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广义互模糊函数的MIMO雷达发射序列集与接收滤波器组联合设计
1
作者 文才 文淑 +2 位作者 张翔 肖浩 李章平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05-1516,共12页
具有良好相关特性的正交波形集可以提高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系统的目标检测性能和抗干扰能力。为此,该文提出主瓣增益和动态范围约束下最小化广义互模糊函数积分旁瓣(ISL)的发射序列集和接收滤波器组联合设计方法。该方法采用最大块... 具有良好相关特性的正交波形集可以提高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系统的目标检测性能和抗干扰能力。为此,该文提出主瓣增益和动态范围约束下最小化广义互模糊函数积分旁瓣(ISL)的发射序列集和接收滤波器组联合设计方法。该方法采用最大块改进算法(MBI)将非凸优化问题分解为多个子问题,再利用连续凸近似方法(SCA)迭代求解子问题。为了进一步降低运算量,该文还提出了具有并行实现潜力的交替方向惩罚法(ADPM)求解SCA的子问题。最后,通过仿真实验从收敛速度、积分旁瓣电平等方面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互模糊函数 积分旁瓣电平 最大块改进 连续凸近似 交替方向惩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TRT-SKT-HAF的变加速目标快速相参积累算法
2
作者 陈锴 乔良 +1 位作者 李明 陈洪猛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5-102,共8页
在雷达高速机动目标的检测中,目标的运动特性会带来距离走动和多普勒徙动现象,不利于后续进行相参积累。传统算法为解决目标运动造成的影响,需要对目标的运动参数进行搜索,加大了计算量。针对上述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慢时间序列反... 在雷达高速机动目标的检测中,目标的运动特性会带来距离走动和多普勒徙动现象,不利于后续进行相参积累。传统算法为解决目标运动造成的影响,需要对目标的运动参数进行搜索,加大了计算量。针对上述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慢时间序列反转变换(TRT)-二阶keystone变换(SKT)-高阶模糊函数(HAF)的变加速目标快速相参积累算法。该算法通过TRT和SKT校正距离走动,利用HAF估计目标加速度并构建相位补偿函数以校正多普勒徙动。与广义Radon-Fourier变换相比,所提方法无需进行任何参数搜索,计算复杂度减少了3个数量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检测门限上相比于Radon分数阶模糊函数算法降低了5 dB,在低信噪比下有更好的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反转变换 相参积累 二阶keystone变换 高阶模糊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球面交点的AFM算法的误差分析与改进方法 被引量:7
3
作者 陈万通 秦红磊 +1 位作者 丛丽 金天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220-2225,共6页
基于球面交点的模糊度函数法是一种利用GPS信号求解载体姿态的有效算法,但其成功率受观测噪声影响很大,针对这一问题,该文对该算法进行了误差分析并提出提高成功率的改进方法。首先将原算法推广到双差观测模型,然后分析噪声的统计特性... 基于球面交点的模糊度函数法是一种利用GPS信号求解载体姿态的有效算法,但其成功率受观测噪声影响很大,针对这一问题,该文对该算法进行了误差分析并提出提高成功率的改进方法。首先将原算法推广到双差观测模型,然后分析噪声的统计特性和误差传播的特点,深入研究了其对姿态解算成功率的影响,最后通过整周模糊度识别算法降低求解过程对噪声的敏感性。实验表明:相比于原算法,改进算法有效地提高了GPS姿态解算的成功率,同时消除了原算法对公共时钟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定位系统 姿态解算 模糊度函数法 适应度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度函数法中适应度函数的自适应设计 被引量:4
4
作者 宋高顺 王昌明 +1 位作者 何云峰 陆建山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40-845,共6页
针对采用余弦适应度函数的模糊度函数法的适应度评价受噪声影响较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信号载噪比的滤波适应度函数法。分析了余弦适应度函数的特点,对适应度函数的观测噪声进行分析建模,构造出基于信号载噪比的滤波适应度函数,并实现了... 针对采用余弦适应度函数的模糊度函数法的适应度评价受噪声影响较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信号载噪比的滤波适应度函数法。分析了余弦适应度函数的特点,对适应度函数的观测噪声进行分析建模,构造出基于信号载噪比的滤波适应度函数,并实现了对观测噪声的自适应。试验结果表明:与原算法相比,滤波适应度函数算法能够更好地抑制观测噪声对适应度评价的影响,提高模糊度函数法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设计 整周模糊度 模糊度函数法 适应度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解析法的全球定位系统姿态测量技术 被引量:7
5
作者 王永泉 王玫 +1 位作者 战兴群 张炎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904-1908,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实时全球定位系统(GPS)姿态测量初始化方法,将超越方程的求解与模糊度函数法相结合,有效地提高了初始化计算速度.讨论了模糊度函数法,从几何角度描述了观测方程,给出了二元非线性观测方程组的解,并对实测数据进行了处理.... 提出了一种新的实时全球定位系统(GPS)姿态测量初始化方法,将超越方程的求解与模糊度函数法相结合,有效地提高了初始化计算速度.讨论了模糊度函数法,从几何角度描述了观测方程,给出了二元非线性观测方程组的解,并对实测数据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一般的方法相比,初始化的计算更有效,更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定位系统 姿态测量 超越方程 模糊度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会照射源雷达系统中外辐射源的选择 被引量:20
6
作者 徐世友 陈曾平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6-19,共4页
机会照射源雷达与一般双/多基地雷达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照射源特点的差异。文中首先给出了目前可以利用的机会照射源种类,然后从辐射源的可用性、信号波形特征以及不同应用领域等方面分析了机会照射源雷达系统中外辐射源的选择原则,最后... 机会照射源雷达与一般双/多基地雷达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照射源特点的差异。文中首先给出了目前可以利用的机会照射源种类,然后从辐射源的可用性、信号波形特征以及不同应用领域等方面分析了机会照射源雷达系统中外辐射源的选择原则,最后介绍了针对不同辐射源和应用的目标定位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会照射源雷达 模糊函数 辐射功率 定位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推进轴系设计方案的综合评估 被引量:3
7
作者 吴杰长 吴晓平 陈国钧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59-61,67,共4页
探讨了将多目标决策理论应用于舰船推进轴系设计方案综合评估的方法 ,建立了推进轴系设计方案的多层次评估模型 ,讨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评估指标权值确定的矢量计算方法 ,给出了运用模糊隶属函数的底层典型定量指标的确定方法 .
关键词 舰船 推进轴系 设计方案 综合评估 权重 层次分析法 隶属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S辅助CLAMBDA与AFM的GPS/INS组合导航测姿方法 被引量:7
8
作者 丛丽 李二翠 +2 位作者 张立杨 秦红磊 薛瑞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82-887,共6页
为了提高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定姿的性能及成功率,将带约束的最小二乘降相关平差法(constrained least squares ambiguity decorrelation adjustment,CLAMBDA)与模糊度函数法(ambiguity function method,AFM)... 为了提高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定姿的性能及成功率,将带约束的最小二乘降相关平差法(constrained least squares ambiguity decorrelation adjustment,CLAMBDA)与模糊度函数法(ambiguity function method,AFM)两种算法相结合,同时利用惯性导航系统(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INS)姿态信息进行辅助,提出了一种GPS/INS组合定姿方法。在CLAMBDA解算过程中,将INS姿态信息与GPS载波相位和码伪距联合解算浮点解,然后再进行固定解搜索,如果姿态解算错误,则用AFM算法得到的姿态角进行替换。其间,用INS姿态信息缩小AFM的搜索范围。之后,GPS/INS进行组合滤波。通过实际系统跑车实验表明,相比于原算法,该算法能有效提高GPS定姿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定位系统 惯性导航系统 带约束最小二乘降相关平差 模糊度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点编码的遗传算法在GPS姿态测量技术上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沈明 周红进 朱颖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1-24,共4页
基于单基线的GPS载波相位双差姿态测量模型,利用模糊度函数法,建立起适应度函数,采用十进制编码设计了能够避开整周模糊度的求解而直接搜索解算载体姿态的遗传算法模型。实测数据处理结果表明:静态条件下,航向解算精度达到0.30°(... 基于单基线的GPS载波相位双差姿态测量模型,利用模糊度函数法,建立起适应度函数,采用十进制编码设计了能够避开整周模糊度的求解而直接搜索解算载体姿态的遗传算法模型。实测数据处理结果表明:静态条件下,航向解算精度达到0.30°(均方差),纵摇角解算精度达到0.40°(均方差),基线长解算精度达到0.30m(均方差)。可以证明算法具有潜在的动态姿态实时解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姿态测量 遗传算法 模糊度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北斗降维双差模型的舰艇快速定姿算法研究
10
作者 周志恒 赵建军 +1 位作者 杨利斌 桑德一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6-121,共6页
根据北斗GEO卫星的特殊星座构型,提出一种基于北斗降维双差模型的舰艇快速定姿算法。根据北斗GEO卫星的特点,在初始定位误差较小的情况下,忽略z轴误差带来的影响,建立降维双差模型。利用B_1和B_2频点形成宽巷组合,根据初始伪距值计算宽... 根据北斗GEO卫星的特殊星座构型,提出一种基于北斗降维双差模型的舰艇快速定姿算法。根据北斗GEO卫星的特点,在初始定位误差较小的情况下,忽略z轴误差带来的影响,建立降维双差模型。利用B_1和B_2频点形成宽巷组合,根据初始伪距值计算宽巷模糊度初始值,并解算基线向量候选值;通过模糊度函数法对候选值进行判决,得到最优基线向量,解出宽巷模糊度;最后以得到的最优基线向量为初始基线向量,利用B_1频点观测值形成2个双差观测方程,解算B_1频点模糊度,进行舰艇定姿。利用北斗实测数据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解算B_1频点模糊度成功率高,确定的航向角标准差为0.16°,纵摇角标准差为0.07°,是一种高效快速的舰艇定姿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系统 舰艇定姿 降维解算 基线向量 模糊度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高脉冲重复频率雷达的TBD检测算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鹏 张林让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73-278,共6页
针对高脉冲重复频率雷达高速运动弱小目标检测的距离模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规划的检测前跟踪算法。在目标的状态转移方程中,将目标的实际距离转化为模糊距离和模糊数两个变量,将解距离模糊问题转换为对模糊距离和模糊数的联合估... 针对高脉冲重复频率雷达高速运动弱小目标检测的距离模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规划的检测前跟踪算法。在目标的状态转移方程中,将目标的实际距离转化为模糊距离和模糊数两个变量,将解距离模糊问题转换为对模糊距离和模糊数的联合估计问题。文中提出的基于动态规划的检测前跟踪算法,通过最大后验概率估计方法(MAP)联合估计目标的模糊距离、多普勒速度和模糊数的变化,在存在距离模糊的情况下完成了对高速弱小目标能量的积累和检测。仿真结果表明,在多重脉冲重复频率工作模式下,该算法对高速运动弱小目标具有很好的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脉冲重复频率 距离模糊 模糊数 动态规划 检测前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迭代加权模糊度函数法的单历元模糊度固定 被引量:3
12
作者 高迪 何文涛 蔺晓龙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6-59,125,共5页
为提高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在复杂环境下的定向成功率,将迭代加权的思想与模糊度函数法(AFM)相结合,提出迭代加权模糊度函数法(IWAFW)。基于AFM算法,通过设计新的适应度函数,利用残差计算权重,实现对不同卫星信号权重的自动调节,并结... 为提高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在复杂环境下的定向成功率,将迭代加权的思想与模糊度函数法(AFM)相结合,提出迭代加权模糊度函数法(IWAFW)。基于AFM算法,通过设计新的适应度函数,利用残差计算权重,实现对不同卫星信号权重的自动调节,并结合惯性传感器给出的姿态信息,压缩搜索空间,降低计算量。通过实测试验验证,在复杂环境中,相比于AFM和带基线长度约束的最小二乘模糊度去相关算法(CLAMBDA),该算法能够有效提高模糊度固定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卫星定向 模糊度固定 模糊度函数法 迭代加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OFDM雷达通信一体化信号峰均比抑制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宋瑶 靳标 +1 位作者 徐朝阳 朱晓华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6-52,共7页
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信号是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常用的发射波形之一,但是其峰均比较高,影响发射机的工作效率。传统的限幅法虽然可以降低系统OFDM信号的峰均比(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P... 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信号是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常用的发射波形之一,但是其峰均比较高,影响发射机的工作效率。传统的限幅法虽然可以降低系统OFDM信号的峰均比(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PAPR),但会造成误码率(bit error rate,BER)增大和带外频谱泄露的问题。对传统的限幅法进行改进,将高于门限的信号进行抑制,通过迭代滤波消除带外信号弥散造成的频谱效率下降的问题。将改进峰均比抑制方法与传统峰均比抑制方法进行比较,验证了所提方法的低峰均比性能、误码率性能和模糊函数性能。仿真实验表明,所提方法通过合理设置限幅门限和选择迭代滤波次数,可以有效降低OFDM信号的PAPR,并且对雷达探测性能和通信性能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FDM 改进型限幅方法 PAPR 误码率 模糊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FM-PC复合调制信号的正交波形设计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晨 张劲东 +1 位作者 陶庆 黄佳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66-373,共8页
相位编码(Phase Coded, PC)信号运用在高速运动平台和高速目标探测中存在多普勒敏感问题,制约了其在宽多普勒容限正交波形中的应用。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线性调频(Linear Frequency Modulation, LFM)信号和PC信号复合调制的宽多普勒容限... 相位编码(Phase Coded, PC)信号运用在高速运动平台和高速目标探测中存在多普勒敏感问题,制约了其在宽多普勒容限正交波形中的应用。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线性调频(Linear Frequency Modulation, LFM)信号和PC信号复合调制的宽多普勒容限信号形式—LFM-PC信号,推导出了其脉间信号的模糊函数离散表达式,在多普勒容限内以归一化自模糊函数旁瓣与互模糊函数之和的最小化为准则建立优化设计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交替方向乘子法(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s, ADMM)的低复杂度信号优化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基于ADMM优化后的LFM-PC信号在多普勒容限内具有较好的波形分集增益与波形隔离度,优化算法具有收敛速度快,运算量低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调制信号 模糊函数 多普勒容限 波形优化设计 交替方向乘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FM-PC复合调制信号优化设计算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晨 张劲东 +1 位作者 丁逊 尚东东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2-98,共7页
针对相位编码(Phase Coded,PC)信号在高速运动平台和高速目标探测中运用存在多普勒敏感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线性调频(Linear Frequency Modulation,LFM)信号和相位编码信号复合调制的宽多普勒容限信号形式——LFM-PC复合调制信号。本文... 针对相位编码(Phase Coded,PC)信号在高速运动平台和高速目标探测中运用存在多普勒敏感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线性调频(Linear Frequency Modulation,LFM)信号和相位编码信号复合调制的宽多普勒容限信号形式——LFM-PC复合调制信号。本文推导了LFM-PC信号的模糊函数,在多普勒容限内以最小归一化积分旁瓣为准则建立了信号优化设计模型,提出了基于交替方向乘子法(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s,ADMM)的低复杂度信号优化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此算法优化设计的LFM-PC信号具有宽多普勒容限的同时降低了归一化旁瓣,并且此优化算法具有收敛速度快、运算量低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调制信号 模糊函数 多普勒容限 信号优化设计 交替方向乘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M算法的脉冲串模糊函数设计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乃清 张劲东 +1 位作者 李晨 丁逊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99-604,610,共7页
针对离散相位调制脉冲串信号的模糊函数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MM算法的波形设计方法。MM算法是一种求解最优化问题的迭代算法,通过重复“构造辅助函数-求解辅助函数最优值”的过程,可以逐步逼近原问题的全局最优解。本文首先将脉冲串... 针对离散相位调制脉冲串信号的模糊函数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MM算法的波形设计方法。MM算法是一种求解最优化问题的迭代算法,通过重复“构造辅助函数-求解辅助函数最优值”的过程,可以逐步逼近原问题的全局最优解。本文首先将脉冲串模糊函数设计问题建模为带约束四次型最优化问题,然后根据泰勒展开,给出了位于原函数上界的辅助函数的构造方法。其中,辅助函数的形式为带约束二次型最优化问题,可通过交替方向乘子法(ADMM)求解。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相位调制信号 MM算法 交替方向乘子法 波形设计 模糊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替方向乘子法的频率-码型联合捷变波形优化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丁逊 张劲东 +1 位作者 李晨 王娜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5-93,共9页
针对频率-码型联合捷变雷达信号脉压后存在的距离维旁瓣过高问题,采用基于模糊函数模型下的积分旁瓣(ISL)作为衡量波形优化效果的量化指标,推导了频率-码型联合捷变雷达信号及其模糊函数表达式,建立了以最小化ISL为准则的波形优化设计模... 针对频率-码型联合捷变雷达信号脉压后存在的距离维旁瓣过高问题,采用基于模糊函数模型下的积分旁瓣(ISL)作为衡量波形优化效果的量化指标,推导了频率-码型联合捷变雷达信号及其模糊函数表达式,建立了以最小化ISL为准则的波形优化设计模型,并采用交替方向乘子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实现波形优化的同时,在优化效果及优化效率上相比于遗传算法得到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码型联合捷变 模糊函数 积分旁瓣 波形优化设计 交替方向乘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