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lex adaptive system theory,agent-based modeling,and simulation in dominant technology formation 被引量:1
1
作者 ZHANG Ruihan SUN Bi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4年第1期130-153,共24页
Dominant technology formation is the key for the hightech industry to“cross the chasm”and gain an established foothold in the market(and hence disrupt the regime).Therefore,a stimulus-response model is proposed to i... Dominant technology formation is the key for the hightech industry to“cross the chasm”and gain an established foothold in the market(and hence disrupt the regime).Therefore,a stimulus-response model is proposed to investigate the dominant technology by exploring its formation process and mechanism.Specifically,based on complex adaptive system theory and the basic stimulus-response model,we use a combination of agent-based modeling and system dynamics modeling to capture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dominant technology and the socio-technical landscape.The results indicate the following:(i)The dynamic interaction is“stimulus-reaction-selection”,which promotes the dominant technology’s formation.(ii)The dominant technology’s formation can be described as a dynamic process in which the adaptation intensity of technology standards increases continuously until it becomes the leading technology under the dual action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mechanisms.(iii)The dominant technology’s formation in the high-tech industry is influenced by learning ability,the number of adopting users and adaptability.Therein,a“critical scale”of learning ability exists to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leading technology:a large number of adopting users can promote the dominant technology’s formation by influencing the adaptive response of technology standards to the socio-technical landscape and the choice of technology standards by the socio-technical landscape.There is a minimum threshold and a maximum threshold for the role of adaptability in the dominant technology’s formation.(iv)The socio-technical landscape can promote the leading technology’s shaping in the high-tech industry,and different elements have different effects.This study promotes research on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dominant technology in the high-tech industry,presents new perspectives and methods for researchers,and provides essential enlightenment for managers to formulate technology strateg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lex adaptive system theory agent-based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dominant technology socio-technical landscape adaptation-choi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goal-based approach for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system-of-systems 被引量:1
2
作者 FENG Yimin ZHOU Chenchu +3 位作者 ZOU Qiang LIU Yusheng LYU Jiyuan WU Xinfe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3年第3期627-640,共14页
A system of systems(SoS)composes a set of independent constituent systems(CSs),where the degree of authority to control the independence of CSs varies,depending on different SoS types.Key researchers describe four SoS... A system of systems(SoS)composes a set of independent constituent systems(CSs),where the degree of authority to control the independence of CSs varies,depending on different SoS types.Key researchers describe four SoS types with descending levels of central authority:directed,acknowledged,collaborative and virtual.Although the definitions have been recognized in SoS engineering,what is challenging is the difficulty of translating these definitions into models and simulation environments.Thus,we provide a goal-based method including a mathematical baseline to translate these definitions into more effective agent-based modeling and simulations.First,we construct the theoretical models of CS and SoS.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models,we analyze the degree of authority influenced by SoS characteristics.Next,we propose a definition of SoS types by quantitatively explaining the degree of authority.Finally,we recogniz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acknowledged SoS and collaborative SoS using a migrating waterfowl flock by an agentbased model(ABM)simulation.This paper contributes to the SoS body of knowledge by increas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degree of authority in an SoS,so we may identify suitable SoS types to achieve SoS goals by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mulation systems agent-based modeling systemsof-systems(SoS) systems think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BMS的体系效能评估框架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黄建新 李群 +2 位作者 贾全 王维平 朱一凡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794-1798,共5页
分析了基于信息系统武器装备体系基本特征和仿真评估要求,研究了基于Agent建模仿真(Agentbased modeling and simulation,ABMS)方法的体系效能仿真开发和评估过程,针对基于信息系统武器装备体系仿真评估的要求,建立了由体系效能评估准... 分析了基于信息系统武器装备体系基本特征和仿真评估要求,研究了基于Agent建模仿真(Agentbased modeling and simulation,ABMS)方法的体系效能仿真开发和评估过程,针对基于信息系统武器装备体系仿真评估的要求,建立了由体系效能评估准备、联合作战想定编辑、ABMS体系仿真引擎、作战过程表现及战果统计,以及体系效能综合评估等组成的体系效能评估技术参考框架,并通过开发相关系统验证了框架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器装备体系 Agent建模仿真 效能评估 评估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BMS的矿工习惯性违章行为演化仿真 被引量:11
4
作者 牛莉霞 刘谋兴 +1 位作者 李乃文 黄敏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4-40,共7页
为探讨矿工习惯性违章行为(HVB)形成演化机理,基于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习惯领域(HD)理论和多主体建模方法(ABMS),构建HVB动态演化模型。利用Netlogo仿真平台设计仿真试验,动态模拟不同作业情境中组织、管理者、群体、矿工等多主体... 为探讨矿工习惯性违章行为(HVB)形成演化机理,基于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习惯领域(HD)理论和多主体建模方法(ABMS),构建HVB动态演化模型。利用Netlogo仿真平台设计仿真试验,动态模拟不同作业情境中组织、管理者、群体、矿工等多主体间的交互行为及其对HVB的影响。结果表明:矿工HVB形成演化系统是一个多主体交互作用的CAS;各主体对HVB的形成和固化作用效力有差异,安全执行力、安全督导和安全奖惩、示范性规范、安全意识对HVB形成和固化的作用效力较大。企业可通过调节各主体行为,实现HVB治理的自然演化和强制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惯性违章行为(HVB) 安全氛围 领导行为 示范性规范 多主体建模(ab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BMS的员工安全意识涌现模型 被引量:7
5
作者 樊思远 陈雪波 孙秋柏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7-52,共6页
为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减少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利用复杂系统的涌现特性和多主体建模与仿真(ABMS)方法,构建员工安全意识涌现模型。运用Netlogo软件,通过调节员工、管理者、组织的主体属性值,动态模拟不同社会环境中员工安全意识的变化趋... 为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减少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利用复杂系统的涌现特性和多主体建模与仿真(ABMS)方法,构建员工安全意识涌现模型。运用Netlogo软件,通过调节员工、管理者、组织的主体属性值,动态模拟不同社会环境中员工安全意识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安全意识是多主体交互影响的一种涌现现象,且各主体属性对员工安全意识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受教育程度和安全培训水平对员工安全意识作用较大,管理者的情绪智力及企业对安全的重视程度次之,同时社会舆论压力对于员工安全意识存在双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意识 涌现 复杂系统 多主体建模与仿真(abms) Netlogo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ERT和ABMS的装备体系保障效能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马善智 王宏亮 +1 位作者 何华 伦伟成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837-1846,共10页
装备体系的保障直接影响了装备体系的作战效果,而装备体系保障效能评估具有范围大、层次多、要素全、流程长等特点。针对飞机装备的体系化作战需求,分析了飞机装备体系保障效能评估的难点。面向飞机装备保障任务的时序性及其建模需求,... 装备体系的保障直接影响了装备体系的作战效果,而装备体系保障效能评估具有范围大、层次多、要素全、流程长等特点。针对飞机装备的体系化作战需求,分析了飞机装备体系保障效能评估的难点。面向飞机装备保障任务的时序性及其建模需求,设计了基于PERT的机场保障建模方法,建立了面向装备体系保障活动的PERT进程模型。提出了基于ABMS的可组合装备体系作战模型框架,定义了面向体系效能分析的保障实体类型、装备对象、交互关系和交互对象的建模概念。鉴于定性分析方法难以胜任装备体系保障的效能评估,采用基于决策树的定量分析方法分析了保障要素对体系作战效能的影响,为面向体系作战的装备保障正向设计提供了一种定量分析手段。最后,通过典型应用案例的仿真实验,验证了前述方法和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系作战 保障效能 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abms) 计划评估和审查技术(PERT)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rCAD/PSpice ABM仿真的光伏新型改进CVT控制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白政民 方波 +1 位作者 张元敏 侯元文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126-131,共6页
根据光伏电池的物理数学模型,采用orCAD/PSpice10.5模拟行为模型(ABM)建立光伏电池单元和光伏阵列仿真模型,采用该模型对光伏组件的特性进行了仿真,得出了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电压受光照照度影响甚小,但与电池温度成近似线性递减关系的... 根据光伏电池的物理数学模型,采用orCAD/PSpice10.5模拟行为模型(ABM)建立光伏电池单元和光伏阵列仿真模型,采用该模型对光伏组件的特性进行了仿真,得出了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电压受光照照度影响甚小,但与电池温度成近似线性递减关系的仿真结果。据此对恒定电压跟踪法(CVT)进行了改进和设计,并对光照、温度影响下的改进型CVT的跟踪控制效果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采用orCAD/PSpiceABM可对大型光伏阵列发电电路和系统进行较高精度的模拟仿真,也表明基于温度调节的改进型CVT与移相全桥软开关技术相结合,仍是一种性能优越、具有实用价值的控制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CAD/PSPICE 模拟行为模型 仿真 光伏 改进型恒定电压跟踪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与ABM集成的房地产开发模拟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沈体雁 张红霞 +1 位作者 李迅 李熙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53-662,共10页
以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作为数据获取和空间分析的技术手段,采用多主体建模方法,对房地产开发商的开发行为和相互作用过程进行抽象和模型化,提出一个自下而上的房地产开发模拟框架。采用多变量逻辑回归模型分别建立各类开发商的区位选择模... 以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作为数据获取和空间分析的技术手段,采用多主体建模方法,对房地产开发商的开发行为和相互作用过程进行抽象和模型化,提出一个自下而上的房地产开发模拟框架。采用多变量逻辑回归模型分别建立各类开发商的区位选择模型,各开发商通过竞标获取某个地块的开发权,并实施开发行为。以北京作为实验区,模拟研究了大量开发商通过微观相互作用形成某种宏观的房地产分布格局的复杂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房地产开发模拟 逻辑回归模型 区位选择 基于主体的建模 城市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pice ABM的光伏并网系统仿真研究
9
作者 方波 白政民 康龙云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61-863,946,共4页
为探索光伏并网系统的PSpice仿真方法,以实际课题中两级式光伏并网逆变系统为背景,根据光伏电池的物理数学模型,采用orCAD/PSpice10.5模拟行为模型(ABM)方法建立了光伏阵列仿真模型和光伏并网发电控制器模型,实现了两级式光伏并网逆变... 为探索光伏并网系统的PSpice仿真方法,以实际课题中两级式光伏并网逆变系统为背景,根据光伏电池的物理数学模型,采用orCAD/PSpice10.5模拟行为模型(ABM)方法建立了光伏阵列仿真模型和光伏并网发电控制器模型,实现了两级式光伏并网逆变系统级仿真,并对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受温度、光照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采用PSpice可对大型光伏阵列并网发电系统进行较高精度的模拟仿真,基于PSpice ABM建模的光伏并网系统仿真具有实际工程意义,为光伏系统级仿真提供了一种方便有效的仿真方法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PICE仿真 模拟行为模型 两级式光伏并网系统 锁相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ABM与博弈论的武汉市城镇开发边界划定与优化
10
作者 胡宏伟 施越楚 +2 位作者 王海军 陶奕宏 岳文泽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3-49,共7页
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与优化工作一直是国土空间规划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助于遏制城市盲目扩张,促进资源结构有序重组。文章以武汉市为研究对象,从模拟角度探索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与优化方法。考虑不同微观主体的偏好与目标,将多智能... 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与优化工作一直是国土空间规划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助于遏制城市盲目扩张,促进资源结构有序重组。文章以武汉市为研究对象,从模拟角度探索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与优化方法。考虑不同微观主体的偏好与目标,将多智能体模型(ABM)与元胞自动机(CA)耦合,初步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在此基础上,引入基于博弈论的城市开发生态冲突耦合协调机制,实现划定结果的优化。研究表明:基于ABM的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方法可以深度刻画微观层面的智能体决策行为,且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智能体具有不同的偏好与目标;优化后城市用地面积为519.32 km2,新增城市用地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边缘,呈点状填充式扩展,且主城区外已出现了一定数量的卫星城,如黄陂前川、新洲邾城等。文章的研究从开发与保护的视角出发,旨在为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开发边界 博弈理论 多智能体模型(abm) 城市模拟 武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概念化框架 被引量:19
11
作者 廖守亿 陆宏伟 +1 位作者 陈坚 戴金海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2期616-620,共5页
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ABMS)是面向复杂系统的建模与仿真方法学。提出了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概念化框架,重点对该框架中Agent模型的概念及模型转化、ABMS综合环境以及模型校核与验证等相关研究内容进行了阐述。结合该框架,对Agent、... 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ABMS)是面向复杂系统的建模与仿真方法学。提出了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概念化框架,重点对该框架中Agent模型的概念及模型转化、ABMS综合环境以及模型校核与验证等相关研究内容进行了阐述。结合该框架,对Agent、消息、复杂系统及基于Agent的仿真进行了形式化描述。最后,提出了一个基于Agent的建模与分布式仿真软件框架,介绍了该框架的主要组成部件,并对实现该框架的相关技术以及正在开展的工作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系统 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 概念化框架 软件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组合的Agent体系仿真模型框架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黄建新 李群 +2 位作者 贾全 王维平 朱一凡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553-1557,1569,共6页
当前基于Agent建模仿真(Agent based modeling and simulation,ABMS)方法被军事仿真界普遍认为是军事作战研究、特别是网络中心战(network centric war,NCW)环境下的网络中心作战研究的最佳方法。针对体系效能评估应用,需要在统一的作... 当前基于Agent建模仿真(Agent based modeling and simulation,ABMS)方法被军事仿真界普遍认为是军事作战研究、特别是网络中心战(network centric war,NCW)环境下的网络中心作战研究的最佳方法。针对体系效能评估应用,需要在统一的作战概念框架下形成可重用的体系模型框架,能够根据体系(system of sys-tems,SOS)效能评估需求定义和灵活组合不同的作战实体Agent模型,支持对不同体系效能评估问题的研究。基于ABMS开发方法,在统一的作战概念模型框架下对物理域、信息域、认知域和社会域进行合理抽象,建立了可组合的体系仿真模型框架,据此开发了面向体系效能分析应用的仿真平台,用户可以根据体系效能评估问题和作战背景,快速定义和组合不同的作战实体Agent模型形成体系仿真应用系统,进行体系对抗仿真分析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系 基于Agent建模仿真 效能评估 模型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gent能源基础设施仿真模型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4
13
作者 孙林 胡晓峰 +1 位作者 李志强 吕令保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537-2540,共4页
建模仿真可以有效模拟能源基础设施在危机态下的行为特点以及对社会的影响。设计了包含电力、石油和天然气管网三种类型的能源基础设施模型;详细介绍了能源基础设施模型的结构设计,以及模型内各类主体Agent的结构、功能、通信方式和行... 建模仿真可以有效模拟能源基础设施在危机态下的行为特点以及对社会的影响。设计了包含电力、石油和天然气管网三种类型的能源基础设施模型;详细介绍了能源基础设施模型的结构设计,以及模型内各类主体Agent的结构、功能、通信方式和行为规则的设计;通过对能源基础设施运行特点和限制条件的分析,在模型中确定并应用能源运动稳态算法,并设计了模型可视化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基础设施 建模仿真 基于Agent建模 关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适应系统及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方法 被引量:46
14
作者 廖守亿 戴金海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13-117,共5页
论述了复杂系统中复杂性的表现形式、处理方法,并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角度来讨论复杂性,认为复杂性是客观世界的本质属性,必须用反还原论(整体论)的方法来研究复杂性问题。给出了复杂系统的一个描述性定义,指出计算机仿真是研究复杂系统... 论述了复杂系统中复杂性的表现形式、处理方法,并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角度来讨论复杂性,认为复杂性是客观世界的本质属性,必须用反还原论(整体论)的方法来研究复杂性问题。给出了复杂系统的一个描述性定义,指出计算机仿真是研究复杂系统的有效手段;然后介绍了霍兰教授提出的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并分析、阐述了CAS的研究方法棗基于Agent的建模仿真方法学及其应用情况,对基于Agent的建模方法进行了比较深刻的论述。最后介绍了当前的研究工作,并展望了将来的研究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 复杂系统 复杂适应系统 AGENT 基于Agent的建模仿真(ab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ulti-agent的矿工违章行为演化模型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乃文 黄俊婷 牛莉霞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15,共6页
为深入研究矿工违章行为演化机理,基于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和多主体建模与仿真(ABMS)方法,构建矿工违章行为演化模型;利用NetLogo仿真平台,并根据矿工所处的不同工作环境,通过动态模拟组织、管理者、群体、矿工行为间的相互制约关系... 为深入研究矿工违章行为演化机理,基于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和多主体建模与仿真(ABMS)方法,构建矿工违章行为演化模型;利用NetLogo仿真平台,并根据矿工所处的不同工作环境,通过动态模拟组织、管理者、群体、矿工行为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来表现矿工违章行为演化过程。研究表明:矿工违章行为演化系统是一个受控于多主体影响的CAS;各主体属性对矿工违章行为选择倾向度起效效果与作用力大小存在差异;工作环境因素中工作环境舒适度、环境物化程度、设备安全性水平均会直接或间接影响矿工违章行为选择倾向度。因此,在安全管理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企业可通过有效控制调节各主体行为以降低矿工违章行为选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工违章行为 演化模型 复杂适应系统(CAS) 多主体建模与仿真(abms) NetLogo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型驱动的组件化Agent仿真模型开发方法 被引量:7
16
作者 余文广 王维平 +1 位作者 李群 雷永林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907-1912,共6页
作为一种研究复杂系统的有效手段,基于Agent的建模仿真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目前还没有一种得到广泛认可的建模仿真规范来指导和约束Agent仿真模型的设计、开发、集成和运行,不利于提高Agent仿真模型的可重用性和开发效率。提出将采... 作为一种研究复杂系统的有效手段,基于Agent的建模仿真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目前还没有一种得到广泛认可的建模仿真规范来指导和约束Agent仿真模型的设计、开发、集成和运行,不利于提高Agent仿真模型的可重用性和开发效率。提出将采用模型驱动架构和基于组件设计思想的仿真模型可移植性规范(simu-lation model portability standard 2.0,SMP2)引入到基于Agent的建模仿真中,通过把Agent仿真中的元素映射到SMP2的模型设计和开发模式架构下,并根据Agent仿真特性对SMP2进行相应扩展,来支持模型驱动的组件化的Agent仿真模型开发。利用一个应用实例,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Agent的建模仿真 模型驱动架构 基于组件的设计 仿真模型可移植性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设计模式及软件框架 被引量:19
17
作者 廖守亿 戴金海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63-866,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设计模式——ABMS设计模式,阐述了ABMS设计模式的主要内容。该模式的提出有利于在建模与仿真领域以及软件开发界之间建立关于ABMS的对话联系与交流。然后设计了一种包含仿真服务模型和Agent仿真模型的A... 提出了一种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设计模式——ABMS设计模式,阐述了ABMS设计模式的主要内容。该模式的提出有利于在建模与仿真领域以及软件开发界之间建立关于ABMS的对话联系与交流。然后设计了一种包含仿真服务模型和Agent仿真模型的ABMS分布仿真软件框架,该框架将最大限度实现仿真重用,并将支持大规模的基于Agent的复杂系统的分布仿真,包括军事对抗以及空间作战系统的仿真。该框架部分借鉴了HLA的思想,其中的ServerAgent提供底层的通用仿真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系统 设计模式 软件框架 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ulti-agent的矿工情绪稳定性模型构建 被引量:24
18
作者 李乃文 郭利霞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2014年第12期172-177,共6页
为解决由矿工情绪稳定性水平低下引起的不安全行为问题,基于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和多主体建模与仿真(ABMS)的方法,构建矿工情绪稳定性水平提升模型。通过调节班组协调程度、组织公平程度、安全心理培训水平、受教育程度、个性特征和... 为解决由矿工情绪稳定性水平低下引起的不安全行为问题,基于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和多主体建模与仿真(ABMS)的方法,构建矿工情绪稳定性水平提升模型。通过调节班组协调程度、组织公平程度、安全心理培训水平、受教育程度、个性特征和作业环境舒适度,在NETLOGO仿真平台上分析矿工意志强度、情绪安全倾向度以及管理者领导能力对矿工情绪稳定性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矿工的情绪稳定性水平提升系统是一种典型的复杂适应系统,矿工情绪稳定性水平是各主体属性相互作用的结果,作用程度存在差异。因此,煤炭企业应考虑各种因素,通过控制和改善各主体的行为以提高矿工情绪稳定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情绪 矿工情绪稳定性 复杂适应系统( CAS) 多主体建模与仿真( abms) NETLOGO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ulti-agent的矿工风险感知偏差演化模型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李乃文 王春迪 黄敏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47-52,共6页
为探索矿工风险感知偏差的形成及演化过程,在文献研究和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多主体建模与仿真(ABMS)方法,构建矿工风险感知偏差演化模型。运用Net Logo仿真平台,通过调节组织、管理者、矿工的不同行为主体属性值,模拟组... 为探索矿工风险感知偏差的形成及演化过程,在文献研究和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多主体建模与仿真(ABMS)方法,构建矿工风险感知偏差演化模型。运用Net Logo仿真平台,通过调节组织、管理者、矿工的不同行为主体属性值,模拟组织安全文化建设水平、安全管理规范水平及风险信息处理能力对矿工风险感知偏差的动态演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矿工风险感知偏差演化系统是典型的复杂适应系统(CAS);各仿真主体属性交互影响矿工风险感知偏差,且不同属性的影响程度有所差异。因此,煤炭企业应考虑各种因素的作用效果,有针对性地调节各主体行为,降低矿工风险感知偏差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工 风险感知偏差 风险信息处理能力 情绪稳定性 多主体建模与仿真(abms) NetLogo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主体建模的安全注意力衰减模型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乃文 韩峥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51-57,共7页
为预防由安全注意力衰减引起的虚假安全问题,构建员工安全注意力衰减模型。采用多主体建模法并基于Netlogo仿真平台,分析个体因素、管理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员工安全注意力水平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确定的情况下,员... 为预防由安全注意力衰减引起的虚假安全问题,构建员工安全注意力衰减模型。采用多主体建模法并基于Netlogo仿真平台,分析个体因素、管理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员工安全注意力水平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确定的情况下,员工安全注意力水平主要受熟悉程度和安全意识的影响。同时员工安全注意力水平对管理者的危机意识有反馈作用。安全信号强度、频率、员工对安全信息的期待和任务难度以及管理者的监督有效性,均影响员工安全注意力水平。在企业安全管理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企业应该考虑如何有效控制上述调节因素并提高员工安全注意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假安全 安全注意力 衰减模型 多主体建模(abm) Netlogo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