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秦儒法公私观简论 被引量:5
1
作者 王长坤 刘宝才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5-70,共6页
先秦儒法公私观讨论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生活中群体与个体、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问题,他们强调"公义",卫护"公利",一致主张公高于私,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先秦儒法公私观的理论贡献不同,前者主要在伦理思想领域,... 先秦儒法公私观讨论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生活中群体与个体、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问题,他们强调"公义",卫护"公利",一致主张公高于私,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先秦儒法公私观的理论贡献不同,前者主要在伦理思想领域,为道德修养提出了目标,而后者主要在法治思想领域,为法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儒家没有把公与私绝对化,表现了可贵的民本主义思想,而法家的公私观则将公与私绝对对立,最后走向绝对君主专制主义。儒法公私观是以各自的人性论作为理论依据的。儒法崇公抑私的公私观的历史影响具有两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时期 儒家 法家 公私观 人性论 崇公抑私 道德修养 民本主义思想 法治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