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暗周期和光照强度对梨小食心虫成虫产卵昼夜节律的影响
1
作者 杨小凡 马爱红 +4 位作者 朱洁 牛一平 冉红凡 路子云 李建成 《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4-202,共9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光暗循环变化过程中的光周期、日落时间和光照强度等环境因素对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成虫产卵昼夜节律的调控作用,为研发基于光干扰成虫产卵行为的防控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春、夏和秋季室外自...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光暗循环变化过程中的光周期、日落时间和光照强度等环境因素对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成虫产卵昼夜节律的调控作用,为研发基于光干扰成虫产卵行为的防控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春、夏和秋季室外自然光照环境下观察梨小食心虫成虫产卵的昼夜节律,室内人工气候箱中比较分析不同光周期(15L∶9D,14L∶10D和13L∶11D)、日落时间(19:00和16:00)及不同强度(1000,500,100,50,10,5,1,0.5和0.1 mW/m^(2))弱光间断(1 h)等光暗周期条件下成虫产卵节律的差异。【结果】室外自然光照环境下梨小食心虫成虫产卵表现明显的昼夜节律,春、夏和秋季(日落时间分别为18:30,19:30和18:30)时,产卵高峰分别出现在18:00-19:00,19:00-20:00和18:00-19:00,即均为日落前后0.5 h内,该时段光照强度变化剧烈,从10000 mW/m^(2)迅速降至0.01 mW/m^(2)。同一日落时间不同光周期(15L∶9D,14L∶10D和13L∶11D)下梨小食心虫成虫产卵的节律无明显差异,呈相似的“单峰型”曲线。日落时间为19:00和16:00时,梨小食心虫成虫的产卵节律具有明显差异,产卵高峰分别出现在19:00-20:00和16:00-17:00,即日落后1 h,占单日总产卵量的54%以上。日落前的弱光间断环境下梨小食心虫成虫的产卵节律发生了改变,相比于1000,500和100 mW/m^(2)弱光间断下的前小后大的“双峰型”曲线,50,10,5,1,0.5和0.1 mW/m^(2)弱光间断下成虫的产卵节律则为前大后小的“双峰型”曲线,产卵高峰出现均在16:00-17:00(即弱光间断期),产卵百分数高达40%以上,其次为19:00-20:00。不同强度的弱光间断下梨小食心虫的单日单雌产卵量具有显著差异,0.5和0.1 mW/m^(2)弱光间断下单日单雌产卵量最高(分别为33.05和31.00粒)。【结论】光暗周期和光照强度可以影响梨小食心虫成虫的产卵昼夜节律,其产卵活动主要发生在低于50 mW/m^(2)弱光或黑暗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 产卵 昼夜节律 光暗周期 日落时间 光照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暗周期对3种海洋浮游硅藻胞外多糖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大志 黄世玉 程兆第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44-248,共5页
3种海洋浮游硅藻,网纹三角藻(Triceratiumreticulum),骨条藻(Skeletonemasp.)和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 lumtriconutum)培养在3种不同的光暗周期下,研究了光暗周期对硅藻胞外多糖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光暗周期对硅藻胞外多糖生产的影响... 3种海洋浮游硅藻,网纹三角藻(Triceratiumreticulum),骨条藻(Skeletonemasp.)和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 lumtriconutum)培养在3种不同的光暗周期下,研究了光暗周期对硅藻胞外多糖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光暗周期对硅藻胞外多糖生产的影响具有种间特异性,且与细胞生长周期有关.网纹三角藻和三角褐指藻在长光照条件下(L/D:16/8h),胞外多糖含量较高,前者最大值出现在生长期前期,而后者则在生长期后期;骨条藻在短光照条件下(L/D:8/16h)胞外多糖含量较高,最大值出现在生长期后期.3种硅藻中,网纹三角藻的胞外多糖的产量最高,达103~104pg/cell,中肋骨条藻和三角褐指藻则较低.光暗周期可能影响了细胞内光吸收总量、细胞分裂模式及细胞内有机物质的合成,从而影响到胞外多糖的生产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暗周期 海洋生物 浮游硅藻 胞外多糖 网纹三角藻 骨条藻 三角褐指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照对雨生红球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陆开形 蒋霞敏 翟兴文 《河北渔业》 2002年第6期6-8,37,共4页
分别用不同光照强度、不同光暗周期及不同光剂量培养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结果表明:光照强度及光周期对藻体细胞的生长有极显著的影响,高剂量光强有利于虾育素积累而不利于生长,促进藻生长的适宜光强为4000~5000lx,... 分别用不同光照强度、不同光暗周期及不同光剂量培养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结果表明:光照强度及光周期对藻体细胞的生长有极显著的影响,高剂量光强有利于虾育素积累而不利于生长,促进藻生长的适宜光强为4000~5000lx,适宜光暗周期为每天12~18h光照,而在高光强下,则每天只需3h的光照即可维持藻体较好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 雨生红球藻 光强 光周期 光剂量 虾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技术对莱哈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i)配子形成过程的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旌旌 张利华 王隆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92-96,共5页
应用流式细胞仪观察了不同光暗交替周期对莱哈衣藻的配子形成过程影响 ,并采用核酸抑制剂和蛋白合成抑制剂处理 ,观察其配子配对情况。结果表明在缺氮诱导条件下 ,前期的光照对配子分化形成十分重要 ,而先黑暗后光照或连续黑暗诱导时 ,... 应用流式细胞仪观察了不同光暗交替周期对莱哈衣藻的配子形成过程影响 ,并采用核酸抑制剂和蛋白合成抑制剂处理 ,观察其配子配对情况。结果表明在缺氮诱导条件下 ,前期的光照对配子分化形成十分重要 ,而先黑暗后光照或连续黑暗诱导时 ,细胞或配子的分裂缺乏规律性。光暗周期处理有利于配子的同步发育 ,光照期对雄性配子发育特别重要。同在缺氮条件下 ,不同的光暗周期处理的配子配对状况不同 ,在正常光暗交替周期处理时 ,配对的百分率高 ,而连续光照或先黑暗再光照则配对率低 ,连续黑暗时配对率为 0。当用核酸和蛋白合成抑制剂处理时 ,配对率显著降低。其中核酸抑制剂的作用主要在前期 ,而蛋白合成抑制剂的抑制时间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哈衣藻 配子发生 流式细胞术 光暗交替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光盐对哈德半盘藻细胞分裂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林均民 薛瑾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659-663,共5页
哈德半盘藻,培养种群在光暗周期中细胞分裂呈现每天三次繁殖峰的模式,细胞分裂受光、温因子的影响,光强度和光周期能够制约细胞的分裂频率和分裂的定时,而温度仅影响分裂频率。
关键词 哈德半盘藻 细胞分裂 温光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置组合转子新型管式光生物反应器及微藻光暗周期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贾雨川 阎华 +4 位作者 关昌峰 杨卫民 何立臣 杨优生 杨忠民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68-170,共3页
针对传统管式光生物反应器中存在的附壁现象、光衰减现象以及光暗循环频率低等问题,设计了内置组合转子新型管式光生物反应器。以小球藻为培养对象,BG11为培养基,以光密度作为检测指标,比较了新型管式光生物反应器和锥形瓶静态培养对于... 针对传统管式光生物反应器中存在的附壁现象、光衰减现象以及光暗循环频率低等问题,设计了内置组合转子新型管式光生物反应器。以小球藻为培养对象,BG11为培养基,以光密度作为检测指标,比较了新型管式光生物反应器和锥形瓶静态培养对于微藻生长的影响。同时也分别比较了在不同光暗循环周期下(L∶D=18∶6和L∶D=24∶1),新型管式光生物反应器和锥形瓶静态培养对于微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扩大培养10倍之后,光暗周期为L∶D=18∶6的对照组最终OD值、比生长速率均要大于L∶D=24∶1的对照组,其中新型反应器中最终OD值高出17.1%,比生长速率高出0.66%,锥形瓶中最终OD值高出13.63%,比生长速率高出6.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生物反应器 小球藻 组合转子 光暗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光-暗周期对企鹅珍珠贝足丝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杨蕾 严杰 +2 位作者 陈一 张佳谊 战欣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9-67,共9页
企鹅珍珠贝(Pteria penguin)是生产附壳珍珠的大型海水经济贝类,依靠强壮的足丝将自身固定在硬质基质上,抵抗水流的冲击和抵御被捕食。足丝分泌和形状易受环境影响,本实验研究了三种光-暗周期(全黑暗组、6 h光-暗组、12 h光-暗组)对企... 企鹅珍珠贝(Pteria penguin)是生产附壳珍珠的大型海水经济贝类,依靠强壮的足丝将自身固定在硬质基质上,抵抗水流的冲击和抵御被捕食。足丝分泌和形状易受环境影响,本实验研究了三种光-暗周期(全黑暗组、6 h光-暗组、12 h光-暗组)对企鹅珍珠贝足丝分泌、足丝直径和足丝拉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条件下6 h光-暗组和12 h光-暗组企鹅珍珠贝足丝首次附着率和足丝分泌数量显著低于全黑暗组(P<0.05);光照条件下几乎不分泌足丝,光照严重抑制了足丝分泌,抑制率最高可达100%,恢复黑暗条件后企鹅珍珠贝重新分泌足丝,且分泌数量增加,最多每小时增加(1.94±1.00)根;不同光-暗周期条件下企鹅珍珠贝0~24 h、24~48 h、48~72 h期间足丝首次附着率和足丝分泌数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全黑暗条件下足丝远端直径(0.45±0.09)mm和近端直径(0.38±0.09)mm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足丝直径发生改变;但不同光-暗周期条件下,企鹅珍珠贝足丝远端、中端和近端直径无显著性差异(P>0.05)。全黑暗组、6 h光-暗组、12 h光-暗组中,企鹅珍珠贝单根足丝拉力分别为(3.40±2.76)N、(2.68±1.10)N、(3.86±2.05)N,三种光-暗周期条件下足丝的拉力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光照会显著抑制企鹅珍珠贝足丝的分泌,但一旦恢复黑暗条件,企鹅珍珠贝可重新分泌足丝,新足丝的拉力和直径不受影响;不同光-暗周期不会对企鹅珍珠贝的足丝附着、足丝直径和足丝拉力造成显著性影响。研究结果可以为企鹅珍珠贝的野外吊养和游离珠生产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鹅珍珠贝 光-暗周期 足丝附着 足丝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肋螺距对管式微藻反应器光暗循环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雷玉玲 吴晶 《生物产业技术》 2019年第2期81-88,共8页
对一种新型带螺旋肋的光生物反应器进行数值模拟,采用粒子追踪模型模拟微藻在反应器中的运动情况,分析微藻细胞经历的光暗循环频率f_(av)、反应器光暗循环强化效率η随螺旋肋螺距P_s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P_s的增加,f_(av)、η出现... 对一种新型带螺旋肋的光生物反应器进行数值模拟,采用粒子追踪模型模拟微藻在反应器中的运动情况,分析微藻细胞经历的光暗循环频率f_(av)、反应器光暗循环强化效率η随螺旋肋螺距P_s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P_s的增加,f_(av)、η出现峰值。f_(av)在P_s=400mm的反应器中最大,为0.5794Hz;η的峰值则出现在P_s=800mm的反应器中。分析发现,在0.5m/s的进口速度下,P_s=400mm、600mm、800mm时,螺旋肋的存在对提高f_(av)有正面作用,P_s=200mm、1000mm时,螺旋肋的存在限制了f_(av)的提高。可通过调整螺旋肋的结构参数达到对流场的调整,从而改变微藻所受光暗循环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藻 光生物反应器 螺旋肋 光暗循环频率 光暗循环强化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散斜向肋管式反应器的肋排列角度优化设计
9
作者 王静 吴晶 《生物产业技术》 2019年第3期105-113,共9页
为了给离散斜向肋管式反应器的结构设计提供参考,本文以离散斜向肋管式反应器为对象,基于CFD方法研究肋排列角度对反应器性能的影响。采用离散颗粒模型模拟微藻在反应器中的运动路径,并引入三个评价指标:平均光暗循环频率、光暗循环强... 为了给离散斜向肋管式反应器的结构设计提供参考,本文以离散斜向肋管式反应器为对象,基于CFD方法研究肋排列角度对反应器性能的影响。采用离散颗粒模型模拟微藻在反应器中的运动路径,并引入三个评价指标:平均光暗循环频率、光暗循环强化效率和光梯度与速度场协同角来全面评价反应器性能。研究发现:排列角度增加,平均光暗循环频率增加,而光暗循环强化效率先增加后减小。α=37.5°为最优排列角度,此角度下小球藻藻液的光暗循环强化效率最高,三种光照条件下分别为2.37、0.90和0.48;暗区光梯度与速度场协同程度最好,平均|cosβ|为0.65,是光管的1.48倍;同时平均光暗循环频率分别较光管提高了8.0倍、3.7倍和2.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式反应器 离散斜向肋 光暗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式光生物反应器中螺旋混合器的径向高度对光暗循环频率和压降的影响
10
作者 秦超 雷玉玲 吴晶 《生物产业技术》 2018年第2期95-101,共7页
将光暗循环频率的无量纲增量与压降的无量纲增量之比定义为光暗循环强化效率,作为混合器的经济性评价指标。通过计算流体力学方法,比较了带有不同径向高度混合器(H=10mm,15mm和20mm)的反应器的光暗循环强化效率。结果表明,在入射光强为... 将光暗循环频率的无量纲增量与压降的无量纲增量之比定义为光暗循环强化效率,作为混合器的经济性评价指标。通过计算流体力学方法,比较了带有不同径向高度混合器(H=10mm,15mm和20mm)的反应器的光暗循环强化效率。结果表明,在入射光强为800μmol·m^(-2)·s^(-1)时,通过将H从20mm降低到15mm和10mm,强化效率从12.0%升高到了22.9%和22.3%;在光强为375μmol·m^(-2)·s^(-1)时,强化效率则从13.4%变为12.0%和21.7%。即在这两种光照条件下,径向高度较低的混合器具有更高的光暗循环强化效率。基于对结果的分析,提出可根据速度场和光照场的协同来设计混合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式光生物反应器 螺旋混合器 混合器径向高度 光暗循环 场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