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区蓝绿空间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楚晗 王国玉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1-129,共9页
【目的】社区作为城市人居环境的最小社会空间单元,其蓝绿空间是居民体验自然和享受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s,ES)供应的重要载体。现有研究多集中于城市尺度的蓝绿空间ES供需研究及其评价,缺乏对社区尺度下不同类型ES供需特征... 【目的】社区作为城市人居环境的最小社会空间单元,其蓝绿空间是居民体验自然和享受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s,ES)供应的重要载体。现有研究多集中于城市尺度的蓝绿空间ES供需研究及其评价,缺乏对社区尺度下不同类型ES供需特征、影响因素及评价方法的揭示。【方法】以社区蓝绿空间的定义、ES类型和供需为检索主题,利用CiteSpace对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核心数据库共计455篇国内外相关论文进行研究热点和趋势分析,选取其中62篇作为核心案例进行系统回顾和梳理。【结果】社区蓝绿空间ES供需研究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增长,研究热点因区域而异。供给主要受生物物理特征影响,如植被面积、类型和结构;需求受人口规模、密度等客观因素和居民偏好、满意度等主观因素影响。基于供需水平和供需效度2个方面,对供需关系评价方法进行梳理,提出了以供需关系识别、评价、匹配为核心的社区蓝绿空间ES供需级联研究概念框架。【结论】构建的供需研究概念框架可为系统性研究社区蓝绿空间ES供需关系提供思路借鉴,有助于促进社区蓝绿空间的资源优化配置和空间高效利用,助力社区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的共同缔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社区 蓝绿空间 生态系统服务 供需研究 概念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智能博弈的概念架构、实验进展及应用展望
2
作者 刘军 《国防科技》 2024年第4期12-21,共10页
在对量子智能博弈优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尝试初步搭建其概念架构,梳理研究团队的实验进展,并对量子智能博弈在战略、战役及战术层面的可能应用进行展望。量子智能博弈是量子科学技术、人工智能与博弈论相互交叉融合的前沿领域。相较于... 在对量子智能博弈优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尝试初步搭建其概念架构,梳理研究团队的实验进展,并对量子智能博弈在战略、战役及战术层面的可能应用进行展望。量子智能博弈是量子科学技术、人工智能与博弈论相互交叉融合的前沿领域。相较于经典智能博弈,量子智能博弈在算力、算法、数据及博弈框架方面存在优势。可通过对概念内涵、模式划分及实现路径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构建量子智能博弈的基本框架。随着量子科学技术的加速推进,量子智能博弈将成为获取对抗优势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智能博弈 概念架构 技术路径 计算实验 应用设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模糊推理系统的船型概念方案快速生成研究
3
作者 杨萌 龚俊斌 +1 位作者 曹晋 周塔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5-55,共11页
[目的]针对现有船舶概念方案设计阶段中,船型概念方案生成技术对具有模糊特性的用户需求难以建模的问题,研究一种基于模糊推理系统的船型概念方案快速生成系统,以快速推出符合用户要求的船舶性能数值,并生成与之匹配的船型设计参数作为... [目的]针对现有船舶概念方案设计阶段中,船型概念方案生成技术对具有模糊特性的用户需求难以建模的问题,研究一种基于模糊推理系统的船型概念方案快速生成系统,以快速推出符合用户要求的船舶性能数值,并生成与之匹配的船型设计参数作为概念方案。[方法]首先,收集并整理现有船型的数据作为先验知识,用于在用户需求建模过程中超参数初始化。其次,基于模糊集理论将用户需求定量地映射至模糊空间,利用整理的先验知识以可解释的方式推理出符合用户需求的船舶性能数值。最后,对符合用户需求的每个船舶性能数值匹配出最佳的船型设计参数,并通过模糊集理论中的“且”原理,进一步推理出符合用户对全部船舶性能要求的船型设计参数,将其作为船型概念方案。[结果]实验结果显示,智能模糊推理系统能够于30 s内根据模糊的用户需求快速推理出多条偏差在3.5%以内的船型概念方案。[结论]智能模糊系统可量化用户需求中的模糊性,经过两个阶段的推理,高效地生成符合用户各项需求的船舶概念方案,研究成果可为智能化、快速化的船舶概念设计的方案生成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设计 人工智能 船舶性能要求 船型设计参数 船型概念方案生成 模糊集理论 模糊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抗的防空体系结构演化性概念建模 被引量:10
4
作者 邹志刚 刘付显 夏璐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10,共6页
为定量研究空防体系对抗过程,基于对空防体系对抗相关研究方法分析,提出从体系结构角度研究空防体系对抗。通过阐述对抗条件下的防空体系结构演化性建模思想,提出空防体系对抗实质是一个防空体系结构"动态编成—对抗消耗—优化修复... 为定量研究空防体系对抗过程,基于对空防体系对抗相关研究方法分析,提出从体系结构角度研究空防体系对抗。通过阐述对抗条件下的防空体系结构演化性建模思想,提出空防体系对抗实质是一个防空体系结构"动态编成—对抗消耗—优化修复"动态循环演化过程。在此基础上,围绕其中3个环节进行防空体系结构演化性概念建模,以此为空防体系对抗定量建模研究提供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防对抗 体系结构 演化性 概念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低碳建筑设计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1
5
作者 夏冰 陈易 《建筑节能》 CAS 2014年第9期60-67,共8页
减少建筑物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是当今建筑学学科和建筑设计实践发展的重要方向,国内外学者在这一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通过对国内外已有文献资料的研究分析,将目前已有的低碳建筑设计方法归纳为6种类型:基于数... 减少建筑物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是当今建筑学学科和建筑设计实践发展的重要方向,国内外学者在这一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通过对国内外已有文献资料的研究分析,将目前已有的低碳建筑设计方法归纳为6种类型:基于数学模型的建筑性能模拟方法、单因素法、节能策略法、利用BIM技术法、建立评估体系法、结合类型学的方法。论文对上述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进行了比较和剖析,一方面为建筑师的实践提供参考,另一方面为寻找具有科学性和更适合方案设计阶段建筑师思维特点的低碳建筑设计方法提供依据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建筑 建筑设计方法 方案设计 低碳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科体系结构及其概念建模 被引量:17
6
作者 刘洪星 徐东平 《高教发展与评估》 2005年第5期58-60,共3页
提出学科体系结构的概念,分析该体系结构内的各种元素及元素之间的联系。用扩展的实体—联系方法描述学科体系结构的概念模型。
关键词 学科体系结构 EER模型 概念建模 知识体 课程体系 培养计划 教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本体的战略预警作战能力概念模型 被引量:2
7
作者 朱刚 李昌玺 +2 位作者 李志淮 陆万宏 许道明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5-30,共6页
针对战略预警作战能力要素复杂、全面分析困难的问题,利用本体技术构建了战略预警作战能力概念模型,为不同领域分析人员描述战略预警作战能力提供了统一模板。分析了战略预警作战能力内涵,梳理出了能力、任务、环境和资源4类重要因素;... 针对战略预警作战能力要素复杂、全面分析困难的问题,利用本体技术构建了战略预警作战能力概念模型,为不同领域分析人员描述战略预警作战能力提供了统一模板。分析了战略预警作战能力内涵,梳理出了能力、任务、环境和资源4类重要因素;定义了战略预警作战能力顶层、领域和任务本体;在Protégé中以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为背景开发了应用本体实例。实例表明,所设计的模型能够在顶层上映射不同领域概念,从而保证了战略预警作战能力的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预警 概念模型 本体 作战能力 体系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煤矿数据治理概念模型及技术架构研究 被引量:27
8
作者 谭章禄 王美君 《矿业科学学报》 CSCD 2023年第2期242-255,共14页
智能化煤矿有限的网络、存储、计算资源同技术协同、数据协同、业务协同、组织协同和战略协同的现实需求之间的矛盾凸显,已使数据治理成为制约煤矿智能化建设的关键瓶颈,但智能化煤矿数据治理尚未形成完善的概念模型和技术架构。针对该... 智能化煤矿有限的网络、存储、计算资源同技术协同、数据协同、业务协同、组织协同和战略协同的现实需求之间的矛盾凸显,已使数据治理成为制约煤矿智能化建设的关键瓶颈,但智能化煤矿数据治理尚未形成完善的概念模型和技术架构。针对该问题,首先界定智能化煤矿数据治理内涵和关键活动,阐明数据治理对智能化煤矿建设的重要意义,基于五要素集成论构建智能化煤矿数据治理概念模型;然后在概念模型的指导下形成智能化煤矿数据治理技术架构基本思想并对技术架构进行具体设计;最后提出智能化煤矿数据治理实施策略,以期为智能化煤矿数据治理提供分析框架和研究逻辑,从顶层设计角度为智能化煤矿数据治理的技术实现指明思想路线和实施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煤矿 数据治理 概念模型 技术架构 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建筑学专业学生抗震概念设计的教学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陈瑜 付悦 《华中建筑》 2009年第12期197-198,共2页
清晰的抗震设计概念可以消除建筑的薄弱环节,提高整体建筑的综合抗震性能。建筑学专业学生的结构和力学概念比较薄弱,在建筑抗震要求日益提高的今天,如何达到建筑抗震技术和艺术的结合值得探讨。该文通过实际教学中从近年地震灾害实例... 清晰的抗震设计概念可以消除建筑的薄弱环节,提高整体建筑的综合抗震性能。建筑学专业学生的结构和力学概念比较薄弱,在建筑抗震要求日益提高的今天,如何达到建筑抗震技术和艺术的结合值得探讨。该文通过实际教学中从近年地震灾害实例分析、借助计算软件直观显示建筑变形、教学方法的改革等方面进行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 概念设计 教学改革 建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车站建筑设计中的地域性因素考量——以桑植站建筑方案设计为例 被引量:7
10
作者 吴宇强 《华中建筑》 2017年第6期44-50,共7页
该文通过桑植火车站的建筑方案设计,完成了对地域文化建筑原型的探索。同时,密切结合建筑地域性特征的表达,现代建筑材料与技术,交通建筑类型特征等多元性因素,在反映地域文化建筑原型的同时,表达了整体建筑意境及装饰色彩等风格特征。
关键词 火车站 建筑设计 地域性 桑植站 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念性色彩语言对西方现代建筑设计的审美描述 被引量:2
11
作者 邢庆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2-94,10,共4页
本文分析的相关案例成为观念性色彩语言对西方现代建筑设计审美描述的时代缩影。表明西方现代建筑设计的审美观念深刻影响到色彩语言的视觉结构,当色彩对建筑作品进行审美描述时,建筑设计的审美观念势必与之烘托出色彩语言在建筑设计审... 本文分析的相关案例成为观念性色彩语言对西方现代建筑设计审美描述的时代缩影。表明西方现代建筑设计的审美观念深刻影响到色彩语言的视觉结构,当色彩对建筑作品进行审美描述时,建筑设计的审美观念势必与之烘托出色彩语言在建筑设计审美观照中的现代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念性色彩语言 西方现代建筑 设计 审美描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接·服务:“互联网+”概念性建筑设计教学的思考 被引量:2
12
作者 赖文波 蒋璐 张斌 《住区》 2017年第5期23-29,共7页
"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机构的重要职能,也是学科评估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一次"互联网+"空间概念建筑设计教学思考,结合"互联网+"的背景,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社会需求和问题出发,深层次挖掘建筑作为"社... "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机构的重要职能,也是学科评估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一次"互联网+"空间概念建筑设计教学思考,结合"互联网+"的背景,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社会需求和问题出发,深层次挖掘建筑作为"社会服务"角色所担任的重要职能,运用专业知识提出相应的空间解决方案。培养学生对社会需求和问题的敏感度,建立设计完善社会服务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概念建筑设计 社会服务 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确定性的工程产品概念方案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米洁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10-313,共4页
以防空导弹设计为例,将不确定性的定量分析引入到工程产品概念方案设计阶段,建立基于不确定性的防空导弹概念方案设计模型(性能模型和成本模型),使设计人员更客观地进行决策,模型的求解是一个多学科耦合的计算过程。通过对设计变量的敏... 以防空导弹设计为例,将不确定性的定量分析引入到工程产品概念方案设计阶段,建立基于不确定性的防空导弹概念方案设计模型(性能模型和成本模型),使设计人员更客观地进行决策,模型的求解是一个多学科耦合的计算过程。通过对设计变量的敏度分析,设计者将低敏度的变量近似作为确定性变量,以减小系统求解的计算量。同时,设法减小高敏度变量的标准差,可获得较高的系统可靠性。文中论述的方法也适用于其它工程产品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方案设计 防空导弹 不确定性 成本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模仿真主计划及其关键技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云 沙基昌 罗雪山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13,共6页
综述了建模仿真主计划 (MSMP)的目的和内容 ,着重阐述该计划中的公共技术框架 ,分析该计划对军事领域内建模仿真活动的影响 。
关键词 建模仿真主计划 MSMP 高层体系结构 HLA 指挥控制参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震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5
作者 徐萍 叶明峰 《江苏建材》 2011年第2期40-41,共2页
目前防震结构设计概念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发展并不理想,众多设计师墨守成规。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在建筑结构设计领域被引进了概念设计。笔者对抗震概念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 抗震 概念设计 建筑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功能与建筑艺术的和谐统一——澳门澳凼三桥的创新设计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恭义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7-29,共3页
结合澳门澳凼三桥要求多车道、重荷载的工程特点和海上施工诸多条件受限制等实际情况,阐述工程设计师如何构思国际上第一座预应力混凝土双层双主梁斜拉桥的概念设计以及如何处理土木工程设计中交通功能与建筑艺术的和谐统一问题,最终达... 结合澳门澳凼三桥要求多车道、重荷载的工程特点和海上施工诸多条件受限制等实际情况,阐述工程设计师如何构思国际上第一座预应力混凝土双层双主梁斜拉桥的概念设计以及如何处理土木工程设计中交通功能与建筑艺术的和谐统一问题,最终达到通过设计创新使复杂工程简单化的追求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双主梁双层承载桥 概念设计 建筑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念摄影中的建筑——建筑物作为摄影艺术中的意象载体 被引量:1
17
作者 叶洪图 陈信璋 陈淑雯 《建筑与文化》 2022年第5期260-262,共3页
建筑在摄影作品中的出现由来已久,人类摄影史上第一张照片《窗子里的风景》中尼埃普斯便使建筑物体占据画面的大部分,比摄影术真正宣布诞生的时间还要早上十二年。时至今日摄影门类中也已有专门为建筑物服务的摄影类型。而在观念性的摄... 建筑在摄影作品中的出现由来已久,人类摄影史上第一张照片《窗子里的风景》中尼埃普斯便使建筑物体占据画面的大部分,比摄影术真正宣布诞生的时间还要早上十二年。时至今日摄影门类中也已有专门为建筑物服务的摄影类型。而在观念性的摄影创作中建筑也常常作为艺术家们选择的对象,将自己的态度与观点隐含在建筑物之中并通过摄影使其对象化。德国摄影家贝歇夫妇,日本摄影家杉本博司,中国摄影家姚璐等人的摄影作品均以建筑作为创作对象使作品被纳入到现代艺术的范畴并获得认可。文章以上述三者为例,旨在以艺术家们的不同风格,多角度探究建筑之于观念摄影的位置。试图阐释建筑之所以为艺术摄影创作者所喜爱的表现对象的原因与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念摄影 意象载体 建筑 杉本博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驱动的建筑概念方案智能设计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曲大刚 孙澄 黄茜 《新建筑》 2021年第6期78-82,共5页
研究尝试提出一种深度学习驱动的建筑概念方案智能设计方法。在对建筑概念方案设计进行数学语义解析以及对建筑设计与深度学习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建筑概念方案智能设计的实现原理,提出了具体的实现方法与设计流程,构建了智能... 研究尝试提出一种深度学习驱动的建筑概念方案智能设计方法。在对建筑概念方案设计进行数学语义解析以及对建筑设计与深度学习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建筑概念方案智能设计的实现原理,提出了具体的实现方法与设计流程,构建了智能设计系统,并从三个方面对其功能实现展开探索;最后以不同设计任务为例,对提出的建筑概念方案智能方法进行了可行性验证,以期为建筑智能设计的发展提供启示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概念方案 智能设计 数学逻辑 深度学习 设计方法流程 建筑体量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集成安全系统硬件架构功能安全概念设计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伟 李艳文 《汽车科技》 2014年第6期55-60,共6页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在现代汽车安全技术中的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正在向着集成化方向发展。接下来,如何保证功能复杂的汽车集成安全系统不会因为不必要的失效故障导致适得其反的严重后果是一个关键问题。本文在汽车集成安全系统控制器的硬...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在现代汽车安全技术中的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正在向着集成化方向发展。接下来,如何保证功能复杂的汽车集成安全系统不会因为不必要的失效故障导致适得其反的严重后果是一个关键问题。本文在汽车集成安全系统控制器的硬件架构概念设计中引入了功能安全的理念,提出了安全完整性要求下的可靠架构设计原则以及其中传感器、执行机构组件、硬件看门狗监控和内存保护的具体要求。基于此硬件架构概念,设计失效故障率更低、更可靠的汽车集成安全系统就有了基础和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集成安全系统 功能安全 硬件架构 概念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传统建筑与人体的隐喻关系 被引量:5
20
作者 梁海燕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10-15,共6页
概念隐喻不是语言的专利,它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无处不在.建筑作为一个符号系统,要通过外在的形式表现人深层的思想和心理也必须利用许多的建筑隐喻.中外的建筑文化差异很大,但是基本的人性相同,所以建筑中所应用的基本概念隐喻也是相同的... 概念隐喻不是语言的专利,它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无处不在.建筑作为一个符号系统,要通过外在的形式表现人深层的思想和心理也必须利用许多的建筑隐喻.中外的建筑文化差异很大,但是基本的人性相同,所以建筑中所应用的基本概念隐喻也是相同的.中国传统建筑体现了建筑与人体的隐喻关系.从语言中的隐喻理论入手,结合西方建筑心理学和生物学分析了建筑隐喻的必要性和建筑与人体隐喻的合理性,以及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人体隐喻.汉字、中医和风水是中华历史文化的代表,最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找到建筑与人体隐喻的有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隐喻 中国传统建筑 人体 建筑心理学 中国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