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2V通信中基于检测放大转发的高可靠通感一体化空间调制
1
作者 杨静 吴家奇 +1 位作者 范亚君 朱春华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5-243,共9页
针对车载自组织网络(Vehicular Ad Hoc Network,VANET)由于车辆距离过远或被障碍物阻挡而导致车对车(Vehicle to Vehicle,V2V)通信可靠性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检测放大转发(Detected Amplify and Forward,DAF)的高可靠通感一体化(I... 针对车载自组织网络(Vehicular Ad Hoc Network,VANET)由于车辆距离过远或被障碍物阻挡而导致车对车(Vehicle to Vehicle,V2V)通信可靠性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检测放大转发(Detected Amplify and Forward,DAF)的高可靠通感一体化(Integrated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ISAC)空间调制(Spatial Modulation,SM)算法。该算法利用ISAC的雷达探测功能,选取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最大的车辆作为中继车辅助源车将信号转发至目的车。在中继车处通过DAF消除噪声累积,提高V2V通信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引入SM算法,利用发送信号的稀疏特性降低邻道干扰以进一步提高V2V通信可靠性。通过理论推导得出中断概率(Outage Probability,OP),仿真验证了不同跳数下发射功率对OP的影响。分析了算法的复杂度和时延。结果表明在不同场景下,该算法在一定复杂度下有效提高了V2V通信的可靠性。该研究为车载自组织网络V2V通信长距离传输提供了低时延且高可靠性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自组织网络 车对车通信 通感一体化 空间调制 检测放大转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定向天线的多中继节点的AF协同通信系统性能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王徐华 柏鹏 +2 位作者 李明阳 李寰宇 林晋福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24-628,共5页
研究了基于定向天线的多中继节点放大转发协同通信技术。首先,从理论上推导了全向发送-全向接收(without beamforming transmit-receive,N-BF),定向发送-全向接收(beamforming transmit-without beam-forming receive,T-BF)以及定向发送... 研究了基于定向天线的多中继节点放大转发协同通信技术。首先,从理论上推导了全向发送-全向接收(without beamforming transmit-receive,N-BF),定向发送-全向接收(beamforming transmit-without beam-forming receive,T-BF)以及定向发送-定向接收(beamforming transmit-beamforming receive,TR-BF)3种模式下信道容量及其中断概率。然后,结合具体的数值仿真对不同模式下的信道容量和中断概率分别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TR-BF性能最优,TR-BF以及T-BF相比N-BF而言,系统受噪声影响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天线 协同通信 放大转发 中断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分集下AF与DF比较 被引量:7
3
作者 刘威鑫 张忠培 +1 位作者 李少谦 张严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11-914,共4页
在慢衰落信道中,协同分集是一种新的空间分集方式,其本质是利用分布用户的单天线形成一个虚拟的多天线系统,即形成虚拟MIMO。在其协同方式中,有AF模式和DF模式(编码协同是DF模式的一种特殊情况)。该文针对AF与DF两种基本协同方式进行了... 在慢衰落信道中,协同分集是一种新的空间分集方式,其本质是利用分布用户的单天线形成一个虚拟的多天线系统,即形成虚拟MIMO。在其协同方式中,有AF模式和DF模式(编码协同是DF模式的一种特殊情况)。该文针对AF与DF两种基本协同方式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并在对称信道和非对称信道下进行了系统的仿真。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条件下,AF模式相对于DF模式有较大的优势是因为AF模式较DF模式有较大的阵列增益,虽然两者有相同的分集增益,但DF有更大的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大前传 协同分集 解码前传 多用户信息论 传感器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AF-MIMO中继系统中的混合协作方案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冬 史浩山 程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5-39,共5页
为了提升协作通信系统中放大转发方案的系统性能,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选择中继的混合协作方案.中继节点根据正确解码与否被分为两个集合P和Q,系统分别从两个集合中挑选在目的节点处具有最高信噪比的中继节点进行放大转发.推导出了新方案... 为了提升协作通信系统中放大转发方案的系统性能,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选择中继的混合协作方案.中继节点根据正确解码与否被分为两个集合P和Q,系统分别从两个集合中挑选在目的节点处具有最高信噪比的中继节点进行放大转发.推导出了新方案信道容量的闭式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新方案的误码率性能和信道容量均优于传统的基于选择中继的放大转发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通信 放大转发 选择中继 误码率 信道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中继集合选择的HDAF算法 被引量:6
5
作者 肖海林 王丽元 +1 位作者 闫坤 李民政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00-405,共6页
为减少协作通信系统资源消耗,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译码放大前传(hybrid decode-amplify-and-forward,HDAF)的中继选择算法。该算法以降低系统的中断概率和最小化总功率为目标,采用等效信道增益参数排序的方法,得到了最优中继集合的选... 为减少协作通信系统资源消耗,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译码放大前传(hybrid decode-amplify-and-forward,HDAF)的中继选择算法。该算法以降低系统的中断概率和最小化总功率为目标,采用等效信道增益参数排序的方法,得到了最优中继集合的选择算法。该算法既保证通信过程更可靠,不易中断,又减少多余中继节点的使用,节省资源。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最优中继集合选择算法,在10~30dB的信噪比范围内,HDAF协作方式的中断概率要小于放大转发(amplify-and-forward,AF)和译码转发(decode-and-forward,DF)协作方式。该算法与功率分配相结合,在相同中断概率条件下,源节点所需功率比AF和DF协作方式少1~4dBm,节约了系统资源的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通信 混合译码放大前传 中断概率 中继选择 功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MO-AF协作中继网络中发送预编码器的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周健 郑宝玉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28-1133,共6页
本文首先利用中继节点和目标节点在第一时隙中的接收信噪比之和最大准则,推导出优化问题并解得优化的预编码器矢量。然后又利用目标节点最大比合并后的接收信号信噪比最大准则,推导出性能更佳的预编码器优化问题,但由于表达式复杂不能... 本文首先利用中继节点和目标节点在第一时隙中的接收信噪比之和最大准则,推导出优化问题并解得优化的预编码器矢量。然后又利用目标节点最大比合并后的接收信号信噪比最大准则,推导出性能更佳的预编码器优化问题,但由于表达式复杂不能得到闭式解。为此本文提出了两种次优解决方法,分别是梯度下降迭代法和近似求解法。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两种准则优化预编码器方法都能有效改进系统性能,且因后者更能直接反映接收端情况,效果更好。两种次优的解优化方法能够获得几乎相同的系统性能,但梯度下降法采用迭代运算,计算量比较大,而近似求解法在性能不损失的情况下大大降低了计算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中继 MIMO 放大转发 预编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节点AF协作通信系统中的信道估计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曹文魁 李兆训 窦冬冬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2年第22期80-83,共4页
依据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下基于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的多节点放大转发协作通信系统,提出一种基于叠加导频的分段式信道估计方法。该方法采用双块状导频,分别记录级联链路和第2段链路状态信息,并估计相应的信道状态信息,计算出第1段链路信道... 依据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下基于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的多节点放大转发协作通信系统,提出一种基于叠加导频的分段式信道估计方法。该方法采用双块状导频,分别记录级联链路和第2段链路状态信息,并估计相应的信道状态信息,计算出第1段链路信道状态信息。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获得2段链路的信道状态信息,减小信道估计导频开销和时隙周期,提高信道估计的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估计 双块状导频 放大转发 协作分集 正交频分复用 估计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巷道AF协作通信系统建模及信道容量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翟文艳 孙彦景 +2 位作者 徐钊 李松 徐岩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04-610,共7页
针对矿井巷道复杂受限环境中电磁波传播多径衰落问题,基于多波模信道模型,建立了矿井巷道放大转发(amplifying-and-forwarding,AF)协作通信系统模型,分别推导出矿井巷道单中继和多中继AF协作通信系统的信道容量公式。考虑矿井巷道内的... 针对矿井巷道复杂受限环境中电磁波传播多径衰落问题,基于多波模信道模型,建立了矿井巷道放大转发(amplifying-and-forwarding,AF)协作通信系统模型,分别推导出矿井巷道单中继和多中继AF协作通信系统的信道容量公式。考虑矿井巷道内的本质安全要求,在系统总功率和各节点功率双重受限的条件下,以信道容量为优化准则,分别提出了矿井巷道AF协作通信系统单中继和多中继环境的功率分配方法,并进行了仿真比较。实验证明,本方法能够显著提升系统的信道容量;系统总功率的大小影响功率分配方法对信道容量的优化效果和优化幅度:在一定总功率范围内,功率分配方法对信道容量的优化效果随着总功率的增加而减小,功率分配方法对信道容量的优化幅度随着总功率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巷道 多波模 协作通信 放大转发 信道容量 功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频干扰环境下双向AF中继性能分析及参数优化 被引量:2
9
作者 盛雁鸣 夏晓晨 徐友云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27-1434,共8页
双向中继(two-way relaying,TWR)作为提高中继网络频谱效率的一种有效手段,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研究同频干扰环境下三时隙TWR策略的中断概率性能,中继采用放大转发(amplify-and-forward,AF)策略。首先,理论推导了策略中断概率下界... 双向中继(two-way relaying,TWR)作为提高中继网络频谱效率的一种有效手段,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研究同频干扰环境下三时隙TWR策略的中断概率性能,中继采用放大转发(amplify-and-forward,AF)策略。首先,理论推导了策略中断概率下界的闭合表达式和高信噪比下的渐进表达式。仿真表明,理论结果能够匹配策略的实际中断概率性能。根据理论结果,以最小化中断概率为目标对中继节点功率分配和中继位置参数进行优化。提出三种优化问题,即(1)给定中继位置,中继功率分配优化问题,(2)给定中继功率分配方案,中继位置优化问题,(3)联合优化中继功率分配和中继位置。仿真结果表明,联合优化能够实现最优的中断概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中继 放大转发 同频干扰 中断概率 功率分配 中继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F协作的多中继M2M通信系统的SER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南 宫丰奎 葛建华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6-71,共6页
基于移动端对移动端(M2M)信道衰落服从重叠Nakagami-m分布的假设,研究M-PSK调制下移动放大转发(AF)中继对M2M系统的性能影响。利用矩母函数(MGF)方法,推导了多AF中继辅助M2M通信(MAF-M2M)系统的误符号率(SER)性能下界表达式,并结合近似... 基于移动端对移动端(M2M)信道衰落服从重叠Nakagami-m分布的假设,研究M-PSK调制下移动放大转发(AF)中继对M2M系统的性能影响。利用矩母函数(MGF)方法,推导了多AF中继辅助M2M通信(MAF-M2M)系统的误符号率(SER)性能下界表达式,并结合近似概率密度函数(PDF)方法,给出了更为逼近的近似SER表达式。结果表明,目的端采用最大比合并时,AF中继可以明显改善不同m参数信道下M2M通信系统性能。计算机仿真结果验证了性能界和近似SER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2M 放大转发 矩母函数 多中继 S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分服务中AF类的一种调度算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金梅 王思明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676-1681,共6页
该文根据区分服务中确保转发(Assured Forwarding,AF)类的特点,设计了一种新的调度算法——公平加权轮循(Fair、Weighted Round Robin,FWRR)算法。 FWRR是一种基于轮循、工作保持型、适于变长分组的调度算法.它的实现简单,算法复杂度为O... 该文根据区分服务中确保转发(Assured Forwarding,AF)类的特点,设计了一种新的调度算法——公平加权轮循(Fair、Weighted Round Robin,FWRR)算法。 FWRR是一种基于轮循、工作保持型、适于变长分组的调度算法.它的实现简单,算法复杂度为O(1).仿真实验和数学分析表明,FWRR算法不仅能够提供保证最小带宽的服务,而且能够按比例分配剩余带宽,适合用来调度区分服务中的AF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分服务 af 调度算法 确保转发 公平加权轮循 FWRR 因特网 服务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AF中继系统中继选择及功率分配策略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顺兰 曹申好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3年第11期84-87,104,共5页
为了提高双向中继系统的系统可达总速率,提出一种Two-way AF中继系统的最大化瞬时信噪比乘积(MISP)的中继选择策略,该策略联合考虑了两条链路的链路质量,实现了最优中继选择。在此基础上,运用信噪比平衡技术进行瞬时功率分配(SNR-Balanc... 为了提高双向中继系统的系统可达总速率,提出一种Two-way AF中继系统的最大化瞬时信噪比乘积(MISP)的中继选择策略,该策略联合考虑了两条链路的链路质量,实现了最优中继选择。在此基础上,运用信噪比平衡技术进行瞬时功率分配(SNR-Balancing-IPA),推导出了最优功率分配方案的表达式。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都表明,建议的最大瞬时信噪比乘积中继选择及SNR-Balancing-IPA的策略有效提高了系统的可达总速率,降低了系统的中断概率,改善了系统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放大转发中继 中继选择 信噪比平衡技术 功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用户双向AF MIMO中继系统的联合预编码算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禹永植 侯培迟 +1 位作者 陈涛 张未坤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79-1385,共7页
近年,双向放大转发(amplify-and-forward,AF)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中继系统中的预编码设计吸引了越来越多研究学者的兴趣。然而,在实际MIMO中继通信系统中,针对双向传输下的系统,对多用户模型进行的研究... 近年,双向放大转发(amplify-and-forward,AF)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中继系统中的预编码设计吸引了越来越多研究学者的兴趣。然而,在实际MIMO中继通信系统中,针对双向传输下的系统,对多用户模型进行的研究较少。由此,针对多用户双向AF MIMO中继系统模型,提出了一种联合预编码算法。采用在所有节点功率限制下,以最小和均方误差(minimun sum mean square error,MSMSE)设计准则去求解联合信源、中继和信宿端多用户的非凸优化问题,将最初的非凸优化问题转化成多个子优化问题,并利用半正定规划设计、平方约束二次规划设计以及二阶锥规划设计求解子优化问题。之后通过交替迭代方法进一步求解每个子凸优化问题局部优化值,达到优化所有节点矩阵变量的目的。所提算法较现有的算法,不仅在优化问题方面考虑更全面、更实用,而且实验仿真结果验证,提出的算法在系统和均方误差(sum mean-square-error,SMSE)性能、和速率以及误码率(bit-error rate,BER)上有均有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射/接收端多用户 双向放大转发系统 联合预编码算法 最小和均方误差准则 半正定规划问题 平方约束二次规划问题 二阶锥规划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F-CDC-OFDM的差分网络编码
14
作者 李民政 欧阳缮 +1 位作者 谢跃雷 肖海林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658-1662,共5页
在多子载波、频率选择性衰落、双向中继转发信道中提出多中继协作的基于AF-CDC-OFDM的差分网络编码方法。通过多个协作中继的分布式循环延时编码及功率放大处理,两路终端发送的差分编码分组可获得完全的协作分集和频率分集增益。两路终... 在多子载波、频率选择性衰落、双向中继转发信道中提出多中继协作的基于AF-CDC-OFDM的差分网络编码方法。通过多个协作中继的分布式循环延时编码及功率放大处理,两路终端发送的差分编码分组可获得完全的协作分集和频率分集增益。两路终端在检测对方的发送信号之前需要消除自干扰信号,为此,提出基于统计相关的自干扰分量估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差分网络编码能够获得完全的分集增益性能,对应的自干扰分量相关统计估计算法在慢衰落信道中与干扰分量完全消除的检测性能相比,仅有0.5dB的信噪比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网络编码 循环延时编码 放大转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F-OFDM非对称通信双向中继系统能效优化
15
作者 黄天聪 何昊宸 +1 位作者 冯文江 贾年龙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591-2597,共7页
针对具有非对称通信需求的单中继协同放大转发-正交频分复用(amplify forwar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AF-OFDM)双向中继系统,提出一种中继能效优化策略。在AF-OFDM双向非对称中继通信系统中,子载波有两种工作模式... 针对具有非对称通信需求的单中继协同放大转发-正交频分复用(amplify forwar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AF-OFDM)双向中继系统,提出一种中继能效优化策略。在AF-OFDM双向非对称中继通信系统中,子载波有两种工作模式:单向中继传输和双向中继传输。以系统能效为优化目标,构建联合中继传输模式选择、功率分配和比特加载组合优化模型;采用结构近似优化算法,首先固定子载波分配集合,优化单向中继传输和双向中继传输的功率分配,将原优化问题分解为两个子优化问题求解,然后优化子载波分配集合,利用子载波配对形成的线性结构搜索双向中继传输的最佳子载波数,避免穷举搜索造成的大运算量。仿真结果表明,该能效优化策略能有效提高AF-OFDM双向非对称中继通信系统的能量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效优化 双向中继 放大转发 正交频分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F型中继辅助OFDM系统中的功率优化
16
作者 钱叶旺 俞菲 杨绿溪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83-85,89,共4页
讨论了AF型中继辅助OFDM通信系统中的功率优化方案,并针对最优的功率优化方案很难得到闭合解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迭代的功率优化算法。这种迭代算法将AF型中继辅助OFDM通信系统中,单个子载波上源节点与中继节点间的功率分配问题以及各个... 讨论了AF型中继辅助OFDM通信系统中的功率优化方案,并针对最优的功率优化方案很难得到闭合解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迭代的功率优化算法。这种迭代算法将AF型中继辅助OFDM通信系统中,单个子载波上源节点与中继节点间的功率分配问题以及各个子载波之间的功率优化问题分开,首先计算给定某个子载波上发送总功率下源节点与中继节点间的功率分配,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子载波间的功率分配,并迭代逼近最优解。实验证明,在给定传输总功率的情况下,与传统的等功率分配相比这种迭代的优化方案可以获得较高的系统性能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型中继 功率优化 正交频分复用 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正交空时块编码的单天线AF中继方案
17
作者 李川 刘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7-122,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空时块编码的放大转发中继方案,该方案适用于中继节点配置单天线、目的节点配置任意数目天线的中继系统.并且对所提方案在瑞利衰落信道下进行了性能分析,推导了该方案接收信号信噪比的概率密度函数,以及不同调制方式... 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空时块编码的放大转发中继方案,该方案适用于中继节点配置单天线、目的节点配置任意数目天线的中继系统.并且对所提方案在瑞利衰落信道下进行了性能分析,推导了该方案接收信号信噪比的概率密度函数,以及不同调制方式下的误符号率.仿真结果验证了性能分析理论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 正交空时分组码 中继 放大转发 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信噪比下HDAF协议中的最优功率分配的新方案
18
作者 端木春江 王振宇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72-175,共4页
混合译码放大转发(Hybrid Decode-Amplify-Forward,HDAF)协议与放大转发、译码转发协议相比,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系统的性能,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在此,研究了在混合译码放大转发协议下的最优功率分配问题。首先推导了高信噪比(Signal-... 混合译码放大转发(Hybrid Decode-Amplify-Forward,HDAF)协议与放大转发、译码转发协议相比,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系统的性能,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在此,研究了在混合译码放大转发协议下的最优功率分配问题。首先推导了高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下混合译码放大转发协议中的误符号率的近似和实用的表达式;然后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在满足总功率一定的情况下,以最小化系统的误符号率为目标,优化分配系统的总功率;最后在Matlab环境下验证推导结果并做了大量的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推导的近似的误符号率的表达式与实际误符号率在稍高的信噪比下具有很好的吻合度。混合译码放大转发协议的最优功率分配因子不仅与源节点到中继节点、中继节点到目的节点的信道质量有关,而且与系统的总功率有关。研究发现,随着系统总功率的增大,最优功率分配因子将趋近于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译码放大转发协议 中继 功率分配 误符号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波频偏对OFDM AF中继系统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李巨虎 聂娟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9-46,共8页
研究了存在载波频偏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放大转发(AF)中继系统的中断概率和误码率.首先给出了存在载波频偏时系统信噪比及其概率分布,然后推导出瑞利信道中存在载波频偏时系统中断概率和误码率的闭合表达式.为了更加直观,文中还给出了... 研究了存在载波频偏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放大转发(AF)中继系统的中断概率和误码率.首先给出了存在载波频偏时系统信噪比及其概率分布,然后推导出瑞利信道中存在载波频偏时系统中断概率和误码率的闭合表达式.为了更加直观,文中还给出了大信噪比时系统中断概率和误码率的错误下界,并通过数值仿真来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存在载波频偏时,即使在大信噪比情形下系统的中断概率和误码率并不趋于0,而是趋于错误下界;OFDM AF系统对载波频偏很敏感,随着信噪比的增大,系统性能随着载波频偏的增大迅速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大转发 正交频分复用 载波频偏 中断概率 误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定向天线和中继随机分布的AF协作通信系统
20
作者 王明伟 张会生 +2 位作者 李立欣 李强华 何立风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2期165-170,共6页
研究采用定向天线并结合机会中继AF协作策略的多中继协作通信系统性能.假设中继节点在定向天线波束覆盖范围内满足二维泊松点过程随机分布,并且考虑到天线波束宽度与辐射功率、由于距离产生的信号衰减等因素,推导出了系统中断概率确切... 研究采用定向天线并结合机会中继AF协作策略的多中继协作通信系统性能.假设中继节点在定向天线波束覆盖范围内满足二维泊松点过程随机分布,并且考虑到天线波束宽度与辐射功率、由于距离产生的信号衰减等因素,推导出了系统中断概率确切表达式并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中继节点满足泊松点过程随机分布条件,采用定向天线并结合机会中继协作策略的AF协作通信系统可以有效降低协作通信系统中断概率,提高频谱效率.最后指出源节点和中继节点的发射功率对系统性能有重要影响,等功率分配方案不能保证系统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通信 定向天线 机会中继 中断概率 放大转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