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f adaptive modulation and LDPC coding in multicarrier systems 被引量:2
1
作者 Huo Yongqing Peng Qicong Shao Huaizo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8年第1期39-45,共7页
An adaptive modulation (AM) algorithm is proposed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adapting algorithm together with low-density parity-check (LDPC) codes in multicarrier systems is investigated. The AM algorithm is base... An adaptive modulation (AM) algorithm is proposed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adapting algorithm together with low-density parity-check (LDPC) codes in multicarrier systems is investigated. The AM algorithm is based on minimizing the average bit error rate (BER) of systems, the combination of AM algorithm and LDPC codes with different code rates (half and three-fourths) are studied. The proposed AM algorithm with that of Fischer et al is compare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AM algorithm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Fischer's algorithm. Th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application of the proposed AM algorithm together with LDPC codes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multicarrier systems. Results also show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degraded with an increase in code rate when code length is the sa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CARRIER adaptive modulation low-density parity-check coding bit error ra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sis and Design of Wireless Networked Control System Utilizing Adaptive Coded ModulationAnalysis and Design of Wireless Networked Control System Utilizing Adaptive Coded Modulation 被引量:4
2
作者 YANG Li GUAN Xin-Ping LONG Cheng-Nian LUO Xiao-Yuan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11-918,共8页
关键词 无线网络控制系统 计算机技术 自动化系统 网络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agmatic Approach to Adaptive Turbo Coded Modulation
3
作者 左健存 宋文涛 +1 位作者 罗汉文 徐友云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3年第4期20-24,94,共6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 pragmatic adaptive scheme for TuCM over slowly fading channels. The adaptive scheme employs a single turbo coded modulator composed of a variable-rate turbo encoder and a variable-rate variable-p... This paper presents a pragmatic adaptive scheme for TuCM over slowly fading channels. The adaptive scheme employs a single turbo coded modulator composed of a variable-rate turbo encoder and a variable-rate variable-power MQAM for all fading regions, so it has an acceptable complexity to implement. The optimal adaptive TuCM scheme is determined subject to various system constraints. Simulations have been performed to measur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cheme for different parameters. It is shown that adopting both the turbo coded modulator and the transmit power achieves a performance within 2.5 dB of the fading channel capa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ptive turbo coded modulation fading channels spectral efficienc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M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for PRC-CW radar based on adaptive STFT and time-varying filtering 被引量:9
4
作者 Zhao Zhao Xiangquan Sh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0年第2期219-223,共5页
The influence of frequency modulation (FM) interfer- ence on correlation detection performance of the pseudo random code continuous wave (PRC-CW) radar is analyzed. It is found that the correlation output deterior... The influence of frequency modulation (FM) interfer- ence on correlation detection performance of the pseudo random code continuous wave (PRC-CW) radar is analyzed. It is found that the correlation output deteriorates greatly when the FM inter- ference power exceeds the anti-jamming limit of the radar. Accord- ing to the fact that the PRC-CW radar echo is a wideband pseudo random signal occupying the whole TF plane, while the FM in- terference only concentrates in a small portion, a new method is proposed based on adaptive short-time Fourier transform (STFT) and time-varying filtering for FM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This method filters the received signal by using a binary mask to excise only the portion of the TF plane corrupted by the interference. Two types of interference, linear FM (LFM) and sinusoidal FM (SFM), under different signal-to-jamming ratio (S JR) are studied. It is shown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effectively suppress the FM interference and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arget det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frequency modulation in- terference adaptive short-time Fourier transform (STFT) time- varying filtering pseudo random code continuous wave (PRC-CW) rad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间链路自适应通信方法设计与验证
5
作者 石雷 罗清华 +1 位作者 窦骄 李琪 《航天器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34,共10页
针对星间距离动态变化情况下,既要保证通信可靠性又要提高传输效率的问题,文章提出了星间链路基于自适应编码调制的动态数据传输机制,实现了在不同链路质量下的高效传输,构建了星间链路自适应通信框架,并建立星间链路通信信道知识库,通... 针对星间距离动态变化情况下,既要保证通信可靠性又要提高传输效率的问题,文章提出了星间链路基于自适应编码调制的动态数据传输机制,实现了在不同链路质量下的高效传输,构建了星间链路自适应通信框架,并建立星间链路通信信道知识库,通过自适应编码调制引擎,优化选择出最佳的编码和调制方案。在星间距离动态变化情况下,以及链路带宽不受限/受限条件下,仿真平台对自适应通信系统选取的编码调制方案、通信速率以及通信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星间链路通信系统采用的固定编码调制通信方法,文章提出的自适应编码调制通信方法有明显的优势,在保证通信可靠性的前提下实现最大化的系统通信量,可以为星座系统星间链路自适应通信方法的在轨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间链路 自适应 编码 调制 引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M技术在卫星通信IP网互联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林习良 周锦标 赵乾宏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598-1604,共7页
自适应编码调制(ACM)技术根据信噪比自适应改变编码和调制方式,可将链路余量自动转换为链路传输能力,从而提高无线信道的频谱利用率。为解决卫星通信中IP化传输对电路带宽需求增加的问题,提出了应用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进行IP网互联的方... 自适应编码调制(ACM)技术根据信噪比自适应改变编码和调制方式,可将链路余量自动转换为链路传输能力,从而提高无线信道的频谱利用率。为解决卫星通信中IP化传输对电路带宽需求增加的问题,提出了应用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进行IP网互联的方案,通过对DVB-S2_ACM与VersaFEC_ACM两种不同技术的性能比较,分析了VersaFEC_ACM技术在岸船卫星通信IP网互联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工作过程。链路计算与性能比较结果表明,该技术的应用可使岸船间原有的1 024 kb/s电路带宽利用率提高95%,同时抗信道衰落的余量提高6 dB,能够提高卫星通信资源利用率和系统可用度。研究结果可为后续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通信 IP网 自适应编码调制 频谱效率 系统可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CM系统的LC-MMSE信道估计算法研究
7
作者 郭淑霞 宋阳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9-232,共4页
论述了应用于ACM系统的信道估计技术,针对MMSE信道估计算法复杂性高、运算量大的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的LC-MMSE算法,并在给定的多径衰落信道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LC-MMSE算法与MMSE算法相比,在均方误差为10-3时性能接近,... 论述了应用于ACM系统的信道估计技术,针对MMSE信道估计算法复杂性高、运算量大的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的LC-MMSE算法,并在给定的多径衰落信道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LC-MMSE算法与MMSE算法相比,在均方误差为10-3时性能接近,且算法复杂性相对较低;与SVD算法相比,具有1~2 dB的性能增益,有效地提高了MMSE算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编码与调制 信道估计算法 最小均方误差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VB-S2中基于RM码的ACM模式帧同步设计 被引量:3
8
作者 闫朝星 王华 +1 位作者 匡镜明 韩术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6-200,共5页
设计和分析了DVB-S2系统中自适应编码调制(ACM)模式下基于里德-穆勒(Reed-Muller,RM)码的帧同步技术.从最大似然角度分析了一阶RM码基于快速哈达玛变换(FHT)的译码算法.采用差分相关技术检测帧头,提出一种降低误帧率的RM码译码实现方法... 设计和分析了DVB-S2系统中自适应编码调制(ACM)模式下基于里德-穆勒(Reed-Muller,RM)码的帧同步技术.从最大似然角度分析了一阶RM码基于快速哈达玛变换(FHT)的译码算法.采用差分相关技术检测帧头,提出一种降低误帧率的RM码译码实现方法,将帧头段的偶数位数据共轭叠加到奇数位信号上再译码.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的译码性能不受任何大小相位偏差的影响,且实现复杂度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代数字卫星广播标准 帧同步 自适应编码调制 里德-穆勒码 快速哈达玛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CS的遥感数据传输中ACM的分析与仿真 被引量:4
9
作者 朱丽亚 梁玉梅 +3 位作者 余军 杨宏 戴问枢 李玮奇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3年第22期77-81,共5页
针对传统遥感卫星传输系统中采用低阶固定调制编码(CCM)以及不能及时将信道状态反馈给发送端的问题,结合第二代数字广播电视(DVB-S2)的自适应编码调制(ACM)技术和基于卫星回传信道的数字广播电视(DVB-RCS)中的RCS技术,将其应用在遥感卫... 针对传统遥感卫星传输系统中采用低阶固定调制编码(CCM)以及不能及时将信道状态反馈给发送端的问题,结合第二代数字广播电视(DVB-S2)的自适应编码调制(ACM)技术和基于卫星回传信道的数字广播电视(DVB-RCS)中的RCS技术,将其应用在遥感卫星传输系统中。同时,针对遥感数据信号受雨衰影响严重的问题,将可变降雨备余量的方法引入到链路预算中,分析结果表示,与传统固定降雨备余量相比传输数据量提高了1.21倍,与CCM相比提高了2.01倍。通过卫星工具包(STK),对基于RCS的遥感数据传输系统进行了模拟过境回传仿真,分别从信道回传方式、延迟以及雨衰备余量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案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编码调制 卫星回传信道 降雨备余量 服务质量 遥感卫星 卫星工具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卫星通信中的ACM技术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涛 张健 刘爱军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9-22,共4页
采用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ACM)的卫星数字视频广播新标准(DVB-S2)应用到宽带卫星通信网中,将极大提升系统吞吐量,提供更丰富的交互式业务。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分析了ACM的控制机制并提出其编码调制方案的简化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在几乎不... 采用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ACM)的卫星数字视频广播新标准(DVB-S2)应用到宽带卫星通信网中,将极大提升系统吞吐量,提供更丰富的交互式业务。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分析了ACM的控制机制并提出其编码调制方案的简化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在几乎不影响系统性能的前提下,该方案可以大幅降低ACM机制的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卫星通信 自适应编码调制 DVB-S2 频谱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部分信道信息的卫星移动链路ACM方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韦亮 宋高俊 田亮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063-2067,共5页
在卫星移动通信环境下,由于信道时变特性以及巨大的往返传输延迟,极大地限制了卫星自适应编码调制(adaptive coding and modulation)技术的应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根据卫星移动通信上下行链路的视线信道分量满足近似互易性的特点,本文... 在卫星移动通信环境下,由于信道时变特性以及巨大的往返传输延迟,极大地限制了卫星自适应编码调制(adaptive coding and modulation)技术的应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根据卫星移动通信上下行链路的视线信道分量满足近似互易性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部分信道信息的自适应调制编码方法.在满足平均发射功率和平均比特错误率的约束条件下,导出了最优的自适应编码调制策略和功率分配方法.提出的方法克服了现有自适应方法的局限性,同时,通过频谱效率性能的仿真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移动通信 自适应编码调制 莱斯阴影模型 传输延迟 部分信道信息 频谱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C-OFDM系统中的ACMS新选择准则
12
作者 金勇 褚振勇 达新宇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6年第12期48-51,共4页
针对新一代宽带卫星通信,建立了自适应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编译码的正交频分复用(ALC-OFDM)传输系统结构与信道模型。在分析固定编码调制方式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加权信噪比(SNR)的自适应编码调制方案(ACMS)选择新准则,使每种编码调制... 针对新一代宽带卫星通信,建立了自适应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编译码的正交频分复用(ALC-OFDM)传输系统结构与信道模型。在分析固定编码调制方式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加权信噪比(SNR)的自适应编码调制方案(ACMS)选择新准则,使每种编码调制方案对应着一个信道平均信噪比范围,可以有效找出使系统吞吐量最优的信噪比切换门限值。仿真结果表明:在系统的误比特率(BER)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对比各种加权准则,加权得到的SNR越大,采用该准则的系统吞吐量越大;当系统吞吐量都达到最大值时,采用3种加权方式的信噪比切换门限比传统准则至少降低了2 d 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卫星通信 自适应编码调制 正交频分复用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OS中基于最优帧长的链路自适应联合优化方法
13
作者 刘庆利 郭梦田 商佳乐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6-111,共6页
针对AOS中数据传输误码率高的问题,导致系统吞吐量低的问题,提出基于最优帧长的链路自适应联合优化方法。该方法以系统吞吐量最大化为目标,联合可变帧长,自适应编码调制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技术进行优化,根据信道状态信息分配下一帧传输... 针对AOS中数据传输误码率高的问题,导致系统吞吐量低的问题,提出基于最优帧长的链路自适应联合优化方法。该方法以系统吞吐量最大化为目标,联合可变帧长,自适应编码调制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技术进行优化,根据信道状态信息分配下一帧传输最佳的帧长和编码调制方式,并对出错数据进行纠错和重传,最终提升系统吞吐量。仿真验证表明,与AMC-HARQ和AMC-ARQ方法相比,该方法在保证系统误帧率的同时,提高了系统的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S空间通信 最优帧长 自适应编码调制 混合自动重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道状态智能预测的星地自适应调制编码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季铄 孙耀华 彭木根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3,共13页
在手机直连低轨卫星场景中,针对自适应调制编码技术依赖的信道质量指示信息非实时反馈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层回声状态网络的信道状态预测模型,并根据该预测模型提出一种调制编码方式智能选择机制,即发送端基于信道预测结果选择适应当... 在手机直连低轨卫星场景中,针对自适应调制编码技术依赖的信道质量指示信息非实时反馈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层回声状态网络的信道状态预测模型,并根据该预测模型提出一种调制编码方式智能选择机制,即发送端基于信道预测结果选择适应当前信道的调制编码方式。仿真验证表明,基于信道预测的自适应调制编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链路的误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卫星通信 信道状态预测 自适应调制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传错误率估计的自适应HARQ
15
作者 付钰 刘奕彤 杨鸿文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93-1100,共8页
自适应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系统的性能与每次传输中的调制与编码方案(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发送功率选择密切相关,通过优化重传时的MCS及发送功率可以提升HARQ系统的吞吐率并降低能... 自适应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系统的性能与每次传输中的调制与编码方案(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发送功率选择密切相关,通过优化重传时的MCS及发送功率可以提升HARQ系统的吞吐率并降低能耗。由于不同MCS传输合并后的译码性能没有闭式解,这导致自适应HARQ优化问题不易解决。首先基于译码的判决域半径给出了一种HARQ合并后译码错误率的近似公式,进而提出了多种能权衡吞吐率和能耗性能的自适应HARQ优化策略。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错误率估计方法的可靠性以及所提自适应HARQ的性能。与传统HARQ方案相比,所提方案能同时提高吞吐率、降低能耗,实现更好的吞吐率与能耗的性能折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混合自动重传请求 调制与编码方案 吞吐率 能耗 判决域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VB-S2的遥感卫星自适应编码调制分析与仿真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佳鹏 黄普明 陈泓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4-82,共9页
针对传统遥感卫星数据传输中存在的资源浪费问题,提出了自适应数据传输的概念;重点介绍了第二代数字卫星电视广播标准(DVB-S2)中的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ACM);在此基础上对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在遥感卫星数据传输中的应用做了详细分析,通... 针对传统遥感卫星数据传输中存在的资源浪费问题,提出了自适应数据传输的概念;重点介绍了第二代数字卫星电视广播标准(DVB-S2)中的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ACM);在此基础上对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在遥感卫星数据传输中的应用做了详细分析,通过链路计算与信噪比估计两种方法得出自适应系统与非自适应系统相比在数据传输中性能提升很大,其中固定降雨备余量情况下通过链路计算得出自适应系统传输的数据量是非自适应系统的1.66倍,而基于动态信道模型的信噪比估计方法使得系统性能提升更加显著,传输的数据量是非自适应系统的8.14倍;最后对影响ACM性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信噪比估计误差和延时对系统性能影响很大,移位门限技术可以有效的降低信噪比估计误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而延时则需要对信道状态的预测来减小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编码调制 数据传输 遥感卫星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调制与编码系统及其在WCDMA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高路 牛凯 吴伟陵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4-100,共7页
本文主要讨论自适应调制与编码系统 (AdaptiveModulationandCodingsystem)的原理 ,介绍AMCS实现的几个关键技术 ,包括RCPT(速率适配凿孔turbo)码、高阶调制、H -ARQ和MIMO(多输入多输出 )系统。介绍了在WCDMA的高速下行分组接入业务 (HS... 本文主要讨论自适应调制与编码系统 (AdaptiveModulationandCodingsystem)的原理 ,介绍AMCS实现的几个关键技术 ,包括RCPT(速率适配凿孔turbo)码、高阶调制、H -ARQ和MIMO(多输入多输出 )系统。介绍了在WCDMA的高速下行分组接入业务 (HSDPA)中使用的自适应调制编码机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通信 自适应调制 编码系统 码分多址 WCD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变PLC信道的需求响应AMC策略 被引量:10
18
作者 祁兵 王畅 +2 位作者 李彬 陈宋宋 崔高颖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666-2673,共8页
目前智能电网供需互动业务受限于需求侧信息通信水平,针对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需求响应(DR)业务等级及信道信噪比(SNR)等级的自适应编码调制(AMC)策略。首先研究分析现有的理论基础,包括需求响应业务模型、电力线信道模型及自适... 目前智能电网供需互动业务受限于需求侧信息通信水平,针对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需求响应(DR)业务等级及信道信噪比(SNR)等级的自适应编码调制(AMC)策略。首先研究分析现有的理论基础,包括需求响应业务模型、电力线信道模型及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等。然后根据不同传输模式在不同信噪比下的传输时延、误码率的仿真结果得出应用于传输模式切换的信噪比临界值,结合不同等级的需求响应业务通信需求差异,设计基于动态临界值的自适应编码调制策略,旨在为每类需求响应业务量身定做匹配最佳的编码调制传输方式。最后通过搭建MATLAB仿真通信系统平台,分析并验证自适应编码调制策略相对于以往多种传输模式在通信性能方面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响应业务 SNR切换临界值 通信性能需求 自适应编码调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在通信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杜思深 王晓川 杨宁 《现代电子技术》 2005年第21期14-15,18,共3页
主要介绍了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的原理,讨论了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在几个有代表性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情况,并对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未来的发展以及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 自适应编码调制 GPRS 无线局域网 DVB-S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STCM-ID系统的标识映射设计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宫丰奎 葛建华 李兵兵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61-569,共9页
重点研究了对比特交织空时编码及迭代译码系统(BI-STCM-ID)性能影响较大的标识映射方法,提出了给定区间最佳映射(DRO)的设计方法以及自适应标识映射集的思想.通过对各种映射方法特征参数及渐进BER性能限的分析,得出了瑞利衰落信道环境... 重点研究了对比特交织空时编码及迭代译码系统(BI-STCM-ID)性能影响较大的标识映射方法,提出了给定区间最佳映射(DRO)的设计方法以及自适应标识映射集的思想.通过对各种映射方法特征参数及渐进BER性能限的分析,得出了瑞利衰落信道环境下决定BICM-ID以及BI-STCM-ID系统性能的关键参数,进而给出了标识映射设计的参考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特交织空时编码调制 迭代译码 标识映射 自适应标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