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5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尺度特征交互的伪标签无监督域自适应行人重识别 被引量:1
1
作者 刘仲民 杨富君 胡文瑾 《光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66,共14页
针对无监督域自适应行人重识别中存在的感受野不足、全局特征与局部特征联系不紧密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尺度特征交互的无监督域自适应行人重识别方法。首先利用特征压缩注意力机制对图像特征进行压缩并输入到网络以增强丰富的局部信息... 针对无监督域自适应行人重识别中存在的感受野不足、全局特征与局部特征联系不紧密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尺度特征交互的无监督域自适应行人重识别方法。首先利用特征压缩注意力机制对图像特征进行压缩并输入到网络以增强丰富的局部信息。其次,设计了残差特征交互模块,通过特征交互的方式将全局信息编码到特征中,同时增大模型感受野,强化网络对行人特征信息的提取能力。最后,采用基于部分卷积的瓶颈层模块在部分输入通道上进行卷积运算以减少冗余计算,提高空间特征提取效率。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在三个适应性数据集上mAP分别达到了82.9%、68.7%、26.6%,Rank-1分别达到了93.7%、82.7%、54.7%,Rank-5分别达到了97.4%、89.9%、67.5%。表明所提方法能够使行人特征得到更好的表达,识别精度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重识别 无监督域自适应 特征压缩 多尺度特征交互 部分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IMM-UKF机动目标跟踪算法
2
作者 周晓 牟新刚 +2 位作者 柯文 苏盈 王丽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686-2695,共10页
针对跟踪复杂机动目标过程中由于目标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导致的跟踪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交互多模型无迹卡尔曼滤波(interacting multiple model unscented Kalman filter,IMM-UKF)算法,使用模型概率后验信息和模型似然函数自适... 针对跟踪复杂机动目标过程中由于目标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导致的跟踪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交互多模型无迹卡尔曼滤波(interacting multiple model unscented Kalman filter,IMM-UKF)算法,使用模型概率后验信息和模型似然函数自适应修正马尔可夫转移概率矩阵(transition probability matrix,TPM)。设计模型概率校正方法和模型转移加速方法,两种方法分别作用于模型稳定阶段和模型转移阶段,提高模型概率准确度和模型转移响应速度,减小状态估计误差。最后,通过两种场景下的实验验证所提算法在目标具有复杂运动状态下的性能,并与传统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在目标做机动运动时,位置精度和速度精度分别提高了15%和26%,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跟踪 交互多模型 自适应 无迹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礼服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3
作者 朱达辉 臧静怡 《服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3,共8页
智能礼服是一类涉及材料科学、光电技术、计算机科学等多领域技术的智能服装,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为推动智能技术与礼服的融合,满足现代设计需求,从智能礼服的技术与设计现状出发,分析智能礼服在设计中如何体现环境适应、情感反馈和交... 智能礼服是一类涉及材料科学、光电技术、计算机科学等多领域技术的智能服装,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为推动智能技术与礼服的融合,满足现代设计需求,从智能礼服的技术与设计现状出发,分析智能礼服在设计中如何体现环境适应、情感反馈和交互特征。研究表明,变色、发光、变形、温控等技术是智能礼服目前设计中的关键技术;智能礼服在美观度与穿着舒适、技术集成与安全性、可持续性和耐用性、成本与市场接受度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未来的研究重点应朝着更加互动、技术集成、环保及以人为本的方向发展,以扩大智能礼服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礼服 环境适应 情感反馈 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特征增强与交互融合的遥感小目标检测
4
作者 李云红 魏小双 +5 位作者 苏雪平 李丽敏 田谷丰 郝特吉 冯准若 李仕博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7-285,共9页
针对遥感图像小目标检测任务中,存在目标细节纹理信息模糊导致特征提取与融合不佳、小目标漏检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特征增强与交互融合的遥感小目标检测算法。首先,采用跨层多分支连接结构的多尺度特征增强(multiscale feature ... 针对遥感图像小目标检测任务中,存在目标细节纹理信息模糊导致特征提取与融合不佳、小目标漏检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特征增强与交互融合的遥感小目标检测算法。首先,采用跨层多分支连接结构的多尺度特征增强(multiscale feature enhancement,MFE)模块,利用Split分流操作丰富和增强不同梯度获取的纹理特征信息,同时引入轻量级特征幻影模块Ghost进行通道线性变换,生成更多有效的特征细节信息流,以增强对图像中局部细节特征信息的关注;其次,构建特征交互融合(feature interaction fusion,FIF)模块,引入多分支串并行的卷积块与自适应机制的池化块,交互输入特征的通道语义信息和空间特征变换,捕获全局上下文信息,精确小目标的关键位置信息,加强特征信息之间的相关性,实现细粒度特征的多维度交互融合。使用公开的光学遥感数据集DIOR验证所提算法,改进后的网络模型平均精度值为87.6%,与NPMMR-Det、YOLOv7、YOLOv5等其他7种优秀算法相比均有提高,改进后的遥感图像小目标检测算法取得了更好的检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图像小目标检测 多尺度特征增强 Split分流 自适应机制 细节特征交互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特征交互适应的3D双手网格重建方法
5
作者 刘佳 张家辉 陈大鹏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91-1302,共12页
从单张RGB图像中实现双手的3D交互式网格重建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由于双手之间的相互遮挡以及局部外观相似性较高,导致部分特征提取不够准确,从而丢失了双手之间的交互信息并使重建的手部网格与输入图像出现不对齐等问题。为了解... 从单张RGB图像中实现双手的3D交互式网格重建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由于双手之间的相互遮挡以及局部外观相似性较高,导致部分特征提取不够准确,从而丢失了双手之间的交互信息并使重建的手部网格与输入图像出现不对齐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首先提出一种包含两个部分的特征交互适应模块,第一部分特征交互在保留左右手分离特征的同时生成两种新的特征表示,并通过交互注意力模块捕获双手的交互特征;第二部分特征适应则是将此交互特征利用交互注意力模块适应到每只手,为左右手特征注入全局上下文信息。其次,引入三层图卷积细化网络结构用于精确回归双手网格顶点,并通过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特征对齐模块增强顶点特征和图像特征的对齐,从而增强重建的手部网格和输入图像的对齐。同时提出一种新的多层感知机结构,通过下采样和上采样操作学习多尺度特征信息。最后,设计相对偏移损失函数约束双手的空间关系。在InterHand2.6M数据集上的定量和定性实验表明,与现有的优秀方法相比,所提出的方法显著提升了模型性能,其中平均每关节位置误差(Mean Per Joint Position Error,MPJPE)和平均每顶点位置误差(Mean Per Vertex Position Error,MPVPE)分别降低至7.19 mm和7.33 mm。此外,在RGB2Hands和EgoHands数据集上进行泛化性实验,定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能够适应不同环境背景下的手部网格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手重建 注意力机制 特征交互适应 特征对齐 图卷积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核学习的交互式图像分割算法
6
作者 龙建武 李继豪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9-261,共13页
针对现有大多数交互式分割方法在原始特征空间易受噪声干扰及非凸结构影响,致使分割性能受限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核学习的交互式图像分割算法。首先,在SLIC超像素分割结果上融合用户标注的空间距离信息和像素邻域拓扑关系,构建能量函... 针对现有大多数交互式分割方法在原始特征空间易受噪声干扰及非凸结构影响,致使分割性能受限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核学习的交互式图像分割算法。首先,在SLIC超像素分割结果上融合用户标注的空间距离信息和像素邻域拓扑关系,构建能量函数。其次,引入核映射机制,将原始数据嵌入高维特征空间,增强线性可分性。接着,基于RBF核函数的平滑性与正定性等特性,设计优化目标函数,并通过迭代优化策略动态调整核参数σ。最后,在BSDS500与MSRC数据集上,采用交并比、信息差异、边界漂移误差和兰德指数等标准评估指标进行系统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综合评价指标上显著优于对比算法,验证了其在处理复杂场景时的有效性与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互式图像分割 超像素分割 能量函数 高斯核函数 参数自适应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时间融合Transformers的中国大豆需求预测方法
7
作者 刘佳佳 秦晓婧 +5 位作者 李乾川 许世卫 赵继春 王一罡 熊露 梁晓贺 《智慧农业(中英文)》 2025年第4期187-199,共13页
[目的/意义]精准预测大豆需求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优化产业决策与应对国际贸易变局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利用时间融合Transformers(Temporal Fusion Transformers,TFT)模型开展中国大豆需求预测时,在特征交互层与注意力权重分配等方... [目的/意义]精准预测大豆需求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优化产业决策与应对国际贸易变局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利用时间融合Transformers(Temporal Fusion Transformers,TFT)模型开展中国大豆需求预测时,在特征交互层与注意力权重分配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局限。为此,亟需探索一种基于改进TFT模型的预测方法,以提升需求预测的准确性与可解释性。[方法]本研究将深度学习的TFT模型应用到中国大豆需求预测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层动态特征交互(Multi-layer Dynamic Feature Interaction,MDFI)与自适应注意力权重优化(Adaptive Attention Weight Optimization,AAWO)改进的MA-TFT(Improved TFT Model Based on MDFI and AAWO)模型。对包含1980—2024年4652个相关指标的中国大豆需求分析数据集进行数据预处理和特征工程,设计实验将MA-TFT模型分别与自回归差分移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ARIMA)、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模型及TFT模型进行预测性能对比,进行了消融实验,同时利用SHAP(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工具可解释性分析影响中国大豆需求的关键特征变量,开展了未来10年的中国大豆需求量预测。[结果和讨论]MA-TFT模型的均方误差(Mean Squared Error,MSE)、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分别为0.036和5.89%,决定系数R^(2)为0.91,均高于对比模型,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和MAPE分别较基准模型TFT累计降低21.84%和3.44%,表明改进TFT的MA-TFT模型能够捕捉特征间复杂关系,提升预测性能;研究利用SHAP工具可解释性分析发现,MA-TFT模型对影响中国大豆需求关键特征变量的解释稳定性较高;预计2025、2030和2034年中国大豆需求量分别达到11799万吨、11033万吨和11378万吨。[结论]基于改进TFT的MA-TFT模型方法为解决现有大豆需求预测方法精度不足、可解释性不强的实际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也为其他农产品时间序列预测的方法优化与应用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融合Transformers(TFT) 大豆需求预测 多层动态特征交互 自适应注意力权重优化 可解释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李合户”:民族交融的自然位育与在地实践
8
作者 牛乐 王婷婷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4-43,共10页
“张李合户”是西北地区历史上蒙汉民族交融形成的文化习俗,也是兼具象征内涵和实践意义的社会交往活动。该习俗始于明初,从早期简单的走亲访友及祭祀祖先活动,逐渐发展成内容丰富的大规模“合户”社火,在民俗仪式中呈现由“分”达“合... “张李合户”是西北地区历史上蒙汉民族交融形成的文化习俗,也是兼具象征内涵和实践意义的社会交往活动。该习俗始于明初,从早期简单的走亲访友及祭祀祖先活动,逐渐发展成内容丰富的大规模“合户”社火,在民俗仪式中呈现由“分”达“合”的符号表征,成为研究西北地区蒙汉融合历史的文化样本。两姓族谱中的名讳记录、改姓与分姓、分户与合户等历史事件从不同侧面呈现了蒙汉民族在语言、亲属制度、生计选择、户籍体系等方面的交互影响,体现了多民族血缘关系与文化谱系的融合生长,在此过程中,自然位育、社会变迁与人的情感动机、在地实践互构形塑,成为促进民族融合的实质动力,形成多元交融的文化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张李合户” 蒙汉民族关系 自然位育 在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宿主肠道内的选择压力与适应性进化机制研究进展
9
作者 赵慧 杨昳津 +4 位作者 夏永军 熊智强 宋馨 艾连中 王光强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353-363,共11页
肠道微生物群栖居于高度复杂的肠道环境中,该环境深受宿主及群落组成的影响。肠道微生物也会随环境的变化不断进化,获得更适宜在宿主肠道环境中生存的特征。但目前对于宿主肠道内微生物进化机制的阐述还不够完善。近年来,随着测序技术... 肠道微生物群栖居于高度复杂的肠道环境中,该环境深受宿主及群落组成的影响。肠道微生物也会随环境的变化不断进化,获得更适宜在宿主肠道环境中生存的特征。但目前对于宿主肠道内微生物进化机制的阐述还不够完善。近年来,随着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能够更为精准地获得微生物在宿主肠道中适应性进化的数据,涌现出一批高质量研究结果。在此基础上,本文系统论述微生物在肠道环境中的选择压力和影响选择压力的因素,以及微生物群在肠道中适应性进化的机制,以期为利用微生物疗法维持和恢复人体健康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性进化 肠道微生物 进化机制 选择压力 宿主-微生物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脑电信号精准识别特种车辆作业人员视听通道工作负荷
10
作者 刘天程 常若松 +3 位作者 解芳 蒋泽斌 张艺竞 毛明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58-269,共12页
为有效识别特种车辆作业人员视听通道负荷状态,在模拟驾驶环境中采集脑电信号,结合机器学习算法构建作业人员视听通道负荷识别模型。实验招募30名被试,通过提高场景复杂度和听觉N-back任务诱发作业人员产生视觉负荷状态与听觉负荷状态... 为有效识别特种车辆作业人员视听通道负荷状态,在模拟驾驶环境中采集脑电信号,结合机器学习算法构建作业人员视听通道负荷识别模型。实验招募30名被试,通过提高场景复杂度和听觉N-back任务诱发作业人员产生视觉负荷状态与听觉负荷状态。实验结果表明:听觉负荷状态额叶δ、θ、α频段,颞叶δ、θ频段,枕叶θ频段,顶叶4个频段功率谱密度显著高于视觉负荷状态,并在θ与β频段下表现出更强的脑网络连接强度;θ频段脑区功率谱密度是视听通道负荷识别的最优特征,采用该特征的随机森林算法分类准确率可达95.68%。Shap加法解释分析显示,额叶对分类结果贡献最大。研究结果证明了脑电指标在视听通道负荷识别中的有效性,为自适应交互系统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识别 脑电 机器学习 自适应交互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交互与自适应分组融合的多模态目标检测
11
作者 叶志晖 武健 +2 位作者 赵晓忠 王文娟 邵新光 《红外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8-474,共7页
为提升目标检测方法在复杂场景下的检测效果,将深度学习算法与多模态信息融合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交互与自适应分组融合的多模态目标检测模型。模型采用红外和可见光目标图像为输入,以PP-LCNet网络为基础构建对称双支路特征... 为提升目标检测方法在复杂场景下的检测效果,将深度学习算法与多模态信息融合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交互与自适应分组融合的多模态目标检测模型。模型采用红外和可见光目标图像为输入,以PP-LCNet网络为基础构建对称双支路特征提取结构,并引入特征交互模块,保证不同模态目标特征在提取过程中的信息互补;其次,设计二值化分组注意力机制,利用全局池化结合Sign函数将交互模块的输出特征以所属目标类别进行特征分组,再分别采用空间注意力机制增强各特征组中的目标信息;最后,基于分组增强后的特征,提取不同尺度下的同类特征组,通过自适应加权方式由深至浅进行多尺度融合,并根据融合后的各尺度特征实现目标预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多模态特征交互、关键特征增强以及多尺度融合方面都有较大的提升作用,并且在复杂场景下,模型也具有更高的鲁棒性,可以更好地适用于不同场景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 目标检测 特征交互 二值化分组 自适应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密集预测任务的点云Transformer适配器
12
作者 张德军 白燕子 +2 位作者 曹锋 吴亦奇 徐战亚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20-928,共9页
提出点云Transformer适配器(PCT-Adapter)框架,以增强标准Transformer在点云密集预测任务中的处理能力.设计灵活的层次化点云多尺度先验特征提取模块,该模块不仅增强了标准Transformer对不同尺度物体的感知能力,而且提升了对多样数据集... 提出点云Transformer适配器(PCT-Adapter)框架,以增强标准Transformer在点云密集预测任务中的处理能力.设计灵活的层次化点云多尺度先验特征提取模块,该模块不仅增强了标准Transformer对不同尺度物体的感知能力,而且提升了对多样数据集和下游任务的适应性.在Adapter与标准Transformer之间设计双向特征交互模块.该模块实现了点云先验特征向标准Transformer的有效注入及多尺度点云特征金字塔的更新,在保持标准Transformer架构的同时,通过多次交互显著提高了特征的表达能力. PCT-Adapter以标准Transformer为主干,支持加载多种点云Transformer预训练参数,增强了迁移学习的能力.在ShapeNetPart、S3DIS和SemanticKITTI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证明,利用PCT-Adapter框架,显著提升了标准Transformer在密集预测任务中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Transformer 密集预测任务 适配器 特征交互 任务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水下自适应仿生胶黏剂的设计及性能研究
13
作者 秦晨曦 王玉璞 +3 位作者 杨灏 裴小维 马延飞 周峰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24-733,共10页
水下胶黏剂在多个领域中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以往报道的胶黏剂大都需要外界能量的触发实现水下固化,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因此,亟需开发1种能在水下自适应黏附的胶黏剂来扩展其应用的灵活性和实用性.为此,本文中报道了1种以水... 水下胶黏剂在多个领域中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以往报道的胶黏剂大都需要外界能量的触发实现水下固化,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因此,亟需开发1种能在水下自适应黏附的胶黏剂来扩展其应用的灵活性和实用性.为此,本文中报道了1种以水为触发开关,通过金刚烷和β-环糊精的主客体作用,在水下自适应组装形成稳定的包合物来提升内聚能,实现高强度水下黏附.这种合理的设计使胶黏剂可以在多种水环境(超纯水、酸和碱溶液、海水)中直接作业,并对多种基材表现出具有良好的润湿性和强大的黏合效果(纯水中黄铜基材上浸泡12 h后黏附强度达940.8 kPa),且随时间延长黏附强度没有降低(15 d后仍保持高强度),同时表现出了杰出的可循环使用性(10次循环仍稳定),将有助于减轻对海洋生态系统和环境的负担.这种原位水下自适应固化策略极大地提高了其在复杂环境下的应用便利性,将丰富新兴的水下胶黏剂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黏附 主客体相互作用 自适应 仿生胶黏剂 贻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杂性理论的家庭智能安防系统设计研究
14
作者 姚敬旭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542-556,共15页
目的基于复杂性理论,探讨家庭智能安防系统在多元用户需求、动态生活场景与技术演化中的非线性交互特征,以揭示传统设计范式的局限性并提出新的设计策略。方法采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分析家庭智能安防产品的服务触点断裂现象,并构... 目的基于复杂性理论,探讨家庭智能安防系统在多元用户需求、动态生活场景与技术演化中的非线性交互特征,以揭示传统设计范式的局限性并提出新的设计策略。方法采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分析家庭智能安防产品的服务触点断裂现象,并构建包含主体适应性规则、环境感知层与动态反馈回路的三维设计模型。结果通过重构设备间的非层级化关联网络,可实现儿童误触防护与老人应急响应的自组织协同,并且基于非线性交互设计的智能报警系统在应对宠物活动、临时访客等干扰变量时,具备更强的容错进化能力。结论突破了传统功能主义设计的局限性,为家庭安防产品系统提供了从“机械叠加”到“生态适应”的理论转型路径,推动了“人-机-环境”共生关系的设计理念革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理论 家庭安防系统 非线性交互 动态适应性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NN-Transformer交互模型预测IgA肾病病理分级
15
作者 牛昊天 林宇轩 +2 位作者 蔡念 谢依颖 张镭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31-340,共10页
肾脏超声影像检查是IgA肾病重要的临床无创诊断方法,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肾活检,尤其对患者长期病程管理至关重要。但是超声影像解析与肾活检病理分析仍具有巨大知识鸿沟,导致临床上难以直接通过超声影像解析进行精准的IgA肾病病理分级,其... 肾脏超声影像检查是IgA肾病重要的临床无创诊断方法,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肾活检,尤其对患者长期病程管理至关重要。但是超声影像解析与肾活检病理分析仍具有巨大知识鸿沟,导致临床上难以直接通过超声影像解析进行精准的IgA肾病病理分级,其诊断仍然高度依赖于IgA肾病病理的分析。融合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和Transformer设计了一种CNN-Transformer交互模型,通过肾脏超声影像的自动解析,实现IgA肾病病理分级预测,辅助医生对疾病进行诊断。在该交互模型中,为了模拟医生阅片观察肾脏皮髓质区的局部纹理形态,融入可变形卷积设计了CNN结构流提取肾脏局部特征;为了模拟医生阅片观察肾脏整体组织形态,融入空间偏置注意力设计了Transformer结构流提取肾脏组织全局关联关系;为了模拟医生阅片反复交替观察各组织形态进行综合评估的过程,提出了一种中期特征交互策略和一种终端自适应融合策略,全面揭示超声影像蕴含的医学信息。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CNN-Transformer交互模型能够有效地通过肾脏超声影像进行IgA肾病病理分级,准确率达到0.842,灵敏度达到0.833,特异性达到0.876,AUC达到0.931,优于多个现有超声影像深度学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超声 深度学习 混合模型 双向交互 自适应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自适应交互式多模型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的车辆目标跟踪
16
作者 南奔洋 匡兵 景晖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4605-4611,共7页
为解决传统交互式多模型(interactive multiple model, IMM)算法在车辆目标跟踪中存在模型概率变化不明显和跟踪精度不足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自适应IMM-UKF(unscented Kalman filter)算法。首先采用匀速直线、匀加速直线和匀速转弯来建... 为解决传统交互式多模型(interactive multiple model, IMM)算法在车辆目标跟踪中存在模型概率变化不明显和跟踪精度不足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自适应IMM-UKF(unscented Kalman filter)算法。首先采用匀速直线、匀加速直线和匀速转弯来建立车辆的运动模型,并通过无迹卡尔曼滤波对车辆目标进行跟踪。然后将子模型概率变化率作为IMM算法修正参数,对马尔可夫矩阵主对角线和非主对角线元素采用不同的修正策略。最后设置判定窗修正归一化后的马尔可夫矩阵主对角线元素,以扩大匹配模型的概率。结果表明,改进算法模型概率变化更加明显,位置和速度均方根误差均要小于原有算法,有效地提高了跟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跟踪 交互式多模型 自适应 马尔可夫矩阵 无迹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式自适应控制船-港能量交互系统研究
17
作者 向昆 范李平 +2 位作者 余本领 李浩 马辉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6-55,共10页
针对大规模多样化场景船-港能量无序交互引起的港口微电网运行压力增加,建设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模式自适应控制的能量交互策略。首先,在船-港直流微电网系统中,采用分散式下垂控制将电动船舶并联接入船-港微电网直流母线,实现... 针对大规模多样化场景船-港能量无序交互引起的港口微电网运行压力增加,建设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模式自适应控制的能量交互策略。首先,在船-港直流微电网系统中,采用分散式下垂控制将电动船舶并联接入船-港微电网直流母线,实现船舶即插即用,降低系统通信依赖。然后,船载微电网(shipboard microgrid,SMG)基于多模式自适应控制方法实现船-港之间能量灵活调度,保证电网运行稳定性,达到船-港能量交互与系统动态均衡。其次,通过小信号分析验证系统在多模式自适应控制策略下的运行稳定性。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搭建仿真模型,以4艘电动船舶组成船-港系统进行仿真,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提出的多模式自适应控制方法能够有效缓解陆上岸电设备负荷压力,降低港口能量传输成本,并实现不同船舶之间能量交互的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港能量交互 分散式下垂控制 多模式自适应 船载微电网 小信号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适应型交通韧性的评估框架及其规划协同与提升策略
18
作者 赵娜 翟国方 鲁钰雯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34,共8页
在对当前交通气候适应体系存在的评估维度割裂问题进行系统剖析的基础上,依托需求和供给交互理念,提出一种人工智能交通韧性评估框架。基于这一框架,深入探索量化评估与韧性提升的技术方法,突破了传统单一维度评估以及缺乏动态反馈与协... 在对当前交通气候适应体系存在的评估维度割裂问题进行系统剖析的基础上,依托需求和供给交互理念,提出一种人工智能交通韧性评估框架。基于这一框架,深入探索量化评估与韧性提升的技术方法,突破了传统单一维度评估以及缺乏动态反馈与协同优化机制的局限。同时,在该框架指导下,提出气候适应型交通韧性规划协同与提升策略,旨在提升城市交通系统的长期稳定性和综合应对能力,为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并为交通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适应型 交通韧性评估 交互评估模型 规划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瓶颈引导的颅内出血分割方法
19
作者 蒋杰 骆功宁 +5 位作者 董素宇 李凡丁 李向宇 李钦策 袁永峰 王宽全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98-2006,共9页
在计算机辅助诊断领域,精确分割计算机断层扫描(CT)图像中的颅内出血(ICH)对后续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针对小出血区域难以分割的问题,提出一种信息瓶颈引导的ICH分割方法并基于该方法构建一个信息瓶颈引导的分割网络(IBGS-Net)。首先... 在计算机辅助诊断领域,精确分割计算机断层扫描(CT)图像中的颅内出血(ICH)对后续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针对小出血区域难以分割的问题,提出一种信息瓶颈引导的ICH分割方法并基于该方法构建一个信息瓶颈引导的分割网络(IBGS-Net)。首先,采用U-Net架构作为基础,并引入信息瓶颈层增强与ICH分割相关的关键特征的识别;其次,通过设计的残差空间自适应归一化(ResSPADE)模块,信息激活图(IAM)被有效整合到分割流程中,提升网络对出血区域的识别和定位能力;最后,引入交互引导损失(IGL)函数以优化模型对难分割区域的处理,进一步增强模型的泛化性能。在内部数据集上的评估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Dice相似性系数(DSC)、归一化表面Dice(NSD)和相对体积差(RVD)这3个指标上分别达到了78.1%、90.1%和11.5%;在公开数据集INSTANCE 2022上,与其他的分割方法的比较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3个指标相较于次优结果,分别提升了1.9、2.4和下降了3.2个百分点。以上验证了所提方法在ICH分割任务中的有效性和优越性,可用于协助临床医生进行ICH分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分割 信息瓶颈 交互引导损失 残差空间自适应归一化 U-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Agent情境适应性角色扮演元综合研究
20
作者 李华锋 赵紫辉 +1 位作者 孙晓宁 袁勤俭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3-177,共15页
[目的/意义]本文通过系统性梳理智能体角色建模领域研究文献,解构复杂应用场景中人机协同机制,为实现智能体设计范式的迭代升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过程]采用元综合方法,对严格筛选获得的89篇中英文文献进行编码分析,从角色需求、角色... [目的/意义]本文通过系统性梳理智能体角色建模领域研究文献,解构复杂应用场景中人机协同机制,为实现智能体设计范式的迭代升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过程]采用元综合方法,对严格筛选获得的89篇中英文文献进行编码分析,从角色需求、角色创建、角色交互3个维度解构智能Agent情境适应性角色扮演的研究脉络。[结果/结论]从人智交互和情境适应性设计的情报学综合视角,提出“需求定义边界(What)→技术实现构想(How)→机制验证价值(Why)”3层框架。其中,“需求定义边界”分析角色需求,驱动技术选型;“技术实现构想”聚焦角色创建与个性化设计,将需求转化为可执行模型;“机制验证价值”探讨角色交互机制,生成反馈数据回流至需求层。尽管现有技术在情感理解、语境分析和多模态交互方面有所进展,但目前智能Agent存在记忆受限、角色幻觉、角色翻转等局限。未来研究应围绕这三层机制的深度融合展开,推动记忆扩容、角色对齐、隐私保护等方面的创新,进一步推动智能Agent普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AGENT 情境适应 角色扮演 元综合 人智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