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能量激光联合压力对成骨细胞ALP活性和胞内Ca^(2+)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史瑞新 付喜宏 +1 位作者 庄金良 杨陆一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178-2182,共5页
探讨低能量激光照射(1ow--level laser irradiation,LLLI)联合压力刺激对人成骨样细胞的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和胞内Xa^(2+)浓度的变化规律的影响,揭示LLLI促进正畸牙齿压力侧骨改建的机制。将对数生长期的人成骨... 探讨低能量激光照射(1ow--level laser irradiation,LLLI)联合压力刺激对人成骨样细胞的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和胞内Xa^(2+)浓度的变化规律的影响,揭示LLLI促进正畸牙齿压力侧骨改建的机制。将对数生长期的人成骨样细胞MG-63随机分为4组,对细胞施加压力采用Foreel四点弯曲体外细胞力学加载装置,用Ga-Al-As半导体激光器(808 nm,500 mW)进行照射。组Ⅰ(对照组):不加力,不进行激光照射。组Ⅱ(压力组):利用细胞加载装置对细胞加压力,加力板变形量为3 000 ustrain,加力时间1h。组Ⅲ(激光组):激光照射1 min,剂量3.75 J·cm。组Ⅳ(联合组):细胞加力(加力方式同组Ⅱ)后,激光照射(方式同组Ⅲ)。四组细胞均用分光光度计测量细胞内ALP活性。第二部分实验对胞内Ca^(2+)浓度变化进行测定,将MG-63细胞分为2组:压力组和激光张力组,2组细胞分别加力0,5,15,30,60 min,激光压力组再激光照射1 min后收取细胞。用荧光探针Fluo-3-AM测定成骨样细胞内Xa^(2+)浓度。结果显示第一部分实验与对照组相比,其余3组的ALP活性均明显增强(p<0.05),但联合组的ALP活性分别低于压力组和激光组(p<0.05)。第二部分实验显示:第1组压力引起胞内Ca^(2+)浓度随时间剧烈变化,第2组变化曲线平缓,但Xa^(2+)浓度水平两组无明显差异。由此得出结论适宜的压力和弱激光及联合应用均能增加成骨细胞的ALP活性,两者联合应用时较单独应用时成骨细胞的ALP活性稍有降低,压力组和激光压力组胞内Ca^(2+)浓度的变化曲线不同,说明在正畸牙齿的压力侧,低能量激光的应用可以降低由压力引起的成骨细胞活性增加,减少成骨,破骨相对增加,促进牙齿移动,LLLI极可能通过调节Xa^(2+)浓度的变化规律来调节成骨细胞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能量激光照射(LLLI) 成骨细胞 压力 碱性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术后血清ALP的动态变化特点及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崔爱民 张自琴 蔺锡侯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738-741,744,共5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HPT)术后ALP的动态变化特点,探索术后甲状旁腺激素(PTH)骤然降低对成骨、破骨细胞功能的影响,为术后制定合理补钙治疗计划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48例以代谢性骨病为主要表现的PHPT患者手术后ALP资料分... 目的分析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HPT)术后ALP的动态变化特点,探索术后甲状旁腺激素(PTH)骤然降低对成骨、破骨细胞功能的影响,为术后制定合理补钙治疗计划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48例以代谢性骨病为主要表现的PHPT患者手术后ALP资料分别进行绘图分析,并统计曲线不同时段血尿钙、磷及PTH分布、变化。结果术后血清ALP的变化呈现出了3个典型时段,血尿钙磷、PTH在不同时段内变化趋势呈一定的规律性。结论术后PTH骤降所致血ALP规律性的动态变化,反映了成、破骨细胞功能状态的相应转变,揭示了ALP曲线不同时段内的骨钙沉积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术后动态观察ALP变化为预测血钙的变化及制定合理的补钙治疗计划提供了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血清alp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先蒿水煎液对小鼠血清ALT、ALP、AST的影响
3
作者 何玉娇 马玉荣 +2 位作者 李明皓 陶大勇 邱德新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9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探索西北草场生长的马先蒿的毒性作用。方法:将85只昆明小鼠分5组,1个对照组和4个试验组,对照组饮用清水,4个试验组饮用等量不同浓度的马先蒿水煎液1~3周,分别于试验后第7天、第14天和第21天采集小鼠血液并分离血清,用ELISA试剂... 目的:探索西北草场生长的马先蒿的毒性作用。方法:将85只昆明小鼠分5组,1个对照组和4个试验组,对照组饮用清水,4个试验组饮用等量不同浓度的马先蒿水煎液1~3周,分别于试验后第7天、第14天和第21天采集小鼠血液并分离血清,用ELISA试剂盒分别检测小鼠血清中AST、ALT、ALP水平。结果:不同浓度的马先蒿水煎液均可使小鼠AST、ALT水平升高;除高浓度组小鼠ALP浓度下降外,其它各试验组小鼠ALP水平升高。结论:马先蒿水煎液可引起小鼠肝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先蒿 昆明鼠 AST ALT a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平的小球藻对草鱼免疫力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闻祖银 《黑龙江水产》 2024年第2期165-168,共4页
为研究不同水平的小球藻(Cholorella vulgaris)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确定小球藻在改善草鱼机体免疫功能方面的最适添加水平。试验选择体重约20g、健康无病的草鱼400尾,按照单因素试验设计将其均... 为研究不同水平的小球藻(Cholorella vulgaris)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确定小球藻在改善草鱼机体免疫功能方面的最适添加水平。试验选择体重约20g、健康无病的草鱼400尾,按照单因素试验设计将其均分4个处理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草鱼。各组草鱼依次投喂含有0%(对照组)、0.5%、1.0%、1.5%的小球藻的饲料。投喂60 d后,检测各组草鱼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指标。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试验2组和试验3组草鱼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或AKP)活性显著提高(P<0.05),溶菌酶(LZ)活性显著提高(P<0.05),总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而小球藻对草鱼血清中的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力未产生显著性影响(P>0.05)。研究结果表明,草鱼养殖生产中,添加1.0%和1.5%的小球藻可以显著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球藻(Cholorella vulgaris)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 溶菌酶(LZ) 碱性磷酸酶(alp或AKP)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2+)、Zn^(2+)和Cd^(2+)对茂名海域文昌鱼酸、碱性磷酸酶的影响 被引量:18
5
作者 白秀娟 卢伙胜 唐峰华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13-517,共5页
试验结果表明,在Cu2+质量浓度为0.096 mg/L水体中生活的文昌鱼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LP)均不受抑制作用,在Cu2+质量浓度为0.16、0.256、0.356 mg/L水体中生活的文昌鱼的ACP、ALP活性均显著受抑制(P<0.05),随时间延长和质量... 试验结果表明,在Cu2+质量浓度为0.096 mg/L水体中生活的文昌鱼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LP)均不受抑制作用,在Cu2+质量浓度为0.16、0.256、0.356 mg/L水体中生活的文昌鱼的ACP、ALP活性均显著受抑制(P<0.05),随时间延长和质量浓度升高,抑制作用增强。在Zn2+质量浓度达到0.195 mg/L时,文昌鱼的ALP与对照组同期相比受抑制作用显著(P<0.05),随质量浓度增加,受抑制作用增强;ACP在Zn2+质量浓度达到0.39 mg/L时,文昌鱼ACP第10 d影响不显著(P>0.05),第20 d和30 d表现出显著(P<0.05)抑制作用,超过这一质量浓度,受抑制作用增强。在Cd2+水体中生活的文昌鱼ALP在Cd2+质量浓度为0.4 mg/L时,抑制显著(P<0.05),在此质量浓度水体中的文昌鱼ACP在第30 d测定时也表现为抑制显著(P<0.05),随时间延长和质量浓度增加,文昌鱼ACP、ALP活性受抑制作用增强,在最高质量浓度为2.0 mg/L时,至中期已经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昌鱼 CU^2+ ZN^2+ CD^2+ 酸性磷酸酶 碱性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pH胁迫对茂名海域文昌鱼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白秀娟 卢伙胜 +1 位作者 刘晓彬 彭小江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2-46,共5页
实验测定了茂名海域文昌鱼在96h时间间隔内耐受盐度的极限值为:最低17.24,最高46.24;耐受pH的极限值为最低5.0,最高10.0。通过实验前后文昌鱼体重及酸碱磷酸酶活性的变化对比,找出茂名海域文昌鱼较适合生长的盐度及pH范围分别为:28.0~3... 实验测定了茂名海域文昌鱼在96h时间间隔内耐受盐度的极限值为:最低17.24,最高46.24;耐受pH的极限值为最低5.0,最高10.0。通过实验前后文昌鱼体重及酸碱磷酸酶活性的变化对比,找出茂名海域文昌鱼较适合生长的盐度及pH范围分别为:28.0~32.0及7.5~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昌鱼 盐度 pH 酸性磷酸酶 碱性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浦珠母贝碱性磷酸酶的分离纯化与性质研究 被引量:25
7
作者 谢莉萍 林静瑜 +1 位作者 肖锐 张荣庆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37-40,共4页
以合浦珠母贝 (Pinctadafucata)为提取酶的原料 ,经Tris HCl缓冲液 (pH7.5)抽提 ,正丁醇处理 ,硫酸铵分级沉淀分离 ,DEAE 纤维素离子交换树脂柱层析 ,DEAE A25离子交换分子筛柱层析纯化 ,得到一定纯度的碱性磷酸酶 ,比活力达到1444U/mg... 以合浦珠母贝 (Pinctadafucata)为提取酶的原料 ,经Tris HCl缓冲液 (pH7.5)抽提 ,正丁醇处理 ,硫酸铵分级沉淀分离 ,DEAE 纤维素离子交换树脂柱层析 ,DEAE A25离子交换分子筛柱层析纯化 ,得到一定纯度的碱性磷酸酶 ,比活力达到1444U/mg。酶学性质和动力学性质研究表明 ,该酶催化对硝基苯磷酸 (pNPP)的水解反应 ,最适 pH值为9.72,最适温度为45℃ ,水解反应的活化能为Ka=21.4kJ/mol,初速度为6.1μmol/L,米氏常数Km 值为2.86mmol/L,Vm 值为9.09μmol/L。产物类似物HPO2 - 4,WO3 - 4 对该酶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表现为竞争性抑制。金属离子对该酶的催化活力有不同的影响 ,正一价金属离子对该酶活性无影响 ,Mg2 +,Co2 +,Mn2 +对该酶有激活作用 ,Zn2 +对该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浦珠母贝 碱性磷酸酶 酶活性 分离 人工育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藻弧菌对三疣梭子蟹溶菌酶和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陈萍 王清印 +3 位作者 李健 李吉涛 刘淇 刘萍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8-82,共5页
将健康的三疣梭子蟹(平均体重176±21.3g)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和溶藻弧菌,在感染后0、24、48和72h分别采集不同处理组梭子蟹的血淋巴、肌肉和肝胰腺组织,测定其中的溶菌酶(LSZ)、酸性磷酸酶(ACP)及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研究溶藻弧菌对... 将健康的三疣梭子蟹(平均体重176±21.3g)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和溶藻弧菌,在感染后0、24、48和72h分别采集不同处理组梭子蟹的血淋巴、肌肉和肝胰腺组织,测定其中的溶菌酶(LSZ)、酸性磷酸酶(ACP)及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研究溶藻弧菌对三疣梭子蟹体内免疫相关酶活的影响。结果表明,感染组梭子蟹血淋巴LSZ活性在感染后24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后活性显著降低(P<0.05);肌肉和肝胰腺组织中LSZ活性在感染24h有稍微上升的趋势,但是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其活性又逐渐下降,且在感染48h后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梭子蟹不同组织中ACP和ALP酶活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均呈下降的趋势,且感染48h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表明,三疣梭子蟹感染溶藻弧菌后对机体免疫相关酶活指标的影响较大,导致机体免疫防御能力的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疣梭子蟹 溶藻弧菌 溶菌酶 酸性磷酸酶 碱性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侵染对青蛤(Cyclina sinensis)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9
作者 宋欣 张丽岩 +1 位作者 高玮玮 潘宝平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4-258,共5页
对500个成体青蛤分别用鳗弧菌和生理盐水注射,在感染后3h、6h、12h、24h和36h分别取不同处理组的肝胰脏、鳃和闭壳肌组织,测定上述样品的碱性磷酸酶(ALP)及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分析鳗弧菌对青蛤体内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鳗... 对500个成体青蛤分别用鳗弧菌和生理盐水注射,在感染后3h、6h、12h、24h和36h分别取不同处理组的肝胰脏、鳃和闭壳肌组织,测定上述样品的碱性磷酸酶(ALP)及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分析鳗弧菌对青蛤体内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鳗弧菌感染组的ALP与ACP活性从高到低依次为肝胰脏>鳃>闭壳肌,其中青蛤肝胰脏和鳃组织中ALP和ACP活性均有显著升高的趋势,并且在12h时达到最高,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随后呈现下降趋势。而青蛤闭壳肌组织中侵染组ALP和ACP活性与对照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鳗弧菌对青蛤的磷酸酶活性影响较大,对其免疫防御系统有明显的刺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蛤 鳗弧菌 碱性磷酸酶(alp) 酸性磷酸酶(AC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_E对河蟹血清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及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1
10
作者 艾春香 陈立侨 +3 位作者 温小波 刘晓玲 高露姣 江洪波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3年第1期24-31,共8页
通过投喂添加VE 量分别为 0、0 .1× 1 0 - 3 、0 .2× 1 0 - 3 、0 .4× 1 0 - 3 、0 .6× 1 0 - 3(m m)的 5种实验饲料饲养河蟹 6 0d ,以探讨VE 对其体内SOD、ALP和ACP等酶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饲料中未添加VE 时 ... 通过投喂添加VE 量分别为 0、0 .1× 1 0 - 3 、0 .2× 1 0 - 3 、0 .4× 1 0 - 3 、0 .6× 1 0 - 3(m m)的 5种实验饲料饲养河蟹 6 0d ,以探讨VE 对其体内SOD、ALP和ACP等酶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饲料中未添加VE 时 ,河蟹血清、肝胰腺、卵巢和肌肉各组织中SOD、ALP和ACP活性各异 ,其中SOD的活性从高到低依次为肝胰腺 >卵巢 >血清 >肌肉 ,ALP活性的为肝胰腺 >血清 >卵巢 >肌肉 ,而ACP活性则是肝胰腺 >血清 >肌肉 >卵巢 .饲料中添加VE 时 ,与对照组相比 ,各组织中SOD活性随着VE添加量的升高而显著降低 ( p <0 .0 5或 p <0 .0 1 ) ;ALP和ACP活性则随着VE 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升高 ( p <0 .0 5或 p <0 .0 1 ) .这表明VE 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在河蟹体内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并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 ,从而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力 .VE 作为免疫刺激剂能有效地增强河蟹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 ,能有效发挥其增强河蟹免疫功能的VE 适宜添加量为 ( 0 .2~ 0 .4)× 1 0 - 3(m m)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 中华绒螯蟹 维生素E 超氧化物歧化酶 磷酸酶 血清 卵巢 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3α肽聚糖对凡纳滨对虾幼体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国福 张春云 +3 位作者 王光玉 徐仲 宋晓玲 黄倢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584-587,共4页
用含不同质量分数(0.005%、0.01%、0.1%)A3α肽聚糖(PG)的饵料投喂及在育苗水体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0.005、0.01和0.05 mg/ml)的PG浸浴凡纳滨对虾幼体,以投喂不添加PG的饵料作对照,另设投喂活饵的试验组作参考;饲养7 d后,检测PL1... 用含不同质量分数(0.005%、0.01%、0.1%)A3α肽聚糖(PG)的饵料投喂及在育苗水体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0.005、0.01和0.05 mg/ml)的PG浸浴凡纳滨对虾幼体,以投喂不添加PG的饵料作对照,另设投喂活饵的试验组作参考;饲养7 d后,检测PL1期仔虾体内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结果显示:PG经浸浴和口服能促进幼虾ACP和ALP活性提高;经活饵投喂的幼虾的ACP和ALP活性也较高。活饵组的ACP和ALP活性,0.01%PG添加量组和0.005 mg/ml PG的浸浴组幼体的ACP活性,0.01%和0.1%PG添加量组、PG质量浓度为0.01、0.05 mg/ml的浸浴组的ALP活性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口服组和浸浴组ACP活性均与PG浓度正相关,而口服组中0.01%PG添加量组ALP活性最高,浸浴组中PG浓度与ALP活性正相关。试验结果表明,PG能提高幼虾的非特异性免疫力。PG用于育苗的口服质量分数建议为0.05%-0.1%,浸浴质量浓度为0.05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肽聚糖 凡纳滨对虾 幼体 酸性磷酸酶(ACP) 碱性磷酸酶(a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硝酸盐对文昌鱼磷酸酶、酚氧化酶及部分生长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白秀娟 卢伙胜 张冰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2-25,共4页
研究了茂名海域文昌鱼(Branchiostoma belcher)耐受亚硝酸盐(NO2-)的极限和在NO2-胁迫条件下体重及磷酸酶(ACP)、酚氧化酶(PO)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文昌鱼在(25±1)℃温度条件下在96 h内耐受NO2-的半致死浓度LC50为262.98 mg/L。... 研究了茂名海域文昌鱼(Branchiostoma belcher)耐受亚硝酸盐(NO2-)的极限和在NO2-胁迫条件下体重及磷酸酶(ACP)、酚氧化酶(PO)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文昌鱼在(25±1)℃温度条件下在96 h内耐受NO2-的半致死浓度LC50为262.98 mg/L。在水体NO2-质量浓度不超过0.34 mg/L时,ACP活性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在0.24 mg/L时对碱性磷酸酶(ALP)及PO有显著影响,差异显著(P<0.05);大于12.07 mg/L时,对文昌鱼ALP、ACP及PO活性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NO2-质量浓度达到33.44mg/L时,文昌鱼体重与对照组相比受抑制作用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昌鱼 亚硝酸盐 酸性磷酸酶 碱性磷酸酶 酚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AMF)对沙棘抗旱性的影响 被引量:34
13
作者 唐明 陈辉 商鸿生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8-52,共5页
采用组织化学技术研究了水分胁迫条件下丛枝菌根真菌中碱性磷酸酶活性对宿主沙棘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根内总菌丝量>功能菌丝量>活性菌丝量,总菌丝和功能菌丝是活性菌丝的基础,对宿主生物量积累起重要作用的是活性菌丝;具有... 采用组织化学技术研究了水分胁迫条件下丛枝菌根真菌中碱性磷酸酶活性对宿主沙棘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根内总菌丝量>功能菌丝量>活性菌丝量,总菌丝和功能菌丝是活性菌丝的基础,对宿主生物量积累起重要作用的是活性菌丝;具有磷酸酶活性的菌丝对沙棘生长和抗旱作用最强,随着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提高,宿主林木鲜重增加,萎蔫系数降低。活性菌丝通过直接参与宿主林木磷素营养物质的交换,改善林木养分和水分状况,提高林木抗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碱性磷酸酶 沙棘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囊藻毒素在铜锈环棱螺肝组织中的累积降解及对3种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双玲 陆开宏 +2 位作者 郑忠明 潘洁慧 朱津永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4-59,共6页
把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暴露于不同浓度的有毒微囊藻藻液中(对照组:只投喂四尾柵藻(Scenedesmus quadricanda);混合藻组:50%四尾柵藻+50%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蓝藻组:只投喂铜绿微囊藻),用酶联免疫检测法(Enz... 把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暴露于不同浓度的有毒微囊藻藻液中(对照组:只投喂四尾柵藻(Scenedesmus quadricanda);混合藻组:50%四尾柵藻+50%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蓝藻组:只投喂铜绿微囊藻),用酶联免疫检测法(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藻液和肝组织中藻毒素浓度,藻液中包括藻相和水相的总微囊藻毒素(MC)浓度分别为:对照组0μg·L-1;混合藻组(14.47±1.22)μg·L-1;蓝藻组(29.47±2.43)μg·L-1。螺在两种不同毒素浓度藻液中暴露15d后再移入四尾柵藻藻液中降解15d。结果表明,暴露期间,混合藻组、蓝藻组螺肝组织中MC含量均为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且同期混合藻组MC含量都明显高于蓝藻组;作为机体代谢生物标志物的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随MC浓度及其暴露时间发生相应变化;作为解毒生物标志物的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活性在混合藻组先被诱导后被抑制,在蓝藻组初期变化不明显后表现为诱导。在15d降解过程中,混合藻组和蓝藻组MC含量均持续下降;机体生物标志物ACP、ALP和GST活性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降低。本试验结果为ACP、ALP和GST活性作为MC胁迫的生物标志物提供了一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MC) 生物标志物 酸性磷酸酶(ACP) 碱性磷酸酶(alp)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 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僧帽牡蛎碱性磷酸酶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陈巧 陈清西 +1 位作者 林建城 廖金花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75-481,共7页
从僧帽牡蛎分离纯化出一种碱性磷酸酶,采用Sephadex G-200凝胶过滤柱层析法测得该酶分子量为1.57×10~5.以对硝基苯磷酸为底物,该酶的最适温度为43℃,最适pH值为10.0.在37℃和pH值为10.0的条件下,酶催化反应的米氏常数(K_m)为9.68&#... 从僧帽牡蛎分离纯化出一种碱性磷酸酶,采用Sephadex G-200凝胶过滤柱层析法测得该酶分子量为1.57×10~5.以对硝基苯磷酸为底物,该酶的最适温度为43℃,最适pH值为10.0.在37℃和pH值为10.0的条件下,酶催化反应的米氏常数(K_m)为9.68×10^(-4)mol/dm^3,活化能(E_a)为45.85kJ/mol,温度系数(Q_(10))为1.80(30~40℃).对该酶的热稳定性研究表明:其在45℃以下较为稳定,50℃以上明显失活,并测定了该酶的热失活速度常数.金属离子对酶活力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Mg^(2+)、Mn^(2+)、Ca^(2+)、Co^(2+)对酶有激活作用,Ag^+、Hg^(2+)、Zn^(2+)表现为抑制作用,Cd^(2+)几乎没有影响.Mg^(2+)是较有效的激活剂,表现为部分非竞争性效应,激活常数(K_a)为2.48×10^(-4)mol/dm^3,有Mg^(2+)存在时该酶活性中心的转换数量是无Mg^(2+)时的4.0倍.几种效应物对酶的抑制机理研究表明:HPO_4^(2-)、HAsO_4^(2-)、Cys为竞争性,其抑制常数分别为1.61、1.18和0.15mmol/dm^3;L-Phe为反竞争性,抑制常数为3.26mmol/d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僧帽牡蛎 碱性磷酸酶 热稳定性 金属离子 抑制剂 海洋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骨补肾颗粒对地塞米松诱导骨质疏松症大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邢亚群 王迪生 +4 位作者 王群 魏令 耿春辉 祝子明 徐玉禄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21-1225,共5页
目的观察精骨补肾颗粒(黄精、骨碎补、桑葚等)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lucocorticoid induced osteoporosis,GIOP)大鼠的骨密度(BMD)、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碱性磷酸酶(ALP)、肌钙蛋白(Tn)、血清降钙素(CT)、雌二醇(E2)的影响... 目的观察精骨补肾颗粒(黄精、骨碎补、桑葚等)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lucocorticoid induced osteoporosis,GIOP)大鼠的骨密度(BMD)、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碱性磷酸酶(ALP)、肌钙蛋白(Tn)、血清降钙素(CT)、雌二醇(E2)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2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仙灵骨葆胶囊),精骨补肾颗粒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每周2次肌肉注射地塞米松2.5 mg/kg,同时每日灌胃给药连续9周。实验结束后眼球取血,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大鼠Tn、TRAP、ALP、CT、E2指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大鼠离体股骨上1/3 BMD进行检测。结果 GIOP大鼠对照组的TRAP、ALP明显升高,BMD、Tn、CT、E2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精骨补肾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可显著降低GIOP大鼠TRAP、ALP含有量,显著升高BMD、Tn、CT、E2值,且存在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精骨补肾颗粒对骨质疏松症大鼠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骨补肾颗粒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glucocorticoid induced osteoporosis GIOP) 骨密度(BMD)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 碱性磷酸酶(alp) 肌钙蛋白(Tn) 降钙素(CT) 雌二醇(E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丙烷对仿刺参抗氧化酶和免疫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丽梅 李多慧 +2 位作者 罗耀明 鹿志创 何平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9-64,共6页
将经暂养的体质量(5.23±0.96)g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置于10 L玻璃缸中,水中环氧丙烷质量浓度为100.00 mg/L、200.00 mg/L、300.00 mg/L、400.00 mg/L、500.00 mg/L及600.00 mg/L(用母液调配),每个梯度设3个平行,每个缸... 将经暂养的体质量(5.23±0.96)g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置于10 L玻璃缸中,水中环氧丙烷质量浓度为100.00 mg/L、200.00 mg/L、300.00 mg/L、400.00 mg/L、500.00 mg/L及600.00 mg/L(用母液调配),每个梯度设3个平行,每个缸中20头幼参,统计24 h、48 h、72 h、96 h幼参死亡率,同时测定体腔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试验结果表明,高质量浓度组仿刺参体腔液中抗氧化酶活性最先在24 h时、随后ALP活性在48 h时均受到显著诱导(P<0.05);48 h时各质量浓度组CAT活性最先极受到显著抑制(P<0.01),其他3种酶活性在72 h时开始受到显著抑制,72 h时CAT活性恢复,而高质量浓度组直到96 h,其他3种酶活性仍受到显著抑制(P<0.05)。CAT活性受到污染物的影响最大,但恢复也最快。除ACP外,其他3种酶活性均表现短期毒物兴奋效应,受到显著诱导(P<0.05),长时间后活性均受到显著抑制(P<0.05)。在环氧丙烷胁迫下仿刺参体腔液中的抗氧化酶活性受到影响时间比免疫酶短,受影响程度比免疫酶大。随着环氧丙烷质量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不同程度的影响仿刺参体腔液中4种酶的活性。环氧丙烷使仿刺参致毒的机制可能是产生自由基的氧化胁迫,影响消化、吸收和代谢。本研究结果可为研究环氧丙烷对海洋生物的毒理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丙烷 仿刺参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氢酶 酸性磷酸酶 碱性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铅对蟾蜍精巢毒作用的酶学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贾秀英 董爱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2329-2333,共5页
为研究镉、铅对精巢的生化毒作用机理 ,应用氯化镉、硝酸铅溶液对成年雄性蟾蜍进行腹腔染毒 (按镉计 0 .1、0 .2、0 .4、0 .8mg/ kg体重 ;按铅计 1、2、4、8mg/ kg体重 ) ,连续染毒 7d后活体解剖 ,测定分析精巢中各种酶的活性。结果显... 为研究镉、铅对精巢的生化毒作用机理 ,应用氯化镉、硝酸铅溶液对成年雄性蟾蜍进行腹腔染毒 (按镉计 0 .1、0 .2、0 .4、0 .8mg/ kg体重 ;按铅计 1、2、4、8mg/ kg体重 ) ,连续染毒 7d后活体解剖 ,测定分析精巢中各种酶的活性。结果显示 ,在镉染毒下 ,精巢乳酸脱氢酶 (L DH)和酸性磷酸酶 (ACP)的活性随镉染毒剂量的增加而降低 ,而碱性磷酸酶 (AL P)未发现明显变化 ;在铅染毒下 ,乳酸脱氢酶 (L DH)和碱性磷酸酶 (AL P)的活性随铅染毒剂量的增加而降低 ,而酸性磷酸酶 (ACP)未发现明显变化 ;乳酸脱氢酶 (L DH)同工酶在镉、铅染毒下则主要表现为酶带 L DH1 、L DH2 的抑制或缺失和 L DH5活性的增强。因此 ,镉、铅对蟾蜍的雄性生殖毒性机理可能与酶的活性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L DH可以考虑作为反映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磷酸酶 碱性磷酸酶 乳酸脱氢酶 精巢 毒作用 蟾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分泌因素影响牙槽骨修复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德懿 刘瑷如 +2 位作者 汪铮 胡庆沈 叶军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 :明确内分泌因素对牙槽骨修复过程中碱性磷酸酶 (ALP)和酸性磷酸酶 (ACP)活性的影响 ,并探讨牙槽骨吸收修复机制。方法 :2 4只狗的牙槽骨二壁骨袋模型 ,随机分成 4组 ,采用组织学检查、酶组织化学和全自动图像分析等技术定量分析... 目的 :明确内分泌因素对牙槽骨修复过程中碱性磷酸酶 (ALP)和酸性磷酸酶 (ACP)活性的影响 ,并探讨牙槽骨吸收修复机制。方法 :2 4只狗的牙槽骨二壁骨袋模型 ,随机分成 4组 ,采用组织学检查、酶组织化学和全自动图像分析等技术定量分析去除卵巢、诱发实验性糖尿病及提高甲状腺素水平情况下 ,骨缺损修复过程中ALP和ACP活性变化。结果 :甲状腺素组除 6个月组ACP活性较高外 ,ALP与ACP活性均较对照组低 ,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1) ;糖尿病组和卵巢切除组仅ALP降低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5或P <0 0 1) ,酶的活性与骨形态结构变化相吻合。结论 :牙槽骨修复受全身内分泌因素的调控 ,且与其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酶活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分泌因素 牙槽骨 修复 alp AC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振动仪治疗骨质疏松对骨代谢影响6个月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郑锦畅 陈建庭 +2 位作者 裴卫卫 查丁胜 庞广兴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3期197-202,180,共7页
目的观察复合振动仪治疗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70例骨质疏松志愿者随机分成复合振动组(whole body compound vibration training group)35例和对照组(control group)35例,复合振动组采用自行研制的复合振动仪... 目的观察复合振动仪治疗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70例骨质疏松志愿者随机分成复合振动组(whole body compound vibration training group)35例和对照组(control group)35例,复合振动组采用自行研制的复合振动仪进行全身振动治疗,振动频率45~55Hz,振动强度0.5~0.8g,30min/次,1次/隔天,连续6个月,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于试验第0、1、3、6个月分别检测复合振动组和对照组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骨钙素(osteocalcin,OC)、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ce acid phosphatase,TRAP)、钙磷乘积(calcium-phosphorus product,[Ca]×[P])的变化。结果第3、6个月,ALP、OC、TRAP、[Ca]×[P]的P分别为0.003、0.686;0.768、0.618;0.817、0.855;0.077、0.001。ALP早期呈上升的趋势,到第3个月形成一个峰值,然后呈下降趋势,[Ca]×[P]呈不断上升的趋势,OC、TRAP无明显变化趋势。结论复合振动可促进骨组织钙化、促进钙和磷以骨盐形式沉积于骨组织;连续治疗可能使人体产生耐受,降低复合振动的治疗效应,采取短时、间断的加载方式可能更有利于促进复合振动的成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振动 骨质疏松 碱性磷酸酶 骨钙素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钙磷乘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