益严重的城市问题提供一种社会改革的"正确的思想体系",他在构建的理想城市GardenCity上寄托了对美好城市新生活的向往,garden代表了英国居住生活的传统;另一方面,"田园城市"这一译名,为GardenCity理论带来新的更深的误解。因此,唯有还原Garden City思想的本质,才能回归霍华德的本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园城市 田园城市 霍华德 城乡观 规划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产教融合型城市形成的动力机制及推进策略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鹏 李元博 宋永婷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25,共11页
随着产业结构的持续升级,产教融合型城市作为一种新型城市发展模式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以首批国家产教融合型城市为研究对象,以2013—2022年10年间21个产教融合型城市及其所在的1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数据化呈现产教融合型城... 随着产业结构的持续升级,产教融合型城市作为一种新型城市发展模式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以首批国家产教融合型城市为研究对象,以2013—2022年10年间21个产教融合型城市及其所在的1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数据化呈现产教融合型城市的基本特征,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教育资源、人口结构四个一级指标的八个二级指标,探究产教融合型城市及其所在省份的各指标发展现状,进而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教育资源、人才资源和政策支持五个方面探究产教融合型城市形成的动力机制——强势的经济基础驱动、强大的产业动力支撑、雄厚的教育资源优势、高端的人才资源红利和积极的利好政策支持,并以此提出五个方面的策略建议:夯实经济实力,筑牢产教融合发展基石;精准定位主导产业,引领全产业链产教融合;整合各类教育资源,激发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发挥人口资源优势,赋能产教融合发展动能;加强市域政策驱动,政府引领产教融合新格局,以更好建构全国性产教融合型城市发展新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型城市 动力机制 实证研究 产业结构 人口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货运的“站产城”融合发展问题探讨
19
作者 杜建军 尹志斌 施路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6-81,共6页
研究目的:随着铁路高速发展与全国城镇化进程加速,铁路货运站作为交通物流体系的核心基础设施,其转型升级对切实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当前铁路货运站面临的设施陈旧、产业错配及对城市影响等问题,探讨其向现代物流... 研究目的:随着铁路高速发展与全国城镇化进程加速,铁路货运站作为交通物流体系的核心基础设施,其转型升级对切实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当前铁路货运站面临的设施陈旧、产业错配及对城市影响等问题,探讨其向现代物流枢纽转型升级,与城市、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将有助于推动我国铁路货运高质量发展。研究结论:(1)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以铁路货运站为核心的“站产城”融合发展理论,系统阐释其发展内涵、路径和发展阶段;(2)总结功能、交通、产业、空间和数据五个维度的“站产城”融合发展策略;(3)通过重庆团结村集装箱中心站的实证分析,验证了该理论的有效性;(4)本研究成果可为新建大型铁路货运站、铁路物流基地规划设计,以及既有货运设施改造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货运站 站产城融合 发展内涵 融合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益相关者协同驱动学习型城市建设:价值意蕴、利益诉求与整合机制
20
作者 饶芸 李名梁 +1 位作者 樊怡 欧灵桐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9-96,共8页
建设学习型城市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满足城市居民终身学习需求的战略选择和有效途径,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基础。学习型城市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涉及政府、学校、企业、行业组织、社会团队、媒体和公民等多个利益主体。利益... 建设学习型城市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满足城市居民终身学习需求的战略选择和有效途径,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基础。学习型城市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涉及政府、学校、企业、行业组织、社会团队、媒体和公民等多个利益主体。利益相关者参与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理念始终一脉相承,得到世界范围的广泛认同。学习型城市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核心相关层、关键调控层和密切服务层,各自利益诉求不同,需要创造性地开展利益相关者协同整合。实践表明,只有切实发挥好政府的政策扶持作用、学校的教育培养作用、企业的资源供给作用、文化服务组织的基层服务作用、社会团体的协作参与作用和媒体的传播导向作用,编织动态的学习型城市协作网络,方能推动学习型城市未来建设,促进城市文化的包容、繁荣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型城市建设 利益相关者 价值意蕴 整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