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泵-循环水余热利用的火用效率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朋飞 付昶 +2 位作者 王伟锋 吴涛 薛志恒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6-110,共5页
采用火用效率,对某亚临界330 MW间接空冷抽汽供热机组热泵回收循环水余热的节能效果进行了试验及分析。结果表明:热泵供热方式性能主要受热泵热网进水温度及余热出水温度影响;在主蒸汽流量与供热负荷基本一致的情况下,热泵供热方式下的... 采用火用效率,对某亚临界330 MW间接空冷抽汽供热机组热泵回收循环水余热的节能效果进行了试验及分析。结果表明:热泵供热方式性能主要受热泵热网进水温度及余热出水温度影响;在主蒸汽流量与供热负荷基本一致的情况下,热泵供热方式下的总抽汽流量明显小于单热网供热方式;该机组热泵制热系数为1.631,热泵供热方式比单热网供热方式火用效率增加8%;发电机功率增加10.729 MW,按机组年平均发电标煤耗量330g/(kW·h)、年供热时间3 816h计算,该机组节标煤量为13 512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热机组 热泵 循环水 余热回收 火用效率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吸收式热泵回收循环水余热收益估算 被引量:16
2
作者 郭江龙 常澍平 +2 位作者 郗孟杰 李琼 王彦海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6-8,共3页
构建了4种典型工程条件下采用吸收式热泵回收发电机组循环水余热的收益估算模型,并以某300MW机组的循环水余热利用项目为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不同估算模型之间的收益结果最小为1 262万元,最大为4 100万元,差别较大。因此,应根据工程... 构建了4种典型工程条件下采用吸收式热泵回收发电机组循环水余热的收益估算模型,并以某300MW机组的循环水余热利用项目为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不同估算模型之间的收益结果最小为1 262万元,最大为4 100万元,差别较大。因此,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收益估算模型进行计算。收益估算方法为吸收式热泵回收发电机组循环水余热应用于城市供热工程提供了依据,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0 MW机组 吸收式热泵 循环水 余热利用 收益 城市供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汽供热与循环水-水源热泵供热能耗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剑涛 任建兴 +1 位作者 杨涌文 李芳芹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20,共7页
以300MW机组为例,分析计算了火电厂抽汽供热与循环水-水源热泵供热2种方式的特点和能耗。结果表明,当水源热泵系统的能效比(COP)大于5.03时,循环水-水源热泵供热方式的节能效果较好。目前水源热泵在实际运行时COP为4.5~5.5,... 以300MW机组为例,分析计算了火电厂抽汽供热与循环水-水源热泵供热2种方式的特点和能耗。结果表明,当水源热泵系统的能效比(COP)大于5.03时,循环水-水源热泵供热方式的节能效果较好。目前水源热泵在实际运行时COP为4.5~5.5,其供热能耗与抽汽供热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0 MW机组 抽汽供热 循环水 水源热泵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冷却水余热回收供热节能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孔祥强 马殿群 李瑛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12,16,共5页
分别采用低温循环冷却水和水源热泵供热技术,对某660MW机组热力系统排汽凝结热回收利用,消除凝汽器冷源损失。分析表明:原热力系统的主要热损失发生在凝汽器,占燃料输入热量的47.1%,机组燃料利用系数仅为40.1%,回收利用循环冷却水余热... 分别采用低温循环冷却水和水源热泵供热技术,对某660MW机组热力系统排汽凝结热回收利用,消除凝汽器冷源损失。分析表明:原热力系统的主要热损失发生在凝汽器,占燃料输入热量的47.1%,机组燃料利用系数仅为40.1%,回收利用循环冷却水余热可以大幅度提高电厂能源利用率;采用低温循环冷却水供热技术,机组燃料利用系数为87.2%,发电功率减少了31MW,系统火用效率为53.9%;采用水源热泵供热技术,电厂燃料利用系数为87.1%,发电功率增加了23MW,系统火用效率为4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60 MW机组 循环冷却水 供热 低温 水源热泵 燃料利用系数 (火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蓄能型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性能实验 被引量:6
5
作者 曹琳 倪龙 +1 位作者 李炳熙 吕永鹏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1-75,共5页
为了探索蓄能型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的原理及应用的可行性,研制了实验样机,并通过实验测试对机组在各种模式下的运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机组在蓄热、蓄热蓄冷、单供热水以及供热水同时供冷水模式下均能实现高效运行,尤其是在蓄热蓄... 为了探索蓄能型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的原理及应用的可行性,研制了实验样机,并通过实验测试对机组在各种模式下的运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机组在蓄热、蓄热蓄冷、单供热水以及供热水同时供冷水模式下均能实现高效运行,尤其是在蓄热蓄冷和供热水同时供冷水模式下机组运行平均能效比更高;在蓄能运行时,蓄冷罐和蓄热罐内水温分布比较均匀,有利于提高机组的蓄能能力.增加蓄冷罐的体积以及降低压缩器启动控制点的位置,有助于改善机组的节能效果和提高机组运行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能 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 能效比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电、冷三联供的效益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赖艳华 吕明新 《动力工程》 CSCD 1999年第4期305-308,共4页
利用现有热电联产系统发展集中供热,供电和供冷为一体的能源综合利用系统。该系统将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引入到热电厂的热电联产系统中,可增加热电厂的夏季热负荷,从而使冬夏热负荷平衡,保证热电厂更经济高效地运行。通过调查和计算... 利用现有热电联产系统发展集中供热,供电和供冷为一体的能源综合利用系统。该系统将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引入到热电厂的热电联产系统中,可增加热电厂的夏季热负荷,从而使冬夏热负荷平衡,保证热电厂更经济高效地运行。通过调查和计算,将热、电、冷联产与热电和冷量分供系统加以比较,表明该系统不但可节能,而且具有增加电能生产和保护环境的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冷 三联供系统 热泵 效益分析 吸收制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HFC-32冷水(热泵)机组的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小燕 程斌 +1 位作者 钟志峰 王磊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1-84,共4页
开发了小型 HFC-32风冷冷水(热泵)机组和水(地)源热泵机组,针对风冷机组开展了名义制冷工况、名义制热工况、制冷最大负荷以及制热最大负荷等工况的系列试验,针对水(地)源热泵机组开展了水环式、地下水式以及地埋管式应用场合... 开发了小型 HFC-32风冷冷水(热泵)机组和水(地)源热泵机组,针对风冷机组开展了名义制冷工况、名义制热工况、制冷最大负荷以及制热最大负荷等工况的系列试验,针对水(地)源热泵机组开展了水环式、地下水式以及地埋管式应用场合的名义制冷和名义制热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同规格的 HFC-410A 机组相比,HFC-32机组的制冷(热)量、功率均有所提升,能效略低一些,压缩机排气温度上升16.5~1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FC-32 风冷冷水(热泵)机组 水(地)源热泵机组 性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蓄能热泵热水机组能效分析及经济性评价 被引量:3
8
作者 曹琳 倪龙 +1 位作者 吕永鹏 张少凡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42-347,共6页
为评价新型蓄能热泵热水机组的全年运行特性,该文实验测试了该机组在多种模式下的能效比;利用MATLAB和DeST软件模拟了机组在不同地域的全年运行性能,并与常规热水制备方式进行了经济性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较大容积的蓄冷罐有利于提高机... 为评价新型蓄能热泵热水机组的全年运行特性,该文实验测试了该机组在多种模式下的能效比;利用MATLAB和DeST软件模拟了机组在不同地域的全年运行性能,并与常规热水制备方式进行了经济性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较大容积的蓄冷罐有利于提高机组的能效比;机组在夏热冬暖地区运行的全年能效比高于夏热冬冷地区20%;与燃气热水器相比,机组运行1.41年即可回收增加的初投资;该机组适于夏热冬暖地区既需要供热水又需要供冷的公共建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能 热泵热水机组 能效比 经济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杆式热泵机组热回收量分析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源全 李孟伟 +2 位作者 金雷 蒋新波 邱龙萍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1-84,共4页
介绍了某冷机厂家螺杆式热泵机组4种热回收方案:单冷热回收双供系统、热泵机组三供系统、热泵热水机单供系统、自带经济器的热泵机组。分别计算出每种方案的热回收量大小,指出每种方案适应的气候类型和地区,分析研究后推得在保证螺杆式... 介绍了某冷机厂家螺杆式热泵机组4种热回收方案:单冷热回收双供系统、热泵机组三供系统、热泵热水机单供系统、自带经济器的热泵机组。分别计算出每种方案的热回收量大小,指出每种方案适应的气候类型和地区,分析研究后推得在保证螺杆式热泵机组主要功能的情况下最佳的热回收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式热泵机组 单冷热回收双供系统 热泵机组三供系统 热泵热水机单供系统 自带经济器的热泵机组 热回收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昌市污水源热泵系统工程实例与应用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23
10
作者 申传涛 彭冬根 +1 位作者 胡松 何安良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10-1514,共5页
通过对江西省南昌市某实际工程的污水源热泵系统进行详细调查及计算,分析了该污水源热泵系统的应用条件、负荷需求及节能减排效益。分析结果表明,该污水源热泵系统能够满足工程的实际需求,并且其节能环保效果比传统燃煤锅炉及风冷冷水... 通过对江西省南昌市某实际工程的污水源热泵系统进行详细调查及计算,分析了该污水源热泵系统的应用条件、负荷需求及节能减排效益。分析结果表明,该污水源热泵系统能够满足工程的实际需求,并且其节能环保效果比传统燃煤锅炉及风冷冷水机组更好;全年节约标煤1 642 t,减少CO2排放4 700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源热泵 节能减排 燃煤锅炉 风冷冷水机组 城市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室外换热器结霜工况下数学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2
11
作者 姚杨 马最良 《流体机械》 CSCD 2001年第10期50-52,共3页
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建立了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室外换热器结霜工况下的数学模型 ,将结霜模型与换热器传热特性模型有机地结合起来 ,并考虑了室外换热器中制冷剂两相流的影响。
关键词 室外 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 结霜工况 换热器 有机 制冷剂 计算机模拟 传热特性 两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世博会场馆建设中的绿色科技理念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乐云 李立新 单明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127-129,共3页
上海世博场馆的建设运用了大量"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和工艺技术。简要介绍了世博轴的阳光谷、大片索膜结构和江水源/地源热泵系统,中国馆的外观造型设计、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与冰蓄冷技术,以及主题馆的垂直绿化设计。
关键词 阳光谷 索膜结构 江水源/地源热泵 太阳能光伏发电 冰蓄冷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调温度不低于26℃的规定下对机组IPLV的探讨 被引量:4
13
作者 马一太 田华 李敏霞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10,共6页
介绍冷水(热泵)机组的综合部分负荷值IPLV的原理和分析,并根据我国规定空调温度不低于26℃的实际情况,提出对制定IPLV标准的建议。由于在IPLV原始定义和测量方法方面都来自美国,我国这方面的理论研究比较薄弱,并且IPLV与SEER的定义和测... 介绍冷水(热泵)机组的综合部分负荷值IPLV的原理和分析,并根据我国规定空调温度不低于26℃的实际情况,提出对制定IPLV标准的建议。由于在IPLV原始定义和测量方法方面都来自美国,我国这方面的理论研究比较薄弱,并且IPLV与SEER的定义和测量方法上可能会产生交叉的碰撞,这里提出一些新的理解和建议,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基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工学 冷水(热泵)机组 能效比EER 空调26℃ 综合部分负荷值IPL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泵空调机组水循环流动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童明伟 胡鹏 +2 位作者 孙亚辉 王茜 于佳佳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4-68,共5页
针对现有热泵机组空调系统能耗高,舒适度低的问题,提出了由多孔介质柠檬酸钾-石膏配制而成的毛细吸液芯辐射冷却顶板,在用水作冷却介质时毛细吸液芯辐射冷却顶板就成了一块内含多孔介质的均布流道.对毛细吸液芯辐射冷却顶板和传统的蛇... 针对现有热泵机组空调系统能耗高,舒适度低的问题,提出了由多孔介质柠檬酸钾-石膏配制而成的毛细吸液芯辐射冷却顶板,在用水作冷却介质时毛细吸液芯辐射冷却顶板就成了一块内含多孔介质的均布流道.对毛细吸液芯辐射冷却顶板和传统的蛇形辐射换热盘管内部阻力进行了试验研究,在流量为4~40 L/h变化时,比较分析了毛细吸液芯辐射冷却顶板和传统的蛇形辐射换热盘管的阻力,并利用ICP-Optional Emission Spectrometer对循环水在毛细吸液芯辐射冷却顶板内部运行1 200 h的钙离子质量浓度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当流量小于17 L/h时,毛细吸液芯多孔介质的渗透率较低,导致流体在辐射板中流动时阻力损失较大;当流量大于17 L/h时,流体在辐射板中流动时的摩擦因子较小,在辐射板中由惯性力引起扰动造成的阻力损失小于蛇形管中的扰动损失,多孔介质对水的渗透率较大,导致流体在辐射板中流动时阻力小于蛇形管中流动阻力;钙离子质量浓度在运行360 h之后趋于稳定,能够满足循环水在热泵机组中的长期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泵机组 毛细吸液芯辐射冷却顶板 流动特性 阻力 循环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水温度对采用电子膨胀阀的风冷热泵冷(热)水模块机组制热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江燕涛 何理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54-158,共5页
为了研究出水温度变化对采用电子膨胀阀和模块化能量调节系统的风冷热泵冷(热)水模块化机组制热性能的影响,对5台名义制冷量和制热量分别是60kW和64kW该类机组进行实验研究,实验工况是变工况,其出水温度是39~50℃、环境温度-10~13℃... 为了研究出水温度变化对采用电子膨胀阀和模块化能量调节系统的风冷热泵冷(热)水模块化机组制热性能的影响,对5台名义制冷量和制热量分别是60kW和64kW该类机组进行实验研究,实验工况是变工况,其出水温度是39~50℃、环境温度-10~13℃、相对湿度90%。实验得出制热工况时出水温度在39~50℃范围内,机组制热量是34.6~78.8kW,消耗功率是16.2~22.2kW,COPh值是1.77~4.20,以及得出出水温度对机组性能参数的影响规律,这些规律为风冷热泵冷(热)水模块机组的节能运行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冷冷(热)水机组 出水温度 电子膨胀阀 制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入热泵机组的江水水质与过滤特性试验
16
作者 童明伟 秦增虎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2011年第2期104-108,共5页
为解决长江中上游的地表水中含沙量大,微生物以及悬浮物含量高,而不能直接作为江水源热泵机组的循环冷却用水的问题,对长江重庆段的水温和水质情况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水流防堵除渣装置的原理,并通过试验测试了水流防堵除渣装置的性能.试... 为解决长江中上游的地表水中含沙量大,微生物以及悬浮物含量高,而不能直接作为江水源热泵机组的循环冷却用水的问题,对长江重庆段的水温和水质情况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水流防堵除渣装置的原理,并通过试验测试了水流防堵除渣装置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过滤后的江水含沙量可降低到100 g/m3左右,平均去除率达68.5%,悬浮物及水藻含量也明显减少,浊度基本能够控制在50~100 NTU,平均去除率为73.1%,能够满足直接进入机组的水质要求.装置压力管道负载阻抗与安装管路特征阻抗相匹配,其水击压力幅值很小,能解决长江水进入热泵机组的清污、防堵、防水击的关键技术.整个分离系统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运行可靠,运行费用低,能实现利用水流及重力完成浊水的自动过滤、自动清渣和自动排污,可在长江中上游的地表水源热泵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泵机组 长江水 含沙量 悬浮物 水击 水流防堵除渣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冷式热泵机组结构优化设计及散热性能研究
17
作者 赵嵩颖 王冬冬 +1 位作者 陈永 陈雷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411-2418,共8页
基于ANSYS ICEM软件对风冷式热泵机组进行物理建模和网格划分,在常规制冷工况下利用Fluent软件对运行机组进行温度场及速度场仿真模拟。分析其散热过程,并结合实验监测的方式进行研究。针对夏季高温风冷式热泵机组散热效率低下的问题,... 基于ANSYS ICEM软件对风冷式热泵机组进行物理建模和网格划分,在常规制冷工况下利用Fluent软件对运行机组进行温度场及速度场仿真模拟。分析其散热过程,并结合实验监测的方式进行研究。针对夏季高温风冷式热泵机组散热效率低下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辅助散热系统并进行结构优化,通过水帘预冷与雾化喷淋装置强化换热过程,提高散热效率、减少散热死区,并通过实验测试不同辅助装置对机组散热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加辅助散热系统可有效提高机组散热效率。相同室外空气状态下,综合散热性能、蒸发效率以及经济性方面,雾化喷淋装置相比水帘预冷装置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冷式热泵机组 结构优化设计 散热性能 水帘预冷装置 雾化喷淋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现货市场下热泵+水储能在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龙 杨晓华 +3 位作者 沈超群 单文豪 郭富民 王磊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1-110,共10页
电力现货市场让电力回归商品属性,使得市场在电力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由于这一电力交易模式有利于促进新能源发电消纳,实现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成为电力市场建设和电力改革的重要一环。以山东省某热电联产机组为例,构建了基... 电力现货市场让电力回归商品属性,使得市场在电力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由于这一电力交易模式有利于促进新能源发电消纳,实现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成为电力市场建设和电力改革的重要一环。以山东省某热电联产机组为例,构建了基于电压缩式热泵的余热回收及制冷方案与基于电锅炉耦合冷热双蓄水储能的深度调峰方案,为该机组参与电力现货市场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改造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改造后系统供热能力提升48 MW,供冷能力提升32 MW,机组调峰能力提升9%;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前)30.25%,投资回收期(税前)4.1年,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现货市场 热泵 水储能 火电机组 灵活性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埋管流体速度对地源热泵系统运行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贵 韩宗伟 +5 位作者 杨灵艳 张宏志 魏昊天 张雪平 孟新巍 季明震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34-1339,共6页
文章综合考虑热泵机组和埋管侧循环水泵总的运行能耗,建立了地源热泵系统耦合仿真平台,研究了不同地埋管换热流体速度对系统运行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因素对最佳运行流速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系统最佳运行流速为0.2~0.4 m... 文章综合考虑热泵机组和埋管侧循环水泵总的运行能耗,建立了地源热泵系统耦合仿真平台,研究了不同地埋管换热流体速度对系统运行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因素对最佳运行流速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系统最佳运行流速为0.2~0.4 m/s,与0.6 m/s相比,系统全年运行能耗至少可降低7.2%~8.5%。土壤的热导率和比热容、管间距、回填材料以及管壁粗糙度和水泵效率基本不影响最佳运行流速范围。随着压缩机整体效率提高,最佳运行流速降低0.2~0.3 m/s,系统年运行能耗进一步降低了10.7%~1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泵机组 循环水泵 地埋管换热器 流速 运行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MW机组给水泵暖泵方式的优化改造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正峰 皇晓军 任战宏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3-74,77,共3页
采用等效热降理论分别对电站给水泵正暖和倒暖两种暖泵方式造成的蒸汽做功损失进行了定量计算,比较了两种暖泵方式在经济性和安全性方面的特点,提出了正暖泵回水方式的改进方案,即将回水经扩容器进入凝汽器改接至4号低压加热器,热量得... 采用等效热降理论分别对电站给水泵正暖和倒暖两种暖泵方式造成的蒸汽做功损失进行了定量计算,比较了两种暖泵方式在经济性和安全性方面的特点,提出了正暖泵回水方式的改进方案,即将回水经扩容器进入凝汽器改接至4号低压加热器,热量得以充分利用,经济性得到大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MW机组 等效热降 给水泵 正暖泵 倒暖泵 优化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