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的现代化”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统一——兼论中国式现代化对西方现代化的超越
1
作者 孙熙国 瞿杨 《思想战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共7页
人的现代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在中国式现代化问题上的理论表达。从本体论的角度来讲,中国式现代化是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核心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逻辑上的内在联系;从价值论的角度来... 人的现代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在中国式现代化问题上的理论表达。从本体论的角度来讲,中国式现代化是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核心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逻辑上的内在联系;从价值论的角度来讲,人的现代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至上、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尊重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从实践论的角度来讲,中国式现代化的历程就是不断实现人的解放、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历程,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推进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而,中国式现代化在本质上就是人的现代化,是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时代践履,是对西方现代化的根本性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现代化 人的解放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 西方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及其对人的现代化的启示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国坛 侯明辰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9-125,共7页
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基础。这一思想是马克思在欧洲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和各种共产主义思潮蓬勃兴起的背景下为科学阐释共产主义思想而逐步形成的。马克思把人的本质确立为全面性和自由性的统一,其中的... 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基础。这一思想是马克思在欧洲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和各种共产主义思潮蓬勃兴起的背景下为科学阐释共产主义思想而逐步形成的。马克思把人的本质确立为全面性和自由性的统一,其中的全面性包括全体人的共同发展、个体人的普遍本质,以及观念的总体性和个体人的全面关系等;而自由性包括人的物质生产活动的自由、人的个性才能发挥的自由和职业生活选择的自由。从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角度看,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核心是资本的现代化,其结果必然导致人的异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这与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一脉相承。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对当代人的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人的本质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人的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恩政治哲学的贡献、价值及其当代意义
3
作者 江畅 周莹萃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21,共10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政治哲学(后文简称为“马恩政治哲学”)对人类政治哲学和政治文明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这些价值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人类文明新形态完善和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具有重大现实...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政治哲学(后文简称为“马恩政治哲学”)对人类政治哲学和政治文明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这些价值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人类文明新形态完善和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马恩政治哲学创建了以人类彻底解放和普遍幸福为终极追求的政治哲学体系,描绘了具有现实可行性的美好理想社会,找到了实现理想蓝图的强大社会力量,开辟了破坏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可靠路径。马恩政治哲学给政治哲学提供了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础,确立了全人类立场和价值取向,将每一个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规定为政治的终极目的,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普遍性的核心理念和基本原则,明确了政治哲学改变世界的根本使命和实践要求。马恩政治哲学研究和回答了一系列重大政治问题,其政治本性论为政治文明进步奠定了牢固的动力基础,政治目的论为人类普遍而永久获得幸福指明了正确前进道路,政治制度论为社会长治久安贡献了政治哲学智慧,政治活动理论为实行人民统治和治理提供了可行的实践方案,政治权力论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充分理论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恩政治哲学 唯物史观 人类立场 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对全人教育的批判性考察 被引量:4
4
作者 杨云霞 叶恒语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99-107,共9页
近年来,欧美国家推崇的全人教育模式颇受关注,然而其是否合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话语叙事有待从学理层面进一步推敲。作为我国教育的理论指导,“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兼具人的存在论与教育的认识论二重逻辑进路,与西方教育主张存在... 近年来,欧美国家推崇的全人教育模式颇受关注,然而其是否合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话语叙事有待从学理层面进一步推敲。作为我国教育的理论指导,“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兼具人的存在论与教育的认识论二重逻辑进路,与西方教育主张存在明显边界。鉴于此,需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两种视界出发,解构全人教育内涵的缺陷不足,以期为我国教育模式守正创新提供必要的省思。在人的存在论层面,全人教育用观念把握人的本质规定,抽象张扬主体人格,暴露出宗教神秘倾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回归感性的对象性活动,立足“现实的个人”指出消解异化、走向自由的合理路向。在教育的认识论层面,全人教育过分强调对教育的精神性解读,基于个体本位催生出利己主义思潮和技术理性偏见;马克思循着资本批判和消灭旧式分工的原则立场,创造性地提出寓于集体的综合技术教育,为无产阶级进步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全人教育 人的存在论 教育的认识论 人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工厂”境遇中数字资本权力的时间规训:困境及其克服 被引量:6
5
作者 马辰龙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8-115,共8页
在“社会工厂”的时间秩序中,劳动时间与自由时间的界限随着劳动时空延展、生产主体泛化、主体意识迷失而趋于模糊,作为“人的发展空间”的自由时间日渐“匮乏”。数字资本权力通过时间规训使人内化时间规则并形成最有利于价值增殖的“... 在“社会工厂”的时间秩序中,劳动时间与自由时间的界限随着劳动时空延展、生产主体泛化、主体意识迷失而趋于模糊,作为“人的发展空间”的自由时间日渐“匮乏”。数字资本权力通过时间规训使人内化时间规则并形成最有利于价值增殖的“时间习惯”,形塑出“主动”延长数字劳动时间、增加劳动强度的驯顺主体以最大化攫取剩余价值。由于沦为驯顺主体深度受缚于数字异化劳动,人在“过度劳动”与“过度享乐”的迷失中深陷“时间困境”,既无益于高质量身心恢复,也无益于能力提升与精神跃升。走出人的发展之时间困境,需要基于数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使人彻底免于时间规训并摆脱数字异化劳动之缚,从而彰显自由时间之于人的发展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资本权力 时间规训 自由时间 数字异化劳动 人的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育融合”视域下的知识融通——从知识立场到生命立场 被引量:7
6
作者 鲁子箫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5-62,共8页
从“五育并举”走向“五育融合”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而知识融通是“五育融合”的基础。追溯历史,知识分化和教学知识学科化是知识逐渐遮蔽生命、知识逻辑取代生命发展逻辑的过程。因应人的全面发展需要,融通是知识进化... 从“五育并举”走向“五育融合”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而知识融通是“五育融合”的基础。追溯历史,知识分化和教学知识学科化是知识逐渐遮蔽生命、知识逻辑取代生命发展逻辑的过程。因应人的全面发展需要,融通是知识进化的根本出路。知识融通作为“五育融合”之基础的理论逻辑体现为:“五育融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但“以知识为中心”的分科式知识组织方式阻碍着学习者生命的整全发展。因此,通过“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知识融通才能以“整全的知识”育“全面发展的人”。当前,人文知识的重组和教学重建成为知识融通的“试验田”,要坚持知识的生命立场,打破学科间知识边界、领域内知识固化和“唯知识”的教学评价,围绕生命主题开展知识融通,为实现“五育融合”和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融合” 知识融通 教学知识组织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人学逻辑 被引量:4
7
作者 袁伟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0,共10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现代化,其中最核心的区别是中国式现代化以人为中心,而西方现代化以物为中心。以人为中心的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深刻的人学逻辑。具体来看,...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现代化,其中最核心的区别是中国式现代化以人为中心,而西方现代化以物为中心。以人为中心的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深刻的人学逻辑。具体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满足和发展人的各方面需要,并提升人的需要层次;中国式现代化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人的异化,改善和提升人的存在状态;中国式现代化使人逐步摆脱自然界、社会关系、陈腐体制机制等束缚,促进人的自由。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就是推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人学逻辑 资本逻辑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异化到自由全面的发展——对人的存在状态发展之路的马克思主义解答 被引量:5
8
作者 王金福 王永山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10,共6页
人类的生存状态,经历两个基本的阶段:异化状态和自由全面发展的状态。人类在进入自由全面发展的生存状态以前,历史必然地要经受异化的苦难。一方面想要通过市场经济发展生产力(实际上也就是为最终消灭异化创造历史条件),另一方面又不想... 人类的生存状态,经历两个基本的阶段:异化状态和自由全面发展的状态。人类在进入自由全面发展的生存状态以前,历史必然地要经受异化的苦难。一方面想要通过市场经济发展生产力(实际上也就是为最终消灭异化创造历史条件),另一方面又不想要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造成的人的存在的异化状态,以为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可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这只能是一些人头脑中的美好愿望,是自欺欺人的幻想。无论是异化状态还是自由全面发展的状态,都是历史的产物,是由人类生活的具体历史条件规定的。在考察人类生存状态的历史发展时,必须反对人道主义的历史观而坚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化 自由全面发展 人道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论视域中的“以人为本” 被引量:4
9
作者 胡昌恩 郑洁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0-122,共3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和根本要求。从价值论视域审视“以人为本”,其哲学意蕴在于:创造价值是人存在的意义,人的需要是人创造价值的动因,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人的终极价值目标。
关键词 以人为本 价值 人的需要 自由而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共享发展的科学内涵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红玉 彭福扬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1-134,共4页
共享发展是指主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作用机制就发展目标、发展理念、发展态度、发展方式、发展行动等达成协调一致,共同创造出富足充裕的成果并共同享有,以满足主体自身的多层次、多样性需求,获得愉悦美好的共享体验和感觉。共享发展理念... 共享发展是指主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作用机制就发展目标、发展理念、发展态度、发展方式、发展行动等达成协调一致,共同创造出富足充裕的成果并共同享有,以满足主体自身的多层次、多样性需求,获得愉悦美好的共享体验和感觉。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是马克思、恩格斯"自由人联合体"设想在当代中国的生动阐释和具体展现;是中国共产党兑现历史承诺,开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发展 内涵 自由人联合体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的存在与自由——马克思关于人的五个论题 被引量:19
11
作者 仰海峰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27,共11页
在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从类逻辑(人的类本质)到生产逻辑,再到资本逻辑的主导逻辑转换过程。虽然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成为其思想中一贯的重要指向,但在不同的逻辑阶段,马克思对人的理解也是不同的。马克思关于人的五个命题,... 在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从类逻辑(人的类本质)到生产逻辑,再到资本逻辑的主导逻辑转换过程。虽然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成为其思想中一贯的重要指向,但在不同的逻辑阶段,马克思对人的理解也是不同的。马克思关于人的五个命题,即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既是剧中人也是剧作者、资本家是资本的人格化、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展现了马克思关于人的讨论的丰富内容与逻辑差异,这是我们深入理解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一个侧面。特别是在资本逻辑中,马克思对人的理解与过去有着重要的差异,他对人的自由的理解也有着不同的维度。在这一新的逻辑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如果近代意义上的主体变成了资本增殖的工具或资本的人格化载体,那么,如何重新讨论《资本论》哲学中的主体性以及与之相关的解放问题,就需要进行新的理论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人的本质 资本 人的全面发展 《资本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的自由发展与全面发展的内在统一及其历史过程 被引量:4
12
作者 万斌 王学川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8年第3期56-61,共6页
人的自由发展是指人作为主体的自觉、自愿、自主的发展,是为了自身人格完善和促进社会进步而发展,是把人作为目的而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指建立在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的人类特性、社会关系、需要和个性的整体发展。人... 人的自由发展是指人作为主体的自觉、自愿、自主的发展,是为了自身人格完善和促进社会进步而发展,是把人作为目的而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指建立在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的人类特性、社会关系、需要和个性的整体发展。人的自由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相互促进。我们认识人的自由发展和全面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应该从历史的角度,把它看作逐步提高、不断推进和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人的自由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 辩证统一 历史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人的自由发展及其人性根据的思考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连福 张子夏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5-81,共7页
人的自由发展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人自身发展的本己性价值诉求。个人是自由发展的价值主体。自由是马克思所理解的人的感性的生命活动的性质,因而是人成其为人的本质规定,亦即人性。这人性既是普遍存在的,又是通过实践... 人的自由发展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人自身发展的本己性价值诉求。个人是自由发展的价值主体。自由是马克思所理解的人的感性的生命活动的性质,因而是人成其为人的本质规定,亦即人性。这人性既是普遍存在的,又是通过实践而生成的现实的、历史的人性。人的自由发展就建基于自由的人性,是对自由人性的认取,其实质是人性的实现或复归,即在个人自主活动中实现自由人性的历史性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自由发展 个人 自由 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创新的归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雄辉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5-150,164,共6页
20世纪以来,技术创新成为人类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技术创新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它改变生产力诸要素及其组合,引发生产力革命,促进生产关系变革,促进上层建筑嬗变,推动社会历史向前发展,改善人的生存条件,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实... 20世纪以来,技术创新成为人类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技术创新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它改变生产力诸要素及其组合,引发生产力革命,促进生产关系变革,促进上层建筑嬗变,推动社会历史向前发展,改善人的生存条件,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实现人的彻底解放和自由的获得。在现实社会中,技术创新总以"非人化"方式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只有当"非人化"充分发展之后——技术创新异化否定之后,人才能真正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人的发展 自由发展 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达妇女解放思想探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汪信砚 袁雪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11,共7页
李达在把唯物史观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妇女解放思想。他认为,妇女受压迫的根源是私有制,妇女受压迫的实质是阶级压迫,因此,妇女解放运动必须同社会运动结合起来,必须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废除私有制、建立新... 李达在把唯物史观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妇女解放思想。他认为,妇女受压迫的根源是私有制,妇女受压迫的实质是阶级压迫,因此,妇女解放运动必须同社会运动结合起来,必须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废除私有制、建立新国家;中国的妇女解放问题有其特殊性,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尤其要与民主革命和民族革命相结合,与国际无产者领导的解放运动联合起来;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这种自由全面发展当然也包括妇女的自由全面发展,而这也就是妇女解放的真正实现即妇女的彻底解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达 妇女解放 社会运动 无产阶级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虚幻的共同体”到“真实的共同体”:《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国家观 被引量:10
16
作者 石德金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13,共7页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了国家是一种虚幻的共同体,是一种与人的力量相异化的力量。首先,他们指出以往国家理论的虚幻性,批判了黑格尔的国家理想主义,并揭示了鲍威尔和施蒂纳国家自由主义的本质。其次,他们揭示了现...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了国家是一种虚幻的共同体,是一种与人的力量相异化的力量。首先,他们指出以往国家理论的虚幻性,批判了黑格尔的国家理想主义,并揭示了鲍威尔和施蒂纳国家自由主义的本质。其次,他们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本质,指出它是一种虚幻的共同体,是压抑个性发展的。第三,他们阐述了只有建立真实的共同体才能实现人的自由发展的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把国家问题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联系起来,其国家观的实质是实现人的自由发展。认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国家观,有助于我们超越经济发展主义,增强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意志意识形态》 虚幻的共同体 真实的共同体 人的自由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了一切人的自由发展:《共产党宣言》基本精神的深层解读 被引量:10
17
作者 史家亮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1-44,共4页
从创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实践需要出发,《共产党宣言》在行文上,对阶级斗争作了突出与强调,再由于它所蕴涵的阶级斗争理论适应了革命时期阶级斗争形势的需要,我们曾长期从阶级斗争视角来解读这一重要文献。实际上,《共产党宣言》的深... 从创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实践需要出发,《共产党宣言》在行文上,对阶级斗争作了突出与强调,再由于它所蕴涵的阶级斗争理论适应了革命时期阶级斗争形势的需要,我们曾长期从阶级斗争视角来解读这一重要文献。实际上,《共产党宣言》的深层思想是对每一个人自由发展的关注,它运用辩证唯物史观分析了资产阶级活动的为人性质和非人性质,从无产阶级的现实运动和价值追求相结合的角度探讨了人的自由发展问题,蕴涵丰富的人学内涵,这是从人的发展的视角解读它的根本原因。此外,时代特征的新变化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要求对它作出新的解读。这一解读有助于恢复对马克思主义人的终极关怀理念的认识,也有利于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党宣言》 阶级斗争 人的自由发展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和逻辑思路——基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视角 被引量:3
18
作者 崔宝敏 董长瑞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19,共6页
简要梳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范式之争,提出经济学研究的范式危机与范式转换,并基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视野梳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主线。主张多维度人的假设前提,关注人的价值的实现,重构政治经济学理... 简要梳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范式之争,提出经济学研究的范式危机与范式转换,并基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视野梳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主线。主张多维度人的假设前提,关注人的价值的实现,重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重视理论学术的现实解释力,最后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直接间接条件、实现保障和实现基础等四个方面试图构建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消费领域 交换领域 分配领域 生产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时间:衡量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实现的标准与尺度 被引量:2
19
作者 乔荣生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82-185,共4页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实现问题是马克思人的发展思想中的一个重大问题。遗憾的是,多年来,中国理论界过多地集中在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中"人的全面发展"的解读上,不仅对"人的自由发展"关注不够,而且对"人的全面自...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实现问题是马克思人的发展思想中的一个重大问题。遗憾的是,多年来,中国理论界过多地集中在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中"人的全面发展"的解读上,不仅对"人的自由发展"关注不够,而且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实现的标准问题"缺少必要的研究,而这恰恰是说明马克思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思想的科学性的一个关键。通过梳理和考察马克思的相关文献,笔者发现,衡量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实现的标准和尺度正是马克思所说的自由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自由时间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医学领域中重塑人文精神的意义——基于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维度 被引量:8
20
作者 戈文鲁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2-24,共3页
基于医生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维度,探讨了我国医学领域中人文精神缺失的诸多表现,阐述了重塑人文精神的重大意义。重塑医学人文精神有助于推动医生个体理性精神与价值判断的和谐统一,有助于彰显医生个体"存在者之为存在者"... 基于医生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维度,探讨了我国医学领域中人文精神缺失的诸多表现,阐述了重塑人文精神的重大意义。重塑医学人文精神有助于推动医生个体理性精神与价值判断的和谐统一,有助于彰显医生个体"存在者之为存在者"的意义,有助于实现对"人的类本质同人相异化"的积极扬弃,从而实现医生个体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精神 重塑 自由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