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氨基改性有机硅的制备及应用综合实验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晓燕 刘伟红 +2 位作者 单森森 李元杰 张维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5-230,共6页
该文设计了基于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和不同类别硅烷偶联剂合成了不同结构的氨基硅油的综合实验,并对氨基硅油乳化和整理工艺进行了优化。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了氨基硅油乳液的透光性和稳定性,使用SEM和FTIR分析了样品的微观形貌和... 该文设计了基于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和不同类别硅烷偶联剂合成了不同结构的氨基硅油的综合实验,并对氨基硅油乳化和整理工艺进行了优化。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了氨基硅油乳液的透光性和稳定性,使用SEM和FTIR分析了样品的微观形貌和结构,使用测配色仪测试了织物的K/S值和增深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氨基硅油乳液在HLB值为9时透光性和稳定性最好;增深整理的最佳工艺为QX-104基硅油乳液浓度100g/L、浸轧预处理时间5min、焙烘温度120℃、焙烘时间120s。该综合实验设计简单、普适性强,涉及有机合成、后整理工艺、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等知识点。结合单因素优化和对比实验能够为学生提供清晰的实验分析思路,强化所学知识,提升科研创新意识和实际动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实验 氨基硅油 乳化 增深工艺 K/S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N-二甲基-γ-氨丙基-γ-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ASO-121的合成、表征与膜形态 被引量:7
2
作者 安秋凤 张西亚 +1 位作者 黄良仙 郑林丽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71-576,共6页
用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与N,N-二甲基-γ-氨丙基-γ-氨丙基二甲氧基硅烷等进行聚合反应,合成了一种N,N-二甲基-γ-氨丙基-γ-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ASO-121)柔软剂,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原子力显微镜等仪器对其结构和成膜形态进... 用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与N,N-二甲基-γ-氨丙基-γ-氨丙基二甲氧基硅烷等进行聚合反应,合成了一种N,N-二甲基-γ-氨丙基-γ-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ASO-121)柔软剂,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原子力显微镜等仪器对其结构和成膜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SO-121能在棉纤维织物和单晶硅表面形成疏水膜,该膜表面略显粗糙,在2μm2扫描范围内其均方根粗糙度达到了0.226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o-121 氨基硅 织物柔软剂 膜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改性氨基硅油的合成及阳离子型PAN原丝油剂制备 被引量:1
3
作者 薛小强 许珈硕 +3 位作者 刘志坤 逢明剑 黎炜浩 蒋必彪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2-76,89,共6页
利用2-氯乙氧基乙醇对端氨基硅油进行季胺化,并利用机械乳化法进行乳化制备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油剂,通过调节乳化剂的含量和乳化机的转速,最终确定出羟基改性氨基硅油与OP-10的质量比为3∶4,乳化转速为3000 r/min制备出的油剂粒径和... 利用2-氯乙氧基乙醇对端氨基硅油进行季胺化,并利用机械乳化法进行乳化制备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油剂,通过调节乳化剂的含量和乳化机的转速,最终确定出羟基改性氨基硅油与OP-10的质量比为3∶4,乳化转速为3000 r/min制备出的油剂粒径和分散性指数(PDI)最好,乳液液滴均匀统一,油剂热稳定性和离心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 碳纤维油剂 端氨基硅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改性硅油柔软剂的稀释稳定性研究
4
作者 王艾德 崔金德 +3 位作者 梁丽丽 张琳涵 曹允灿 刘庆润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5-430,共6页
研究氨基改性硅油柔软剂的稀释稳定性。制备基础硅油化合物,并利用包含氨基的氨基酸对其改性。对氨基改性硅油柔软剂实施稀释倍数下的分层测试、表面张力测试以及透水率测试。结果表明:离心稳定性、耐酸、耐碱稳定性测试下溶液没有出现... 研究氨基改性硅油柔软剂的稀释稳定性。制备基础硅油化合物,并利用包含氨基的氨基酸对其改性。对氨基改性硅油柔软剂实施稀释倍数下的分层测试、表面张力测试以及透水率测试。结果表明:离心稳定性、耐酸、耐碱稳定性测试下溶液没有出现分层,而耐热稳定性、耐电解质稳定性两个测试虽然出现分层情况,但是比例系数均在0.1以下,说明经过稀释后,氨基改性硅油柔软剂保持较好的稳定性。随着稀释倍数提高,氨基改性硅油柔软剂的表面张力越来越小,透光率越来越大;随着时间的延长,虽然二者出现波动,但最终基本维持在一定水平上,证明其性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改性硅油柔软剂 制备工艺 分层 表面张力 透水率 稀释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硅油改性苎麻纤维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何莉萍 周海业 +2 位作者 李新起 袁剑民 何洪城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2-75,共4页
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用氨基硅油对苎麻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利用红外光谱分析(IR)、接触角测试、X射线衍射分析(XRD)、热重分析(TG)等方法对改性前后苎麻纤维的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氨基硅油改性的苎麻纤维表面成功包覆了有机硅分子... 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用氨基硅油对苎麻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利用红外光谱分析(IR)、接触角测试、X射线衍射分析(XRD)、热重分析(TG)等方法对改性前后苎麻纤维的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氨基硅油改性的苎麻纤维表面成功包覆了有机硅分子,且表面羟基数量减少,吸水性较未改性的苎麻纤维下降,与聚丙烯相容性提高;改性后,苎麻纤维的结晶度提高了15%;在230℃以前,未改性的苎麻纤维质量损耗为5%,而改性后苎麻纤维基本上没有分解,改性后苎麻纤维的耐热性能有了较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改性 苎麻纤维 氨基硅油 结晶度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硅油与蒙脱土协同阻燃尼龙6 被引量:6
6
作者 周秀苗 胡国胜 李萌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32,22,共3页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得尼龙6/纳米蒙脱土/氨基硅油复合材料,研究氨基硅油和蒙脱土的含量对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通过研究表明:蒙脱土的少量加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尼龙6的力学性能和抗熔滴性能;纳米蒙脱土与氨基硅油(ASO)具...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得尼龙6/纳米蒙脱土/氨基硅油复合材料,研究氨基硅油和蒙脱土的含量对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通过研究表明:蒙脱土的少量加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尼龙6的力学性能和抗熔滴性能;纳米蒙脱土与氨基硅油(ASO)具有阻燃协同效应,使其极限氧指数(LOI)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6 蒙脱土 氨基硅油 阻燃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龙6/有机蒙脱土阻燃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13
7
作者 马思远 杨伟 +3 位作者 蒋舒 白宇 李媛 杨鸣波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5-28,共4页
将尼龙6、有机蒙脱土和阻燃剂(氢氧化镁、氨基硅油、十溴联苯醚和三氧化二锑、三聚氰胺焦磷酸盐、三聚氰胺磷酸盐)通过熔融插层法直接制备了尼龙6/有机蒙脱土阻燃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力学性能测试、极限氧指数(LOI)测试研... 将尼龙6、有机蒙脱土和阻燃剂(氢氧化镁、氨基硅油、十溴联苯醚和三氧化二锑、三聚氰胺焦磷酸盐、三聚氰胺磷酸盐)通过熔融插层法直接制备了尼龙6/有机蒙脱土阻燃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力学性能测试、极限氧指数(LOI)测试研究了蒙脱土在复合材料内的分散、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以及阻燃性能。结果表明:氨基硅油与有机蒙脱土具有阻燃协同效应,当氨基硅油和有机蒙脱土质量分数分别为2%和5%时,复合材料的L01高达34%。氢氧化镁、氨基硅油与有机蒙脱土三者具有极强的阻燃协同效应,当氢氧化镁用量分别为30%、40%、50%时,阻燃复合材料的LOI分别为63%、60%、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6 蒙脱土 氨基硅油 阻燃 熔融插层 协同效应 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硅油接枝聚碳酸亚丙酯水性聚氨酯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5
8
作者 徐成书 蔡再生 +3 位作者 邢建伟 任燕 孟娜 戈晶晶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12,共4页
以聚碳酸亚丙酯多元醇(PPC)为软段,以二羟基丙酸(DMPA)为亲水扩链剂,合成水性聚氨酯(WPU)预聚体,通过氨基硅油(AEAPS)接枝改性制备了系列WPU乳液。采用红外光谱(FT-IR)、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A)、接触角和耐... 以聚碳酸亚丙酯多元醇(PPC)为软段,以二羟基丙酸(DMPA)为亲水扩链剂,合成水性聚氨酯(WPU)预聚体,通过氨基硅油(AEAPS)接枝改性制备了系列WPU乳液。采用红外光谱(FT-IR)、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A)、接触角和耐水试验对WPU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纯PPC型WPU胶膜软硬段微相分离不明显,AEAPS改性胶膜软硬段微相分离明显,胶膜的结晶性随着AEAPS含量的增大而降低,胶膜耐热稳定性、耐水性和水接触角随着AEAPS含量的增大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硅油 聚碳酸亚丙酯多元醇 水性聚氨酯 接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硅氧烷链段相对分子质量对改性聚硅氧烷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刘彦杰 吴明华 +2 位作者 陈权胜 宋伟 林鹤鸣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60-66,共7页
为改善氨基硅油乳液漂油及其整理织物易黄变和疏水等问题,以双端环氧基聚硅氧烷和聚醚胺(ED-600)为原料,通过环氧基与胺基的亲核开环反应,合成一种嵌段型聚醚胺改性聚硅氧烷。研究了双端环氧基聚硅氧烷分子中聚硅氧烷链段相对分子质量... 为改善氨基硅油乳液漂油及其整理织物易黄变和疏水等问题,以双端环氧基聚硅氧烷和聚醚胺(ED-600)为原料,通过环氧基与胺基的亲核开环反应,合成一种嵌段型聚醚胺改性聚硅氧烷。研究了双端环氧基聚硅氧烷分子中聚硅氧烷链段相对分子质量对环氧基转化率、乳液性能及整理织物性能的影响,优化了聚硅氧烷链段相对分子质量,测定了改性聚硅氧烷乳液及其整理棉织物的性能。结果表明:当聚硅氧烷链段相对分子质量为4 300时,环氧基转化率高;产物数均分子质量为1.73×104,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窄;改性聚硅氧烷乳液稳定不漂油,平均粒径为54 nm,粒径分布集中;与氨基硅油和侧链型聚醚改性氨基硅油相比,改性聚硅氧烷整理织物具有良好的柔软性、亲水性以及较低的黄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硅油 聚硅氧烷 聚醚改性 柔软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水性氨基硅油的合成与应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周建华 张晓镭 倪亚琴 《印染》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1期7-10,共4页
以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W S-62M)、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SG-S i900)和聚氧乙烯甲基缩水甘油醚为原料,通过酯交换反应和开环反应,合成了可用于织物柔软整理的亲水性氨基硅油柔软剂,确定了其最佳合成条件。应用结果... 以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W S-62M)、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SG-S i900)和聚氧乙烯甲基缩水甘油醚为原料,通过酯交换反应和开环反应,合成了可用于织物柔软整理的亲水性氨基硅油柔软剂,确定了其最佳合成条件。应用结果表明,经亲水性氨基硅油整理后的织物手感柔软、白度和吸水性较好,有一定的抗皱性和耐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软整理 柔软剂 氨基硅油 疏水性 合成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硅油基于乳液和有机溶剂组装成膜的区别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现奇 尹红 +1 位作者 袁慎峰 陈志荣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30-535,共6页
通过X光电子能谱(XPS)、原子力显微镜(AFM)、接触角测量仪、衰减全反射红外(ATR-IR)等研究氨基硅油(amino silicone oil,ASO)以乳液形态组装成膜与基于异丙醇溶剂中组装成膜的区别.实验结果发现:以乳液形态组装的ASO膜较基于异丙醇溶剂... 通过X光电子能谱(XPS)、原子力显微镜(AFM)、接触角测量仪、衰减全反射红外(ATR-IR)等研究氨基硅油(amino silicone oil,ASO)以乳液形态组装成膜与基于异丙醇溶剂中组装成膜的区别.实验结果发现:以乳液形态组装的ASO膜较基于异丙醇溶剂中组装的ASO膜的膜形貌粗糙、亲水性强.用甲醇溶液洗涤以乳液形态组装的ASO膜后,其膜形貌、亲水性与基于异丙醇溶剂中组装的ASO膜相似,说明ASO基于乳液组装成膜时,乳化剂参与成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硅油 组装膜 乳化剂 膜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硅油对阻燃HDPE护套管的改性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选伦 冯建民 杨鸣波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6-18,共3页
通过加入无卤阻燃剂 (氢氧化镁 )和抑烟剂 (水合硼酸锌 )使高密度聚乙烯达到阻燃抑烟的效果。测试了试样的拉伸强度、弹性模量、断裂伸长率、氧指数、维卡软化点 ,并进行了电镜分析。针对无卤阻燃体系韧性下降很大的缺点 ,采用氨基硅油... 通过加入无卤阻燃剂 (氢氧化镁 )和抑烟剂 (水合硼酸锌 )使高密度聚乙烯达到阻燃抑烟的效果。测试了试样的拉伸强度、弹性模量、断裂伸长率、氧指数、维卡软化点 ,并进行了电镜分析。针对无卤阻燃体系韧性下降很大的缺点 ,采用氨基硅油进行改性。结果表明 ,氨基硅油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材料的韧性 ,但同时使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模量大幅下降 ,且不能提高体系的氧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硅油 氢氧化镁 无卤阻燃剂 抑烟剂 水合硼酸锌 聚乙烯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体与硅油结合处理提高羊毛防毡缩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池海涛 李宏伟 陈英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9,共4页
利用低温等离子体(LTP)与硅油结合的方法处理羊毛半成品布,以降低羊毛织物的毡缩率。经氨基硅油处理后等离子体照射,再用含氢硅油处理后等离子体照射工艺处理的羊毛织物,毡缩率降低到7.84%,达到机可洗的要求。递进收缩实验间接表明,经... 利用低温等离子体(LTP)与硅油结合的方法处理羊毛半成品布,以降低羊毛织物的毡缩率。经氨基硅油处理后等离子体照射,再用含氢硅油处理后等离子体照射工艺处理的羊毛织物,毡缩率降低到7.84%,达到机可洗的要求。递进收缩实验间接表明,经等离子体处理后,硅油牢固地结合到羊毛纤维表面。扫描电镜研究表明,有机硅结合LTP工艺由于有机硅树脂的沉积使得鳞片边缘模糊且较平滑,达到防毡缩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毛织物 防毡缩 低温等离子体 氨基硅油 含氢硅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改性氨基硅烷免烫整理剂的研制和应用 被引量:13
14
作者 熊磊 胡春燕 苏开第 《印染》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5-8,共4页
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与氨基硅油反应,然后用饱和亚硫酸氢钠封端,合成出具有反应性的聚氨酯改性硅油。用改性后的氨基硅油单独整理棉织物,回复角可以提高54°,DP等级达2.5级,提高1.5级;与2D醚化树脂同浴使用,整理过后棉织物的DP达到... 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与氨基硅油反应,然后用饱和亚硫酸氢钠封端,合成出具有反应性的聚氨酯改性硅油。用改性后的氨基硅油单独整理棉织物,回复角可以提高54°,DP等级达2.5级,提高1.5级;与2D醚化树脂同浴使用,整理过后棉织物的DP达到4级,甲醛释放量极低,织物损伤亦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久压烫整理 整理剂 氨基硅油 聚氨酯 改性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型有机硅聚氨酯柔软剂的合成与应用 被引量:25
15
作者 袁洁 贺江平 《印染》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13,共5页
采用氨基聚醚有机硅油对聚氨酯进行改性,研制出一种新型有机硅柔软剂;优化了其合成工艺,并与市售柔软剂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合成的聚醚型有机硅聚氨酯较佳相对分子质量为10 000,其各项性能均能达到并优于市售柔软剂。经其整理后的织物... 采用氨基聚醚有机硅油对聚氨酯进行改性,研制出一种新型有机硅柔软剂;优化了其合成工艺,并与市售柔软剂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合成的聚醚型有机硅聚氨酯较佳相对分子质量为10 000,其各项性能均能达到并优于市售柔软剂。经其整理后的织物手感、柔软性、抗皱性和白度明显提高,亲水性略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物整理 柔软剂 环氧封端剂 氨基聚醚 三元嵌段硅油 聚氨酯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涂层用环氧树脂基料的增韧改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汪晓芹 黄大庆 +2 位作者 熊善新 邓宇强 杜红岗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3-67,共5页
采用氨基硅油对环氧树脂(E-51)进行增韧改性研究。探讨了改性工艺、氨基硅油的用量对环氧树脂涂层的表观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比较了环氧树脂改性前后的化学结构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6%氨基硅油与环氧树脂E-51室温混合,再在50℃下搅拌反应... 采用氨基硅油对环氧树脂(E-51)进行增韧改性研究。探讨了改性工艺、氨基硅油的用量对环氧树脂涂层的表观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比较了环氧树脂改性前后的化学结构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6%氨基硅油与环氧树脂E-51室温混合,再在50℃下搅拌反应1h,冷却后添加固化剂,涂片、室温固化24h,所得的涂层综合性能最佳,冲击强度可达41kg.cm,附着强度可达6.800MPa,空气气氛下骨架的最初分解温度可达332.1℃;改性过程中,氨基硅油上的伯胺与环氧树脂上的环氧基反应生成了仲胺,两者以C—N—C的形式键合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氨基硅油 改性 冲击性能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烃基改性聚甲基氢硅氧烷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17
作者 宋秘钊 孙晓泉 +1 位作者 赵欣 张景彬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0-22,共3页
以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聚甲基氢硅氧烷为单体,在H2PtCl6催化作用下进行硅氢加成反应,合成氨基改性聚硅氧烷柔软剂,并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IR表征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单体聚合得到预期设想的聚合物,将柔软效果极好的氨基基团接枝到... 以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聚甲基氢硅氧烷为单体,在H2PtCl6催化作用下进行硅氢加成反应,合成氨基改性聚硅氧烷柔软剂,并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IR表征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单体聚合得到预期设想的聚合物,将柔软效果极好的氨基基团接枝到聚甲基氢硅氧烷的侧链上,反应路线简洁,且反应时间大为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基氢硅氧烷 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 硅氢加成反应 氨基改性聚硅氧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硅油对亚麻织物的整理应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赵欣 朱文英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64-165,169,共3页
在氯铂酸催化剂的作用下,采用硅氢加成反应合成氨基硅油,并将合成的氨基硅油进行乳化,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乳化配方,得到最佳的乳化条件是氨基硅油含量为3%,乳化温度为50℃,乳化时间为1.5h,复合乳化剂含量为5%。将乳化好的氨基硅油对亚麻... 在氯铂酸催化剂的作用下,采用硅氢加成反应合成氨基硅油,并将合成的氨基硅油进行乳化,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乳化配方,得到最佳的乳化条件是氨基硅油含量为3%,乳化温度为50℃,乳化时间为1.5h,复合乳化剂含量为5%。将乳化好的氨基硅油对亚麻织物进行整理应用,通过测定亚麻织物的白度、断裂强力、吸水性、弹性回复角,分析得出最佳的整理工艺。利用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仪对整理后的亚麻织物进行表征。结果显示,经氨基硅油整理过的亚麻织物有较好的服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织物 氨基硅油 断裂强力 弹性回复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有机硅蜡的合成及应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安秋凤 李聪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6期76-80,共5页
以侧链含氢硅油(PHMS)、1-十二碳烯(DOD)和烯丙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AAP)为原料,通过硅氢化加成反应,合成长链烷基聚醚硅油(PDA).将PDA与氨基硅油进行复配,再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将其乳化制得白色半透明ASO-PDA乳液,通过红外光谱、扫描... 以侧链含氢硅油(PHMS)、1-十二碳烯(DOD)和烯丙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AAP)为原料,通过硅氢化加成反应,合成长链烷基聚醚硅油(PDA).将PDA与氨基硅油进行复配,再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将其乳化制得白色半透明ASO-PDA乳液,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纳米粒度仪、Zeta电位分析仪对PDA及ASO-PDA乳液进行了表征和纤维表面的成膜性分析,并探讨了DOD与PDA的摩尔比,氨基硅油的氨值,黏度,氨基硅油与PDA的质量比对所整理织物应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SO-PDA乳液平均粒径为21.5nm,且在织物纤维表面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当n(DOD)∶n(AAP)=5.5∶4.5,氨基硅油的氨值为0.3mmol/g,黏度为7 000mPa·s,m(ASO-1-0.3)∶m(PDA)=7∶3时,经ASO-PDA整理的织物柔软性提高且具有一定的亲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烷基 聚醚基 硅氢加成 氨基硅油 织物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MAPAA-PHMS氨基硅油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欣 朱文英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3-105,共3页
利用硅氢加成反应,在聚硅氧烷的侧链引入氨基基团,合成氨基硅油.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接枝样品进行表征,研究了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物的物料比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得出了反应的最佳条件。反应的... 利用硅氢加成反应,在聚硅氧烷的侧链引入氨基基团,合成氨基硅油.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接枝样品进行表征,研究了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物的物料比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得出了反应的最佳条件。反应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时间10h,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质量的50×10-6,反应温度为110℃,物料比为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氨基丙基丙烯酰胺 聚甲基氢硅氧烷 硅氢加成反应 氨基硅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