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草对滇中苹果园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杨金鹏 牟兰 +5 位作者 仇嘉悦 吴宗烨 张鑫亮 张美艳 蔡明 黄必志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9-428,共10页
为探究不同生草处理对滇中苹果园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南方果园常见的光叶紫花苕(Vicia villosa),菊苣(Cichorium intybus)和鼠茅草(Vulpia myuros)3种牧草,以自然生草(CK1)和清耕(每月人工除草一次,CK2)处... 为探究不同生草处理对滇中苹果园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南方果园常见的光叶紫花苕(Vicia villosa),菊苣(Cichorium intybus)和鼠茅草(Vulpia myuros)3种牧草,以自然生草(CK1)和清耕(每月人工除草一次,CK2)处理为对照,测定0~30 cm耕层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结果表明,与清耕相比,人工生草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光叶紫花苕处理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脲酶活性显著提高,增幅分别为12.70%,45.30%,45.45%。土壤微生物群落数量以菊苣处理提升显著,细菌数量增幅为42.76%(较CK1),49.02%(较CK2);真菌数量增幅为49.76%(较CK1),42.28%(较CK2)。土壤微生物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子囊菌门(Ascomycota)占据主导地位,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主导了酶活性对土壤酸碱度的响应。此外,土壤含水量、pH、全氮及全钾含量是影响滇中苹果园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重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生草 土壤理化性状 土壤酶活性 土壤微生物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色期苯丙噻二唑处理对‘霞多丽’葡萄果实氨基酸构成及其降解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关茹文 陈春霞 +6 位作者 张煜 韩雨岐 王建峰 王斐斐 王慧珺 王波 蒋玉梅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7,共10页
为探究苯丙噻二唑(benzothiadiazole,BTH)处理对葡萄生长过程中果实氨基酸积累及其降解代谢的影响,以‘霞多丽’葡萄为实验植株,果实转色期喷施50 mg/L BTH,花后60 d开始每10 d采集1次样品直至果实成熟(花后110 d),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为探究苯丙噻二唑(benzothiadiazole,BTH)处理对葡萄生长过程中果实氨基酸积累及其降解代谢的影响,以‘霞多丽’葡萄为实验植株,果实转色期喷施50 mg/L BTH,花后60 d开始每10 d采集1次样品直至果实成熟(花后110 d),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固相微萃取联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别分析果实的葡萄糖、果糖、蔗糖、有机酸和氨基酸含量,以及氨基酸降解代谢相关酶活性和相应香气产物。结果表明:谷氨酸、精氨酸和脯氨酸是‘霞多丽’葡萄果实的主要氨基酸,BTH处理可促进果实氨基酸积累,抑制果实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生成,提高成熟果实的酒石酸和柠檬酸含量,降低苹果酸含量;同时,BTH处理抑制了果实游离态支链脂肪族香气化合物的生成,增强了成熟葡萄的氨基酸转移酶(aminotransferase,AT)、醇酰基转移酶(alcohol acyltransferase,AAT)和丙酮酸脱羧酶活力,改变了氨基酸总量与乙醇脱氢酶活力的相关性及AT和AAT活力与单糖和有机酸含量的相关性,进而影响了氨基酸代谢香气物质的生成。研究结果可为BTH调控葡萄品质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及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噻二唑 ‘霞多丽’葡萄 氨基酸 降解代谢酶活 香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润土与生物炭配施对风沙土壤磷相关酶活性及供磷能力的影响
3
作者 龙青 赵雪淞 +3 位作者 王力恒 高传俊 陈超 王雪松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1期137-142,共6页
研究了不同蒙脱石含量的膨润土和生物炭不同比例配施对风沙土壤磷相关酶活性、磷有效性及植物磷吸收量和植物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二者配施能显著提高土壤磷相关酶活性和磷有效性以及植物磷吸收量和植物干重,且蒙脱石含量和生物炭施... 研究了不同蒙脱石含量的膨润土和生物炭不同比例配施对风沙土壤磷相关酶活性、磷有效性及植物磷吸收量和植物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二者配施能显著提高土壤磷相关酶活性和磷有效性以及植物磷吸收量和植物干重,且蒙脱石含量和生物炭施用量二者之间交互作用显著,膨润土中蒙脱石含量为83.5%、生物炭施加量为1200 kg/hm 2时效果最佳。冗余分析表明有机碳是影响植物磷吸收最重要的因子,PHY活性与土壤性质之间的相关性最强。结构方程模型表明,碱性磷酸酶活性提高与生物炭有关,酸性磷酸酶活性提高与膨润土有关,植酸酶和磷酸二酯酶活性提高与生物炭和膨润土均有关;PHY和ALP对有效磷含量和植物磷吸收具有显著正效应。表明膨润土和生物炭配施可以通过提高风沙土壤ALP和PHY活性来提高土壤供磷能力,其中生物炭的贡献最大。合理选择膨润土中蒙脱石含量和生物炭施加量可以更有效地增加植物生物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沙土 膨润土生物炭配施 磷相关酶活性 磷吸收 磷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氮胁迫对翘嘴鳜幼鱼抗氧化酶、消化酶活性及应激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孙阿君 丁炜东 +2 位作者 曹丽萍 曹哲明 邴旭文 《水产科技情报》 2024年第1期44-51,共8页
为了解氨氮胁迫下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幼鱼肝脏、胃抗氧化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响应机制,以体质量为(15.27±0.67)g的翘嘴鳜幼鱼为研究对象,探讨了6个氨氮胁迫质量浓度(0、10、20、30、40、50 mg/L)下肝脏和胃中谷胱甘肽(GSH)、... 为了解氨氮胁迫下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幼鱼肝脏、胃抗氧化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响应机制,以体质量为(15.27±0.67)g的翘嘴鳜幼鱼为研究对象,探讨了6个氨氮胁迫质量浓度(0、10、20、30、40、50 mg/L)下肝脏和胃中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脂质过氧化物(LPO)、胃蛋白酶(pepsin)、胃淀粉酶(AMS)、胃脂肪酶(LPS)的活性和IL-1β、IL-8、TNF-α、HSP90α等应激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氨氮质量浓度的提高,肝脏抗氧化相关酶中的SOD、CAT、GSH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LPO活性呈逐渐升高的趋势,IL-1β、HSP90α基因表达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TNF-α表达量呈逐渐升高的趋势,IL-8表达量呈降低-升高-降低的趋势;胃消化酶中的胃蛋白酶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AMS和LPS活性呈逐渐升高的趋势。结果表明,在低浓度氨氮胁迫条件下,鱼体通过诱导抗氧化酶活性升高和应激相关基因表达上调来应对氧化应激损伤,同时诱导升高胃消化酶活性为机体提供能量,而高浓度氨氮胁迫则抑制了抗氧化酶活性和HSP90α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氮胁迫 翘嘴鳜 抗氧化酶 消化酶 炎症相关基因 酶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颗粒饲料中添加扇贝肽对大黄鱼稚鱼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和抗氧化力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艾庆辉 王云涛 +2 位作者 张健敏 刘家辉 麦康森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5-156,共12页
为了评估在人工微颗粒饲料中添加扇贝肽(Scallop peptide)对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稚鱼的生长性能、摄食相关基因表达、消化酶活性、抗氧化力和炎症基因表达的影响。本实验以初始体质量(8.16±0.84)mg的大黄鱼稚鱼为研究对象... 为了评估在人工微颗粒饲料中添加扇贝肽(Scallop peptide)对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稚鱼的生长性能、摄食相关基因表达、消化酶活性、抗氧化力和炎症基因表达的影响。本实验以初始体质量(8.16±0.84)mg的大黄鱼稚鱼为研究对象,在饲料中分别添加0%、0.05%、0.1%和0.2%的扇贝肽,共配制4种等氮(粗蛋白54.15%)等脂(粗脂肪16.52%)的人工微颗粒饲料,进行为期30 d的摄食生长实验。研究表明,饲喂0.1%扇贝肽饲料稚鱼的FBL(终末体长)、FBW(终末体质量)和SGR(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摄食相关基因表达方面,与对照组的相比,人工微颗粒饲料中添加0.1%扇贝肽可显著提高大黄鱼稚鱼的npy(神经肽Y)和ghrelin(饥饿素)的mRNA表达量,相应地,当稚鱼被饲喂含有0.1%扇贝肽的饲料时,稚鱼的tr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leptin(瘦素)的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在消化酶活性方面,饲喂0.1%扇贝肽饲料稚鱼的胰腺段和肠段的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饲喂0.05%扇贝肽饲料的稚鱼胰腺段的胰蛋白活性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肠道发育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在人工微颗粒饲料中添加0.1%扇贝肽可以显著提高稚鱼肠道刷状缘的LAP(亮氨酸氨基肽酶)和AKP(碱性磷酸酶活性)活性(P<0.05)。在抗氧化力方面,与对照组相比,人工微颗粒饲料中添加0.1%扇贝肽可显著提高稚鱼内脏团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且降低稚鱼内脏团丙二醛(MDA)的含量(P<0.05)。饲喂0.1%扇贝肽饲料稚鱼的内脏团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活性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炎症基因表达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添加0.1%和0.2%扇贝肽饲料可显著降低稚鱼的il-1β(白介素-1β)、il-6(白介素-6)和il-8(白介素-8)的mRNA表达量(P<0.05)。综上所述,在人工微颗粒饲料中添加0.1%扇贝肽可以增强促食因子的mRNA表达量、抑制厌食因子的mRNA表达量、增强消化酶活性、提高抗氧化力及缓解炎症反应,最终提高大黄鱼稚鱼的生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稚鱼 扇贝肽 摄食相关基因 消化酶活性 抗氧化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寡糖诱导黄瓜抗灰霉病效果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董梓慧 马青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31-1139,共9页
为了研究海藻酸寡糖对黄瓜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及诱导抗病机理,以黄瓜感病品种3叶期植株为试材,通过盆栽试验、酶活测定法和实时荧光定量,测定接菌后0~48 h内,黄瓜叶片的防御相关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 为了研究海藻酸寡糖对黄瓜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及诱导抗病机理,以黄瓜感病品种3叶期植株为试材,通过盆栽试验、酶活测定法和实时荧光定量,测定接菌后0~48 h内,黄瓜叶片的防御相关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信号转导途径关键基因表达量(茉莉酸途径关键基因JAR1和EIN2;水杨酸途径关键基因NPR1和PR1)。结果表明:(1)海藻酸寡糖的最佳诱导浓度为50 mg/L,诱导时间为3 d,防效可达66.75%;(2)防御相关酶的活性均显著提高;(3)水杨酸途径关键基因NPR1和PR1相对表达量均上调。可见海藻酸寡糖通过激发水杨酸信号转导,提高植株体内防御相关酶活,增加植株抗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寡糖 诱导抗病性 信号转导途径 防御相关酶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合细菌沼泽红假单胞菌Atp2蛋白对水稻生长及抗逆的影响
7
作者 陈春燕 黄强 +5 位作者 吴希阳 覃莹菲 谭新球 刘勇 陈岳 张德咏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632-2640,共9页
【目的】探究光合细菌沼泽红假单胞菌PSB06 Atp2蛋白对水稻生长、防御酶活性及防御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为生防菌在水稻上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水稻品种CO-39为试验材料,用0(蒸馏水,CK)、20和50μg/mL Atp2蛋白3种处... 【目的】探究光合细菌沼泽红假单胞菌PSB06 Atp2蛋白对水稻生长、防御酶活性及防御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为生防菌在水稻上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水稻品种CO-39为试验材料,用0(蒸馏水,CK)、20和50μg/mL Atp2蛋白3种处理液对水稻种子和叶片进行处理,对生长14d的水稻体内叶绿素a/b和过氧化氢(H_(2)O_(2))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氨肽还原酶(GR)、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等水稻防御酶活性进行检测;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水稻体内防御相关基因(OsWRKY70、OsLOX1、OsAOS2、OsPR1a、OsCHT1和OsPAL1)的转录水平。【结果】与CK相比,Atp2蛋白处理水稻叶片后,其体内叶绿素a/b显著(P<0.05,下同)或极显著(P<0.01,下同)升高,而处理种子后叶绿素a/b无显著变化(P>0.05);Atp2蛋白处理后水稻体内H_(2)O_(2)含量均升高,其中处理叶片后H_(2)O_(2)含量极显著升高;Atp2蛋白处理后水稻体内POD和CAT活性显著或极显著下降;Atp2蛋白处理后水稻体内SOD、GR和PAL活性均极显著升高;Atp2蛋白处理种子后水稻体内PPO活性显著或极显著升高,而处理叶片后PPO活性显著或极显著下降。Atp2蛋白处理后水稻防御相关基因OsWRKY70、OsLOX1、OsAOS2(50μg/mL Atp2蛋白处理水稻叶片外)、OsPR1a和OsCHT1表达均上调,其中OsWRKY70、OsLOX1和OsCHT1基因表达显著或极显著上调;Atp2蛋白处理种子后OsPAL1基因表达极显著上调,而处理叶片后OsPAL1基因表达极显著下调。【结论】沼泽红假单胞菌PSB06 Atp2蛋白对水稻有较好的促生抗逆效果,具有推广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细菌 沼泽红假单胞菌 水稻 Atp2蛋白 防御酶活 防御相关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核7号’去皮种仁多酚含量、抗氧化活性与多酚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关系分析
8
作者 姜熠 潘学军 +3 位作者 洪艳阳 史斌斌 李雪 张文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7,共8页
本实验以优良泡核桃品种‘黔核7号’为对象,研究去皮种仁发育过程中总酚、总黄酮、单体酚含量和酚类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以及与体外抗氧化活性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种仁中总酚、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在发育过程中均呈上升趋势,... 本实验以优良泡核桃品种‘黔核7号’为对象,研究去皮种仁发育过程中总酚、总黄酮、单体酚含量和酚类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以及与体外抗氧化活性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种仁中总酚、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在发育过程中均呈上升趋势,于果实成熟期达到最大值,总酚、总黄酮含量分别为0.05 mg/g(没食子酸当量,以鲜质量计)和0.03 mg/g(芦丁当量,以鲜质量计);果实成熟期铁离子还原能力(ferric ion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FRAP)为0.019 mmol/g,1,1-二苯基-2-苦肼基(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S)阳离子自由基半清除浓度分别为43.57 mg/mL和16.86 mg/mL。在种仁中鉴定出8种单体酚,各单体酚含量变化差异大,总体来看,在成熟后期都有所降低,但平均含量以丁香酸最高,儿茶素次之,阿魏酸最低。总酚、没食子酸、咖啡酸、阿魏酸、槲皮素含量与FRAP呈正相关,儿茶素、丁香酸、芦丁含量与DPPH自由基、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呈正相关。代谢酶活性分析表明,伴随种仁的发育分支酸变位酶(chorismate mutase,CM)、分支酸合成酶(chorismate synthase,CS)、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 lyase,PAL)活性在种仁充实期达到最高,肉桂酸4-羟化酶(cinnamate 4-hydroxylase,C4H)活性变化规律呈“N”字型,并在成熟后期达到最大,4-香豆酸-Co A连接酶(4-coumarate coenzyme A ligase,4CL)、查耳酮合酶(chalcone synthase,CHS)和查耳酮异构酶(chalcone isomerase,CHI)活性快速下降后在成熟期略有回升;总酚、没食子酸、咖啡酸、阿魏酸、槲皮素与CM、PAL、C4H呈正相关,与CS、4CL、CHS、CHI呈负相关,丁香酸、芦丁与CS呈正相关。综上所述,泡核桃‘黔核7号’去皮种仁在完熟期多酚类物质含量、抗氧化性都较高。本研究可为泡核桃种仁食品性功能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核桃 种仁 多酚类化合物 抗氧化活性 多酚代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喀斯特地区马尾松人工林土壤酶活性和GRSP含量特征分析
9
作者 宋雪红 郑睿 武燕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11期51-58,共8页
为科学掌握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环境特征,进而制定合理的人工林管理措施,促进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土壤肥力恢复,选取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的马尾松人工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中龄林、近熟林和成过熟林3种龄组及土层变化对土壤酶活性、球囊霉... 为科学掌握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环境特征,进而制定合理的人工林管理措施,促进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土壤肥力恢复,选取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的马尾松人工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中龄林、近熟林和成过熟林3种龄组及土层变化对土壤酶活性、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GRSP)含量的影响,并分析二者与土壤物理性质及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1)龄组变化对土壤酶活性有显著影响,0~20 cm土层4种土壤酶活性均随林龄的增加而升高,该土层马尾松人工林土壤蔗糖酶活性在中龄林、近熟林和成过熟林中分别为8.85,10.42和11.98 mg·(g·d)-1,磷酸酶活性分别为0.54,0.57和0.69 mg·(g·h)-1,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为2.58,3.15和4.40 mL·(g·min)-1,成过熟林土壤蔗糖酶活性显著高于中龄林,成过熟林土壤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高于中龄林和近熟林。(2)土层变化对土壤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有显著影响,相同龄组下,中龄林和近熟林土壤磷酸酶活性表现为20~40 cm土层显著低于0~20 cm土层,分别下降29.63%和50.88%;成过熟林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表现为20~40 cm土层显著低于0~20 cm土层25.00%。(3)0~20 cm土层和20~40 cm土层EE-GRSP和T-GRSP含量在3种龄组间大小关系均表现为中龄林>成过熟林>近熟林,其中0~20 cm土层中龄林T-GRSP含量为3.56 mg·g-1,显著高于近熟林52.14%。(4)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土壤酶活性的主要因素有容重、孔隙度、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和碱解氮含量,而GRSP含量主要受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综上,龄组变化对马尾松人工林土壤酶活性产生了显著影响,且土壤磷酸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和GRSP含量与土壤养分和理化性质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说明在喀斯特生态脆弱区采用马尾松人工林造林模式可以通过调整马尾松龄组构成和相应的土壤养分含量变化来促进喀斯特退化地区土壤质量和肥力的恢复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马尾松人工林 土壤酶活性 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GR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MCP对库尔勒香梨采后活性氧相关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学文 张辉 +3 位作者 逄焕明 王静 王涛涛 陈小华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167-2171,共5页
【目的】研究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处理延缓库尔勒香梨采后衰老的机理,为香梨保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库尔勒香梨(Pyrus sinkiangensisYu)为试材,研究1-甲基环丙烯处理对香梨果实贮藏期间活性氧代谢相关酶活... 【目的】研究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处理延缓库尔勒香梨采后衰老的机理,为香梨保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库尔勒香梨(Pyrus sinkiangensisYu)为试材,研究1-甲基环丙烯处理对香梨果实贮藏期间活性氧代谢相关酶活性、超氧阴离子(O2.-)、丙二醛(MDA)、果皮色调角(h°)的影响。【结果】贮藏前期,1-MCP处理抑制了香梨果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后期提高了POD的活性。整个贮藏期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低于对照;1-MCP处理果实丙二醛(MDA)含量低于对照果实;1-MCP处理在贮藏前期抑制超氧阴离子的产生,保持了较高的果实色调角。【结论】1-甲基环丙烯处理能够有效降低香梨活性氧产生速率,延缓果实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梨 1-甲基环丙烯 活性氧相关酶 丙二醛 超氧阴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果实成熟过程中活性氧和线粒体呼吸代谢相关酶的变化 被引量:26
11
作者 阚娟 王红梅 +1 位作者 金昌海 黄力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75-279,共5页
以"雨花三号"水蜜桃为试样,研究了桃果实活性氧和线粒体呼吸代谢相关酶的变化对果实成熟衰老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桃果实成熟过程中硬度下降较快,呼吸强度有明显的高峰,并且果实硬度的快速变化期要明显早于呼吸高峰期。随着... 以"雨花三号"水蜜桃为试样,研究了桃果实活性氧和线粒体呼吸代谢相关酶的变化对果实成熟衰老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桃果实成熟过程中硬度下降较快,呼吸强度有明显的高峰,并且果实硬度的快速变化期要明显早于呼吸高峰期。随着桃果实成熟衰老的加剧,果实内活性氧量有累积趋势。桃果实成熟过程中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SDH)、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CCO)、H+-ATPase酶和Ca2+-ATPase酶活性在成熟后期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线粒体的钙含量却增大。活性氧代谢与线粒体内代谢联系紧密,它们是影响果实衰老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果实 成熟 活性氧 线粒体呼吸代谢相关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有机肥对烤烟生长及相关防御性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6
12
作者 肖相政 刘可星 +2 位作者 张志红 刘亮 廖宗文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5-179,共5页
为研究生物有机肥FBOF1和FBOF2在烤烟上的应用效果及对相关防御性酶活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GFP)基因和抗生素对生物有机肥中特定功能微生物进行了标记,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功能微生物在根围土壤... 为研究生物有机肥FBOF1和FBOF2在烤烟上的应用效果及对相关防御性酶活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GFP)基因和抗生素对生物有机肥中特定功能微生物进行了标记,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功能微生物在根围土壤中的定殖情况,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烤烟叶面积等生物量指标以及PPO、POD、PAL、LOX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能促进烟叶生长,叶面积、株高、鲜质量、干质量等生物量指标增加,30 d时叶面积分别增加26.20%和30.87%,与对照相比达到显著水平,鲜质量增加30.60%和36.72%,干质量分别增加47.93%和23.97%;施用生物有机肥还可改善土壤养分状况,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增加碱解氮、速效钾、全磷等养分供应水平;同时研究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后其功能微生物能在根围土壤有效定殖,对有害病原微生物青枯菌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施用生物有机肥能提高烤烟初期防御性酶活性,增强植株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能力,施用生物有机肥7 d后,PPO活性分别增加38.1%和35.8%,LOX活性增加19.6%和17.5%,而PAL活性增加2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有机肥 烤烟 应用效果 防御性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硒对樱桃番茄贮藏品质及3种活性氧代谢酶的影响 被引量:17
13
作者 刘慧 张静林 +4 位作者 刘杰超 张光弟 方海田 叶林 焦中高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256-261,共6页
为探寻施硒对樱桃番茄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并确定其适宜的处理浓度,在樱桃番茄发育过程中分次冲施不同浓度硒肥,分析番茄果实采收时及在贮藏过程中果实硬度、色泽、乙烯释放量、糖、酸、V_C含量及活性氧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 为探寻施硒对樱桃番茄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并确定其适宜的处理浓度,在樱桃番茄发育过程中分次冲施不同浓度硒肥,分析番茄果实采收时及在贮藏过程中果实硬度、色泽、乙烯释放量、糖、酸、V_C含量及活性氧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采收时2 mg/L硒处理的樱桃番茄果实硬度、可溶性糖含量、V_C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增加了7.98%、5.29%和11.32%,并在贮藏过程中始终维持较高含量;同时2 mg/L硒处理提高了采后果实过氧化物酶活性(40.01~64.24 U/g)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36.94~186.39 U/g);并在乙烯释放高峰时期(21 d)抑制乙烯释放量至8.01μL/kg·h,延缓了樱桃番茄果实的采后衰老。而3 mg/L硒处理在贮藏42 d时对果实的活性氧代谢酶表现出负面影响,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分别低于对照组11.93%、23.09%和31.01%,不利于维持番茄果实的贮藏品质。2 mg/L为适宜的采前硒处理浓度,可以提升樱桃番茄果实品质及贮藏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番茄 贮藏 品质 活性氧代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类血清中免疫相关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冰心 叶均安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28,36,共3页
本文主要根据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虾类血清中免疫相关酶的研究成果,对酚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菌酶等几种主要的免疫相关酶指标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虾类的免疫机制提供依据。
关键词 血清 免疫相关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干旱胁迫和复水后3个杨树品种叶片部分生理指标变化及抗旱性评价 被引量:29
15
作者 杨淑红 宋德才 +2 位作者 刘艳萍 杨清淮 朱延林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5-73,共9页
以美洲黑杨品种‘2025’(Populus×deltoides‘2025’)及其2个芽变彩叶品种‘全红杨’(P.×deltoides‘Quanhong’)和‘中红杨’(P.×deltoides‘Zhonghong’)当年生嫁接苗为实验材料,对土壤干旱胁迫0、4、7、14、21和28 d... 以美洲黑杨品种‘2025’(Populus×deltoides‘2025’)及其2个芽变彩叶品种‘全红杨’(P.×deltoides‘Quanhong’)和‘中红杨’(P.×deltoides‘Zhonghong’)当年生嫁接苗为实验材料,对土壤干旱胁迫0、4、7、14、21和28 d以及复水7 d后叶片中MDA含量及PPO、SOD、CAT和POD活性的变化以及MDA含量与4种酶活性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3个品种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3个品种的MDA含量总体呈增加趋势,并在处理的中期和后期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各自的对照;PPO和SOD活性总体上先升高后降低,均在处理的前期和中期高于各自的对照;‘中红杨’和‘2025’的CAT活性先升高后下降,而‘全红杨’的CAT活性持续下降,均在处理14 d后极显著或显著低于各自的对照;‘全红杨’和‘2025’的POD活性先降低后升高且均低于各自的对照,而‘中红杨’的POD活性则呈波动趋势但总体上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复水7 d后,3个品种的MDA含量均有所降低,而PPO和CAT活性均有所提高;‘全红杨’和‘2025’的SOD和POD活性升高,而‘中红杨’的SOD和POD活性则降低。在土壤干旱胁迫条件下,仅‘全红杨’的PPO和CAT活性与MDA含量以及‘中红杨’的CAT活性与MDA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各品种的其他酶活性与MDA含量均无显著相关性。‘全红杨’、‘中红杨’和‘2025’的平均隶属函数值分别为0.482、0.527和0.533,据此判断3个品种中‘2025’的抗旱性最强、‘全红杨’的抗旱性最弱。3个品种抗旱性与各生理指标的关联度均大于0.64,其中与CAT和PPO活性的关联度分别为0.793和0.761,因而,可将CAT和PPO活性作为评价杨树品种抗旱性的首选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品种 干旱胁迫 保护酶活性 抗旱性 隶属函数法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量对小麦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和子粒蛋白质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4
16
作者 孟维伟 王东 于振文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17,共8页
在2003~2004年和2004~2005年小麦生长季,以强筋小麦济麦20为材料,分别设置N 0、96、168、240、276kg/hm25个施氮量处理和0、96、168、240 kg/hm24个施氮量处理,研究不同施氮量对小麦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和子粒蛋白质品质的影响。两年度... 在2003~2004年和2004~2005年小麦生长季,以强筋小麦济麦20为材料,分别设置N 0、96、168、240、276kg/hm25个施氮量处理和0、96、168、240 kg/hm24个施氮量处理,研究不同施氮量对小麦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和子粒蛋白质品质的影响。两年度的试验结果均表明,在一定施氮量范围内,随施氮量增加,公顷穗数、穗粒数、蛋白质含量、子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均显著升高;继续增加施氮量子粒产量显著降低,公顷穗数、穗粒数、蛋白质产量降低或无显著差异。其中2004~2005年生长季,在0~168 kg/hm2施氮量范围内,随施氮量增加,旗叶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开花21d后的旗叶內肽酶(EP)活性、旗叶游离氨基酸含量、子粒醇溶蛋白含量、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和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LMW-GS)含量、HMW-GS/LMW-GS比值、子粒蛋白质含量、公顷穗数和穗粒数、子粒产量均显著升高,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延长;继续增加施氮量至240 kg/hm2,GS活性无显著变化,但开花21 d后的EP活性、ω-醇溶蛋白、α-醇溶蛋白、HMW-GS、LMW-GS和子粒蛋白质含量仍显著提高,面团稳定时间继续延长,子粒产量显著降低。说明施氮过多对小麦氮素同化和产量无益;提高开花后旗叶GS活性和灌浆后期旗叶EP活性,有利于HMW-GS和LMW-GS的积累及HMW-GS/LMW-GS比值的提高。适量施氮不仅提高了子粒灌浆所需氮源的供给能力,而且显著增加公顷穗数和穗粒数,扩大了单位面积库容,增加了单位面积上的氮素和光合产物在子粒中的贮存,这是适量施氮实现子粒品质和产量同步提高的生理原因。本试验条件下高产优质高效的施氮量为168~24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施氮量 氮代谢相关酶活性 蛋白质品质 氮肥农学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核桃叶片多酚含量与相关酶活性及抗氧化能力的关系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睿 史斌斌 +2 位作者 张文娥 李雪 潘学军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77-684,共8页
以铁核桃‘黔核7号’叶片为试材,研究了叶片发育过程中多酚含量、多酚代谢相关酶活性、抗氧化能力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调控关系。结果表明:(1)‘黔核7号’叶片中酚酸和黄酮类物质是主要的抗氧化多酚;DAPHS、PAL、C4H和4CL等4种酶在多酚... 以铁核桃‘黔核7号’叶片为试材,研究了叶片发育过程中多酚含量、多酚代谢相关酶活性、抗氧化能力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调控关系。结果表明:(1)‘黔核7号’叶片中酚酸和黄酮类物质是主要的抗氧化多酚;DAPHS、PAL、C4H和4CL等4种酶在多酚合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叶片发育后期多酚分解代谢相关酶(POD,PPO)活性较高,且PPO在多酚氧化中起主要作用。(2)叶片发育进程中,叶片多酚提取液对ABTS及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总体表现为降低趋势,而对FRAP和铁氰化钾还原能力(PFRAP)则表现为上升趋势。(3)叶片发育进程中,其酚酸含量与PAL和C4H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DAPHS活性的正相关性也较高;PPO活性与酚酸及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4)叶片酚酸含量与4种抗氧化能力指标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合成酶中的PAL、C4H和CHI活性与抗氧化能力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也强于其他酶,其中与ABTS及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呈正相关关系,与FRAP和PFRAP呈负相关关系;而氧化酶PPO和POD活性与ABTS及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呈负相关关系,与FRAP和PFRAP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叶片 多酚 多酚代谢酶 抗氧化活性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对长江华溪蟹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秦圣娟 秦琴 +1 位作者 金芬芬 王兰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65-767,共3页
采用浸浴法研究了镉(Cd2+)对长江华溪蟹Sinopotamon yangtsekiense免疫系统相关酶的影响。Cd2+处理组浓度分别为7.25mg/L、14.5mg/L、29mg/L、58mg/L和116mg/L,同时设对照组。分别在Cd2+处理24h、48h、72h和96h取血清进行酚氧化酶(PO)... 采用浸浴法研究了镉(Cd2+)对长江华溪蟹Sinopotamon yangtsekiense免疫系统相关酶的影响。Cd2+处理组浓度分别为7.25mg/L、14.5mg/L、29mg/L、58mg/L和116mg/L,同时设对照组。分别在Cd2+处理24h、48h、72h和96h取血清进行酚氧化酶(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活力测定。结果显示,在相同处理时间,随着Cd2+浓度增加,PO和SOD活力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且分别于24h、7.25mg/L和96h、14.5mg/L时达到最大值。当处理浓度相同、作用时间延长时,ACP活力先升后降,且在48h、58mg/L时升至最高,AKP活力则持续上升。表明Cd2+对长江华溪蟹免疫相关酶活力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且其作用和效果具有浓度及时间效应。PO和SOD活力变化能够灵敏反映Cd2+对水生动物的胁迫程度,可作为指示镉污染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华溪蟹 血清 免疫相关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秋葵果实发育过程中细胞壁组成成分、糖代谢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瑶瑶 严良文 +4 位作者 刘建汀 刘智成 余洁 郑作芸 朱海生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17-1224,共8页
以黄秋葵(Abelmoschus esculentus L.)卡里巴和油绿一号果实为试验材料,测定果实发育过程中细胞壁组成成分、糖分积累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并对纤维素含量与纤维素代谢酶活性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两个品种黄秋葵果实的适宜采收期... 以黄秋葵(Abelmoschus esculentus L.)卡里巴和油绿一号果实为试验材料,测定果实发育过程中细胞壁组成成分、糖分积累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并对纤维素含量与纤维素代谢酶活性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两个品种黄秋葵果实的适宜采收期为花后6~7 d,在果实发育过程中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含量均先上升后下降,纤维素含量不断上升,纤维素合酶(CesA)和纤维素酶(Kor)活性不断上升,蔗糖合酶(SS-I)、内切葡聚糖酶(Cx)和外切葡聚糖酶(C1)活性先升高后降低,β-葡萄糖苷酶(β-GC)活性不断降低。卡里巴果实中木质素、半纤维素、纤维素含量和纤维素代谢相关酶活性均高于油绿一号。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CesA和Kor酶活性与纤维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β-GC酶活性与纤维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糖分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两个品种果实中的蔗糖含量均呈上升趋势,果糖与葡萄糖的含量均在花后6 d达到峰值,果实中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蔗糖转化酶(SAI、BAI、NI)活性的峰值期均出现在果实老化前。综上所述,纤维素含量不断增加是影响黄秋葵果实老化的主要因素,CesA、Kor和β-GC为参与纤维素代谢的关键酶类,蔗糖代谢酶参与了黄秋葵果实的成熟老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秋葵 果实发育 细胞壁组成成分 糖代谢 糖代谢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不同近缘种籽粒蛋白质积累及其关键酶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建辉 荆奇 +3 位作者 石祖梁 姜东 曹卫星 戴廷波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53-1058,共6页
为明确小麦不同近缘种籽粒蛋白质积累的演进规律,以二倍体野生一粒小麦(T.boeoticum)、栽培一粒小麦(T.monococcum)、节节麦(Ae.tauschii)和黑麦(S.cereale),四倍体野生二粒小麦(T.dicoccoides)、栽培二粒小麦(T.dicoccum)和硬粒小麦(T.... 为明确小麦不同近缘种籽粒蛋白质积累的演进规律,以二倍体野生一粒小麦(T.boeoticum)、栽培一粒小麦(T.monococcum)、节节麦(Ae.tauschii)和黑麦(S.cereale),四倍体野生二粒小麦(T.dicoccoides)、栽培二粒小麦(T.dicoccum)和硬粒小麦(T.durum),六倍体普通小麦(T.aestivum)扬麦9号、豫麦34和扬麦158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小麦不同近缘种籽粒蛋白质积累的动态变化及相关酶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与六倍体普通小麦相比,二倍体和四倍体材料籽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低,但蛋白质含量高,其灌浆初期氮代谢能力比较强,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GPT)活性较高,蛋白质积累速度快;除黑麦外,其他二倍体和四倍体材料蛋白质合成关键酶活性下降早而快,在灌浆中后期低于普通小麦,蛋白质积累的功能期较短。因此,普通小麦灌浆后期较高的氮代谢酶活性和较长的持续期是提高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合成的重要生理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近缘种 蛋白质含量与产量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