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挤压性大变形隧道橡塑海绵缓冲层变形释能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匡亮 朱建林 +5 位作者 陶伟明 刘志强 吴剑 唐思聪 周路军 齐春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4-110,共7页
为探究橡塑海绵缓冲层在挤压性大变形隧道让压支护中的适用性,采用室内试验、数值模拟、现场测试等手段开展橡塑海绵缓冲层的释能效能研究。主要结论包括:(1)橡塑海绵的单轴压缩试验表明,橡塑海绵受力和变形满足线性关系,当橡塑海绵压... 为探究橡塑海绵缓冲层在挤压性大变形隧道让压支护中的适用性,采用室内试验、数值模拟、现场测试等手段开展橡塑海绵缓冲层的释能效能研究。主要结论包括:(1)橡塑海绵的单轴压缩试验表明,橡塑海绵受力和变形满足线性关系,当橡塑海绵压缩比达到70%时,材料尚未发生破坏,橡塑海绵的压缩变形性能和强度性能均良好,可作为缓冲层设置于挤压大变形隧道各层支护结构之间;(2)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相较于40 cm厚衬砌无缓冲层支护体系和50 cm厚衬砌无缓冲层支护体系,40 cm厚衬砌+10 cm厚缓冲层支护体系对应的围岩拱顶沉降量分别增加7.23%、14.50%,仰拱隆起量分别增加8.86%、17.01%,第三主应力最大值分别降低53.35%和49.86%;(3)兰渝铁路木寨岭隧道大变形段有无缓冲层段受力测试对比试验表明,相较于无缓冲层支护体系,有缓冲层支护体系的支护接触压力、钢筋应力、混凝土应力分别降低55.7%、69.5%、60.9%。综上所述,橡塑海绵缓冲层具有较显著的释能效用,可提升支护体系的受力安全性,可作为一种让压支护手段在挤压性大变形隧道进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挤压性大变形 让压支护 缓冲层 橡塑海绵 释能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套管全回转钻机在非对称摩阻力条件下套管受力特性研究
2
作者 李小奇 李越 +3 位作者 赵艺林 祝俊华 王宁 罗伟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4-181,共8页
为了探究全套管全回转钻机在非对称摩阻力条件下套管的受力特性,以开口钢管桩沉桩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偏心切削旧桩的理论模型,并对折减系数进行了修正。同时,采用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数值方法,对套管壁的受力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 为了探究全套管全回转钻机在非对称摩阻力条件下套管的受力特性,以开口钢管桩沉桩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偏心切削旧桩的理论模型,并对折减系数进行了修正。同时,采用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数值方法,对套管壁的受力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在切削旧桩情况下,套管壁侧摩阻力的增长速率会逐渐减缓,呈现出一定的收敛趋势。全套管全回转钻机钻进过程中挤土效应更弱,约为开口桩模型的82%。全套管全回转钻机在钻进过程中,挤土效应的增长速率会先增大再减小,在套管底部1/10套管长度范围内,挤土效应达到最大。对全套管全回转钻机偏心切削旧桩理论模型中的折减系数进行了修正,该系数取0.31时套管壁侧摩阻力更接近真实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套管全回转钻机 非对称摩阻力 数值模拟 挤土效应 切削旧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磁流变油气弹簧工作原理及试验研究
3
作者 董小闵 李坪洋 +3 位作者 费振洋 申皓月 潘忠文 郭海全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0-41,共12页
针对目前汽车油气弹簧阻尼特性无法根据路况及行驶工况自适应调整,且难以取得更好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的难题,提出了一种汽车磁流变(magnetorheological,MR)油气弹簧设计理论及方法。基于MR机理及汽车悬架阻尼减振理论,提出了一种双向阻尼... 针对目前汽车油气弹簧阻尼特性无法根据路况及行驶工况自适应调整,且难以取得更好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的难题,提出了一种汽车磁流变(magnetorheological,MR)油气弹簧设计理论及方法。基于MR机理及汽车悬架阻尼减振理论,提出了一种双向阻尼力可控的新型汽车MR油气弹簧结构方案,分析了MR油气弹簧工作原理;考虑气体流体可压缩性、MR液挤压强化效应和局部损失等因素,推导了MR油气弹簧的输出阻尼力及弹性力计算公式;定性定量分析了MR阀芯长度、间隙和气体压强对MR油气弹簧输出力学性能的影响;样机测试结果表明,推导的理论力学模型能够准确地描述不同激励下MR油气弹簧的力学特性,MR油气弹簧的输出力随着激励幅值、频率、电流的增大而增大,研究结果为汽车MR油气弹簧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和硬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MR)油气弹簧 双向阻尼力可控 挤压强化效应 输出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密桩处置大厚度黄土地基的现场试验研究
4
作者 欧合举 高贵德 +4 位作者 蒋应军 李金鑫 韩玉 白晨帆 范江涛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2-128,共7页
为检验挤密桩对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置效果,设计了现场试验,研究了不同桩间距下挤密桩复合地基的处治效果,揭示了桩间土层处治效果随深度的变化规律,提出了挤密度的概念,从另一角度对复合地基的挤密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不同... 为检验挤密桩对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置效果,设计了现场试验,研究了不同桩间距下挤密桩复合地基的处治效果,揭示了桩间土层处治效果随深度的变化规律,提出了挤密度的概念,从另一角度对复合地基的挤密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桩间距下,挤密桩复合地基的干密度与天然地基相比均有显著提高;挤密系数随着桩间距的增加逐渐减小,桩间距由0.8 m增至1.1 m时,整体挤密效果降低约6.9%;挤密度也可以判定复合地基的挤密效果,且挤密度与挤密系数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挤密度在1.15以上时,与挤密系数在0.88以上时所评估的挤密效果基本一致;不同桩间距下挤密桩复合地基的湿陷消除效果均较好,湿陷系数远小于0.015;湿陷系数随桩间距的增大而增大,根据湿陷系数区域平均值,桩间距建议值为1.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路基 挤密桩复合地基 现场试验 处置效果 干密度 挤密系数 挤密度 湿陷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挤土桩对于砂土地层地震液化的影响机制研究
5
作者 王瑞 张雪东 +1 位作者 孙锐 宋建正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1-269,共9页
如何通过工程措施实现地基抗液化能力的有效提升,是岩土工程领域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非挤土桩作为地基处理的常用措施,其加固后地层的抗液化能力能否得到提升,在学术界还存在着一定争议,主要原因是其对于砂层地震液化的影响机制... 如何通过工程措施实现地基抗液化能力的有效提升,是岩土工程领域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非挤土桩作为地基处理的常用措施,其加固后地层的抗液化能力能否得到提升,在学术界还存在着一定争议,主要原因是其对于砂层地震液化的影响机制尚未明确。针对该问题,本文开展了干砂及饱和砂土原状场地与非挤土桩加固场地的超重力模型试验,通过对比不同试验中地层的动力响应与超静孔隙水压力的发生发展规律,首次发现非挤土桩对于地层的作用机制并非仅有“刚度效应”,还有因振动过程中桩-土变形不协调而产生的附加作用力,该作用力将显著提升浅层土体的应力及应变水平,加大其液化的可能性,且随着埋深增加,该附加作用力逐渐变小,“刚度效应”将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相关研究成果可为进一步揭示非挤土桩抗震加固机理、评估其加固效果提供一定的基础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挤土桩 砂土液化 刚度效应 变形协调 超重力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府逐瘀方结合踝关节定点挤压调整手法及针灸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回顾性分析
6
作者 李远明 李晓惠 +2 位作者 田强 李建强 黄彦斌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8-231,共4页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方结合踝关节定点挤压调整手法及针灸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90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疗法,观察组患者采...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方结合踝关节定点挤压调整手法及针灸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90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疗法,观察组患者采取常规疗法结合血府逐瘀方、踝关节定点挤压调整手法及针灸,记录并比较患者临床疗效、肿胀缓解时间与静息疼痛缓解时间、功能恢复时间、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与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变化、踝关节Kofoed评分变化与踝关节跖屈活动度及背伸活动度变化、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与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较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肿胀缓解时间与静息疼痛缓解时间、功能恢复时间均更短,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VAS评分、踝关节Kofoed评分、踝关节跖屈活动度及背伸活动度、炎症因子水平(CRP及IL-6、TNF-α)等指标均改善,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VAS评分、踝关节Kofoed评分、踝关节跖屈活动度及背伸活动度、炎症因子水平(CRP及IL-6、TNF-α)等指标均比对照组更佳,P<0.05;对照组患者未见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1例口干,P>0.05。结论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采取血府逐瘀方结合踝关节定点挤压调整手法及针灸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症状改善,疼痛缓解,踝关节功能恢复好,且恢复快,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踝关节扭伤 血府逐瘀方 踝关节定点挤压调整手法 针灸 疗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扩大桩靴桩基施工挤土效应解析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吴君涛 耿少寒 +2 位作者 梁一然 王奎华 应晓阳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0-139,共10页
提出新型带扩大桩靴预应力管桩基础.不同于均匀截面管桩的施工挤土效应,由于桩靴尺寸大于预制管桩桩身,桩端扩张不宜视作理想球体而更接近于扁球体(旋转椭球体).基于扁球体扩张源对新型带扩大桩靴桩基施工挤土位移场进行解析求解,基于... 提出新型带扩大桩靴预应力管桩基础.不同于均匀截面管桩的施工挤土效应,由于桩靴尺寸大于预制管桩桩身,桩端扩张不宜视作理想球体而更接近于扁球体(旋转椭球体).基于扁球体扩张源对新型带扩大桩靴桩基施工挤土位移场进行解析求解,基于圆孔扩张理论考虑桩周土塑性区域的体积变形,对扁球体扩张应变路径法计算结果进行修正.通过提出的解析解,研究带扩大桩靴桩基施工挤土效应.结果表明,桩周场地可以根据位移场分布规律,大致分为近地表、近桩端以及桩身附近3个区域.扩张源形态越“扁”,桩身附近区域水平“排开”效应略有增强,近地表区域地面“隆起”位移及近桩端区域竖向位移显著减小,这对于挤土桩施工而言是非常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大桩靴 管桩 应变路径法 圆孔扩张 挤土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打桩扰动效应的预制桩桩周土体固结解析解 被引量:1
8
作者 席睿辰 张云鹏 +3 位作者 梅国雄 吴文兵 徐美娟 闻敏杰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604-4614,共11页
打桩引起的扰动效应会使预制桩桩周附近土体的渗透系数降低,降低超静孔压的消散速度,延长地基的固结时间,对桩基承载力的发挥造成不利影响。为研究打桩过程对桩周土体固结的影响,提出径向多圈层固结模型。首先,将桩周土体在径向上分为... 打桩引起的扰动效应会使预制桩桩周附近土体的渗透系数降低,降低超静孔压的消散速度,延长地基的固结时间,对桩基承载力的发挥造成不利影响。为研究打桩过程对桩周土体固结的影响,提出径向多圈层固结模型。首先,将桩周土体在径向上分为扰动区和未扰动区,然后,对扰动区内土体进行多圈层划分用以模拟扰动区内土体渗透系数的渐变过程,圈层之间采用连续流量条件以建立固结控制方程,推导考虑打桩扰动效应的桩周地基一维径向固结解析解。通过退化解与经典理论的对比,验证本文模型的正确性,并利用所推导的解析解分析扰动区半径、渗透系数扰动强度和扰动区渗透系数分布特性对超静孔压消散速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扰动区半径和渗透系数扰动强度越大,超静孔压的消散速度越慢,经典单一扰动圈层模型会严重高估扰动效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结 挤土效应 超静孔隙水压力 扰动作用 径向渗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土硬质地层振动载荷沉桩的挤土效应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涛 蔡敏 +3 位作者 孙闯 单灿灿 孙昌兴 郑永磊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5-433,共9页
为研究膨胀土硬质地层振动载荷沉桩的挤土效应,基于膨胀土剪切膨胀、遇水软化的力学特性,提出“水冲法”辅助沉桩关键技术,通过现场试验和有限元模拟,得到H型、O型钢板桩沉桩时桩周土体深层水平位移、深层土压力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 为研究膨胀土硬质地层振动载荷沉桩的挤土效应,基于膨胀土剪切膨胀、遇水软化的力学特性,提出“水冲法”辅助沉桩关键技术,通过现场试验和有限元模拟,得到H型、O型钢板桩沉桩时桩周土体深层水平位移、深层土压力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桩周土体的深层水平位移、深层土压力均与土层性质、土层深度密切相关,膨胀土的剪胀作用能够显著增强沉桩的挤土效应。与未采取辅助措施相比,采取“水冲法”辅助措施后,桩周土体的深层水平位移、深层土压力的最大值均可减小50%以上。“水冲法”辅助措施可显著削弱沉桩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为组合钢板桩支护技术的设计与施工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振动载荷 沉桩 挤土效应 水冲法 钢板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谐振式盲文点显胞元的挤压膜建模及实验研究
10
作者 赵琪啸 李国平 +3 位作者 韩凯 项四通 魏燕定 娄军强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8-225,共8页
目前传统的盲文书籍已经难以满足盲人的阅读需求,本文基于超声振动产生的挤压膜提出了一种超声谐振式盲文点显胞元。理论推导了决定挤压膜气动力学特性的Reynolds方程,利用挤压膜的“活塞效应”得到了输出托浮力的力学模型及近似解,利... 目前传统的盲文书籍已经难以满足盲人的阅读需求,本文基于超声振动产生的挤压膜提出了一种超声谐振式盲文点显胞元。理论推导了决定挤压膜气动力学特性的Reynolds方程,利用挤压膜的“活塞效应”得到了输出托浮力的力学模型及近似解,利用搭建的实验平台开展了盲文点显胞元的振动特性测试和输出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盲文点显胞元的谐振频率为30.8 kHz,激励电压峰峰值在130~200 Vpp时,可以形成稳定且具备一定托浮能力的挤压膜。理论计算值与实验实测数据基本吻合,实验中三种不同质量的试样可被托起13.92~47.71μm的高度,盲文点显胞元具备足够的输出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振动 盲文点显 压电作动器 挤压膜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压膜气体推力轴承悬浮承载特性研究
11
作者 宋德红 石明辉 +2 位作者 张绍林 夏伯乾 张炳坤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19-124,133,共7页
挤压膜气体轴承因其稳定性好、工作模式多样等优点在高速旋转机械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高频振动下其结构振型与润滑气膜的耦合是典型的流固耦合问题,为研究挤压膜气体轴承润滑承载特性,基于挤压效应原理提出了一种新型挤压膜气体推力... 挤压膜气体轴承因其稳定性好、工作模式多样等优点在高速旋转机械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高频振动下其结构振型与润滑气膜的耦合是典型的流固耦合问题,为研究挤压膜气体轴承润滑承载特性,基于挤压效应原理提出了一种新型挤压膜气体推力轴承。采用有限元法求解轴承结构振型,并以流体润滑理论为基础,建立了耦合轴承结构振型的悬浮承载特性分析模型,分析了轴承结构、驱动电压等参数对挤压悬浮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挤压膜气体轴承气膜压力呈周期性变化,周期内大于环境压力的平均气压提供了悬浮力,且悬浮力随驱动电压的增加而增大,理论与试验结果相吻合,验证了悬浮承载模型的正确性。该研究能够进一步丰富气体推力轴承理论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效应 承载特性 气体轴承 气膜压力 悬浮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餐厨垃圾压榨液厌氧发酵的温度效应及微生物
12
作者 王甜甜 王兰 +7 位作者 叶璐 周倩 王罗春 楼紫阳 昌启惠 吴万鸿 郭家俊 蔡紫祎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3-170,共8页
近几年餐厨垃圾资源化日益受到重视,用餐厨垃圾生产生物质燃料棒以及保水疏松介质是一种新的全量资源化技术,但会产生一种新型废水即餐厨垃圾压榨液。该研究主要探究温度对餐厨垃圾压榨液厌氧发酵过程中产甲烷的影响,分析了压榨液厌氧... 近几年餐厨垃圾资源化日益受到重视,用餐厨垃圾生产生物质燃料棒以及保水疏松介质是一种新的全量资源化技术,但会产生一种新型废水即餐厨垃圾压榨液。该研究主要探究温度对餐厨垃圾压榨液厌氧发酵过程中产甲烷的影响,分析了压榨液厌氧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变化。在最佳发酵温度47℃下发酵53 d后,总产气量达17220 m L,日产甲烷量的峰值占日产气量峰值的70%~75%,较37℃日产甲烷量峰值高2.5倍,27、57、67℃在发酵的第5天后不再产生甲烷。通过16S r DNA高通量测序,发现在发酵过程中微氧环境下的优势菌群unclassified_d_Bacteria的相对丰度从83.92%下降到24.16%,在严格厌氧环境下优势菌群Clostridium的相对丰度从0.93%上升到44.75%,在发酵实验结束时Clostridium的相对丰度从44.75%下降到5.40%,unclassified_d_Bacteria的相对丰度从24.16%上升到68.12%。研究结果可为实际工程中餐厨垃圾压榨液厌氧发酵温度和菌种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厨垃圾压榨液 厌氧消化 产甲烷 温度效应 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方式对径向滑动轴承启停过程的影响
13
作者 崔淑慧 闫文民 +1 位作者 刘奇 古乐 《轴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7,共9页
建立考虑表面粗糙峰接触和流体动压共同作用的混合润滑模型,研究流体动压径向滑动轴承在不同加速方式下的启停行为。求解了启停过程的瞬态油膜力、粗糙峰接触力、最大油膜压力和平均最小油膜厚度,得到了启停过程的轴心轨迹及轴颈与轴瓦... 建立考虑表面粗糙峰接触和流体动压共同作用的混合润滑模型,研究流体动压径向滑动轴承在不同加速方式下的启停行为。求解了启停过程的瞬态油膜力、粗糙峰接触力、最大油膜压力和平均最小油膜厚度,得到了启停过程的轴心轨迹及轴颈与轴瓦表面接触时间、启动速度、摩擦力矩和摩擦功耗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加速方式对启动过程中轴承瞬态油膜力、平均最小油膜厚度、接触行为、摩擦功耗和摩擦力矩有较大影响,对轴心轨迹有一定影响,而对最大油膜压力峰值影响较小;相比启动过程,停机过程中时间项引起的挤压效应明显,加速方式对停机过程中各项瞬态参数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滑动轴承 瞬态 承载力 轴心轨迹 最小油膜厚度 摩擦力矩 挤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水刚性桩沉桩挤土效应的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江强 陈育民 +1 位作者 王翔鹰 刘汉龙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7-93,101,共8页
排水刚性桩是一种将刚性桩与竖向排水体相结合的新桩型。基于江阴一中新建教学楼桩基工程,开展了排水刚性桩与不含排水体的普通刚性桩的沉桩对比现场试验,实时动态监测排水桩与普通桩桩周土体中不同距离及深度处的水平位移、侧向土压力... 排水刚性桩是一种将刚性桩与竖向排水体相结合的新桩型。基于江阴一中新建教学楼桩基工程,开展了排水刚性桩与不含排水体的普通刚性桩的沉桩对比现场试验,实时动态监测排水桩与普通桩桩周土体中不同距离及深度处的水平位移、侧向土压力及孔隙水压力的变化情况,研究排水刚性桩的沉桩挤土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排水桩能够减小沉桩过程中桩周土体因桩身挤土而发生的侧向水平位移,在距桩心3倍桩径处,排水桩桩周土体的最大水平位移为普通桩的1/6,在距桩心6倍桩径处,排水桩为普通桩的2/5;排水桩能够大幅降低桩周土体因沉桩挤土而产生的超孔隙水压力,深度15m,距离桩中心2倍桩径处,排水桩的超孔压峰值仅为普通桩的1/4;排水桩能够减少沉桩过程中桩周土体的挤土压力,降低沉桩挤土对桩周原有土压力的影响,在深度15m距桩心2倍桩径处,排水桩的土压力变化的峰值仅为普通桩的1/4。现场试验数据为排水刚性桩的工程应用提供了设计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刚性桩 挤土效应 现场试验 水平位移 挤土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桩挤土效应的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 被引量:98
15
作者 雷华阳 李肖 +1 位作者 陆培毅 霍海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06-1012,共7页
以PHC管桩加固某物流加工二期标准仓库、厂房项目为依托,进行了吹填土地区PHC管桩的挤土效应研究。利用预先埋设的孔压计和测斜计,借助沉桩过程的现场测试手段,研究了PHC管桩在沉桩过程中桩周孔压变化和土体位移分布特征,发现沉桩过程... 以PHC管桩加固某物流加工二期标准仓库、厂房项目为依托,进行了吹填土地区PHC管桩的挤土效应研究。利用预先埋设的孔压计和测斜计,借助沉桩过程的现场测试手段,研究了PHC管桩在沉桩过程中桩周孔压变化和土体位移分布特征,发现沉桩过程中超孔隙水压力随距桩心距离的增加而近似呈线性规律衰减,影响范围约为10倍桩径,土体水平位移不仅与地基土性质有关,而且其分布特征也与深度有很大关系,表现为0.2~0.4倍桩长处土体水平位移较大。采用数值模拟有效地模拟了现场测试结果,进而将结果推广,得到了沉桩引起的桩周土体位移随深度和距桩心距离的变化规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桩-土界面摩擦特性和桩径对土体位移场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C管桩 挤土效应 ABAQUS 现场试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双模叠加态光场的两种非线性高阶压缩效应 被引量:171
16
作者 杨志勇 侯洵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89-299,共11页
本文在发展现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双模及多模辐射场的两种非线性高阶压缩(即N次方Y压缩和N次方H压缩)的定义,根据量子力学中的线性叠加原理构造了一美双模叠加志光场|ψ>,对|ψ>的N次方Y压缩及N次方H压缩效应进行了详细研究.结... 本文在发展现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双模及多模辐射场的两种非线性高阶压缩(即N次方Y压缩和N次方H压缩)的定义,根据量子力学中的线性叠加原理构造了一美双模叠加志光场|ψ>,对|ψ>的N次方Y压缩及N次方H压缩效应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双模叠加态光场|ψ>是一种典型的非经典光场,它可具有任意阶的N次方Y压缩及N次方H压缩效应;并且,在一定的条件下,这两种非线性高阶压缩效应均可呈现出周期性变化的特性.文献7的单模辐射场振幅N次方压缩的定义,仅仅是本文所提出的N次方Y压缩和N次方H压缩这两种非线性高阶压缩的一般定义在k=1条件下的特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模叠加态光场 非线性 高阶压缩 N次方 Y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挤土效应的筒型基础沉放阻力数值分析及试验验证 被引量:9
17
作者 杨旭 陈飞 +1 位作者 练继建 王海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585-3591,3601,共8页
鉴于传统的筒型基础沉放阻力计算公式或数值分析方法均没有考虑筒壁内外侧挤土效应的差异,对于窄深型或是带分舱板的宽浅型筒型基础,由于筒壁或者分舱板的约束作用,基础内侧挤土效应有时远大于外侧,用传统方式计算沉放阻力可能存在较大... 鉴于传统的筒型基础沉放阻力计算公式或数值分析方法均没有考虑筒壁内外侧挤土效应的差异,对于窄深型或是带分舱板的宽浅型筒型基础,由于筒壁或者分舱板的约束作用,基础内侧挤土效应有时远大于外侧,用传统方式计算沉放阻力可能存在较大误差。为揭示筒壁内外侧挤土效应的差异情况,采用显式的任意拉格朗日-欧拉(ALE)方法,针对土体大变形和接触非线性等问题,建立了能够实现筒型基础动态、连续沉放过程的有限元模型,模拟出了筒壁内外侧挤土效应。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当入土深度与筒径比达1.6时,筒壁内侧压力可达外侧的10倍左右。通过分析下沉过程中筒壁内外侧土体位移及应力分布,阐述了筒壁内外侧挤土效应差异的机制。最后,提出了考虑挤土效应的筒型基础沉放阻力计算公式,计算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大大提高了筒型基础沉放阻力的计算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筒型基础 数值分析 挤土效应 挤土机理 沉放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成层地基中静压单桩挤土效应的有限元模拟 被引量:31
18
作者 鹿群 龚晓南 +1 位作者 崔武文 王建良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017-3020,共4页
针对实际工程中成层土情况中静压桩存在的问题,在ANSYS平台上,应用位移贯入法对静力压桩的连续贯入的全过程进行有限元模拟,详细对比了在均质土和成层土中静力压桩产生的位移场和应力场。指出软硬土层交界处土体位移加大,土中挤压应力剧... 针对实际工程中成层土情况中静压桩存在的问题,在ANSYS平台上,应用位移贯入法对静力压桩的连续贯入的全过程进行有限元模拟,详细对比了在均质土和成层土中静力压桩产生的位移场和应力场。指出软硬土层交界处土体位移加大,土中挤压应力剧变,出现应力间断。实际工程中,挤压应力间断使已压入桩的侧向受力剧变,导致桩体易开裂、弯折。这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层土 静压桩 挤土效应 应力间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Ⅱ类两态叠加多模叠加态光场的非线性高阶压缩特性研究 被引量:121
19
作者 杨志勇 侯洵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1998年第11期961-974,共14页
本文根据量子力学中的线性叠加原理,构造了由多模(即q模)虚相干态|{iZj}>q及其相反态|{-iZj}>q的线性叠加所组成的第Ⅱ类两态叠加多模叠加态光场|ψ(2)2>q.利用新近建立的有关双模及多模辐射场的非线性高... 本文根据量子力学中的线性叠加原理,构造了由多模(即q模)虚相干态|{iZj}>q及其相反态|{-iZj}>q的线性叠加所组成的第Ⅱ类两态叠加多模叠加态光场|ψ(2)2>q.利用新近建立的有关双模及多模辐射场的非线性高阶压缩理论,首次对态|ψ(2)2>q的两种非线性高阶压缩(即N次方Y压缩和N次方H压缩)效应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1)当N为奇数时,如果各模的初始相位满足一定的量子化条件,而态间的初始相位差在其态间压缩区内连续变化;或者态间的初始相位差取某一特定值,而各模的初始相位在其腔模压缩区内连续变化时,态|ψ(2)2>q就会呈现出周期性变化的、任意阶的N次方Y压缩效应.2)当q·N为奇数时,如果各模的初始相位和满足一定的量子化条件,而态间的初始相位差在上述的态间压缩区内连续变化;或者态间的初始相位差取上述的某一固定值,而各模的初始相位和在其腔模和压缩区内连续变化时,态|ψ(2)2>q就呈现出周期性变化的、任意阶的N次方H压缩效应.3)与文献10相比,态|ψ(2)2>q与态|ψ(2)1>q这两者之间的压缩情况正好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态 两态叠加 非线性 高阶压缩 光场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压油膜阻尼器在深孔加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于天彪 王伟 +2 位作者 陈代隆 江早 王启义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01年第5期365-367,共3页
对挤压油膜阻尼器(SFD)在深孔加工中的应用进行了理论分析,采用短轴承近似按油膜理论求解了刀杆SFD的挤压油膜压力分布,按照达朗贝尔原理建立了刀杆轴颈的运动微分方程,并在高精度内圆磨床上进行了磨削实验.实验表明SFD对磨床刀杆具有... 对挤压油膜阻尼器(SFD)在深孔加工中的应用进行了理论分析,采用短轴承近似按油膜理论求解了刀杆SFD的挤压油膜压力分布,按照达朗贝尔原理建立了刀杆轴颈的运动微分方程,并在高精度内圆磨床上进行了磨削实验.实验表明SFD对磨床刀杆具有优良的减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油膜阻尼器 π油膜 深孔加工 SFD 磨床 刀杆 减振机理 刚度 运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