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mation Water Rate,Equivalent Penetration Rate and Volume Flow Rate of Air in Air Drilling 被引量:2
1
作者 Wang Kexiong Zhang Laibin Jiang Hongwei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4期62-65,共4页
Formation water invasion is the most troublesome problem associated with air drilling. However, it is not economical to apply mist drilling when only a small amount of water flows into wellbore from formation during a... Formation water invasion is the most troublesome problem associated with air drilling. However, it is not economical to apply mist drilling when only a small amount of water flows into wellbore from formation during air drilling. Formation water could be circulated out of the wellbore through increasing the gas injection rate. In this paper, the Angel model was modified by introducing Nikurade friction factor for the flow in coarse open holes and translating formation water rate into equivalent penetration rate. Thus the distribution of annular pressur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nimum air injection rate and formation water rate were obtained. Real data verification indicated that the modified model is more accurate than the Angel model and can provide useful information for air drill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r drilling Angel model modified model formation water rate minimum volume flow rate equivalent penetration ra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棋盘井煤矿生产过程粉尘污染特性及最优抑尘风量的数值模拟研究
2
作者 王忠伟 《煤炭技术》 2025年第3期213-217,共5页
通风除尘是矿山最基本的防尘手段。为了获得巷道最优除尘风量,建立了采空区和多尘源高度模拟的物理模型。此外,结合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风量对粉尘源扩散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风量为700~1600 m^(3)/min时,随着风量的增大,综采工... 通风除尘是矿山最基本的防尘手段。为了获得巷道最优除尘风量,建立了采空区和多尘源高度模拟的物理模型。此外,结合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风量对粉尘源扩散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风量为700~1600 m^(3)/min时,随着风量的增大,综采工作面粉尘质量浓度逐渐降低;但是,较高的空气流速会引起粉尘的再次夹带,再次污染工作环境。确定进风的最佳除尘风量在1500~1600 m^(3)/min时,在适合正常运行的工作区内产生的平均粉尘最低。该风量范围可作为矿井通风设计的参考,为煤矿工人提供清洁安全的生产环境。此外,研究方法和成果对制定和发展有效的防尘除尘清洁生产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可为非煤矿、隧道等地下工程的通风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多粉尘源 清洁安全生产 最优的除尘空气流量 粉尘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门调节特性仿真的二次风调平技术
3
作者 程通锐 李金晶 +6 位作者 程亮 赵耀华 杨冬 陈晓峰 佟博恒 李媛园 姜龙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422-427,共6页
二次风调平是保证锅炉良好燃烧组织的主导因素。现有的调平技术普遍存在测量误差大、试验能耗高、劳动环境恶劣和工期受限严重的问题,调平效果远不及设计预期。通过建立二次风喷口及其风门的流体仿真模型,拟合模型计算结果,获得了风门... 二次风调平是保证锅炉良好燃烧组织的主导因素。现有的调平技术普遍存在测量误差大、试验能耗高、劳动环境恶劣和工期受限严重的问题,调平效果远不及设计预期。通过建立二次风喷口及其风门的流体仿真模型,拟合模型计算结果,获得了风门的调节特性,即阻力系数与风门角度之间的定量关系。在确定的风量相对偏差允许范围内发现,风门角度越大,风门角度偏差的允许范围也越大。据此开发了在不通流条件下,定量检查和评价二次风门状态的技术。该技术用倾角测量替代风速测量,并将风量偏差转换为风门角度偏差。在某600 MW亚临界锅炉的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可实现二次风门调节特性的安全、准确、高效、低成本检测,并能及时指导设备消缺,确保二次风均匀性与设计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风门 调节特性 倾角测量 风速测量 状态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肚菌室内栽培关键技术研究
4
作者 杨文杰 金群力 +2 位作者 吴杭波 胡金良 周海涌 《食药用菌》 2024年第3期211-216,共6页
目前我国羊肚菌栽培基本都在室外进行,对环境和气候依赖性强,种植风险大。开展可控条件下的羊肚菌室内栽培研究,对羊肚菌产业发展具有裨益。本研究对比不同栽培土壤、不同外源营养袋配方、不同土壤含水量及不同空气流速的栽培效果,得到... 目前我国羊肚菌栽培基本都在室外进行,对环境和气候依赖性强,种植风险大。开展可控条件下的羊肚菌室内栽培研究,对羊肚菌产业发展具有裨益。本研究对比不同栽培土壤、不同外源营养袋配方、不同土壤含水量及不同空气流速的栽培效果,得到羊肚菌室内筐式栽培的部分关键技术:采用稻田土12.5 kg+腐殖木屑200 g栽培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田间土壤;发菌期土壤含水量在24%~27%,其菌丝培养、污染控制及产量表现较好;外源营养袋配方采用小麦63%、麸皮15%、木屑10%、谷壳6%、玉米粉4%、碳酸钙1%、石灰1%,在羊肚菌菌丝培养、营养利用和产量上表现较优;出菇期室内空气流速对子实体发育影响明显,不宜超过0.8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室内栽培 土壤 外源营养袋配方 室内空气流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步进式加热炉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
5
作者 郭拴岐 《工业加热》 CAS 2024年第8期36-38,43,共4页
随着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在制造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热处理过程对于调控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具有决定性影响,从而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步进式加热炉是一种靠炉底或水冷金属梁的上升、前进、下降、后退等动作... 随着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在制造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热处理过程对于调控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具有决定性影响,从而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步进式加热炉是一种靠炉底或水冷金属梁的上升、前进、下降、后退等动作将料坯进行移送前进的连续加热炉,依靠步进机构,按照一定的轨迹运动,使炉内的钢料一步一步前进。步进式加热炉具有不拱钢、不粘钢、脱碳少、加热时间短等优点,自动化程度高。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自动化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控制系统在步进式加热炉中的应用已经成为现实。围绕步进式加热炉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从设备结构与工作原理、运行挑战、参数自整定技术、远程监控与云平台搭建等多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为工业生产提供更精确、稳定和高效的温度控制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进式加热炉 控制系统 炉温控制 空气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热冬暖地区办公建筑空调系统节能优化研究
6
作者 马鑫龙 郑文科 +3 位作者 黄志伟 王俊 李鑫 姜益强 《节能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128-132,共5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办公建筑的数量及能耗日趋增加,为了缓解能源紧缺现状,对既有办公建筑的节能改造成为节约能耗、降低碳排放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夏热冬暖地区,其办公建筑能耗主要为空调系统制冷,本文基于深圳市某办公建筑的原...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办公建筑的数量及能耗日趋增加,为了缓解能源紧缺现状,对既有办公建筑的节能改造成为节约能耗、降低碳排放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夏热冬暖地区,其办公建筑能耗主要为空调系统制冷,本文基于深圳市某办公建筑的原始空调系统,提出两种基于空调系统主要设备的节能优化方案,即磁悬浮机组+变频冷冻水系统、变流量机组+变频变流量系统。通过Trnsys软件对提出的2种优化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冷水机组进行设备改换和采用变频技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空调系统能耗,系统的COP有较大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系统 变频变流量 磁悬浮机组 Trnsys仿真 运行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面四巷瓦斯抽采对采空区遗煤自燃影响数值模拟研究
7
作者 姜延航 周露函 +1 位作者 韩明旭 王丽新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2-69,共8页
为研究高瓦斯易自燃煤层不同瓦斯治理条件下采空区自燃“三带”及温度场分布变化规律,结合某高瓦斯易自燃工作面的实际条件,构建了“一面四巷”采空区自然发火物理模型,将程序升温试验得到的煤样氧化耗氧参数和放热参数应用到数值模拟中... 为研究高瓦斯易自燃煤层不同瓦斯治理条件下采空区自燃“三带”及温度场分布变化规律,结合某高瓦斯易自燃工作面的实际条件,构建了“一面四巷”采空区自然发火物理模型,将程序升温试验得到的煤样氧化耗氧参数和放热参数应用到数值模拟中,分别研究了不同供风量、低抽流量及高抽流量对采空区自燃“三带”及温度场分布的影响,定量分析了氧化带最大宽度、氧化带面积和采空区最高温度点等参数随供风量、低抽流量及高抽流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模拟测试范围内,提高供风量、低抽流量及高抽流量均会造成采空区漏风量增多,不利于采空区遗煤自燃防治;最高温度点变化不明显(仅在1 K范围内变化),高抽流量变化对采空区氧化带宽度和面积及最高温度的影响大于供风量和低抽流量;氧化带最大宽度随供风量增大而增加,采空区最高温度和氧化带面积随供风量增加而减小,供风量从1600 m^(3)/min增加到1900 m^(3)/min时,氧化带最大宽度增加了2 m(74~76 m),最高温度降低了0.1 K(315.38~315.28 K),氧化带面积减小了180.08 m^(2)(8669.49~8489.41 m^(2));氧化带最大宽度随低抽流量增大而增加,采空区最高温度和氧化带面积均随抽采流量增大而增加,低抽流量从200 m^(3)/min增加到300 m^(3)/min时,氧化带最大宽度增加了2 m(75~77 m),最高温度升高了0.152 K(315.340~315.492 K),氧化带面积扩大了51.56 m^(2)(8553.79~8605.35 m^(2))。高抽流量从80 m^(3)/min增加到240 m^(3)/min时,氧化带最大宽度保持在75 m,最高温度升高了0.76 K(315.13~315.89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 供风量 抽采流量 氧化带宽度 采空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补偿型艉轴密封设计及空气流量特性分析
8
作者 赵津 郑建 +2 位作者 柯周军 田忠殿 魏建行 《机电设备》 2024年第3期118-122,共5页
为某半潜船模型设计一种压力补偿型艉轴密封系统。该密封系统基于空气压力、润滑介质压力实时联动算法,能够根据外部海水压力的变化实现密封内外压差平衡,达到密封的目的。同时,该密封系统可应用于40 m水深作业工况,并具备泄漏回收功能... 为某半潜船模型设计一种压力补偿型艉轴密封系统。该密封系统基于空气压力、润滑介质压力实时联动算法,能够根据外部海水压力的变化实现密封内外压差平衡,达到密封的目的。同时,该密封系统可应用于40 m水深作业工况,并具备泄漏回收功能,具有绿色环保特征。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该系统的参数设计仿真平台,分别研究轻载与重载下压缩空气的流量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轻载时压缩空气流量为0.0141kg/s,重载时为0.025 0 kg/s;瞬态时存在波动,但稳态时运行平稳,抗干扰性强,密封性能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MULINK 艉轴密封 压缩空气流量 半潜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裂化装置再生器主风分布管磨损分析及设计优化措施
9
作者 覃科人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24年第12期30-32,37,共4页
针对催化裂化装置再生器中不同规格的主风分布管模型布置了不同规格和数量的喷嘴。利用FLUENT软件按实际操作条件进行了主风介质含催化剂颗粒的工况模拟,着重对主风分布管上各喷嘴流量、分支管压力降及其相关磨损情况进行了分析,对各模... 针对催化裂化装置再生器中不同规格的主风分布管模型布置了不同规格和数量的喷嘴。利用FLUENT软件按实际操作条件进行了主风介质含催化剂颗粒的工况模拟,着重对主风分布管上各喷嘴流量、分支管压力降及其相关磨损情况进行了分析,对各模型中喷嘴流量、分支管压力降及其相关磨损情况有了较为明确的定性认识。同时,为解决催化裂化装置主风分布管磨损问题,文中结合现有工程设计和磨损实例的情况,提供了催化裂化装置或类似装置中主风分布管实际工程设计的相关优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装置 再生器 主风分布管 磨损 喷嘴流量 分支管压力降 流动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压作用下新风系统水力工况分析方法研究
10
作者 董明 朱杰 +1 位作者 张家亮 张幸锵 《暖通空调》 2024年第5期100-108,共9页
热压作用导致通过竖直立管送风的空调新风系统水力失调且并联管路阻力不平衡,无法计算管网阻抗及进行水力工况分析,针对该问题提出了适用于热压作用下的新风系统水力工况分析方法。该方法将整体管网看作并联的各末端通风支管虚拟闭合环... 热压作用导致通过竖直立管送风的空调新风系统水力失调且并联管路阻力不平衡,无法计算管网阻抗及进行水力工况分析,针对该问题提出了适用于热压作用下的新风系统水力工况分析方法。该方法将整体管网看作并联的各末端通风支管虚拟闭合环路,求解压阻平衡方程组,拟合了各闭合环路与管网的特性曲线方程,确定了虚拟闭合环路阻抗,实现了热压作用下管网流体流动及流量分配规律的描述。计算中考虑了管网流量与摩擦阻力系数、局部阻力系数的耦合关系。以某办公楼新风系统为例,利用环路阻抗方法对热压作用下管网的水力工况进行了分析,其计算结果与方程组迭代计算结果相吻合,表明了所提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工况 新风系统 热压 环路阻抗 虚拟闭合 阻力特性 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挖金湾煤业瓦斯治理技术应用研究
11
作者 张健 《煤炭与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126-129,133,共5页
针对挖金湾煤业井下通风风量紧张,瓦斯涌出量急剧提升的现象,采用分源动态预测的方法对挖金湾煤业井下瓦斯涌出量进行了预测分析,通过对瓦斯压力、含量以及通风阻力等指标的测定,了解井下瓦斯状况,找出工作面瓦斯主要来源,并对井下瓦斯... 针对挖金湾煤业井下通风风量紧张,瓦斯涌出量急剧提升的现象,采用分源动态预测的方法对挖金湾煤业井下瓦斯涌出量进行了预测分析,通过对瓦斯压力、含量以及通风阻力等指标的测定,了解井下瓦斯状况,找出工作面瓦斯主要来源,并对井下瓦斯涌出量进行预测分析。通过制定瓦斯抽放及井下通风技术方案,提升了瓦斯抽采时间与浓度,提高瓦斯抽采率为73%,保证工作面回风流瓦斯浓度在0.4%以下,回采面上隅角与高位孔处浓度保持在4%~12%,符合煤矿井下安全高效生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治理 瓦斯抽放 井下通风 分源动态预测 瓦斯抽采率 回风流瓦斯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值模拟的空调水管连接方式对流量和压力的影响研究
12
作者 朱杰克 汤毅 《建筑施工》 2024年第11期1808-1811,共4页
降低空调系统的能耗,对建筑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在高效机房中,空调水支管和总管之间的连接方式将影响管道内的压力分布和管道阻力,进而影响总管内的水流量和水泵能耗。因此,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分析了3种不同管... 降低空调系统的能耗,对建筑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在高效机房中,空调水支管和总管之间的连接方式将影响管道内的压力分布和管道阻力,进而影响总管内的水流量和水泵能耗。因此,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分析了3种不同管组连接方式,即直接连接、漏斗形连接、弧形连接下的管内流量和压力分布,并阐述了出现各种现象的原因。结果表明,当管组间采用弧形连接时,可使得总管内的流量在最短的流动发展距离内达到最大,但是采用弧形连接所造成的管道阻力损失相较于直接连接和漏斗形连接最大分别增大47.81%和7.88%。基于该数值模拟结果,概括出普适性较高的结论与建议,可为类似工程的空调水管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机房 空调系统能耗 数值模拟 管内流量 压力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钻井最小流量计算的修正模型 被引量:10
13
作者 毕雪亮 陶丽杰 +2 位作者 翟洪军 高立军 吕媛媛 《断块油气田》 CAS 2008年第2期86-87,共2页
文章用气体状态方程以及热力学定律对空气钻井中流动参数进行分析,重点修正了储层流体涌入的空气钻井中最小空气流量计算公式以及钻头喷嘴压力计算公式,为空气钻井实际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根据修正后的模型编制应用软件,结合现场实践... 文章用气体状态方程以及热力学定律对空气钻井中流动参数进行分析,重点修正了储层流体涌入的空气钻井中最小空气流量计算公式以及钻头喷嘴压力计算公式,为空气钻井实际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根据修正后的模型编制应用软件,结合现场实践,达到指导现场实际空气钻井的目的,为大庆地区开展空气钻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钻井 空气流量 井底压力 修正模型 喷嘴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车站屏蔽门渗漏风量数值分析 被引量:16
14
作者 王迪军 罗燕萍 +2 位作者 贺利工 王静伟 张智力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7年第1期45-49,共5页
结合广州地铁隧道通风系统优化方案及站台设置屏蔽门后的实际情况,利用CFD计算模型分析了车站隧道采用典型气流组织方式下屏蔽门开启时的渗漏风量。分析了渗漏风量对车站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的影响,重新认识了地铁车站设置屏蔽门后地铁... 结合广州地铁隧道通风系统优化方案及站台设置屏蔽门后的实际情况,利用CFD计算模型分析了车站隧道采用典型气流组织方式下屏蔽门开启时的渗漏风量。分析了渗漏风量对车站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的影响,重新认识了地铁车站设置屏蔽门后地铁车站公共区的空调冷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站台屏蔽门 空调 渗漏风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交换效率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立峰 曹阳 +1 位作者 陈方圆 王智超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41-144,共4页
依据GB/T 21087—2007《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对影响热回收装置节能性能的关键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风量、输入功率、有效换气率对交换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同一热回收装置,交换效率随风量及有效换气率的增大而降低;对于... 依据GB/T 21087—2007《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对影响热回收装置节能性能的关键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风量、输入功率、有效换气率对交换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同一热回收装置,交换效率随风量及有效换气率的增大而降低;对于带风机的热回收装置,新风侧电动机的输入功率对制冷工况的交换效率为负影响,对制热工况的交换效率为正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 交换效率 风量 输入功率 有效换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透山铜矿东部通风系统改造及深部通风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周家红 张福群 +1 位作者 王福成 石长岩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45-147,156,共4页
针对红透山矿井开采规模扩大,同时产生铜矿深部开采所面临的通风路线长、阻力大;作业面工作面多,风量不足,作业面环境恶化等问题,提出了对其东部通风系统进行改造的方案。对红透山铜矿通风系统进行实验,并在其测试结果的基础上,采用图... 针对红透山矿井开采规模扩大,同时产生铜矿深部开采所面临的通风路线长、阻力大;作业面工作面多,风量不足,作业面环境恶化等问题,提出了对其东部通风系统进行改造的方案。对红透山铜矿通风系统进行实验,并在其测试结果的基础上,采用图解法对其进行计算、分析验证该改造方案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对该矿东部通风系统降阻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风系统 风量 通风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裤衩型循环流化床动态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志伟 王哲 +2 位作者 李政 孙纪宁 倪维斗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20-826,共7页
在两段循环流化床动态仿真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考虑裤衩腿循环流化床两侧炉膛间风量和物料的横向交换对流化床动态特性的影响,建立了裤衩腿型循环流化床的动态数学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冷态的裤衩腿循环流化床内的风烟流动进行了模... 在两段循环流化床动态仿真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考虑裤衩腿循环流化床两侧炉膛间风量和物料的横向交换对流化床动态特性的影响,建立了裤衩腿型循环流化床的动态数学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冷态的裤衩腿循环流化床内的风烟流动进行了模拟,得到两侧炉膛给风量不一致时横向风量交换量的计算方法.重点分析了横向气体交换量、物料交换量与两侧炉膛给风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了裤衩腿型循环流化床内横向物料流量与横向气体流量之间的关系式.将模拟得到的床料压降与床温的变化与实际"翻床"过程中的变化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模型结果能够正确反映裤衩腿循环流化床的"翻床"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裤衩腿 循环流化床 数学模型 翻床 炉膛给风量 物料流量 气体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转体气层减阻降噪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董文才 周晨 张军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9,共5页
在拖曳水池及大型循环水槽中,分别开展了中尺度及大尺度回转体模型喷气减阻试验研究,初步探讨了喷气方式、气流量、喷孔尺度变化对减阻率、推进性能及辐射噪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回转体首部喷气能有效抑制辐射噪声、降低总阻力,但会... 在拖曳水池及大型循环水槽中,分别开展了中尺度及大尺度回转体模型喷气减阻试验研究,初步探讨了喷气方式、气流量、喷孔尺度变化对减阻率、推进性能及辐射噪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回转体首部喷气能有效抑制辐射噪声、降低总阻力,但会引起推进性能的下降,推进性能下降率接近于减阻率。首部单独喷气的减阻效果优于首部、中部联合喷气的减阻效果;来流速度、气流量以及模型尺度对减阻率的影响较大,Fr>1.13时,中尺度模型减阻率可达11%,存在饱和气流量,气流量小于饱和气流量时,减阻率随气流量的增加而增大,反之则减小。模型尺度增大时,减阻率有所下降,在试验的速度范围(0.95<Fr<1.59)内,长度4.17 m、最大直径356.3 mm的大尺度模型的最大减阻率约为4%。0.5 mm喷孔的减阻率高于1.0 mm喷孔的减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层减阻 回转体 气流量 降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板喷气流场特性及气流量分配策略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吴浩 董文才 欧勇鹏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20-1226,共7页
为了探讨气流量分配对平板喷气流场特性的影响,在高速拖曳水池里开展了平板下表面喷气减阻试验,研究了气流量纵向和横向分配对平板减阻率和气层形态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平板下表面气液混合流的形态主要受航速和气流量影响,当无因... 为了探讨气流量分配对平板喷气流场特性的影响,在高速拖曳水池里开展了平板下表面喷气减阻试验,研究了气流量纵向和横向分配对平板减阻率和气层形态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平板下表面气液混合流的形态主要受航速和气流量影响,当无因次气流量系数Cq≤1.554时,混合流主要表现为气泡流;当Cq≥1.675时,混合流转变为过渡气层流;当Cq≥2.331时,混合流由过渡流转变为分层流。平板下表面的局部摩擦力减阻率在喷气口附近处为100%;改善喷气策略,在首部喷气装置左腔、中腔和右腔横向喷气比例为1∶4∶1时,平板下表面的气层覆盖率较高,减阻率可以达到60.65%;首部和中部喷气装置联合喷气并未使平板减阻效果有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 气流量 流场分配策略 气层形态 减阻率 局部摩擦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发动机舱散热组件布局仿真优化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传波 鲁力 +2 位作者 莫易敏 李鹏 杨宇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45-250,258,共7页
鉴于由冷凝器、散热器和冷却风扇组成的汽车散热组件的布置直接影响整车的散热性能,本文中以提升进风量为目标,对某车型的冷凝器、散热器和冷却风扇三者间的距离关系进行优化。首先采用计算流体力学仿真,比较了冷凝器单独前移和冷凝器... 鉴于由冷凝器、散热器和冷却风扇组成的汽车散热组件的布置直接影响整车的散热性能,本文中以提升进风量为目标,对某车型的冷凝器、散热器和冷却风扇三者间的距离关系进行优化。首先采用计算流体力学仿真,比较了冷凝器单独前移和冷凝器与散热器一同前移两种方案,发现后一种方案能更好地提升散热组件的进风量。然后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冷凝器、散热器和冷却风扇的间距进行优化,获得散热组件的最佳布置方案。最后实车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与原车相比,优化后工况Ⅰ和工况Ⅱ下的散热器进风量分别提高了29.95%和4.54%,改善了整车的散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舱 散热组件 空气流场 进风量 正交试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