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质量阻尼器的发展 被引量:47
1
作者 李春祥 刘艳霞 王肇民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4-206,共13页
广泛评述了调谐质量阻尼器(TMD)、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MTMD)、主动质量阻尼器(AMD)、半主动TMD(SATMD)、主动调谐/主被动调谐/混合质量阻尼器(ATMD/APTMD/HMD)的研究现状.TMD,MTMD,AMD,SATMD,ATMD/APTMD/HMD能够有效地减小结构的风振与... 广泛评述了调谐质量阻尼器(TMD)、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MTMD)、主动质量阻尼器(AMD)、半主动TMD(SATMD)、主动调谐/主被动调谐/混合质量阻尼器(ATMD/APTMD/HMD)的研究现状.TMD,MTMD,AMD,SATMD,ATMD/APTMD/HMD能够有效地减小结构的风振与地震反应.指出强震下结构设置TMD,MTMD,AMD,SATMD,ATMD/APTMD/HMD的主要目的是限制结构屈服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基于非线性结构模型的TMD,MTMD,AMD,SATMD,ATMD/APTMD/HMD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指出了TMD,MTMD,AMD,SATMD,ATMD/APTMD/HMD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若干问题.提出了结构主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AMTMD)和多重主被动调谐质量阻尼器(MAPTMD)的新控制策略.介绍了AMTMD和MAPTMD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阻尼器 土木工程 结构振动控制 半主动TMD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的多重双重调谐质量阻尼器控制策略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春祥 韩兵康 杜冬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28,共4页
提出多重双重调谐质量阻尼器(MDTMD)控制策略。MDTMD由任意奇数或偶数的双重调谐质量阻尼器(DTMD)组成。MDTMD参数组合形成十种MDTMD模型即MDTMD(I-1)-MDTMD(I-5)模型和MDTMD(II-1)-MDTMD(II-5)模型。利用定义的优化准则,评价了MDTMD(I... 提出多重双重调谐质量阻尼器(MDTMD)控制策略。MDTMD由任意奇数或偶数的双重调谐质量阻尼器(DTMD)组成。MDTMD参数组合形成十种MDTMD模型即MDTMD(I-1)-MDTMD(I-5)模型和MDTMD(II-1)-MDTMD(II-5)模型。利用定义的优化准则,评价了MDTMD(I-1)的控制性能。数值结果表明MDTMD(I-1)比DTMD和基于任意整数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MTMD)和基于奇数MTMD具有更好的有效性和鲁棒性。但MDTMD冲程大于DTMD冲程;MDTMD小TMD冲程大于MTMD冲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双重调谐质量阻尼器(MDTMD) 优化准则 鲁棒性 地震地面运动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木工程结构鲁棒控制的发展 被引量:6
3
作者 韩兵康 张静怡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31-135,共5页
评述了结构控制的发展,指出发展结构鲁棒控制策略的重要性。重点评述了结构双重调谐质量阻尼器(DTMD)和多重双重调谐质量阻尼器(MDTMD)的控制策略,提出了需进一步发展主动双重调谐质量阻尼器(ADTMD)和主动多重双重调谐质量阻尼器(AMDTMD... 评述了结构控制的发展,指出发展结构鲁棒控制策略的重要性。重点评述了结构双重调谐质量阻尼器(DTMD)和多重双重调谐质量阻尼器(MDTMD)的控制策略,提出了需进一步发展主动双重调谐质量阻尼器(ADTMD)和主动多重双重调谐质量阻尼器(AMDTMD)控制策略。此外,评述了结构鲁棒控制的设计准则与高层建筑和大跨桥梁在风与地震作用下的统一自适应主动鲁棒控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棒控制 双重调谐质量阻尼器(DTMD) 多重双重调谐质量阻尼器(MDTMD) 主动双重调谐质量阻尼器(ADTMD) 主动多重双重调谐质量阻尼器(amdtmd) 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对结构控制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忠献 张媛 王泽明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8-144,共7页
本文研究了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对采取不同控制措施的结构控制效果的影响。文中首先建立了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ATMD)、半主动磁流变阻尼器(MR)和被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MTMD)等三种结构控制措施在时域中的控制算法和控制律,然后基于子... 本文研究了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对采取不同控制措施的结构控制效果的影响。文中首先建立了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ATMD)、半主动磁流变阻尼器(MR)和被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MTMD)等三种结构控制措施在时域中的控制算法和控制律,然后基于子结构法,采用间接边界元方法,通过傅里叶变换,推导了分别安装三种结构控制措施的受控结构在频域中的运动方程,数值仿真分析了某36层高层建筑的地震反应及其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当采用ATMD或MTMD控制时,考虑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后结构地震反应有所减小;当采用MR控制时,考虑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后结构地震反应有很大程度的减小。由此看来,在设计软土地基上高层结构的结构控制措施时,不考虑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对结构控制效果的影响是偏于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控制 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 半主动磁流变阻尼器 被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主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AMTMD)的控制策略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春祥 刘艳霞 王肇民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9-53,81,共6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控制策略———主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 (AMTMD)。AMTMD控制系统频率呈线性分布。AMTMD中的MTMD保持相同的刚度和阻尼系数但质量变化。基于TMD的工作原理对AMTMD定义了主动控制力构成即保持相同的位移和速度反馈增益系...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控制策略———主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 (AMTMD)。AMTMD控制系统频率呈线性分布。AMTMD中的MTMD保持相同的刚度和阻尼系数但质量变化。基于TMD的工作原理对AMTMD定义了主动控制力构成即保持相同的位移和速度反馈增益系数但变化加速度反馈增益系数。基于结构的广义振型模型 ,导出了设置AMTMD时结构的动力放大系数 (DMF) ,于是AMTMD的优化准则可定义为结构最大动力放大系数最小值的最小化 (Min Min Max DMF)。通过最优搜寻 ,研究了反映AMTMD有效性和鲁棒性的参数。这些参数包括 :频率间隔、平均阻尼比、调谐频率比、总数、质量比和标准化加速度反馈增益系数。为了比较 ,同时考虑了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 (MTMD)和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 (ATM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振动 主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 动力 阻尼系数 广义振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双层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DMTMD)控制策略的鲁棒性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春祥 韩兵康 杜冬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7-104,共8页
基于定义的二类优化目标函数,评价双层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DMTMD)控制策略对漂移频率系数(DFR)摄动的鲁棒性。数值研究表明,使用第二类优化准则设计的DMTMD、双重调谐质量阻尼器(DTMD)和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MTMD)比使用第一类优化准则... 基于定义的二类优化目标函数,评价双层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DMTMD)控制策略对漂移频率系数(DFR)摄动的鲁棒性。数值研究表明,使用第二类优化准则设计的DMTMD、双重调谐质量阻尼器(DTMD)和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MTMD)比使用第一类优化准则设计的DMTMD、DTMD和MTMD具有更高的对DFR摄动的鲁棒性。而且,使用第二类优化准则设计的总数为4的DMTMD、DTMD和总数为11的MTMD具有近似相同的对DFR摄动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函数 双层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 DMTMD 控制策略 鲁棒性 地震学 漂移频率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震模型土-不规则建筑-AMTMD相互作用系统的最优性能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春祥 钟秋云 王超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9-72,76,共5页
基于地震模型下建立的土-不规则建筑-主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AMTMD)相互作用系统的动力方程,定义AMTMD的最优参数准则为:设置AMTMD结构的最大平动和扭转角位移动力放大系数的最小值的最小化。定义AMTMD的有效性准则为:设置AMTMD结构的... 基于地震模型下建立的土-不规则建筑-主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AMTMD)相互作用系统的动力方程,定义AMTMD的最优参数准则为:设置AMTMD结构的最大平动和扭转角位移动力放大系数的最小值的最小化。定义AMTMD的有效性准则为:设置AMTMD结构的最大位移动力放大系数的最小值的最小化与未设置AMTMD结构的最大位移动力放大系数的比值。基于定义的二个准则,研究不规则建筑标准化偏心系数(NER)、扭转对侧向频率比(TTFR)、土对结构的刚度比(SRSS)和地震卓越频率系数(EDFR)对AMTMD最优频率间隔和有效性的影响,为软土地基不规则建筑的地震振动控制设计与实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 振动控制 土与结构相互作用 不规则建筑 地震卓越频率系数 最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不规则建筑AMTMD控制的动力特性-Ⅰ:平动振动控制 被引量:6
8
作者 李春祥 张丽卿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4-49,共6页
主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AMTMD)最优参数准则定义为:设置AMTMD不规则建筑的最大平动位移动力放大系数最小值的最小化。AMTMD有效性准则定义为:设置AMTMD不规则建筑最大平动位移动力放大系数最小值的最小化与未设置AMTMD不规则建筑最大... 主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AMTMD)最优参数准则定义为:设置AMTMD不规则建筑的最大平动位移动力放大系数最小值的最小化。AMTMD有效性准则定义为:设置AMTMD不规则建筑最大平动位移动力放大系数最小值的最小化与未设置AMTMD不规则建筑最大平动位移动力放大系数之比。使用定义的准则,研究了不规则建筑标准化偏心系数(NER)和扭转对侧向频率比(TTFR)对AMTMD控制不规则建筑平动位移时的最优参数和有效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规则建筑 主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 平动振动控制 地震 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MULINK不规则建筑AMTMD抗震控制的模拟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春祥 王超 张丽卿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45-50,共6页
研究了地震作用下ATMD和AMTMD控制不规则建筑的行为,以在时域内进一步验证ATMD和AMTMD的有效性和鲁棒性。建立了不规则建筑-ATMD和AMTMD系统的SIMULINK仿真分析模型,考虑结构刚度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并使用实际的地震记录,在时域内,进... 研究了地震作用下ATMD和AMTMD控制不规则建筑的行为,以在时域内进一步验证ATMD和AMTMD的有效性和鲁棒性。建立了不规则建筑-ATMD和AMTMD系统的SIMULINK仿真分析模型,考虑结构刚度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并使用实际的地震记录,在时域内,进行地震作用下不规则建筑-ATMD和AMTMD系统的SIMULINK仿真分析。通过分析两种控制装置的有效性和鲁棒性,比较了两种控制装置的优劣。通过大量的计算与比较综合出结论,为不规则建筑的地震振动控制设计与实现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 振动控制 不规则建筑 时域分析 地震 刚度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anai-Tajimi地震模型不规则建筑AMTMD减震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春祥 王超 张丽卿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8-75,共8页
基于Kanai-Tajimi(K-T)地震模型,建立了不规则建筑主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AMTMD)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AMTMD最优参数准则定义为:设置AMTMD不规则建筑最大位移动力放大系数的最小值的最小化。AMTMD有效性准则定义为:设置AMTMD不规则建... 基于Kanai-Tajimi(K-T)地震模型,建立了不规则建筑主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AMTMD)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AMTMD最优参数准则定义为:设置AMTMD不规则建筑最大位移动力放大系数的最小值的最小化。AMTMD有效性准则定义为:设置AMTMD不规则建筑最大位移动力放大系数的最小值的最小化与未设置AMTMD不规则建筑最大位移动力放大系数之比。使用定义的两个准则,通过考虑结构受控频率与地震卓越频率比(DGFR)的不同取值,研究了DGFR对AMTMD最优参数和有效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 场地土卓越频率比 地震动模型 不规则建筑 减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木工程结构的双层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控制策略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春祥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3-119,共7页
为能得到用尽可能少的调谐质量阻尼器(TMD)组成有效性和鲁棒性高的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控制系统,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土木工程结构的新控制策略———双层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 (DMT MD)。使用定义的优化目标函数,评价了双层多重调谐质量... 为能得到用尽可能少的调谐质量阻尼器(TMD)组成有效性和鲁棒性高的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控制系统,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土木工程结构的新控制策略———双层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 (DMT MD)。使用定义的优化目标函数,评价了双层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 (DMTMD)的控制性能。数值结果表明,双层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DMTMD)比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MTMD)具有更好的有效性和对频率调谐的鲁棒性。DMTMD比双重调谐质量阻尼器 (DTMD)具有更好的有效性,而DMTMD和DT MD对频率调谐的鲁棒性近似相同。因此,双层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是一种先进的结构控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DMTMD) 优化准则 鲁棒性 地震地面运动 动力吸振器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不规则建筑-AMTMD相互作用系统的最优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春祥 瞿燕 +1 位作者 王超 李锦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0-14,共5页
使用傅里叶变换,建立了土-不规则建筑-AMTMD相互作用系统的动力方程。AMTMD参数准则定义为:设置AMTMD结构的最大平动和扭转角位移动力放大系数的最小值的最小化。定义AMTMD有效性准则为:设置AMT-MD结构的最大位移动力放大系数的最小值... 使用傅里叶变换,建立了土-不规则建筑-AMTMD相互作用系统的动力方程。AMTMD参数准则定义为:设置AMTMD结构的最大平动和扭转角位移动力放大系数的最小值的最小化。定义AMTMD有效性准则为:设置AMT-MD结构的最大位移动力放大系数的最小值的最小化与未设置AMTMD结构的最大位移动力放大系数的比值。基于定义的准则,研究不规则建筑标准化偏心系数(NER)、扭转对侧向频率比(TTFR)、土对结构的刚度比(SRSS)和高基比(HBR)对AMTMD最优参数和有效性的影响,为软土地基不规则建筑的地震振动控制设计与实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TMD 振动控制 土与结构相互作用 扭转耦合 最优性能 不规则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主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风致振动控制的最优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春祥 张静怡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7-142,共6页
基于我国现行的风荷载规范,建立了在风荷载作用下结构-主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AMTMD)系统的动力方程。定义AMTMD最优参数准则为:结构-AMTMD系统的位移或加速度响应方差的最小化。AMTMD有效性的评价准则为:设置AMTMD结构的最小化位移或... 基于我国现行的风荷载规范,建立了在风荷载作用下结构-主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AMTMD)系统的动力方程。定义AMTMD最优参数准则为:结构-AMTMD系统的位移或加速度响应方差的最小化。AMTMD有效性的评价准则为:设置AMTMD结构的最小化位移或加速度响应方差与未设置AMTMD结构的位移或加速度响应方差之比(分别称为位移和加速度减振系数)。根据上述准则,在频域内数值研究了结构自振频率、标准化加速度反馈增益系数、质量比对AMTMD系统的最优参数(包括最优频率比,阻尼比和频率间隔)、有效性和冲程的影响。为了比较,论文同时也考虑了结构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MTMD)风致振动控制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AMTMD) 风致振动控制 位移减振系数 加速度减振系数 风荷载 最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超高钢结构电视塔基于MR-MTSD&MR-PTTMD联合作用的风振控制设计研究
14
作者 张猛 赵林 马人乐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7-25,共9页
大型超高钢结构电视塔高度高、刚度小、上部空间狭小、风振响应较大,传统的多点调频弹簧阻尼器(MTSD)以及特大调频质量阻尼器(TMD)风振控制装置基本上不再适用。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磁流变(MR)阻尼器的振动控制系统,将磁流变液多点调频弹... 大型超高钢结构电视塔高度高、刚度小、上部空间狭小、风振响应较大,传统的多点调频弹簧阻尼器(MTSD)以及特大调频质量阻尼器(TMD)风振控制装置基本上不再适用。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磁流变(MR)阻尼器的振动控制系统,将磁流变液多点调频弹簧阻尼器(MR-MTSD)与磁流变液悬挂水箱减振器(MR-PTTMD)作为控制阻尼器共同工作,用于控制此类结构的风振响应。以388m高河南省广播电视发射塔为例,考虑结构空间竖向相关性并采用修正的Davenport谱模拟脉动风速,对该塔进行风振时程响应动力分析,并对上述控制系统的控制参数进行优化设计。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这种半主动控制策略对此类高耸钢塔结构在脉动风作用下的位移响应和加速度响应具有优良的控制品质和控制效果,大大降低此类结构风振控制设计的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阻尼器 超高钢结构电视塔 风振 半主动控制 多点调频弹簧阻尼器 悬挂水箱调频质量阻尼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多重双重调谐质量阻尼器(MDTMD)的新控制策略
15
作者 李春祥 杜冬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22-126,共5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策略———多重双重调谐质量阻尼器(以下简称为MDTMD)。MDT MD系统参数的可能组合形成十种MDTMD模型,本文评价其中最易制作的一种MDTMD模型。利用定义的优化目标函数,评价了MDTMD的控制性能。数值结果表明MDTMD...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策略———多重双重调谐质量阻尼器(以下简称为MDTMD)。MDT MD系统参数的可能组合形成十种MDTMD模型,本文评价其中最易制作的一种MDTMD模型。利用定义的优化目标函数,评价了MDTMD的控制性能。数值结果表明MDTMD比双重调谐质量阻尼器(DTMD)具有更好的有效性和对频率调谐的鲁棒性。但MDTMD的冲程大于DTMD的冲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双重调谐质量阻尼器(MDTMD) 双重调谐质量阻尼器(DTMD) 优化准则 鲁棒性 地震地面运动 动力吸振器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绝对加速度完整反馈AMTMD的动力特性
16
作者 李春祥 杜冬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9-11,共3页
本文进一步研究了作者提出的主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AMTMD的动力特性。基于结构和第j个ATMD绝对加速度的两个完整反馈模式 (因为在实际中加速度传感器是测量绝对加速度 ) ,讨论了AMTMD的动力特性。数值分析表明 ,在设计AMTMD时应选用基... 本文进一步研究了作者提出的主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AMTMD的动力特性。基于结构和第j个ATMD绝对加速度的两个完整反馈模式 (因为在实际中加速度传感器是测量绝对加速度 ) ,讨论了AMTMD的动力特性。数值分析表明 ,在设计AMTMD时应选用基于结构绝对加速度的完整反馈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对加速度 AMTMD 动力特性 主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 传感器 反馈 传递函数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