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吡格列酮对Aβ_(25-35)引起的皮层神经元损伤保护作用部分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董燕 丁奇 +3 位作者 金英 隋海娟 刘卓 闫恩志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652-1657,共6页
目的研究吡格列酮对抗淀粉样β蛋白片段25-35(Amyloid-β,Aβ25-35)所致培养皮层神经元损伤作用的机制。方法取培养7d大鼠乳鼠大脑皮层神经元,Aβ组加入Aβ25-35(20μmol.L-1)作用24h;吡格列酮组和各种阻断剂组,先加入吡格列酮(0.1、1... 目的研究吡格列酮对抗淀粉样β蛋白片段25-35(Amyloid-β,Aβ25-35)所致培养皮层神经元损伤作用的机制。方法取培养7d大鼠乳鼠大脑皮层神经元,Aβ组加入Aβ25-35(20μmol.L-1)作用24h;吡格列酮组和各种阻断剂组,先加入吡格列酮(0.1、1、10μmol.L-1)或各种阻断剂作用1h,然后加入Aβ25-35(20μmol.L-1)作用24h;正常对照组加入等量培养基。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活性的caspase-3细胞内定位;Westernblot检测活性的caspase-3表达水平;Griess法测定培养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神经元经NSE和NF200免疫荧光鉴定,其阳性率可达90%以上。Aβ25-35(20μmol.L-1)可使神经元细胞存活率下降、caspase-3表达明显增加,同时神经元培养液中的NO含量也明显增加。吡格列酮可明显抑制Aβ25-35诱导的神经元细胞存活率下降、抑制caspase-3表达的增加,吡格列酮还可明显抑制Aβ25-35诱导的神经元培养液中NO含量增加,且呈浓度依赖性。GW9662(10μmol.L-1)能明显对抗吡格列酮对Aβ25-35诱导的神经元细胞存活率下降、活性的caspase-3表达增加、NO增加的抑制作用。SP600125(5μmol.L-1)、SB203580(20μmol.L-1)和SMT(1mmol.L-1)可明显对抗Aβ25-35诱导的神经元细胞存活率下降及培养液中NO含量增加。结论吡格列酮能够明显的抑制Aβ25-35引起的皮层神经元损伤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激活PPARγ受体、抑制JNK信号传导通路和p38MAPK信号传导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格列酮 淀粉样-β蛋白 阿尔采末病 一氧化氮 C-JUN氨基末端激酶 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对Aβ_(25-35)诱导体外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刘长安 朱洁 +1 位作者 那莎 汪远金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84-688,694,共6页
本文通过Aβ25-35诱导体外原代培养的SD乳大鼠海马神经元,建立Aβ毒性损伤细胞模型,结合AnnexinV-FITC/PI荧光双染法流式细胞术、MTT比色法、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对原代培养的海马... 本文通过Aβ25-35诱导体外原代培养的SD乳大鼠海马神经元,建立Aβ毒性损伤细胞模型,结合AnnexinV-FITC/PI荧光双染法流式细胞术、MTT比色法、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对原代培养的海马神经元细胞活性、早期凋亡率和Bax、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川芎嗪高、中剂量可明显增强细胞活性,增加神经元细胞的存活率(P<0.01),可显著抑制海马神经元细胞早期凋亡(P<0.01),抑制凋亡蛋白Bax的表达(P<0.01),增强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P<0.01)。川芎嗪可通过调节Bax/Bcl-2平衡抵抗Aβ25-35诱导的海马神经元凋亡,降低Aβ的神经元毒性,对海马神经元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海马神经元 淀粉样蛋白β 细胞凋亡 Bax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心开窍方对Aβ25-35所致大鼠原代神经元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席东泽 徐冬梅 +2 位作者 胡海燕 陈翔 张晓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9期2148-2150,I0003,共4页
目的:了解清心开窍方对Aβ25-35所致大鼠原代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制备17d胎龄大鼠胚胎皮层神经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清心开窍方低、中、高剂量组(6.25、12.5、25 mg·mL-1)。支持培养7 d,除正常组、模... 目的:了解清心开窍方对Aβ25-35所致大鼠原代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制备17d胎龄大鼠胚胎皮层神经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清心开窍方低、中、高剂量组(6.25、12.5、25 mg·mL-1)。支持培养7 d,除正常组、模型组外,用不同剂量清心开窍方预处理24 h后,连同模型组和终浓度10 umol·L-1的Aβ25-35共同培养,造成神经细胞损伤模型。作用24 h后,以MTT值、培养液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作为细胞的损伤指标,以线粒体膜电位改变作为凋亡早期指标。结果:清心开窍方可以明显减少LDH漏出,增加MTT值,使低线粒体膜电位细胞的比例减少,抑制细胞凋亡,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清心开窍方对Aβ25-35损伤的大鼠原代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清心开窍方干预Aβ25-35诱导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心开窍方 大鼠皮层神经元细胞 β-淀粉样蛋白(Aβ25-35) 细胞凋亡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果菊苷对阿尔采末病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氧自由基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丁慧 陈虹 +3 位作者 姜勇 屠鹏飞 马婧怡 张万鑫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02-1305,共4页
目的研究松果菊苷(ECH)对Aβ25-35引起的阿尔采末病(AD)大鼠的学习与记忆能力的改善和氧自由基水平的影响。方法 60只SD大鼠,体质量(300±10)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ECH高、中、低剂量组(40、20、10 mg·kg-1·d-1)... 目的研究松果菊苷(ECH)对Aβ25-35引起的阿尔采末病(AD)大鼠的学习与记忆能力的改善和氧自由基水平的影响。方法 60只SD大鼠,体质量(300±10)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ECH高、中、低剂量组(40、20、10 mg·kg-1·d-1)、阳性药石杉碱甲组(Hup-A,0.02 mg·kg-1·d-1)。水迷宫实验评价其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检测大脑皮质和海马中丙二醛(MDA)、一氧化碳(NO)的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结果 Aβ25-35能够严重损害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与模型组大鼠相比,ECH不同剂量治疗组均能够减少其对学习记忆能力的损害(P<0.01,P<0.05)。ECH治疗组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组织中的MDA含量明显下降,SOD的活性明显升高,明显减少NO、NOS的释放(P<0.01,P<0.05)。结论 ECH可以改善AD大鼠学习记忆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加快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降低大鼠脑内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果菊苷 阿尔采末病 水迷宫 25-35 氧自由基 海马组织 大脑皮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