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春市大气环境中PM_(10)二重源解析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王菊 刘禹彤 +2 位作者 赵秀敏 刘灿 房春生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88-292,共5页
于2011年在长春市的8个大气环境自动检测站上采集了采暖期和非采暖期的PM10受体样品,并针对市区内PM10的主要污染源道路尘、城市综合扬尘、土壤风沙尘、建筑尘、工业燃煤尘和机动车尾气尘等采集了PM10源样品。对源和受体样品中所含无机... 于2011年在长春市的8个大气环境自动检测站上采集了采暖期和非采暖期的PM10受体样品,并针对市区内PM10的主要污染源道路尘、城市综合扬尘、土壤风沙尘、建筑尘、工业燃煤尘和机动车尾气尘等采集了PM10源样品。对源和受体样品中所含无机元素进行了分析测定,使用以化学质量平衡模型(CMB)为基础的二重源解析技术及其改进方法对长春市大气环境中PM10进行二重源解析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的二重源解析技术易于确定对PM10贡献大的各单一尘源,能更好的反映城市大气中PM10的主要来源,为制定长春市大气污染治理方案及重点污染源防治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10 CMB模型 二重源解析技术 长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海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邢建伟 宋金明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42-962,共21页
大气颗粒物成分复杂、来源广泛,其通过干湿沉降的方式向海洋的输送是海洋营养物质和一些有害成分的重要来源之一,会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大气颗粒物源解析可追溯并量化各类大气成分的排放源信息,为科学防控大气污染和评估海洋大... 大气颗粒物成分复杂、来源广泛,其通过干湿沉降的方式向海洋的输送是海洋营养物质和一些有害成分的重要来源之一,会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大气颗粒物源解析可追溯并量化各类大气成分的排放源信息,为科学防控大气污染和评估海洋大气沉降的生态环境效应提供科学依据.目前的大气颗粒物源解析研究多聚焦城市,对海洋的研究相对不足.本文系统梳理了目前各类源解析方法的发展现状,综述了其在我国海洋大气颗粒物源解析中的应用,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结果表明,1)源清单法、源模型法和受体模型三大类技术方法体系在我国海洋大气颗粒物源解析中均有应用,但由于各类方法的适用性和局限性,以因子分析为代表的源未知受体模型得到了最广泛地应用;2)以指示因子法和同位素示踪法为代表的新方法不断涌现,多方法联用源解析技术实现了海洋大气颗粒物来源的准确识别;3)中国近海大气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为化石燃料燃烧、工业排放、生物质燃烧、农业化肥使用、城市垃圾焚烧以及二次生成等的人为源,也有部分来自矿物沙尘、建筑扬尘、海盐飞沫以及生源释放等自然源,其贡献的相对大小与海域位置、陆源输入强度、气象条件以及浮游植物生物量等因素有关.今后应首先从完善源成分谱入手,注重开展多种源解析方法的集成与耦合,研发混合源解析技术模型,开发在线实时快速源解析和二次颗粒物源解析技术,并重点在受人为影响显著的海湾、近岸区域以及生态脆弱区开展精准化大气污染物源解析研究.不断发展适合我国近海的大气颗粒物源解析方法体系,对实现陆海统筹下的海洋生态保护战略目标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大气颗粒物 源解析技术 因子分析 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法 同位素示踪 多方法耦合应 陆海统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等离子体无掩膜干涉光刻系统的数值分析(英文) 被引量:5
3
作者 董启明 郭小伟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58-564,共7页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具有近场增强效应,可以代替光子作为曝光源形成纳米级特征尺寸的图像.本文数值分析了棱镜辅助表面等离子体干涉系统的参量空间,并给出了计算原理和方法.结果表明,适当地选择高折射率棱镜、低银层厚度、入射波长和光刻...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具有近场增强效应,可以代替光子作为曝光源形成纳米级特征尺寸的图像.本文数值分析了棱镜辅助表面等离子体干涉系统的参量空间,并给出了计算原理和方法.结果表明,适当地选择高折射率棱镜、低银层厚度、入射波长和光刻胶折射率,可以获得高曝光度、高对比度的干涉图像.入射波长为431nm时,选择40nm厚的银层,曝光深度可达200nm,条纹周期为110nm.数值分析结果为实验的安排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光刻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 克莱舒曼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