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QM算法的通信电源智能管理系统设计
1
作者 常耀东 孟梓鸿 《通信电源技术》 2024年第15期95-97,共3页
在现代通信系统中,电源管理的效率和智能化水平直接影响到系统的稳定性和能效。主动队列管理(Active Queue Management,AQM)算法作为一种先进的网络数据流控制技术,通过动态调整队列的行为来优化数据传输和降低延迟。该算法主要用于改... 在现代通信系统中,电源管理的效率和智能化水平直接影响到系统的稳定性和能效。主动队列管理(Active Queue Management,AQM)算法作为一种先进的网络数据流控制技术,通过动态调整队列的行为来优化数据传输和降低延迟。该算法主要用于改善网络拥塞,但近年来被引入通信电源管理,用于优化电源的分配和使用,增强系统的响应能力和效率。文章设计一个基于AQM算法的通信电源智能管理系统,详细阐述系统的需求、架构设计以及模块划分,并通过系统集成与应用测试验证设计的有效性。通过引入AQM算法,设计系统能够实现电源管理的动态优化,从而提升整个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队列管理(aqm)算法 通信电源 智能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时滞TCP/AQM系统的滑模控制 被引量:8
2
作者 王宏伟 钱晓龙 +1 位作者 井元伟 刘晓平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1-165,共5页
针对具有非匹配不确定项和输入时滞的TCP线性化动态系统进行特殊线性变换,将原不确定时滞系统转化为无时滞系统.在新坐标下,基于滑模控制(SMC)设计了一种主动队列管理(AQM)算法.根据滑模到达条件设计了一种控制策略,基于LMI技术给出线... 针对具有非匹配不确定项和输入时滞的TCP线性化动态系统进行特殊线性变换,将原不确定时滞系统转化为无时滞系统.在新坐标下,基于滑模控制(SMC)设计了一种主动队列管理(AQM)算法.根据滑模到达条件设计了一种控制策略,基于LMI技术给出线性滑动超平面的设计方法,通过Lyapunov函数证明了系统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使队列长度快速收敛到设定值,同时维持较小的队列振荡,尤其是在网络条件变化的情况下,该方法优于传统的滑模控制,能实现准确的跟踪,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队列管理(aqm) 拥塞控制 滑模控制 非匹配不确定 线性矩阵不等式(LMI)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Blue:一种带加速因子的自适应AQM算法 被引量:3
3
作者 陈伟杰 王万良 +1 位作者 蒋一波 郑建炜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79-483,共5页
该文在分析SBlue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带加速因子的自适应AQM算法SABlue(Self-tune AccelerateBlue)。算法将瞬时队长作为早期拥塞检测参量,根据队列负载因子控制丢包步长,实现丢包概率幅度的自适应调整,最终将路由队列长度稳定在目... 该文在分析SBlue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带加速因子的自适应AQM算法SABlue(Self-tune AccelerateBlue)。算法将瞬时队长作为早期拥塞检测参量,根据队列负载因子控制丢包步长,实现丢包概率幅度的自适应调整,最终将路由队列长度稳定在目标区域内。为了提高网络突变跨度较大情况时算法的响应速度,在队列警戒区域内引入了加速因子。实验表明,SABlue面对突变流和不同RTT的网络场景,队列收敛时间短,丢包率小,且具有较好的鲁棒性,算法综合性能优于其他AQM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拥塞控制 主动队列管理 Blue算法 SA BLU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快速响应的AQM算法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天魁 郭彩丽 +1 位作者 曾志民 冯春燕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91-1193,共3页
该文应用控制理论,设计了具有快速响应特征的比例积分(Proportional-Integral,PI)控制器,并以此提出了一个新的主动队列管理(Active Queue Management,AQM)算法,称为ActivePI算法(简称A-PI)。A-PI用一组参数实现快速响应,用另一组参数... 该文应用控制理论,设计了具有快速响应特征的比例积分(Proportional-Integral,PI)控制器,并以此提出了一个新的主动队列管理(Active Queue Management,AQM)算法,称为ActivePI算法(简称A-PI)。A-PI用一组参数实现快速响应,用另一组参数保证队长稳定,使用门限值实现两组参数间平滑切换,算法实现简单。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A-PI算法在保证队长稳定的同时实现了对不同网络环境的快速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理论 主动队列管理 PI控制器 active PI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益自适应Smith预估器的鲁棒AQM拥塞控制算法 被引量:7
5
作者 向少华 胥布工 +1 位作者 彭达洲 武塞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40-44,共5页
根据Lyapunov渐近稳定定理,提出了一种基于增益自适应Sm ith预估器的鲁棒主动队列管理(AQM)拥塞控制算法(GAS-PI).该算法结构简单,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网络控制性能,同时克服了大时滞给队列稳定性造成的不利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采用GAS-P... 根据Lyapunov渐近稳定定理,提出了一种基于增益自适应Sm ith预估器的鲁棒主动队列管理(AQM)拥塞控制算法(GAS-PI).该算法结构简单,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网络控制性能,同时克服了大时滞给队列稳定性造成的不利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采用GAS-PI算法,对于限制系统振荡超调量的作用非常明显,同时能使网络具有更快的响应速度及更平稳的队列———在HTTP扰动和负载变动较大的情况下,算法使得缓存队列迅速收敛到稳定值;当网络时延增大时,算法能使网络的动态性能依然保持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拥塞控制 主动队列管理 大时滞 增益 SMITH预估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感器网络拥塞避免与控制的模糊AQM算法 被引量:12
6
作者 罗成 谢维信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79-684,共6页
传感器网络节点通信能力有限,当数据到达速率持续超过节点转发能力时网络会发生拥塞;传感器网络是任务型网络,对不同优先级的信息具有不同的服务质量要求.针对传感器网络信息传输的上述特性,提出了一种新的拥塞避免与控制算法FAQM(Fuzzy... 传感器网络节点通信能力有限,当数据到达速率持续超过节点转发能力时网络会发生拥塞;传感器网络是任务型网络,对不同优先级的信息具有不同的服务质量要求.针对传感器网络信息传输的上述特性,提出了一种新的拥塞避免与控制算法FAQM(Fuzzy Active Queue Management).该算法在综合考虑数据包的随机指数标记概率和优先级权值的基础上,建立了模糊逻辑推理系统,并以数据包丢弃因子作为参量来实现数据流的智能调控.NS2仿真实验结果表明:FAQM算法能减少高优先级数据包的丢弃率和节点间链路的时延,稳定节点队列长度,在有效避免与控制拥塞网络的同时提升网络整体QoS(Quality of Service)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队列管理 指数标记 模糊逻辑推理 拥塞避免与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WiMAX网络中一种改进的跨层AQM算法 被引量:2
7
作者 宋建锋 李建东 李红艳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84-188,共5页
提出了一种移动WiMAX网络中的跨层主动队列管理(Active Queue Management,AQM)方案,设计了基于此方案的CHOKe-CRL改进算法.结合CHOKe算法的优点,在网络的链路层队列处利用传输层的窗口变化信息,改善了上行终端的丢弃率等特性,平滑了网... 提出了一种移动WiMAX网络中的跨层主动队列管理(Active Queue Management,AQM)方案,设计了基于此方案的CHOKe-CRL改进算法.结合CHOKe算法的优点,在网络的链路层队列处利用传输层的窗口变化信息,改善了上行终端的丢弃率等特性,平滑了网络的吞吐量,保证了网络的QoS指标.仿真结果表明,CHOKe-CRL改进算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WiMAX网络上行链路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队列管理 跨层设计 移动WIMAX 传输控制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神经元自适应PID控制AQM算法 被引量:4
8
作者 孙金生 李彬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09-115,共7页
针对网络拥塞控制存在的非线性、参数时变等问题,将T-S模糊推理模型与单神经元自适应PID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基于T-S模糊模型的单神经元自适应PID控制算法.该算法利用模糊模型,在线调整神经元增益参数以实现对... 针对网络拥塞控制存在的非线性、参数时变等问题,将T-S模糊推理模型与单神经元自适应PID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基于T-S模糊模型的单神经元自适应PID控制算法.该算法利用模糊模型,在线调整神经元增益参数以实现对算法性能的改进.详细给出了基于T-S模糊模型的单神经元自适应PID控制算法的原理、增益在线调整的T-S模糊控制器的模糊规则和隶属度函数.仿真结果表明,与改进的单神经元自适应PID控制(SNAPID)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更好的收敛性,能够将队列长度迅速的收敛到期望值附近.此外,与随机指数标记(REM)算法、比例积分(PI)算法及改进的NAPID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鲁棒性以及更小的队列长度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拥塞控制 T-S模糊模型 单神经元 PID控制 主动队列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队长和负载因子的AQM快速响应算法 被引量:2
9
作者 肖文显 刘震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3-54,57,共3页
系统分析了现有AQM算法对于链路拥塞程度的判断机制,为解决算法对动态数据流响应速度慢,以及链路利用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路由队列和负载因子相结合的AQM算法QLFC,并采用瞬时队长对丢包概率函数的进行自适应调整。实验证明,改进算... 系统分析了现有AQM算法对于链路拥塞程度的判断机制,为解决算法对动态数据流响应速度慢,以及链路利用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路由队列和负载因子相结合的AQM算法QLFC,并采用瞬时队长对丢包概率函数的进行自适应调整。实验证明,改进算法提高了对负载变化的响应能力,增强了主动队列管理算法的适应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拥塞 aqm 队长 负载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LMS算法的自适应AQM控制机制的研究
10
作者 郜亚丽 李世勇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2期100-104,共5页
针对RED算法在网络拥塞控制中使得队列波动较大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归一化最小均方(NLMS)算法,并研究了NLMS算法在主动队列管理中的具体实现。仿真实验通过对NLMS算法、RED算法、REM算法、LRC-RED算法性能的比较,表明NLMS算法具有较好的... 针对RED算法在网络拥塞控制中使得队列波动较大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归一化最小均方(NLMS)算法,并研究了NLMS算法在主动队列管理中的具体实现。仿真实验通过对NLMS算法、RED算法、REM算法、LRC-RED算法性能的比较,表明NLMS算法具有较好的动静态性能,且能够提高队列稳定性,降低丢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机制 归一化最小均方算法 主动队列管理 队列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中的不确定时滞全局滑模AQM算法
11
作者 闫明 冯春杨 魏俊秀 《信息技术》 2013年第10期53-57,61,共6页
为解决互联网中的拥塞现象,基于全局滑模理论,提出了一种主动队列管理算法。将互联网中的不确定因素等效为拥塞控制模型的参数摄动,并考虑到时变时滞因素,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设计了渐近稳定的全局滑模面,使系统运动的全程都是滑动模态,... 为解决互联网中的拥塞现象,基于全局滑模理论,提出了一种主动队列管理算法。将互联网中的不确定因素等效为拥塞控制模型的参数摄动,并考虑到时变时滞因素,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设计了渐近稳定的全局滑模面,使系统运动的全程都是滑动模态,显著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并且所设计的控制器能够有效降低路由器中队列长度的稳态振荡。仿真对比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鲁棒性,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互联网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拥塞控制 全局滑模控制 主动队列管理 线性矩阵不等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控制方法的AQM算法
12
作者 魏涛 张顺颐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8-67,共10页
首先利用非线性控制方法中的积分反步法设计了一种AQM算法,接着使用非线性控制方法中的模糊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进行AQM算法的设计。仿真结果表明,与积分反步法相比,基于模糊滑模变结构控制的AQM算法性能上优于基于积分反步法的AQM算法... 首先利用非线性控制方法中的积分反步法设计了一种AQM算法,接着使用非线性控制方法中的模糊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进行AQM算法的设计。仿真结果表明,与积分反步法相比,基于模糊滑模变结构控制的AQM算法性能上优于基于积分反步法的AQM算法。与基于线性控制方法的PID控制方法相比,基于积分反步法的AQM算法性能上优于基于PID控制的AQM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qm算法 积分反步法 模糊滑模变结构控制法 拥塞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参数自适应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自适应BLUE 被引量:20
13
作者 刘伟彦 孙雁飞 +1 位作者 张顺颐 刘斌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62-466,共5页
BLUE算法是一种典型的主动队列管理(Active Queue Management,AQM)算法,研究表明BLUE算法优于RED算法。BLUE算法使用丢包事件和链路空闲事件控制网络拥塞。但由于BLUE算法在参数设置方面存在不足,尤其是当TCP连接数突然剧烈变动时,容易... BLUE算法是一种典型的主动队列管理(Active Queue Management,AQM)算法,研究表明BLUE算法优于RED算法。BLUE算法使用丢包事件和链路空闲事件控制网络拥塞。但由于BLUE算法在参数设置方面存在不足,尤其是当TCP连接数突然剧烈变动时,容易导致队列溢出或空闲的频繁发生。该文引进参数自适应机制,提出了自适应BLUE算法,并借鉴了RED算法的早期拥塞检测机制。NS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能有效保持队列长度的稳定,减少队列溢出或空闲现象的发生,在提高链路利用率的同时降低丢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拥塞控制 自适应 主动队列管理 BLUE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队列管理中的PID控制器 被引量:61
14
作者 任丰原 王福豹 +1 位作者 任勇 山秀明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4-99,共6页
作为对终端系统上拥塞控制的一种补充,中间节点上的主动队列管理(AQM)策略在保证较高吞吐量的基础上有效地控制队列长度,从而实现了控制端到端的时延,保证QoS的目的。C.Hollot等人(2001)用经典控制理论中频域校正的方法设计了用于AQM的P... 作为对终端系统上拥塞控制的一种补充,中间节点上的主动队列管理(AQM)策略在保证较高吞吐量的基础上有效地控制队列长度,从而实现了控制端到端的时延,保证QoS的目的。C.Hollot等人(2001)用经典控制理论中频域校正的方法设计了用于AQM的PI控制器,但参数整定上的试凑方法不免代有盲目性;算法的瞬态性能指标也不够理想。为此,该文引入了微分环节来增强系统的响应能力,同时给出了基于稳定裕度的参数整定方法,使PID控制器的稳定性有了绝对保障。仿真试验表明PID算法的调节时间远远短于PI控制器,从而为在负载瞬息万变的网络环境中实现控制分组排队等待时间的目标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队列管理 PID控制器 拥塞控制 因特网 TCP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时滞网络自适应主动队列管理算法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孙雁飞 张顺颐 +2 位作者 王攀 周雷 石进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940-1945,共6页
主动队列管理(AQM)算法的自适应能力和克服滞后性不良影响的能力是该文研究的重点。在分析AQM采用传统PID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时滞网络的自适应主动队列管理(FAGPID)算法。由模糊控制器实现PID参数对动态网络环境的在线自适... 主动队列管理(AQM)算法的自适应能力和克服滞后性不良影响的能力是该文研究的重点。在分析AQM采用传统PID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时滞网络的自适应主动队列管理(FAGPID)算法。由模糊控制器实现PID参数对动态网络环境的在线自适应调整;成功引入灰预测算法实现反馈数据的超前预测,补偿滞后。仿真对比AQM环境中FAGPID,传统PID以及基于模糊免疫PID(FIGPID)的算法,可知FAGPID相对于FIGPID复杂度低,但FAGPID与FIGPID性能相当,均能克服滞后的影响,能快速稳定地适应动态网络环境,收敛于期望队列长度,具有较小的丢包率,优于传统PID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队列管理 时滞网络 模糊自适应 PID控制 灰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误码信道上的拥塞控制策略 被引量:8
16
作者 续欣 汤凯 马刈非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8-13,共6页
主要讨论了无线网络拥塞控制的问题,基于将网络层和传输层策略相结合的思想,一方面在网络层,根据控制论中的不完全微分PID控制器思想设计了一种主动队列管理算法PID-AQM;另一方面,利用TCPW协议作为传输层策略,讨论了将二者相结合在无线... 主要讨论了无线网络拥塞控制的问题,基于将网络层和传输层策略相结合的思想,一方面在网络层,根据控制论中的不完全微分PID控制器思想设计了一种主动队列管理算法PID-AQM;另一方面,利用TCPW协议作为传输层策略,讨论了将二者相结合在无线网络中的拥塞控制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两种策略的结合大大提高了无线网络的传输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网络 PID—aqm 拥塞控制 主动队列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降维状态观测器的最优拥塞控制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韩存武 刁奇 +3 位作者 常舒瑞 毕松 刘蕾 庞中华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47-1052,共6页
在Internet拥塞控制系统建模的基础上,将降维状态观测引入到拥塞控制中,进而提出了一种基于主动队列管理(AQM)的新的最优拥塞控制方法。该方法利用降维状态观测器来获取无法直接获取的系统状态,从而实现状态反馈,克服传统的基于AQM的网... 在Internet拥塞控制系统建模的基础上,将降维状态观测引入到拥塞控制中,进而提出了一种基于主动队列管理(AQM)的新的最优拥塞控制方法。该方法利用降维状态观测器来获取无法直接获取的系统状态,从而实现状态反馈,克服传统的基于AQM的网络拥塞控制方法无法直接得到状态反馈控制律的缺陷,并能通过求解线性矩阵黎卡提方程,得到使性能指标达到最优的状态反馈控制律,实现Internet的最优拥塞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新的最优拥塞控制方法具有很好的跟踪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拥塞控制 最优控制 黎卡提方程 主动队列管理(aqm) 状态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队列管理中的智能分组丢弃新机制 被引量:9
18
作者 任丰原 林闯 +1 位作者 魏丫丫 樊燕飞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A期1933-1937,共5页
主动队列管理通过网络中间节点有控制的分组丢弃实现了较低的排队延时和较高的有效吞吐量,是TCP端到端拥塞控制近来研究的一个技术热点.已有的大多数算法在判定分组丢弃时大都沿袭了RED的概率丢弃机制,具有一定计算复杂度的随机数生成... 主动队列管理通过网络中间节点有控制的分组丢弃实现了较低的排队延时和较高的有效吞吐量,是TCP端到端拥塞控制近来研究的一个技术热点.已有的大多数算法在判定分组丢弃时大都沿袭了RED的概率丢弃机制,具有一定计算复杂度的随机数生成过程不利于路由器性能的优化.在本文中,我们首先定义了拥塞指数这一新的测度变量来量化描述网络的拥塞状态.接着,利用模糊逻辑设计了一种新的智能分组丢弃机制,离线的合成推理使得分组丢弃的判定仅需要简单的查表操作和比较运算即可完成,为优化路由器的性能提供了便利.数字仿真的结果表明:智能分组丢弃机制的性能优于经典的RED算法,控制队列的能力强,鲁棒性好,稳定工作域大,能很好地抵抗突发性和非弹性业务的干扰,适合工作在瞬息万变的动态网络环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拥塞控制 模糊逻辑 分组丢弃 主动队列管理 计算机网络 TCP流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S模糊观测器的网络拥塞控制算法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宏伟 于驰 井元伟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61-464,468,共5页
针对TCP(传输控制协议)网络的拥塞控制问题,设计了基于模糊观测器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对非线性TCP/IP网络拥塞控制系统建立了T-S模糊模型,通过选取适当的模糊规则和隶属函数来提高拥塞控制系统的性能,并给出了理论性证明.仿真结果表明... 针对TCP(传输控制协议)网络的拥塞控制问题,设计了基于模糊观测器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对非线性TCP/IP网络拥塞控制系统建立了T-S模糊模型,通过选取适当的模糊规则和隶属函数来提高拥塞控制系统的性能,并给出了理论性证明.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对活动的TCP连接数、链路带宽及往返时延的不确定性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P/IP网络 拥塞控制 T-S模糊模型 主动队列管理(aqm)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 被引量:21
20
作者 张敬辕 谢剑英 傅春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246-1249,共4页
主动队列管理 (ActiveQueueManagement,AQM)技术作为Internet拥塞控制的一种有效方法 ,对于提高In ternet的服务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根据TCP拥塞控制算法基于数据包丢失的窗口变化机制 ,设计了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主动队列管理... 主动队列管理 (ActiveQueueManagement,AQM)技术作为Internet拥塞控制的一种有效方法 ,对于提高In ternet的服务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根据TCP拥塞控制算法基于数据包丢失的窗口变化机制 ,设计了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 .该算法依据路由器中队列长度的变化情况 ,根据一定的模糊自校正原则来调整数据包的丢弃概率 ,从而使路由器中的队列长度稳定在参考值附近 .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但十分有效 ,而且对不同的网络状况具有很好的适应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队列管理 拥塞控制 模糊逻辑 自校正 aqm Internet 服务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