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重金属镉和铜对河蚬呼吸和排泄的毒性研究
被引量:
10
1
作者
曾丽璇
陈桂珠
吴宏海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5-178,共4页
采用代谢瓶人工培养方法,初步研究了未受污染情况下河蚬的呼吸和排泄过程中的重要指标耗氧率和排氨率。与受100、200、400!g·L-1的重金属镉和铜的单独和联合污染情况下河蚬耗氧率和排氨率进行对照,结果显示随着3种不同处理方式重...
采用代谢瓶人工培养方法,初步研究了未受污染情况下河蚬的呼吸和排泄过程中的重要指标耗氧率和排氨率。与受100、200、400!g·L-1的重金属镉和铜的单独和联合污染情况下河蚬耗氧率和排氨率进行对照,结果显示随着3种不同处理方式重金属浓度的增大,河蚬的耗氧率、排氨率均有明显的下降。3种处理浓度中,除100!g·L-1处理组外,200、400!g·L-1的不同重金属处理方式均对河蚬的耗氧率、排氨率产生抑制。结果显示河蚬的呼吸和排泄过程中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变化可以作为河蚬重金属镉、铜污染的指示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
铜
河蚬
耗氧率
排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酚A和壬基酚对河蚬呼吸代谢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
11
2
作者
曾丽璇
张悦君
+1 位作者
康园
张秋云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2-128,共7页
为了研究双酚A(Bisphenol A,BPA)和壬基酚(Nonylphenol,NP)对河蚬(Corbicula fluminea)呼吸代谢能力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探讨BPA和NP对河蚬的毒性作用。以河蚬为受试生物,采用半静态染毒法,研究了BPA和NP对河蚬的单一毒性等级、联合...
为了研究双酚A(Bisphenol A,BPA)和壬基酚(Nonylphenol,NP)对河蚬(Corbicula fluminea)呼吸代谢能力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探讨BPA和NP对河蚬的毒性作用。以河蚬为受试生物,采用半静态染毒法,研究了BPA和NP对河蚬的单一毒性等级、联合毒性作用类型和对河蚬耗氧率、排氨率以及抗氧化酶系统中SOD、CAT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①BPA、NP对河蚬的半致死质量浓度(96 h-LC50)分别为6.34和1.09 mg·L-1,毒性顺序为NP>BPA,二者均为高毒物质;②BPA-NP对河蚬毒性作用类型为协同作用;③亚急性毒性指标耗氧率、排氨率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对BPA、NP及二者混合物均比较敏感,在本试验的质量浓度范围内(BPA:0.63、0.79、1.59、3.17 mg·L-1;NP:0.109、0.136、0.271、0.542 mg·L-1;BPA+NP:(0.078 2+0.029)、(0.097 8+0.036 3)、(0.196+0.072 5)、(0.391+0.145)mg·L-1),河蚬耗氧率、排氨率以及两种酶活性变化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其中在BPA、NP和二者混合物的质量浓度较低时,河蚬的耗氧率和排氨率、SOD和CAT活性只有微小降低,随着质量浓度的升高,河蚬耗氧率和排氨率、两个酶活性相对均有所升高,而在质量浓度极高时其耗氧率和排氨率以及两个酶活性才又受到显著性或极显著性的抑制。实验结果显示河蚬耗氧率、排氨率和SOD、CAT活性对水体中酚类内分泌干扰物反应敏感,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规律性,耗氧率、排氨率和SOD、CAT活性与其他敏感性指标一起可以作为酚类内分泌干扰物污染的一项早期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
壬基酚
河蚬
耗氧率
排氨率
SOD
CA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酚A对河蚬呼吸代谢和抗氧化酶的毒性研究
被引量:
9
3
作者
张悦君
曾丽璇
+1 位作者
康园
张秋云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2-106,共5页
采用静态染毒法,研究了双酚A(bisphenol A,BPA)对河蚬(Corbicula fluminea)的急性毒性以及在96h-LC50的1/10、1/8、1/4、1/2亚急性质量浓度胁迫下耗氧率和排氨率,以及抗氧化酶系统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
采用静态染毒法,研究了双酚A(bisphenol A,BPA)对河蚬(Corbicula fluminea)的急性毒性以及在96h-LC50的1/10、1/8、1/4、1/2亚急性质量浓度胁迫下耗氧率和排氨率,以及抗氧化酶系统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探究河蚬在BPA胁迫下的生物学响应.结果显示:BPA对河蚬96 h-LC50为6.34 mg/L;亚急性毒性指标耗氧率、排氨率以及SOD、CAT对BPA比较敏感,在试验质量浓度范围内(0.63~3.17 mg/L)河蚬耗氧率、排氨率以及2种酶活性变化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有较好的一致性和规律性.BPA对河蚬产生了氧化损伤,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
河蚬
毒性
耗氧率
排氨率
SOD
CA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光照、温度及不同规格海蜇耗氧率和排氨率的测定
被引量:
8
4
作者
宋晶
李晓东
+1 位作者
吴垠
刘胥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7-151,共5页
试验在密闭(盐度25.1,pH 7.9~8.1)条件下进行,溶氧量和氨氮量分别采用Winkler法和纳氏试剂法测定。分析不同规格海蜇耗氧率和排氨率时,得出体质量(m)与伞径(D)的关系式为:m=0.0003D2-0.0007D+0.0427,r2=0.9913。幼蜇伞径从7 mm...
试验在密闭(盐度25.1,pH 7.9~8.1)条件下进行,溶氧量和氨氮量分别采用Winkler法和纳氏试剂法测定。分析不同规格海蜇耗氧率和排氨率时,得出体质量(m)与伞径(D)的关系式为:m=0.0003D2-0.0007D+0.0427,r2=0.9913。幼蜇伞径从7 mm到35 mm,其耗氧率(OCR)和排氨率(AER)均随着伞径的增大而不断降低,分别经回归分析得到曲线:OCR=0.0063D2-0.3531D+6.1533,r2=0.9751和AER=0.4221D2-26.585D+518.83,r2=0.9587。光照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各组别光照下的耗氧率、排氨率均显著大于黑暗条件(P〈0.01)。分析结果表明,只有20℃和25℃耗氧率差异不显著(P〉0.05),而其余各温度间的耗氧率差异均显著(P〈0.05);15℃与25℃,20℃与25℃之间排氨率差异不显著(P〉0.05),而升温至30℃时,幼蜇代谢明显加快,尤其是排氨率上升较快,与其余各温度间的排氨率差异均极显著(P〈0.01)。对幼蜇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的窒息点进行了测定,发现溶氧小于0.45 mg/L时,试验所采用的伞径为15 mm的幼蜇半数窒息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蜇
耗氧率
排氨率
光照
温度
规格
窒息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金属镉和铜对河蚬呼吸和排泄的毒性研究
被引量:
10
1
作者
曾丽璇
陈桂珠
吴宏海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出处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5-178,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73042)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01257)
文摘
采用代谢瓶人工培养方法,初步研究了未受污染情况下河蚬的呼吸和排泄过程中的重要指标耗氧率和排氨率。与受100、200、400!g·L-1的重金属镉和铜的单独和联合污染情况下河蚬耗氧率和排氨率进行对照,结果显示随着3种不同处理方式重金属浓度的增大,河蚬的耗氧率、排氨率均有明显的下降。3种处理浓度中,除100!g·L-1处理组外,200、400!g·L-1的不同重金属处理方式均对河蚬的耗氧率、排氨率产生抑制。结果显示河蚬的呼吸和排泄过程中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变化可以作为河蚬重金属镉、铜污染的指示指标。
关键词
镉
铜
河蚬
耗氧率
排氨率
Keywords
Cd
Cu
Asian clam
oxygen consumption
rate
(OCR)
ammonia
excretory
rate
(aer
)
分类号
X503.22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酚A和壬基酚对河蚬呼吸代谢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
11
2
作者
曾丽璇
张悦君
康园
张秋云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教育部环境理论化学重点实验室
出处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2-128,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147003)
文摘
为了研究双酚A(Bisphenol A,BPA)和壬基酚(Nonylphenol,NP)对河蚬(Corbicula fluminea)呼吸代谢能力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探讨BPA和NP对河蚬的毒性作用。以河蚬为受试生物,采用半静态染毒法,研究了BPA和NP对河蚬的单一毒性等级、联合毒性作用类型和对河蚬耗氧率、排氨率以及抗氧化酶系统中SOD、CAT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①BPA、NP对河蚬的半致死质量浓度(96 h-LC50)分别为6.34和1.09 mg·L-1,毒性顺序为NP>BPA,二者均为高毒物质;②BPA-NP对河蚬毒性作用类型为协同作用;③亚急性毒性指标耗氧率、排氨率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对BPA、NP及二者混合物均比较敏感,在本试验的质量浓度范围内(BPA:0.63、0.79、1.59、3.17 mg·L-1;NP:0.109、0.136、0.271、0.542 mg·L-1;BPA+NP:(0.078 2+0.029)、(0.097 8+0.036 3)、(0.196+0.072 5)、(0.391+0.145)mg·L-1),河蚬耗氧率、排氨率以及两种酶活性变化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其中在BPA、NP和二者混合物的质量浓度较低时,河蚬的耗氧率和排氨率、SOD和CAT活性只有微小降低,随着质量浓度的升高,河蚬耗氧率和排氨率、两个酶活性相对均有所升高,而在质量浓度极高时其耗氧率和排氨率以及两个酶活性才又受到显著性或极显著性的抑制。实验结果显示河蚬耗氧率、排氨率和SOD、CAT活性对水体中酚类内分泌干扰物反应敏感,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规律性,耗氧率、排氨率和SOD、CAT活性与其他敏感性指标一起可以作为酚类内分泌干扰物污染的一项早期监测指标。
关键词
双酚A
壬基酚
河蚬
耗氧率
排氨率
SOD
CAT
Keywords
bisphenol a
nonylphenol
Asian clam (Corbicula fluminea)
oxygen consumption
rate
(OCR)
ammonia excretory rate(aer)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catalase (CAT)
分类号
X503.22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酚A对河蚬呼吸代谢和抗氧化酶的毒性研究
被引量:
9
3
作者
张悦君
曾丽璇
康园
张秋云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
出处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2-106,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147003)
文摘
采用静态染毒法,研究了双酚A(bisphenol A,BPA)对河蚬(Corbicula fluminea)的急性毒性以及在96h-LC50的1/10、1/8、1/4、1/2亚急性质量浓度胁迫下耗氧率和排氨率,以及抗氧化酶系统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探究河蚬在BPA胁迫下的生物学响应.结果显示:BPA对河蚬96 h-LC50为6.34 mg/L;亚急性毒性指标耗氧率、排氨率以及SOD、CAT对BPA比较敏感,在试验质量浓度范围内(0.63~3.17 mg/L)河蚬耗氧率、排氨率以及2种酶活性变化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有较好的一致性和规律性.BPA对河蚬产生了氧化损伤,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
关键词
双酚A
河蚬
毒性
耗氧率
排氨率
SOD
CAT
Keywords
bisphenol A
Asian clam(Corbicula fluminea)
toxicities
oxygen consumption
rate
ammonia
excretory
rate
superoxide dismutase
catalase
分类号
Q945.19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光照、温度及不同规格海蜇耗氧率和排氨率的测定
被引量:
8
4
作者
宋晶
李晓东
吴垠
刘胥
机构
大连水产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盘锦光合水产有限公司
出处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7-151,共5页
文摘
试验在密闭(盐度25.1,pH 7.9~8.1)条件下进行,溶氧量和氨氮量分别采用Winkler法和纳氏试剂法测定。分析不同规格海蜇耗氧率和排氨率时,得出体质量(m)与伞径(D)的关系式为:m=0.0003D2-0.0007D+0.0427,r2=0.9913。幼蜇伞径从7 mm到35 mm,其耗氧率(OCR)和排氨率(AER)均随着伞径的增大而不断降低,分别经回归分析得到曲线:OCR=0.0063D2-0.3531D+6.1533,r2=0.9751和AER=0.4221D2-26.585D+518.83,r2=0.9587。光照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各组别光照下的耗氧率、排氨率均显著大于黑暗条件(P〈0.01)。分析结果表明,只有20℃和25℃耗氧率差异不显著(P〉0.05),而其余各温度间的耗氧率差异均显著(P〈0.05);15℃与25℃,20℃与25℃之间排氨率差异不显著(P〉0.05),而升温至30℃时,幼蜇代谢明显加快,尤其是排氨率上升较快,与其余各温度间的排氨率差异均极显著(P〈0.01)。对幼蜇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的窒息点进行了测定,发现溶氧小于0.45 mg/L时,试验所采用的伞径为15 mm的幼蜇半数窒息死亡。
关键词
海蜇
耗氧率
排氨率
光照
温度
规格
窒息点
Keywords
jellyfish(Rhopilema esculenta)
OCR(oxygen consumption
rate
)
aer
(
ammonia
excretion
rate
)
illumination
temperature
size
asphyxia point
分类号
S968.92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重金属镉和铜对河蚬呼吸和排泄的毒性研究
曾丽璇
陈桂珠
吴宏海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双酚A和壬基酚对河蚬呼吸代谢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曾丽璇
张悦君
康园
张秋云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双酚A对河蚬呼吸代谢和抗氧化酶的毒性研究
张悦君
曾丽璇
康园
张秋云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不同光照、温度及不同规格海蜇耗氧率和排氨率的测定
宋晶
李晓东
吴垠
刘胥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