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脑灵汤对A lzhe im er病(AD)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脑内海马部位β-淀粉样前体蛋白(APP)mRNA影响。方法:以D-半乳糖腹部注射合并铝盐皮下注射制作AD大鼠模型,行γ-电迷宫实验检测学习记忆能力及RT-PCR法观察大鼠脑内海马APPmRNA的...目的:观察脑灵汤对A lzhe im er病(AD)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脑内海马部位β-淀粉样前体蛋白(APP)mRNA影响。方法:以D-半乳糖腹部注射合并铝盐皮下注射制作AD大鼠模型,行γ-电迷宫实验检测学习记忆能力及RT-PCR法观察大鼠脑内海马APPmRNA的变化。结果:脑灵汤治疗30 d后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较模型组和对照组明显增强(P<0.05);大鼠脑内海马部位APP基因mRNA表达的水平亦较模型组和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脑灵汤抑制和下调APPmRNA表达的水平,减少海马结构中β-淀粉样蛋白的沉积,是改善模型大鼠学习记忆的作用机制之一。展开更多
目的: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s disease,AD)与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血浆β-微管蛋白与淀粉样蛋白前体(APP)进行定量分析,分析这些指标的变化是否可以为临床诊断阿尔茨海默病提供生物学方面的帮助。方法:用蛋白免疫印迹法...目的: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s disease,AD)与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血浆β-微管蛋白与淀粉样蛋白前体(APP)进行定量分析,分析这些指标的变化是否可以为临床诊断阿尔茨海默病提供生物学方面的帮助。方法: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测定11例AD、11例VD和8个正常老年人血浆β-微管蛋白和APP的水平。结果:(1)血浆APP含量AD患者(84.36±41.34)的高于VD患者(56.34±18.68)和正常人(43.25±27.67),P<0.05;(2)血浆中β-微管蛋白含量AD患者(105.91±41.25)高于VD患者(64.36±28.27)和正常人(52.25±11.11),P<0.05;(3)VD患者和正常人之间APP和β-微管蛋白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4)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浆中APP和β-微管蛋白含量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451(P<0.05)。结论:AD患者血浆APP和β-微管蛋白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和VD患者,对AD患者血浆APP和β-微管蛋白含量的测定对AD的诊断可能具有一定的意义。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观察脑灵汤对A lzhe im er病(AD)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脑内海马部位β-淀粉样前体蛋白(APP)mRNA影响。方法:以D-半乳糖腹部注射合并铝盐皮下注射制作AD大鼠模型,行γ-电迷宫实验检测学习记忆能力及RT-PCR法观察大鼠脑内海马APPmRNA的变化。结果:脑灵汤治疗30 d后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较模型组和对照组明显增强(P<0.05);大鼠脑内海马部位APP基因mRNA表达的水平亦较模型组和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脑灵汤抑制和下调APPmRNA表达的水平,减少海马结构中β-淀粉样蛋白的沉积,是改善模型大鼠学习记忆的作用机制之一。
文摘目的: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s disease,AD)与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血浆β-微管蛋白与淀粉样蛋白前体(APP)进行定量分析,分析这些指标的变化是否可以为临床诊断阿尔茨海默病提供生物学方面的帮助。方法: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测定11例AD、11例VD和8个正常老年人血浆β-微管蛋白和APP的水平。结果:(1)血浆APP含量AD患者(84.36±41.34)的高于VD患者(56.34±18.68)和正常人(43.25±27.67),P<0.05;(2)血浆中β-微管蛋白含量AD患者(105.91±41.25)高于VD患者(64.36±28.27)和正常人(52.25±11.11),P<0.05;(3)VD患者和正常人之间APP和β-微管蛋白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4)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浆中APP和β-微管蛋白含量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451(P<0.05)。结论:AD患者血浆APP和β-微管蛋白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和VD患者,对AD患者血浆APP和β-微管蛋白含量的测定对AD的诊断可能具有一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