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9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adaptive harmonic window and its application in frequency extraction of vibration signal 被引量:10
1
作者 LI Shun-ming WANG Jin-rui LI Xiang-li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1期241-250,共10页
The goal of this paper is to find an excellent adaptive window function for extracting the weak vibration signal and high frequency vibration signal under strong nois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indowing transform andf... The goal of this paper is to find an excellent adaptive window function for extracting the weak vibration signal and high frequency vibration signal under strong nois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indowing transform andfiltering is analyzed first in the paper.The advantage of adjustable time-frequency window of wavelet transform is introduced.Second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armonic wavelet and multiple analytic band-pass filter is analyzed.The coherence of the multiple analytic band-pass filter and harmonic wavelet base function is discussed,and the characteristic that multiple analytic band-pass filter included in the harmonic wavelet transform is founded.Thirdly,by extending the harmonic wavelet transform,the concept of the adaptive harmonic window and its theoretical equation without decomposition are put forward in this paper.Then comparing with the Hanning window,the good performance of restraining side-lobe leakage possessed by adaptive harmonic window is shown,and the adaptive characteristics of window width changing and analytical center moving of the adaptive harmonic window are presented.Finally,the proposed adaptive harmonic window is applied to weak signal extraction and high frequency orbit extraction of high speed rotor under strong noise,and the satisfactory results are achieved.The applic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adaptive harmonic window function can be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the actual engineering signal process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ndow function Fourier transform filter harmonic wavelet adaptive vibration signal extra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 Hoc中的TCP改进方案——Adaptive ADTCP 被引量:8
2
作者 宋军 李浩 +1 位作者 李嫄源 李霖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750-1753,1756,共5页
在分析无线自组网特点及其对TCP性能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能够自适应无线自组网状态的TCP改进方案(Adaptive ADTCP)。Adaptive ADTCP在明确辨识网络状态的前提下,首先根据前向路径跳数自适应地调整拥塞窗口增长因子,限制源节点TCP拥... 在分析无线自组网特点及其对TCP性能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能够自适应无线自组网状态的TCP改进方案(Adaptive ADTCP)。Adaptive ADTCP在明确辨识网络状态的前提下,首先根据前向路径跳数自适应地调整拥塞窗口增长因子,限制源节点TCP拥塞窗口过分增长,避免造成网络拥塞;同时源节点TCP根据当前拥塞窗口自适应改变发送的分组长度,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仿真实验表明,在网络重负载和节点高速移动情况下,Adaptive ADTCP对数据传输的吞吐量有较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自组网 传输控制协议 网络状态辨识 拥塞窗口 增长抑制 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aptive subsequence adjustment with evolutionary asymmetric path-relinking for TDRSS scheduling 被引量:12
3
作者 Peng Lin Linling Kuang +3 位作者 Xiang Chen Jian Yan Jianhua Lu Xiaojuan W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4年第5期800-810,共11页
Due to the limited transmission resources for data relay in the tracking and data relay satellite system (TDRSS), there are many job requirements in busy days which will be discarded in the conventional job scheduli... Due to the limited transmission resources for data relay in the tracking and data relay satellite system (TDRSS), there are many job requirements in busy days which will be discarded in the conventional job scheduling model. Therefore, the improvement of scheduling efficiency in the TDRSS can not only help to increase the resource utilities, but also to reduce the scheduling failure ratio. A model of nonhomogeneous parallel machines scheduling problems with time window (NPM-TW) is firstly built up for the TDRSS, considering the distinct features of the variable preparation time and the nonhomogeneous transmission rates for different types of antennas on each tracking and data relay satellite (TDRS). Then, an adaptive subsequence adjustment (ASA) framework with evolutionary asymmetric path-relinking (EvAPR) is proposed to solve this problem, in which an asymmetric progressive crossover operation is involved to overcome the local optima by the conventional job inserting methods. The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the classical greedy randomized adaptive search procedure (GRASP) algorithm, the scheduling failure ratio of jobs can be reduced over 11% on average by the proposed ASA with EvAP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homogeneous parallel machines scheduling problem with time window (NPM-TW) adaptive subsequence adjustment (ASA) asymmetric path-relinking (APR) evolutionary asymmetric path-relinking (EvAP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lf-adaptive large neighborhood search algorithm for parallel machine scheduling problems 被引量:8
4
作者 Pei Wang Gerhard Reinelt Yuejin Ta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2年第2期208-215,共8页
A self-adaptive large neighborhood search method for scheduling n jobs on m non-identical parallel machines with mul- tiple time windows is presented. The problems' another feature lies in oversubscription, namely no... A self-adaptive large neighborhood search method for scheduling n jobs on m non-identical parallel machines with mul- tiple time windows is presented. The problems' another feature lies in oversubscription, namely not all jobs can be scheduled within specified scheduling horizons due to the limited machine capacity. The objective is thus to maximize the overall profits of processed jobs while respecting machine constraints. A first-in- first-out heuristic is applied to find an initial solution, and then a large neighborhood search procedure is employed to relax and re- optimize cumbersome solutions. A machine learning mechanism is also introduced to converge on the most efficient neighborhoods for the problem. Extensive computational results are presented based on data from an application involving the daily observation scheduling of a fleet of earth observing satellites. The method rapidly solves most problem instances to optimal or near optimal and shows a robust performance in sensitive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identical parallel machine scheduling problem with multiple time windows (NPMSPMTW) oversubscribed self- adaptive large neighborhood search (SALNS) machine learn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aptive optimization of agile organization of command and control resource 被引量:8
5
作者 Yang Chunhui Liu Junxian +1 位作者 Chen Honghui Luo Xuesha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9年第3期558-564,共7页
Adaptive optimization is one of the means that agile organization of command and control resource (AOC2R) adapts for the dynamic battlefield environment. A math model of the adaptive optimization of AOC2R is put for... Adaptive optimization is one of the means that agile organization of command and control resource (AOC2R) adapts for the dynamic battlefield environment. A math model of the adaptive optimization of AOC2R is put forward by analyzing the interrelating concept and research. The model takes the adaptive process as a multi-stage decision making problem. The 2-phases method is presented to calculate the model, which obtains the related parameters by running the colored Petri net (CPN) model of AOC2R and then searches for the result by ant colony optimization (ACO) algorithm integrated with genetic optimization technique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greatly improves the performance of AOC2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mand and control organization adaptive optimization of organization dynamic-window-search ant colony optimization 3-phase organizational desig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AV_DWA算法的农业机器人局部路径规划 被引量:1
6
作者 汪小旵 祁子涵 +3 位作者 杨震宇 王得志 黄慧星 卢美光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5-114,共10页
为解决农业机器人在示范温室工作通道行驶中难以避让动态障碍物、易陷入局部最小值、无法到达目标点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双障碍物评价函数、自适应权重和虚拟目标法的动态窗口法(Dual obstacle cost function,adaptive weights and virtua... 为解决农业机器人在示范温室工作通道行驶中难以避让动态障碍物、易陷入局部最小值、无法到达目标点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双障碍物评价函数、自适应权重和虚拟目标法的动态窗口法(Dual obstacle cost function,adaptive weights and virtual target_dynamic window approach,DAV_DWA)来实现机器人局部路径规划。首先,采用动静双策略的避障方法,将动态和静态障碍物安全距离划分为2个评价函数,降低动态障碍物碰撞风险且防止对静态障碍物过度避障;其次,提出评价函数权重自适应策略,根据2种障碍物距离实现自适应调整各评价函数权重,以增强机器人在不同复杂环境中的路径寻优能力;最后,提出虚拟目标法,使其脱离局部最小值后继续导航,增强其对于局部最小值的路径规划能力。对比仿真试验和温室实地试验结果表明,在仿真环境中,相较于其他算法,DAV_DWA算法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以更短的路径到达目标点;温室障碍物场景中,机器人可以完成自主导航任务,且定位误差不大于0.12 m,跟踪误差不大于0.10 m,符合实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器人 路径规划 动态窗口法 参数自适应 局部最小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窗口自适应无迹卡尔曼滤波的锂离子电池荷电状态预测
7
作者 范兴明 吴润玮 +1 位作者 封浩 张鑫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74-1983,共10页
基于噪声协方差匹配方法的自适应无迹卡尔曼滤波(AUKF)算法,其固定长度的时间窗影响算法噪声统计量。且AUKF中匹配窗口长度常由经验法确定,在复杂工作条件下容易引起噪声协方差估算的不确定。为了进一步提高算法的噪声协方差估算精度,... 基于噪声协方差匹配方法的自适应无迹卡尔曼滤波(AUKF)算法,其固定长度的时间窗影响算法噪声统计量。且AUKF中匹配窗口长度常由经验法确定,在复杂工作条件下容易引起噪声协方差估算的不确定。为了进一步提高算法的噪声协方差估算精度,提出一种由自适应遗传算法(AGA)确定初始窗口长度的变窗口自适应无迹卡尔曼滤波(VAUKF)。并引入Allan方差分析法识别误差序列的波动,再基于更新规则适当调整窗口长度,提高VAUKF对时变噪声的抗干扰能力。通过FUDS、US06工况验证所提出的VAUKF算法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VAUKF相比AUKF在不同工况下都实现了荷电状态(SOC)预测精度和鲁棒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C预测 自适应无迹卡尔曼 变窗口自适应无迹卡尔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曲面玻璃的自适应双面擦窗机器人设计与分析
8
作者 周杰 李涛 刘国志 《工程设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6-358,共13页
针对现有擦窗机器人在曲面玻璃上无法正常工作、清洁效果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应用于曲面玻璃的自适应双面擦窗机器人。该机器人整体采用双机设计,两机体在结构上均由多个机构铰接组成,各机构均设有磁吸附装置,清洁机构由多个节单元铰接... 针对现有擦窗机器人在曲面玻璃上无法正常工作、清洁效果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应用于曲面玻璃的自适应双面擦窗机器人。该机器人整体采用双机设计,两机体在结构上均由多个机构铰接组成,各机构均设有磁吸附装置,清洁机构由多个节单元铰接组成。在机器人贴合曲面玻璃的过程中,各相邻机构以及各相邻节单元之间的铰接结构在磁吸附装置的驱动下产生夹角,以实现机器人对曲面玻璃表面弧度的自适应。在此基础上,对机器人的磁极排布方式进行了优化,并分析了机器人的曲面自适应性及运动稳定性,解决了曲面玻璃厚度及曲率变化引起的机器人自适应问题,得到了机器人在不同姿态下稳定工作的约束条件。最后,在机器人的实际工作环境中开展了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机器人在曲面玻璃表面具有良好的自适应贴合效果和可靠的运动稳定性。研究结果为曲面玻璃清洁机器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擦窗机器人 铰接结构 双机设计 曲面自适应性 运动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环境下无人机组合导航自适应滤波算法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卓 刘建娟 +2 位作者 张文卓 宋红亮 姬淼鑫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40,共6页
在复杂环境中,无人机(UAW)组合导航系统可能会因量测噪声过大导致定位精度下降。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Sage-Husa自适应滤波算法。首先,采用一种含权重因子的滑动窗口残差卡方检验方法识别故障信号,将系统区分为有/无故障两... 在复杂环境中,无人机(UAW)组合导航系统可能会因量测噪声过大导致定位精度下降。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Sage-Husa自适应滤波算法。首先,采用一种含权重因子的滑动窗口残差卡方检验方法识别故障信号,将系统区分为有/无故障两种状态;然后,在检测出系统故障时,引入可动态调节的遗忘因子估计量测噪声,提高系统的自适应能力;最后,在系统无故障时,引入多重渐消因子修正预测均方误差矩阵,减小陈旧信息对当前滤波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滤波算法可以有效提高故障信号识别准确性以及定位精度。相较于传统Sage-Husa自适应滤波,改进后的算法在东、北、天向定位精度分别提高了46.54%、18.59%及46.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导航 自适应滤波 量测噪声 滑动窗口 多重渐消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滑动窗吸收光谱的二氧化硫宽范围浓度测量
10
作者 朱瑞 笪耀东 +3 位作者 常勇强 高杰 石腾达 张云刚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134-2139,共6页
二氧化硫(SO_(2))是化石燃料燃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污染产物,其浓度水平被认为是燃烧效率和能源利用率的关键指标,因此实现燃烧过程中SO_(2)的监测具有重意义。吸收光谱技术凭借其准确度高、稳定性强以及非接触式测量等特性,在气体检测... 二氧化硫(SO_(2))是化石燃料燃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污染产物,其浓度水平被认为是燃烧效率和能源利用率的关键指标,因此实现燃烧过程中SO_(2)的监测具有重意义。吸收光谱技术凭借其准确度高、稳定性强以及非接触式测量等特性,在气体检测领域中展现出了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在实际测量中,高浓度SO_(2)的吸收强度与浓度之间会出现严重的非线性,这是SO_(2)的宽范围浓度测量必须面对的问题。为此,对吸收光谱非线性的处理分析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滑动窗吸收光谱(ASWAS)技术。实验中通过滑动窗自适应遍历和选择该特征吸收波段,对其进行初次筛选和二次筛选,最终反演获得最优测量结果。与宽波段测量法和窄波段测量法相比,ASWAS在50~1500 ppm浓度范围内的相对误差在1.3%以下,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该测量系统在低浓度和高浓度情况下的测量精度分别为0.80%和0.48%,稳定性系数分别为0.28%和0.21%。证明了提出的基于ASWAS的测量系统可以实现高精度、高稳定性的SO_(2)宽范围浓度测量,为环境保护与能源利用领域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新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硫 自适应滑动窗吸收光谱 浓度测量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低延迟视频压缩感知的搜索窗自适应重构
11
作者 孙仁慧 刘浩 +1 位作者 邓开连 燕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74-2383,共10页
面向分布式视频压缩感知,帧间多假设预测能够降低编码端的运算量、提高解码端非关键帧的恢复质量,因此,近年来出现了很多与其相关的优化算法。然而在现有算法中,假设集的搜索窗口是大小经验固定的正方形区域。为进一步提高假设集质量、... 面向分布式视频压缩感知,帧间多假设预测能够降低编码端的运算量、提高解码端非关键帧的恢复质量,因此,近年来出现了很多与其相关的优化算法。然而在现有算法中,假设集的搜索窗口是大小经验固定的正方形区域。为进一步提高假设集质量、降低解码端时延,提出一种搜索窗口位置和大小自适应变化的重构算法。所提算法根据光流法快速确定相邻非关键帧之间的运动向量;联合该运动向量和前向相邻非关键帧与关键帧之间的运动信息,在关键帧中确定搜索窗口的中心块位置;由当前重构块与搜索窗口中心块的相对位置关系自适应地确定一个符合运动变化的矩形搜索窗口。在低延迟框架下对多个视频序列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有效提高非关键帧的恢复质量,并减少运行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 光流法 运动向量 低延迟框架 矩形搜索窗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自适应S变换的电能质量扰动实时检测方法
12
作者 位俊明 吕世轩 +3 位作者 王伟 郑丽君 刘鑫 胡润泽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40-48,共9页
针对复合电能质量扰动检测算法实时性差、时频分辨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自适应S变换(improved adaptive S transform, IAST)的电能质量扰动实时检测方法。构建全局自适应高斯窗作为IAST的核函数,可随检测频率变化自适应调整窗... 针对复合电能质量扰动检测算法实时性差、时频分辨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自适应S变换(improved adaptive S transform, IAST)的电能质量扰动实时检测方法。构建全局自适应高斯窗作为IAST的核函数,可随检测频率变化自适应调整窗函数有效窗长及频谱,避免为提高时频分辨率频繁切换窗口参数,降低算法复杂度。以增强信号能量集中度为参数调优目标选取窗口参数,确保对各类扰动的精确时频定位。采用自动阈值法确定实际扰动信号的主频点,并对主频点进行时频变换,进一步提高算法执行效率。仿真和实测结果表明,相比于现有复合电能质量扰动检测算法,该检测方法实时性好、时频分辨能力强、计算复杂度低,适用于复杂电能质量扰动实时准确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扰动 自适应高斯窗 时频分析 改进S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ndows NT下的先锋网卡驱动程序开发 被引量:1
13
作者 曾小荟 康继昌 徐晓飞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37-139,共3页
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提出了“先锋网(Pioneer-net)”,论文针对先锋网卡具有可编程的特点,采用缓冲I/O的方式用于在用户地址空间和内核地址空间之间拷贝数据,使用事件对象来解决用户空间的接收程序和驱动程序的同步问题,并且... 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提出了“先锋网(Pioneer-net)”,论文针对先锋网卡具有可编程的特点,采用缓冲I/O的方式用于在用户地址空间和内核地址空间之间拷贝数据,使用事件对象来解决用户空间的接收程序和驱动程序的同步问题,并且把数据包作为I/O读写系统调用函数的参数,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数据传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锋网卡 PCI总线 windowS NT 设备驱动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泰勒分解与自适应窗口偏心对比度的高光谱异常检测
14
作者 王青 严伟明 +3 位作者 尤铭涛 王一安 张嘉嘉 赵东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3-68,93,共7页
高光谱异常检测是一种无监督的目标检测算法,旨在区分与周围像素具有显著区别的像素。局部对比度作为实现高光谱异常检测的一种重要手段,通常采用固定的双窗口结构,但是这种结构的泛化能力普通且易受噪声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 高光谱异常检测是一种无监督的目标检测算法,旨在区分与周围像素具有显著区别的像素。局部对比度作为实现高光谱异常检测的一种重要手段,通常采用固定的双窗口结构,但是这种结构的泛化能力普通且易受噪声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泰勒分解与自适应窗口对比度的高光谱异常检测方法。首先利用泰勒分解对光谱曲线进行分解,进一步加大背景与目标的区别;然后使用自适应窗口,确保目标尽可能被内框包围,降低虚警率;接着在窗口内使用光谱角距离,描述光谱曲线的差异性;最后使用对比度方法,得到最终的异常检测结果。在4个数据集上与7种先进的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检测精度高、虚警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异常检测 泰勒分解 自适应窗口 对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ndows实时扩展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时未东 杜承烈 宋翠叶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63-65,68,共4页
Windows操作系统不能直接应用于实时领域。为此,从体系结构、基本系统策略、系统可靠性、实时应用程序开发难度和系统性能等方面,分析比较Windows实时扩展的2个典型产品——RTX和INtime。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操作系统自适应域环境的... Windows操作系统不能直接应用于实时领域。为此,从体系结构、基本系统策略、系统可靠性、实时应用程序开发难度和系统性能等方面,分析比较Windows实时扩展的2个典型产品——RTX和INtime。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操作系统自适应域环境的Windows实时扩展方法。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灵活性、可靠性和可移植性优于目前常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ndowS操作系统 实时扩展 操作系统自适应域环境 RTX系统 INtime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短时傅里叶变换的品质因子Q值估算方法 被引量:12
16
作者 赵锐锐 李勇军 +1 位作者 黄有晖 左安鑫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81-992,共12页
品质因子Q是描述地下介质对地震波吸收衰减强弱程度的参数,同时也是地层含油气性的重要标志。在地震资料Q估算中,常用的方法是短时傅里叶变换方法,当窗函数被选定以后,其时频分辨率就固定了。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窗短时傅里叶变... 品质因子Q是描述地下介质对地震波吸收衰减强弱程度的参数,同时也是地层含油气性的重要标志。在地震资料Q估算中,常用的方法是短时傅里叶变换方法,当窗函数被选定以后,其时频分辨率就固定了。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窗短时傅里叶变换的方法,以获得更准确的瞬时中心频率,并利用峰值频移法来估算品质因子Q。首先,利用固定窗长的短时傅里叶变换来提取信号的瞬时中心频率作为初始频率;然后,根据初始频率自适应计算不同频率的窗长,并利用自适应窗长短时傅里叶变换来求取瞬时中心频率;最后,结合峰值频移法得到高分辨率的品质因子Q值。利用合成数据和实际数据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相比于固定时窗短时傅里叶变换方法,自适应短时傅里叶变换方法具有更好的时间和频率分辨率,可以获得更高分辨率的品质因子Q值。该结果可以为地下介质的研究提供更准确、可靠的工具,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地下结构和油气资源分布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质因子Q 短时傅里叶变换 窗函数 自适应 峰值频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社会约束自适应动态窗口法的服务机器人路径规划 被引量:2
17
作者 何丽 宁子豪 +1 位作者 袁亮 刘志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2-51,共10页
针对传统动态窗口法在行人密集环境下动态路径规划存在灵活性差、效率低、安全性缺乏等问题,提出一种社会交互空间下基于社会约束自适应动态窗口法(social_DWA),并采用其解决服务机器人局部路径规划问题。首先,采用非对称高斯公式对单... 针对传统动态窗口法在行人密集环境下动态路径规划存在灵活性差、效率低、安全性缺乏等问题,提出一种社会交互空间下基于社会约束自适应动态窗口法(social_DWA),并采用其解决服务机器人局部路径规划问题。首先,采用非对称高斯公式对单行人以及多人群组交互空间进行模型化描述;其次,在传统动态窗口法的基础上,采用动态行人方位角约束对动态行人进行避让;改进距离评价函数,分类决策与行人、多人群组、一般障碍物的安全距离;最后,提出速度权重自适应调整策略,优化服务机器人在途经不同密集度社会交互区域时的移动速度。为验证算法有效性,在两种模拟社会场景下,先后开展了social_DWA算法与传统DWA算法、FIDWA算法的路径规划仿真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采用social_DWA算法所消耗的运动时间在场景1中较传统DWA和FIDWA算法分别缩短了1.53、0.43 s,在场景2中较传统DWA和FIDWA算法分别缩短了26.3、2.86 s;相较于传统DWA算法和FIDWA算法,social_DWA算法能保持有效的行人安全距离,并使运行轨迹更加合理。social_DWA算法在行人避让、环境适应能力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机器人 路径规划 动态窗口法 参数自适应 人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自适应IMM算法的高速列车组合定位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小敏 雷筱 张亚东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7-825,共9页
针对列车高精度定位问题,该文提出基于改进自适应交互多模型(IMM)的高速列车高精度组合定位方法。首先,根据列车定位需求和各传感器特点,设计了卫星接收器、轮轴测速传感器、测速雷达以及单轴陀螺仪4种传感器的组合定位方案。然后,针对... 针对列车高精度定位问题,该文提出基于改进自适应交互多模型(IMM)的高速列车高精度组合定位方法。首先,根据列车定位需求和各传感器特点,设计了卫星接收器、轮轴测速传感器、测速雷达以及单轴陀螺仪4种传感器的组合定位方案。然后,针对IMM融合滤波算法因先验信息不准导致固定参数设置不当的问题,引入Sage-Husa自适应滤波和转移概率矩阵(TPM)自适应更新集成为自适应IMM算法。针对多模型切换的滞后问题,利用子模型似然函数值能快速反映模型变化趋势的特点,将似然函数值设为判定标志,并引入判定窗对TPM矩阵元素进行修正,有效提升了模型的切换速度。最后,基于改进自适应IMM算法对4种传感器定位信息进行融合滤波,实现高速列车的高精度组合定位。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相比其他自适应IMM算法提升定位精度1.6%~14.7%,并且能通过提高模型间切换速度来有效降低位置误差峰值,同时具备较好的抗噪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定位 交互式多模型 Sage-Husa自适应滤波算法 马尔可夫转移概率矩阵 判定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窗的动态权值代价聚合立体匹配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福培 刘宇豪 +1 位作者 王瑞 李昇平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72-286,共15页
传统局部匹配算法通常在不同聚合窗口下采用单一权值进行代价聚集,而忽略了不同区域像素点之间的差异性,易导致基于双目视觉测量的立体匹配精度不稳定。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窗的动态权值代价聚合立体匹配算法。首先,以梯度信息表征... 传统局部匹配算法通常在不同聚合窗口下采用单一权值进行代价聚集,而忽略了不同区域像素点之间的差异性,易导致基于双目视觉测量的立体匹配精度不稳定。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窗的动态权值代价聚合立体匹配算法。首先,以梯度信息表征模型为约束条件,构建代价聚合自适应十字交叉窗口。其次,分析视差不连续区域与弱纹理区域的像素特征,建立基于像素距离与色差双阈值权重的代价聚集模型,进而计算各窗口的动态权重影响因子。最后,基于线性迭代聚类法分割视差图区域,剔除奇异的视差值以提高算法匹配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在Middlebury数据集的测试中,所提算法的平均非遮挡区域和全部区域的误匹配率分别为4.11%和5.65%,优于传统匹配算法;4组测量样品的全局长度测量平均相对误差小于1.2%,全局高度测量平均相对误差小于2.7%。实验结果检验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立体匹配 自适应十字交叉聚合窗口 动态权值 超像素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体式自适应分支井主井眼支撑系统研制 被引量:2
20
作者 薛占峰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3-47,59,共6页
分支井主井眼支撑工具是满足分支井窗口支撑与分支井眼钻井的核心工具,包括可回收式斜向器、打捞钩、定向锚定封隔器及定向插头等。针对常用配套工具存在的锚定性能差、地面定向难度大、斜向器可取性差等问题,研发了分体式自适应分支井... 分支井主井眼支撑工具是满足分支井窗口支撑与分支井眼钻井的核心工具,包括可回收式斜向器、打捞钩、定向锚定封隔器及定向插头等。针对常用配套工具存在的锚定性能差、地面定向难度大、斜向器可取性差等问题,研发了分体式自适应分支井主井眼支撑系统。该系统以大通径锚定封隔器作为井下定位单元,具备轴向及周向锚定功能,可取式钻井导向器可在井下实现自动找正对接,从而建立牢固的窗口支撑系统,配套打捞钩具备定向打捞功能;该系统也可为后期井眼选择性重入及生产提供大通径机械通道。对主井眼窗口支撑系统关键部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并对支撑系统的锚定、抗扭及自动对接等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及测试结果表明:大通径锚定封隔器双向锚定能力1200 kN,环空封隔能力80 MPa;钩式打捞器可实现导向器的定向锁定。所得结果可为分支井设计及工具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支井 窗口工具 支撑系统 锚定封隔器 自适应定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