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daptive coherence estimator based on the Krylov subspace technique for airborne radar 被引量:4
1
作者 Weijian Liu Wenchong Xie +3 位作者 Haibo Tong Honglin Wang Cui Zhou Yongliang W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5年第4期705-712,共8页
A novel adaptive detector for airborne radar space-time adaptive detection (STAD) in partially homogeneous environments is proposed. The novel detector combines the numerically stable Krylov subspace technique and d... A novel adaptive detector for airborne radar space-time adaptive detection (STAD) in partially homogeneous environments is proposed. The novel detector combines the numerically stable Krylov subspace technique and diagonal loading technique, and it uses the framework of the adaptive coherence estimator (ACE). It can effectively detect a target with low sample support. Compared with its natural competitors, the novel detector has higher proba- bility of detection (PD), especially when the number of the training data is low. Moreover, it is shown to be practically constant false alarm rate (CF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rborne radar space-time adaptive detection (STAD) constant false alarm rate (CFAR) adaptive coherence estimator(ace Krylov subspace numerical stability partially homoge-neous environmen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lind estimation of phase offset in OFDM subcarrier for coherent demodulation
2
作者 Jian Chen Long Yang Ming L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2年第4期473-480,共8页
An adaptive algorithm named low complexity phase off- set estimation (LC-POE) is proposed for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signals. Depending on the requirement, the estimation procedure is di... An adaptive algorithm named low complexity phase off- set estimation (LC-POE) is proposed for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signals. Depending on the requirement, the estimation procedure is divided into several scales to accelerate the adaptive convergence speed and ensure the estimation accuracy. The true phase offset is estimated through shrinking the detection range and raising the resolution scale step by step. Both the convergence performance and complexity are discussed in the paper.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The LC-POE algorithm is promising in the application of OFDM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ase offset estimation (POE) coherent receiver adaptive phase recovery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aptive detection in the presence of signal mismatch 被引量:1
3
作者 Weijian Liu Wenchong Xie +3 位作者 Rongfeng Li Fei Gao Xiaoqin Hu Yongliang W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5年第1期38-43,共6页
The problem of adaptive detection in the situation of signal mismatch is considered; that is, the actual signal steering vector is not aligned with the nominal one. Two novel tunable detectors are proposed. They can c... The problem of adaptive detection in the situation of signal mismatch is considered; that is, the actual signal steering vector is not aligned with the nominal one. Two novel tunable detectors are proposed. They can control the degree to which the mismatched signals are rejected. Remarkably, it is found that they both cover existing famous detectors as their special cases. More importantly, they possess the constant false alarm rate(CFAR)property and achieve enhanced mismatched signal rejection or improved robustness than their natural competitors. Besides, they can provide slightly better matched signals detection performance than the existing detec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smatched signal detection adaptive coherence estimator(ace adaptive matched filter(AMF) generalized likelihood ratio test(GLRT) tunable detec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相参雷达自适应和差波束测角方法
4
作者 龙锦荣 吴建新 梁毅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79-787,共9页
分布式相参雷达在抗干扰和目标探测性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分布式构型带来的栅瓣问题给目标到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带来很大的困难。在均匀分布式相参阵列的基础上,拓展和差波束形成(sum and difference beamforming,S... 分布式相参雷达在抗干扰和目标探测性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分布式构型带来的栅瓣问题给目标到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带来很大的困难。在均匀分布式相参阵列的基础上,拓展和差波束形成(sum and difference beamforming,SDB)方法至分布式阵列的栅瓣区域,并采用双指向法分析鉴角曲线(angular response curve,ARC)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多载频自适应SDB(multi-frequency adaptive SDB,MF-ASDB)的解模糊测角方法。该方法在不同频点下利用密集栅瓣辅助扫描检测,通过ASDB方法计算模糊主值后,将其拓展得到包含目标真实角度的DOA模糊值;根据频率与栅瓣周期之间的角度偏移关系,使用最小二乘方法实现DOA解模糊。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到达方向估计 分布式相参雷达 自适应和差波束形成 多频解模糊 鉴角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局部频率估计的地形自适应干涉图滤波器 被引量:11
5
作者 朱岱寅 朱兆达 谢求成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853-1856,共4页
本文提出一种用于InSAR处理的地形自适应干涉图滤波器.该滤波器通过局部空间频率估计,依据地形的变化进行参数调整,能够有效地克服传统的多视滤波器破坏致密干涉条纹的缺点.本文详细描述该地形自适应滤波器的结构,并阐述其具体实现方法... 本文提出一种用于InSAR处理的地形自适应干涉图滤波器.该滤波器通过局部空间频率估计,依据地形的变化进行参数调整,能够有效地克服传统的多视滤波器破坏致密干涉条纹的缺点.本文详细描述该地形自适应滤波器的结构,并阐述其具体实现方法.在局部频率估计中,由于采用了二维Chirp-Z变换,滤波器的计算效率较高.用X-SAR的干涉数据对所提出的自适应滤波器进行了验证,给出了自适应滤波器和传统多视滤波器的滤波结果,说明前者具有保持干涉条纹的良好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频率估计 地形自适应干涉图滤波器 干涉SAR CHIRP-Z变换 相干性估计 合成孔径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角加载的自适应匹配滤波器和自适应相干估计器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维建 谢文冲 王永良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63-468,共6页
分析了对角加载自适应匹配滤波器(diagonally loaded adaptive matched filter,DL-AMF)和对角加载自适应相干估计器(diagonally loaded adaptive coherence estimation,DL-ACE)的检测性能;推导了二者的渐近统计分布,得到了解析的虚警概... 分析了对角加载自适应匹配滤波器(diagonally loaded adaptive matched filter,DL-AMF)和对角加载自适应相干估计器(diagonally loaded adaptive coherence estimation,DL-ACE)的检测性能;推导了二者的渐近统计分布,得到了解析的虚警概率(probability of false alarm,PFA)和检测概率(probability of detection,PD)表达式。与常规AMF和ACE相比,尤其是在训练样本不足的情况下,DL-AMF和DL-ACE的检测性能大为提高,并且二者都具有渐近恒虚警(constant false alarm rate,CFAR)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通道检测 空时自适应检测 对角加载 自适应匹配滤波器 自适应相干估计器 广义似然比检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最优观测矩阵的自适应贝叶斯压缩信道感知联合机制 被引量:6
7
作者 肖小潮 郑宝玉 王臣昊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299-2305,共7页
该文采用基于概率模型的贝叶斯压缩感知方法,从最大后验概率角度,给出了压缩信道感知的一般流程。在此基础上,利用自适应贝叶斯压缩感知将信号的重构和观测矩阵的设计结合,使这两个环节不再相互独立。同时,提出一种基于最优观测矩阵的... 该文采用基于概率模型的贝叶斯压缩感知方法,从最大后验概率角度,给出了压缩信道感知的一般流程。在此基础上,利用自适应贝叶斯压缩感知将信号的重构和观测矩阵的设计结合,使这两个环节不再相互独立。同时,提出一种基于最优观测矩阵的自适应贝叶斯压缩感知联合机制,通过减少观测矩阵的相关度以及对观测矩阵的自适应设计,使得信道的重构效果更佳。另外可利用重构过程中得到的差错栏,对重构精确度进行衡量。仿真表明: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该联合机制相比传统的重构算法,具有更好的抗噪声能力和重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 自适应贝叶斯 最优观测矩阵 压缩信道估计 相关度 联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干系数与幅度相位估计融合的医学超声成像算法 被引量:7
8
作者 刘昊霖 易宗锐 刘东权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125-129 148,共6页
在医学超声成像中,最小方差(MV)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虽能有效地提高成像分辨率,但牺牲了成像对比度和算法稳健性。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幅度相位估计(APES)并引入相干系数(CF)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首先通过APES根据接收信号自适应... 在医学超声成像中,最小方差(MV)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虽能有效地提高成像分辨率,但牺牲了成像对比度和算法稳健性。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幅度相位估计(APES)并引入相干系数(CF)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首先通过APES根据接收信号自适应的计算出初步结果;然后再通过接收信号的相干性计算出相干系数作为加权系数;最后对APES算法计算出的结果进行加权来进一步抑制噪声和干扰,改善成像分辨率和对比度。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成像分辨率和对比度方面都要优于传统的延时叠加(DAS)法、最小方差法和原始的幅度相位估计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超声成像 自适应波束形成 最小方差 幅度相位估计 相干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结合遗传算法和钻石搜索的多模式快速运动估计方法 被引量:7
9
作者 郑伟 刘文耀 王涌天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911-1916,共6页
为了解决视频编码中运动矢量搜索精度与速度的矛盾,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GA)和钻石搜索(DS)的多模式快速运动估计方法———MMS算法.它以图像序列的时空预测矢量作为图像活动剧烈程度的判据,自适应选择搜索模式.针对平缓运动类... 为了解决视频编码中运动矢量搜索精度与速度的矛盾,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GA)和钻石搜索(DS)的多模式快速运动估计方法———MMS算法.它以图像序列的时空预测矢量作为图像活动剧烈程度的判据,自适应选择搜索模式.针对平缓运动类型使用快速的DS搜索模式,针对剧烈运动类型使用GA/DS联合搜索模式.与现有的次优解快速算法相比,MMS有效地解决了在大运动矢量情况下编码器性能下降的问题,可以从整体上提升编码器的性能,接近理想的全搜索法的结果;与其它直接利用GA进行全局优化的方法相比,MMS利用DS配合GA实现加速收敛.此外,通过引入多模式处理的概念,在保证搜索精度的同时,充分发挥了次优解算法的效率,整体编码速度与DS等快速算法的结果十分接近.这一方法为有效地解决运动估计中的矛盾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处理框架.实验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编码 运动估计 遗传算法 钻石搜索法 多模式搜索法 自适应 时空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线性相位模型提高干涉SAR图像相干性及改进相干性估计 被引量:5
10
作者 朱岱寅 朱兆达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594-1598,共5页
本文提出一种对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干涉SAR)处理中单视复图像(SLC)进行地形自适应预滤波的方法,提高从不同入射角获得的SAR图像之间的空间相干性,并同时改进相干性估计.通过Chirp-Z变换进行干涉图局部频率估计,从而提取干涉图线性相位模... 本文提出一种对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干涉SAR)处理中单视复图像(SLC)进行地形自适应预滤波的方法,提高从不同入射角获得的SAR图像之间的空间相干性,并同时改进相干性估计.通过Chirp-Z变换进行干涉图局部频率估计,从而提取干涉图线性相位模型,并利用其进行距离和方位向的地形自适应预滤波.由于滤波器参数随地形进行调整,其性能优于仅仅依赖轨道参数或平坦地球相位估计的固定带宽非自适应滤波器.文中对SIR-C/X-SAR的Etna火山干涉数据同时进行了距离和方位向地形自适应处理,利用相干系数直方图对该方法与固定带宽非自适应滤波方法的性能作了比较.最后,本文还应用线性相位模型改进相干性估计,得到了去除地形变化因素后的相干系数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干涉SAR) 线性相位模型 预滤波 地形自适应滤波器 相干系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级相干累加伪码捕获算法的FPGA实现 被引量:3
11
作者 邓强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44-1048,共5页
针对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实现的伪码捕获算法中存在逻辑资源消耗大、频率估计精度差、判决门限计算复杂等问题,首先提出利用直接II型匹配滤波器结构实现第一级相关运算,做到逻辑资源与计算时间之间的平衡;然后提出利用线性调频Z变换(... 针对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实现的伪码捕获算法中存在逻辑资源消耗大、频率估计精度差、判决门限计算复杂等问题,首先提出利用直接II型匹配滤波器结构实现第一级相关运算,做到逻辑资源与计算时间之间的平衡;然后提出利用线性调频Z变换(CZT)代替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实现第二级相干累加,提高了频率估计精度并减小了频谱泄露;最后通过对判决量进行统计分析,给出了判决门限的自适应设置方法,并验证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序列扩频 伪码捕获 相干累加 捕获门限 自适应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化域-空域联合的四元数APES波束形成算法
12
作者 李会勇 刘芳 +2 位作者 王宇 樊勇 何子述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43-1149,共7页
为了得到稳定的波束方向图、进一步提高极化敏感阵列的滤波性能,文中提出了一种极化域-空域联合的四元数幅度相位估计(Q-APES,Quaternion-Amplitude and Phase EStimation)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首先,利用四元数信号模型很好的保持了两... 为了得到稳定的波束方向图、进一步提高极化敏感阵列的滤波性能,文中提出了一种极化域-空域联合的四元数幅度相位估计(Q-APES,Quaternion-Amplitude and Phase EStimation)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首先,利用四元数信号模型很好的保持了两分量阵列各阵元输出信号分量之间固有的正交特性,使得该模型较传统的长矢量模型更适合于极化敏感阵列信号处理。然后,将纯空域的APES算法拓展到极化域-空域联合处理中,给出了Q-APES算法的理论推导和分析,得出了四元数最优滤波权向量,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文中算法的有效性。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在强期望信号、低采样快拍数或是入射干扰信号与期望信号相干的情况下,文中算法都可以很好的实现极化域-空域联合自适应滤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敏感阵列 幅度相位估计 自适应波束形成 四元数 相干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干水声通信系统中均衡器长度设计方法
13
作者 隋天宇 袁兆凯 +2 位作者 李宇 黄海宁 张春华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47-352,共6页
基于自适应均衡技术的相干通信被证明是有效的水声通信方式之一。在均衡器设计过程中,确定均衡长度的方法主要是经验确定与搜索算法,前者依赖于特定的环境,后者一般计算量较大。本文提出一种应用于相干水声通信系统的根据信道冲激响应... 基于自适应均衡技术的相干通信被证明是有效的水声通信方式之一。在均衡器设计过程中,确定均衡长度的方法主要是经验确定与搜索算法,前者依赖于特定的环境,后者一般计算量较大。本文提出一种应用于相干水声通信系统的根据信道冲激响应确定均衡长度的设计方法。仿真及试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通信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水声通信 信道估计 自适应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载波数字相干接收系统中基于导频的自适应色散补偿技术(英文)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梦然 方晓之 崔晟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4-88,共5页
提出一种用于单载波数字相干光通信系统的自适应色散补偿方法.在发射机端,利用强度光调制器在光信号两侧加入脉冲幅度调制导频光信号.搜索信号谱的峰值确定光信号两侧的PAM-PTs线状谱.在色散估计之前,通过其中一个PAM-PTs的频率漂移来... 提出一种用于单载波数字相干光通信系统的自适应色散补偿方法.在发射机端,利用强度光调制器在光信号两侧加入脉冲幅度调制导频光信号.搜索信号谱的峰值确定光信号两侧的PAM-PTs线状谱.在色散估计之前,通过其中一个PAM-PTs的频率漂移来估计激光器发射频偏,并将信号谱线沿着频率轴反向平移,补偿发射频偏,实现信号谱频域均衡.在接收机端,利用幅度脉冲调制导频信号脉冲时延估计色散大小,在色散补偿之前通过幅度脉冲调制导频信号频移补偿,并消除接收机本振频偏对频域色散补偿的影响.最终,幅度脉冲调制导频的光场信息被充分用来精确进行色散估计和色散补偿.数值仿真表明:每次色散估计的误差小于±65ps/nm,而且距离从200km到1 000km之间的平均色散估计误差小于±10ps/nm.该方法色散补偿精度高,计算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通信 色散估计 自适应补偿 色散频域均衡 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椭球不确定集约束的鲁棒自适应相干检测器
15
作者 代保全 王彤 +2 位作者 同亚龙 吴建新 保铮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969-2974,共6页
针对存在导向矢量误差时自适应相干检测器(ACE)的检测性能下降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椭球不确定集约束的鲁棒ACE设计方法。该方法在深入分析ACE检测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利用导向矢量的尺度变化不影响ACE检测器输出这一特点,建立鲁棒ACE... 针对存在导向矢量误差时自适应相干检测器(ACE)的检测性能下降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椭球不确定集约束的鲁棒ACE设计方法。该方法在深入分析ACE检测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利用导向矢量的尺度变化不影响ACE检测器输出这一特点,建立鲁棒ACE检测器模型并将其转化为凸优化问题,最后采用牛顿-拉夫森方法对该问题进行求解。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提高ACE检测器对导向矢量误差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信号处理 自适应相干检测器 导向矢量误差 椭球不确定集 鲁棒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