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萃取-亲和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法同时测定纺织品和食品塑料包装中16种多环芳烃的含量 被引量:3
1
作者 韦笑笑 周俭 白璐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4-199,共6页
通过优化背景电解液酸度及背景电解液中硼砂、羧甲基-β-环糊精(CM-β-CD)、二甲基-β-环糊精(DM-β-CD)的浓度,利用多环芳烃(PAHs)与CM-β-CD以及PAHs与DM-β-CD亲和力的差异,提出了提示方法。参考GB/T 28189-2011进行样品前处理,将样... 通过优化背景电解液酸度及背景电解液中硼砂、羧甲基-β-环糊精(CM-β-CD)、二甲基-β-环糊精(DM-β-CD)的浓度,利用多环芳烃(PAHs)与CM-β-CD以及PAHs与DM-β-CD亲和力的差异,提出了提示方法。参考GB/T 28189-2011进行样品前处理,将样品剪成0.5 cm×0.2 cm的细条,分取1 g,加入50 mL环己烷,密封后于50℃超声提取1 h。冷却至室温,过滤,滤液用附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的高效毛细管电泳仪分析,背景电解液为含30 mmol·L^(-1)CM-β-CD、20 mmol·L^(-1)DM-β-CD和40 mmol·L^(-1)硼砂的混合溶液(pH 5.0),荧光检测波长为325 nm。结果显示:16种PAHs的质量浓度在0.01~0.5 mg·L^(-1)内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02~0.040 mg·L^(-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结果为91.4%~104%,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为0.40%~6.3%。方法用于3种纺织品以及5种食品塑料包装的分析,8种样品均不同程度地检出了PAH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和毛细管电泳法 环糊精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 多环芳烃 纺织品 食品塑料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和毛细管电泳法测定3种黄酮类化合物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常数 被引量:7
2
作者 周新 汪子明 +5 位作者 邹明强 郑静 宋大千 郑健 王璐 张寒琦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69-672,共4页
采用亲和毛细管电泳技术,对木犀草素、槲皮素和山柰酚3种黄酮类化合物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结合常数进行研究,利用药物淌度变化和蛋白浓度的关系,计算得到木犀草素、槲皮素和山柰酚与HSA的结合常数分别为9.76×105mol/L,1.24×... 采用亲和毛细管电泳技术,对木犀草素、槲皮素和山柰酚3种黄酮类化合物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结合常数进行研究,利用药物淌度变化和蛋白浓度的关系,计算得到木犀草素、槲皮素和山柰酚与HSA的结合常数分别为9.76×105mol/L,1.24×106mol/L和3.79×105mol/L.结果表明,此法可以作为研究药物与蛋白相互作用的一种简便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和毛细管电泳 木犀草素 槲皮素 山柰酚 人血清白蛋白 结合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法研究牛血清白蛋白与盐酸异丙肾上腺素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7
3
作者 刘春叶 张雪娇 +2 位作者 苗延青 赵灵芝 赵敏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3-317,共5页
本研究分别采用区段-区段动力学毛细管电泳法(Plug-Plug Kinetic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ppKCE),及以药物为添加剂的亲和毛细管电泳法(Affinity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ACE)对盐酸异丙肾上腺素(Hydrochloric Acid Isoproterenol... 本研究分别采用区段-区段动力学毛细管电泳法(Plug-Plug Kinetic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ppKCE),及以药物为添加剂的亲和毛细管电泳法(Affinity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ACE)对盐酸异丙肾上腺素(Hydrochloric Acid Isoproterenol,HAI)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的结合作用进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ppKCE法可同时测得HAI与BSA相互作用体系的结合速率常数kon和离解速率常数koff分别为163.60L·mol-1·s-1、3.50×10-2±0.95×10-2s-1(n=3)。ppKCE法和ACE法测得HAI与BSA的结合常数Kb分别为4.67×103 L·mol-1、6.02×103 L·mol-1,两种方法所得结果能够较好吻合。证明毛细管电泳法在药物-蛋白相互作用研究领域的可靠性,可用于测定药物与蛋白的相互作用,从而用于新药筛选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段-区段动力学毛细管电泳法 亲和毛细管电泳 结合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C稳定性及其与牛血清白蛋白亲和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刘海兴 刘凤芹 +3 位作者 于爱民 万丽梅 李丽敏 韩立坤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82-84,共3页
采用亲和毛细管电泳法对维生素C(VC)和牛血清白蛋白(BSA)亲和作用进行了研究。测得VC和BSA的亲和常数为2.94×103L/mol。同时对VC在水、40mmol/L NaCl、40 mmol/L磷酸盐和5%葡萄糖溶液中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最后计算得到了在溶液... 采用亲和毛细管电泳法对维生素C(VC)和牛血清白蛋白(BSA)亲和作用进行了研究。测得VC和BSA的亲和常数为2.94×103L/mol。同时对VC在水、40mmol/L NaCl、40 mmol/L磷酸盐和5%葡萄糖溶液中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最后计算得到了在溶液中分解的反应速率常数及活化能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和毛细管电泳 维生素C 亲和常数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和毛细管电泳间接紫外检测法测定金属络合物的亲和常数 被引量:7
5
作者 夏之宁 刘勇 +1 位作者 张小川 屈鹏程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19-221,共3页
采用亲和毛细管电泳间接紫外检测方法 ,根据“峰漂移”模型 ,通过迁移时间的测定 ,可以获得在水体系中有极低亲和常数的金属络合物的亲和常数。将该方法分别应用于镁离子 柠檬酸体系和锰离子 酒石酸体系 ,在 pH为 5 .0 1,运行电压为 2... 采用亲和毛细管电泳间接紫外检测方法 ,根据“峰漂移”模型 ,通过迁移时间的测定 ,可以获得在水体系中有极低亲和常数的金属络合物的亲和常数。将该方法分别应用于镁离子 柠檬酸体系和锰离子 酒石酸体系 ,在 pH为 5 .0 1,运行电压为 2 0kV ,缓冲溶液组成为咪唑和醋酸的条件下 ,测定了缓冲溶液中加入不同浓度配体后金属离子迁移时间的变化 ,经过数据处理后得出它们的亲和常数对数值分别是 3.2 7和 2 .2 8,与文献值较为一致。该方法适用于结合比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和毛细管电泳 间接紫外检测 亲和常数 镁离子 锰离子 柠檬酸 酒石酸 金属络合物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和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法测定牛血清白蛋白与其单克隆抗体的结合常数 被引量:7
6
作者 王清刚 罗国安 杨树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1551-1553,共3页
The binding constant( K b) between 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 labeled bovine serum albumin(FITC BSA) and its monoclonal antibody was determined using the ligand separation mode of affinity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AC... The binding constant( K b) between 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 labeled bovine serum albumin(FITC BSA) and its monoclonal antibody was determined using the ligand separation mode of affinity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ACE) with laser induced fluorescence detection(LIF). Free FITC BSA and the complexes were separated by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in 7 min after incubation. The running buffer was 100 mmol/L HEPES at pH 7 4, and separation voltage was 30 kV. The K b was determined to be 4 7×10 8 L/mol using Scatchard plotting method. The influences of incubation time and electrophoresis conditions on determination were also stud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BSA ace 蛋白质 结合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和毛细管电泳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王京兰 钱小红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42-345,共4页
对近几年新发展起来的亲和毛细管电泳技术(ACE)的原理、分类及方法作了简要介绍,着重介绍了亲和毛细管区带电泳、毛细管亲和凝胶电泳、胶束电动色谱中的亲和电泳、亲和毛细管等电聚焦、亲和探针毛细管电泳等过程和方法。对ACE在分子... 对近几年新发展起来的亲和毛细管电泳技术(ACE)的原理、分类及方法作了简要介绍,着重介绍了亲和毛细管区带电泳、毛细管亲和凝胶电泳、胶束电动色谱中的亲和电泳、亲和毛细管等电聚焦、亲和探针毛细管电泳等过程和方法。对ACE在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中的应用及该技术在亲和常数测定、核酸片段识别、竞争免疫分析、药物先导化合物的筛选等方面的应用也作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亲和毛细管电泳 蛋白质 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形态铬离子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的反应机制 被引量:5
8
作者 郭明 刘咪咪 +1 位作者 李铭慧 许梦莹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5-70,共6页
利用亲和毛细管电泳法研究了不同形态铬离子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结合的反应机制并进行了比较分析.模拟生理条件下,构建配体Cr(Ⅲ)、Cr(Ⅵ)与受体(BSA)相互作用模型,依据BSA有效淌度的变化,通过非线性模拟方程计算Cr(Ⅲ)-BSA和Cr(Ⅵ)-BS... 利用亲和毛细管电泳法研究了不同形态铬离子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结合的反应机制并进行了比较分析.模拟生理条件下,构建配体Cr(Ⅲ)、Cr(Ⅵ)与受体(BSA)相互作用模型,依据BSA有效淌度的变化,通过非线性模拟方程计算Cr(Ⅲ)-BSA和Cr(Ⅵ)-BSA结合反应的表观结合常数KCr(Ⅲ)-BSA、KCr(Ⅵ)-BSA,定量表征Cr(Ⅲ)、Cr(Ⅵ)与BSA结合反应的差异性.结果表明,Cr(Ⅲ)、Cr(Ⅵ)与BSA的结合反应与金属离子形态之间存在明显的价态相关性,而同一形态金属离子随着Cr(Ⅲ)、Cr(Ⅵ)浓度的变化与BSA均存在量效关系,同时通过解析电泳谱图获得了Cr(Ⅲ)、Cr(Ⅵ)与BSA结合反应均为快平衡体系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和毛细管电泳 Cr(Ⅲ) Cr(Ⅵ) 牛血清白蛋白 结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和毛细管电泳法和荧光法研究氟喹诺酮类药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黎伟 张新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94-699,共6页
分别采用亲和毛细管电泳法和荧光法对6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司帕沙星、洛美沙星、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培氟沙星和氟罗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进行考察.结合比均为1∶1,结合常数在104L/mol量级,热力学参数表明体系间的相互作用力... 分别采用亲和毛细管电泳法和荧光法对6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司帕沙星、洛美沙星、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培氟沙星和氟罗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进行考察.结合比均为1∶1,结合常数在104L/mol量级,热力学参数表明体系间的相互作用力以范德华作用力和氢键力为主.另外,亲和毛细管电泳实验结果表明,缓冲溶液pH值和离子强度增大会造成结合常数在一定程度上的减小,使相互作用减弱.同时,荧光猝灭实验结合紫外光谱扫描说明体系间为静态猝灭.所得到的数据对进一步研究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机理、提高药效和开发新一代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和毛细管电泳 荧光光谱法 氟喹诺酮 牛血清白蛋白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骨藻酸作用蛋白质的亲和毛细管电泳筛选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晓倩 高铁 +1 位作者 洪专 屈锋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73-677,共5页
基于亲和毛细管电泳,定性比较了血浆、肠道及细胞线粒体中所选的9种重要功能蛋白质与神经毒性生物毒素——软骨藻酸(domoic acid,DA)的相互作用。以DA淌度比变化量ΔM与蛋白质浓度L作图,根据斜率值大小可比较DA与蛋白质作用的相对强弱... 基于亲和毛细管电泳,定性比较了血浆、肠道及细胞线粒体中所选的9种重要功能蛋白质与神经毒性生物毒素——软骨藻酸(domoic acid,DA)的相互作用。以DA淌度比变化量ΔM与蛋白质浓度L作图,根据斜率值大小可比较DA与蛋白质作用的相对强弱。结果如下:可与DA相互作用的有6种蛋白质,作用强弱为:人凝血酶>细胞色素C≈胰蛋白酶≈免疫球蛋白E(Ig E)≈核糖核酸酶A>λ核酸外切酶;而铁蛋白、转铁蛋白、凝集素与DA未表现出相互作用和亲和力。实验表明,亲和毛细管电泳具有高效、快速、所需样品量低的优点,可用于DA作用靶蛋白的筛选,为DA的毒性机制研究和毒性防护提供基础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和毛细管电泳 软骨藻酸 蛋白质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适配体亲和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的凝血酶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月侠 宋茂勇 +2 位作者 李涛 赛道建 汪海林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3-336,共4页
以一种高亲和力适配体作为亲和荧光探针,以自建的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CE-LIF)检测装置为基础,建立了一种高灵敏、快速测定人凝血酶的方法。荧光标记的凝血酶适配体特异性地与凝血酶结合并形成稳定的凝血酶-适配体复合物,采用CE-LI... 以一种高亲和力适配体作为亲和荧光探针,以自建的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CE-LIF)检测装置为基础,建立了一种高灵敏、快速测定人凝血酶的方法。荧光标记的凝血酶适配体特异性地与凝血酶结合并形成稳定的凝血酶-适配体复合物,采用CE-LIF对复合物进行分离检测,从而测定凝血酶浓度。探讨了盐离子种类及浓度对适配体与凝血酶结合的影响,并在选定的电泳条件下对凝血酶检测的线性范围、检出限和重现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盐离子存在的条件下适配体与凝血酶的亲和力降低,不利于两者的结合;人血清溶液中,凝血酶浓度在0.25~10nmol/L范围内与复合物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r2=0.991),检出限(S/N=3)为55.6pmol/L;精密度和回收率测定结果均能满足分析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和毛细管电泳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 凝血酶 适配体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和毛细管电泳法测定茶碱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常数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大炜 王怀锋 李发美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 :测定茶碱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平衡常数。方法 :亲和毛细管电泳法 ,以 2 0mmol/LpH7 4的磷酸盐缓冲液 (含氨基乙酸 0 . 5mol/L ,EDTA 1mmol/L)为运行缓冲液 ,茶碱作为运行缓冲液的添加剂 ,样品为含 5 %丙酮的 30 μmol/L人血清白... 目的 :测定茶碱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平衡常数。方法 :亲和毛细管电泳法 ,以 2 0mmol/LpH7 4的磷酸盐缓冲液 (含氨基乙酸 0 . 5mol/L ,EDTA 1mmol/L)为运行缓冲液 ,茶碱作为运行缓冲液的添加剂 ,样品为含 5 %丙酮的 30 μmol/L人血清白蛋白溶液 ,采用更加可靠的描述性指标———淌度比 (M)估算了茶碱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平衡常数 ,检测波长为 2 14nm。结果 :测得的茶碱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平衡常数与文献值基本吻合。结论 :亲和毛细管电泳法可用于茶碱 蛋白结合常数的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和毛细管电泳法 荼碱 结合常数 人血清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多肽配体GE11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结合能力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郭妍 李宗海 +1 位作者 顾健人 徐宇虹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318-1321,共4页
应用亲和毛细管电泳(ACE)分析方法,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新多肽配体GE11之间的结合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EGFR与多肽配体GE11之间存在特异性相互作用,考察EGFR在不同浓度GE11溶液中的迁移情况,采用非线性、双倒数、Y-倒数和X-倒... 应用亲和毛细管电泳(ACE)分析方法,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新多肽配体GE11之间的结合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EGFR与多肽配体GE11之间存在特异性相互作用,考察EGFR在不同浓度GE11溶液中的迁移情况,采用非线性、双倒数、Y-倒数和X-倒数4个数据处理方法得到较好的数据拟合,并测得结合常数。该文为筛选多肽配体以及测定受体与多肽配体之间的结合常数提供了简便的方法,将有力推动肿瘤靶向药物输送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多肽配体 亲和毛细管电泳 结合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毛细管电泳法和亲合液相色谱法测定保健食品中免疫球蛋白G的改进 被引量:2
14
作者 丁晓静 杨媛媛 +2 位作者 李芸 赵珊 王志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69-1372,共4页
对现行的毛细管电泳法和亲合液相色谱法测定保健食品中免疫球蛋白G(IgG)的方法作了两方面的改进:①在样品的预处理方面,采用加入稀乙酸使酪蛋白沉淀析出并用离心法预以分离;②在亲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面,用内径较大(0.51mm)的不锈钢管... 对现行的毛细管电泳法和亲合液相色谱法测定保健食品中免疫球蛋白G(IgG)的方法作了两方面的改进:①在样品的预处理方面,采用加入稀乙酸使酪蛋白沉淀析出并用离心法预以分离;②在亲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面,用内径较大(0.51mm)的不锈钢管道系统代替了原有的系统,使系统的反压值下降至276kPa,达到与免疫亲合色谱柱的耐压最大值300kPa相匹配。改进后的方法的线性范围在200~2000mg·L^(-1)之间。在分别加入100,300mg·L^(-1)标准IgG溶液的浓度水平上做了回收试验,测得方法的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n=5)依次为112%和97%以及4.2%和3.9%。13种保健食品样品中IgG含量的亲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与毛细管电泳法的测定结果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亲合液相色谱法 免疫球蛋白G 保健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雪娇 齐暑华 +1 位作者 刘春叶 赵晓莉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84-589,共6页
本研究分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亲和毛细管电泳法研究了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NE-B)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紫外光谱结果表明,NE-B与BSA形成结合物而使BSA的紫外吸收增强。亲和毛细管电泳结果表明,37℃与25℃时时二者的结合常... 本研究分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亲和毛细管电泳法研究了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NE-B)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紫外光谱结果表明,NE-B与BSA形成结合物而使BSA的紫外吸收增强。亲和毛细管电泳结果表明,37℃与25℃时时二者的结合常数(K)为分别为K_1=1.03×10~4L·mol^(-1),K_2=9.14×10~3L·mol^(-1)。由热力学参数计算结果可知,NE-B与BSA之间的结合属自发过程,二者之间的作用力以疏水作用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 牛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叶水甘草碱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笛 晏瑾 +3 位作者 白珂珂 王庆 闫树军 李晖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81-185,共5页
利用亲和毛细管电泳法(ACE)研究了柳叶水甘草碱(TAB)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柳叶水甘草碱与BSA常温下结合常数为8.00×106L·mol-1,热力学参数验证两者相互作用力以氢键和范德华力为主。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 利用亲和毛细管电泳法(ACE)研究了柳叶水甘草碱(TAB)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柳叶水甘草碱与BSA常温下结合常数为8.00×106L·mol-1,热力学参数验证两者相互作用力以氢键和范德华力为主。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进一步考察了柳叶水甘草碱对BSA二级结构的影响,其结果是,柳叶水甘草碱使得蛋白的α-螺旋、β-转角含量降低,β-折叠含量上升。在分子水平,利用分子对接技术确定了柳叶水甘草碱和牛血清白蛋白结合的适宜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叶水甘草碱 亲和毛细管电泳 牛血清白蛋白 分子对接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和毛细管电泳研究
17
作者 娄在祥 王洪新 《粮食与油脂》 2006年第6期14-16,共3页
该文对近几年新发展的亲和毛细管电泳(ACE)优点、原理进行简要介绍,且介绍ACE在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应用及其在亲和常数测定、竞争免疫分析、药物先导化合物筛选、核酸片段识别等方面应用。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亲和毛细管电泳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和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牛血清白蛋白和加替沙星的结合常数 被引量:6
18
作者 姚之 张浩波 +1 位作者 武艺 郭怀忠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30-933,共4页
利用亲和毛细管电泳法对牛血清白蛋白(BSA)与加替沙星(GT)间的结合反应及其相互作用做了初步探索,并应用淌度比(M)作为指标测定了两者的结合常数。以20mmol/L pH7.4的磷酸盐缓冲液作为运行缓冲液,分别以GT和BSA作为添加剂,另一组分为进... 利用亲和毛细管电泳法对牛血清白蛋白(BSA)与加替沙星(GT)间的结合反应及其相互作用做了初步探索,并应用淌度比(M)作为指标测定了两者的结合常数。以20mmol/L pH7.4的磷酸盐缓冲液作为运行缓冲液,分别以GT和BSA作为添加剂,另一组分为进样样品,内标为二甲基甲酰胺,于214nm波长下检测。两种测定条件下得到的结合常数分别为4.4×104L/mol和4.2×104L/mol,与传统的荧光淬灭法测得的结果基本一致。该方法具有简单、高效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和毛细管电泳 牛血清白蛋白 加替沙星 结合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驱动亲和毛细管电泳法研究3种龙血素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作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钱凯 陈旭 陈沁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61-1065,共5页
采用压力驱动的亲和毛细管电泳技术(P-ACE)分别研究了生理酸度条件下(p H 7.4)3种黄酮类化合物龙血素A、龙血素B和剑叶龙血素C与人血清白蛋白(HSA)之间的相互作用。利用蛋白淌度变化和药物浓度的关系,计算得出上述三者与HSA的结合常数K... 采用压力驱动的亲和毛细管电泳技术(P-ACE)分别研究了生理酸度条件下(p H 7.4)3种黄酮类化合物龙血素A、龙血素B和剑叶龙血素C与人血清白蛋白(HSA)之间的相互作用。利用蛋白淌度变化和药物浓度的关系,计算得出上述三者与HSA的结合常数Ka分别为0.414×105,0.252×105,1.816×105L/mol。结果表明,P-ACE可作为研究药物与蛋白相互作用的简便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和毛细管电泳 龙血素A 龙血素B 剑叶龙血素C 人血清白蛋白 结合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埃索美拉唑及其光学异构体的亲和毛细管电泳手性拆分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蕾 杨平 季一兵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44-449,共6页
以牛血清白蛋白为手性添加剂,建立埃索美拉唑对映体杂质检查的亲和毛细管电泳方法,并采用荧光光谱、圆二色光谱法,通过研究埃索美拉唑及光学异构体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的热力学参数、焓熵驱动过程及蛋白构象变化对其拆分机理进行探讨。... 以牛血清白蛋白为手性添加剂,建立埃索美拉唑对映体杂质检查的亲和毛细管电泳方法,并采用荧光光谱、圆二色光谱法,通过研究埃索美拉唑及光学异构体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的热力学参数、焓熵驱动过程及蛋白构象变化对其拆分机理进行探讨。建立的电泳分离条件为:未涂层石英毛细管柱(50 cm×50μm,有效长度41.5 cm),以pH 8.0的20mmol/L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缓冲液(含250μmol/L牛血清白蛋白和7%正丙醇)作为运行缓冲液,正向运行电压30kV,柱温25℃,检测波长302 nm,压力进样(5 kPa,5 s)。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埃索美拉唑与其对映体的分离度大于1.8,对映体杂质的最低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8和2.0μg/mL,在2-2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4%,RSD小于2.0%。该方法可用于埃索美拉唑原料药的对映体杂质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和毛细管电泳 埃索美拉唑 手性拆分 牛血清白蛋白 对映体杂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