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1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轨道交通直流干扰的车-地-网动态耦合仿真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炜 李松原 唐宇宁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6-165,共10页
针对中性点接地变压器直流偏磁电流受轨道交通动态杂散电流泄漏和段场接地影响的问题,综合考虑多列车运行工况,建立杂散电流分布扩散的车-地-网耦合模型,并采用复镜像法计算大地电位;定义接地网的自电阻系数和互电阻系数,建立直流偏磁... 针对中性点接地变压器直流偏磁电流受轨道交通动态杂散电流泄漏和段场接地影响的问题,综合考虑多列车运行工况,建立杂散电流分布扩散的车-地-网耦合模型,并采用复镜像法计算大地电位;定义接地网的自电阻系数和互电阻系数,建立直流偏磁电流与大地电位的耦合关系,根据杂散电流侵入路径的拓扑结构,构建大地电位和直流偏磁电流的场路耦合模型;设计轨道交通杂散电流侵入电网的缩比模拟试验,并通过试验与模型计算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结果和模型计算之间的最大误差为8.41%;钢轨对地过渡电阻从3.00Ω•km增大到15.00Ω•km,直流偏磁电流的绝对平均值减小82.4%;在车辆段和正线之间采用阻断式连接装置比采用单向导通装置减小23.45%的直流偏磁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牵引供电系统 杂散电流 直流偏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缆贯通供电系统短路特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丽艳 罗博 郑兴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7-155,共9页
新型电缆贯通供电系统能够实现长距离输电、减少电分相数目,但两级供电模式将导致该系统结构复杂.为研究电缆贯通供电系统短路特性,首先,建立单位长度的牵引电缆和接触网-钢轨的二端口网络参数,将各个子网络级联等效成1个二端口网络,进... 新型电缆贯通供电系统能够实现长距离输电、减少电分相数目,但两级供电模式将导致该系统结构复杂.为研究电缆贯通供电系统短路特性,首先,建立单位长度的牵引电缆和接触网-钢轨的二端口网络参数,将各个子网络级联等效成1个二端口网络,进而转化为Ⅱ型电路,实现牵引电缆和接触网-钢轨任意长度的分布参数建模;由于接触网短路后导致机车电压下降,基于车网耦合关系采用迭代计算求解短路电流电压,仿真验证计算方法的准确性.最后,解析不同短路类型的电气特性,重点分析分布电容对短路电流、电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分布电容会引起短路电流增大,且在不同短路情况下均造成牵引变压器输出电压增加;接触网短路电流由两侧牵引变压器共同提供,距短路点越远提供的电流越少;电缆相间短路对非故障回路机车运行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缆贯通供电系统 分布电容 二端口网络 接触网 短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大隧道对牵引网电气参数及供电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吴命利 曹国涛 +1 位作者 叶晶晶 胡亮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7-82,共6页
研究目的:长大隧道环境的地层结构与平面大地区段差异显著,可能导致牵引网电气参数和供电性能发生变化。因此,亟需探究长大隧道环境下牵引网电气参数及供电性能的变化特性。本文通过实地测试,获得了长大隧道环境下牵引网电气参数值,对... 研究目的:长大隧道环境的地层结构与平面大地区段差异显著,可能导致牵引网电气参数和供电性能发生变化。因此,亟需探究长大隧道环境下牵引网电气参数及供电性能的变化特性。本文通过实地测试,获得了长大隧道环境下牵引网电气参数值,对比分析了理论值和实测值的差异。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验证了长大隧道环境对空载容升特性、压损特性、阻抗频率特性的影响。研究结论:(1)基于简化Carson公式和Tylavsky公式的理论计算无法准确计算隧道结构中复杂的回流系统,二者理论计算值均略大于实际测量值;(2)长大隧道内牵引网受吊柱腕臂影响,对地电容显著增大且远大于理论计算值,实际计算时不可忽略;(3)在同种供电方式下,长大隧道环境下牵引网电抗值小于开放路基区段,分布电容值大于开放路基区,导致牵引网电压较高;(4)长大隧道环境影响牵引网分布电容值,导致牵引网谐振频率点左移;(5)本研究对电气化铁路牵引网电气参数理论计算和仿真分析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环境 牵引网 电气参数 供电性能 现场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气化铁路贯通供电对电网的影响与解决方案
4
作者 李群湛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3-540,549,共9页
实现电气化铁路贯通供电,不仅需要解决铁路内部2个或者多个牵引变电所之间牵引网的双边供电,更重要的是解决铁路贯通供电给电网带来的影响.本文研究对比单边供电系统与贯通供电系统对电网影响及其区别,结合电网合环规程,探讨双边供电的... 实现电气化铁路贯通供电,不仅需要解决铁路内部2个或者多个牵引变电所之间牵引网的双边供电,更重要的是解决铁路贯通供电给电网带来的影响.本文研究对比单边供电系统与贯通供电系统对电网影响及其区别,结合电网合环规程,探讨双边供电的可实施性;构建贯通供电穿越功率计算模型,提出穿越功率监测方法以及树形供电、合建所和穿越功率利用3类穿越功率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综合负序治理和再生发电功率利用,提出多功能的智能牵引变电所方案,以消除对电网的不利影响,推动铁路更大范围实现贯通供电,取消电分相、消除无电区.研究表明:在电网专用线供电情况下,若牵引变电所间距不超过80 km,双边供电时分区所的合环电压差不大于16.00%,相角差不大于12.00°,低于合环规程的规定值,符合要求,可以合环;与同相单边供电相比,贯通供电对电网产生的穿越功率问题可以得到很好解决,并且再生发电功率也能得到更好利用,技术指标优于单边供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化铁路 贯通供电系统 电磁合环 穿越功率 智能牵引变电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外经验的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胡姬 凌晨 +1 位作者 苏靖棋 刘硕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4-137,共4页
[目的]在当前城市轨道交通智能智慧化、绿色低碳化的发展背景下,牵引供电系统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心脏”,其升级换代对于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的绿色智慧发展至关重要,有必要对牵引供电系统未来的发展路径展开研究,以推动其技术革新与产业... [目的]在当前城市轨道交通智能智慧化、绿色低碳化的发展背景下,牵引供电系统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心脏”,其升级换代对于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的绿色智慧发展至关重要,有必要对牵引供电系统未来的发展路径展开研究,以推动其技术革新与产业升级。[方法]总结德国、日本、法国等国外典型国家在优化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配置、新能源利用、数字信息化等方面的前沿技术和创新成果;从推广牵引供电系统创新成果应用,加大新能源在牵引供电系统中的应用,以及建立智能化牵引供电系统管理平台等3个维度出发,探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的创新发展路径。[结果及结论]提出的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创新发展路径,可推动实现牵引供电系统升级换代,进一步助力城市轨道交通绿色化、智慧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牵引供电系统 发展路径 国外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双向变流装置设计方案及综合效益 被引量:3
6
作者 康崇皓 周文卫 胡剑强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7-272,共6页
[目的]目前双向变流装置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以下简称“城轨”)牵引供电系统中处于推广阶段,存在多种配置方案且有实际应用,需综合评估各方案优劣,统一技术标准,同时进行全生命周期效益分析,为工程应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基于双向变... [目的]目前双向变流装置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以下简称“城轨”)牵引供电系统中处于推广阶段,存在多种配置方案且有实际应用,需综合评估各方案优劣,统一技术标准,同时进行全生命周期效益分析,为工程应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基于双向变流装置在设备功能、直流牵引供电能力、综合节能、电能质量等方面的优势,从用房面积、设备投资、电能质量、经济效益及可靠性等方面,对我国现有的5种双向变流装置配置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选,给出推荐配置方案。以某城轨正线为例,分析了双向变流装置在节能、无功补偿、杂散电流防护等方面的全生命周期综合效益。[结果及结论]经综合比选,双向变流装置推荐采用1套二极管整流机组+1套双向变流机组方案,其全生命周期成本最低。预计该城轨正线20年全生命周期总成本减少256.8万元/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牵引供电系统 双向变流装置 设计方案 综合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跨相式单相逆变器的牵引供电光伏储能系统多层解耦控制策略 被引量:2
7
作者 廉静如 戴朝华 +1 位作者 姚志刚 陈维荣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77-1487,I0020,共12页
在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中,铁路能量路由器(railway energy router,RER)用于回收列车制动能量、接入光伏等新能源,同时改善负序、无功等电能质量,但是既有结构包含两套逆变器和变压器,存在成本高、工程应用难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 在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中,铁路能量路由器(railway energy router,RER)用于回收列车制动能量、接入光伏等新能源,同时改善负序、无功等电能质量,但是既有结构包含两套逆变器和变压器,存在成本高、工程应用难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跨相式单相逆变器的新型铁路能量路由器结构,其交流侧跨接α/β相牵引母线、直流侧接入光伏储能。首先,推导新型结构的数学模型和工作原理;然后,针对逆变器传统两端口模式转变为RER的三端口模式存在的有功/无功耦合问题,提出增加无功补偿装置的硬件解耦方法;其次,针对新型RER三端口间多向能流问题,提出一种多层协调优化控制策略。最后,基于典型工况及实测数据,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三相电压不平衡度从2.52%降低至1.58%,平均功率因数从0.688上升至0.966,再生制动回收率61.65%,光伏消纳率94.16%;主设备容量降低42.31%,成本降低37.23%,说明所提新型RER在实现现有RER相同功能的前提下大幅降低了成本,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供电系统 光伏发电系统 储能系统 再生制动 单逆变器跨相式铁路能量路由器 多层优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跨相式-背靠背混合结构的铁路牵引用光伏储能系统及其优化控制策略 被引量:1
8
作者 廉静如 戴朝华 +1 位作者 姚志刚 陈维荣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519-3529,I0020,共12页
针对传统背靠背结构的铁路能量路由器因需要两套逆变器导致所需容量大且成本高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跨相式单相逆变器与背靠背结构相结合的混合拓扑结构。首先,分析了混合结构的工作原理及工作模式,以解构两种结构之间的功率互补关系;然... 针对传统背靠背结构的铁路能量路由器因需要两套逆变器导致所需容量大且成本高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跨相式单相逆变器与背靠背结构相结合的混合拓扑结构。首先,分析了混合结构的工作原理及工作模式,以解构两种结构之间的功率互补关系;然后,针对不同工作模式下的优化目标,提出一种混合结构功率优化控制策略,以实现跨相式和背靠背两种结构的有功/无功优化分配;最后,基于典型工况和实测数据,验证所提拓扑结构及控制策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混合结构在实现与传统背靠背结构同样回收再生制动能量、消纳光伏功能的同时,逆变器和变压器的容量均降低21.2%;并且可以改善电能质量,其中三相电网负序电压不平衡度从2.46%降低至1.82%、平均功率因数从0.5838提高至0.924,说明新拓扑具有重要理论和工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供电系统 光伏发电系统 储能系统 再生制动 跨相式-背靠背混合结构铁路能量路由器 功率优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负荷时空特性的铁路电能质量混合治理装置及控制策略研究
9
作者 杨宏钧 刘俊良 +3 位作者 杜雄 杜程茂 陈斌 郑连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4633-4644,I0008,共13页
既有研究中,铁路电能质量混合治理装置的设计及验证仅考虑了机车负荷的牵引工况,适应负荷时空特性的治理装置及控制策略尚不明确。为更好实现铁路电能质量综合治理,该文针对V/v型牵引系统提出考虑时空特性的“RPC+TSC+TCR”混合治理装置... 既有研究中,铁路电能质量混合治理装置的设计及验证仅考虑了机车负荷的牵引工况,适应负荷时空特性的治理装置及控制策略尚不明确。为更好实现铁路电能质量综合治理,该文针对V/v型牵引系统提出考虑时空特性的“RPC+TSC+TCR”混合治理装置,设计基于供电臂电压电流相位判别的铁路功率调节器(railway static power conditioner,RPC)控制策略以及晶闸管控制电抗器(thyristor controlled reactor,TCR)、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hyristor switched capacitor,TSC)控制方式,实现机车在多工况下的电能质量治理;此外,采用实际机车模型替换传统谐波源等效模型,能更准确地体现负荷特性;针对Scott型牵引系统进行应用分析,证明治理装置及控制策略具有通用性。最后,基于PSCAD搭建仿真平台验证所提治理方案的有效性,研究成果可为实际工程中的电能质量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v牵引供电系统 Scott牵引供电系统 混合治理装置 铁路功率调节器控制策略 电能质量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OCP的柔性直流牵引供电系统极限供电能力改进模型
10
作者 张建 李笑倩 +2 位作者 魏应冬 李占赫 陆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3-821,I0001,共10页
近年来,柔性直流牵引供电系统获得了快速发展,因其在优化系统潮流、提升再生能量利用率等方面具有优势而逐渐受到广泛关注。极限供电能力(ultimate supply capacity,USC)是表征柔性直流牵引供电系统输出能力的指标,需要被精确评估。针... 近年来,柔性直流牵引供电系统获得了快速发展,因其在优化系统潮流、提升再生能量利用率等方面具有优势而逐渐受到广泛关注。极限供电能力(ultimate supply capacity,USC)是表征柔性直流牵引供电系统输出能力的指标,需要被精确评估。针对极限供电能力模型的非凸性以及求解上存在的问题,该文建立基于二阶锥规划(second order cone programming,SOCP)的柔性直流牵引供电系统极限供电能力模型。首先,利用支路潮流模型改进系统潮流建模方法并通过引入虚拟零电位和虚拟电流源实现钢轨电位建模;其次,利用泰勒展开方法对钢轨电位表达式进行线性化并利用SOCP松弛方法对极限供电能力模型进行松弛并将其转化为凸优化模型;最后,基于北京地铁13A线设计算例,验证所提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利用改进模型获得了更为精确的极限供电能力计算结果,在数值上降低约1 MW,计算速度提高5.4倍,计算精度提高14%。所提方法对于柔性直流牵引供电系统规划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牵引供电系统 极限供电能力 最优潮流 凸松弛 规划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压源变流器的动态牵引网阻抗模拟方法
11
作者 冯洪赟 朱泓宇 +5 位作者 董跃 王俊辉 张逸凡 刘芸江 李朝阳 胡海涛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7-244,共8页
新型所群双边牵引供电系统能够减少电分相数量、增加供电臂距离并提高供电能力,可有效解决西部艰险山区电气化铁路建设中电分相设置困难的难题。目前,该系统仍处于理论验证及实验探索阶段,在仿真系统中,模拟因列车移动所导致的牵引网阻... 新型所群双边牵引供电系统能够减少电分相数量、增加供电臂距离并提高供电能力,可有效解决西部艰险山区电气化铁路建设中电分相设置困难的难题。目前,该系统仍处于理论验证及实验探索阶段,在仿真系统中,模拟因列车移动所导致的牵引网阻抗动态变化的过程较难实现。针对此问题,首先提出一种基于电压源变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的牵引网阻抗模拟方法,通过对VSC交流端口等效阻抗的控制来模拟实物系统中列车两端牵引网阻抗的变化,进而实现对列车动态运行过程的实验模拟;随后运用所提方法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系统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模拟列车各种工况时牵引网阻抗的动态变化,所提出的牵引网阻抗模拟方法有利于进一步开展新型所群双边牵引供电系统的探索与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抗模拟 电压源变流器 所群贯通供电 牵引供电 dq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气化铁路牵引应急保障供电及应急救援技术研究综述
12
作者 邓文丽 蒋林 +1 位作者 蒋宇 戴朝华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3-151,164,共10页
电气化铁路牵引应急保障供电及应急救援技术对提升传统牵引供电系统故障时的独立应急支撑与自救援能力、降低极端事件下潜在风险损失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综述国内外牵引应急保障供电及应急救援技术的研究现状与最新进展,分类出牵引系统... 电气化铁路牵引应急保障供电及应急救援技术对提升传统牵引供电系统故障时的独立应急支撑与自救援能力、降低极端事件下潜在风险损失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综述国内外牵引应急保障供电及应急救援技术的研究现状与最新进展,分类出牵引系统自愈重构、车载储能自牵引、车地协同型牵引、救援列车应急技术4种典型方案;分别对不同方案下的应用形式、技术特征、运行特性等多个方面进行梳理和归纳,对比评述既有研究的优势与制约因素,通过多角度剖析不同方案现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点与关键问题,给出未来展望和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化铁路 牵引供电 应急保障 故障救援 自牵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导磁悬浮单端供电模式能效与速度协同优化策略
13
作者 郑彦喜 葛琼璇 +2 位作者 赵鲁 朱进权 高瑞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2-171,共10页
针对常导磁悬浮列车在单端供电模式下的能效与速度瓶颈,提出一种结合牵引变电站布局优化与供电模式动态切换的双重优化策略。首先通过构建牵引供电系统的能效模型,解析变流器在直接模式与变压器模式下的性能差异。其次采用贝叶斯优化算... 针对常导磁悬浮列车在单端供电模式下的能效与速度瓶颈,提出一种结合牵引变电站布局优化与供电模式动态切换的双重优化策略。首先通过构建牵引供电系统的能效模型,解析变流器在直接模式与变压器模式下的性能差异。其次采用贝叶斯优化算法对牵引变电站空间布局实施全局寻优,实现馈电网络损耗的显著降低。最后提出供电模式动态切换策略,基于实时工况自主选择最优供电方式,突破固定模式下的输出功率限制。硬件在环实验表明:变电站布局优化使馈电损耗降低20.1%,动态切换策略使加速区段的变流器容量利用率平均提升31.2%;协同优化下,列车最高速度由442.97 km/h提升至481.23 km/h,验证了单端供电模式的高速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导磁悬浮列车 单端供电 牵引变电站 供电模式 贝叶斯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PSO的牵引供电系统自愈重构策略研究
14
作者 吴游龙 韩正庆 刘淑萍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80-89,共10页
为提升牵引供电系统在故障工况下的供电恢复能力,针对光储接入的牵引供电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与二进制粒子群混合算法的自愈重构恢复方法。首先,利用图论方法构建了系统的节点-边等效模型,结合铁路故障应急处置原则,考虑系统相... 为提升牵引供电系统在故障工况下的供电恢复能力,针对光储接入的牵引供电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与二进制粒子群混合算法的自愈重构恢复方法。首先,利用图论方法构建了系统的节点-边等效模型,结合铁路故障应急处置原则,考虑系统相关拓扑和潮流约束条件,以恢复节点数最多和开关操作费用最少为目标建立了自愈重构目标函数。然后,使用广度优先搜索算法缩短个体编码长度,并引入混沌映射实现种群初始化,增加初始种群的均匀性和多样性,并对算法的部分参数进行了改进。最后,运用改进的混合算法求解了牵引供电系统典型故障工况下的自愈重构方案,并与其他算法进行对比验证。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良好的收敛速度与寻优能力,提高了牵引供电系统的故障恢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供电系统 拓扑分析 自愈重构 混合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背靠背变流器的牵引变电所群供电系统负序集中补偿方案
15
作者 吕子佥 胡海涛 +3 位作者 杨凯 陶海东 陈刚 李小鹏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3-149,共7页
针对牵引变电所群供电系统导致的外部电源公共连接点处三相电压不平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背靠背变流器的集中式有功型负序补偿方案。该方案的补偿装置可实现容量配置的最优解,且负序补偿的同时还可兼顾无功补偿。介绍了基于背靠背变流... 针对牵引变电所群供电系统导致的外部电源公共连接点处三相电压不平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背靠背变流器的集中式有功型负序补偿方案。该方案的补偿装置可实现容量配置的最优解,且负序补偿的同时还可兼顾无功补偿。介绍了基于背靠背变流器的牵引变电所群供电系统拓扑结构;根据牵引变电所群供电系统及补偿装置间的功率关系分别阐述了该方案的负序、无功补偿原理,推导了补偿装置计算容量表达式,分析了补偿装置计算容量变化规律;为保证补偿装置快速、稳定运行,提出了适用于负序、无功补偿的双闭环控制策略;通过仿真证明所提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对牵引变电所群供电系统具有良好的负序、无功补偿效果,且补偿装置容量配置实现了最优解,具有较强的经济性与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变电所群 贯通供电 负序补偿 无功补偿 背靠背变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供电制式下地铁牵引变电所地回流组成分析
16
作者 李鲲鹏 刘力 +3 位作者 赵云云 王凌霄 何竹君 曹晓斌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5-240,共6页
[目的]为了提高城市间的通勤能力,新建市域快速轨道交通采用了27.5 kV的交流牵引供电制式,其运行时速更快。交流牵引供电在增强列车运输能力的同时,对外泄漏电流增大,出现地回流偏大等现象,需对交流供电制式的地铁线路主变电所中地回流... [目的]为了提高城市间的通勤能力,新建市域快速轨道交通采用了27.5 kV的交流牵引供电制式,其运行时速更快。交流牵引供电在增强列车运输能力的同时,对外泄漏电流增大,出现地回流偏大等现象,需对交流供电制式的地铁线路主变电所中地回流的组成进行深入研究。[方法]以广州市某条采用交流牵引供电制式的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路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线同时给车站和停车场供电的牵引变电站回流系统的组成及其地回流路径。为了得到地回流电流在总回流电流中的占比关系,在线路开通前的联调联试阶段,对该牵引变电所的回流电流进行测试,对现场接线进行勘测,并进行了铜覆钢接地体电流测试。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地土壤回流电流测试,提出了地回流的改善方案。[结果及结论]主变电所地回流电流偏大的主要原因是存在铜覆钢回流电流。除当前所知的车站和停车场电缆回流、大地土壤回流外,还存在1条通过电缆沟支架的路径,有25%以上的牵引电流通过该路径流回牵引变电所的接地网,进而导致地回流电流测量结果偏大。采用改善方案后,实际通过大地土壤回流的电流占总回流的30%左右,达到地回流质量的优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交流供电 牵引变电所 回流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27.5 kV电缆护层感应电压与接地电流监测系统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泽辉 王凯金 +2 位作者 周学影 张俊博 王友彪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8-155,共8页
随着27.5 kV高压电缆在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中的广泛应用,其安全性和可靠性监测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深入分析高速铁路高压电缆的接地方式,并特别针对长度1 km以下的高压电缆,研发1种基于监测接地电流来反映绝缘状态的监测系统。该系统能... 随着27.5 kV高压电缆在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中的广泛应用,其安全性和可靠性监测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深入分析高速铁路高压电缆的接地方式,并特别针对长度1 km以下的高压电缆,研发1种基于监测接地电流来反映绝缘状态的监测系统。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高压电缆的绝缘状态,为铁路运营单位提供有效的工具,以掌握电缆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从而保障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进一步提高铁路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减少因电缆故障导致的运营中断,对于提升铁路运输效率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7.5kV高压电缆 铁路牵引供电 接地方式 在线监测 接地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电网背景谐波的地铁双向变流器控制策略
18
作者 周湘杰 刘晓桂 +2 位作者 钱娜 李松林 张大川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9-174,共6页
[目的]地铁牵引供电系统中的非线性电力设备在运行中会使电网电压产生畸变,造成电网背景谐波较大,从而给地铁双向变流器的并网电流质量带来影响。因此,有必要对抑制电网背景谐波的地铁双向变流器控制策略进行研究。[方法]为了有效抑制... [目的]地铁牵引供电系统中的非线性电力设备在运行中会使电网电压产生畸变,造成电网背景谐波较大,从而给地铁双向变流器的并网电流质量带来影响。因此,有必要对抑制电网背景谐波的地铁双向变流器控制策略进行研究。[方法]为了有效抑制电网背景谐波,以电网中最常见的5、7、11和13次谐波抑制为研究目标,建立了αβ轴下的功率电流环和谐波电流环的统一传递函数;针对谐波抑制的PR(比例谐振)控制器相位裕度小而导致系统不稳定问题,采用零极点对消法将PR控制器改造为VR(矢量谐振),提高了系统的相位裕度;并提出了功率电流环的PI(比例积分)控制器参数和VR控制器参数的整定方法。[结果及结论]通过RTDS(实时数字仿真)试验平台验证了该控制策略和参数整定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达到了有效抑制电网背景谐波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牵引供电系统 双向变流器 谐波抑制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性接触网新型高速汇流排参数设计研究
19
作者 程泽华 关金发 +1 位作者 苏光辉 张凌云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8-195,201,共9页
[目的]为满足200km/h以上的隧道内刚性接触网系统弓网接触性能要求,对刚性接触网汇流排进行结构参数优化设计和性能检验研究。[方法]针对汇流排的材料属性和结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大惯性矩汇流排结构,并建立了刚性接触网仿真模型,... [目的]为满足200km/h以上的隧道内刚性接触网系统弓网接触性能要求,对刚性接触网汇流排进行结构参数优化设计和性能检验研究。[方法]针对汇流排的材料属性和结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大惯性矩汇流排结构,并建立了刚性接触网仿真模型,开展在200km/h高速条件下现有汇流排和新型汇流排的静力性能检验、弓网动力性能仿真与实车试验研究。[结果及结论]新型汇流排相比现役汇流排具有更优异的高速性能。使用新型汇流排,采用不同跨距,在200km/h和250km/h速度下进行弓网动力学仿真研究并在160km/h和200km/h速度下开展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新型汇流排能适应较高的跨距,最高跨距可达9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牵引供电 刚性接触网 汇流排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阶梯式碳交易的牵引供电系统混合储能容量配置
20
作者 郭文凯 王果 闵永智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0-560,共11页
在“双碳”背景下,为推动铁路行业的低碳转型,提出一种以牵引供电系统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的混合储能容量配置方法.首先,考虑多源互补、新能源高效消纳等因素,构建含新能源发电系统、电-氢混合储能系统、牵引供电系统的综合能源系统框架... 在“双碳”背景下,为推动铁路行业的低碳转型,提出一种以牵引供电系统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的混合储能容量配置方法.首先,考虑多源互补、新能源高效消纳等因素,构建含新能源发电系统、电-氢混合储能系统、牵引供电系统的综合能源系统框架,并给出碳交易市场的交易方案;其次,构建规划-运行模型,其中,规划层确定电-氢混合储能配置方案,运行层引入阶梯式碳交易机制,以计算牵引供电系统的日运行成本;最后,利用改进海鸥优化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结合牵引供电系统与新能源实测数据,验证所提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与仅考虑阶梯式碳交易方案和仅考虑电-氢混合储能方案相比,系统总成本分别降低48%与36%,弃风弃光率则下降11%与3%;与仅考虑阶梯式碳交易搭配单一储能介质(蓄电池或氢储能)方案相比,系统总成本分别降低19%与40%,新能源消纳率则提升4%与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供电系统 阶梯式碳交易机制 新能源消纳 电-氢混合储能 改进海鸥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