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C-LED构建的AC-LED光效及光衰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杨卫桥 黄帆 +1 位作者 张建华 殷录桥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38-442,共5页
传统的LED是以直流电驱动,在AC/DC转换过程中,有高达15%~30%的电力耗损。为避免该部分耗损,可直接用AC驱动的LED成为目前一个研究热点。通过对DC-LED器件进行AC驱动连接,并以一组DC驱动器件为参考,对三组不同连接方式AC-LED的光学性能... 传统的LED是以直流电驱动,在AC/DC转换过程中,有高达15%~30%的电力耗损。为避免该部分耗损,可直接用AC驱动的LED成为目前一个研究热点。通过对DC-LED器件进行AC驱动连接,并以一组DC驱动器件为参考,对三组不同连接方式AC-LED的光学性能进行了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分别在相同的电流、电压和功率条件下,AC-LED的发光效率均低于DC-LED器件的发光效率,并从低电压驱动和周期性电压对效率的影响两个方面分析了其效率低的原因。最后对AC-LED与DC-LED器件进行350 mA和60℃条件下的老化实验,经过750 h的光通量维持率老化实验后,AC-LED器件的光通量维持率明显低于DC-LED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led(DC-led) 交流led(ac-led) 发光效率 光衰 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斩波式开关LED照明灯恒流驱动电源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金永镐 金楠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17-1418,1421,共3页
提出了一种与交流电电源频率同步进行开关工作,LED照明灯驱动用小功率开关电源的设计方法。这种电源结构简单,可在50 Hz/60 Hz频率的110~260 V宽电压范围内工作,有软启动功能,有恒流驱动功能,在输出10~250 V电压下可输出20~100 mA的... 提出了一种与交流电电源频率同步进行开关工作,LED照明灯驱动用小功率开关电源的设计方法。这种电源结构简单,可在50 Hz/60 Hz频率的110~260 V宽电压范围内工作,有软启动功能,有恒流驱动功能,在输出10~250 V电压下可输出20~100 mA的电流,且稳定可靠,电路简单,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电 同步 led 宽电压 恒流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Micro-LED驱动与检测的单端注入电致发光机理 被引量:4
3
作者 李俊龙 李文豪 +6 位作者 苏昊 邱佳雯 王堃 张永爱 周雄图 吴朝兴 郭太良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991-2000,共10页
Micro-LED具有高分辨率、高色域、高稳定性等优点,在近眼显示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Mi-cro-LED存在着巨量电致发光检测和巨量金属键合两大技术瓶颈。本文提出了一种单端载流子注入的Micro-LED工作模式,并制备了一种基于该工作... Micro-LED具有高分辨率、高色域、高稳定性等优点,在近眼显示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Mi-cro-LED存在着巨量电致发光检测和巨量金属键合两大技术瓶颈。本文提出了一种单端载流子注入的Micro-LED工作模式,并制备了一种基于该工作模式的Micro-LED器件,即单注入型Micro-LED。通过实验和仿真研究单注入型Micro-LED的工作过程,探究其工作机理。研究了单注入型Micro-LED在正弦交流电下的电流-驱动电压关系、电流-驱动频率关系、亮度-驱动频率关系,以及能带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并提出单注入型Micro-LED的载流子输运模型。最后,展示了单注入模式在垂直结构Micro-LED检测领域的应用,为Micro-LED检测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led 单端载流子注入 电致发光检测 交流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电学接触型氮化镓基Micro-LED器件光电性能 被引量:3
4
作者 许海龙 陈孔杰 +4 位作者 陈培崎 周雄图 郭太良 吴朝兴 张永爱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92-1600,共9页
针对传统Micro-LED芯片巨量转移与键合、发光芯片与驱动电极高质量接触等技术难题,本文采用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沉积和原子层沉积工艺制备无电学接触型氮化镓基Micro-LED器件,研究了器件的伏安特性、亮度-频率特性、发光延迟特性及阻... 针对传统Micro-LED芯片巨量转移与键合、发光芯片与驱动电极高质量接触等技术难题,本文采用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沉积和原子层沉积工艺制备无电学接触型氮化镓基Micro-LED器件,研究了器件的伏安特性、亮度-频率特性、发光延迟特性及阻抗-频率特性等光电特性,并分析了器件工作机理。实验结果表明,交流驱动的无电学接触型Micro-LED器件的电流随着频率的增大而增大,且I-V特性呈线性关系。在20V_(pp)的驱动信号下,器件亮度随频率的增大先上升后下降,在频率为25 MHz时,器件亮度达到最大,且发光峰值滞后于电流峰值,说明器件的发光存在延迟。器件的等效阻抗随着频率的增大呈现先减小后趋于稳定的趋势,且器件在频率53 MHz附近出现负电容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led器件 氮化镓 无电学接触 交流驱动 光电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驱动无电学接触GaN基Micro⁃LED器件光电特性 被引量:1
5
作者 郭韫韵 翁书臣 +5 位作者 邹振游 许海龙 王浩楠 周雄图 吴朝兴 张永爱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242-2249,共8页
针对Micro‐LED器件微型化带来的尺寸效应、高速巨量转移、发光器件与驱动背板的高精度键合等问题,本文通过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和原子层沉积技术制备了一种垂直结构的交流驱动无电学接触型GaN基Micro‐LED器件,研究了其光电特性。结... 针对Micro‐LED器件微型化带来的尺寸效应、高速巨量转移、发光器件与驱动背板的高精度键合等问题,本文通过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和原子层沉积技术制备了一种垂直结构的交流驱动无电学接触型GaN基Micro‐LED器件,研究了其光电特性。结果表明,器件电路模型可等效为RC电路,随着交流驱动信号频率的增大,器件等效阻抗先快速减小后趋于稳定。当频率固定时,器件I⁃V特性呈线性关系,器件等效阻抗稳定,器件亮度随着驱动电压增大而增强。当驱动电压固定时,器件在16~22 MHz频率范围内达到最大亮度,且亮度随频率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此外,由于回路呈电容特性,无电学接触型Micro‐LED器件存在发光延迟效应和电流超前效应。对比传统Micro‐LED器件,无电学接触型Micro‐LED器件与外部电极无电学接触,在交流驱动条件下实现内部载流子复合发光,有望解决Micro‐LED芯片微型化带来的技术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led器件 氮化镓 无电学接触 交流驱动 光电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叉双环LED驱动电源的研究
6
作者 李舒然 陈鸣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18,23,共6页
LED是一种非常敏感的半导体照明器件,故需要性能优越的驱动电源。该文针对LED的特性,提出了创新的交叉双环LED驱动电源,该设计利用双运放LM358芯片进行电流电压交叉控制以达到优秀的输出特性。文章首先分析了电路的原理,然后利用Matlab... LED是一种非常敏感的半导体照明器件,故需要性能优越的驱动电源。该文针对LED的特性,提出了创新的交叉双环LED驱动电源,该设计利用双运放LM358芯片进行电流电压交叉控制以达到优秀的输出特性。文章首先分析了电路的原理,然后利用Matlab软件对控制策略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进行了分析,证明所提出设计的稳定性,并论述了相关优点及参数计算。电路采用BUCK拓扑结构,以及LM358芯片实现交叉双环控制,可精确控制LED驱动电源的输出电压和电流。Simulink仿真结果及实验结果验证了此电路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 驱动电源 交叉双环控制 恒流稳压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单级图腾柱无桥交流发光二极管驱动电源 被引量:1
7
作者 薛晓明 陈宏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115-119,共5页
针对交流发光二极管(AC LED)直接与市电连接存在效率低、谐波含量高以及频闪的问题,提出一种交流发光二极管(AC LED)驱动电源。提出的驱动电源采用单级图腾柱无桥结构,并辅之高频方波驱动策略,具有使用元件少、控制简单的优点。理论分... 针对交流发光二极管(AC LED)直接与市电连接存在效率低、谐波含量高以及频闪的问题,提出一种交流发光二极管(AC LED)驱动电源。提出的驱动电源采用单级图腾柱无桥结构,并辅之高频方波驱动策略,具有使用元件少、控制简单的优点。理论分析和实验证明:提出的驱动电源在输入电压10%波动范围内,效率大于90%,功率因素大于0.95,且无任何频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发光二极管 单级无桥功率因素校正 驱动电源 图腾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