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AO-MBBR工艺在农村生活污水中应用效果研究
1
作者 贾倩 胡亚伟 +1 位作者 宋静茹 靳晓辉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S01期85-91,共7页
【目的】研究农村污水处理新工艺AAO-MBBR模式运行最佳工况和其对污染物的处理效果。【方法】通过对比不同停留时间、不同内循环比、不同好氧池溶解氧质量浓度下污染物去除率,筛选出设备最佳运行参数,设置设备在最佳工况运行时,分析其... 【目的】研究农村污水处理新工艺AAO-MBBR模式运行最佳工况和其对污染物的处理效果。【方法】通过对比不同停留时间、不同内循环比、不同好氧池溶解氧质量浓度下污染物去除率,筛选出设备最佳运行参数,设置设备在最佳工况运行时,分析其对各污染物处理效果。【结果】改良后的AAO-MBBR新工艺在水力停留时间8 h、内循环比为300%、好氧池溶解氧质量浓度为2.5 mg/L时,污染物去除效果最佳。在最佳工况运行时,设备对SS(悬浮物)、COD(化学需氧量)、BOD(生物需氧量)、NH_(3)-N(氨氮量)和TP(总磷量)的去除率分别为80%、85%、91%、84.5%和46%,处理效果显著高于其他污水处理设备。【结论】改良AAO-MBBR工艺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污染物去除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AAO-MBBR新工艺 COD 氨氮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化抑制剂与不同氮肥配施对土壤硝化过程的抑制效果
2
作者 马丽 梁雄英 +8 位作者 李冬佳 董汶卿 唐智萍 郝杏中 陈骏 喻海峰 王孝忠 刘蕊 张卫峰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6-734,共9页
为明确硝化抑制剂DMPP(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在不同土壤条件下与不同氮肥配施的作用效果,通过室内土壤培养试验,研究了DMPP分别与脲铵氮肥、复合肥、硫硝酸铵、草酰胺配施对不同酸碱性(pH 5.48和8.25)土壤中氮素转化及氨挥发的影响。... 为明确硝化抑制剂DMPP(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在不同土壤条件下与不同氮肥配施的作用效果,通过室内土壤培养试验,研究了DMPP分别与脲铵氮肥、复合肥、硫硝酸铵、草酰胺配施对不同酸碱性(pH 5.48和8.25)土壤中氮素转化及氨挥发的影响。结果表明:DMPP与不同类型氮肥配施,在不同pH土壤条件下均可抑制土壤NH_(4)^(+)-N向NO_(3)^(-)-N的转化,并且在碱性土中的效果优于酸性土。配施肥料不同对DMPP作用效果的影响也有不同,培养结束时,在酸性土壤条件下,DMPP与不同肥料配施的硝化抑制效果表现为复合肥>脲铵氮肥>草酰胺>硫硝酸铵,硝化抑制率分别为64.5%、54.1%、40.4%、13.2%;在碱性土壤条件下的硝化抑制效果表现为脲铵氮肥>复合肥>草酰胺>硫硝酸铵,硝化抑制率分别为69.6%、58.3%、49.9%、26.2%。不同肥料处理在碱性土壤条件下累积氨挥发量均显著高于酸性土壤,且在不同土壤条件下DMPP与复合肥配施均会显著增加土壤累积氨挥发量,但DMPP与脲铵氮肥、硫硝酸铵、草酰胺配施时对土壤累积氨挥发量影响不显著。总体来看,不同氮肥与DMPP配施均有抑制土壤硝化过程的作用,且在碱性土中的作用效果更好。然而,DMPP与普通平衡性复合肥配施会显著增加土壤氨挥发风险,这也与肥料类型和DMPP添加量以及土壤pH有关,使用时需注意土壤与肥料本身性质或适量降低DMPP添加浓度。综上,针对不同土壤条件选择不同含氮肥料与硝化抑制剂配施可以更好地发挥硝化抑制剂的作用,这对基于不同氮素形态的稳定性肥料生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化抑制剂 氮肥类型 土壤类型 硝化抑制率 氨挥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材质MBBR填料降解微污染河道水及合流污水氨氮
3
作者 王敏 吴绪军 +1 位作者 许克建 仝振业 《净水技术》 CAS 2024年第12期103-110,共8页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对污水具有较强的脱氮能力,反应器中填料材质也是影响脱氮能力的重要因素。通过在MBBR-AO耦合工艺污水处理过程中投加聚乙烯(PE)生物载体填料和聚氨酯多孔(PPC)凝胶载体填料,探究了填料材质对微污染河道水体及...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对污水具有较强的脱氮能力,反应器中填料材质也是影响脱氮能力的重要因素。通过在MBBR-AO耦合工艺污水处理过程中投加聚乙烯(PE)生物载体填料和聚氨酯多孔(PPC)凝胶载体填料,探究了填料材质对微污染河道水体及雨污混流污水氨氮降解的影响以及不同材质填料的微生物挂膜速度和使用寿命。结果表明,与PPC材质填料相比,PE材质填料挂膜速度更慢,但其使用寿命更长。同时,PE材质填料的投加更有利于MBBR-AO耦合工艺短期和长期运行过程中降解微污染河道水体和雨污混流污水中的氨氮。该研究成果可为污水处理过程中填料材质的选择提供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 生物载体填料 微生物挂膜速度 使用寿命 氨氮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氨氮含铜废水预处理工艺
4
作者 蒲济华 李炯 袁进 《印制电路信息》 2024年第10期51-53,共3页
印制电路板(PCB)制造过程中有氨氮废水产生,含氨氮的同时也含高浓度的铜,在直接电解过程中,会出现阴极结铜造成氨氮去除效率下降、能耗增加的问题。通过对高氨氮含铜废水采用“吹脱+吸附+电解”的处理方式,达到无害化处理的效果。
关键词 氨氮废水 吸附 电解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O的质量浓度和温度对配合厌氧氨氧化的亚硝化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亚峰 张晓宁 +1 位作者 刘洪涛 陈文通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16-721,共6页
目的研究DO的质量浓度和温度对配合厌氧氨氧化的亚硝化反应的氨氮去除率和亚硝态氮累积率影响的规律,寻找稳定高效的工艺条件.方法试验采用人工配水,稳定运行的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反应器,在pH值为7.8~8.2,控制DO的质量浓度为0.5 mg/... 目的研究DO的质量浓度和温度对配合厌氧氨氧化的亚硝化反应的氨氮去除率和亚硝态氮累积率影响的规律,寻找稳定高效的工艺条件.方法试验采用人工配水,稳定运行的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反应器,在pH值为7.8~8.2,控制DO的质量浓度为0.5 mg/L、1.0 mg/L、1.5 mg/L、2.0 mg/L,温度为15℃、20℃、25℃、28℃、30℃、32℃、35℃,分别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N-(1-萘基)-乙二胺光度法考察NH4+-N、NO2-N的变化情况.结果 DO的质量浓度为1.0 mg/L,温度在28℃左右条件下SBR反应器出水NH4+-N/NO2--N比稳定在1∶1.32左右,适于为厌氧氨氧化反应提供稳定的NO2--N.结论 DO的质量浓度过高,会导致亚硝化细菌对亚硝酸盐氧化细菌的竞争优势小,NO2--N累积率低,DO的质量浓度过低会导致好氧的亚硝化细菌受低氧环境的抑制;低温对亚硝化细菌的抑制作用明显,温度过高又会破坏微生物的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厌氧氨氧化的亚硝化 DO的质量浓度 温度 氨氮去除率 亚硝态氮累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释氮肥减量施用对春玉米土壤N_2O排放和氨挥发的影响 被引量:24
6
作者 谢勇 荣湘民 +3 位作者 张玉平 何欣 石敦杰 刘强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96-603,共8页
在大田条件下采用密闭室间歇通气法和密闭式静态箱法研究了控释氮肥不同施氮水平对春玉米土壤N_2O排放和氨挥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与T2(普通尿素)处理相比,控释氮肥处理(T3~T6)N_2O排放通量变化趋势平稳,无明显的峰值;从累积排放量上看,... 在大田条件下采用密闭室间歇通气法和密闭式静态箱法研究了控释氮肥不同施氮水平对春玉米土壤N_2O排放和氨挥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与T2(普通尿素)处理相比,控释氮肥处理(T3~T6)N_2O排放通量变化趋势平稳,无明显的峰值;从累积排放量上看,与T2处理相比,T3(240 kg N·hm^(-2))、T4(216 kg N·hm^(-2))、T5(192 kg N·hm^(-2))、T6(168 kg N·hm^(-2))处理N_2O排放量分别减少27.80%、33.66%、45.85%、55.12%,但T2与T3、T4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与T5、T6处理之间差异显著(P<0.05);各控释氮肥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施肥量呈极显著的指数函数关系(P<0.01)。T2处理氨挥发速率在施肥后的2~4 d内出现峰值,而各控释氮肥处理在基肥、苗肥、穗肥施用后,分别在第9、6、1~2 d出现峰值;与T2处理相比,T3、T4处理氨挥发量反而分别增加了8.02%和0.97%,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T5、T6处理氨挥发量分别减少了8.86%(P>0.05)和16.65%(P<0.05);各控释氮肥处理间,与T3相比,T4、T5、T6处理氨挥发量分别减少了6.53%(P>0.05)、15.62%(P<0.05)和22.84%(P<0.01),且氨挥发量与施氮量呈极显著线性关系(P<0.01)。从产量上看,各施氮肥处理玉米产量均显著高于不施氮肥处理,但各施氮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产量和N_2O排放、氨挥发考虑,控释氮肥的合理减氮施用能够发挥更大的环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释肥 施氮量 N2O排放 氨挥发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曝气吹脱预处理渗滤液影响因素的中试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曾晓岚 万鹏 +4 位作者 丁文川 韩乐 刘建栋 王双双 刘娇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314-3319,共6页
为保证垃圾渗滤液与城市污水合并处理时污水厂的生物处理工艺正常运行,采取预处理措施降低渗滤液的高氨氮浓度,以前期实验室小试为基础,针对曝气吹脱工艺,在重庆市涪陵区污水处理厂进行中试研究,考察pH、吹脱时间、气液比和温度对吹脱... 为保证垃圾渗滤液与城市污水合并处理时污水厂的生物处理工艺正常运行,采取预处理措施降低渗滤液的高氨氮浓度,以前期实验室小试为基础,针对曝气吹脱工艺,在重庆市涪陵区污水处理厂进行中试研究,考察pH、吹脱时间、气液比和温度对吹脱效率的影响,并通过经济分析确定各因素较佳的取值范围。研究结果表明:pH、吹脱时间、气液比和温度对曝气吹脱预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吹脱效率影响显著;经综合考虑,取pH为10.25~11.75,曝气吹脱时间≤4 h,气液体积比为400~1 200,渗滤液水温为1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曝气吹脱 预处理 垃圾渗滤液 吹脱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海藻饲料对刺参幼参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7
8
作者 殷旭旺 李文香 +2 位作者 白海锋 刘钢 周玮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6-280,共5页
为了研究海藻饲料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生长效果的影响,在水温(18±1)℃下,将体质量(1.25±0.02)g的幼参饲养在容积为25 L的塑料水槽中,每槽6头,投喂采用孔石莼Ulva pertusa、角叉菜Chondrus ocellatus、裙带菜Unda... 为了研究海藻饲料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生长效果的影响,在水温(18±1)℃下,将体质量(1.25±0.02)g的幼参饲养在容积为25 L的塑料水槽中,每槽6头,投喂采用孔石莼Ulva pertusa、角叉菜Chondrus ocellatus、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干粉及其混合干粉、鲜孔石莼、鲜角叉菜、鲜裙带菜及其混合磨碎液与25%海泥制成的8种饲料,共饲养60 d,试验结束时测定幼参的生长情况和水体中的氨氮含量。结果表明:投喂不同海藻饲料的幼参存活率均在80%以上,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投喂鲜孔石莼饲料的幼参体质量增长最快,特定生长率为(1.38±0.13)%/d,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投喂鲜孔石莼饲料的幼参饲料转化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而其他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此组的摄食率和排粪率均为最高,且与其他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鲜孔石莼组水体的平均氨氮含量最低,为(0.005±0.003)mg/L,孔石莼干粉组最高,为(0.021±0.016)mg/L,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投喂鲜孔石莼时幼参的生长效果最好,对水体的氨氮含量影响较小,在刺参幼参培育中添加鲜孔石莼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海藻饲料 特定生长率 存活率 氨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腐酸钾与化肥控释袋促进桃树生长及氮肥吸收利用 被引量:41
9
作者 张亚飞 罗静静 +2 位作者 彭福田 王国栋 郜怀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98-1005,共8页
【目的】腐植酸和缓(控)释肥已被证明可有效减少氨挥发,提高氮肥利用率。本试验将黄腐酸钾与化肥置于纸塑复合材料制备的肥料袋内以实现肥料中养分的控制释放,以期为桃园科学高效施肥提供新的手段。【方法】以2年生盆栽桃‘京青14’(毛... 【目的】腐植酸和缓(控)释肥已被证明可有效减少氨挥发,提高氮肥利用率。本试验将黄腐酸钾与化肥置于纸塑复合材料制备的肥料袋内以实现肥料中养分的控制释放,以期为桃园科学高效施肥提供新的手段。【方法】以2年生盆栽桃‘京青14’(毛桃嫁接苗)为试材,进行了普通化肥和15N示踪技术两个盆栽试验。在相同养分投入量和施用方法前提下,试验均设2个肥料处理:化肥(CF)、化肥加黄腐酸钾(CF+FA)。使用两种肥料袋:普通80目尼龙袋(NB,孔径0.178 mm);特制纸塑复合材料控释袋(PB,孔径为0.2 mm,微孔间距0.5cm),共四个处理。氨挥发用静态箱内置硼酸吸收池法采集后,用0.005 mol/L H2SO4滴定;桃幼树新梢停长后,对桃树地上部生长指标进行测量;利用Win RHIZO根系扫描系统分析根系的总根长、总表面积、总体积和平均直径等数据;全氮含量用凯氏定氮法测定,15N丰度用MAT-251质谱计测定。【结果】1)NB/CF+FA、PB/CF和PB/CF+FA处理能够降低氨挥发总累积量,与NB/CF相比分别降低14.4%、54.3%和63.1%;且能够降低氨挥发速率峰值并延后峰值出现的时间。2)NB/CF+FA、PB/CF和PB/CF+FA处理能够提高植株氮肥利用率和土壤中氮肥残留率,分别提高33.6%、100.5%、157.9%和8.6%、30.0%、39.8%。3)与NB/CF相比,NB/CF+FA、PB/CF和PB/CF+FA处理可以促进桃幼树的生长发育,根系的总根长、总表面积、总体积和平均直径均显著提高;根系活力分别提高6.6%、17.5%和22.7%;植株干茎增量分别提高12.2%、26.2%和41.8%;植株一级侧枝总长度分别提高16.2%、35.1%和53.6%;植株一级侧枝茎粗分别提高8.2%、20.8%和28.4%。【结论】与普通尼龙袋相比,黄腐酸钾与化肥置于控缓袋中,能显著减少氨挥发,增加土壤氮肥残留,提高根系活力并增加根系生物量,从而提高氮肥利用率,有利于桃树新梢生长和树势健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腐酸钾 袋控缓释 氮肥利用率 氮肥残留 氨挥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氮量对紫色土大白菜季产量和氨挥发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罗付香 林超文 +5 位作者 刘海涛 王宏 张建华 朱永群 姚莉 王谢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85-692,共8页
【目的】研究紫色土丘陵区水稻–大白菜轮作模式下,大白菜季产量、氨挥发损失通量及影响因素,可为四川省紫色土丘陵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大白菜为试材进行了田间试验。结合当地农民的施肥习惯,设定了6个施氮肥水... 【目的】研究紫色土丘陵区水稻–大白菜轮作模式下,大白菜季产量、氨挥发损失通量及影响因素,可为四川省紫色土丘陵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大白菜为试材进行了田间试验。结合当地农民的施肥习惯,设定了6个施氮肥水平,施氮量依次为N 0、112.5、150、187.5、225、300 kg/hm^2,氮肥均等量分为基肥和追肥,分两次施用。采用密闭室连续通气法对大白菜地进行田间原位氨挥发测定。测定在基肥和追肥施用之后的第1天开始,上午9:00—10:00,下午16:00—17:00进行测定,连续测定14 d(降雨停止测定),直至检测不到氨挥发。成熟期调查大白菜产量和全氮含量。【结果】大白菜季施氮总量从0增加至300kg/hm^2时,单季氨挥发损失总量由2.27 kg/hm^2增加至22.72 kg/hm^2。基肥和追肥施氮量分别从0增加到150kg/hm^2时,基肥后氨挥发总量的变化范围为1.08 kg/hm^2到23.58 kg/hm^2,显著高于等量追肥后的氨挥发总量(0.21~2.83 kg/hm^2),这与基肥施用时期温度高于追肥施用时期的温度有关。随施氮量增加,大白菜产量增加,但从N 187.5 kg/hm^2增加至300 kg/hm^2时,大白菜产量增加不显著;氨挥发总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但150kg/hm^2与187.5 kg/hm^2处理差异不显著,187.5 kg/hm^2与225 kg/hm^2、300 kg/hm^2处理之间差异显著。【结论】大白菜季氨挥发主要集中在施肥之后的两周之内,施肥量和温度是影响大白菜季氨挥发的主要因素。综合考虑产量和单季氨挥发损失总量等因素,施氮肥量为N 187.5 kg/hm^2时,大白菜的产量和环境效益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土 大白菜 氨挥发 施氮量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氮运筹模式对田间土壤氨挥发及春玉米籽粒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李祯 史海滨 +1 位作者 李仙岳 闫建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99-807,共9页
为了减少氨挥发带来的氮素损失和面源污染,寻求一种节水、节肥、稳产的水氮运筹模式,研究分析了氨挥发规律及春玉米籽粒产量对不同水氮运筹模式的响应。试验采用裂区设计,共15个处理。主区为灌水定额,设置3个水平,分别为525、750、975 m... 为了减少氨挥发带来的氮素损失和面源污染,寻求一种节水、节肥、稳产的水氮运筹模式,研究分析了氨挥发规律及春玉米籽粒产量对不同水氮运筹模式的响应。试验采用裂区设计,共15个处理。主区为灌水定额,设置3个水平,分别为525、750、975 m^3·hm^(-2);副区为施氮量,设置5个水平,分别为0、80、160、240、320 kg·hm^(-2)。于2014、2015年连续两年进行田间试验。采用通气法采集田间氨挥发量,并计算氨挥发速率、氨挥发损失量及损失率。结果表明:2014、2015两年同一处理追肥后的氨挥发速率峰值均大于该处理施入基肥后的氨挥发速率峰值,追肥后氨挥发速率峰值比施入基肥后的氨挥发速率峰值分别高出63.31%和62.06%。施氮量、灌水定额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均对NH_3-N损失量具有极显著影响,三者对田间土壤NH_3-N损失量的影响表现为施氮量>灌水定额>两者的交互作用。2014、2015两年各施氮处理施入基肥后平均NH_3-N损失量为5.71~13.95 kg·hm^(-2),追肥后平均NH_3-N损失量为8.70~18.66 kg·hm^(-2)。2014年各施氮处理NH_3-N总损失量为13.90~32.21 kg·hm^(-2),2015年各施氮处理NH_3-N总损失量为15.45~32.99 kg·hm^(-2)。处理W2N3(灌水定额750 m^3·hm^(-2),施氮量240 kg·hm^(-2))既能节水、节肥,又能保证获得高产,同时显著地降低了NH_3-N损失量,故推荐该处理为适用于当地的最优水氮运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氮运筹模式 施氮量 灌水定额 氨挥发速率 氨挥发损失量 春玉米 籽粒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氮量下双季稻连作体系土壤氨挥发损失研究 被引量:33
12
作者 王淳 周卫 +5 位作者 李祖章 刘秀梅 孙刚 夏文建 王秀斌 刘光荣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49-358,共10页
采用密闭室间歇通气法研究双季稻连作体系不同施氮量下土壤氨挥发损失。结果表明:早稻氨挥发损失主要发生在施肥后的15d内,第3~5d出现峰值,损失总量为N 22.60~162.0 kg/hm2,损失率为29.29%~52.32%;晚稻氨挥发主要发生在施肥后的11d内... 采用密闭室间歇通气法研究双季稻连作体系不同施氮量下土壤氨挥发损失。结果表明:早稻氨挥发损失主要发生在施肥后的15d内,第3~5d出现峰值,损失总量为N 22.60~162.0 kg/hm2,损失率为29.29%~52.32%;晚稻氨挥发主要发生在施肥后的11d内,第3 d出现峰值,损失总量为N 22.35~141.4 kg/hm2,损失率为35.75%~46.82%;早、晚稻各生育期及连作周期的氨挥发量均与施氮量呈显著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稻连作 水稻土 氨挥发 施氮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站锅炉SCR烟气脱硝系统优化数值模拟 被引量:85
13
作者 凌忠钱 曾宪阳 +2 位作者 胡善涛 周昊 岑可法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0-56,共7页
针对某电厂300MW锅炉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反应系统,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不同结构下SCR反应器的脱硝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导流板布置对SCR反应器内流场分布均匀性的影响,研究了不同布置方案下SCR反应器内氨氮物质的量比(简称... 针对某电厂300MW锅炉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反应系统,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不同结构下SCR反应器的脱硝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导流板布置对SCR反应器内流场分布均匀性的影响,研究了不同布置方案下SCR反应器内氨氮物质的量比(简称氨氮比)分布的规律.结果表明:烟道内无导流板时,SCR反应器内的流场和NH3体积分数分布严重不均,SCR反应器的脱硝效率较低,氨逃逸率较高;采用初始方案,SCR反应器内的流场改善较大,但是第一层催化剂入口处氨氮比分布偏差大于5%;采用最终方案,第一层催化剂入口处的速度偏差为3.84%,氨氮比分布偏差为3.79%,SCR反应器的脱硝效率达到83%,NH3逃逸率低于5×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 烟气脱硝 导流板 氨氮比 NH3逃逸率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化抑制剂影响小麦产量、N_2O与NH_3排放的研究 被引量:24
14
作者 孙海军 闵炬 +1 位作者 施卫明 祝介贵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76-881,共6页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施氮水平下,施用硝化抑制剂CP对小麦产量、氮素利用率、氧化亚氮(N_2O)排放与氨(NH_3)挥发的综合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施氮水平为140 kg/hm2与180 kg/hm2时,施用CP促使小麦产量分别显著增加17.8%和15.4%,在同...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施氮水平下,施用硝化抑制剂CP对小麦产量、氮素利用率、氧化亚氮(N_2O)排放与氨(NH_3)挥发的综合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施氮水平为140 kg/hm2与180 kg/hm2时,施用CP促使小麦产量分别显著增加17.8%和15.4%,在同一施氮水平下,施用CP促进小麦氮素利用率提高11.3%~25.2%。施用硝化抑制剂CP可以降低麦季(特别是基肥与穗肥施用时期)土壤N_2O的排放速率,并显著减少39.3%~53.7%的累积N_2O排放量。但是在两个施氮水平下,施用CP导致麦季NH_3挥发量增加1.46~1.75倍,而且此效应主要发生于基肥与穗肥观测期。本研究说明:在麦季施用硝化抑制剂CP可以提高氮素利用率,从而提高小麦产量,并且能减少N_2O排放,但同时会导致一定程度的NH_3挥发增加,需加以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利用率 氨挥发 氧化亚氮 施氮量 硝化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温下pH对短程硝化反硝化的影响 被引量:16
15
作者 傅金祥 韩晋英 +3 位作者 齐建华 韩汝佳 徐岩岩 王利平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16-320,共5页
目的解决对短程硝化过程影响因素pH值研究不充分及短程硝化过程中氮的缺失的问题.方法在SBR反应器中用传统活性污泥作为种泥驯化污泥,以模拟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进行动态实验,考察pH值对系统短程硝化反硝化的影响及系统运行周期内总氮缺... 目的解决对短程硝化过程影响因素pH值研究不充分及短程硝化过程中氮的缺失的问题.方法在SBR反应器中用传统活性污泥作为种泥驯化污泥,以模拟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进行动态实验,考察pH值对系统短程硝化反硝化的影响及系统运行周期内总氮缺失原因.结果pH=8.5,6h的氨氮转化速率为8.9mg/(L.h),亚硝态氮积累率高达93%;亚硝酸盐氮积累率随反应时间逐渐降低,pH越低,下降越多,pH=7.1时,从2h的80%下降到6h的75%;进水pH值越高,反硝化2h时总氮的去除效率越高,pH=8.5时,系统总氮的降解速率达到5.6mg/(L.h);短程硝化过程中存在氮的缺失现象.结论进水pH越高,氨氮降解速率、亚硝态氮积累率和总氮去除率越高,系统周期中氮的缺失主要是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程硝化 反硝化 PH值 氨氮转化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盐度交互作用对凡纳滨对虾耗氧和氨氮、磷排泄的影响 被引量:18
16
作者 宋协法 刘鹏 葛长字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共6页
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成虾为研究对象,设计了4个盐度梯度和4个温度梯度,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温度、盐度及其交互作用对凡纳滨对虾耗氧率和氨氮、磷排泄率的影响。凡纳滨对虾在温度和盐度交互作用下耗氧率为0.266~0.582mg... 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成虾为研究对象,设计了4个盐度梯度和4个温度梯度,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温度、盐度及其交互作用对凡纳滨对虾耗氧率和氨氮、磷排泄率的影响。凡纳滨对虾在温度和盐度交互作用下耗氧率为0.266~0.582mg/(g.h),平均为0.419mg/(g.h);磷排泄率为0.935~2.279μg/(g.h),平均为1.532μg/(g.h);氨氮排泄率为1.222~2.656μg/(g.h),平均为1.854μg/(g.h)。统计分析显示,温度和盐度对耗氧率和氨氮、磷排泄率都有极为显著的影响(P<0.01),且两者之间交互作用极其显著(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耗氧率 氨氮 排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醉剂MS222对尼罗罗非鱼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健东 陈刚 +5 位作者 汤保贵 施钢 黄建盛 周晖 潘传豪 王忠良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5-39,共5页
为探讨MS222在罗非鱼麻醉运输中应用的可能性,在密封式塑料袋中进行了罗非鱼幼鱼的模拟运输。分别用0 mg/L、10 mg/L、20 mg/L和30 mg/L MS222对广特超品系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幼鱼进行处理,在处理0 h、1 h、3 h和7 h后... 为探讨MS222在罗非鱼麻醉运输中应用的可能性,在密封式塑料袋中进行了罗非鱼幼鱼的模拟运输。分别用0 mg/L、10 mg/L、20 mg/L和30 mg/L MS222对广特超品系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幼鱼进行处理,在处理0 h、1 h、3 h和7 h后测定各袋水中溶氧量和氨含量,以计算各时段的耗氧率、排氨率及氧氮比。试验结果表明,在7 h的模拟运输过程中,10 mg/L、20 mg/L和30 mg/L MS222可以分别降低罗非鱼的平均耗氧量10.0%、31.4%和40.5%,降低排氮率12.4%、37.8%和42.8%。因此,30 mg/L的MS222更适宜于广特超品系罗非鱼幼鱼运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222 尼罗罗非鱼 耗氧率 排氨率 氧氮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氮用量对设施栽培蔬菜地土壤氨挥发损失的影响 被引量:27
18
作者 李银坤 武雪萍 +1 位作者 武其甫 吴会军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49-957,共9页
【目的】针对我国设施蔬菜生产中存在的水肥过量施用问题,研究不同水氮条件下黄瓜-番茄种植体系内的土壤氨挥发特征,探讨影响设施菜地土壤氨挥发的重要因子,为降低氮肥的氨挥发损失、建立合理的灌溉和施肥制度提供参考。【方法】以华北... 【目的】针对我国设施蔬菜生产中存在的水肥过量施用问题,研究不同水氮条件下黄瓜-番茄种植体系内的土壤氨挥发特征,探讨影响设施菜地土壤氨挥发的重要因子,为降低氮肥的氨挥发损失、建立合理的灌溉和施肥制度提供参考。【方法】以华北平原设施黄瓜-番茄轮作菜地为研究对象,设常规灌溉(W1)和减量灌溉(W2)2个灌溉水平,每种灌溉水平下设不施氮(N0)、减量施氮(N1)和常规施氮(N2)3个氮水平,共6个处理组合(W1N0、W1N1、W1N2、W2N0、W2N1、W2N2)。采用通气法监测不同水氮条件下黄瓜-番茄轮作体系内的土壤氨挥发动态,分析与土壤氨挥发相关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设施黄瓜-番茄种植体系内表层(0—10 cm)土壤铵态氮受施肥的影响波动较大,与常规施氮(N2)相比,相同灌水条件下减量施氮(N1)处理的0—10 cm土层铵态氮浓度最高值降低了25.1%30.3%(P<0.05)。减量施氮可显著降低土壤氨挥发速率。与常规施氮(N2)相比,减量施氮处理(N1)在黄瓜季和番茄季内的氨挥发速率均值分别降低了21.1%22.8%(P<0.05)和16.5%17.9%(P<0.05)。整个黄瓜-番茄轮作周期内,土壤氨挥发损失量和氮肥的氨挥发损失率分别为17.8 48.1 kg/hm2和1.23%1.44%。与常规施氮(N2)相比,减量施氮处理(N1)的土壤氨挥发损失量及氮肥的氨挥发损失率分别降低了19.3%20.0%(P<0.05)和0.85 0.92个百分点。各处理土壤氨挥发速率与0—10 cm土壤铵态氮浓度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说明0—10 cm土壤铵态氮浓度是土壤氨挥发的重要驱动因子。与常规灌溉(W1)相比,减量灌溉(W2)条件下设施菜地土壤氨挥发速率及氨挥发损失量略有增加(P>0.05)。适宜减少氮肥及灌溉量不仅能够维持较高的蔬菜产量,而且显著提高了灌溉水和氮肥的利用效率。其中减量施氮处理(N1)的氮肥农学效率比常规施氮(N2)提高了95.4%146.4%;减量灌溉(W2)的灌溉水农学效率比常规灌溉(W1)提高了27.7%54.0%。【结论】通过合理的节水减氮措施可达到抑制氮肥氨挥发损失、增加产量以及提高水氮利用效率的目的。在供试条件下,节水30%左右、减施氮量25%的水氮组合(W2N1)具有较佳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氮肥 菜地 铵态氮浓度 氨挥发速率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淬渣吸附稀土氨氮废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陈莉荣 贾飞虎 +1 位作者 窦艳铭 孟欣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8-160,共3页
探讨了水淬渣处理稀土氨氮废水的工艺条件及作用机理。试验研究表明,当选用粒径为100目的水淬渣,投加量为1.5g,振荡60min处理浓度为127mg/L不调pH值的100mL稀土氨氮废水时,氨氮去除率可达60%。通过吸附平衡试验得出水淬渣对于氨氮的吸... 探讨了水淬渣处理稀土氨氮废水的工艺条件及作用机理。试验研究表明,当选用粒径为100目的水淬渣,投加量为1.5g,振荡60min处理浓度为127mg/L不调pH值的100mL稀土氨氮废水时,氨氮去除率可达60%。通过吸附平衡试验得出水淬渣对于氨氮的吸附曲线,较好地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废水 氨氮 水淬渣 吸附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活性炭法处理氨氮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訾培建 陈灿 +2 位作者 戴友芝 成应向 向仁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8期9824-9826,共3页
[目的]探讨微波-活性炭法处理氨氮废水的可行性及最佳试验条件。[方法]以模拟氨氮废水为处理对象,研究了活性炭存在条件下,溶液pH、空气通入状况、活性炭投加量、微波作用功率和时间对微波辐射下氨氮废水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微波-活... [目的]探讨微波-活性炭法处理氨氮废水的可行性及最佳试验条件。[方法]以模拟氨氮废水为处理对象,研究了活性炭存在条件下,溶液pH、空气通入状况、活性炭投加量、微波作用功率和时间对微波辐射下氨氮废水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微波-活性炭法对氨氮具有较好的去除作用,向溶液中通入空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氨氮的去除率;提高溶液pH,增大微波作用功率、延长微波处理时间均能提高氨氮的去除率,而活性炭用量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不显著;微波-活性炭联合技术法用来处理氨氮废水有很好的可行性,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活性炭投加量为0.5 g,pH=11,微波功率为850 W,处理时间4 min时,氨氮去除率可达92.47%。[结论]该研究为氨氮废水的处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即微波-活性炭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活性炭 氨氮废水 去除率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