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富硫型水库沉积物AVS和SEM空间分布特征及重金属风险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关昊鹏 谢筱婷 +6 位作者 陈思睿 邓莎 陈小强 金业 林琳 汪天祥 许士国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2-466,共15页
随着湖库外源性污染的有效控制,沉积物污染特征成为影响湖库水环境质量的关键因素。本文以富硫型水库——汤河水库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水库沉积物的理化性质、重金属总量、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cid volatile sulfide,AVS)和同步提取重金属... 随着湖库外源性污染的有效控制,沉积物污染特征成为影响湖库水环境质量的关键因素。本文以富硫型水库——汤河水库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水库沉积物的理化性质、重金属总量、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cid volatile sulfide,AVS)和同步提取重金属(simultaneously extracted metals,SEM)的空间分布特征,采用沉积物基准法(sediment quality guidelines,SQGs)和AVS与SEM关系法对重金属可能诱发的生态风险和毒性效应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汤河水库沉积物中AVS含量在0.03~51.75μmol/g之间,并呈现坝前深水区>东支流库区>西支流库区的空间分布特征。根据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知,汤河水库沉积物AVS含量与间隙水中SO^(2-)_(4)浓度、沉积物烧失量(LOI)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沉积物间隙水中NO^(-)_(3)浓度和沉积物pH呈现显著负相关。间隙水中SO^(2-)_(4)浓度和沉积物LOI含量是控制AVS产量的重要因素。水库沉积物中ΣSEM变化范围为0.52~2.75μmol/g,呈现出东支流库区>坝前深水区>西支流库区的分布规律。水库沉积物中ΣSEM/AVS和ΣSEM-AVS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06~22.73和-49.18~2.44μmol/g,显示出水库坝前深水区表层0~10 cm沉积物不具有生态风险,而东、西支流库区沉积物中的SEM因为不能完全被AVS所固定而存在潜在生态风险。就单一重金属而言,汤河水库坝前深水区和东西支流中部区域沉积物Ni、Cu、Pb和Zn含量均介于临界效应含量(threshold effects level,TEL)值和可能效应含量(probable effect level,PEL)值之间,可产生低级风险毒性效应,但Ni的毒性效应风险接近中级,今后应予以重点关注。富硫型水库沉积物中容易出现高含量AVS,沉积物间隙水中SO^(2-)_(4)和NO^(-)_(3)的浓度是决定沉积物AVS净产量的重要因素。流域内重金属土壤背景值以及工业、采矿产业排放的废水类型直接影响着诱发生态风险的重金属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可挥发性硫化物 同步提取重金属 生态风险 富硫型水库 沉积物 汤河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体沉积物中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研究进展 被引量:44
2
作者 刘景春 严重玲 胡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12-818,共7页
水体沉积物中酸可挥发性硫化物 (AVS)是总硫含量中活性最高的部分 ,是沉积物中有毒重金属的重要结合形态 ,它的含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沉积物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 ,从而作为沉积物中有毒重金属环境污染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 ;就十多年来水... 水体沉积物中酸可挥发性硫化物 (AVS)是总硫含量中活性最高的部分 ,是沉积物中有毒重金属的重要结合形态 ,它的含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沉积物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 ,从而作为沉积物中有毒重金属环境污染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 ;就十多年来水体沉积物中酸可挥发性硫化物 (AVS)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概述了 AVS的测定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探讨了水体沉积物中 AVS含量时空变化的规律 ;同时就目前“同时可提取重金属”(SEM)与 AVS摩尔浓度比值和水体沉积物重金属生物毒性关系的研究进行了概括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可挥发性硫化物 avs 水体沉积物 同时可提取重金属 S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官厅水库-永定河沉积物中AVS-SEM的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储昭升 刘文新 汤鸿霄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13-317,共5页
酸可挥发性硫化物 (AVS)与同步提取的重金属 (SEM)之间的比例关系是控制缺氧性沉积物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及毒性的主要因素 .本文设计了一套新型吹气 吸收装置测定水体沉积物中的AVS ,提高了AVS的回收率及测定操作的稳定性 .并应用此装... 酸可挥发性硫化物 (AVS)与同步提取的重金属 (SEM)之间的比例关系是控制缺氧性沉积物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及毒性的主要因素 .本文设计了一套新型吹气 吸收装置测定水体沉积物中的AVS ,提高了AVS的回收率及测定操作的稳定性 .并应用此装置测定了官厅水库 永定河水体沉积物中AVS -SEM的分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沉积物 avs-SEM 酸可挥发性硫化物 重金属 分析 污染 评价 官厅水库 永定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吴淞-浏河滨岸带沉积物AVS和SEM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5
4
作者 孙玮玮 王东启 +5 位作者 陈振楼 毕春娟 胡蓓蓓 刘耀龙 李九发 许世远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0-146,共7页
对长江口吴淞-浏河滨岸带37个站位沉积物中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和同时可提取态重金属(SEM)含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EM在37个站位沉积物中浓度范围为0.20~1.37μmol/g,平均值为0.74μmol/g;AVS的浓度范围为0.20~0... 对长江口吴淞-浏河滨岸带37个站位沉积物中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和同时可提取态重金属(SEM)含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EM在37个站位沉积物中浓度范围为0.20~1.37μmol/g,平均值为0.74μmol/g;AVS的浓度范围为0.20~0.80μmol/g,平均值为0.23μmol/g;沉积物中AVS含量与总有机碳(TOC)和含水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SEM分别与TOC和含水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沉积物中值粒径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依据SEM/AVS比值评价方法以及美国EPA(SEM-AVS)差值评价方法对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的判断表明,除了B2站点无显著生物毒性外,吴淞-浏河滨岸带沉积物中重金属对水生生物均处于中等毒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 同时可提取态重金属(SEM) 生物有效性 沉积物 长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头南海湖沉积物中AVS-SEM的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樊庆云 何江 +5 位作者 薛红喜 宝金花 匡运臣 吕昌伟 高兴东 孙惠民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10-914,共5页
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与同步提取的重金属(SEM)之间的比例关系是控制缺氧性沉积物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及毒性的主要因素。采用野外采样及室内测定方法,对包头市南海湖表层沉积物和柱状沉积物的AVS、SEM、[SEM]/[AVS]进行了作图和分析比... 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与同步提取的重金属(SEM)之间的比例关系是控制缺氧性沉积物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及毒性的主要因素。采用野外采样及室内测定方法,对包头市南海湖表层沉积物和柱状沉积物的AVS、SEM、[SEM]/[AVS]进行了作图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黄河补水的污染、历史及现有生活污水排放、城市径流以及游船排放均提高了南海湖的重金属含量,并形成重金属含量高值区。水深的增加和现有生活污水的排放以及挺水植物的影响形成南海湖下游区域AVS明显高于上游。南海湖AVS垂向分布出现极大值下移和多个极大值的现象,不同于一般淡水湖泊。南海湖表层和垂向沉积物中AVS含量均远高于SEM含量,初步评价得出南海湖沉积物重金属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可挥发性硫化物 沉积物 重金属 南海湖 包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间带沉积物中重金属的AVS归一化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张向上 张龙军 吴玉科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20-424,共5页
采集胶州湾河套镇养殖区潮间带高、中、低潮带的沉积物样品 ,将重金属 AVS归一化法应用于粘土质潮间带沉积物研究 ,测定了酸可挥发硫 (AVS)和酸化过程中溶解释放的重金属 (SEM) ,并根据 SEM与 AVS的摩尔浓度关系评价二价重金属 (Cu、Pb... 采集胶州湾河套镇养殖区潮间带高、中、低潮带的沉积物样品 ,将重金属 AVS归一化法应用于粘土质潮间带沉积物研究 ,测定了酸可挥发硫 (AVS)和酸化过程中溶解释放的重金属 (SEM) ,并根据 SEM与 AVS的摩尔浓度关系评价二价重金属 (Cu、Pb、Zn、Cd、Ni)的化学活性和生物可获得性。结果表明 :河套镇养殖区除各潮带表层 0~ 2 cm外 ,SEM/ AVS均小于 1,重金属的生物活性小 ,不会对养殖的底栖生物造成影响。 8cm以下 AVS平均含量高潮带 >中潮带 >低潮带 ,在同一潮位 AVS随深度增加而增加 ;相同潮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可挥发硫法 测定 潮间带沉积物 重金属分析 avs归一化法 胶州湾河套镇 重金属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东湖沉积物中酸挥发性硫化物(AVS)的深度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1
7
作者 郑利 徐小清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45-251,共7页
沉积物中酸挥发性硫化物(AVS)是硫化物的生成、氧化和扩散等综合作用的反映,有机物的供给、硫酸盐的还原等因素都能影响其分布特征. 本文对武汉东湖三个污染程度不同站点的AVS深度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VS含量在一定深度沉积物... 沉积物中酸挥发性硫化物(AVS)是硫化物的生成、氧化和扩散等综合作用的反映,有机物的供给、硫酸盐的还原等因素都能影响其分布特征. 本文对武汉东湖三个污染程度不同站点的AVS深度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VS含量在一定深度沉积物中具有最大值,东湖沉积物中AVS的深度分布具有两种不同的模式,I站和II站AVS浓度峰在5cm左右的表层沉积物中,且AVS还原层深度较狭窄,而III站AVS浓度峰处于10-20cm深度范围,沉积物中有机质负荷的差异是导致这种分布特征的重要原因. 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对AVS的深度分布具有重要影响,高有机质负荷导致AVS浓度峰向表层迁移,且AVS还原层分布于较狭窄的深度范围. 对方涛等对流-扩散模型的应用表明,该模型在高有机质负荷沉积物中(I、II站)AVS深度分布的应用较为理想,然而低有机质负荷沉积物中(III站)不能准确反映AVS的深度分布特征,说明其应用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东湖 沉积物 酸挥发性硫化物 avs 分布 有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岱海沉积物中AVS-SEM分布特征及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楠定其其格 何江 +5 位作者 吕昌伟 都达古拉 张京 李传镇 郭霞 侯兆洁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5-161,共7页
以内蒙古的岱海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表层及柱状沉积物中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同步提取金属(SEM)的含量及重金属总量ΣSEM,并对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价。研究表明:表层沉积物中AVS含量范围为2.72~98.49μmol·g-1(... 以内蒙古的岱海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表层及柱状沉积物中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同步提取金属(SEM)的含量及重金属总量ΣSEM,并对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价。研究表明:表层沉积物中AVS含量范围为2.72~98.49μmol·g-1(平均值为21.71μmol·g-1),水平分布上表现出自北西向南东逐渐增加的趋势;ΣSEM含量范围为6.99~22.51μmol·g-1(平均值为15.51μmol·g-1),水平分布上表现出自南东向北西逐渐增加趋势。沉积柱芯中,AVS含量的变化范围为4.20~114.91μmol·g-1(平均值为31.55μmol·g-1),不同沉积柱芯中AVS垂向分布波动较大;沉积柱芯中酸提取ΣSEM范围为7.67~21.10μmol·g-1(平均值为15.38μmol·g-1),ΣSEM含量与AVS相比几乎恒定。表层沉积物中ΣSEM/AVS】1的站位(1、2、3、5、10和12)较多,表明岱海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存在产生生物毒性的可能性;表层和柱芯沉积物中Cd、Hg和As不会对水生生物产生毒性效应,Cu、Pb和Zn有对底栖生物产生毒性效应的可能,应给予相应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可挥发性硫化物 同步提取金属 沉积物 岱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山湾沉积物中酸挥发性硫化物(AVS)的分布变化特征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强 曲克明 +1 位作者 马绍赛 宋云利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2-107,共6页
2005年12月和2006年3、6、9月,乳山湾滩涂底质环境调查中的16个站点的酸挥发性硫化物(AVS)含量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AVS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水平变化范围分别为:春季16.46~230.62mg/kg(干重,下同)、夏季33.6... 2005年12月和2006年3、6、9月,乳山湾滩涂底质环境调查中的16个站点的酸挥发性硫化物(AVS)含量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AVS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水平变化范围分别为:春季16.46~230.62mg/kg(干重,下同)、夏季33.65~568.48mg/kg、秋季23.49~350.69mg/kg、冬季15.77~190.96mg/kg,平均值分别为92.82、208.65、177.27和82.87mg/kg。对养殖区与非养殖区AVS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养殖区明显高于非养殖区。在深度为0~20cm之间,AVS含量基本是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本文还就近几年乳山湾东流区表层底质中的AVS含量作了年际比较分析,结果表明,AVS含量年际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山湾 底质 酸挥发性硫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仙湖表层沉积物AVS与SEM分布特征及其生态风险评估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彪 荀凡 +3 位作者 陈向超 马书占 王亚蕊 冯慕华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2-80,共9页
以高原深水抚仙湖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全湖16个样点表层沉积物(0~5 cm)的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和同步提取重金属(SEM)的分布特征,并利用∑SEM和AVS的物质的量浓度比对全湖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AVS在南北湖区分布存在... 以高原深水抚仙湖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全湖16个样点表层沉积物(0~5 cm)的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和同步提取重金属(SEM)的分布特征,并利用∑SEM和AVS的物质的量浓度比对全湖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AVS在南北湖区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南部湖区分布均匀,平均含量仅为0.074±0.043μmol/g,而北部湖区则由湖岸带向北湖心(N9)呈现出递增趋势,平均含量高达0.317±0.485μmol/g. SEM在南北湖区分布较为集中,南部湖区主要集中在路居河口(S2),北部湖区主要分布在老凹地(N5)和东大河口(N4).除牛摩河口(S5)、梁王河口(N3)和北湖心(N9)外,其余所有点位[∑SEM]/[AVS]>1,且南部湖区平均[∑SEM]/[AVS]值(3.51±1.91)显著高于北湖湖区(2.19±2.10).因此抚仙湖全湖尤其是南部湖区重金属生态风险应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抚仙湖 沉积物 酸可挥发性硫化物 同步提取重金属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的生物扰动作用对沉积物中AVS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侯颖 韩雪萌 +2 位作者 付发武 王亚宁 田胜艳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20年第3期31-36,共6页
通过室内微宇宙实验系统,进行60 d的扰动试验,研究了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的生物扰动对沉积物中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60 d后,生物扰动组(放入双齿围沙蚕)和对照组(未放双齿围沙蚕)沉积物的氧化还... 通过室内微宇宙实验系统,进行60 d的扰动试验,研究了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的生物扰动对沉积物中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60 d后,生物扰动组(放入双齿围沙蚕)和对照组(未放双齿围沙蚕)沉积物的氧化还原电位均高于实验初始值,且生物扰动组沉积物的氧化还原电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生物扰动组和对照组沉积物中AVS含量的纵向分布为表层(0~5 cm)<中层(5~15 cm)<深层(15~25 cm),其中深层AVS含量显著高于表层和中层(P<0.05),且生物扰动组各层沉积物中AVS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双齿围沙蚕的生物扰动增加了沉积物中的氧分布,提高了沉积物的氧化还原电位,从而促进了AVS的氧化,因此沉积物中AVS含量降低。本研究可为沉积物环境质量评价及改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齿围沙蚕 生物扰动 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 氧化还原电位 沉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州湾养殖海区沉积物中酸可挥发性硫的研究 被引量:31
12
作者 霍文毅 李全生 马锡年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5-139,共5页
沉积物中酸可挥发性硫化物 (AVS)的含量对控制重金属在沉积物 /间隙水中的分配和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方面有重要意义 ,也是海洋养殖业的重要指标之一 ,研究改正目前《海洋监测规范》中沉积物酸可挥发硫化物的测定方法基础上 ,建立了一... 沉积物中酸可挥发性硫化物 (AVS)的含量对控制重金属在沉积物 /间隙水中的分配和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方面有重要意义 ,也是海洋养殖业的重要指标之一 ,研究改正目前《海洋监测规范》中沉积物酸可挥发硫化物的测定方法基础上 ,建立了一套简单易行的仪器装置和分析程序。讨论了N2 流量、反应时间、酸强度、硫总量 4个方面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给出了胶州湾海区沉积物中AVS的定量数据。表明胶州湾养殖海区沉积物中AVS的含量显著高于非养殖海区和其它海湾沉积物中AVS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州湾 养殖区 沉积物 酸可挥发性硫 avs 重金属 化学活性 生物可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州湾李村河口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16
13
作者 刘飞 钟少军 +2 位作者 蒲晓强 瞿成利 徐丽君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1-35,96,共6页
对胶州湾李村河口4个站点沉积物中的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以及同步提取金属元素(SEM,包括Cu,Cd,Ni,Pb和Zn)的含量进行测定,以研究重金属元素在河口海湾沉积物中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其分布的因素。结果表明,J1站表层沉积物中同步提取金属... 对胶州湾李村河口4个站点沉积物中的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以及同步提取金属元素(SEM,包括Cu,Cd,Ni,Pb和Zn)的含量进行测定,以研究重金属元素在河口海湾沉积物中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其分布的因素。结果表明,J1站表层沉积物中同步提取金属含量高于其它站点;除J1站外其他站点的同步提取金属的总量随沉积物深度变化范围不大;J1站的SEM/AVS比值始终小于1,其他站点SEM/AVS比值只在沉积物浅表层大于1。此外,AVS和同步提取Fe的含量对沉积物中同步提取金属的分布有着重要影响,其他的因素如有机质的含量等也会对沉积物中同步提取金属的分布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提取金属 酸可挥发硫化物 胶州湾 沉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沉积物中无机硫的化学特性 被引量:10
14
作者 尹洪斌 范成新 +2 位作者 丁士明 张路 李宝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3-187,共5页
选取太湖富营养化相对较严重的梅梁湾北部(ML)与西五里湖(WL)为研究对象,对沉积物及其间隙水中的无机硫形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WL和ML间隙水中Fe^2+的平均含量分别为72.1-162.7μmol/L和63.0-182.7μmol/L,是∑S^2-的18倍和6... 选取太湖富营养化相对较严重的梅梁湾北部(ML)与西五里湖(WL)为研究对象,对沉积物及其间隙水中的无机硫形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WL和ML间隙水中Fe^2+的平均含量分别为72.1-162.7μmol/L和63.0-182.7μmol/L,是∑S^2-的18倍和6倍,分析认为,太湖沉积物中的还原环境是以Fe^3+为主导而并非SO4^2-.沉积物中酸性可挥发性硫化物(AVS)的含量为1.0-11.7μmol/g,在未受污染湖泊范围之内.黄铁矿态硫(Pyrite-S)/AVS〉3,表明AVS能够高效地转化为黄铁矿,也说明黄铁矿是SO4^2-还原的主要产物.沉积物中黄铁矿化程度(DOP)〈10%、硫化程度(DOS)〈14%,说明黄铁矿的形成主要受SO4^2-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硫 酸性可挥发性硫化物(avs) 黄铁矿 黄铁矿化程度(DOP) 太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湖沉积物中酸挥发性硫化物的季节、深度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方涛 张晓华 徐小清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9-245,共7页
在酸挥发性硫化物AVS存在的情况下,水体沉积物中的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将显著降低,同步提取金属SEM与AVS的比值SEM/AVS可作为判定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良好指标。本文通过研究东湖三个不同富营养化水平的站点的AVS的季节、深度变化特征及... 在酸挥发性硫化物AVS存在的情况下,水体沉积物中的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将显著降低,同步提取金属SEM与AVS的比值SEM/AVS可作为判定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良好指标。本文通过研究东湖三个不同富营养化水平的站点的AVS的季节、深度变化特征及相关的影响因子,发现AVS的含量夏季要高于冬季,并随深度的加深呈先增高后降低的分布特征,SEM/AVS随深度的变化则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为正确应用SEM/AVS指标判定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提取金属 季节变化 深度分布 湖泊 生物有效性 金属污染 东湖 沉积物 酸挥发性硫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物中重金属Pb和Cd对河蚬的毒性效应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韩雨薇 张彦峰 +2 位作者 陈萌 钟文珏 祝凌燕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9-137,共9页
以河蚬为受试生物,以存活率、呼吸抑制率为测试终点,研究了沉积物和上覆水中重金属Pb、Cd对底栖生物的毒性效应,并探讨了沉积物中酸挥发性硫化物(acid volatile sulfide,AVS)和同时提取金属(simultaneously extracted metals,SEM)对重... 以河蚬为受试生物,以存活率、呼吸抑制率为测试终点,研究了沉积物和上覆水中重金属Pb、Cd对底栖生物的毒性效应,并探讨了沉积物中酸挥发性硫化物(acid volatile sulfide,AVS)和同时提取金属(simultaneously extracted metals,SEM)对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沉积物中Pb、Cd对河蚬致死效应较低,当Pb、Cd浓度分别为400、100 mg獉kg-1,连续暴露21 d时,致死率低于20%;沉积物中Pb、Cd对河蚬14 d的呼吸抑制率EC50分别为519和151 mg獉kg-1;上覆水中Pb和Cd离子浓度较低,对生物毒性效应贡献可以忽略;SEM/AVS值和生物呼吸抑制率有着明显的线性相关性,当SEMPb/AVS>1,SEMCd/AVS>0.6时,重金属对河蚬有明显的毒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Cd PB 河蚬 沉积物 呼吸抑制率 酸挥发性硫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硫酸盐对武汉南湖表层沉积物磷形态的作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袁探 华玉妹 +2 位作者 朱端卫 丁敏 蔡建波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66-673,共8页
采用室内模拟实验,选取武汉市南湖表层沉积物及相应上覆水,研究了硫酸盐的输入对沉积物磷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盐输入水体后提高了沉积物磷的迁移活性,导致上覆水中总磷(TP)、溶解性正磷酸盐(SRP)含量升高,上升幅度随硫酸盐输入量... 采用室内模拟实验,选取武汉市南湖表层沉积物及相应上覆水,研究了硫酸盐的输入对沉积物磷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盐输入水体后提高了沉积物磷的迁移活性,导致上覆水中总磷(TP)、溶解性正磷酸盐(SRP)含量升高,上升幅度随硫酸盐输入量的增加而增加.硫酸盐扩散到沉积物后,先是生成酸可挥发性硫(AVS),进而转变成铬还原硫.硫酸盐输入提高了沉积物pH值,而使Eh降低.沉积物不同磷形态对外源硫酸盐的响应有所差异,二钙磷(Ca2-P)含量随输入硫酸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含量最高的铁磷(Fe-P)为800mg/kg左右,占总磷的51.4%~56.6%,受硫酸盐的影响极显著(P<0.01),在沉积物中含量降低而向上覆水中释放.上覆水中溶解性铁和TP、SRP均呈显著正相关.硫酸盐对沉积物中闭蓄态铁磷(O-Fe-P)也产生显著影响(P<0.05),总体而言是促进其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硫酸盐还原 酸可挥发性硫(avs) 铬还原硫 磷形态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物中Pb和Cd对泥鳅的毒性效应及其基准阈值的验证 被引量:8
18
作者 韩雨薇 钟文珏 +2 位作者 张彦峰 强沥文 祝凌燕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78-1084,共7页
为探讨沉积物中AVS(acid volatile sulfide,酸挥发性硫化物)和SEM(simultaneously extracted metals,同时提取金属)对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和基准验证的影响,以泥鳅为受试生物,以死亡率、鳃部渗血率和体质量变化为测试终点,研究了沉积物和... 为探讨沉积物中AVS(acid volatile sulfide,酸挥发性硫化物)和SEM(simultaneously extracted metals,同时提取金属)对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和基准验证的影响,以泥鳅为受试生物,以死亡率、鳃部渗血率和体质量变化为测试终点,研究了沉积物和上覆水中重金属Pb、Cd对底栖生物的毒性效应,并对文献中Pb、Cd沉积物基准阈值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沉积物中Pb、Cd对泥鳅21d的LC50(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391、37.0 mg/kg;上覆水中ρ(Pb2+)和ρ(Cd2+)较低,对生物毒性效应贡献可以忽略.经验证,Pb和Cd的TEL(threshold effect level,临界效应浓度)和PEL(probable effect level,必然效应浓度)基本符合其所代表的意义,Pb、Cd加标浓度(以w计)低于其对应的TEL时不具有毒性,高于其对应的PEL时具有明显毒性,介于二者之间时毒性不确定.SEM/AVS(物质的量比)和生物死亡率有明显的相关性,当该比值大于1.00时,重金属对泥鳅有明显的毒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生物效应 沉积物质量基准 酸挥发性硫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曝气对两种不同类型沉积物中重金属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14
19
作者 方涛 肖邦定 +2 位作者 张晓华 敖鸿毅 徐小清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55-359,共5页
利用东湖及长江两种不同类型的沉积物,研究了曝气对沉积物中重金属释放的影响,并对酸挥发性硫化物(AVS)的氧化及重金属的释放过程进行了非线性拟合.结果表明,在曝气条件下,AVS被氧化,沉积物pH值降低,与之相结合的重金属被释放出来.在两... 利用东湖及长江两种不同类型的沉积物,研究了曝气对沉积物中重金属释放的影响,并对酸挥发性硫化物(AVS)的氧化及重金属的释放过程进行了非线性拟合.结果表明,在曝气条件下,AVS被氧化,沉积物pH值降低,与之相结合的重金属被释放出来.在两种沉积物中发生的AVS氧化反应属于同一类型反应;湖泊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溶出反应与AVS氧化密切相关,而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溶出反应则还与铁锰氧化物及有机质的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曝气 沉积物 酸挥发性硫化物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滨岸带沉积物中酸挥发性硫化物垂直分布及空间变化特征 被引量:7
20
作者 周栋 王东启 +4 位作者 陈振楼 孙月娣 毕春娟 李九发 许世远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8-144,共7页
对上海市滨岸带(北起浏河口,南至杭州湾的金丝娘桥)18个柱状沉积物中酸挥发性硫化物(AVS)质量分数及其垂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中w(AVS)为0.38-317.60 mg/kg,底层沉积物中w(AVS)平均值最高,是表层和中层的2倍左... 对上海市滨岸带(北起浏河口,南至杭州湾的金丝娘桥)18个柱状沉积物中酸挥发性硫化物(AVS)质量分数及其垂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中w(AVS)为0.38-317.60 mg/kg,底层沉积物中w(AVS)平均值最高,是表层和中层的2倍左右.各采样点沉积物中底层w(AVS)空间变化差异最大,表层w(AVS)变化较小.人类活动干扰(滨岸带围垦、工业排污和生活排污和畜禽养殖等)显著改变了潮滩原有的自然环境特征〔w(有机碳)、含水率、粒度组成以及氧化还原电位等〕,可能成为控制上海市滨岸带沉积物中w(AVS)空间变化差异的决定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挥发性硫化物(avs) 沉积物 垂直分布 空间变化 上海市滨岸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