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及低穿有功恢复特性的风电高占比送出系统功角稳定演化规律研究
1
作者 王炳然 薛峰 +1 位作者 朱玲 刘庆龙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6-167,共12页
风火打捆送出系统中大规模风电机组同时进入低电压穿越对系统暂态功角稳定影响显著。为揭示风电高占比送出系统功角稳定演化规律,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风电低穿后有功恢复特性对暂态功角稳定的影响机理,提出了一种计及有功恢复时变特性... 风火打捆送出系统中大规模风电机组同时进入低电压穿越对系统暂态功角稳定影响显著。为揭示风电高占比送出系统功角稳定演化规律,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风电低穿后有功恢复特性对暂态功角稳定的影响机理,提出了一种计及有功恢复时变特性的功角稳定裕度计算方法。其次,在此基础上,考虑临界群风电与余下群负荷等量增长、临界群风电等量置换同步机出力、临界群风电等量置换同步机开机三种风电高占比系统演化方式,基于等面积法则推导并分析了系统功角稳定特性演化规律。最后,采用单机无穷大系统和实际区域电网仿真验证了系统暂态稳定特性演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机 暂态功角稳定 低电压穿越 有功恢复 等面积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角频率暂态前馈的VSG控制策略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素娥 刘煜帆 +1 位作者 郝鹏飞 陈景文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8-49,共12页
针对虚拟同步发电机(VSG)并网时,输出功率的稳态性能与动态性能之间存在耦合,无法同时满足抑制有功振荡和电网一次调频的需求,提出基于角频率暂态前馈的控制策略,通过补偿输出功率,减小Δω,进而减小振荡过程。该控制策略可以有效抑制... 针对虚拟同步发电机(VSG)并网时,输出功率的稳态性能与动态性能之间存在耦合,无法同时满足抑制有功振荡和电网一次调频的需求,提出基于角频率暂态前馈的控制策略,通过补偿输出功率,减小Δω,进而减小振荡过程。该控制策略可以有效抑制有功振荡,并且实现了稳态性能与动态性能间的解耦,不会影响一次调频特性,同时提高了响应速度。首先建立VSG有功闭环小信号模型,分析了输出功率稳态性能与动态性能之间的矛盾,并根据同步发电机功角特性分析了有功振荡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角频率暂态前馈的控制策略,利用闭环零极点与Bode图分析了所提控制策略对系统的影响;最后通过仿真和RT-LAB半实物平台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可行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发电机 有功振荡 功角特性 角频率暂态前馈 性能解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永磁同步推进电机的优化I/f起动控制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翔 高岚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9-115,共7页
为解决高转矩与高转动惯量的船舶推进电机在开环I/f控制中转速和转矩波动大、电机易失步、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I/f控制改进方法。通过建立转矩角观测器,调节给定电流矢量的幅值,使其跟随负载转矩变化,提高系统鲁棒性。同时,将电机运... 为解决高转矩与高转动惯量的船舶推进电机在开环I/f控制中转速和转矩波动大、电机易失步、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I/f控制改进方法。通过建立转矩角观测器,调节给定电流矢量的幅值,使其跟随负载转矩变化,提高系统鲁棒性。同时,将电机运行状态推进至接近最大转矩电流比状态,提高电机的运行效率;通过瞬时有功功率调节电流矢量的角速度,降低电磁转矩波动,加快电机的转速收敛过程。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推进电机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I/f控制 瞬时有功功率 电流矢量与转子磁链夹角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尾流判定的风电场偏航角分群优化控制 被引量:2
4
作者 蔡玮 胡阳 刘吉臻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34-1243,共10页
为了优化风电场整体的功率输出和疲劳载荷,提出分群优化方法。建立风机尾流干扰的神经网络判定模型,以风机的相对坐标和来流风速作为特征值来判断风机之间是否存在尾流干扰;引入连通分量分解算法,将风电场划分为多个互相无尾流干扰的气... 为了优化风电场整体的功率输出和疲劳载荷,提出分群优化方法。建立风机尾流干扰的神经网络判定模型,以风机的相对坐标和来流风速作为特征值来判断风机之间是否存在尾流干扰;引入连通分量分解算法,将风电场划分为多个互相无尾流干扰的气动解耦机群;采用改进的自适应评估粒子群算法,以提升功率和抑制载荷为目标对所有机群进行并行优化。结果表明:与贪婪算法和整体优化方法相比,所提分群优化方法在功率提升和载荷抑制方面的效果均较好,且其稳定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场 疲劳载荷 有功功率 偏航角优化 多目标优化 自适应评估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风储联合电场参与电网二次调频策略 被引量:5
5
作者 刘传斌 矫文书 +2 位作者 吴秋伟 陈健 周前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101,共11页
随着风力发电在电网中渗透率不断增加,需要风储联合电场参与电网调频服务,维持电网的频率稳定.针对中高风速下的风储联合电场,通过分析风力发电机的机械特性和储能系统的运行特性,确定了减载运行方式下风力发电机桨距角的控制方式,提出... 随着风力发电在电网中渗透率不断增加,需要风储联合电场参与电网调频服务,维持电网的频率稳定.针对中高风速下的风储联合电场,通过分析风力发电机的机械特性和储能系统的运行特性,确定了减载运行方式下风力发电机桨距角的控制方式,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风储联合电场参与电网二次调频的控制策略.建立风电场桨距角控制的预测模型和电化学储能系统的预测模型,优化风力发电机和储能系统的有功功率输出,在调频基础上更好地减少了风能损失.根据上级系统的有功功率指令值和风力发电机实际输出功率之间的差值对桨距角控制进行进一步修正,使得风力发电机在二次调频期间能够更好地追踪到上级系统的功率指令值,迅速响应频率变化值,减小动态频率偏差,完成二次调频任务.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综合考虑了风力发电机可控的二次调频能力和电化学储能系统响应快速、跟踪精确的特性,使风储联合电场能够主动响应系统频率的变化,更好地跟踪上级系统下发的有功功率指令值,参与电网二次调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储联合电场 模型预测控制 桨距角控制 电化学储能系统 二次调频 有功功率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功-相角下垂控制的分布式电源逆变器并网控制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吴翔宇 韦楚钒 +2 位作者 王思家 许寅 魏新迟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13-2121,I0085,I0087-I0094,共18页
有功-频率下垂控制是微电网离网运行时的常用控制方法,然而存在频率偏差等问题。基于同步定频的有功-相角下垂控制具有众多优势,但尚未研究有功-相角下垂控制如何在并网工况下使用的问题。针对微电网场景,提出了基于有功-相角下垂控制... 有功-频率下垂控制是微电网离网运行时的常用控制方法,然而存在频率偏差等问题。基于同步定频的有功-相角下垂控制具有众多优势,但尚未研究有功-相角下垂控制如何在并网工况下使用的问题。针对微电网场景,提出了基于有功-相角下垂控制的分布式电源逆变器并网控制方法,设计了比例控制和比例积分控制2种控制器,用以补偿同步相位。此外,还提出了有功-相角下垂控制下微电网并网转离网的切换控制方法。再者,建立了所提并网控制方法下微电网的小信号动态模型,通过粒子群算法优化了并网控制参数。最后,通过基于Simulink平台的时域仿真和RT-Lab半实物平台的硬件在环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分布式电源 下垂控制 有功-相角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源电力滤波器任意次谐波电流检测的新算法 被引量:26
7
作者 张超 杨耕 杜继宏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2-255,共4页
有源电力滤波器是一种消除电力系统谐波污染的重要装置,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它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针对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特点,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提出一种对于任意指定次数的谐波电流的检测算法。该算法能够克服数字式控制器延... 有源电力滤波器是一种消除电力系统谐波污染的重要装置,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它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针对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特点,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提出一种对于任意指定次数的谐波电流的检测算法。该算法能够克服数字式控制器延迟时间对于谐波补偿的影响,可实现谐波的实时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电力滤波器 任意次谐波电流检测 新算法 瞬时无功功率理论 补偿角 仿真 电网 电力电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2组合故障集的暂态功角稳定在线快速评估 被引量:15
8
作者 徐泰山 鲍颜红 +3 位作者 杨莹 周海锋 徐伟 薛禹胜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2-126,共5页
大电网中N-2组合故障数目巨大,若对每个组合故障分别进行暂态功角稳定评估,难以满足在线评估的时间要求。基于N-2组合故障中第一个元件故障的暂态功角稳定在线评估结果(裕度和主导群发电机的参与因子),结合第一个元件故障的暂态功角稳... 大电网中N-2组合故障数目巨大,若对每个组合故障分别进行暂态功角稳定评估,难以满足在线评估的时间要求。基于N-2组合故障中第一个元件故障的暂态功角稳定在线评估结果(裕度和主导群发电机的参与因子),结合第一个元件故障的暂态功角稳定主导群中发电机的有功功率对第二个开断元件有功功率的灵敏度,计算出N-2组合故障的暂态功角稳定严重程度排序指标。通过优先对排序在前位的组合故障进行基于详细模型时域仿真的暂态功角稳定量化评估,直至排序号连续的多个组合故障的暂态功角稳定裕度都大于0,则直接判定排序在其后的所有组合故障均是暂态功角稳定的,从而满足N-2组合故障集暂态功角稳定在线评估对计算速度的要求。实际电网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功角稳定 组合故障 故障筛选 参与因子 有功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桨距和转矩动态控制的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功率平滑控制 被引量:109
9
作者 廖勇 何金波 +1 位作者 姚骏 庄凯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71-77,共7页
风能的不确定性以及风轮机自身特性使风力发电机输出有功功率随风速变化而波动,影响风电机组输出电能质量,严重时还会影响电网运行稳定性。在分析变桨变速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运行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全风速范围内结合风力机变桨... 风能的不确定性以及风轮机自身特性使风力发电机输出有功功率随风速变化而波动,影响风电机组输出电能质量,严重时还会影响电网运行稳定性。在分析变桨变速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运行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全风速范围内结合风力机变桨控制和发电机变速控制的发电机有功功率平滑控制策略。考虑到风能的随机性及直驱风能发电系统很强的非线性,设计了基于模糊理论的变桨距控制器和发电机转矩动态滑模控制器。对一台采用该控制策略的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运行行为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模糊变桨距控制能有效控制发电机转速运行范围,动态滑模控制能使发电机输出平滑的有功功率。与传统最大风能跟踪控制策略相比,所提出的控制方案能有效降低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输出有功功率的波动,控制发电机转速运行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直驱永磁同步发电机 桨距角控制 模糊控制 动态滑模控制:有功功率平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双馈风电接入对东北电网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岳涵 郑宽 +4 位作者 于洋 张雪敏 汤伟 吴珂鸣 刘洋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6,20,共7页
本文研究了大规模双馈风电接入对东北电网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了双馈风机的有功暂态特性,对比计算了吉林松白地区风电火电组合模式、风场接入方式以及风电无功控制方式不同情况下的断面极限功率。指出了风场集中接入的方式和风机恒功率... 本文研究了大规模双馈风电接入对东北电网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了双馈风机的有功暂态特性,对比计算了吉林松白地区风电火电组合模式、风场接入方式以及风电无功控制方式不同情况下的断面极限功率。指出了风场集中接入的方式和风机恒功率因数控制方式不利于电网安全稳定的原因所在,分析了风电接入影响电网功角稳定性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认为在故障切除时间很短且风场采用恒电压控制的情况下,随着风电比例的增大,系统的功角稳定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机 有功暂态特性 断面极限功率 功角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态功角稳定和静态电压稳定判据比较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王正风 胡晓飞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1-64,共4页
指出用传统的静态功角稳定的静态稳定储备系数评估系统静态功角稳定性的不足在于其过于乐观,并容易造成认识上的误区;静态功角稳定和电压稳定的极限均是求取系统潮流的极限值,但静态功角稳定的推导是建立在单机无穷大系统基础上,静态电... 指出用传统的静态功角稳定的静态稳定储备系数评估系统静态功角稳定性的不足在于其过于乐观,并容易造成认识上的误区;静态功角稳定和电压稳定的极限均是求取系统潮流的极限值,但静态功角稳定的推导是建立在单机无穷大系统基础上,静态电压稳定的推导则是建立在电源电压恒定的基础上。从电能物理传输原理上对静态功角稳定判据和静态电压稳定判据进行了推导,从而纠正了由于2个不同假设条件推导出的静态电压稳定和静态功角稳定判据的不足,得出了统一的结论。指出通常当线路两端相位差在45°以内时失稳是静态电压稳定失稳,而超过45°是静态功角稳定失稳;传输感性无功功率影响系统的静态功角稳定,将造成系统静态功角稳定的下降和传输功率的下降,而传输容性无功功率正好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功角稳定 静态电压稳定 有功功率 无功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在阻抗角失步解列判据的改进 被引量:29
12
作者 高鹏 王建全 周文平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4期36-40,60,共6页
通过对等值双机系统失步振荡时联络线潮流和视在阻抗角变化特征的研究,发现当系统失步较快、系统在电磁暂态过渡过程中进入失步运行状态时,视在阻抗角失步解列判据易于误判振荡周期次数,并通过仿真发现其发生的现象和原因,从而提出了通... 通过对等值双机系统失步振荡时联络线潮流和视在阻抗角变化特征的研究,发现当系统失步较快、系统在电磁暂态过渡过程中进入失步运行状态时,视在阻抗角失步解列判据易于误判振荡周期次数,并通过仿真发现其发生的现象和原因,从而提出了通过设置合适的有功门槛,应用联络线上的有功功率过零次数计算振荡周期次数的方法。工程实践证明,该方法可以更有效地检测出振荡周期小的失步振荡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在阻抗角解列判据 有功功率 无功功率 失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谐波电流检测方法 被引量:17
13
作者 荣飞 罗安 范卿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8-141,共4页
有源电力滤波器要求能够实时、准确地检测出电网中实时变化的谐波电流。针对现阶段对电网谐波电流检测方法中普遍存在的时延、计算量大等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改进ip-iq变换法。该方法的特点为:省去了传统ip-iq变换中... 有源电力滤波器要求能够实时、准确地检测出电网中实时变化的谐波电流。针对现阶段对电网谐波电流检测方法中普遍存在的时延、计算量大等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改进ip-iq变换法。该方法的特点为:省去了传统ip-iq变换中三相到两相的变换及其反变换,使计算过程大大简化;利用单相电压构造同步旋转角,不管在三相对称系统还是不对称系统中都能有效检测出电网谐波电流;不需要锁相环电路就可以获得得同步旋转角,消除了传统ip-iq变换过程中锁相环带来的影响。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提高系统的实时性、目标跟随能力,更适合于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检测 瞬时无功功率 ip-iq变换 同步旋转角 有源电力滤波器 锁相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闭锁后风电送端系统暂态稳定及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32
14
作者 张炎 丁明 +2 位作者 韩平平 鲍玉莹 孙浩然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3714-3726,共13页
直流闭锁会严重冲击大规模风电特高压交直流外送系统(WIND-UHVDC/AC)送端暂态稳定性。为提升送端系统暂态稳定性,首先推导了风电外送系统送端同步机电磁功率解析表达式,基于等面积准则(EAC)分析了直流闭锁后双馈风电机组(DFIG)功率速降... 直流闭锁会严重冲击大规模风电特高压交直流外送系统(WIND-UHVDC/AC)送端暂态稳定性。为提升送端系统暂态稳定性,首先推导了风电外送系统送端同步机电磁功率解析表达式,基于等面积准则(EAC)分析了直流闭锁后双馈风电机组(DFIG)功率速降对系统功角稳定性影响的影响机理,提出了风电功率速降控制策略;其次,基于直流闭锁及切除电容器对系统暂态电压特性影响机理的分析,提出闭锁后保留部分整流站电容器的控制策略,以提升交流外送线路暂态电压稳定,并分析了电容器切除延时变化对系统功角稳定性的影响;最后,通过西北电网实际风电外送系统仿真和对比,验证了直流闭锁后风电功率速降能够提升送端功角稳定性,保留整流站部分电容器能够提升交流外送线路暂态电压稳定,且对送端系统功角稳定性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外送 直流闭锁 功率速降 电容器切除延时 电压稳定 功角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谐波电流检测新方法及在有源电力滤波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荣飞 罗安 涂春鸣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36-40,共5页
针对现阶段对电网谐波电流检测方法中,普遍存在工频周期时延、计算量大等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相电压同步坐标变换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单相电压构造同步旋转角,不管在三相平衡系统还是不平衡系统中都能有效检测出电网谐波电流,并且... 针对现阶段对电网谐波电流检测方法中,普遍存在工频周期时延、计算量大等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相电压同步坐标变换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单相电压构造同步旋转角,不管在三相平衡系统还是不平衡系统中都能有效检测出电网谐波电流,并且不需要锁相环电路就可以获得同步旋转角,消除了PLL延时带来的影响.仿真与工程实际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提高系统的实时性、目标跟随能力,更适合于有源滤波器的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检测 不平衡系统 同步旋转角 有源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约束因子限幅控制的双馈感应发电机有功功率平滑控制 被引量:21
16
作者 陈波 吴政球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7期130-137,共8页
在分析双馈感应发电机(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运行特性和传统最大风能追踪控制(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策略的基础上,给出一种基于约束因子限幅控制的DFIG有功功率平滑控制策略,提出功率输出限幅值可调的控... 在分析双馈感应发电机(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运行特性和传统最大风能追踪控制(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策略的基础上,给出一种基于约束因子限幅控制的DFIG有功功率平滑控制策略,提出功率输出限幅值可调的控制思想,结合发电机转速控制和风力机变桨距控制来实现输出功率保持在任意给定值。给出了约束因子的表达式和取值规则。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上采用所提平滑控制策略,对一个9 MW风电场的有功功率输出特性进行研究,计算了2种控制策略下输出功率的平滑性能指标和方差值。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最大风能追踪控制策略相比,所提出的平滑控制策略能显著减小发电机输出功率的波动,优化了系统的电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双馈感应发电机 约束因子 限幅控制 桨距角控制 有功功率平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机运行边界分析的电网频率控制方法 被引量:9
17
作者 赵熙临 林震宇 付波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450-3457,共8页
风电渗透率的提高,使电网惯性及相对备用容量降低,对电网负荷频率控制带来新的挑战,风机参与电力系统频率调节的研究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首先,基于风机单机模型,提出了快速动能提取的惯性控制方法,并探讨了其与桨距角控制的... 风电渗透率的提高,使电网惯性及相对备用容量降低,对电网负荷频率控制带来新的挑战,风机参与电力系统频率调节的研究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首先,基于风机单机模型,提出了快速动能提取的惯性控制方法,并探讨了其与桨距角控制的互补性,通过惯性调整最大化,为减少风机桨距角调节负担提供支持;其次,在电力系统有功缺额及风机调频能力边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风机桨距角参与调频的驱动策略,旨在降低桨距角参与调频的程度,并减少风机参与调频过程中桨距角调节的次数。仿真结果说明,在满足电网调频要求的情况下,所设计的控制方法可最大限度地减小桨距角调整的幅度及频次,并有效提高电网调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频率 风机有功控制 边界分析 次优功率控制 桨距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率测量中互感器角差引起的误差及修正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晓林 张春 陈胜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4-7,共4页
传统的电力监测设备普遍采用交流采样算法计算功率,由互感器角差带来的相移是影响功率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本文分析了互感器的角差对功率测量的影响,并结合交流采样算法,给出对计算出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进行修正的一种算法,此方法运... 传统的电力监测设备普遍采用交流采样算法计算功率,由互感器角差带来的相移是影响功率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本文分析了互感器的角差对功率测量的影响,并结合交流采样算法,给出对计算出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进行修正的一种算法,此方法运算量小,补偿精度高,可广泛用于交流电量功率测量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感器 功率测量 角差 交流采样 有功功率 无功功率 电力监测 算法 相移 运算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发电机气隙对其稳定性和有功功率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曹帅 张清枝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91-95,共5页
为研究同步发电机的稳定性和有功功率,利用凸极同步发电机的时空矢量图推导出其电枢反应的电动势平衡方程。在此基础上,通过DDSZ-1型凸极同步发电机接入三相对称负载的运行特性的实验结果,分析研究其转子磁路的结构对运行稳定性的影响,... 为研究同步发电机的稳定性和有功功率,利用凸极同步发电机的时空矢量图推导出其电枢反应的电动势平衡方程。在此基础上,通过DDSZ-1型凸极同步发电机接入三相对称负载的运行特性的实验结果,分析研究其转子磁路的结构对运行稳定性的影响,得出如果转子气隙较小则并联运行时发电机的稳定度较差,反之则稳定性较好的结论。最后利用同步发电机功角时空矢量图,推导出其电磁功率计算公式,并得出转子气隙对有功功率的影响,即在空间范围内各方向等比例增大转子气隙可以增加电机输出的有功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矢量图 同步电抗 功角 稳定性 有功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虚拟调节算法的风电场有功功率控制策略 被引量:15
20
作者 李立成 叶林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41-47,共7页
为了减小大规模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带来的不利影响,有必要对并网运行风电场的有功功率控制策略进行研究。文中设计了一种风电场有功功率控制策略,包含风电预测、发电计划制定、虚拟调节算法和风电机组控制4个部分。考虑到常规变桨控制... 为了减小大规模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带来的不利影响,有必要对并网运行风电场的有功功率控制策略进行研究。文中设计了一种风电场有功功率控制策略,包含风电预测、发电计划制定、虚拟调节算法和风电机组控制4个部分。考虑到常规变桨控制方法中变桨机构的频繁动作将导致机械疲劳,提出了一种虚拟调节算法,在利用预测风速计算最佳变桨角度的基础上,采用分段桨距控制方法,提高变桨机构的效率。仿真研究证明了虚拟调节算法在实现风电场有功功率控制方面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预测 风电场 有功功率控制 桨距角控制 虚拟调节算法 永磁同步发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