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备条件对正极材料Ni(OH)_2活性和堆积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刘寿长 王文祥 +4 位作者 张元珍 刘森 吴本来 丁玉 刘伟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4,10,共5页
发现了正极材料Ni(OH)_2的活性和堆积密度对某些制备条件而言是一对矛盾.确定了最大限度地协调二者的pH值等制备条件.制得了具有较高活性(放电比容量200~240mAh/g)和较高堆积密度[(1.6~1.8)×10~3kg/m^3]的Ni(OH)_2.
关键词 正极材料 堆积密度 锂电池 活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Ni(OH)_2活性物质的初步探索 被引量:10
2
作者 徐艳辉 陈长聘 +1 位作者 吴俊 林秀峰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09-211,共3页
MH-Ni电池的性能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于正极,本文初步研究了新型正极材料体系α-Ni(OH)2/β-NiOOH体系的性能,提出了制备在碱液中稳定的α-Ni(OH)2的必要条件。XRD测试表明材料具有水滑石结构,电极充... MH-Ni电池的性能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于正极,本文初步研究了新型正极材料体系α-Ni(OH)2/β-NiOOH体系的性能,提出了制备在碱液中稳定的α-Ni(OH)2的必要条件。XRD测试表明材料具有水滑石结构,电极充放电实验表明其大电流放电性能优良,放电电压平台高于β-Ni(OH)2电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ni(oh)2 活性物质 碱性蓄电池 MH-N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Co纳米β-Ni(OH)_2的制备及其循环伏安行为 被引量:3
3
作者 赵力 韩喜江 +1 位作者 林剑斌 马亚旗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276-1279,共4页
采用共沉积方法制备出掺杂Co的纳米β-Ni(OH)2,并对Co掺杂比例与材料性能的关系进行了研究。XRD、TEM测试结果表明,利用共沉积法可以制备出不同掺杂Co比例的纳米β-Ni(OH)2,随着Co掺杂比例的增大,材料的晶格缺陷明显增多,晶格参数和表... 采用共沉积方法制备出掺杂Co的纳米β-Ni(OH)2,并对Co掺杂比例与材料性能的关系进行了研究。XRD、TEM测试结果表明,利用共沉积法可以制备出不同掺杂Co比例的纳米β-Ni(OH)2,随着Co掺杂比例的增大,材料的晶格缺陷明显增多,晶格参数和表面型貌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利用微电极的循环伏安(CV)行为研究表明,掺杂后材料的循环伏安性均较掺杂前有所改善,且Co的掺杂比例对材料的氧化峰电位(EP,a)、还原峰电位(EP,c)及质子扩散系数(D)均产生影响,当Co的掺杂比例为5%时,材料的质子扩散性能相对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ni(oh)2 CO 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OH)_2/SBA-15分子筛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与超级电容性能 被引量:4
4
作者 孔令斌 孙林林 +1 位作者 罗永春 康龙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2-36,共5页
以SBA-15分子筛为载体,采用简单化学沉淀法制备Ni(OH)2/SBA-15分子筛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仪、SEM、TEM和电化学工作站等手段研究复合材料的物相和超级电容性能.结果表明,硫酸改性的SBA-15分子筛比纯SBA-15分子筛具有更高的均一性,孔道... 以SBA-15分子筛为载体,采用简单化学沉淀法制备Ni(OH)2/SBA-15分子筛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仪、SEM、TEM和电化学工作站等手段研究复合材料的物相和超级电容性能.结果表明,硫酸改性的SBA-15分子筛比纯SBA-15分子筛具有更高的均一性,孔道发生显著变化,比表面积增大.Ni(OH)2/SBA-15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为纳米尺寸的蜂窝孔状结构,活性材料Ni(OH)2由层状结构的-αNi(OH)2构成.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Ni(OH)2/SBA-15复合材料的比容量随着放电电流密度的增大而降低,随着SBA-15分子筛在复合材料中所占质量分数的增大而降低.采用硫酸改性SBA-15分子筛制备的Ni(OH)2/SBA-15复合材料比采用纯SBA-15分子筛制备的Ni(OH)2/SBA-15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超级电容性能和动力学性能,材料最高比容量为1 069 F/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oh)2 SBA-15 电极材料 超级电容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Co(Ⅱ)非晶态Ni(OH)_2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慧景 刘长久 +3 位作者 刘爱芳 宋莎 袁贵发 谷得龙 《桂林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62-265,共4页
采用微乳液快速共沉淀法制备了掺杂Co非晶态氢氧化镍超细粉体样品材料,对其晶态、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分析,研究了材料合成条件对其充放电等性能的影响,讨论其相应的作用机理,并测定了合成掺杂材料的循环伏安特性.所制材料样品的氧化还... 采用微乳液快速共沉淀法制备了掺杂Co非晶态氢氧化镍超细粉体样品材料,对其晶态、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分析,研究了材料合成条件对其充放电等性能的影响,讨论其相应的作用机理,并测定了合成掺杂材料的循环伏安特性.所制材料样品的氧化还原可逆循环性和稳定性好:样品电极在恒流100 mA/g下充电4 h,50 mA/g放电,终止电压为1.0 V时,放电电压稳定于1.240 V,放电比容量达317.75 mAh/g,电化学活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快速共沉淀法 掺杂Co 非晶态氢氧化镍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Ni(OH)_2纳米粉末制备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2
6
作者 孙克宁 曹莹 周德瑞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2年第5期64-66,共3页
研究了纳米级β Ni(OH) 2 粉末的制备方法 ,使纳米粉末的产率提高了近 5倍 ,达到了 85 % ,并保持纳米粉末的尺寸在 5 0~ 80nm。制备的 β Ni(OH) 2 纳米粉末可以提高镍电极容量的 10 %~ 12 %。
关键词 制备方法 Β-ni(oh)2 纳米粉末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Nd^(3+)与Cu^(2+)掺杂非晶态纳米Ni(OH)_2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广燕 刘长久 +1 位作者 吴华斌 赵卫民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5-58,共4页
晶态氢氧化镍[Ni(OH)2]在碱性电解液中易发生相变,影响其电化学性能。文中采用微乳液快速冷冻共沉淀法制备Nd3+和Cu2+复合掺杂非晶态纳米Ni(OH)2粉体材料,并对其结构形貌及物理特性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制备出的非晶态Ni(OH)2样品材... 晶态氢氧化镍[Ni(OH)2]在碱性电解液中易发生相变,影响其电化学性能。文中采用微乳液快速冷冻共沉淀法制备Nd3+和Cu2+复合掺杂非晶态纳米Ni(OH)2粉体材料,并对其结构形貌及物理特性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制备出的非晶态Ni(OH)2样品材料,微结构含有较多结晶水,物相近似球形,粒径大小在20—30nm。对样品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发现,掺杂Nd3+和Cu2+的摩尔比为2∶1时,所制备的样品材料合成镍电极,并组装成MH-Ni模拟电池,在恒电流80mA/g下充电6h,40mA/g放电,终止电压为1.0V的充放电条件下,放电比容量高达348.0mA.h/g,放电中值电压为1.2723V,同时样品电极材料的氧化还原可逆性较好,电极过程的电化学阻抗较小。电化学性能优于目前MH-Ni生产应用的晶态β-Ni(OH)2电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快速冷冻共沉淀法 Nd3+和Cu2+复合掺杂 非晶态纳米ni(oh)2材料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OH)_2的表面修饰对电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程风云 郭鹤桐 唐致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77-380,共4页
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在Ni(OH) 2 粉末表面微包覆一层Co ,Ni膜 ,以此为活性材料制备出了与物理掺杂钴方式相比性能更好的Ni(OH) 2 电极 ;找出了一种适用于碱性条件下的化学镀活化液 .
关键词 表面修饰 化学镀钴 化学镀镍 放电容量 活性材料 利用率 氢氧化镍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Ⅱ)和Fe(Ⅲ)掺杂非晶相Ni(OH)_2的结构与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3
9
作者 孙丹 刘长久 +1 位作者 吴华斌 谷得龙 《桂林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35-538,共4页
采用微乳液快速冷冻沉淀法制备Cu(Ⅱ)和Fe(Ⅲ)复合掺杂的非晶相氢氧化镍。利用XRD、SEM、EDS、Raman光谱测试分析样品的结构形态,同时将其作为正极活性材料组装成MH-Ni电池,测试其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Cu(Ⅱ)和Fe(Ⅲ)较好的溶于Ni(... 采用微乳液快速冷冻沉淀法制备Cu(Ⅱ)和Fe(Ⅲ)复合掺杂的非晶相氢氧化镍。利用XRD、SEM、EDS、Raman光谱测试分析样品的结构形态,同时将其作为正极活性材料组装成MH-Ni电池,测试其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Cu(Ⅱ)和Fe(Ⅲ)较好的溶于Ni(OH)2的微结构内部,样品粉体材料微粒均匀,微结构无序性强、缺陷较多。在制备体系采用在55℃、pH=11,搅拌反应2 h的工艺条件下,复合掺杂比Fe为3%、Cu为5%(质量分数)所制备样品合成的电极,在80 mA/g恒电流充电5 h,40 mA/g恒电流放电,终止电压为1.0 V的充放电制度下,其首次放电比容量达353.82 mAh/g,放电平台为1.268 V,电极材料结构稳定,循环可逆性良好,表现出较高的电化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快速冷冻沉淀法 CU Fe复合掺杂 非晶相氢氧化镍 微结构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Ⅲ)和Co(Ⅱ)复合掺杂非晶态Ni(OH)_2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世娟 刘长久 黄良花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68-272,共5页
采用微乳液快速冷冻共沉淀法制备出Y(Ⅲ)和Co(Ⅱ)复合掺杂非晶态Ni(OH)2电极活性粉体材料样品。采用XRD、SAED、SEM、EDS和Raman光谱对其结构形貌和成分进行表征分析,同时将样品组装成碱性MH-Ni电池,进行了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发现,Y(... 采用微乳液快速冷冻共沉淀法制备出Y(Ⅲ)和Co(Ⅱ)复合掺杂非晶态Ni(OH)2电极活性粉体材料样品。采用XRD、SAED、SEM、EDS和Raman光谱对其结构形貌和成分进行表征分析,同时将样品组装成碱性MH-Ni电池,进行了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发现,Y(Ⅲ)和Co(Ⅱ)复合掺杂非晶态Ni(OH)2样品材料内部微结构缺陷较多,无序性强,作为活性物质合成镍电极材料,其在电极反应过程中电荷转移电阻较低,导电能力增强,其样品电极以80 mA.g-1恒流充电6 h,40 mA.g-1恒流放电,终止电压为1.0 V的充放电制度下,放电平台电压为1.278 V,放电容量高达335.7 mAh.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法 Y(Ⅲ) Co(Ⅱ) 复合掺杂 非晶态ni(oh)2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Ni(OH)_2/GO原位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11
作者 李延伟 朱彦熹 +2 位作者 姚金环 梁晓丽 刘长久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11-716,共6页
采用均相沉淀法分别制备了α-Ni(OH)2和α-Ni(OH)2/GO复合材料,并对其微观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考察。XRD分析表明α-Ni(OH)2/GO复合材料层间距更大;FT-IR表明α-Ni(OH)2/GO复合材料中NO-3振动吸收峰峰形逐渐宽化、强度减弱;FESEM图... 采用均相沉淀法分别制备了α-Ni(OH)2和α-Ni(OH)2/GO复合材料,并对其微观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考察。XRD分析表明α-Ni(OH)2/GO复合材料层间距更大;FT-IR表明α-Ni(OH)2/GO复合材料中NO-3振动吸收峰峰形逐渐宽化、强度减弱;FESEM图像表明α-Ni(OH)2/GO复合材料结构更加致密。采用CV、EIS和充放电测试表征了合成样品的电化学性能,发现α-Ni(OH)2/GO复合材料具有相对较低的阻抗、较好的循环稳定性和较高的放电比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相沉淀 Α-ni(oh)2 GO复合材料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OH)_2和NiO电极材料的原位制备与性能的研究
12
作者 吕卅 王超 杨小天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85-1188,共4页
采用原位水热生长法在泡沫镍基底上制备了β-Ni(OH)2纳米盘并通过煅烧获得NiO,均可以直接作为工作电极。利用XRD和SEM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进行了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我们所制备的Ni(OH)2电极在2 M KOH溶液中2.5 A/g的放电电流密度下... 采用原位水热生长法在泡沫镍基底上制备了β-Ni(OH)2纳米盘并通过煅烧获得NiO,均可以直接作为工作电极。利用XRD和SEM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进行了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我们所制备的Ni(OH)2电极在2 M KOH溶液中2.5 A/g的放电电流密度下,比容量达1495 F/g,通过煅烧得到的NiO,同样可以作为电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oh)2 niO 纳米结构 电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3+)掺杂α-Ni(OH)_2复合CNTs电极材料的高温性能
13
作者 李培培 刘长久 +1 位作者 陈世娟 韦日修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84-587,共4页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Al3+掺杂α-Ni(OH)2粉体,将其复合碳纳米管(CNTs)制成镍电极材料并研究其在高温下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以混合CNTs(w=0.5%)的Al掺杂α-Ni(OH)2样品材料为活性物质制成镍电极,由其组装的MH-Ni电池在65℃高温环境...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Al3+掺杂α-Ni(OH)2粉体,将其复合碳纳米管(CNTs)制成镍电极材料并研究其在高温下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以混合CNTs(w=0.5%)的Al掺杂α-Ni(OH)2样品材料为活性物质制成镍电极,由其组装的MH-Ni电池在65℃高温环境下,采用0.2和1.0 C充放电制度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391.1和366.4 mAh.g-1;经40次充放电循环,放电比容量衰减率分别为6.8%、11.98%,表现出较好的高温环境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3+掺杂 Α-ni(oh)2 高温环境 电化学性能 电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形Ni(OH)_2制备中pH在线检测及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应用
14
作者 李涛 陈飞彪 +4 位作者 郭荣贵 傅钟臻 于丽敏 夏雯 蒋文全 《有色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8-121,158,共5页
在球形Ni(OH)2制备过程中高盐度、高碱度、高温和强对流的环境因素导致pH电极稳定性降低,寿命缩短,pH参数检测和控制困难,为此采用反应釜外检测相对pH值的方法,设计pH在线检测装置和基于组态软件和可编程控制器的pH值在线控制系统,实现... 在球形Ni(OH)2制备过程中高盐度、高碱度、高温和强对流的环境因素导致pH电极稳定性降低,寿命缩短,pH参数检测和控制困难,为此采用反应釜外检测相对pH值的方法,设计pH在线检测装置和基于组态软件和可编程控制器的pH值在线控制系统,实现了pH值在0.02~0.05的微小波动范围测量,现场控制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球形ni(oh)2 pH在线控制 组态软件 可编程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OH)2与不同碳质材料复合制备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双双 秦志宏 +1 位作者 杨小芹 陈强 《洁净煤技术》 CAS 2020年第1期121-128,共8页
超级电容器具有功率密度大、寿命长、生产成本低等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途的储能系统之一。然而,超级电容器的低能量密度阻碍了其实际应用。由于存储的能量与CV2成正比,可以通过增加材料的电容"C"或操作电压窗口"V&qu... 超级电容器具有功率密度大、寿命长、生产成本低等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途的储能系统之一。然而,超级电容器的低能量密度阻碍了其实际应用。由于存储的能量与CV2成正比,可以通过增加材料的电容"C"或操作电压窗口"V"或两者同时增加来提高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密度。然而具有宽电位窗口的有机电解质离子往往电导率差,成本高,容易引起环境问题。因此为改善能量密度,应采用高比电容的电极材料,故而设计出具有高比电容的适合电极材料就成为研究热点。Ni(OH)2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具有理论容量大、成本低、天然丰富、易于合成等优点,近年来备受关注。但由于Ni(OH)2导电率低、比表面积小,其容量劣化严重。碳质材料作为双电层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其能量存储机制取决于电极表面的电解质离子吸附和解离,具有导电率好、原料丰富、成本较低、电化学稳定性高等优点而应用广泛。因此,有必要将高导电碳质材料引入Ni(OH)2组成复合材料以提高电容性能。笔者综述了Ni(OH)2基材料的合成方法,特别是与碳质材料复合来提高Ni(OH)2基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方面的研究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oh)2 碳质材料 超级电容器 电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多孔石墨烯/NiOOH/Ni(OH)_2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欢 张晨 +2 位作者 李小姗 刘春玲 董文生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14-1216,1292,共4页
以石墨烯、Ni SO4、K2S2O8(饱和)、氨水、蒸馏水为反应物,经过常温回流制备得到Ni OOH/Ni(OH)2含量不同的石墨烯/Ni OOH/Ni(OH)2复合材料。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表征显示,Ni(OH)2/Ni OOH在石墨烯表面上形成多孔结构,负载了多孔Ni OOH/N... 以石墨烯、Ni SO4、K2S2O8(饱和)、氨水、蒸馏水为反应物,经过常温回流制备得到Ni OOH/Ni(OH)2含量不同的石墨烯/Ni OOH/Ni(OH)2复合材料。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表征显示,Ni(OH)2/Ni OOH在石墨烯表面上形成多孔结构,负载了多孔Ni OOH/Ni(OH)2的石墨烯又进行了层层堆积。电化学性能测试显示,电极材料GP/Ni-5性能最佳,其在电流密度为100 m A/g时,首次可逆比容量为1 287.4 m Ah/g,80次循环后比容量保持在830 m Ah/g,而纯Ni OOH/Ni(OH)2首次可逆比容量为2 400.6 m Ah/g,80次循环后比容量已降至405.9 m Ah/g,表明石墨烯的加入大大提高了材料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niOoh/ni(oh)2复合材料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O_2/Ni(OH)_2@Ni复合电极材料的绿色制备技术
17
作者 郑丽娟 于东冬 周建光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20-1024,共5页
针对MnO_2/Ni(OH)_2@Ni复合电极材料制备工艺复杂的问题,提出快速温和的绿色制备技术.以MnCl_2·4H_2O、H_2O_2和泡沫镍为原料,水热体系下研究不同反应温度对MnO_2/Ni(OH)_2@Ni复合电极材料结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 针对MnO_2/Ni(OH)_2@Ni复合电极材料制备工艺复杂的问题,提出快速温和的绿色制备技术.以MnCl_2·4H_2O、H_2O_2和泡沫镍为原料,水热体系下研究不同反应温度对MnO_2/Ni(OH)_2@Ni复合电极材料结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90℃、水热3h,成功在泡沫镍上沉积分布均一的MnO_2/Ni(OH)_2纳米片.测试结果表明,在该条件下制备的MnO_2/Ni(OH)_2@Ni电极材料展现出优异的电性能,即高的比容量(电流密度为2.5mA/cm^2,放电比容量为7.4F/cm^2)、好的倍率性能、好的循环稳定性(充放电循环500次,容量保持率为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制备技术 MnO2/ni(oh)2 电极材料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Ni(OH)2三维花状纳米结构构建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18
作者 刘文文 朱鹏程 +2 位作者 向康宁 黄杰 姚丹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320-1325,1349,共7页
通过水热合成实现三维花状纳米结构α-Ni(OH)2和正多面体结构Ni(HCO3)2的制备,研究其特殊形貌对电极材料充放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维花状纳米结构的电极材料比电容较高,电流密度为2.0A·g^-1时,比电容最高为1212.12F·g^-1... 通过水热合成实现三维花状纳米结构α-Ni(OH)2和正多面体结构Ni(HCO3)2的制备,研究其特殊形貌对电极材料充放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维花状纳米结构的电极材料比电容较高,电流密度为2.0A·g^-1时,比电容最高为1212.12F·g^-1,电流密度为1.0A·g^-1时循环10000次后的容量保持率为76%。由于α-Ni(OH)2三维花状结构中较薄的纳米片厚度,极大的增加了活性物质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为电解液中离子顺畅进出材料内部提供了便利,使得赝电容反应更加充分,有利于电化学性能的迅速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ni(oh)2 水热合成法 电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LiNi_(1-y)Co_yO_2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煜娟 杜翠薇 +2 位作者 余仲宝 王静 刘庆国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69-372,共4页
采用球形氢氧化镍的生产工艺合成了Ni1-yCoy(OH) 2 (0≤y≤ 0 .5 )共沉淀前驱体 ,利用该前驱体和锂盐一同焙烧后得到系列LiNi1-yCoyO2 固溶体。该方法避免了共沉淀时胶体的生成 ,而且与普通高温固相产物相比 ,烧成后的Li Ni1-yCoyO2 产... 采用球形氢氧化镍的生产工艺合成了Ni1-yCoy(OH) 2 (0≤y≤ 0 .5 )共沉淀前驱体 ,利用该前驱体和锂盐一同焙烧后得到系列LiNi1-yCoyO2 固溶体。该方法避免了共沉淀时胶体的生成 ,而且与普通高温固相产物相比 ,烧成后的Li Ni1-yCoyO2 产物不仅保持了前驱体的原有形貌 ,而且具有更优良的电化学性能。通过电化学性能测试、SEM及X射线衍射等分析方法 ,我们系统研究了不同Co含量对材料电化学性能、结构以及前驱体形貌的影响。随着Co含量的增加 ,材料粒度逐渐降低 ,颗粒形貌由球形变为不规则形状 ;并且LiNi1-yCoyO2 材料的充放电及不可逆容量、放电电压均随Co含量的增加而呈降低趋势。当 0 .10≤y≤ 0 .2 0时 ,材料比容量可达 190mAh/g以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蓄电池 正极材料 Lini-yCoyO2 合成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锂正极材料Li_(1+x)Ni_(0.5)Mn_(0.5)O_2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20
作者 金恺 张林森 +2 位作者 刘文静 马振 孙阳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617-1619,共3页
通过液相沉淀法制备球形Ni(OH)2,与Mn(NO3)2和CH3COOLi·2 H2O混合,经高温固相法制备富锂Li1+xNi0.5Mn0.5O2正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电化学交流阻抗及恒流充放电测试对样品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 通过液相沉淀法制备球形Ni(OH)2,与Mn(NO3)2和CH3COOLi·2 H2O混合,经高温固相法制备富锂Li1+xNi0.5Mn0.5O2正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电化学交流阻抗及恒流充放电测试对样品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x=0.2时制备的富锂材料,阳离子混排低、颗粒均匀,表现出最好的电化学性能。在2.0∽4.8 V之间,20 m A/g条件下最高放电比容量为201.4 m Ah/g,60 m A/g下放电比容量仍可达到113.1m 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1+xni0.5Mn0.5O2 富锂材料 球形ni(oh)2 正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