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州兰圃环境因子及人体舒适度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冰敏 马绵英 +2 位作者 谢伟文 董晨露 谭广文 《广东园林》 2024年第4期60-66,共7页
为探索华南地区适合开展康养保健活动的公园绿地的建设,基于实地调查,选取广州兰圃内部不同景观分区,监测其空气温度、相对湿度、负氧离子浓度、空气颗粒物浓度及声环境因子,并分析人体舒适度。结果表明:兰圃的景观空间具有显著的降温效... 为探索华南地区适合开展康养保健活动的公园绿地的建设,基于实地调查,选取广州兰圃内部不同景观分区,监测其空气温度、相对湿度、负氧离子浓度、空气颗粒物浓度及声环境因子,并分析人体舒适度。结果表明:兰圃的景观空间具有显著的降温效果,其中最明显的为兰园区,其次为芳华园区、明镜阁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体的不舒适程度;兰圃空气负氧离子平均浓度为689个/cm^(3),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处于正常水平;园内空气颗粒物PM_(2.5)及PM_(10)的日均浓度分别为36.95μg/m^(3)和76.80μg/m^(3),均达到国家二类标准;兰圃昼间等效声级为60.82 dB(A),仅芳华园区达到国家昼间环境噪声限值的2类标准。兰圃内的环境因子受到多方面的干扰,需通过景观手法改善不利条件对环境因子的影响,提升园内的康养质量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园林 园林康养 负氧离子 空气颗粒物 人体舒适度 声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西山典型游憩林空气颗粒物不同季节的日变化 被引量:57
2
作者 郭二果 王成 +3 位作者 郄光发 房城 孙志伟 周志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253-3263,共11页
以百望山森林公园为例,对北京西山3种典型游憩林一年四季空气颗粒物浓度进行了昼夜观测,结果发现:(1)北京西山3种典型游憩林4种粒径空气颗粒物日变化整体上在4个季度均近似呈"双峰双谷"型,两个高峰时段分别出现在5:00~9:00和... 以百望山森林公园为例,对北京西山3种典型游憩林一年四季空气颗粒物浓度进行了昼夜观测,结果发现:(1)北京西山3种典型游憩林4种粒径空气颗粒物日变化整体上在4个季度均近似呈"双峰双谷"型,两个高峰时段分别出现在5:00~9:00和19:00之后到凌晨3:00,低谷出现时间是15:00左右和5:00左右,不同季节之间峰、谷出现时间稍有差异。(2)3种游憩林相比较,侧柏林空气颗粒物夜间高峰出现迟,高峰值大,且高峰期持续时间长,故夜间低谷出现时间也延迟。所以郁闭度较大的侧柏林夜间空气颗粒物浓度高于其他两种林型,且在夏、秋季表现得越来越明显。(3)同一游憩林不同粒径空气颗粒物相比,细粒径颗粒物白天高峰和夜间低谷出现时间提前,而白天低谷和夜间高峰却有所滞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西山 游憩林 空气颗粒物 日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西山典型游憩林空气悬浮颗粒物季节变化规律 被引量:25
3
作者 郭二果 王成 +3 位作者 郄光发 房城 孙志伟 周志海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5-57,共3页
以百望山森林公园为例,对北京西山3种典型游憩林一年四季空气颗粒物浓度进行了昼夜观测,结果表明:①北京西山游憩林空气颗粒物总浓度最低的季节是秋季,其他3个季节相差不大。②同一游憩林不同粒径大小的空气颗粒物浓度的季节变化具有明... 以百望山森林公园为例,对北京西山3种典型游憩林一年四季空气颗粒物浓度进行了昼夜观测,结果表明:①北京西山游憩林空气颗粒物总浓度最低的季节是秋季,其他3个季节相差不大。②同一游憩林不同粒径大小的空气颗粒物浓度的季节变化具有明显差异,可吸入颗粒物和其他2种细颗粒物冬季最高,夏季次之;PM10浓度在秋季最低,PM2.5和PM1.0浓度在春季最低。③3种游憩林相比较,随着冬、春、夏、秋的季节更替,侧柏林空气颗粒物浓度较混交林和黄栌林高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西山 游憩林 空气颗粒物 季节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西山三种典型游憩林春季空气颗粒物日变化规律 被引量:26
4
作者 郭二果 王成 +4 位作者 彭镇华 郄光发 杨伟伟 房城 周志海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5-148,共4页
Variation in concentrations of the airborne particulate matters(PM)in three kinds of typical recreation forests in Baiwang Mountain,West Mountain area of Beijing were observed day and night in spring.Results showed th... Variation in concentrations of the airborne particulate matters(PM)in three kinds of typical recreation forests in Baiwang Mountain,West Mountain area of Beijing were observed day and night in spring.Results showed that:1)Diurnal variations of PM concentrations in three kinds of typical recreation forests in West Mountain of Beijing area in spring were all synchronous.Curves of diurnal variation of PM concentrations had two peaks and two vales,and two peaks presented at 7:00-9:00 and 21:00-1:00,and two vales presented at 15:00 and 3:00-5:00 respectively.In addition,the larger proportion finer particles took the heavier total particles were in a day;2)Comparatively,peaks in day and vales at night of finer particles presented earlier than that of coarser particles,however the peaks at night were later;3)Weather conditions had influences on PM,and the finer particles were more sensitive to the conditions than the coarse particles.In general,PM concentration was higher at the state of low air temperature,high air relative humidity and soft wind.They also increased at cloudy night,especially for finer partic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憩林 空气颗粒物 春季 日变化 北京西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及其来源分析 被引量:75
5
作者 王淑兰 柴发合 +2 位作者 张远航 周来东 王琴玲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88-492,共5页
通过在夏、冬两季分别进行的三种粒径颗粒物同步连续采样监测试验,确定了成都市大气颗粒物细颗粒物污染严重且有明显二次污染的污染特征。用多重回归分析、富集因子分析及化学成分的因子分析等方法对颗粒物的化学组成及其来源进行了定... 通过在夏、冬两季分别进行的三种粒径颗粒物同步连续采样监测试验,确定了成都市大气颗粒物细颗粒物污染严重且有明显二次污染的污染特征。用多重回归分析、富集因子分析及化学成分的因子分析等方法对颗粒物的化学组成及其来源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成都市可吸入颗粒物主要来源于化石类燃料及油品燃烧、生物质或餐饮烹饪行业排放、建筑及冶金行业的排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富集因子 因子分析 多重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地区典型天气对城市森林内大气颗粒物的影响 被引量:49
6
作者 郭二果 王成 +1 位作者 郄光发 蔡煜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85-1198,共14页
以北京西山几种游憩型城市森林为例,在一年四季选择典型天气条件,对4种粒径的大气颗粒物浓度进行全天24h监测,研究北方地区不同季节典型天气因素白昼不同时段对不同结构的城市森林内不同粗细粒径的大气颗粒物浓度变化的影响.结果发现:... 以北京西山几种游憩型城市森林为例,在一年四季选择典型天气条件,对4种粒径的大气颗粒物浓度进行全天24h监测,研究北方地区不同季节典型天气因素白昼不同时段对不同结构的城市森林内不同粗细粒径的大气颗粒物浓度变化的影响.结果发现:降雨使大气颗粒物浓度减少,尤其粗颗粒物(TSP只为连续晴天的0.58~0.68),所以雨后晴天粒径较小的颗粒物所占比例会增加.不过,有时在雨后的夜间由于空气湿度大大气颗粒物浓度也会增加.雪能够降低大气颗粒物浓度,"雪后晴天"4种粒径颗粒物浓度均只有连续晴天的0.2倍.多云和雾霾天气使大气颗粒物污染加重,尤其在夜间;雾霾和多云对小粒径颗粒物浓度的增加效果明显.夏季高温高湿静风、闷热的"桑拿天"能使郁闭度较大的林地内大气颗粒物特别是细颗粒物浓度及其所占的比例显著增加,PM2.5的浓度是"连续晴天"的2.53倍.风在雨后能使大气颗粒物在一定程度上扩散减少,而在天气干燥时刮风会增加城市森林内大气颗粒物的浓度,且多云会加重干燥天气刮风后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程度.春、冬季林地裸露的落叶阔叶树在刮风时大气颗粒物浓度较四季常绿、地表覆盖物多的针叶林高,夏、秋季桑拿天和雾霾天郁闭度大的侧柏林大气颗粒物浓度较林地结构开阔的黄栌林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天气条件 城市森林 大气颗粒物 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空气悬浮颗粒物的理化性质及其健康效应 被引量:37
7
作者 郭二果 王成 +1 位作者 彭镇华 房城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51-857,共7页
城市空气悬浮颗粒物的理化性质是其他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析空气颗粒物的成分组成、来源解析上。空气悬浮颗粒物主要由金属元素、有机化学成分和无机盐类等组成,城市交通、工业等各种源的排放是其主要来源,按照... 城市空气悬浮颗粒物的理化性质是其他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析空气颗粒物的成分组成、来源解析上。空气悬浮颗粒物主要由金属元素、有机化学成分和无机盐类等组成,城市交通、工业等各种源的排放是其主要来源,按照粒径大小不同一般可将其分为总悬浮颗粒物(TSP)、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等。空气悬浮颗粒物达到一定浓度后,会对环境和人体产生一定的危害,而且颗粒物粒径大小不同,来源和成分组成就有别,其产生的危害程度也不一样。文章从粒径大小、来源、成份以及三者间的相互关系等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城市空气悬浮颗粒物的理化性质,并从其对人体、其他动植物和环境等方面造成的影响综述了空气颗粒物的健康效应及影响因素,最后又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发展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空气悬浮颗粒物 粒径分布 来源 成分 健康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工业区大气颗粒物中硫的化学形态和分布 被引量:5
8
作者 包良满 张元勋 +5 位作者 李晓林 李燕 刘卫 赵屹东 马陈燕 韩勇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1-236,共6页
用低压冲击式采样器(DLPI)采集了上海工业区和郊区大气中28nm~9.92μm粒径范围的颗粒物样品,用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谱(XANES)和X射线荧光分析(SRXRF)对样品中硫的化学形态和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粗颗粒物和细颗粒物中的硫,... 用低压冲击式采样器(DLPI)采集了上海工业区和郊区大气中28nm~9.92μm粒径范围的颗粒物样品,用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谱(XANES)和X射线荧光分析(SRXRF)对样品中硫的化学形态和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粗颗粒物和细颗粒物中的硫,大部分以硫酸盐形式存在;超细颗粒物中除了硫酸盐硫之外,一部分硫以低价的还原态形式存在,可能的化学形态为金属硫化物、噻吩类有机硫化物.细粒子中硫的质量浓度高于粗颗粒,约70%的硫分布在细粒子中.硫的质量浓度呈多模态分布.工业区的超细颗粒物峰值出现在0.091~0.154μm;细颗粒的分布为积聚模,峰值出现在0.38~0.611μm;粗颗粒分布为粗模态,在1.59~3.98μm和6.57~9.92μm出现2个峰值.郊区的超细颗粒物中硫的质量分布不存在峰值;积聚模出现两个亚模态,分别为峰值在0.261~0.380μm的"凝结模态"和峰值在0.611~0.945μm的"液滴模态";粗模态峰值在2.38~6.57μm.污染来源和颗粒物形成、转换机制以及不同采样时间的气象条件差异决定了2个地区颗粒物中硫的分布特性,工业区颗粒物中硫的来源有海盐源的贡献,而郊区较少受海洋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粒径分布 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XE和XRF用于北京新镇地区PM2.5源解析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金象春 张贵英 +7 位作者 肖才锦 黄东辉 袁国军 姚永刚 王兴华 华龙 王平生 倪邦发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325-1330,共6页
大气颗粒物(APM)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受重视,我国增设了PM2.5标准,同时提出了大气污染的专项治理措施。本文采用GENT二级取样器在北京郊区新镇进行连续取样,并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和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对北京新镇地区... 大气颗粒物(APM)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受重视,我国增设了PM2.5标准,同时提出了大气污染的专项治理措施。本文采用GENT二级取样器在北京郊区新镇进行连续取样,并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和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对北京新镇地区收集到的140个大气颗粒物样品进行了多元素分析,对测量数据进行了可靠性评价和数据重组,结合取样、气象等参数建立了新镇地区大气颗粒物污染成分数据库,利用正矩阵因子模型进行污染源解析研究。初步认定了5个主要污染源,即燃煤源(29.2%)、汽车尾气和垃圾焚烧源(26.2%)、建筑工业源(23.3%)、土壤源(15.4%)以及含氯工业源(5.9%)。并结合气象数据进行了污染源来源研究,根据条件概率函数和潜在源贡献函数的计算结果作出了污染源来源分布图,发现污染来源与周围环境基本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源解析 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树叶附尘对大气重金属污染的磁学响应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呈 王金花 +3 位作者 钱新 李慧明 孙一轩 冷湘梓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414-2423,共10页
在南京10个国家空气质量监测站点附近采集桂花、樟树和雪松树叶,测试其磁性参数和重金属含量,分析监测站大气颗粒物浓度、树叶重金属与磁性参数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3种树叶中重金属含量较高的是Fe、Mn、Cu和Pb,As、Cd和Sb较低.Pb、Cu... 在南京10个国家空气质量监测站点附近采集桂花、樟树和雪松树叶,测试其磁性参数和重金属含量,分析监测站大气颗粒物浓度、树叶重金属与磁性参数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3种树叶中重金属含量较高的是Fe、Mn、Cu和Pb,As、Cd和Sb较低.Pb、Cu和Sb在交通密集区含量较高;Ni、Cd和Mn在工业区含量较高;V、Cr和Fe在靠近建筑工地的地区含量较高.V、Fe、As、Pb、Sb和Cr与树叶附尘中磁性矿物具有相似来源.对比3种树叶,雪松更易富集颗粒物,其磁性参数和重金属含量均较高,同时,雪松树叶附尘中大部分重金属含量与其磁性参数的相关性较高;而桂花树叶的SIRM值与监测站大气颗粒物浓度高低具有较好一致性.常绿树叶的磁性参数有潜力用来评估城市大气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重金属 大气颗粒物 磁性参数 树叶 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绿色制造技术的烤鸭品质特性与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石金明 王园 +6 位作者 彭增起 惠腾 张雅玮 王复龙 李君珂 崔保威 郭秀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274-278,共5页
本实验比较了传统加工技术与绿色制造技术在烤鸭加工过程中的PM2.5排放量、产品表皮含有的有害物质3,4-苯并芘、12种杂环胺的含量以及对产品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绿色制造技术加工烤鸭时PM2.5的平均排放质量浓度小于200μg/m3... 本实验比较了传统加工技术与绿色制造技术在烤鸭加工过程中的PM2.5排放量、产品表皮含有的有害物质3,4-苯并芘、12种杂环胺的含量以及对产品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绿色制造技术加工烤鸭时PM2.5的平均排放质量浓度小于200μg/m3;生产的烤鸭色泽红润鲜亮,经高温灭菌后仍然保持较好的质构,3,4-苯并芘残留量与12种杂环胺残留总量低于1μg/kg;传统的烤鸭加工技术PM2.5平均排放质量浓度超过2 000μg/m3,产品中3,4-苯并芘残留量最高检出量4.25μg/kg,12种杂环胺残留总量最高检出量49.95μ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鸭 绿色制造 PM2.5 3 4-苯并芘 杂环胺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市大气飘尘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Ⅱ酮和醇脂类化合物的组成和分布特征 被引量:8
12
作者 段毅 彭林 +1 位作者 马兰花 周世新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56-160,共5页
首次对兰州市大气飘尘中酮和醇脂类化合物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兰州市大气飘尘中正烷基2酮和直链烷基醇的浓度分别为20~270ngm-3和520~910ngm-3,并表现为3月份高于7月和8月份,这与兰州市... 首次对兰州市大气飘尘中酮和醇脂类化合物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兰州市大气飘尘中正烷基2酮和直链烷基醇的浓度分别为20~270ngm-3和520~910ngm-3,并表现为3月份高于7月和8月份,这与兰州市特殊的地形和气候条件有关;其分布特征指示了它们来自人为活动、微生物和现代高等植物,而且它们在这3种来源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8%~19.7%、15.4%~34.6%和50.3%~81.8%。甾醇化合物的浓度很低,它们由现代生物所提供。丰富的C18类异戊二烯酮化合物的存在,反映了大气飘尘中有机质在大气氧化过程中已经被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市 大气飘尘 醇脂类化合物 有机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天气下景观生态林内外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变化特征 被引量:14
13
作者 陈博 王小平 +3 位作者 刘晶岚 陈峻崎 朱建刚 李春义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71-1181,共11页
为了探讨景观生态林对大气颗粒物的调控作用,以北京大兴区景观生态林为例(主要树种为旱柳Salix matsudana),研究不同季节、不同天气条件下景观生态林内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差异以及林内和林外质量浓度对比。于2013年7月至2014年5月,分四... 为了探讨景观生态林对大气颗粒物的调控作用,以北京大兴区景观生态林为例(主要树种为旱柳Salix matsudana),研究不同季节、不同天气条件下景观生态林内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差异以及林内和林外质量浓度对比。于2013年7月至2014年5月,分四季选择不同天气类型,采用水平同步监测法对林内和林外两个监测点3种粒径大气颗粒物(TSP、PM10和PM2.5)质量浓度和气象因子进行每日10 h的连续监测(8:00─18:00)。结果表明,(1)晴朗天气景观生态林内ρ(TSP)、ρ(PM10)和ρ(PM2.5)均处于较低水平,分别为(61.53±21.73)^(174.32±36.01)μg·m-3、(28.91±10.34)^(94.87±20.45)μg·m-3和(6.29±3.86)^(23.91±12.29)μg·m-3;多云、扬尘、雾霾和雾霭天气颗粒物质量浓度较高,污染明显加重,雾霾天气下ρ(PM2.5)的增加效果更为明显,而扬尘天气下ρ(TSP)显著增加。(2)雾滴对于PM2.5与PM10具有一定的湿清除作用,也可以与霾粒子共同作用形成相对稳定的雾霭天气,其颗粒物污染程度高于其他天气状况,此时以粒径为2.5~10μm的颗粒物污染为主。(3)夏、秋和春季晴朗微风天气(风速≤3 m·s-1)和扬尘天气林内ρ(TSP)和ρ(PM10)显著低于林外,多云、轻微至轻度雾霾天气,林内ρ(TSP)、ρ(PM10)和ρ(PM2.5)均显著低于林外,晴朗大风(风速>5 m·s-1)和雾霭天气林内ρ(TSP)和ρ(PM10)不显著高于林外,雾霭天气林内ρ(PM2.5)显著高于林外;冬季不同天气下ρ(TSP)、ρ(PM10)和ρ(PM2.5)林内和林外对比没有明显规律。(4)空气相对湿度、风速和风向是观测时段内影响颗粒物质量浓度的主要因子。ρ(PM2.5)与相对湿度呈线性正相关,而与风速呈非线性负相关,偏南风对颗粒物主要起输送和积累作用,偏北风对颗粒物起到稀释和扩散作用。相对于TSP和PM10,PM2.5更易受近地面气象条件的影响而堆积或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天气条件 景观生态林 大气颗粒物 质量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头沟生态区排放的大气颗粒物输送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杨多兴 韩永伟 拓学森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3-117,共5页
利用一个耦合的区域空气质量模式系统,模拟了2004年4月1~7日门头沟排放的大气颗粒物浓度的时空分布及向北京主城区的输送过程,分析了下垫面非均匀性和气象条件对输送过程的影响以及源于门头沟污染物对主城区颗粒物浓度的贡献.模拟结果... 利用一个耦合的区域空气质量模式系统,模拟了2004年4月1~7日门头沟排放的大气颗粒物浓度的时空分布及向北京主城区的输送过程,分析了下垫面非均匀性和气象条件对输送过程的影响以及源于门头沟污染物对主城区颗粒物浓度的贡献.模拟结果显示,门头沟排放的污染物能够被输送到主城区,存在输送通道,浓度分布表现出强烈的时空非均匀性.门头沟排放的PM10对主城区近地面浓度的影响可达0·1~15μg/m3.与观测的比较表明,模式对于PM浓度分布和输送态势具有较强的模拟能力,浓度相关系数及标准偏差分别为0·8、0·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送通道 大气颗粒物 CALPUF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区城市可吸入颗粒物基于DNA损伤的毒理学 被引量:7
15
作者 宋晓焱 邵龙义 +1 位作者 周林 张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50-654,共5页
采集2008年煤矿区城市平顶山PM10样品,使用质粒DNA评价法(PlasmidDNAassay)研究了夏季和冬季PM10的毒性。结果表明,不同时间和地点采集的PM10对质粒DNA的损伤差别很大,它们的TD50值(引起50%DNA损伤所需要的颗粒物剂量,以μg/mL表示)相差... 采集2008年煤矿区城市平顶山PM10样品,使用质粒DNA评价法(PlasmidDNAassay)研究了夏季和冬季PM10的毒性。结果表明,不同时间和地点采集的PM10对质粒DNA的损伤差别很大,它们的TD50值(引起50%DNA损伤所需要的颗粒物剂量,以μg/mL表示)相差近10倍;单位质量颗粒物对DNA损伤率顺序:市区冬季>郊区冬季>背景点夏季>郊区夏季>市区夏季;同季节市区和郊区PM10对质粒DNA损伤率差别不大,但不同季节的PM10对质粒DNA损伤率则相差较大,且冬季PM10损伤明显大于夏季;冬季PM10对DNA损伤较大的原因可能与冬季燃煤空气中重金属元素增加有关。通过对颗粒物全样和水溶部分DNA损伤的评价得出,夏季市区和郊区PM10的氧化性损伤能力与颗粒物中的水溶和不溶部分都有较大关系,冬季市区、郊区和夏季背景点PM10的氧化性损伤能力主要来源于颗粒物中的水溶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入颗粒物 质粒DNA评价法 氧化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市大气飘尘中有机物浓度的变化及其分布特征 被引量:22
16
作者 彭林 沈平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56-161,共6页
本文收集了兰州市区和郊区在取暖期和非取暖期的大气飘尘样品和汽车尾气及烟尘样品。对这些样品中有机物总量以及备馏分,即:饱和烃、芳香烃、非烃和沥青质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大气飘尘中有机物浓度在取暖期高于非取暖期... 本文收集了兰州市区和郊区在取暖期和非取暖期的大气飘尘样品和汽车尾气及烟尘样品。对这些样品中有机物总量以及备馏分,即:饱和烃、芳香烃、非烃和沥青质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大气飘尘中有机物浓度在取暖期高于非取暖期,且市区高于郊区;(2)通过对烟尘和汽车尾气样品中有机物各馏分浓度与兰州市区大气飘尘的样品各馏分浓度的比较,其结果是西团区受工业污染较为严重,盘旋路受汽车尾气的污染较为严重,铁路局受烟尘的污染较为严重;(3)兰州市整体污染主要受到燃煤、汽车排放的尾气和工业生产等污染,但具体某一季节或某一区域,这三者之间污染程度有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飘尘 有机物 污染源 浓度 空气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颗粒物PM_(10)和PM_(2.5)元素组成的中子活化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伟涛 倪邦发 +11 位作者 王平生 田伟之 孙爱华 沈立 肖才锦 张贵英 高大辉 刘存兄 黄东辉 周四春 胡炼 吕鹏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8-231,共4页
在北京市郊区设立采样点,使用Gent采样器收集PM10(直径小于10μm)和PM2.5(直径小于2.5μm)大气颗粒物。利用仪器中子活化分析(INAA)法对2005年春、夏两季采集的样品进行测量,用k0法中子活化分析(ADVNAA软件)对元素含量进行定量计算,得... 在北京市郊区设立采样点,使用Gent采样器收集PM10(直径小于10μm)和PM2.5(直径小于2.5μm)大气颗粒物。利用仪器中子活化分析(INAA)法对2005年春、夏两季采集的样品进行测量,用k0法中子活化分析(ADVNAA软件)对元素含量进行定量计算,得出春季PM2.5平均浓度为41.43μg/m3,PM10平均浓度为140.82μg/m3;夏季PM2.5平均浓度为50.63μg/m3,PM10平均浓度为119.10μg/m3。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样品中污染元素随季节、气象条件变化,并通过富集因子来寻找污染元素的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中子活化分析 κ0法 大气颗粒物 富集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酸性离子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石琼林 刘大超 +1 位作者 李海华 程温莹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2-94,共3页
大气颗粒物是成都目前大气环境主要污染物之一。文章通过Andersen分级采样器采样,对成都市东郊(原工业区)2006年下半年不同粒径的大气颗粒物及其水溶性酸性离子的含量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雾天条件下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 大气颗粒物是成都目前大气环境主要污染物之一。文章通过Andersen分级采样器采样,对成都市东郊(原工业区)2006年下半年不同粒径的大气颗粒物及其水溶性酸性离子的含量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雾天条件下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大气颗粒物及其酸性离子主要分布在0.65~3.3μm的粒径范围,颗粒物中水溶性酸性离子的平均含量大小关系为:[SO42-]>[NO3-]>[Cl-]>[F-]>[NO2-].雾天颗粒物的浓度水平是正常天气下的1~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德森型采样器 大气颗粒物 酸性离子 酸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颗粒物污染与运动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晓莉 孙利娜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8-9,13,共3页
大气颗粒物是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的污染物。人体在大气污染的环境中进行运动,随着通气量的增加,吸入体内颗粒物数量也增多,运动者会出现一些呼吸系统功能下降的症状,对健康和运动能力造成不利的影响。针对大气颗粒物对运动者健康和运动... 大气颗粒物是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的污染物。人体在大气污染的环境中进行运动,随着通气量的增加,吸入体内颗粒物数量也增多,运动者会出现一些呼吸系统功能下降的症状,对健康和运动能力造成不利的影响。针对大气颗粒物对运动者健康和运动能力造成的影响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运动 颗粒物 肺通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式博物馆室内展厅秋季颗粒物数浓度变化特征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方圆 修光利 +6 位作者 于颖 詹天珍 黄河 王烁 解玉林 吴来明 张大年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7,共7页
大气中的颗粒物已经成为影响文物保存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监测文物保存环境中颗粒物浓度、减少其对文物所造成的损害影响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目前国内在此方面的研究尚较缺乏。因此,本研究采用气体悬浮物粒子监测仪对某封闭... 大气中的颗粒物已经成为影响文物保存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监测文物保存环境中颗粒物浓度、减少其对文物所造成的损害影响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目前国内在此方面的研究尚较缺乏。因此,本研究采用气体悬浮物粒子监测仪对某封闭式博物馆不同展厅空气中不同粒径颗粒物的数浓度进行了连续监测,并与游客流量及装饰材料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96%以上颗粒物为PM_(1.0)(等效体积粒径小于1.0μm),80%为PM_(0.3)(等效体积粒径小于0.3μm)。游客扰动对颗粒物数浓度的影响与粒径大小有关,PM_(1.0)数浓度没有明显的日变化,但1.0μm以上粗颗粒在开馆时段和夜间清扫时段出现明显的波动;节假日浓度明显高于工作日。上述研究表明,馆藏文物保存环境大气中的颗粒物污染监控应以细颗粒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保护 博物馆环境 空气颗粒物 游客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