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时频电磁法三维自适应有限元正演及含油储层灵敏度分析研究
1
作者 李宗杰 蔡盼盼 +3 位作者 李清坤 秦策 高文龙 王绪本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06-816,共11页
时频电磁法在油气勘探领域应用非常广泛。三维正演模拟能够获得地下三维电性结构的电磁响应,是电磁数据定性解释和电磁勘探观测系统设计的重要工具,也是三维反演的基础。利用时频电磁三维自适应有限元正演模拟算法,求解电场需满足的二... 时频电磁法在油气勘探领域应用非常广泛。三维正演模拟能够获得地下三维电性结构的电磁响应,是电磁数据定性解释和电磁勘探观测系统设计的重要工具,也是三维反演的基础。利用时频电磁三维自适应有限元正演模拟算法,求解电场需满足的二阶偏微分方程,并基于电磁场连续性条件估计后验误差,据此指导网格自适应加密,实现电磁响应的高效、精确模拟。相比传统正演方法,该方法能够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有效减少计算量。通过数值算例验证算法的计算精度和效率,然后对油气模型进行模拟,分析时频电磁响应对储层的灵敏度。该研究为利用时频电磁法进行油气勘探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频电磁法 三维正演 自适应有限元 油气勘探 电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无槽永磁直流电机优化设计
2
作者 范菁 徐庶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5-462,共8页
【目的】传统电机优化设计方法是通过搭建电机体积、损耗和成本的解析模型,并选择优化算法对其进行改进,得到最优设计变量。然而,电机模型较为复杂,解析模型无法精确描述部分变量。定子磁密是无槽永磁直流电机的重要变量,其解析式精度... 【目的】传统电机优化设计方法是通过搭建电机体积、损耗和成本的解析模型,并选择优化算法对其进行改进,得到最优设计变量。然而,电机模型较为复杂,解析模型无法精确描述部分变量。定子磁密是无槽永磁直流电机的重要变量,其解析式精度较低。粒子群算法广泛用于优化设计,但是其寻优能力较差。【方法】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无槽永磁直流电机优化设计方法。首先,通过搭建无槽永磁直流电机解析模型,构建以电机体积、损耗和成本为优化目标的目标函数。利用Sobol法获取电机的高灵敏度变量,减少设计变量个数。然后,采用有限元仿真搭建电机磁路模型,调整设计变量参数大小,获取磁密数据。使用响应面法对磁密数据进行重新拟合,构建定子磁密响应面模型,代替定子磁密解析式。对粒子群算法进行改进,通过比较粒子迭代更新时个体适应度值与全局粒子平均适应度值的大小,选择不同的惯性权重与学习因子更新方式,实现算法精度上的提升。最后,分别采用原始算法和改进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优化,通过比较得到电机最优设计参数。【结果】通过比较定子磁密解析式与定子磁密响应面模型计算结果发现,定子磁密响应面模型计算结果误差较小。采用自适应粒子群算法、原始粒子群算法和其他经典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优化,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得到的结果最优。【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定子磁密响应面模型代替定子磁密解析式可以改善定子磁密解析式计算误差较大的问题。同时,自适应更新惯性权重与学习因子的粒子群算法寻优能力得到了提升,与经典算法相比,其寻优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槽永磁直流电机 定子磁密 Sobol法 响应面法 自适应粒子群 惯性权重 学习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表面的动态电磁调控技术及应用研究
3
作者 李玉玺 朱瑞超 +5 位作者 随赛 贾宇翔 丁畅 韩亚娟 屈绍波 王甲富 《雷达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4-696,共33页
电磁超表面是一种新型的人工电磁材料,其在无线通信、信号处理等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优势。电磁超表面通过引入外部激励(机械激励、热激励、电激励、光激励、磁激励等方式)实现了对电磁响应更为灵活的动态控制。基于动态调控的方式,电磁... 电磁超表面是一种新型的人工电磁材料,其在无线通信、信号处理等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优势。电磁超表面通过引入外部激励(机械激励、热激励、电激励、光激励、磁激励等方式)实现了对电磁响应更为灵活的动态控制。基于动态调控的方式,电磁超表面能够实现对电磁波的相位、振幅、极化方式、传播模式等特性的精确控制,从而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实现波前调控。该文首先归纳总结了电磁超表面动态调控技术的研究进展;然后,讨论了电磁超表面在全息成像、极化转换、超构透镜、波束调控以及智能系统等领域中的研究现状;最后以调控技术为基石总结展望了电磁超表面的发展模式及未来智能化调控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超表面 动态调控 电磁响应 激励方式 自适应智能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改进多重同步挤压变换的结构响应重构
4
作者 窦文 殷红 彭珍瑞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38,51,共8页
针对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结构响应重构方法需设置较多带通滤波器参数,且对噪声鲁棒性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改进多重同步挤压变换的结构响应重构方法。首先根据瑞利熵自适应选择改进多重同步挤压变换的窗口长度和迭代次数,使用最... 针对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结构响应重构方法需设置较多带通滤波器参数,且对噪声鲁棒性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改进多重同步挤压变换的结构响应重构方法。首先根据瑞利熵自适应选择改进多重同步挤压变换的窗口长度和迭代次数,使用最优窗口长度和迭代次数进行时频分析,其次引入Crazy Climber算法提高脊线提取的准确度,通过脊线重建振动响应的各个分量信号。最后使用模态转换矩阵计算未知响应处的响应分量,并根据模态叠加法进行结构响应重构。通过对悬臂梁的数值算例和简支梁的试验验证,以验证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重构的响应时程曲线与真实响应时程曲线吻合良好,与传统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结构响应重构方法相比,无须预设参数,且具有较强的噪声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自适应改进多重同步挤压变换 Crazy Climber算法 模态转换矩阵 模态叠加法 响应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响应面法的地铁车辆空压机框架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周锦柯 宫岛 刘广宇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7-33,共7页
[目的]建立地铁车辆空压机框架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态试验和振动测试进行校核,发现干燥器框架垂向弯曲模态频率与电机倍频相重合,且隔振率较低。在满足模态频率和隔振率要求的前提下,综合有限元法与最优化技术,对空压机框架进行结构优... [目的]建立地铁车辆空压机框架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态试验和振动测试进行校核,发现干燥器框架垂向弯曲模态频率与电机倍频相重合,且隔振率较低。在满足模态频率和隔振率要求的前提下,综合有限元法与最优化技术,对空压机框架进行结构优化设计。[方法]以空压机框架厚度为优化变量,首先进行DOE(试验设计),获取不同的空压机框架样本,通过移动最小二乘法建立空压机框架近似模型。基于此近似模型,以框架垂向一阶弯曲模态频率、干燥器框架垂向弯曲模态频率和隔振率为优化目标,通过自适应响应面法进行优化设计,得到框架参数的最优方案。[结果及结论]与优化前相比较,优化后的框架垂向一阶弯曲和干燥器框架垂向弯曲模态频率与轨道激励频率(一般为15.0 Hz)、电机旋转基频(24.5 Hz)及倍频相差3.0 Hz以上,达到最佳可避免共振条件,且隔振率能够提高20%~25%,而总质量仅增加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辆 空压机 框架结构优化 试验设计 自适应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元斜率永磁曳引机ARSM优化设计
6
作者 王步来 刘鑫 +1 位作者 杨梦臻 张海刚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4,共7页
依据指标优化设计一款额定功率为7.5kW、效率大于89.7%的永磁同步曳引机。由于磁路法单一参数扫描无法分析永磁曳引机中多变量、强耦合关系,以及设置斜槽或斜极时存在削弱齿槽转矩同时牺牲一定的输出转矩这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现通过自... 依据指标优化设计一款额定功率为7.5kW、效率大于89.7%的永磁同步曳引机。由于磁路法单一参数扫描无法分析永磁曳引机中多变量、强耦合关系,以及设置斜槽或斜极时存在削弱齿槽转矩同时牺牲一定的输出转矩这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现通过自适应性响应面法(ARSM)对曳引机各参数优化调整,同时引入新变量单元斜率以此中和永磁曳引机固有矛盾,计算出最佳斜槽角与最佳设计点,然后有限元仿真曳引机各项优化特性并试制样机。结果表明,引入单元斜率后基于ARSM优化可使曳引机齿槽转矩峰峰值缩小88.3%而效率提升一个百分点,且试制样机具有宽广高效的运行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曳引机 多变量强耦合 自适应性响应面法 单元斜率 最佳斜槽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碰撞安全性的保险杠横梁轻量化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28
7
作者 曹立波 陈杰 +1 位作者 欧阳志高 刘适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2888-2893,共6页
提出了基于耐撞性能和行人保护性能的保险杠横梁轻量化设计要求,以某量产车型的保险杠系统为研究对象,对保险杠横梁进行轻量化设计。以质量最小为优化目标,采用中心复合试验设计和自适应响应面法对所设计的铝合金保险杠横梁壁厚进行了... 提出了基于耐撞性能和行人保护性能的保险杠横梁轻量化设计要求,以某量产车型的保险杠系统为研究对象,对保险杠横梁进行轻量化设计。以质量最小为优化目标,采用中心复合试验设计和自适应响应面法对所设计的铝合金保险杠横梁壁厚进行了试验仿真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铝合金横梁与原钢制横梁相比,在显著轻量化的同时有效提高了耐撞性能和行人保护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险杠横梁 碰撞安全 轻量化 自适应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响应面法的车身前部吸能部件优化 被引量:29
8
作者 兰凤崇 钟阳 +2 位作者 庄良飘 陈吉清 方舟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04-408,共5页
结合新车型开发中的整车碰撞分析,引入自适应响应面法对车身前部吸能结构进行了优化研究。避免了传统响应面法完全依赖于最初选定的试验点,对复杂函数拟合精度较差的问题。通过对前纵梁等主要吸能部件的板厚进行优化,提高了车身的正面... 结合新车型开发中的整车碰撞分析,引入自适应响应面法对车身前部吸能结构进行了优化研究。避免了传统响应面法完全依赖于最初选定的试验点,对复杂函数拟合精度较差的问题。通过对前纵梁等主要吸能部件的板厚进行优化,提高了车身的正面抗撞性,为汽车产品开发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车身 碰撞吸能 优化 自适应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效用分析的客户聚类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红军 陈庆新 +1 位作者 陈新 郑德涛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7-241,共5页
企业实施批量定制的前提是分析客户的需求和偏好,正确地进行客户群的划分。综合应用响应曲面法、适应性关联分析技术和系统聚类法,提出了根据客户需求效用值进行客户群聚类划分的新方法;采用响应曲面法生成典型样品进行客户调查,通过适... 企业实施批量定制的前提是分析客户的需求和偏好,正确地进行客户群的划分。综合应用响应曲面法、适应性关联分析技术和系统聚类法,提出了根据客户需求效用值进行客户群聚类划分的新方法;采用响应曲面法生成典型样品进行客户调查,通过适应性关联分析法分析调查结果,并计算客户需求的效用;采用系统聚类法对客户进行聚类划分,得到了具有不同需求效用的客户群;采用排序法确定不同样品的重要度,计算各样品在客户群中受欢迎的程度,优选出客户群偏爱的典型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性关联分析法 系统聚类法 响应曲面法 效用函数 批量定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汽车正面碰撞的吸能盒设计及优化 被引量:10
10
作者 雷刚 谭皓文 +3 位作者 樊伟 李灿 杨述松 江晶晶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3年第3期1-5,共5页
对汽车正面碰撞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可替代整车碰撞模型的子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在所建立的子模型的基础上,设计出了双层波纹管样式的吸能盒结构,利用自适应响应面法对其厚度进行优化设计。整车碰撞仿真结果表明:吸能盒结构... 对汽车正面碰撞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可替代整车碰撞模型的子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在所建立的子模型的基础上,设计出了双层波纹管样式的吸能盒结构,利用自适应响应面法对其厚度进行优化设计。整车碰撞仿真结果表明:吸能盒结构吸收的能量比原结构提高了14.2%,纵梁碰撞力比原结构减小了1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面碰撞 有限元 子模型 吸能盒 自适应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逐步回归响应面法 被引量:19
11
作者 于雷 郑云龙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792-796,共5页
在自适应过程中采用加权逐步回归对响应面进行拟合,有效解决了响应面函数中平方项和交叉项的取舍问题,并可避免样本中可能存在的多重共线性造成的失真. 算法根据迭代中设计验算点附近的反馈信息对响应面的参数和形式同时作动态调整.... 在自适应过程中采用加权逐步回归对响应面进行拟合,有效解决了响应面函数中平方项和交叉项的取舍问题,并可避免样本中可能存在的多重共线性造成的失真. 算法根据迭代中设计验算点附近的反馈信息对响应面的参数和形式同时作动态调整. 由于样本点可以累积使用,每步迭代只需引入较少的样本点,使重分析的次数大为降低,适用于复杂结构的可靠性分析.数学和有限元算例表明,算法能在验算点附近精确、快速、稳定地逼近未知极限状态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可靠性 逐步回归 响应面法 自适应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态电磁-温度场耦合计算中自适应时间步长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张宇娇 汪振亮 +2 位作者 徐彬昭 黄雄峰 智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4468-4475,共8页
瞬态温度场响应时间比电磁场长,在采用有限元法求解瞬态电磁-温度场顺序耦合时,若采用统一计算时间步长会导致温度场求解次数过多而增加计算时间。该文提出自适应时间步长耦合方法,采用指数平滑法预测电磁-温度场耦合时间间隔,并在两个... 瞬态温度场响应时间比电磁场长,在采用有限元法求解瞬态电磁-温度场顺序耦合时,若采用统一计算时间步长会导致温度场求解次数过多而增加计算时间。该文提出自适应时间步长耦合方法,采用指数平滑法预测电磁-温度场耦合时间间隔,并在两个相邻的耦合时间节点间,根据响应特征值和预测-校正法计算电磁场、温度场最佳离散步长。与传统等步长耦合方法对比,电磁、温度场均使用最佳的离散步长,同时避免了温度场的过频计算,减少了计算时间。最后,以通电铜导环为例,采用自适应时间步长耦合计算铜导体在交流电流作用下的瞬态温升,与传统等步长耦合方法相比,计算相对误差在1%以内,总计算时间减少26.6%,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法 电磁-温度场耦合 自适应时间步长 指数平滑预测 响应特征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R码图像二值化的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杨佳丽 高美凤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5期176-178,195,共4页
由摄像式获取的QR码因为采集光照不均匀会给二值化带来困难。首先对于直方图有明显谷底和采集光照不均匀的图像,分别采用B样条拟合直方图和自适应阈值法进行二值化。然后通过双线性插值算法对发生倾斜的QR码进行纠正,并对结果修补。最... 由摄像式获取的QR码因为采集光照不均匀会给二值化带来困难。首先对于直方图有明显谷底和采集光照不均匀的图像,分别采用B样条拟合直方图和自适应阈值法进行二值化。然后通过双线性插值算法对发生倾斜的QR码进行纠正,并对结果修补。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算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响应矩阵码(QR) 二值化 B样条 自适应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定频率响应FIR滤波器的设计及其在水声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4
作者 鄢社锋 马远良 +1 位作者 倪晋平 张忠兵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0-34,共5页
在水声信号处理中,有时普通滤波器不能够满足应用要求,需要利用具有任意的给定频率响应的滤波器。本文利用自适应方法设计具有给定频率响应的FIR滤波器,并将该方法设计的滤波器用于产生宽带信号的精确时延信号和进行时域宽带波束形成,... 在水声信号处理中,有时普通滤波器不能够满足应用要求,需要利用具有任意的给定频率响应的滤波器。本文利用自适应方法设计具有给定频率响应的FIR滤波器,并将该方法设计的滤波器用于产生宽带信号的精确时延信号和进行时域宽带波束形成,使用效果较好。该类滤波器使用非常有效,而且计算量小,易于工程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定频率响应 水声信号处理 自适应方法 FIR滤波器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的可变复杂度方法在桁架式Spar平台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姜哲 崔维成 黄小平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71-781,共11页
多学科设计优化在实际应用中,几乎都采用了可变复杂度方法(variable-complexity method,VCM)来平衡计算成本和计算精度。然而,VCM通常需要计算大量的初始样本点以保证精度。为降低VCM对初始样本点的依赖,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响应面更新... 多学科设计优化在实际应用中,几乎都采用了可变复杂度方法(variable-complexity method,VCM)来平衡计算成本和计算精度。然而,VCM通常需要计算大量的初始样本点以保证精度。为降低VCM对初始样本点的依赖,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响应面更新的可变复杂度方法。以桁架式Spar平台的多学科设计优化为例,首先根据试验设计选取样本点,采用数值方法计算平台的各项性能,建立了响应面模型;应用协同优化算法求解,并通过响应面的不断更新提高精度,在此基础上应用可变复杂度方法校正响应面分析结果。计算结果表明:基于响应面更新的可变复杂度方法可在较少初始样本点情况下,获得较高精度的计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设计优化 可变复杂度方法 响应面更新方法 桁架Spar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泡沫夹层结构抗爆炸性能仿真分析及优化 被引量:23
16
作者 韩守红 吕振华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468-1474,共7页
对6种铝泡沫夹层结构的抗爆炸性能进行了有限元分析,从变形模式、运动响应和吸能特性等方面对比研究了6种夹层结构的动态响应特性。结果表明铝合金-铝泡沫-高强度装甲钢夹层复合结构的抗爆炸性能最优,且铝泡沫芯体密度对夹层结构的动态... 对6种铝泡沫夹层结构的抗爆炸性能进行了有限元分析,从变形模式、运动响应和吸能特性等方面对比研究了6种夹层结构的动态响应特性。结果表明铝合金-铝泡沫-高强度装甲钢夹层复合结构的抗爆炸性能最优,且铝泡沫芯体密度对夹层结构的动态响应有较大影响。应用自适应响应面方法,建立了典型夹层结构的基于动力有限元分析的优化设计模型,对夹层结构的面板、背板、芯体厚度进行了整体优化,使铝泡沫夹层结构的抗爆炸性能明显改善,这对抗爆炸结构的工程设计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抗爆炸性能 夹层结构 优化设计 自适应响应面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优化设计中的近似模型技术 被引量:28
17
作者 韩鼎 郑建荣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62-768,共7页
解决复杂系统的建模优化问题,需根据具体的应用环境,选择合适的近似模型。本文对响应面模型、多元自适应回归样条模型、克立格模型、径向基函数模型、支持向量回归模型等近似模型的性能特点和适用范围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在分析这些... 解决复杂系统的建模优化问题,需根据具体的应用环境,选择合适的近似模型。本文对响应面模型、多元自适应回归样条模型、克立格模型、径向基函数模型、支持向量回归模型等近似模型的性能特点和适用范围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在分析这些近似模型基本特性的基础上,选取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测试函数,并综合考虑问题的复杂度、非线性程度、采样点的规模及分布等多个因素,对上述5种近似模型的全局和局部拟合能力、鲁棒性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比较评价,并给出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似模型 响应面 多元自适应样条 克立格 径向基 支持向量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有限元模型修正的自适应响应面方法 被引量:16
18
作者 魏锦辉 任伟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4-119,共6页
针对结构有限元模型修正可能陷入局部最优点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具有全局收敛特性的自适应响应面的结构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模型修正过程中在全局最优解附近不断收缩参数设计空间,重构更为精确的响应面模型,同时,由于采用了拉丁超立方设... 针对结构有限元模型修正可能陷入局部最优点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具有全局收敛特性的自适应响应面的结构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模型修正过程中在全局最优解附近不断收缩参数设计空间,重构更为精确的响应面模型,同时,由于采用了拉丁超立方设计选择样本点,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有效减少样本点总数。通过实例计算表明,传统的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很可能陷于局部最优,而利用该方法进行有限元模型修正时,可以有效避免陷入局部最优点,只需较少样本点便可收敛于全局最优解,有效的进行有限元模型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修正 自适应响应面方法 拉丁超立方设计 设计空间 全局最优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材料变形路径及应变率的车身前端吸能结构优化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金轮 兰凤崇 陈吉清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65-271,共7页
为了研究不同厚度及强度的高强度钢板对车辆正面碰撞性能的影响,以车身前端主要吸能结构的比吸能最大化为目标,构件的材料和厚度为设计变量,并考虑材料的变形路径和应变率效应,通过试验设计、近似模型与自适应响应面法相结合进行优化,... 为了研究不同厚度及强度的高强度钢板对车辆正面碰撞性能的影响,以车身前端主要吸能结构的比吸能最大化为目标,构件的材料和厚度为设计变量,并考虑材料的变形路径和应变率效应,通过试验设计、近似模型与自适应响应面法相结合进行优化,得到了高强度钢板最优的匹配方案。优化后降低了车辆加速度和制动踏板侵入量等乘员伤害指标,提高了车体结构的耐撞性。本研究同时验证了基于自适应响应面法进行优化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0%正面碰撞 自适应响应面法 高强度钢板 吸能结构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模型自适应与时间谱元法结合的动态优化 被引量:4
20
作者 毛虎平 苏铁熊 李建军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725-1734,共10页
针对传统的结构动态响应优化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元模型混合自适应优化与时间谱元法相结合的方法,以及用于处理依赖于时间约束的关键点集方法.从Bubnov-Galerkin方法出发,深入探讨在时间域内离散动态响应,将整体结构动力学方程转化成代... 针对传统的结构动态响应优化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元模型混合自适应优化与时间谱元法相结合的方法,以及用于处理依赖于时间约束的关键点集方法.从Bubnov-Galerkin方法出发,深入探讨在时间域内离散动态响应,将整体结构动力学方程转化成代数方程组,精确、高效地解出动态响应;依据优化问题的特点,采用自适应策略选择对应的元模型进行优化;在优化过程中利用均匀网格获取有潜力点的数量,并将局部优化与多元模型混合自适应方法融合,使得优化结果更可靠.为了处理与时间相关的约束,提出将关键点及其相邻Gauss-Lobatto-Legendre点组成集合关键点集的方法.对5自由度汽车悬挂系统进行动态优化的结果表明,文中的2种方法都是有效的;但是不论从精确性还是效率方面,元模型混合自适应与时间谱元法相结合的方法更优于关键点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模型自适应 时间谱元法 关键点集法 动态响应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