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米糠油脱胶和酸化凹凸棒土脱色工艺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陈雪芳 王璨 +2 位作者 张海荣 郭海军 陈新德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17,37,共4页
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了米糠毛油脱胶工艺,得到的酸法脱胶工艺最佳条件为磷酸添加量0.3%、脱胶温度70℃、加水量3%、反应时间40 min,此时米糠油脱胶率为87.7%。在此基础上,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了酸化凹凸棒土添加量、脱色温度、脱色时间对脱... 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了米糠毛油脱胶工艺,得到的酸法脱胶工艺最佳条件为磷酸添加量0.3%、脱胶温度70℃、加水量3%、反应时间40 min,此时米糠油脱胶率为87.7%。在此基础上,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了酸化凹凸棒土添加量、脱色温度、脱色时间对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酸化凹凸棒土添加量5%、脱色温度110℃、脱色时间30 min条件下,米糠油脱色率达到9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牝糠油 酸化凹凸棒土 脱胶 脱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凹凸棒土处理含苯酚水的技术 被引量:8
2
作者 王素青 陈静 +1 位作者 陈田田 韦长梅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5-58,共4页
制备了硅钨酸改性凹凸棒土,其结构通过XRD表征。探讨了改性凹凸棒土对含酚废水的去除效果,并确定了苯酚初始浓度、溶液pH、投加量和吸附时间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苯酚溶液的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pH=9、改性凹凸棒土投... 制备了硅钨酸改性凹凸棒土,其结构通过XRD表征。探讨了改性凹凸棒土对含酚废水的去除效果,并确定了苯酚初始浓度、溶液pH、投加量和吸附时间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苯酚溶液的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pH=9、改性凹凸棒土投加质量浓度为10 g/L、吸附时间为60 min时,苯酚的去除率达到77.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凹凸棒土 硅钨酸 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活化对凹凸棒土吸附盐酸四环素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黄昭先 黄健花 王兴国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47-50,共4页
分别采用盐酸、KH550、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焙烧对凹凸棒土进行改性,以提高对盐酸四环素(TC)的吸附性能,分别考察了盐酸含量、温度、固液比和活化时间对盐酸处理后凹凸棒土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盐酸活化处理凹凸棒土较其他的方... 分别采用盐酸、KH550、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焙烧对凹凸棒土进行改性,以提高对盐酸四环素(TC)的吸附性能,分别考察了盐酸含量、温度、固液比和活化时间对盐酸处理后凹凸棒土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盐酸活化处理凹凸棒土较其他的方法更为有效;在盐酸浓度为0.5 mol.L-1、吸附温度为40℃、凹凸棒土的质量与盐酸溶液体积比1 g:8 mL、活化时间1 h的优化条件下。盐酸活化土对TC的吸附量可达120.5 mg.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土 活化 改性 盐酸 四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凹凸棒处理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樊凯 王瑛 李绍铭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6年第5期17-20,共4页
在不同改性条件下,用盐酸,氯化钠以及高温焙烧来改性凹凸棒原土,用改性后的凹土分别处理水中阴离子洗涤剂(LA S),色度,苯酚,氨氮并确定出最佳条件。比较三种凹土改性方法。最后得处理LA S时氯化钠改性凹土效果最好,最佳改性浓度为2.5 m ... 在不同改性条件下,用盐酸,氯化钠以及高温焙烧来改性凹凸棒原土,用改性后的凹土分别处理水中阴离子洗涤剂(LA S),色度,苯酚,氨氮并确定出最佳条件。比较三种凹土改性方法。最后得处理LA S时氯化钠改性凹土效果最好,最佳改性浓度为2.5 m o l/L,去除率73%。处理苯酚、氨氮时盐酸改性凹土效果最好,最佳改性浓度保持在2 m o l/L附近,去除率分别可达到87%,92%。焙烧温度达500℃时,凹土对色度的吸附能力最佳,达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凹凸棒 盐酸 氯化钠 焙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钠造粒酸改凹凸棒石对Sr、Cs吸附效能影响分析
5
作者 林元惠 左锐 +4 位作者 周爱霞 王金生 杨洁 翟远征 滕彦国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23-528,共6页
凹凸棒石黏土(凹土)对重金属类污染组分具有较强吸附作用,但受原状凹土固液难以分离的制约,目前尚未应用于实际工程。本文利用海藻酸钠对酸改性凹土进行造粒,通过静态批实验分析了其对Sr和Cs的吸附性能,并利用柱迁移实验分析动态迁移... 凹凸棒石黏土(凹土)对重金属类污染组分具有较强吸附作用,但受原状凹土固液难以分离的制约,目前尚未应用于实际工程。本文利用海藻酸钠对酸改性凹土进行造粒,通过静态批实验分析了其对Sr和Cs的吸附性能,并利用柱迁移实验分析动态迁移规律。结果表明,Sr和Cs浓度为100 mg/L,投加量为10 g/L时,120 min内达到平衡,造粒后的凹土颗粒对Sr和Cs去除率分别为40.4%和45.9%,造粒作用引起吸附效能低于凹土原土,具有明显负效应;柱实验结果表明,吸附剂用量为10.0 g、流速为10 m L/min时Sr和Cs的去除率达到41.8%和61.5%,随流速增加或降低,去除率均减小。因此,海藻酸钠造粒改性凹土颗粒可作为含Sr和Cs废水处理的备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造粒 酸改性 凹凸棒石黏土 SR 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