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片状铝粉与SiO_(2)气凝胶对硅溶胶/苯丙乳液双层涂料隔热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刘传龙 刘荣鑫 +1 位作者 王莉 杜国平 《涂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63,共6页
为提高涂料保温隔热性能,以硅溶胶为主要成膜物,苯丙乳液为辅助成膜物,在基体表面形成双层隔热涂层,其中底层和顶层涂料分别以SiO_(2)气凝胶、片状铝粉作为隔热填料。系统研究了片状铝粉和SiO_(2)气凝胶对双层涂料隔热性能的影响,并对... 为提高涂料保温隔热性能,以硅溶胶为主要成膜物,苯丙乳液为辅助成膜物,在基体表面形成双层隔热涂层,其中底层和顶层涂料分别以SiO_(2)气凝胶、片状铝粉作为隔热填料。系统研究了片状铝粉和SiO_(2)气凝胶对双层涂料隔热性能的影响,并对相关隔热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片状铝粉含量为4%时涂层的隔热效果最好,与空白板相比隔热温差达到9.1℃;SiO_(2)气凝胶的添加量为4%~5%时,涂层的隔热性能最佳。片状铝粉的添加可使涂料具有反射型隔热性能,而SiO_(2)气凝胶的添加使涂料具有阻隔型隔热特性。结合这两者的隔热特性,成功构建了具有双机制隔热特性的双层涂料结构,其隔热温差达到了10.9℃,高于单一涂层的隔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溶胶 双层涂料 片状铝粉 SiO_(2)气凝胶 隔热保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水解sol-gel法的碳热还原氮化合成氮化铝超细粉体 被引量:9
2
作者 魏颖娜 魏恒勇 +3 位作者 赵冬梅 卜景龙 于云 王瑞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2546-2549,共4页
以无水氯化铝和异丙醚为原料,采用非水解溶胶-凝胶法制备出氧化铝凝胶。其经800℃煅烧才析出少量γ-Al2O3晶体,γ-Al2O3向α-Al2O3晶型转变在1200℃附近,经900℃煅烧后比表面积仍高达145m2/g,具有介孔结构。以该高活性氧化铝凝胶作为铝... 以无水氯化铝和异丙醚为原料,采用非水解溶胶-凝胶法制备出氧化铝凝胶。其经800℃煅烧才析出少量γ-Al2O3晶体,γ-Al2O3向α-Al2O3晶型转变在1200℃附近,经900℃煅烧后比表面积仍高达145m2/g,具有介孔结构。以该高活性氧化铝凝胶作为铝源,采用碳热还原氮化工艺合成氮化铝粉体。结果表明,氧化铝凝胶经300℃预煅烧,按n(C)/n(Al)=7.8与碳黑混合,在流量80mL/min高纯N2中,于1450℃还原氮化2h便可合成出平均粒径在400nm的高纯六方相AlN粉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水解溶胶-凝胶法 碳热还原氮化法 氮化铝 超细粉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铝盐Sol—gel法制备超细氧化铝粉末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洁尧 祝丽华 +1 位作者 何国新 杜海清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0-13,共4页
无机铝盐在一定的条件下水解形成均匀透明的凝胶,凝胶经干燥、热处理后可获得粒度在亚微米级且尺寸较均一的Al_2O_3超细粉末。本文着重探讨了溶胶—凝胶法制备Al_2O_3粉末的过程中,影响制得粉末颗粒大小、团聚状态和粒度分布的诸因素。... 无机铝盐在一定的条件下水解形成均匀透明的凝胶,凝胶经干燥、热处理后可获得粒度在亚微米级且尺寸较均一的Al_2O_3超细粉末。本文着重探讨了溶胶—凝胶法制备Al_2O_3粉末的过程中,影响制得粉末颗粒大小、团聚状态和粒度分布的诸因素。结论认为,低的铝盐浓度和成胶温度、短的成胶保温时间有利于制备颗粒细小、粒度均一的Al_2O_3超细粉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 超细粉末 溶胶凝胶 无机铝盐 水解 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铝溶胶对分子筛的破坏作用机理
4
作者 郭硕 达志坚 +2 位作者 严加松 田辉平 于善青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52,共12页
为探究磷酸铝溶胶对分子筛的破坏作用,通过剖析磷酸铝溶胶与其他黏结剂的区别,锁定pH值、磷物种以及二者协同作用为研究变量,采用XRD、BET、TEM、27 Al MAS NMR、29 Si MAS NMR、FTIR和XPS等表征手段分析了这些因素对分子筛晶体结构、... 为探究磷酸铝溶胶对分子筛的破坏作用,通过剖析磷酸铝溶胶与其他黏结剂的区别,锁定pH值、磷物种以及二者协同作用为研究变量,采用XRD、BET、TEM、27 Al MAS NMR、29 Si MAS NMR、FTIR和XPS等表征手段分析了这些因素对分子筛晶体结构、孔结构、骨架结构及表面元素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磷物种以及二者协同作用对分子筛破坏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为:pH值和磷物种的协同作用>磷物种的作用>pH值的作用;磷酸铝溶胶中的H^(+)和磷物种会相互促进彼此对Y型分子筛的破坏作用,H^(+)使分子筛骨架脱铝,同时磷物种会与分子筛表面的铝物种反应生成磷铝化合物,破坏孔道的同时加剧了骨架铝的脱除,甚至导致骨架硅的脱除,进而造成Y型分子筛骨架结构坍塌。而ZSM-5分子筛受上述因素的影响并不显著,这是由于ZSM-5分子筛较高的骨架硅/铝比使其骨架铝脱除量减少,从而阻碍了该破坏作用的发生,表明常规磷酸铝溶胶不适用于低硅/铝比分子筛的黏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铝溶胶 ZSM-5分子筛 Y型分子筛 PH值 磷物种 骨架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酸法处理铝电解废防渗料
5
作者 苏克箭 胡宪伟 +1 位作者 张俊宇 王兆文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0-49,共10页
提出了碱酸浸出处理铝电解废防渗料的工艺.以某铝厂废防渗料为原料,分析其主要物相为NaF,NaAlSiO_(4),CaF_(2),α-Al_(2)O_(3),Na_(3)AlF_(6),Si和β-Al_(2)O_(3).首先,原料水浸分离得到质量分数为98.84%的NaF.其次,采用单因素法得到碱... 提出了碱酸浸出处理铝电解废防渗料的工艺.以某铝厂废防渗料为原料,分析其主要物相为NaF,NaAlSiO_(4),CaF_(2),α-Al_(2)O_(3),Na_(3)AlF_(6),Si和β-Al_(2)O_(3).首先,原料水浸分离得到质量分数为98.84%的NaF.其次,采用单因素法得到碱浸处理水浸渣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温度90℃、液固比5 cm3/g、碱渣质量比0.25、反应时间100 min,该条件下Na3AlF6浸出率为94.04%.再次,通过单因素法得到酸浸处理碱浸渣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温度58℃、反应时间45 min、酸浓度0.6 mol/L、液固比12 cm^(3)/g,该条件下NaAlSiO_(4)和CaF_(2)可被浸出.将碱浸液滴入酸浸液中除去酸浸液中的硅,当pH约为3时酸浸液中硅溶胶沉淀效果最好,过滤后加热硅溶胶,产物主要为SiO_(2)·0.2Al_(2)O_(3),质量分数为97.20%.将过滤去除硅溶胶后的酸浸液加入碱浸液中沉淀回收氟盐,当pH为9时,CaF2和Na3AlF6的回收率最高,分别为95.91%和92.44%,质量分数分别为48.41%和25.14%,此外,沉淀物中还含有质量分数为25.32%的Al(OH)_(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电解 废防渗料 碱酸法 硅溶胶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H预处理溶胶凝胶封闭对铝合金阳极氧化膜耐蚀性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陈高红 肖鉴 +1 位作者 杨浩东 于美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67,共10页
目的开发一种新型LDH预处理溶胶凝胶封闭工艺,以获得高耐蚀性的封闭阳极氧化膜层。方法用LDH预处理溶胶凝胶封闭法对阳极氧化铝合金进行表面处理,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对封闭前后的氧化膜进行微观形貌表征,通过接触角测试... 目的开发一种新型LDH预处理溶胶凝胶封闭工艺,以获得高耐蚀性的封闭阳极氧化膜层。方法用LDH预处理溶胶凝胶封闭法对阳极氧化铝合金进行表面处理,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对封闭前后的氧化膜进行微观形貌表征,通过接触角测试评价阳极氧化膜层表面的润湿性能,通过浸泡实验、电化学阻抗谱对阳极氧化膜的耐蚀性进行研究,并与传统沸水封闭工艺进行比较。结果经LDH预处理后,膜层表面被一层致密的LDH覆盖,多孔结构和孔洞缺陷均消失。涂覆溶胶凝胶后,膜层表面均匀平整,无明显缺陷。与沸水封闭相比,LDH预处理溶胶凝胶封闭的氧化膜具有更平整均匀的表面和更低的粗糙度,接触角为92.3°,具有疏水性。在3.5%(质量分数)NaCl溶液中浸泡15 d后,膜层的低频阻抗值仍可达到6.79×10^(6)Ω·cm^(2),与传统沸水封闭法相比,高出2个数量级。膜层具有良好的长期耐蚀性,其主要机理为LDH的铝合金氧化膜空隙和表面生长出双片层状的LiAl-LDH,表面膜层更致密,片层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阻挡了腐蚀溶液的入侵,同时使膜层表面存在更多的-OH基团,在溶胶凝胶封闭时提供了更多的反应位点,促进了溶胶凝胶涂层与基体之间的结合,有效阻挡了外界溶液对基体的入侵,因此延缓了腐蚀。结论LDH预处理溶胶凝胶封闭工艺提高了铝合金阳极氧化膜的致密性和表面疏水性以及膜层的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阳极氧化 溶胶凝胶法 封闭改性 LDH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溶胶对VOCs催化氧化整体式催化剂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影响
7
作者 梁浩源 曲振平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65-572,共8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整体式催化剂时,活性组分在催化剂载体表面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是评价其能否实现商业化应用的关键因素.采用铝溶胶作为溶剂配制活性组分浸渍液,可提高挥发性有机物(VOCs)整体式催化剂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铝溶胶通过在... 采用浸渍法制备整体式催化剂时,活性组分在催化剂载体表面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是评价其能否实现商业化应用的关键因素.采用铝溶胶作为溶剂配制活性组分浸渍液,可提高挥发性有机物(VOCs)整体式催化剂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铝溶胶通过在拟薄水铝石(AlOOH)中滴加硝酸形成.考察了AlOOH添加量、n(H^(+)/AlOOH)、溶胶形成的温度和时间对催化剂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AlOOH添加量为6%、n(H^(+)/AlOOH)=0.9、常温溶胶5min制备的铝溶胶配制浸渍液涂覆到堇青石表面制得的整体式催化剂具有最佳力学性能,在超声振荡4h后,涂层脱落率仅为0.0396%,远低于未添加铝溶胶制备的催化剂(2.7%).此外,在600℃下热处理4h后,t90仅下降10℃,说明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溶胶 整体式催化剂 力学性能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方法对ZnMnO_(3)/N-CNT复合材料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催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侯雨薇 于梦飞 +1 位作者 俞小花 谢刚 《分子催化(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41,I0002,共8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以及水热法制备了ZnMnO_(3)/N-CNT钙钛矿型催化剂,研究不同制备方法对催化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比表面积测定仪(BET)等分析手段对催化剂... 采用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以及水热法制备了ZnMnO_(3)/N-CNT钙钛矿型催化剂,研究不同制备方法对催化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比表面积测定仪(BET)等分析手段对催化剂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电化学测试系统评价催化剂的氧还原反应(ORR)催化活性,并考察了催化剂在铝-空气电池中的催化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水热法制备的ZnMnO_(3)/N-CNT催化剂起始电势(Eonset)与半波电势(E1/2)高于商业Pt/C催化剂,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此外,使用其制备的铝-空气电池具有较高的放电电压,释放的总能量为55.59MWh·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溶胶-凝胶法 共沉淀法 ZnMnO_(3) 铝-空气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ZnO薄膜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降解甲基橙(英文) 被引量:24
9
作者 彭峰 陈水辉 +2 位作者 张雷 王红娟 谢志勇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44-948,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ZnO透明溶胶,在铝箔上涂膜后经500℃处理制得具有可见光响应的纳米ZnO薄膜光催化剂.以甲基橙模拟有机污染物,在可见光下研究了薄膜的降解性能,结果表明,用一片有效面积为200cm2的ZnO/Al薄膜作为催化剂,甲基橙的降... 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ZnO透明溶胶,在铝箔上涂膜后经500℃处理制得具有可见光响应的纳米ZnO薄膜光催化剂.以甲基橙模拟有机污染物,在可见光下研究了薄膜的降解性能,结果表明,用一片有效面积为200cm2的ZnO/Al薄膜作为催化剂,甲基橙的降解率达到96.3%,比ZnO负载在玻璃上制得的ZnO/glass薄膜催化剂活性高得多.采用扫描电镜与原子力显微镜对ZnO/Al薄膜制备条件进行了表征,结果发现多孔ZnO/Al薄膜比致密ZnO/Al薄膜具有更高的活性,实验制备的具有高活性的ZnO/Al薄膜颗粒平均直径为52.2nm.采用本方法制备的ZnO/Al薄膜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能在可见光下降解有机物的有效光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氧化锌薄膜 铝箔 溶胶-凝胶法 可见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硝酸铝为原料制备铝溶胶的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吴建锋 徐晓虹 张欣 《陶瓷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155-159,共5页
以廉价的无机盐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性能良好的铝溶胶,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差热热重分析(TG-DTA)现代测试技术对干燥后的凝胶进行物相分析和热稳定性分析。实验发现,采用沉淀后立即过滤的方法能够提高去除NO-3离子的效率... 以廉价的无机盐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性能良好的铝溶胶,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差热热重分析(TG-DTA)现代测试技术对干燥后的凝胶进行物相分析和热稳定性分析。实验发现,采用沉淀后立即过滤的方法能够提高去除NO-3离子的效率,缩短制备周期。无定形沉淀在较高的pH条件下,能促使溶解-重结晶反应发生,生成勃姆石颗粒,颗粒的结晶度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而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盐 溶胶-凝胶法 溶解-重结晶 铝溶胶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镁氢氧化物溶胶吸附脱色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玉江 隗娜 +2 位作者 吴涛 曹楠 毕研俊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9-182,共4页
对染料在具有永久正电荷的铝镁氢氧化物上的吸附,考察了铝镁比、染料类型、pH值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并进行了动力学、热力学研究结果表明,铝镁氢氧化物溶胶具有良好的脱色效果,铝镁比为1∶3的溶胶处理效果最佳;溶胶对大多数阴离子... 对染料在具有永久正电荷的铝镁氢氧化物上的吸附,考察了铝镁比、染料类型、pH值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并进行了动力学、热力学研究结果表明,铝镁氢氧化物溶胶具有良好的脱色效果,铝镁比为1∶3的溶胶处理效果最佳;溶胶对大多数阴离子型染料的脱色率明显大于其它类型;染料的吸附量随pH值的增大而减小;溶胶对实验的各种阴离子型染料的饱和吸附量在961—3319mg·g-1之间;吸附量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 阴离子型 氢氧化物 染料 研究 pH值 饱和吸附量 脱色率 吸附脱色 脱色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形氧化铝制备过程中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马群 薛秀男 +1 位作者 杨祖润 赵训志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6-28,47,共4页
介绍了球形氧化铝的各种制备工艺及成形方法,并以油柱成形法制备球形氧化铝。利用低温液氮吸附仪、压汞仪以及智能强度测定仪对其物化性质进行了测定,重点考察了不同铝源合成的水合氧化铝、加料方式、扩孔剂和胶溶剂用量对球形氧化铝性... 介绍了球形氧化铝的各种制备工艺及成形方法,并以油柱成形法制备球形氧化铝。利用低温液氮吸附仪、压汞仪以及智能强度测定仪对其物化性质进行了测定,重点考察了不同铝源合成的水合氧化铝、加料方式、扩孔剂和胶溶剂用量对球形氧化铝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制备水合氧化铝的铝源是影响球形氧化铝的重要因素;并流加料方式能制得大孔容、低表观密度、高强度的球形氧化铝;球形氧化铝的制备过程中,要制得适合于油柱成形的铝溶胶,胶溶剂加入量有最佳的用量范围,胶溶剂用量愈大,球性氧化铝的强度、比表面、孔容愈大,而孔径却随之变小;活性炭粉能有效地提高球形氧化铝的压汞孔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氧化铝 铝溶胶 油柱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SiO_2包覆型水性铝粉 被引量:9
13
作者 瞿晓岳 朱宏伟 +1 位作者 谢辉 陈振兴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41-1245,共5页
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SiO2包覆型水性铝粉,研究TEOS、水和乙二胺的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包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EOS、水、乙二胺和片状铝粉的质量比为1.4:36:0.75:1,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6h... 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SiO2包覆型水性铝粉,研究TEOS、水和乙二胺的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包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EOS、水、乙二胺和片状铝粉的质量比为1.4:36:0.75:1,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6h时,所得水性铝粉的缓蚀效率达95.4%,而涂膜光泽度为86.1Gs,仅比溶剂型铝粉的低5.1%。采用扫描电镜、激光粒度分布和红外光谱等手段对SiO2包覆型水性铝粉进行表征,证实SiO2包覆层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铝粉 溶胶-凝胶法 表面包覆 正硅酸乙酯 SI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A修饰的溶胶-凝胶法制备γ-Al_2O_3超滤膜的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章德玉 刘有智 谢五喜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4-38,共5页
以氯化铝与氨水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陶瓷膜溶胶,在微滤α-Al2O3支撑体上制备了γ-Al2O3超滤膜.考察了聚乙烯醇(PVA)对膜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气体和液体渗透和截留分子量等实验方法,对所制备的不对称超滤膜进行了表征.实验... 以氯化铝与氨水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陶瓷膜溶胶,在微滤α-Al2O3支撑体上制备了γ-Al2O3超滤膜.考察了聚乙烯醇(PVA)对膜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气体和液体渗透和截留分子量等实验方法,对所制备的不对称超滤膜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用该法制备的氧化铝超滤膜,表面无裂纹和针孔等缺陷产生,孔径分布窄,平均孔径为8 nm左右,气体和液体渗透性稳定,对分子量约为6000的PEG截留率为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铝 溶胶-凝胶法 γ-Al2O3超滤膜 制备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316L整体式催化剂载体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
15
作者 任衍伦 刘京雷 +2 位作者 张莉 徐宏 应翔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4-58,共5页
以拟薄水铝石作为γ-Al2O3催化剂载体的前驱体,HNO3为胶溶剂,制备预涂敷铝溶胶浆液。以γ-Al2O3、拟薄水铝石、铝溶胶、聚乙烯醇(PVA)制备二次涂覆浆液。采用预涂敷和二次涂敷两步法,在酸洗后的316 L不锈钢表面浸渍提拉涂敷浆液,经烧结... 以拟薄水铝石作为γ-Al2O3催化剂载体的前驱体,HNO3为胶溶剂,制备预涂敷铝溶胶浆液。以γ-Al2O3、拟薄水铝石、铝溶胶、聚乙烯醇(PVA)制备二次涂覆浆液。采用预涂敷和二次涂敷两步法,在酸洗后的316 L不锈钢表面浸渍提拉涂敷浆液,经烧结制备出γ-Al2O3/316L整体式催化剂载体。采用SEM,BET,XRD,EDS对载体的形貌特征和物相组分进行了分析,并用超声波震荡法对载体和基体的附着力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通过酸处理可使基体表面产生多孔结构,经2次焙烧,可以有效地提高载体的附着力,超声波振荡法测定载体平均质量损失率为1.24%。所制备的γ-Al2O3催化剂载体孔径适宜,主要在3 nm和10 nm之间,和常用催化剂载体孔径相近。γ-Al2O3催化剂载体生长均匀光滑,无裂痕,比表面积大,为234 m2/g,孔隙连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式催化剂载体 浸渍提拉涂覆 培烧 铝溶胶 不锈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酸铝体系氧化铝连续纤维的制备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贾玉娜 曹旭 +1 位作者 焦秀玲 陈代荣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57-1264,I0001,I0002,共10页
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耐高温结构增强材料,氧化铝连续纤维应用广泛,但其规模化制备流程长,技术难度大。本研究以自制的铝溶胶和市售硅溶胶为前驱体,研究了铝溶胶的微观结构和组成,探讨了溶胶具有优异可纺性的原因。通过溶胶-凝胶结合干法... 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耐高温结构增强材料,氧化铝连续纤维应用广泛,但其规模化制备流程长,技术难度大。本研究以自制的铝溶胶和市售硅溶胶为前驱体,研究了铝溶胶的微观结构和组成,探讨了溶胶具有优异可纺性的原因。通过溶胶-凝胶结合干法纺丝技术制备了氧化铝基凝胶连续纤维,纤维长度可达1500 m以上,进一步高温陶瓷化后形成了直径约为10μm、主晶相为γ-Al_(2)O_(3)和无定型SiO2的氧化铝陶瓷连续纤维,其中在1100℃下煅烧30 min所制备的纤维单丝平均拉伸强度达到2.0 GPa。微观结构分析表明陶瓷纤维结构致密,其中粒度仅为10~20 nm的γ-Al_(2)O_(3)晶粒均匀分布于无定型SiO_(2)中,使纤维表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该制备过程绿色简单可控,具有产业化应用前景。进一步对氧化铝连续纤维的耐高温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氧化铝连续纤维可在1000℃长时间使用,短时使用温度可达13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连续纤维 溶胶-凝胶法 铝溶胶 干法纺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表面溶胶-凝胶防腐蚀膜层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5
17
作者 潘晓铭 吴俊升 +1 位作者 肖葵 李晓刚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45-1052,共8页
铝及其合金具有低密度、高比强度等优点,在很多行业被广泛使用。然而,由于其耐蚀性一般,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应用。提高其耐蚀性的有效手段之一就是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在铝合金表面制备防腐蚀膜层,该技术具有操作简单、节能环保等优点,... 铝及其合金具有低密度、高比强度等优点,在很多行业被广泛使用。然而,由于其耐蚀性一般,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应用。提高其耐蚀性的有效手段之一就是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在铝合金表面制备防腐蚀膜层,该技术具有操作简单、节能环保等优点,有望取代对环境不友好的铬酸盐处理技术。对铝合金表面溶胶-凝胶氧化物、有机、有机改性硅酸盐、含掺杂物有机改性硅酸盐复合等防腐蚀膜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溶胶-凝胶 防腐蚀 膜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包覆改性薄片铝粉颜料及其耐酸性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皮丕辉 陈军 +3 位作者 李利君 文秀芳 程江 杨卓如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3-58,共6页
以正硅酸乙酯为前驱体,氨水为催化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在薄片铝粉颜料表面包覆了一层薄而致密的纳米SiO2层,考察了反应工艺参数对包覆层形貌及耐酸性的影响.通过调节反应温度和时间、铝硅比、水硅比、催化剂用量等工艺条件,可以控制正硅... 以正硅酸乙酯为前驱体,氨水为催化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在薄片铝粉颜料表面包覆了一层薄而致密的纳米SiO2层,考察了反应工艺参数对包覆层形貌及耐酸性的影响.通过调节反应温度和时间、铝硅比、水硅比、催化剂用量等工艺条件,可以控制正硅酸乙酯的水解速率、活性硅酸在铝粉粒子表面的吸附速率及缩合速率之间的相对大小,从而控制SiO2以膜沉积的方式对铝粉进行包覆,得到均匀致密的包覆膜.实验得到较优的条件为:同时滴加正硅酸乙酯和氨水水溶液,控制铝硅比为5.5,水硅比为30,氨水用量3 mL,在40℃下反应6 h,铝粉粒子表面的SiO2包覆层均匀致密,包覆型铝粉在pH=1的酸溶液中能稳定存在30 d而不产生H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颜料 二氧化硅 溶胶凝胶 耐酸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勃姆石溶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谢五喜 刘有智 +2 位作者 张芳 李裕 郭雨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1-73,78,共4页
以氯化铝与氨水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陶瓷膜溶胶.在制备溶胶的过程中,实验考察了水解温度、胶溶剂种类及用量、蒸发时间、老化时间及温度等因素对最终溶胶稳定性能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在确定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一... 以氯化铝与氨水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陶瓷膜溶胶.在制备溶胶的过程中,实验考察了水解温度、胶溶剂种类及用量、蒸发时间、老化时间及温度等因素对最终溶胶稳定性能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在确定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一个因素,来考察单个因素对溶胶性能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分析方法的实验研究,找到了制备稳定透明的勃姆石溶胶的优化参数,其最优参数为:水解温度85℃,n(H+)/n(Al3+)=0.14∶1,n(H2O)/n(Al3+)=140∶1,蒸发时间3h,老化温度90℃,老化时间4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铝 溶胶-凝胶法 勃姆石溶胶 陶瓷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铝氢氧化物正电溶胶的制备 被引量:3
20
作者 韩书华 许之 +1 位作者 侯万国 张春光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48-152,共5页
对镁铝氢氧化物制备的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溶胶中镁铝比随混合溶液中镁铝比的增加而增加到一极限值(Mg/Al=2)。随着制备时的镁铝比的增加,溶胶的固含量增加,其产率下降,但ζ电位先上升而后下降。在溶液中镁铝比... 对镁铝氢氧化物制备的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溶胶中镁铝比随混合溶液中镁铝比的增加而增加到一极限值(Mg/Al=2)。随着制备时的镁铝比的增加,溶胶的固含量增加,其产率下降,但ζ电位先上升而后下降。在溶液中镁铝比大于2∶1时,溶胶中只有镁铝氢氧化物。随温度的升高,在胶溶过程中颗粒增大,为六角片状微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铝氢氧化物 溶胶 制备 钻井液添加剂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