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3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Gravity Flow on a Shelf-Edge-Slope-Basin-Floor Complex in Qiongdongnan Basin,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1
作者 Ming Su~1,Xinong Xie~1,Yunlong He~1,Tao Jiang~1,Chen Zhang~1,Shanshan Tian~1,Junliang Li~2 1.Faculty of Earth Resources,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Wuhan 430074,China. 2.Department of Technology,Zhanjiang Branch of CNOOC,Zhanjiang 524057,China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25-225,共1页
The Qiongdongnan Basin lies in the west part of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To the west the basin is bound by the Red River Fault and the Yinggehai Basin,to the east by the Pearl River Mouth Basin,and to the south by... The Qiongdongnan Basin lies in the west part of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To the west the basin is bound by the Red River Fault and the Yinggehai Basin,to the east by the Pearl River Mouth Basin,and to the south by the Xisha Rise.In this study,the seq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was set up and 11 third-order sequences were distinguished.Ba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ity flow Shelf-Edge-Slope-Basin-Floor Complex Qiongdongnan Basin South China s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南部流体运移系统与天然气水合物富集成藏
2
作者 王修平 杨鹏程 刘方圆 《海洋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6,共10页
位于南海南部的曾母-北康盆地,形成于复杂的地质构造背景下,发育了大量的油气藏和多类型的流体运移构造。地震资料表明南海南部由气烟囱、断层、管状通道、泥火山和泥底辟构成的流体运移系统,可能与水合物成藏相关,海底渗漏与似海底反射... 位于南海南部的曾母-北康盆地,形成于复杂的地质构造背景下,发育了大量的油气藏和多类型的流体运移构造。地震资料表明南海南部由气烟囱、断层、管状通道、泥火山和泥底辟构成的流体运移系统,可能与水合物成藏相关,海底渗漏与似海底反射(bottom simulating reflector,简称BSR)指示了水合物存在的可能性。气烟囱形成自深部流体积聚导致的水力压裂,该水力压裂将流体运移至浅部,并且气烟囱与BSR相关,指示了水合物的富集。断层发育于深部,因与潜在烃源岩或储层相连,周围积聚了大量浅层气和水合物。麻坑是海底渗漏的指示性构造,也是冷泉水合物通常富集的区域。泥火山以及泥底辟的形成既导致了流体垂向运移,也引发了浅部地层变形和断层发育,因此其也是水合物的潜在富集区。另外,本文利用体积法对曾母-北康盆地天然气水合物的资源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资源量约为1.62×10^(13)m^(3)。曾母-北康盆地具有很大的水合物资源潜力,是未来水合物勘探活动值得关注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曾母-北康盆地 流体运移 天然气水合物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采矿垂直管道级配粗颗粒固液两相流数值模拟研究
3
作者 胡小林 王乐 +3 位作者 徐礼康 聂程程 赵桂欣 万初一 《海洋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3-140,共8页
矿物粗颗粒的垂直管道输送对于深海采矿较为适用。实际深海采矿工程中,矿物颗粒并非单一粒径,而是以级配形式存在。而级配矿物颗粒在垂直管道输运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探究较少。文中将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简称CFD... 矿物粗颗粒的垂直管道输送对于深海采矿较为适用。实际深海采矿工程中,矿物颗粒并非单一粒径,而是以级配形式存在。而级配矿物颗粒在垂直管道输运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探究较少。文中将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简称CFD)与离散元(discrete element method,简称DEM)相结合,对初始速度、进料体积分数和颗粒级配等不同工况下的管道内输运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无论何种工况,小中大3种颗粒的轴向速度均从小到大分布,是因为小颗粒更多的与壁面发生碰撞、摩擦而损失动能。3种颗粒的轴向速度随着初始速度(从2 m/s到4 m/s)和进料体积分数(从2.5%到7.5%)的增加而增大,而颗粒级配的变化对其影响不大。流场的湍动能和轴向流体速度随着初始速度和进料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大;而随着颗粒级配的变化(从1∶1∶1到1∶6∶1),湍动能减少,轴向流体速度基本不变。壁面剪应力随着初始速度和进料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又随着级配变化而降低。结论对于了解深海采矿输运机理、提升输运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采矿 CFD-DEM 管道输运 级配粗颗粒 固液两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北部陆架峡谷盆地轴向与横向深水扇交互机制及油气勘探意义
4
作者 侯明才 杨金海 +6 位作者 陈安清 庞谦 李苏晓 张西睿 高航 韩建辉 曹海洋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9-39,共11页
南海北部陆架峡谷盆地发育大量深水重力流沉积,特别是穿越莺歌海盆地和琼东南盆地的巨型重力流水道尤为引人注目。已有研究认为水道沉积启动于中新世晚期黄流组,具有多物源交汇的特点,但对于各物源重力流为何集中爆发及不同物源扇体间... 南海北部陆架峡谷盆地发育大量深水重力流沉积,特别是穿越莺歌海盆地和琼东南盆地的巨型重力流水道尤为引人注目。已有研究认为水道沉积启动于中新世晚期黄流组,具有多物源交汇的特点,但对于各物源重力流为何集中爆发及不同物源扇体间如何交互沉积缺乏系统认识。为此,基于琼东南盆地梅山组的岩心/壁心、薄片、测井和地震数据,开展了测井相和地震相解析,重点分析了轴向与横向深水扇的交互作用和发育模式,明确了2类扇体中有利储集体的储层特征与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琼东南盆地西部梅山组发育大型条带状富砂下切水道扇体(轴向扇)和富泥朵状扇体(横向扇)2类重力流沉积,水道化重力流体系主要发育在峡谷底部,朵状扇体系主要发育在斜坡区并常被等深流改造。②轴向扇沿盆地长轴方向发育,物源为西北的大型造山带水系,呈下切“U/V”字形貌特征,以碎屑流成因为主;横向扇沿横轴方向发育,物源为北部的小型岛屿水系,呈薄席状形貌特征,以浊流成因为主。③轴向和横向深水重力流交汇作用下发育汇流型、堰塞型和交切型3种模式,类似陆表流域系统的主干河流和支流,但它们是事件性的,而非同时交汇沉积。结论认为:①轴向扇砂体厚度较大,粒度较粗,粒间孔和溶蚀孔发育,是油气勘探的主要勘探目标;横向扇砂体较薄,粒度较细,杂基含量高,储层发育需底流改造。②建立的3种横向扇和轴向扇交互模式为砂体成因判识和发育分布规律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深水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 峡谷盆地 重力流沉积 深水轴向水道扇 横向斜坡扇 交互机制 发育模式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闽入海河流重矿物组成自动识别及物源指示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崔育华 刘梦佳 +4 位作者 黄湘通 杨守业 岳伟 赵希林 靳国栋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92,I0001-I0003,共17页
沉积物重矿物组成分析是开展物源分析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常规重矿物人工鉴定存在误差大、统计量小、重复性差等问题,在如何通过重矿物组成揭示物源特征和示踪沉积物源汇过程等方面还具有很大挑战。通过矿物自动定量分析技术TIMA(TESC... 沉积物重矿物组成分析是开展物源分析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常规重矿物人工鉴定存在误差大、统计量小、重复性差等问题,在如何通过重矿物组成揭示物源特征和示踪沉积物源汇过程等方面还具有很大挑战。通过矿物自动定量分析技术TIMA(TESCAN Integrated Mineral Analyzer),本文对钱塘江、椒江、闽江等浙闽流域8条主要入海河流的26个沉积物样品进行了重矿物分析,通过对人工鉴定结果对比及流域地质背景的比较,探讨了TIMA重矿物分析在物源示踪方面的潜力。共分析了209019个矿物颗粒,区分出36种不同类型的重矿物。与人工鉴定方法比较,二者对河流主要重矿物类型及其相对含量变化的鉴定结果基本一致,但TIMA耗时更少,鉴别出的重矿物数量和类型更多,且鉴定结果重现性好。TIMA重矿物分析结果表明:浙闽流域主要的重矿物组合为帘石族、角闪石族与铁质金属矿物,其中,绿黝帘石占重矿物百分比高,是浙闽流域的典型重矿物;角闪石族矿物主要为普通角闪石,其次为铁阳起石,含量在不同流域样品间有显著差异;铁质金属矿物百分比在大部分样品中大于40%,含有赤铁矿、磁铁矿、褐铁矿、钛铁矿与自生黄铁矿等矿物。整体上,浙西北、浙东南与闽西北、闽西南、闽东地区出露地层岩性的差异决定了浙闽河流重矿物组成的特征差异。主成分分析表明,磷灰石、角闪石族和榍石的较高正载荷(>0.88)与主成分1相关,指示了主成分1受岩浆岩源岩的控制;而主成分2与黑电气石、石榴石族和绿泥石的较高正载荷相关,代表了受变质岩源岩的影响。本研究表明,在对重矿物精确性要求较高的研究中利用TIMA等自动矿物识别方法对河流至海域的重矿物进行从源到汇的系统研究更为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闽入海河流 重矿物组成 TIMA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频力学环境预示的FE-SEA混合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瑾 马兴瑞 +1 位作者 韩增尧 邹元杰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6-214,共9页
针对中频力学环境预示,阐述了FE-SEA混合方法的基础理论,建立了该方法的详细计算流程,并以Matlab为平台开发了FE-SEA混合方法的计算程序。结合算例,通过与能量流的Monte Carlo仿真结果比较,验证了FE-SEA混合方法的准确性。研究表明:FE-... 针对中频力学环境预示,阐述了FE-SEA混合方法的基础理论,建立了该方法的详细计算流程,并以Matlab为平台开发了FE-SEA混合方法的计算程序。结合算例,通过与能量流的Monte Carlo仿真结果比较,验证了FE-SEA混合方法的准确性。研究表明:FE-SEA混合方法可以达到Monte Carlo仿真的计算精度,且其计算效率远高于后者;该方法在弥补传统有限元和统计能量分析不足的同时,也为中频力学环境预示的实现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能量分析 中频 FE-sea 能量流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州入海河流水体全氟化合物污染特征及入海通量
7
作者 邢畅 张旭方 +3 位作者 张双飞 张欣宇 王丽平 徐秀丽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240-2251,共12页
滨州境内有多家氟化工厂,且纺织产品加工能力全球第一,而纺织印染行业产生的废水已成为我国全氟化合物(PFASs)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为探究直接排入渤海湾的5条滨州境内河流水体中PFASs的污染特征,采集马颊河、德惠新河、秦口河、徒骇河... 滨州境内有多家氟化工厂,且纺织产品加工能力全球第一,而纺织印染行业产生的废水已成为我国全氟化合物(PFASs)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为探究直接排入渤海湾的5条滨州境内河流水体中PFASs的污染特征,采集马颊河、德惠新河、秦口河、徒骇河和潮河水体样品,采用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质谱联用(UPLC-ESI-MS/MS)技术测定了17种传统PFASs的浓度水平,并核算其入海通量。结果表明:①滨州入海河流水体中ΣPFASs浓度范围为17.98~253.66 ng/L,ΣPFCAs浓度范围为17.10~254.54 ng/L,ΣPFSAs浓度范围为0.41~18.96 ng/L,其中PFOA、PFBA和PFHxA为主要污染物,分别占各采样点总浓度的11.80%~71.08%、3.58%~41.55%和3.12%~55.87%。②来源分析表明,PFASs主要来源于氟化工厂与纺织印染厂的直接排放,部分源于前驱体发生的降解。③滨州5条河流ΣPFASs入海通量较低,对近海环境影响较小。秦口河、德惠新河、潮河、马颊河和徒骇河ΣPFASs通量分别为0.54、0.33、0.26、0.15和0.004 kg/d,其中PFOA、PFBA和PFHxA入海通量较高,占比为77.02%。④根据美国EPA于2024年发布的PFASs人体健康水质基准值,滨州水体中PFOA、PFOS对人体健康产生的风险很高。因此,建议相关部门结合氟化工厂和纺织印染厂的排污数据,加强污染源的精准识别与责任追溯,同时强化长链PFASs替代品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化合物 入海河流 入海通量 渤海湾 滨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流矢量行波分离的TTI介质弹性波逆时偏移成像及其在黄海油气田勘探中的应用
8
作者 李江 王志亮 +5 位作者 麻旭刚 徐强 田振兴 刘光照 宋鹏 姜秀萍 《海洋地质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1-91,共11页
基于TTI介质弹性波方程的逆时偏移在中深部复杂地质构造区域的成像中具有优势,然而,由于TTI介质弹性波逆时偏移基于双程波动方程,在应用互相关成像条件实现成像的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低波数噪声,从而降低构造的成像质量。基于Po... 基于TTI介质弹性波方程的逆时偏移在中深部复杂地质构造区域的成像中具有优势,然而,由于TTI介质弹性波逆时偏移基于双程波动方程,在应用互相关成像条件实现成像的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低波数噪声,从而降低构造的成像质量。基于Poynting矢量行波分离的互相关成像条件虽可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低波数噪声,但很难精确地指示波场的传播方向,并且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现不稳定现象。本文将光流矢量行波分离应用于TTI介质弹性波逆时偏移中,通过行波分离、互相关成像等处理技术以及加权成像策略,实现了基于光流矢量行波分离的TTI介质逆时偏移成像。该技术应用在黄海某工区地震数据成像结果显示:光流矢量可更为精确而稳定地实现TTI介质弹性波行波分离,相关加权处理可更为有效地压制低波数噪声,成像质量改善明显,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流矢量 TTI 逆时偏移 黄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速对大黄鱼福利养殖生长性能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9
作者 钱振家 徐金铖 +2 位作者 刘晃 崔铭超 张成林 《南方水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63,共11页
深远海养殖作为一种新兴的养殖模式,正成为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规模化养殖的重要发展方向。但在多风浪、高流速的深远海环境中,如何实现高效、福利化且绿色可持续的养殖目标,是当前亟待解决的挑战。探究流速对大黄鱼生长性能、... 深远海养殖作为一种新兴的养殖模式,正成为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规模化养殖的重要发展方向。但在多风浪、高流速的深远海环境中,如何实现高效、福利化且绿色可持续的养殖目标,是当前亟待解决的挑战。探究流速对大黄鱼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可为深远海养殖大黄鱼适宜流速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实验以体长·秒^(−1)(Body lengths per second,BL·s^(−1))为流速单位,将36尾大黄鱼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0 BL·s^(−1))、流速组A(0.5 BL·s^(−1))和流速组B(1 BL·s^(−1)),进行为期35 d的实验。结果显示:较高的流速(1 BL·s^(−1))可能会降低大黄鱼的体质量增长率和饲料利用率。在血液生化方面,随着流速增大,血糖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乳酸浓度持续上升,皮质醇水平出现显著性变化(p=0.024)。在消化酶活性和肠道结构方面:随着流速增大,消化酶活性呈显著上升趋势(p=0.004),肠绒毛长度显著增加(p<0.001),但绒毛厚度减小,肌层厚度呈先增后减的趋势,杯状细胞数量减少。此外,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随流速的增大显著降低(p<0.001),在1 BL·s^(−1)流速下,肝脏细胞出现水肿,胞质空泡化。综上所述,1 BL·s^(−1)流速可能会降低大黄鱼的生长性能,增加乳酸积累,减少绒毛接触面积,降低消化能力,引起肝脏细胞水肿,降低抗氧化水平,增加氧化应激;而0.5 BL·s^(−1)流速则会提高抗氧化水平,但其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降低(p=0.014),可能会引起免疫能力下降,增加患病风险。因此,在深远海养殖大黄鱼时,建议将流速控制在0.5 BL·s^(−1)以下,可兼顾生长性能和养殖福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远海养殖 大黄鱼 流速 生长性能 生理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方法预测南海热流
10
作者 秦雪 许鹤华 +2 位作者 李泯 邵佳 姚永坚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189-3206,共18页
南海热流数据是研究南海形成与演化的重要基础数据.由于受到海洋调查条件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南海热流站位表现出空间站位不均衡的特点.鉴于热流数据的重要性,为弥补部分区域的热流,我们尝试使用支持向量机、梯度提升回归树、极端梯度提... 南海热流数据是研究南海形成与演化的重要基础数据.由于受到海洋调查条件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南海热流站位表现出空间站位不均衡的特点.鉴于热流数据的重要性,为弥补部分区域的热流,我们尝试使用支持向量机、梯度提升回归树、极端梯度提升树和随机森林四种机器学习算法对南海区域的热流进行预测.我们共收集到958个热流数据,并在数据预处理阶段排除了14个异常值.然后,将944个热流实测值与十种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组合为数据集,并将其随机分为训练集(占比80%)和测试集(占比20%).为了量化预测性能,我们使用了三个度量标准来评估此次机器学习算法的性能.根据模型的评估指标,我们发现:随机森林算法和梯度提升回归树算法表现较为出色,其实际测量值与预测值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64%和60%,其相对误差(以归一化均方根误差表示)分别为0.092和0.097;我们将四种机器学习算法结合使用时,发现混合模型要比部分单一模型预测的准确度高;最终,我们基于上述模型,成功绘制出了新的南海热流图,相较于传统的克里金插值,机器学习预测结果呈现出更详细的特征,并且可以为热流观测缺失的区域提供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热流 支持向量机 随机森林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采矿摆动管道中矿石颗粒水力提升数值模拟研究
11
作者 袁宝磊 刘磊 杨建民 《海洋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36,共13页
矿石颗粒在摆动管道中的水力提升是深海采矿工程的重要研究内容。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简称CFD)与离散元(discrete element method,简称DEM)耦合方法针对摆动管道中的颗粒输送进行数值模拟。针对研究对象... 矿石颗粒在摆动管道中的水力提升是深海采矿工程的重要研究内容。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简称CFD)与离散元(discrete element method,简称DEM)耦合方法针对摆动管道中的颗粒输送进行数值模拟。针对研究对象建立管道模型,在管道摆动同时以一定给料浓度(颗粒初始体积分数)稳定喷射颗粒,颗粒在给定初始流速流体的带动下向上输送。研究主要关注摆动管道中颗粒的体积分数分布、速度及颗粒碰撞,并开展其对管道摆动频率和幅值的参数敏感性分析。研究发现,颗粒在摆动管道中振荡上升,随着提升高度的增加,颗粒轴向速度逐渐增大,体积分数逐渐降低;摆动导致管道底部壁面上摆动方向侧受力集中,破坏风险较高,并使得颗粒的提升效率降低;颗粒水力提升受管道摆动幅值及频率影响明显,且相对于径向,颗粒输送参数在轴向上对摆动参数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采矿 水力提升 摆动管道 固液两相流 CFD-D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向量式有限元的深海采矿立管动力响应分析
12
作者 徐靖昌 郑皓 +2 位作者 闫鸿浩 张明 王莹莹 《计算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9-376,403,共9页
深海采矿立管是金属结核、富钴结壳、硫化物等水下金属矿产采集输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复杂海洋环境载荷对立管力学特性产生了不利影响。向量式有限元法是基于向量式力学的一种新的动力学分析方法,本文基于向量式有限元法编制Matlab程... 深海采矿立管是金属结核、富钴结壳、硫化物等水下金属矿产采集输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复杂海洋环境载荷对立管力学特性产生了不利影响。向量式有限元法是基于向量式力学的一种新的动力学分析方法,本文基于向量式有限元法编制Matlab程序对水下5000米级采矿立管进行动力响应分析,计算立管在波浪、海流等条件下的位移构型、轴向内力和弯矩分布,并将结果与Abaqus和Orcaflex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同时运用该方法进一步分析了采矿船运动、结构阻尼及内流速度对立管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矿船运动会增大立管横向偏移及两端轴力幅值,结构阻尼会降低采矿船对立管的影响并使结构更快趋于稳定,内流则会使得立管顶端轴力减小,且减小量与内流速度正相关。同时也表明,向量式有限元法模拟采矿立管动力响应行为具有较高准确性和可行性,为深海采矿立管机理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简便的有限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采矿 立管 向量式有限元法 动力响应 波流载荷 内流 采矿船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深水超浅层天然气富集机理与成藏模式——以琼东南盆地陵水36-1气田为例 被引量:15
13
作者 徐长贵 吴克强 +1 位作者 裴健翔 胡林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6,共13页
基于琼东南盆地油气勘探实践与油气地质研究新进展,综合地震、测井、钻井、岩心、井壁取心及地球化学等新资料,以陵水36-1气田为例,对超深水超浅层天然气田的气源、储-盖条件、圈闭类型、运聚特征、富集机理与成藏模式开展系统研究。研... 基于琼东南盆地油气勘探实践与油气地质研究新进展,综合地震、测井、钻井、岩心、井壁取心及地球化学等新资料,以陵水36-1气田为例,对超深水超浅层天然气田的气源、储-盖条件、圈闭类型、运聚特征、富集机理与成藏模式开展系统研究。研究表明:①琼东南盆地超深水超浅层天然气成因类型包括热成因气和生物气,以热成因气为主;②储层主要为第四系深水海底扇砂岩;③盖层类型有深海泥岩、块体流泥岩及含水合物地层;④圈闭类型以岩性圈闭为主,也发育构造-岩性圈闭;⑤运移通道包括断层、气烟囱、裂隙带等垂向输导通道及大型砂体、不整合面等侧向输导层,构成单一或者复合输导格架。提出超深水超浅层天然气“深浅双源供烃、气烟囱-海底扇复合输导、深海泥岩-块体流泥岩-含水合物地层三元封盖、晚期动态成藏、脊线规模富集”的天然气成藏新模式。研究取得的新认识对下步深水超浅层及相关领域或地区的油气勘探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中国海 琼东南盆地 超深水 超浅层 天然气 水合物 第四系 重力流海底扇 成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南海洋壳大地热流预测
14
作者 张雨飞 张杨 +1 位作者 吉俊杰 成秋明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5-249,共15页
大地热流是地球动力学研究与资源勘查的重要指标,但其测量易受气候、热液活动等因素的干扰,导致实测数据匮乏。本研究针对现有基于机器学习的热流预测模型对洋壳热流特异性考虑不足的问题,整合南海实测热流和多源地质、地球物理等数据,... 大地热流是地球动力学研究与资源勘查的重要指标,但其测量易受气候、热液活动等因素的干扰,导致实测数据匮乏。本研究针对现有基于机器学习的热流预测模型对洋壳热流特异性考虑不足的问题,整合南海实测热流和多源地质、地球物理等数据,基于线性模型、支持向量机和XGBoost算法,通过对比引入与不引入洋壳特征(距洋中脊距离和洋壳年龄)的预测模型,揭示洋壳特征对南海热流分布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洋壳特征虽与实测热流值无显著相关性,但其使预测热流在洋中脊附近呈现更显著的带状分布;且在引入洋壳特征的模型中,布格重力异常的特征重要性显著高于其他特征。基于热流值、布格重力异常和距洋中脊距离的K-means聚类分析识别出构造主导型洋壳(类型1)与岩浆主导型洋壳(类型2)区域,印证南海洋壳扩张自23.6 Ma洋中脊跃迁后扩张机制由岩浆主导向构造主导的演化特征。本研究为南海深部动力学过程提供了数据驱动的新认知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热流 南海 机器学习 洋壳 洋中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北部渗漏型水合物成藏系统的发育特征及其形成演化规律
15
作者 陈雨核 任金锋 +3 位作者 李廷微 徐梦婕 王笑雪 廖远涛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7-93,共17页
渗漏型水合物成藏系统往往发育中高饱和度的水合物及其下伏伴生气,是海域广泛分布的一类水合物资源,也是海底灾害、冷泉系统和气候变化的重要研究对象。因此,认识其分布规律和形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南海北部海底观测、岩心、... 渗漏型水合物成藏系统往往发育中高饱和度的水合物及其下伏伴生气,是海域广泛分布的一类水合物资源,也是海底灾害、冷泉系统和气候变化的重要研究对象。因此,认识其分布规律和形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南海北部海底观测、岩心、测井、地震及测试分析资料,系统总结了渗漏型水合物成藏系统发育的地貌、地质、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方面的识别标志,发现渗漏型水合物主要分布在渗漏通道内。按照渗漏通道形成的机械失稳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类:构造圈闭控制的水力破裂型渗漏通道,呈集群状分布;高角度断层控制的剪切破裂型渗漏通道,呈线状分布。在渗漏型水合物成藏系统中,深部气体沿气烟囱、断层等运移并聚集在甲烷水合物稳定带底部附近。当流体压力大于上覆细粒沉积地层的破裂力时,游离气向上突破形成渗漏通道,在渗漏通道内的高角度裂隙网中形成中高饱和度裂隙充填型水合物,在穿越的薄砂层中形成高饱和度孔隙充填型水合物。游离气在渗漏通道内的长距离运移过程可能受到3种机制的影响,即排盐效应维持的热力学三相平衡、水合物壳的形成使得甲烷扩散受限和高甲烷通量导致的水合物动力学生长速率受限。与活动冷泉相关的渗漏型水合物的形成过程可划分为3个阶段:(1)盖层破裂阶段。在超压作用下可能受水合物动力学生长速率的影响;(2)向上突破阶段。局部升高的盐度和温度维持了热力学三相平衡;(3)当流体到达海底后,地温趋近背景值,进入稳定渗漏阶段。排盐效应和水合物壳导致的甲烷扩散受限控制了水合物的生成。当冷泉停止活动后,盐度随着游离气的不断扩散而降低,渗漏通道的底部逐渐有新的水合物再次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漏型水合物 渗漏通道 机械失稳 长距离运移 南海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关激励下的统计能量分析法(SEA)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明治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559-569,共11页
目前相关激励下的统计能量关系实质是在比例相关或互谱密度为实数的相关激励下获得的,从分析普通相关激励下的功率流入手、给出相关激励下保守耦合系统及非保守耦合系统统计能量关系的普遍形式,实例表明:文中的分析和结论是正确的。
关键词 sea 耦合系统 相关激励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水波和水流共同作用下跨海桥梁群桩-承台基础施工期波流力特性研究
17
作者 康啊真 王春节 +2 位作者 张东明 葛文喆 祝兵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50,共10页
为研究跨海桥梁群桩-承台基础施工期波流力特性,采用CFD软件Flow 3D建立并验证三维波浪-流与群桩-承台基础相互作用的数值模型。以在建甬舟铁路西堠门公铁两用大桥5号主墩群桩-承台基础为背景,分析单纯深水波、深水波和水流共同作用下... 为研究跨海桥梁群桩-承台基础施工期波流力特性,采用CFD软件Flow 3D建立并验证三维波浪-流与群桩-承台基础相互作用的数值模型。以在建甬舟铁路西堠门公铁两用大桥5号主墩群桩-承台基础为背景,分析单纯深水波、深水波和水流共同作用下水质点水平速度及动压强竖向分布规律以及群桩-承台基础的施工期横桥向波浪力、波流力与结构周围流场特性。结果表明:深水波水质点水平速度及动压强均随水深的增加呈指数衰减规律,波浪能量主要集中在承台高度范围内,深水波和水流共同作用下水质点水平速度主要受水流流速控制;单纯深水波作用于群桩-承台基础时,其施工期波浪力由承台部分主导,工程上可按单独承台、单独群桩波浪力简单线性叠加来考虑群桩-承台基础施工期波浪力设计值;深水波和水流共同作用时,群桩-承台基础施工期波流力中承台和群桩受力量级较为相当,工程上若按单独承台波浪力、单独群桩波浪力简单线性叠加来考虑群桩-承台基础施工期波流力设计值则偏不安全;单纯深水波与深水波和水流共同作用下群桩-承台基础周围流场有显著不同;跨海桥梁群桩-承台基础波流力设计值应考虑施工期的常遇波流及全寿命周期可能遭遇的极端波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海桥梁 群桩-承台基础 深水波 波流力 流场特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陆海新通道铁路冷链运量预测
18
作者 胡孝红 游永维 +1 位作者 余曲波 陈钉均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22,共11页
西部陆海新通道是中国西部地区对外开放、与其他国家区域合作联动的复合型通道,在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和行业发展是“十四五”重要课题。在阐述西部陆海新通道路网发展现状以及总体规划的条件下,对... 西部陆海新通道是中国西部地区对外开放、与其他国家区域合作联动的复合型通道,在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和行业发展是“十四五”重要课题。在阐述西部陆海新通道路网发展现状以及总体规划的条件下,对西部陆海新通道主要冷链货物品类、现有运量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分析灰色预测模型、逐步回归模型对铁路运量数据的预测精确度后,选用趋势外推法预测全国铁路冷链运量;调研各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冷链仓储设备和铁路冷藏车保有量等,推算各省(区、市)竞争背景下冷链消费份额占比,预测西部陆海新通道覆盖主要节点省(区、市)铁路冷链运量以及主要OD货流。预测结果可为西部地区冷链运输行业发展,增强西部陆海新通道冷链物流吸引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陆海新通道 冷链物流 运量预测 冷链占比 货流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RKⅢ薄膜型FLNG装置液舱晃荡载荷分析研究
19
作者 刘英芳 王璞 曹洪建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0-45,共6页
液舱晃荡是浮式液化天然气生产与储卸装置(FLNG)在海上作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重要问题,是设计和运行中必须考虑的关键因素。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探讨MarkⅢ薄膜型FLNG装载LNG舱晃荡载荷特征及分布规律。利用势流理论,进行了耐波性和液舱晃... 液舱晃荡是浮式液化天然气生产与储卸装置(FLNG)在海上作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重要问题,是设计和运行中必须考虑的关键因素。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探讨MarkⅢ薄膜型FLNG装载LNG舱晃荡载荷特征及分布规律。利用势流理论,进行了耐波性和液舱晃荡耦合分析,计算了不同浪向、频率和液舱装载率下船体六自由度运动的幅值响应算子(RAO)。通过频谱分析获得运动响应的统计极值,筛选出FLNG液舱晃荡载荷最主导海况和浪向条件,生成FLNG船体六自由度运动的时间历程,作为液舱晃荡CFD数值模拟的运动激励。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的数值模拟方法,模拟了极端海况下LNG液货舱内的晃荡现象,分析了舱壁上的极端晃荡载荷压力分布,揭示了不同液舱装载率对晃荡载荷分布和峰值的影响规律,为FLNG相似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型 FLNG 液舱晃荡 势流 CFD 耐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潮流作用下跨海桥梁局部冲刷研究
20
作者 肖龙 张芝永 +1 位作者 夏晓亮 李最森 《泥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4,共7页
往复潮流是河口跨海桥梁基础冲刷的主要动力因素。为深入了解复杂潮流作用下桥墩局部冲刷的特性,利用杭州湾大桥2008—2020年期间连续13年的桥墩局部冲刷观测资料,对潮流作用下的桥墩局部冲刷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相比恒定流,往复... 往复潮流是河口跨海桥梁基础冲刷的主要动力因素。为深入了解复杂潮流作用下桥墩局部冲刷的特性,利用杭州湾大桥2008—2020年期间连续13年的桥墩局部冲刷观测资料,对潮流作用下的桥墩局部冲刷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相比恒定流,往复潮流作用下桥墩冲刷坑双向发展,冲刷坑形态更为对称。但受较大的涨潮流速影响,冲刷最深位置均发生于涨潮流侧。基于实测数据对国内外常用的4种计算公式进行了评价,发现在大流速条件下,各公式计算结果与实测值误差基本在30%以内,但对于小流速条件下,各公式普遍预测较大。综合强弱流速的冲刷深度差异,提出了适用于不同条件的往复潮流桥墩局部冲刷深度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潮流 跨海桥梁 局部冲刷 预测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