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6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链”延拓协同与特色农业用地绩效
1
作者 万俊毅 戴志强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22,共11页
提高特色农业用地绩效是资源环境约束下建设农业强国的关键。基于中国288个地级市2010—2022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了“双链”延拓协同对特色农业用地绩效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双链”延拓协同能够显著提升特... 提高特色农业用地绩效是资源环境约束下建设农业强国的关键。基于中国288个地级市2010—2022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了“双链”延拓协同对特色农业用地绩效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双链”延拓协同能够显著提升特色农业用地绩效,且主要作用于提升特色农业用地效益。机制检验显示,“双链”延拓协同通过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促进产业集聚两条路径,提升特色农业用地绩效。异质性分析表明,“双链”延拓协同的促进作用在特色后致性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具有“扶弱性”,在特色先赋性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存在“资源福音”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链”延拓协同 特色农业 用地绩效 市场竞争 产业集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渠道的变革会影响农户施肥决策吗?
2
作者 李谷成 王攀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72,共20页
持续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加快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农技推广服务渠道的变革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和科技融合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利用湖北省水稻主产区1246份农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技推广服务渠... 持续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加快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农技推广服务渠道的变革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和科技融合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利用湖北省水稻主产区1246份农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技推广服务渠道变革对农户科学施肥技术采纳决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数字农技推广服务渠道和传统农技推广服务渠道均能显著促进农户采纳并正确使用科学施肥技术。(2)两类渠道之间存在相互替代作用,农户对其中某类农技推广服务渠道的接受度越高,另一类渠道的影响就越小。(3)传统农技推广服务渠道能够通过降低农户风险认知来促进其科学施肥技术采纳决策;数字农技推广服务渠道能通过提高农户的效益认知和降低风险认知来促进其科学施肥技术采纳决策。(4)农技推广服务渠道对农户科学施肥技术采纳决策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两类渠道对农户高效施肥技术采纳决策以及对年轻农户的影响更显著。因此,要加强数字农技推广服务系统建设,推进渠道整合和优化,提高农户对科学施肥技术的认知,针对不同类型科学施肥技术和不同年龄段农户制定差异化的精准推广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技推广服务渠道 科学施肥技术 采纳决策 传统渠道 数字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的内涵、外延与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翁李胜 王羽涛 朱利群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93-198,206,共7页
结合相关政策内容,探讨了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的内涵、外延及特征,研究认为先行县是推动农业科技现代化、促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可通过共建单位的协同努力和一系列重点任务的实施,为全国的农业科技现代化树立典... 结合相关政策内容,探讨了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的内涵、外延及特征,研究认为先行县是推动农业科技现代化、促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可通过共建单位的协同努力和一系列重点任务的实施,为全国的农业科技现代化树立典范,具有主导产业特色化、产业链现代化、农业生产标准化、物质装备机械化、农业农村绿色化以及人才队伍专业化六大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可进一步探索的科学问题,以期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科技支撑,为县域政策制定与决策实施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现代化 先行县 内涵 外延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试验示范站为平台的多元协同农技推广模式——“西农模式”探索实践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正新 王亚平 杨宏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118,共8页
加速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推广转化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建设农业强国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驱动力,备受各界关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传承坚守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办学特色,经过20余年实践探索,创建了以校、政、研、推、企、农多元协... 加速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推广转化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建设农业强国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驱动力,备受各界关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传承坚守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办学特色,经过20余年实践探索,创建了以校、政、研、推、企、农多元协同为保障,以在区域优势特色农业产业一线建立多功能的试验示范站、汇集校地多学科人才团队、开展全产业链科技创新、构建“大学-试验站-示范园(示范户)-农户”科技成果进村入户快捷通道加速成果推广转化为核心要素的农技推广“西农模式”,有效发挥了政产学研用各主体的资源力量,促进了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育、成果转化,为区域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升级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示范站 多元协同 农技推广 模式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山之石:《农业推广通讯》“国外农情”专栏研究
5
作者 张永帅 和乐乐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9-126,共8页
抗日战争时期的农业改良与推广,是战时救济农业、复兴农村,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必要举措。《农业推广通讯》为当时综合研讨农业推广问题的权威刊物,是农业推广政策、农林知识、农业推广经验的重要载体。其中“国外农情”专栏,自增栏之日起... 抗日战争时期的农业改良与推广,是战时救济农业、复兴农村,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必要举措。《农业推广通讯》为当时综合研讨农业推广问题的权威刊物,是农业推广政策、农林知识、农业推广经验的重要载体。其中“国外农情”专栏,自增栏之日起便开启了传播科学知识、获取新材料以及国外农情动态的窗口,成为农林专家与农业推广工作人员的重要交流平台,在开拓视野、丰富战时农推材料、优化农业推广路径方面,充分发挥了“他山之石”的功用。通过对近代农业推广与“国外农情”专栏的设立、刊载内容与特点以及“国外农情”专栏设立成因与历史贡献的分析,本文认为“国外农情”专栏并非国外农情问题的简单呈现,而是具有鲜明的农业技术与宣传教育的指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推广 国外农情 复兴农村 他山之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IT供应链模式下农机制造零件供应商仿真匹配研究
6
作者 孙爱红 熊宗慧 何志琪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91-300,311,共11页
传统模式下农机制造业供应商选择存在主观性和滞后性,迫切需要寻求一种动态可持续供应链模式下的农机制造业采购策略。为科学准确地选择评价供应商,从JIT供应链视角利用因果分析方法分析供应商指标的影响因素。结合农机制造的特点,构建... 传统模式下农机制造业供应商选择存在主观性和滞后性,迫切需要寻求一种动态可持续供应链模式下的农机制造业采购策略。为科学准确地选择评价供应商,从JIT供应链视角利用因果分析方法分析供应商指标的影响因素。结合农机制造的特点,构建动态的可持续农机供应链协同采购模型,仿真对比3种供应商反应速度类型对供应链韧性的影响程度。模拟结果表明,JIT模式下供应链稳健性较好,进而从成本控制能力、产品竞争能力、质量保障能力、技术研发能力和协同合作响应能力5个关键影响方面,建立匹配JIT供应链模式下的农机制造供应商选择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一种改进可拓层次分析法的物元可拓优度扩展的模型方法。基于熵权的EAHP和CRITIC相结合,用于确定各级指标权重、排序和方案优选,通过使用区间数取代具体数值建立判断矩阵,解决主观判断模糊性的问题,并利用关联函数计算优度,对各个供应商的整体优劣和单项指标的等级对比分析,从而确定供应商的优劣顺序,进而选出最可靠的供应商和可替换供应商。最后,计算得到最优采购模式匹配度为0.963,验证该方法在供应商选择问题中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制造企业 供应商 JIT供应链 动态可持续 系统动力学 可拓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OBE融合WPO教学路径研究--以农科高校农业推广课程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文秀 孙亮亮 +4 位作者 赵维峰 杜华波 李学俊 蒋快乐 张传利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263-265,共3页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新时期,需要一支立志奉献农业、社会责任感重、工作使命感强、专业知识硬、综合素质高、技术技能熟练的农业人才队伍,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助推“三农”发展,保障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新时期,需要一支立志奉献农业、社会责任感重、工作使命感强、专业知识硬、综合素质高、技术技能熟练的农业人才队伍,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助推“三农”发展,保障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农科高校开设农业推广课程,需要以农业推广工作需求为前提,精炼教学内容,融合成果导向教育(OBE)与工作过程导向(WPO)教学理念,以期完成为农业推广工作培养人才的任务,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成果导向教育 工作过程导向教学 农业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种植业发展中的应用
8
作者 温凤涛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16期139-141,共3页
为进一步发挥农业推广在农业种植业中的重要作用,本文系统分析了其在农业种植业中的核心作用及实践路径。研究表明,农业技术推广通过优化品种选择、引入先进机械、推广节水灌溉与设施农业等技术,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推动了农业现代化,... 为进一步发挥农业推广在农业种植业中的重要作用,本文系统分析了其在农业种植业中的核心作用及实践路径。研究表明,农业技术推广通过优化品种选择、引入先进机械、推广节水灌溉与设施农业等技术,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并促进了农业经济结构转型。在推广策略方面,创新信息化传播方式、加大农技宣传力度、培育高素质推广队伍及完善基础设施与制度保障体系,成为提升推广效率的关键。本研究提出以科技赋能农业推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农业推广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有助于提升农业推广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推广 农业经济 农业信息化 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吸收、推广服务对山区茶叶种植户生产效率差距的空间溢出效应
9
作者 王静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1-318,共8页
从地理空间层面探究技术吸收能力与农技推广服务水平对山区茶叶种植户生产效率的影响,有助完善山区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促进茶叶种植户生产效率提高。通过构建基于空间回归偏微分方程的空间Durbin模型,利用贵州省山区茶叶种植户实地调研数... 从地理空间层面探究技术吸收能力与农技推广服务水平对山区茶叶种植户生产效率的影响,有助完善山区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促进茶叶种植户生产效率提高。通过构建基于空间回归偏微分方程的空间Durbin模型,利用贵州省山区茶叶种植户实地调研数据,就技术吸收能力、农技推广服务对山区茶叶种植户生产效率差距的空间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山区茶叶种植户之间生产效率差距较大,并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正自相关关系;茶叶种植户技术吸收能力中,技术运用能力不仅有助于缩小区域内茶叶种植户生产效率差距,而且还对缩小邻近区域茶叶种植户生产效率差异具有正向溢出效应,技术融合能力仅对缩小区域内茶叶种植户生产效率差距产生正影响;农技推广服务中,参与示范基地和获取技术扶持政策对扩大区域内茶叶种植户的生产效率差距具有显著正影响,生产性资金服务对缩小区域内和区域间茶叶种植户的生产效率差距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种植户 农技推广服务 技术吸收能力 生产效率差距 空间Durbi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淮海麦玉两熟区小麦高性能复式精量匀播技术推广应用
10
作者 孙鑫 彭俊明 +2 位作者 张雨辰 程晓磊 徐峰 《农业工程》 2025年第3期15-20,共6页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确保其高产、稳产对维护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黄淮海地区是我国小麦主产区,其主流播种机存在作业工序复杂、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等问题,严重影响小麦大面积单产提升。针对上述问题,开展了黄淮海...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确保其高产、稳产对维护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黄淮海地区是我国小麦主产区,其主流播种机存在作业工序复杂、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等问题,严重影响小麦大面积单产提升。针对上述问题,开展了黄淮海麦玉两熟区小麦高性能复式精量匀播技术推广研究,分析麦玉两熟区小麦机播现状,揭示小麦复式条播技术增产机理,明确小麦复式条播技术应用要点,推广复式精量匀播技术形成示范效应,并提出推广建议,为促进我国小麦生产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播种 农业机械 技术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协同创新机制与效能提升路径
11
作者 石常磊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5年第6期66-68,共3页
针对现有农技推广体系存在的不足,从农技推广体系协同创新的机制设计入手,提出构建政府主导、市场驱动、科技支撑、社会参与的农技推广体系创新机制;同时,针对提升农技推广体系效能的关键举措,从完善农技服务供给体系、健全农技服务需... 针对现有农技推广体系存在的不足,从农技推广体系协同创新的机制设计入手,提出构建政府主导、市场驱动、科技支撑、社会参与的农技推广体系创新机制;同时,针对提升农技推广体系效能的关键举措,从完善农技服务供给体系、健全农技服务需求激励机制、强化农技创新链条衔接等方面提出具体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协同创新机制 效能提升路径 农业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视角下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以河北省G村内生型服务组织的农技推广过程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高雪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44,共10页
聚焦河北省邢台市G村内生型服务组织的农技推广过程,运用嵌入理论从制度嵌入、关系嵌入、文化嵌入三个维度探讨该组织在技术、服务、市场等方面带动小农户融入现代市场的动力机制。发现村庄通过采用先进的苹果种植技术,完成了农户家庭... 聚焦河北省邢台市G村内生型服务组织的农技推广过程,运用嵌入理论从制度嵌入、关系嵌入、文化嵌入三个维度探讨该组织在技术、服务、市场等方面带动小农户融入现代市场的动力机制。发现村庄通过采用先进的苹果种植技术,完成了农户家庭经营的精细化、集约化、高附加值化和村庄生产的农业组织化、规模化、产品标准化、地方特色化,进而实现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在制度嵌入方面,服务组织依托村委会的制度资源、村规民约、乡村政治精英示范等完成了“行政化”组织动员机制;在关系嵌入方面,服务组织基于熟人社会的人情、信任、互利共生等实行了互惠交换机制;在文化嵌入方面,服务组织凭借共享的价值观念、品牌文化建设和富有意义的实践等实现了村庄整合机制。“村社组织+内生型服务组织+技术专家+农户”的发展模式,构建了小农户主体性的利益共同体,推动了村庄从传统维持型向现代发展型村落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论 农业技术推广 小农户 现代农业 服务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农机产品服务供应链采购模式匹配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熊宗慧 何志琪 +1 位作者 胡平平 曹东升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08-316,共9页
随着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农机产品服务供应链的应用,突显出农机制造企业产品零部件采购模式,在选择匹配过程中存在主观性与模糊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物元可拓优度结合可拓层次分析法和CRITIC综合赋权法的采购模式匹配评价方法。从农机... 随着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农机产品服务供应链的应用,突显出农机制造企业产品零部件采购模式,在选择匹配过程中存在主观性与模糊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物元可拓优度结合可拓层次分析法和CRITIC综合赋权法的采购模式匹配评价方法。从农机制造企业产品自身特征和产品服务供应链影响因素为切入点,构建产品服务供应链视角下的农机制造装备采购模式匹配评价体系,并通过关联函数计算,得到采购模式综合优度排序和单项指标的关联度对比,输出最优采购匹配模式和模式识别度。结果表明,最优采购模式匹配度为0.118,所对应的模式可以作为产供销阶段的核心采购模式。实例计算表明,建立的评价模型与企业匹配度很高,该方法将定性预测和定量决策结合起来,可以为农机制造企业的产品采购模式提供系统科学的匹配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机械 产品服务供应链 物元可拓方法 采购模式匹配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对策
14
作者 杨斌斌 杨进波 《宁夏农林科技》 2024年第11期123-126,共4页
农技推广体系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也是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的主要通道,更是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宁夏近年来不断创新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制机制,提升农技推广服务效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也存在着农技... 农技推广体系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也是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的主要通道,更是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宁夏近年来不断创新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制机制,提升农技推广服务效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也存在着农技人员不足、活力不足、动力不足、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发展相对滞后等问题,需进一步创新完善农技推广服务融合发展机制、推广队伍建设机制、农技推广服务机制和考评机制等,持续提升农技推广服务效能,为推动全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技推广 体系建设 创新发展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3
15
作者 郭庆 刘静 +1 位作者 张寒影 吴志旻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44-1755,共12页
农业生产性服务通过将技术、信息、人才等有效引入农业生产环节,为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进而为提高农业生态效率提供新路径。本文基于2005—2021年的中国30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台湾地区和西藏,下同)面板数... 农业生产性服务通过将技术、信息、人才等有效引入农业生产环节,为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进而为提高农业生态效率提供新路径。本文基于2005—2021年的中国30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台湾地区和西藏,下同)面板数据,构建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各省份的农业生态效率,绘制核密度图分析农业生态效率的时间演变趋势,并比较不同地区、不同省份间农业生态效率的差异;采用双向固定模型分析了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了农地经营规模、农业种植结构和农业技术推广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2005—2021年全国及各区域农业生态效率均呈上升趋势,全国农业生态效率从2005年的0.388上升到2021年的0.893;且几乎始终呈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的趋势,粮食主销区农业生态效率高于粮食主产区和粮食产销平衡区。各省份间农业生态效率差异较大,其中青海、上海、海南和北京等省(市)农业生态效率一直较高,而山西、安徽、甘肃和江西等省份农业生态效率一直较低。农业生产性服务显著提高了农业生态效率,在进行多种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仍然成立;中介效应的估计结果表明,农业生产性服务能够通过扩大农地经营规模、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和促进农业技术推广提高农业生态效率;相较于其他地区,农业生产性服务对西部地区和粮食产销平衡区的农业生态效率提高作用更加明显。因此,为提高农业生态效率,应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促进农地规模经营,健全耕地保护补贴机制,防止耕地“非粮化”,完善农机装备技术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效率 农业生产性服务 农地经营规模 农业种植结构 农业技术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科技特派员工作的困境与纾解 被引量:7
16
作者 廖璐 刘圣兰 陶杨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245-249,共5页
科技特派员工作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问题重要论述的伟大创新,也是促进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而其中,基层科技特派员工作由于受到多方资源和多个主体等因素的影响,存在资金支持缺乏、服务供需不匹配、以及管理机制不完善等困... 科技特派员工作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问题重要论述的伟大创新,也是促进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而其中,基层科技特派员工作由于受到多方资源和多个主体等因素的影响,存在资金支持缺乏、服务供需不匹配、以及管理机制不完善等困境。为了更好地推进基层科技特派员工作的开展,从资金、服务供需和管理机制方面出发,提出了一些思考,以进一步激发基层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活力,推动我国乡村振兴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特派员 乡村振兴 农业技术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路径探索 被引量:8
17
作者 韩立红 于畅 +5 位作者 康勇 祝宁 金生东 陈永利 朱雪娇 齐长红 《蔬菜》 2024年第5期29-34,共6页
随着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日益多元化,农技推广的对象、内容、形式都发生了变化,迫切需要创新服务方式,北京市昌平区农业技术推广站紧密结合昌平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现状,立足服务京郊农业,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形成了“五个一”工作技术体... 随着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日益多元化,农技推广的对象、内容、形式都发生了变化,迫切需要创新服务方式,北京市昌平区农业技术推广站紧密结合昌平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现状,立足服务京郊农业,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形成了“五个一”工作技术体系,即“一棚、一园、一村、一镇、一室”,具有技术推广精准、技术服务到位、易于操作执行等特点,切实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中层层落实,助力了新品种、新技术的高效转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助力乡村振兴。对“五个一”工作体系的内涵、技术体系架构、应用方法及应用效果进行了介绍,以期对各层级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技术 推广 乡村振兴 基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新质生产力、农业产业链延伸与共同富裕 被引量:97
18
作者 张彰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7-42,共6页
文章以2011-2022年作为考察区间,选取中国27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新质生产力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新质生产力能显著推进共同富裕。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新质生产力对长三角、珠三... 文章以2011-2022年作为考察区间,选取中国27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新质生产力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新质生产力能显著推进共同富裕。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新质生产力对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城市群及大规模城市共同富裕的推动作用更强;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数字新质生产力能够通过农业产业链延伸助推共同富裕,农业产业链延伸在数字新质生产力与共同富裕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门槛回归结果表明,在全国及东部地区,数字新质生产力对共同富裕呈现边际效益递增的非线性动态影响;而在中部地区及西部地区,则呈现正向“N”型非线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数字新质生产力 农业产业链延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转型过程中的技术剥离基于稷县植保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梅晶哲 戴优升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86,共30页
本文从农业生产中农民的技术应用困境角度切入,探讨农业转型过程中农民与农业技术的关系变迁。基于对河北省稷县植保技术推广的案例考察,本文指出,农业技术推广的项目运作推动了农业技术从农民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转移。通过重构农民... 本文从农业生产中农民的技术应用困境角度切入,探讨农业转型过程中农民与农业技术的关系变迁。基于对河北省稷县植保技术推广的案例考察,本文指出,农业技术推广的项目运作推动了农业技术从农民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转移。通过重构农民的实践技术和提高现代农业技术的获取门槛,实现了专业知识对实践知识的替代;通过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不断挤压以互助互惠为核心的熟人服务的生存空间,实现了技术服务中经济关系对社会关系的覆盖。农业技术的知识性剥离与社会性剥离,导致技术本身和技术服务与农民的双重脱节。农业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小农群体的现代化,应当重视小农户的技术需求,重构以小农户为核心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最终实现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业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剥离 农业转型 技术转移 技术嵌入 农业技术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优势塑造中国式农技推广——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深化路径探索 被引量:2
20
作者 樊凡 崔彩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70,共10页
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正在全国范围展开。深化农技推广体系的改革与建设,需要跳出就农技推广谈农技推广的思维框架,从国家治理的高度看,尤其需要将农技推广置入党的农村工作来理解和定位... 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正在全国范围展开。深化农技推广体系的改革与建设,需要跳出就农技推广谈农技推广的思维框架,从国家治理的高度看,尤其需要将农技推广置入党的农村工作来理解和定位。将农技推广充分置入党的农村工作,不仅是将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优势更好转化为农技推广效能的客观需要,也是以中国式农技推广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应有之义。结合中国共产党善于运用“组织起来”和“团结就是力量”的思路和办法来解决国家发展以及国家现代化建设难题的优良传统和基本经验,经过对当前中国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实践的总结和追问,发现以党建引领加快构建农技推广共同体是深化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制度优势 农技推广共同体 中国式农技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