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4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gulation of Migration, Phagocytosis and Apoptosis of Human Neutrophils by Recombinant Human Intestinal Alkaline Phosphatase 被引量:1
1
作者 Hui Mi-zhou Cong Zhen-yu +3 位作者 Jia Xiao-xiao Guo Tian-tian Wu Shu-yin Shuang Bao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22年第4期50-61,共12页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recombinant human intestinal alkaline phosphatase(recIAP) on human neutrophils in vitro, and the migration, phagocytosis, apoptosis in presence and absence of LP...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recombinant human intestinal alkaline phosphatase(recIAP) on human neutrophils in vitro, and the migration, phagocytosis, apoptosis in presence and absence of LPS. In this study, freshly extracted human neutrophils were used to establish an inflammatory cell model,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IAP group, LPS group and recIAP +LPS group were set up to stimulate the model. The migration of neutrophils was detected by agarose gel drop method. Fluorescent particles and fluorescent probes were added to different treatment groups, and the phagocytic rate of neutrophils and the release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 from neutrophils were detected by flow cytometry. The apoptosis rate of neutrophils was detected by flow cytometry according to Annexin V-FITC apoptosis detection ki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regardless of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LPS, recIAP could inhibit the migration of neutrophils, phagocytosis and the release of ROS. In addition, recIAP could weaken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LPS on neutrophils apopt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kaline phosphatase MIGRATION PHAGOCYTOSIS APOPTOSIS 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ALP检测在犬肿瘤预后诊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陈丽玲 陈丽雄 +3 位作者 郭艳 姚璐 徐彦琼 刘汝文 《养殖与饲料》 2024年第5期7-11,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中ALP测定对犬肿瘤性质的诊断价值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收集的犬肿瘤病例共20例,分病患(试验组)与正常(对照组),根据视诊、触诊,采用微纳芯全自动动物生化仪测定数据,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再结合X射线透视... [目的]探讨血清中ALP测定对犬肿瘤性质的诊断价值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收集的犬肿瘤病例共20例,分病患(试验组)与正常(对照组),根据视诊、触诊,采用微纳芯全自动动物生化仪测定数据,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再结合X射线透视图分析肿瘤部位和游离状态。[结果]试验组血清ALP的含量比对照组高4~5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X射线透视图显示游离程度不高,粘黏深度不清,肿瘤转移严重,疑似恶性肿瘤,并且预后不良。[结论]犬肿瘤患者的预后判断中,血清ALP的检测有较强的诊断价值,可在小动物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磷酸酶alp 肿瘤 宠物犬 预后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能量激光联合压力对成骨细胞ALP活性和胞内Ca^(2+)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史瑞新 付喜宏 +1 位作者 庄金良 杨陆一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178-2182,共5页
探讨低能量激光照射(1ow--level laser irradiation,LLLI)联合压力刺激对人成骨样细胞的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和胞内Xa^(2+)浓度的变化规律的影响,揭示LLLI促进正畸牙齿压力侧骨改建的机制。将对数生长期的人成骨... 探讨低能量激光照射(1ow--level laser irradiation,LLLI)联合压力刺激对人成骨样细胞的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和胞内Xa^(2+)浓度的变化规律的影响,揭示LLLI促进正畸牙齿压力侧骨改建的机制。将对数生长期的人成骨样细胞MG-63随机分为4组,对细胞施加压力采用Foreel四点弯曲体外细胞力学加载装置,用Ga-Al-As半导体激光器(808 nm,500 mW)进行照射。组Ⅰ(对照组):不加力,不进行激光照射。组Ⅱ(压力组):利用细胞加载装置对细胞加压力,加力板变形量为3 000 ustrain,加力时间1h。组Ⅲ(激光组):激光照射1 min,剂量3.75 J·cm。组Ⅳ(联合组):细胞加力(加力方式同组Ⅱ)后,激光照射(方式同组Ⅲ)。四组细胞均用分光光度计测量细胞内ALP活性。第二部分实验对胞内Ca^(2+)浓度变化进行测定,将MG-63细胞分为2组:压力组和激光张力组,2组细胞分别加力0,5,15,30,60 min,激光压力组再激光照射1 min后收取细胞。用荧光探针Fluo-3-AM测定成骨样细胞内Xa^(2+)浓度。结果显示第一部分实验与对照组相比,其余3组的ALP活性均明显增强(p<0.05),但联合组的ALP活性分别低于压力组和激光组(p<0.05)。第二部分实验显示:第1组压力引起胞内Ca^(2+)浓度随时间剧烈变化,第2组变化曲线平缓,但Xa^(2+)浓度水平两组无明显差异。由此得出结论适宜的压力和弱激光及联合应用均能增加成骨细胞的ALP活性,两者联合应用时较单独应用时成骨细胞的ALP活性稍有降低,压力组和激光压力组胞内Ca^(2+)浓度的变化曲线不同,说明在正畸牙齿的压力侧,低能量激光的应用可以降低由压力引起的成骨细胞活性增加,减少成骨,破骨相对增加,促进牙齿移动,LLLI极可能通过调节Xa^(2+)浓度的变化规律来调节成骨细胞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能量激光照射(LLLI) 成骨细胞 压力 碱性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饥饿应激对泥鳅3种组织糖原,ACP和ALP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康绍乐 杜启艳 +2 位作者 王萍 李宁宁 常重杰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58-162,共5页
研究了饥饿应激对泥鳅肝、肠和肌肉3种组织细胞糖原、酸性和碱性磷酸酶的细胞化学变化.对泥鳅进行饥饿处理,0~28d不喂养食物,29~35d恢复正常喂食.分别于0、7、14、21、28和35d取材,利用显微石蜡切片、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其... 研究了饥饿应激对泥鳅肝、肠和肌肉3种组织细胞糖原、酸性和碱性磷酸酶的细胞化学变化.对泥鳅进行饥饿处理,0~28d不喂养食物,29~35d恢复正常喂食.分别于0、7、14、21、28和35d取材,利用显微石蜡切片、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其肝、肠和肌肉细胞糖原、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细胞化学特征.结果表明:随着饥饿程度的加深,糖原的量减少,碱性磷酸酶活性下降,酸性磷酸酶活性则增强.投喂后,糖原量、酸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整个过程中,上述变化存在组织差异性.泥鳅中糖原量、酸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与长期饥饿条件下机体的应激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鳅 糖原 酸性磷酸酶 碱性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术后血清ALP的动态变化特点及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崔爱民 张自琴 蔺锡侯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738-741,744,共5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HPT)术后ALP的动态变化特点,探索术后甲状旁腺激素(PTH)骤然降低对成骨、破骨细胞功能的影响,为术后制定合理补钙治疗计划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48例以代谢性骨病为主要表现的PHPT患者手术后ALP资料分... 目的分析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HPT)术后ALP的动态变化特点,探索术后甲状旁腺激素(PTH)骤然降低对成骨、破骨细胞功能的影响,为术后制定合理补钙治疗计划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48例以代谢性骨病为主要表现的PHPT患者手术后ALP资料分别进行绘图分析,并统计曲线不同时段血尿钙、磷及PTH分布、变化。结果术后血清ALP的变化呈现出了3个典型时段,血尿钙磷、PTH在不同时段内变化趋势呈一定的规律性。结论术后PTH骤降所致血ALP规律性的动态变化,反映了成、破骨细胞功能状态的相应转变,揭示了ALP曲线不同时段内的骨钙沉积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术后动态观察ALP变化为预测血钙的变化及制定合理的补钙治疗计划提供了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血清alp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势兔骨质疏松动物血清TRAP及BALP水平的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蔡桂英 侯静 +1 位作者 杨霞 魏玲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8-41,共4页
破骨细胞生成的抗滴石酸盐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acidphosphatase,TRAP)及成骨细胞生成的骨碱性磷酸酶(bonealkalinephosphatase,BALP)均可分泌入血。... 破骨细胞生成的抗滴石酸盐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acidphosphatase,TRAP)及成骨细胞生成的骨碱性磷酸酶(bonealkalinephosphatase,BALP)均可分泌入血。因此,血中TRAP及BALP水平可分别反映破骨细胞及成骨细胞的功能。本文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观察了经双侧卵巢切除法诱导五月龄新西兰纯种大白兔形成骨质疏松动物的血清TRAP(采用对硝基酚磷酸盐法)及BALP(热失活法)水平,结果显示:术后兔血清TRAP及BALP活性均较术前升高,TRAP的变化先于BALP。术后1月TRAP活性升至最高,然后逐渐降低,至术后2.2月左右基本降至术前水平;BALP活性在术后2.2月左右升至最高,并在此水平上保持约半个月,其后很快下降,于术后3.7月左右基本降至手术前水平。对照兔血清TRAP及BALP活性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结果说明:手术去势后首先刺激破骨细胞的骨吸收作用,然后刺激成骨细胞的骨形成作用。这可能是女性绝经后头几年内骨质快速丢失的一个原因。有关骨质疏松动物模型血中TRAP及BAI.P变化规律的研究,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本文研究结果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的病因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lp TRAP 血清 骨质疏松 术后 破骨细胞 成骨细胞 观察 左右 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氧运动锻炼对LD含量和LDH、ALP、ACP、CK活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刘洪珍 孙喜良 刘桂华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4-26,共3页
为了探讨有氧运动锻炼对人体在不同功能状态下血 L D(乳酸 )代谢和 L DH(乳酸脱氢酶 )、AL P(碱性磷酸酶 )、ACP(酸性磷酸酶 )、CK(肌酸激酶 )活性的影响 ,将 4 2名中学生随机分为一般锻炼组、强化锻炼组和对照组。对两运动组分别实施... 为了探讨有氧运动锻炼对人体在不同功能状态下血 L D(乳酸 )代谢和 L DH(乳酸脱氢酶 )、AL P(碱性磷酸酶 )、ACP(酸性磷酸酶 )、CK(肌酸激酶 )活性的影响 ,将 4 2名中学生随机分为一般锻炼组、强化锻炼组和对照组。对两运动组分别实施不同的有氧运动处方后 ,与对照组相比 ,结果发现 :安静状态时 ,血清中 L D含量明显降低 (P<0 .0 5 ) ,L DH活性极显著升高 (P<0 .0 0 1) ,ACP、CK活性呈升高趋势 ,AL P活性呈下降趋势 ,但均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定量负荷和极量负荷运动后 ,L D含量无变化、L DH活性仍显著升高 ,ACP、AL P、CK活性的变化趋势基本与安静状态时相同 ,只是强化锻炼组 AL P活性在极量负荷时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这说明 ,短期有氧运动锻炼能够有效地降低人体在安静状态时血乳酸的生成和促进在不同功能状态下 L DH活性的提高 ,但对 ACP、AL 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锻炼 有氧运动 乳酸脱氢酶 碱性磷酸酶 酸性磷酸酶 肌酸激酶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昌鱼ALPase底物特异性及其效应物对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15
8
作者 陈清西 颜思旭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92-96,共5页
研究了文昌鱼碱性磷酸酶的底物特异性,测定酶催化几种单核苷酸和磷酸酯化合物水解反应的Kcat/Km值,酶对单核苷酸的新和力大小依次为3’-AMP>3’-UMP>3’-CMP>3’-GMP=2’-AMP>ε-AMP>5’-CMP>5’-AMP,研究效应物对酶... 研究了文昌鱼碱性磷酸酶的底物特异性,测定酶催化几种单核苷酸和磷酸酯化合物水解反应的Kcat/Km值,酶对单核苷酸的新和力大小依次为3’-AMP>3’-UMP>3’-CMP>3’-GMP=2’-AMP>ε-AMP>5’-CMP>5’-AMP,研究效应物对酶水解对-硝基苯磷酸的影响表明:无机磷酸盐、砷酸盐为竞争性抑制,L-?丙氨酸为反应竞争性抑制,L-半胱氨酸、二巯基苏糖醇为混合型抑制;并测定于它们的抑制常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昌鱼 碱性磷酸酶 特异性 效应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鲆发育中ALP基因表达图式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陈晓武 施志仪 顾一峰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94-898,共5页
为探讨研究碱性磷酸酶(ALP)在牙鲆发育变态中的表达与功能,采用组织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牙鲆ALP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原肠期胚体中即可以检测到ALP的活性。出膜后,在头和背部的活性比较强,而身体的内脏区域,活性... 为探讨研究碱性磷酸酶(ALP)在牙鲆发育变态中的表达与功能,采用组织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牙鲆ALP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原肠期胚体中即可以检测到ALP的活性。出膜后,在头和背部的活性比较强,而身体的内脏区域,活性较低,卵黄中没有表现出酶活性。仔鱼进食后,ALP开始在消化道中大量的表达,特别是在胃肠道粘膜层。2.牙鲆ALP cDNA全长为1 811 bp,预测能编码476个氨基酸的蛋白质。采用RT-PCR的方法在牙鲆卵到出膜后5天的时候不能检测到ALP基因表达,到变态前的仔鱼体内开始表达。在成鱼胃、肝、鳃、皮肤、皮下肌肉、肾中均能检测到ALP的表达。3.变态前的仔鱼身体总ALP活力约为出膜时的卵中酶活力的4倍,在变态期酶活力变化不大,但是在变态后期上升明显。甲状腺素(T4)在变态中对酶活力增加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作为甲状腺素合成抑制剂,硫脲(TU)能降低仔鱼体内酶活性。4.使用ALP的活性抑制剂左旋咪唑(TRM)处理的仔鱼消化功能和头部骨骼的发育受到一定的影响。消化道内食物很少,消化道上皮层中ALP免疫显色反应减弱。头部骨骼中发现较多骨细胞死亡而只留下一些细胞碎片,超过95%的仔鱼不能完成右眼的移位就发生死亡,变态比对照组迟缓。5.定量PCR结果表明,变态中期ALP基因表达量只有初期的1/2,变态后期却明显上升到变态初期的2.5倍,T4和TU处理对ALP基因表达产生影响的在中期和后期表现明显。中期T4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和TU组,变态后期T4组和TU组均低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鲆 碱性磷酸酶 甲状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蛋白-胆红素与碱性磷酸酶联合评分预测TIPS术后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的预后
10
作者 黄超明 朱玲怡 +7 位作者 黄琦 朱子舰 吴发宗 张业馀 蒋一逍 郑丽云 赵中伟 纪建松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84-589,共6页
目的探讨白蛋白-胆红素(albumin-bilirubin index,ALBI)与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联合评分对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后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4年6月在丽水市中心医院接受T... 目的探讨白蛋白-胆红素(albumin-bilirubin index,ALBI)与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联合评分对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后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4年6月在丽水市中心医院接受TIPS治疗的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患者61例,根据ALBI和ALP的约登指数计算最佳截断值,并将患者分为低ALBI-低ALP(0分)组、高ALBI-高ALP(2分)组、高ALBI-低ALP或低ALBI-高ALP(1分)组,评价ALBI-ALP评分的效能,比较3组患者生存率、中位生存时间,分析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ALBI和ALP的最大约登指数为0.31和0.34,最佳截断值为-1.56和108.50。3组患者的MELD分数、Child-Pugh分级和丙氨酸转氨酶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LBI-ALP评分的AUC为0.77(95%CI:0.66~0.89,P=0.0002),优于MELD评分0.52(95%CI:0.37~0.67,P=0.77)和Child-Pugh分级0.57(95%CI:0.43~0.72,P=0.34)。患者总病死率为49.18%,0分组的病死率为11.11%(2/18),明显低于1分组的59.46%(22/37)、2分组的100%(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20,P<0.001)。0分组中由于分析时仍有大量患者存活,无法计算中位生存时间,1分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8.00(95%CI:23.01~52.99)个月,2分组仅为1.00(95%CI:0.00~2.6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08,P<0.0001)。3组患者1年生存率为100%、66%、17%,2年生存率为100%、64%、17%,3年生存率为90%、53%、0。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ALBI-ALP联合评分(HR=7.11,95%CI:2.95~17.15)是TIPS术后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LBI-ALP评分能够有效评估TIPS术后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患者的预后,是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蛋白-胆红素指数 碱性磷酸酶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饥饿对大鳞副泥鳅不同组织糖原、ACP和ALP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萍 杜启艳 +1 位作者 南平 常重杰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62-863,共2页
饥饿是鱼类在自然状况下经常遇到的不良条件,此时鱼类体内会发生各种生理变化以适应逆境。本文以大鳞副泥鳅为材料,研究了饥饿和再投喂过程中,肝和肌肉两种组织中糖原、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的细胞化学特征。对大鳞副泥鳅进行饥饿处... 饥饿是鱼类在自然状况下经常遇到的不良条件,此时鱼类体内会发生各种生理变化以适应逆境。本文以大鳞副泥鳅为材料,研究了饥饿和再投喂过程中,肝和肌肉两种组织中糖原、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的细胞化学特征。对大鳞副泥鳅进行饥饿处理,0~28d不喂养食物,29~35d恢复正常喂食。分别于0、7、14、21、28和35d取材检测。结果表明,随着饥饿程度的加深,糖原和ACP的量均减少,ALP则增多。投喂后,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但变化存在组织差异。糖原的含量可作为鱼类饥饿程度和补偿性生长的一个重要指标,ACP和ALP在鱼类的应激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鳞副泥鳅 饥饿 糖原 酸性磷酸酶 碱性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28例健康人群血清CTX-1、TRACP、BALP、OC水平与腰椎骨密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13
12
作者 马倩倩 张萌萌 +3 位作者 高远 毛未贤 尹纪伟 宋世凯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58-961,共4页
目的研究30-79岁健康人群不同年龄、不同性别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1)、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OC)与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Hologic Discovery WA型... 目的研究30-79岁健康人群不同年龄、不同性别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1)、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OC)与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Hologic Discovery WA型骨密度仪检测腰椎正位(L1-4)BMD,采用酶标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CTX-1、TRACP、BALP、OC水平。将1228例受试者的检测结果按不同性别、10岁为1个年龄段进行分组,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女性30-49岁年龄段CTX-1、TRACP、BALP、OC与腰椎BMD均无明显相关性,50岁以后CTX-1、TRACP显著升高,与BMD呈负相关。女性BALP、OC在50-59岁年龄段明显升高,与BMD负相关,60岁以后开始下降,与BMD呈正相关;男性30-59岁各年龄组CTX-1、TRACP、BALP与腰椎BMD均无相关性,60岁以后CTX-1、TRACP、BALP均明显升高,与BMD负相关。男性OC水平随年龄缓慢下降,但各年龄段与BMD均无相关性;在30-49岁年龄段TRACP、CTX-1、BALP、OC各指标性别间不存在差异,50岁以后同年龄组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女性高于男性。结论 TRACP、CTX-1、BALP、OC是监测骨代谢变化的重要技术手段,尤其对女性骨质疏松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代谢标志物 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骨碱性磷酸酶 骨钙素 腰椎 骨密度 性别 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解毒与养阴增液法对内毒素脱毒相关分子HDL和ALP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开富 陆付耳 +4 位作者 徐丽君 杨明炜 邹欣 李鸣真 叶望云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5-138,共4页
目的:探讨清热解毒和养阴增液法对内毒素脱毒相关分子高密度脂蛋白(HDL)、碱性磷酸酶(ALP)的影响。方法:给家兔耳缘静脉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复制内毒素血症模型,以清热解毒、养阴增液两种温病治法制剂进行治疗,观察各组动物血清白细胞介... 目的:探讨清热解毒和养阴增液法对内毒素脱毒相关分子高密度脂蛋白(HDL)、碱性磷酸酶(ALP)的影响。方法:给家兔耳缘静脉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复制内毒素血症模型,以清热解毒、养阴增液两种温病治法制剂进行治疗,观察各组动物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HDL、ALP水平变化及肝、肾组织中ALP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清热解毒组血清IL-1、TNF-α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伴随血清ALP活性及肝肾组织中ALPmRNA表达明显强于模型组;养阴增液组血清IL-1、TNF-α水平也明显低于模型组,而伴随的是血浆HDL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结论:清热解毒和养阴增液两种温病治法制剂均能拮抗内毒素所致IL-1、TNF-α等炎性细胞因子的过度释放,但两者对内毒素脱毒相关分子的影响有别,前者可能主要通过促进ALP活性升高和上调肝肾组织ALPmRNA的表达而起作用,后者可能与提高血浆HDL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脂蛋白类 HDL 碱性磷酸酶 白细胞介素1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F对人牙周膜细胞增生与ALP活性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吕婴 张海燕 +1 位作者 刘晓勇 李卫红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171-173,共3页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 (EGF)对人牙周膜细胞的增生与碱性磷酸酶 (ALP)活性表达的影响 ,为EGF应用于牙周组织的再生与修复提供实验依据。采用MTT和ALP活性检测法 ,观察不同质量浓度 ( 0 .1~ 1 0 μg/L)EGF第 2 4、4 8和 72h对体外培养的第 ...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 (EGF)对人牙周膜细胞的增生与碱性磷酸酶 (ALP)活性表达的影响 ,为EGF应用于牙周组织的再生与修复提供实验依据。采用MTT和ALP活性检测法 ,观察不同质量浓度 ( 0 .1~ 1 0 μg/L)EGF第 2 4、4 8和 72h对体外培养的第 3代人牙周膜细胞 (PDLCs)的作用。与对照组比较 ,在 2 4~ 72h ,0 .1~ 5 μg/L的EGF可显著抑制PDLCs的增生 (P <0 .0 1~ 0 .0 5 ) ;1 0 μg/LEGF培养 4 8h对PDLCs有促进增生的作用 (P <0 .0 5 ) ,培养 72h有稳定增生的作用 (P >0 .0 5 )。 0 .1、0 .5 μg/LEGF可显著抑制PDLCs的ALP活性 (P <0 .0 1~ 0 .0 5 ) ;1~ 1 0 μg/LEGF在 2 4h可显著增强PDLCs的ALP活性 (P <0 .0 1~ 0 .0 5 ) ,在培养 4 8和 72h有稳定ALP活性的作用 (P >0 .0 5 )。提示在一定的作用时间内 ,1 0 μg/LEGF对人PDLCs的生长和分化可同时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膜细胞 表皮生长因子 MTT 碱性磷酸酶 牙周组织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骨胶囊含药血清在共育体系中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ALP活性及IL-11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傅淑平 张荣华 徐立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71-1173,共3页
目的:观察益骨胶囊含药血清在成骨-破骨细胞共育体系中对SD大鼠成骨细胞(OB)增殖、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白细胞介素-11(IL-1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1)取1d龄SD大鼠颅骨分离培养OB,取5d龄SD大鼠四肢股骨、胫骨分离培养破骨细胞(OC),... 目的:观察益骨胶囊含药血清在成骨-破骨细胞共育体系中对SD大鼠成骨细胞(OB)增殖、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白细胞介素-11(IL-1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1)取1d龄SD大鼠颅骨分离培养OB,取5d龄SD大鼠四肢股骨、胫骨分离培养破骨细胞(OC),建立细胞上清相通但细胞间不相互混杂的平面式成骨-破骨细胞共育体系,实验分为两组(含药血清组和对照组)。(2)MTT法检测OB增殖,氨基安替吡啉测酚法测定ALP活性,FQ-PCR法测定IL-11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含药血清组中OB的A值、ALP活性、IL-11/β-actin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骨胶囊含药血清在共育体系中可促进OB增殖、增强OB ALP活性,提高IL-11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骨胶囊 成骨细胞 白细胞介素11 碱性磷酸酶 MRNA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炎牙齿正畸加力前后龈沟液中PGE_2和ALP的变化 被引量:4
16
作者 秦科 仇丽鸿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32-234,共3页
目的 :探讨牙周炎牙齿接受正畸治疗时牙周组织的反应。方法 :在牙周炎和牙周健康正畸组分别放置标准方丝弓矫治装置 ,一侧 (实验侧 )加力 ,另一侧 (对照侧 )未加力 ,分别于加力前和加力 2 4h后收集龈沟液 ,采用放射免疫法和生化分析法... 目的 :探讨牙周炎牙齿接受正畸治疗时牙周组织的反应。方法 :在牙周炎和牙周健康正畸组分别放置标准方丝弓矫治装置 ,一侧 (实验侧 )加力 ,另一侧 (对照侧 )未加力 ,分别于加力前和加力 2 4h后收集龈沟液 ,采用放射免疫法和生化分析法进行前列腺素E2 (PGE2 )和碱性磷酸酶 (ALP)检测。结果 :正畸加力 2 4h后实验侧 2组龈沟液中PGE2 总量均明显增加 (P <0 .0 1) ,2组PGE2 总量变化的差值无显著性差异 ,对照侧均无变化 (P >0 .0 5 ) ;2组龈沟液中ALP总量变化不明显。结论 :牙周炎牙齿在接受正畸治疗 2 4h时 ,龈沟液中PGE2 和ALP的改变与牙周健康牙齿的反应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牙齿正畸 龈沟液 PGE2 alp 前列腺素E2 碱性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IGF-1和IGFBP-3及ALP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和特纳综合征中变化水平的观察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琳 麻宏伟 +3 位作者 王丽波 胡曼 任爽 谭迎花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3-257,共5页
目的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特发性矮小(ISS)和特纳综合征(TS)患儿,观察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及血碱性磷酸酶(ALP)在ISS和TS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rhGH治疗的ISS患儿31例和TS患儿1... 目的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特发性矮小(ISS)和特纳综合征(TS)患儿,观察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及血碱性磷酸酶(ALP)在ISS和TS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rhGH治疗的ISS患儿31例和TS患儿17例进行治疗前后血清IGF-1、IGFBP-3及ALP浓度监测,观察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ISS和TS患儿经rhGH治疗后IGF-1与IGFBP-3明显升高,6个月时达高峰,之后基本维持在较高水平;IGF-1与IGFBP-3的比值治疗后显著升高(F=6.739,P<0.01),以IGF-1升高更明显;ISS和TS患儿经rhGH治疗后血清ALP也明显上升,3个月时达高峰,之后基本维持在较高水平;血清ALP与IGF-1和IGFBP-3在治疗前后各个时间段不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 ISS和TS患儿经rhGH治疗后,血清IGF-1、IGFBP-3及ALP水平均升高,并基本维持在较高水平,IGF-1较IGFBP-3升高更为明显;治疗起始3个月血清ALP反应敏感,血清ALP尚不能作为替代IGF-1和IGFBP-3监测rhGH治疗疗效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生长激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血碱性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旁腺激素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中LPL和ALP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高飞 林梅 +1 位作者 葛志敏 郭中豪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60-1464,共5页
目的利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建造体外实验模型,探讨间歇应用甲状旁腺激素1-34(parathyroid hormone 1-34,PTH 1-34)对BMSCs成脂分化中脂蛋白脂肪酶(lipoprotein lipase,LPL)和碱性磷酸酶(a... 目的利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建造体外实验模型,探讨间歇应用甲状旁腺激素1-34(parathyroid hormone 1-34,PTH 1-34)对BMSCs成脂分化中脂蛋白脂肪酶(lipoprotein lipase,LPL)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的影响。方法 (1)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分离出BMSCs,体外培养与鉴定;(2)以P3代BMSCs为体外实验模型,分为两组:单纯诱导液组和PTH组。单纯诱导液组:BMSCs+DMEM培养基+诱导液;PTH组:BMSCs+DMEM培养基+诱导液+PTH 1-34;(3)采用间歇方式将不同浓度的PTH 1-34加入PTH组的BMSCs培养基,14天后采用ELISA法测定LPL活性,采用RT-PCR法测定ALP的活性。结果 (1)P3代细胞表达抗原CD29、CD44,不表达抗原CD45,基本符合BMSCs表面标志物特征;(2)成脂诱导液诱导BMSCs分化21天后,油红O染色可见胞内脂滴出现,符合脂肪细胞的特性;(3)间歇应用不同浓度的PTH作用于BMSCs后,与对照组比较,LPL的表达量下降,ALP活性增加,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小剂量间歇应用PTH 1-34可使BMSCs的成脂分化中LPL表达量降低,ALP表达量增加,证明小剂量PTH 1-34可抑制BMSCs成脂分化,促进其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激素1-34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脂分化 脂蛋白脂肪酶 碱性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NPV对家蚕不同组织ALP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高建华 杨大平 +1 位作者 杨伟克 丁志伟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01-1104,共4页
【目的】探究家蚕感染BmNPV后,不同组织碱性磷酸酶(ALP)及其基因表达变化规律,为阐明BmNPV的侵染机制及培育抗NPV蚕品种的选育提供借鉴和思考。【方法】通过经口添食BmNPV,检测分析家蚕中肠、血淋巴和脂肪体ALP基因的表达水平及其编码... 【目的】探究家蚕感染BmNPV后,不同组织碱性磷酸酶(ALP)及其基因表达变化规律,为阐明BmNPV的侵染机制及培育抗NPV蚕品种的选育提供借鉴和思考。【方法】通过经口添食BmNPV,检测分析家蚕中肠、血淋巴和脂肪体ALP基因的表达水平及其编码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情况。【结果】家蚕中肠ALP基因在感染BmNPV后6、9和12 h呈现上调表达趋势,其编码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在感染24 h基因表达被抑制,同时酶活性显著降低。血淋巴碱性磷酸酶及ALP基因对BmNPV的响应略晚于中肠,ALP基因在感染9 h开始上调表达,在12 h表达量最高,在24 h表达量急剧降低。碱性磷酸酶活性在9和12 h极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在24 h急剧减弱,显著低于对照组。脂肪体ALP基因表达量及碱性磷酸酶活性仅在感染12 h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家蚕感染BmNPV后,中肠、血淋巴和脂肪体ALP基因表达水平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均是呈现先升高后急剧减弱的趋势。基因的表达情况与酶活性变化规律一致,这与家蚕感染BmNPV后,其自身机体的生理代谢进程存在紧密联系,暗示碱性磷酸酶在家蚕抗病毒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NPV 碱性磷酸酶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锆全瓷愈合基台周围龈沟液中ALP含量测定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惠 王敏 +3 位作者 邹海啸 李智勇 夏海斌 王贻宁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4期312-314,共3页
目的:通过自身对照的方法研究实验犬用氧化锆全瓷愈合基台和钛愈合基台对种植体周围龈沟液(peri-implnat crevicular fluid,PICF)量及其中的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水平的变化。方法:建立氧化锆全瓷愈合基台和钛愈合基台... 目的:通过自身对照的方法研究实验犬用氧化锆全瓷愈合基台和钛愈合基台对种植体周围龈沟液(peri-implnat crevicular fluid,PICF)量及其中的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水平的变化。方法:建立氧化锆全瓷愈合基台和钛愈合基台修复的犬动物模型,并对单侧愈合基台进行丝线结扎构建种植体周围炎模型,对种植体周围龈沟液的量及其中的ALP进行检测。结果:结扎后氧化锆全瓷愈合基台和钛愈合基台的PICF量在结扎侧明显高于非结扎侧;结扎侧氧化锆全瓷愈合基台的PICF量高于钛愈合基台;结扎后氧化锆全瓷愈合基台PICF中的ALP在结扎侧和非结扎侧含量低于钛愈合基台,ALP在结扎侧的含量明显高于非结扎侧,但是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氧化锆基台具有与钛基台相似的软组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 愈合基台 种植体周围龈沟液 碱性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