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APACHEⅡ与TISS评估EICU的资源利用 被引量:9
1
作者 何满红 彭雅君 +1 位作者 何卫平 韩晓红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16期4-6,共3页
目的应用APACHEⅡ结合TISS评估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资源利用的合理性。方法将EICU住院时间大于24h的90例患者分别采用APACHEⅡ和TISS进行评分,根据第1天APACHEⅡ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低分(0~分)、中分(15~分)、高分(25~71分)组,比... 目的应用APACHEⅡ结合TISS评估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资源利用的合理性。方法将EICU住院时间大于24h的90例患者分别采用APACHEⅡ和TISS进行评分,根据第1天APACHEⅡ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低分(0~分)、中分(15~分)、高分(25~71分)组,比较三组患者在EICU的总医疗费用、日平均费用、住EICU时间、病死率及TISS评分。结果患者APACHEⅡ和TIS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三组患者住EICU时间、总医疗费用、日平均费用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三组TISS评分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APACHEⅡ结合TISS评分可用于判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有利于合理利用EICU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治疗干预评分系统 EICU 费用 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ACHEⅡ系统在外科监护室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鸿 诸杜明 +2 位作者 薛张纲 罗剑峰 蒋豪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17-420,共4页
目的 评价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 (APACHE)Ⅱ评分系统在单中心外科监护室 3年的应用情况。方法 对本院外科监护室连续 3年符合标准的 831例患者 ,收集与APACHEⅡ评分系统相关的病例资料 ,计算预计死亡危险度 ,并与实际住院病... 目的 评价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 (APACHE)Ⅱ评分系统在单中心外科监护室 3年的应用情况。方法 对本院外科监护室连续 3年符合标准的 831例患者 ,收集与APACHEⅡ评分系统相关的病例资料 ,计算预计死亡危险度 ,并与实际住院病死率比较 (标化死亡比 )。分辨度的评价应用四格分类表和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 ;校准度的评价采用拟合优度检验和校准曲线 ;按年龄、入住类型、停留时间分层 ,评估模型的拟合一致性。结果 整体住院病死率为 2 0 .1% ,标化死亡比达 1.75 ,95 %可信区间为 1.5 0~ 2 .0 4。以 5 0 %预计死亡危险度为截断点 ,总体正确分类率达 81.7% ,ROC曲线下面积达 0 .878,提示模型分辨度良好 ;Hosmer 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 (H2 =96 .7,P <0 .0 1)和校准曲线提示校准度较差。急诊术后和短期停留患者的分辨度和校准度都较满意。结论 APACHEⅡ评分系统并不完全适用于整个研究人群 ,临床应用应谨慎 ;同时应当改进和提高外科监护室的整体诊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ache系统 外科监护室 临床应用 危重病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ACHE Ⅱ评分与PEWS评分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探究 被引量:5
3
作者 何亚妮 曾苹 徐娟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6期161-164,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与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diatric early warning score,PEWS)评分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与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diatric early warning score,PEWS)评分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131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入院后均采取积极对症治疗,包括治疗创伤、控制感染、呼吸支持、维持电解质平衡等。将患儿入院且诊断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作为研究起点,患儿痊愈出院或死亡作为终点。根据预后情况将入选患儿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采用APACHEⅡ评分和PEWS评分评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预后。结果存活组患儿入院后第3天APACHEⅡ评分低于第1天,死亡组患儿入院后第3天APACHEⅡ评分高于第1天,均具有显著差异(P_均<0.05);存活组患儿入院后第1天和第3天APACHEⅡ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期死亡组(P_均<0.05)。存活组患儿入院后第3天PEWS评分低于第1天,死亡组患儿入院后3天PEWS评分高于第1天,均具有显著差异(P_均<0.05);存活组患儿入院后第1天和第3天PEWS评分均低于同期死亡组(P_均<0.05)。入院后第1天,APACHEⅡ评分变量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0,PEWS评分变量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6;入院后第3天,APACHEⅡ评分变量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32,PEWS评分变量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3。结论 APACHEⅡ评分与PEWS评分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预后均具有一定预测价值,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 儿童早期预警评分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病患者动脉血乳酸水平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8
4
作者 陈涛 梅鸿 +3 位作者 刘映 钱明江 陈淼 石蓓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0期3419-3420,共2页
目的研究危重病患者动脉血乳酸水平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综合ICU2008年5月—2009年7月收治的危重病患者72例按照临床预后分为死亡组(29例)和存活组(43例),分析两组患者入院24h内APACHEⅡ评... 目的研究危重病患者动脉血乳酸水平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综合ICU2008年5月—2009年7月收治的危重病患者72例按照临床预后分为死亡组(29例)和存活组(43例),分析两组患者入院24h内APACHEⅡ评分与动脉血乳酸水平的关系。结果不同APACHEⅡ评分患者的动脉血乳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4.72,P<0.05),且APACHEⅡ评分>30分组与21~30分组,21~30分组与11~20分组患者动脉血乳酸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10.62和9.84,P<0.05)。死亡组血乳酸水平为(7.12±0.95)mmol/L,明显高于存活组的(4.56±0.78)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病患者动脉血乳酸水平随着APACHEⅡ评分的升高而升高,是危重病严重程度监测指标,值得临床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 乳酸 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aden量表评分联合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评分预测压疮发生的价值 被引量:47
5
作者 郝娜 张建波 +1 位作者 高冰洁 周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2994-2997,共4页
背景压疮评估在压疮护理工作中是至关重要的一步。目前广泛应用的压疮评估工具是Braden量表,但是其评估临床压疮风险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的评估Braden量表评分联合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预测压疮发生的价... 背景压疮评估在压疮护理工作中是至关重要的一步。目前广泛应用的压疮评估工具是Braden量表,但是其评估临床压疮风险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的评估Braden量表评分联合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预测压疮发生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重庆市中医院ICU、CCU、心血管病科、肝病科、肿瘤科、肾病科、骨科、急诊科等临床科室上报的3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Braden量表评分及APACHEⅡ评分。Braden量表评分≤12分预测为压疮高风险,Braden量表评分>12分预测为压疮低风险;以Braden量表评分≤12分,且APACHEⅡ评分≥15分预测为压疮高风险,否则预测为压疮低风险。制作Braden量表评分、Braden量表评分联合APACHEⅡ评分预测压疮发生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310例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压疮57例,未发生压疮253例。Braden量表评分预测压疮高风险310例,压疮低风险0例。Braden量表评分预测压疮发生的AUC为0.326,95%CI(0.241,0.410);以12分为临界值时,预测压疮发生的灵敏度为100.0%,特异度为0,阳性预测值为18.4%,阴性预测值为0,Youden's指数为0。Braden量表评分联合APACHEⅡ评分预测压疮高风险63例(其中发生压疮54例),压疮低风险247例(其中发生压疮3例)。Braden量表评分联合APACHEⅡ评分预测压疮发生的AUC为0.946,95%CI(0.897,0.994);以Braden量表评分12分、APACHEⅡ评分15分为临界值时,预测压疮发生的灵敏度为94.7%,特异度为96.4%,阳性预测值为85.7%,阴性预测值为98.8%,Youden's指数为0.911。Braden量表评分联合APACHEⅡ评分预测压疮发生的Kappa值为0.876(P=0.035)。Braden量表评分联合APACHEⅡ评分预测压疮发生的AUC大于Braden量表评分预测压疮发生的AUC(Z=6.92,P<0.05)。结论 Braden量表评分联合APACHEⅡ评分能较好地预测压疮的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溃疡 BRADEN量表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中炎性指标水平、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与血流感染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兆玮 苗菲菲 +1 位作者 张红 牟娜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77-481,共5页
目的研究分析血中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内毒素(TEX)炎性指标水平、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 Ⅱ)在细菌性血流感染致脓毒症患者中差异及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10月入住哈励逊国际... 目的研究分析血中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内毒素(TEX)炎性指标水平、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 Ⅱ)在细菌性血流感染致脓毒症患者中差异及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10月入住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重症医学科98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菌种[革兰阴性杆菌组(66例)、革兰阳性球菌组(32例)]、不同严重程度[脓毒症亚组(77例)、脓毒症休克组(21例)]和不同转归[存活组(81例)、死亡组(17例)]血流感染致脓毒症患者24 h内炎性指标(PCT、CRP、TEX)水平和APACHE Ⅱ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在革兰阳性球菌组TEX与APACHE Ⅱ无相关性(P=0.28),革兰阴性杆菌组各炎性指标与APACHE Ⅱ均有相关性;脓毒症休克组和死亡组的各炎性指标和APACHE Ⅱ均高于脓毒症亚组和存活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CT、CRP、TEX对细菌性血流感染致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内毒素 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 脓毒血症 预后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系统Ⅱ在心血管急重症患者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5
7
作者 安涛 周琼 +7 位作者 黄燕 吕蓉 季诗明 苏文婷 邹长虹 张荣成 张宇辉 张健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3年第2期97-99,共3页
目的评估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系统Ⅱ(APACHEⅡ)在心血管急重症患者临床评价中的作用。方法连续入选345例心血管急重症住院患者,进行APACHEⅡ评分,同时检测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大内皮素等临床相关指标,比较患者院内的预... 目的评估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系统Ⅱ(APACHEⅡ)在心血管急重症患者临床评价中的作用。方法连续入选345例心血管急重症住院患者,进行APACHEⅡ评分,同时检测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大内皮素等临床相关指标,比较患者院内的预期病死率和实际病死率。结果 345例患者的实际病死率和预期病死率分别为4.93%和7.85%(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32。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参数———呼吸频率(OR=1.17,95%CI:1.04~1.31,P=0.01)、血钠浓度(OR=0.90,95%CI:0.81~0.99,P=0.03)、血肌酐浓度(OR=1.01,95%CI:1.00~1.02,P<0.01)、白细胞计数(OR=1.18,95%CI:1.05~1.33,P<0.01)与死亡率相关,而非APACHEⅡ评分因素———总蛋白(OR=0.95,95%CI:0.90~0.99,P=0.04)、白蛋白(OR=0.90,95%CI:0.83~0.99,P=0.02)、谷草转氨酶(OR=1.00,95%CI:1.00~1.01,P<0.01)、谷丙转氨酶(OR=1.00,95%CI:1.00~1.001,P=0.01)、NT-proBNP(OR=1.00,95%CI:1.00~1.01,P=0.02)、大内皮素(OR=1.58,95%CI:1.02~2.45,P=0.01)、是否进行机械通气(OR=178.36,95%CI:19.75~1610.72,P<0.01)亦与病死率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钠值(OR=0.846,95%CI:0.740~0.968,P=0.015)、机械通气(OR=358.7,95%CI:27.2~4731.7,P<0.01)与病死率相关。结论 APACHEⅡ模型对心血管急重症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判断作用,但仍有很多不足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系统 重症监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在重症监护病房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8
作者 刘卫珍 罗丽 熊楚梅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0年第1期9-11,共3页
综述了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在重症监护病房护理中的应用情况,提出将其应用于内科系统中还有待于探索。
关键词 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 重症监护病房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评分系统在急诊危重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8
9
作者 任艺 邵旦兵 +7 位作者 刘红梅 张炜 许宝华 唐文杰 杨志洲 孙宝迪 陈娇 聂时南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93-496,共4页
目的急诊分诊是急救工作的重要环节,合理的评分系统能使分诊更科学、高效。文中拟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快速急诊内科评分(rapid emergency medicine score,REMS)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cu... 目的急诊分诊是急救工作的重要环节,合理的评分系统能使分诊更科学、高效。文中拟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快速急诊内科评分(rapid emergency medicine score,REMS)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sⅡ,APACHEⅡ)在评估急诊危重患者预后的性能,并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对急诊科412例患者进行MEWS评分、REM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追踪患者去向和预后,并根据其当次入院后死亡率,比较3种评分与急诊危重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同时通过ROC曲线下面积大小,比较3种评分系统预测预后的性能。结果 3种评分分值越高,死亡危险率越高;MEWS评分、REM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及其95%CI分别为0.750(0.685~0.814)、0.763(0.702~0.825)和0.865(0.814~0.915)。结论 3种评分系统均能预测患者的预后,其预测性能为APACHEⅡ>REMS>MEWS;从成本效益方面综合考虑,MEWS评分更适用于急诊患者的早期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快速急诊内科评分 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急诊科 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对急诊脓毒症患者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9
10
作者 杨时鸿 郑杰超 +2 位作者 仉玮 杨瑞玲 庞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8-100,共3页
目的:评价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预测急诊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0月至2012年11月入住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分院ICU科98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MEWS及APACHEⅡ评分,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评价... 目的:评价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预测急诊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0月至2012年11月入住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分院ICU科98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MEWS及APACHEⅡ评分,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评价对住院病死率的预测效力,通过Spearman检验分析两者相关性及分别与ICU住院时间的相关性。结果:患者的MEWS与APACHEⅡ评分具有相关性(rp=0.266,P=0.008),APACHEⅡ评分对急诊脓毒症患者住院死亡有预测价值(95%CI:0.656—0.875,P=0.000),而MEWS则对患者住院死亡预测不足(95%CI:0.497~0.787,P=0.061)。存活者的ICU住院时间与APACHEⅡ评分(rp=0.273,P=0.014)及MEWS评分(rp=0.383,P=0.000)都具有相关性。结论:MEWS尚不足以作为急诊脓毒症患者病情的预测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apache 急诊 预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性受体-1清除率评估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15
11
作者 罗运山 刘易林 +4 位作者 邓霞梅 张健 李莉 饶明清 罗健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7-70,共4页
目的监测脓毒症休克患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性受体-1(s TREM-1)及s TREM-1清除率(s TREM-1c)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判断预后的价值。方法收集我科2016年1-12月患者共54例,分为好转组和死亡组,通过监测脓毒症休克患者第1、5、7、9天s TREM-1... 目的监测脓毒症休克患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性受体-1(s TREM-1)及s TREM-1清除率(s TREM-1c)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判断预后的价值。方法收集我科2016年1-12月患者共54例,分为好转组和死亡组,通过监测脓毒症休克患者第1、5、7、9天s TREM-1及s TREM-1c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上述指标判断预后的价值。结果两组基线比较APACHEⅡ评分、PCT、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s TREM-1水平呈下降趋势,好转组下降优于恶化组。同样,s TREM-1c在好转组第5、7、9天下降明显高于死亡组(P<0.05),其次,不同时间点PCT、s TREM-1、s TREM-1c及24 h内APACHEⅡ评分AUC依次为s TREM-1 7、APACHEⅡ及s TREM-1 5、PCT、s TREM-1 9、s TREM-1c 9及s TREM-1 1,最小为s TREM-1c5及s TREM-1c 7。结论在临床上可动态监测s TREM-1并进行s TREM-1c分析,比单纯监测s TREM-1可能更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性受体 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性受体清除率 脓毒症休克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评分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在评价心血管疾病危重情况及预测预后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娱 朱俊 +5 位作者 谭慧琼 高鑫 冯广迅 章晏 梁岩 杨艳敏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判断心血管疾病危重情况及预测预后的能力。方法:连续入选1439例心血管重症患者,计算每个人的APACHE-Ⅱ分值和死亡危险性,按分值(〈10分组,10~20分组,〉20分组)和疾...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判断心血管疾病危重情况及预测预后的能力。方法:连续入选1439例心血管重症患者,计算每个人的APACHE-Ⅱ分值和死亡危险性,按分值(〈10分组,10~20分组,〉20分组)和疾病类型(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脏瓣膜病,肺源性心脏病,心肌疾病)分类比较每组实际和预测病死率,以及实际死亡情况和分值之间的关系。结果:R0C曲线下的面积为0.689,诊断价值较低。实际病死亡率随APACHE-Ⅱ分值而增加。除〉20分组和肺源性心脏病预测病死率在实际病死率95%可信区间内,其余预测能力差。结论:APACHE-Ⅱ对于心血管疾病病死率的预测并不理想,应寻找更适合于心血管疾病的评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 心血管疾病 预测病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病患者血脂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涛 李春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43-847,共5页
目的探讨危重病患者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与血脂(blood lipid)浓度的关系,以及血脂浓度对危重病患者28 d死亡的预测能力。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间在... 目的探讨危重病患者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与血脂(blood lipid)浓度的关系,以及血脂浓度对危重病患者28 d死亡的预测能力。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抢救室救治的1 992例危重病人进行前瞻性研究。记录急诊诊断以及血常规、血糖、血气分析、生化检查、肝肾功能及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脂蛋白(LDL)〕浓度。取患者入院24 h内最差生命指标进行APACHEⅡ评分。根据危重症患者28 d生存情况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进行比较。结果与生存组比较,死亡组血浆TC、LDL与HDL浓度降低,TG、TG/HDL比值与APACHEⅡ评分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重症患者血浆TC、LDL、HDL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血浆TG、TG/HDL比值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回归方程,LnOR=-7.28+0.449 APACHEⅡ-0.961 HDL。根据APACHEⅡ评分及血浆HDL浓度判断危重病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5±0.010及0.688±0.021。结论危重病患者易出现低脂血症,APACHEⅡ评分与血脂浓度之间有一定相关性。检测患者入院后24 h内血脂浓度,并结合APACHEⅡ评分,可以更好地帮助临床医师判断危重病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 血脂 代谢 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对危重症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8
14
作者 吴健 李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965-966,共2页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对危重症患者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对60例危重症患者在入ICU24h内测定血清PCT水平,并记录其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和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对危重症患者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对60例危重症患者在入ICU24h内测定血清PCT水平,并记录其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和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比较PCT正常组和异常组两种评分分值的差异并分析血清PCT水平与两种评分的相关性。结果PCT异常组(≥0.5μg/L)APACHEⅡ评分与SOFA评分明显高于PCT正常组(<0.5μg/L)(P<0.05)。血清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呈明显正相关(P<0.05;P<0.01)。结论检测血清PCT对预测MODS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多器官功能障碍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 危重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联合诺顿评分在ICU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敬花 朱明丽 +1 位作者 柴惠红 黄培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6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联合诺顿压疮发生危险因素量化评估(又称NORTON评分)在ICU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杭州市第...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联合诺顿压疮发生危险因素量化评估(又称NORTON评分)在ICU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ICU治疗的130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65)和对照组(n=65)。观察组患者每天进行动态APACHEⅡ及NORTON评分,并根据评分结果调整护理人员配置和实施护理对策;对照组患者按疾病种类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危重患者ICU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压疮发生率、患者或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士自身成就感、压力感及护士长对护理质量检查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ICU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压疮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士对自身的成就感以及护士长对其护理质量检查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压力感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PACHEⅡ评分及NORTON评分的联合应用有利于提高护士对疾病严重程度的评估能力,并指导护理人力的合理调配,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或家属的满意度,提高护士对自身的成就感以及护士长对护理质量检查的满意度,减轻护士的压力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诺顿压疮发生危险因素量化评估 压疮 满意度 成就感 压力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危重症患者凝血功能与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邢绣荣 秦俭 +2 位作者 王晶 孙长怡 杨淑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1424-1426,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危重症患者凝血功能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老年危重症患者95例,测定凝血功能、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和APACHEⅡ评分,分析APACHEⅡ评分与凝血功能、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的关... 目的探讨老年危重症患者凝血功能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老年危重症患者95例,测定凝血功能、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和APACHEⅡ评分,分析APACHEⅡ评分与凝血功能、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的关系。并将患者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的凝血功能、D二聚体和血小板计数。结果死亡组血小板水平显著低于存活组,APACHEⅡ评分、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D二聚体阳性率均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APACHEⅡ评分的升高,PT、INR、APTT、TT、D二聚体阳性率及死亡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计数显著降低,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危重症患者病情越重,凝血功能越差,血小板水平越低,死亡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 凝血功能 血小板计数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预后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病患者循环内皮细胞数和血脂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乔万海 王静 李小珍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86-488,共3页
目的探讨危重病患者循环内皮细胞(CEC)数与血脂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Percoll等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35例危重病患者CEC及常规进行血脂测定,并与2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系统Ⅱ... 目的探讨危重病患者循环内皮细胞(CEC)数与血脂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Percoll等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35例危重病患者CEC及常规进行血脂测定,并与2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系统Ⅱ(APACHEⅡ)对危重病患者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并与CEC数与血脂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危重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EC数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危重病组TG、TC、LDL-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CEC数与TG、TC、LDL-C水平呈负相关(分别为TG:r=-0.396,P<0.05;TC:r=-0.672,P<0.05;LDL-C:r=-0.486,P<0.05)。危重病组APACHEⅡ评分与CEC数呈正相关(r=0.436,P<0.05),与TG、TC、LDL-C水平呈负相关(分别为TG:r=-0.372,P<0.05;TC:r=-0.425,P<0.05;LDL-C:r=-0.477,P<0.05)。结论危重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脂水平下降,血脂值结合循环内皮细胞数可作为评估危重病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 循环内皮细胞 血脂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评分法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并发胰腺感染预测价值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伏添 王学莉 +1 位作者 童智慧 李维勤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9-132,共4页
目的:探讨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Ⅱ(APACHEⅡ)评分和腹部CT胰腺外炎症(EPIC)评分对预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胰腺感染的意义。方法:选取127例SAP病人进行研究,入院24 h内对病人进行SOFA、APACHEⅡ和EPI... 目的:探讨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Ⅱ(APACHEⅡ)评分和腹部CT胰腺外炎症(EPIC)评分对预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胰腺感染的意义。方法:选取127例SAP病人进行研究,入院24 h内对病人进行SOFA、APACHEⅡ和EPIC评分,分析三种评分方法对预测病人病情的价值。结果:感染组病人三种评分均高于非感染组,且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在已并发胰腺感染的SAP病人中,发现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和EPIC评分的AUC数值依次为0.787、0.786、0.765,说明三种评分在感染预后的评估中具有一定的价值。EPIC评分和APACHEⅡ评分的灵敏度相等,均高于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的特异性均高于EPIC评分。将三种评分做Logstic回归分析显示,EPIC评分对SAP并发胰腺感染有预测价值(P<0.05)。结论:三种评分法对SAP病人的感染预后评估有一定的价值。EPIC评分为SAP并发胰腺感染的危险因素,具有预测作用,可帮助临床早期采取必要的临床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胰腺感染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 序贯器官衰竭评估 腹部CT胰 腺外炎症 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