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种植体间距对口内扫描印模精度的影响
1
作者 方诗颜 夏荣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75-1880,共6页
目的体外评估种植体间距对口内扫描印模精度的影响。方法预设了不同种植体间距的实验模型通过模型扫描仪获取参照数据,通过口内扫描仪Trios生成实验数据。使用三维数据分析软件测量并计算参照数据与实验数据对应扫描杆的距离偏差和角度... 目的体外评估种植体间距对口内扫描印模精度的影响。方法预设了不同种植体间距的实验模型通过模型扫描仪获取参照数据,通过口内扫描仪Trios生成实验数据。使用三维数据分析软件测量并计算参照数据与实验数据对应扫描杆的距离偏差和角度偏差。采用单样本t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Brown-Forsythe F检验、Games-Howell事后多重比较及Levene检验评估实验结果(α=0.05)。结果口内扫描的整体距离偏差和角度偏差分别为(27.48±18.14)μm、(0.24±0.19)°,均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P<0.001)。在评估真实性时,结果显示种植体间距与扫描距离误差、角度误差均存在正相关(P<0.05)。在角度偏差方面,1-2组(8.13 mm)与其他间距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体间距对口内扫描精确性存在影响(P<0.05)。结论基于该实验结果,认为口内扫描技术获取的无牙颌印模精度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8.13 mm内的种植体间距能够获得高精度的口内扫描印模数据。种植体间距的增加会影响口内扫描技术的应用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内扫描仪 数字化印模 种植体间距 精度 距离偏差 角度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星敏感器的导航星星库制定 被引量:21
2
作者 陈元枝 郝志航 +1 位作者 王国辉 李德志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31-334,共4页
导航星星库对星图识别、最终姿态获取具有重要意义。导航星星库的容量 ,存储方式 ,存储内容 ,读取方式 ,是影响星图识别的识别时间和识别率的关键因素。本文介绍了采用球矩阵存储和读取导航星库的方法 ,阐述了导航星的选取规则及存储内... 导航星星库对星图识别、最终姿态获取具有重要意义。导航星星库的容量 ,存储方式 ,存储内容 ,读取方式 ,是影响星图识别的识别时间和识别率的关键因素。本文介绍了采用球矩阵存储和读取导航星库的方法 ,阐述了导航星的选取规则及存储内容。球矩阵方法可以在全天球范围内快捷查找导航星的大致区域 ;年中平位置及导航星星对角距的存储 ,可使视位置转换时间及星图识别时间进一步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航星星库 平位置 星敏感器 星图识别 卫星姿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μLED发光技术的新型星模拟器设计 被引量:5
3
作者 孙向阳 付跃刚 +1 位作者 李杰 段洁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1-86,共6页
针对常规星模拟器存在的模拟参数少、精度低和模拟技术难度大等具体问题,将μLED发光技术引入到星模拟器的设计中,提出一种基于μLED发光技术的新型星模拟器研制方法。结合星模拟器准直光学系统设计结果,详细设计了整体机械结构,以确保... 针对常规星模拟器存在的模拟参数少、精度低和模拟技术难度大等具体问题,将μLED发光技术引入到星模拟器的设计中,提出一种基于μLED发光技术的新型星模拟器研制方法。结合星模拟器准直光学系统设计结果,详细设计了整体机械结构,以确保其具有在仿真环境下,最大程度弱化温变、振动等外界因素的特性。重点研究星点位置精度和星点发光亮度的控制技术,并对星点圆度、星点发光均匀度以及星点光谱控制技术进行具体分析。分析与测试结果均表明,所设计的星模拟器具有星间角距精度小于3″,多种5个连续星等模拟,同时满足星点圆度、发光均匀度以及发光光谱的多参数模拟性能。所提出的设计方法也为更高级别的星模拟器研制提供一种可行的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模拟器 光学设计 μLED 星间角距精度 星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角距分布的星表快速查找算法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晨 陈朝阳 沈绪榜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6-17,54,共3页
查找导航星表是星模式识别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导航星表数据量大时,导航星表的查找速度直接影响星图识别的速度。因此,设计快速的星表查找算法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对导航星角距分布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分块子星表查找算法。该方法减小了查找... 查找导航星表是星模式识别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导航星表数据量大时,导航星表的查找速度直接影响星图识别的速度。因此,设计快速的星表查找算法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对导航星角距分布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分块子星表查找算法。该方法减小了查找算法的平均查找长度。以6星等导航星库为例,给出了分块子星表的具体建立方法。实验验证了该方法提高了查找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对角距 折半查找 概率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星地球模拟器的光学系统设计与精度模拟分析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孙高飞 张国玉 +2 位作者 刘石 王凌云 高玉军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41-646,共6页
为实现对敏感器的地面标定与精度测试,需研制一套恒星地球模拟器,要求其星间角距模拟精度优于10″,地球张角模拟精度优于0.05°.通过设计高精度准直光学系统与高精度紫外准直光学系统,实现了对星点位置与地球图像的无穷远距离模拟;... 为实现对敏感器的地面标定与精度测试,需研制一套恒星地球模拟器,要求其星间角距模拟精度优于10″,地球张角模拟精度优于0.05°.通过设计高精度准直光学系统与高精度紫外准直光学系统,实现了对星点位置与地球图像的无穷远距离模拟;提出了星点位置模拟误差修正方法与地球图形模拟误差修正方法,提高星间角距和地球张角的模拟精度.实测星间角距与地球张角模拟结果表明,该模拟器的星间角距模拟精度优于10″,地球张角模拟精度优于0.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星地球模拟器 光学系统 星间角距 地球张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公共星检验的改进球面多边形搜索星图识别算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崔祥祥 王宏力 +3 位作者 陆敬辉 乔兴 邓长智 杨小冈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2-356,共5页
为了实现多视场星敏感器的快速星图识别,针对球面多边形搜索星图识别算法面临单个星对角距匹配无法实现观测星与导航星一一对应造成计算量增加问题,提出了基于公共星检验的改进球面多边形搜索星图识别算法。使用三颗观测星形成的其中... 为了实现多视场星敏感器的快速星图识别,针对球面多边形搜索星图识别算法面临单个星对角距匹配无法实现观测星与导航星一一对应造成计算量增加问题,提出了基于公共星检验的改进球面多边形搜索星图识别算法。使用三颗观测星形成的其中两个星对进行角距匹配,并基于两观测星对的公共星连接条件,实现了角距匹配中错误星对结果的剔除,以及匹配星对中观测星与导航星的一一对应,减少了算法计算量;同时,在验证匹配星对时另选三颗观测星之外的一颗观测星,间接实现了四星模式验证,提高了改进算法的识别率。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的识别速度和识别率要明显高于原算法,且在星像位置误差为0.1~0.5像素时,改进算法的平均识别时间约为原算法的1/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敏感器 星图识别 角距匹配 球面多边形 k向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套圈沟心距的检测方法
7
作者 张林 张亭亭 王玉飞 《轴承》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1-53,共3页
针对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套圈沟心距检测方法较少、无专用检测仪器等问题,介绍了3种检测方法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使用轮廓仪检测的方法更加合理,检测过程中不受检测人员技术水平的影响,检测精度高且检测数据准确。
关键词 双列角接触球轴承 沟心距 检测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大视场多星模拟器设计与验证 被引量:6
8
作者 许洪刚 韩冰 +3 位作者 李曼丽 马洪涛 张鹏宇 鞠德晗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43-1351,共9页
在星敏感器高精度的地面精确标定任务中,为满足其对高精度大视场多星模拟器的需求,研制了可实现20°×40°视场内65颗恒星位置、星等精确模拟的高精度星模拟器。文章从星模拟器原理出发,基于星模拟器空间坐标系转换设计了... 在星敏感器高精度的地面精确标定任务中,为满足其对高精度大视场多星模拟器的需求,研制了可实现20°×40°视场内65颗恒星位置、星等精确模拟的高精度星模拟器。文章从星模拟器原理出发,基于星模拟器空间坐标系转换设计了模拟星支架,通过分析影响模拟星指向的误差,采用“主次镜一体式安装”、“全铝式模拟星系统”、“星孔位置补偿”等关键技术,设计高精度模拟星系统;建立各模拟星在o-x′y′z′坐标系中的空间位置模型,推导出各模拟星俯仰偏摆角度、单星指向及星间角距数学模型,并计算出单星指向理论误差及星角距理论误差,作为装调及试验的理论基础。试验结果显示,所有模拟星单星指向误差均优于1.914″,任意两模拟星角距误差优于4.3″;设计的高精度大视场多星模拟器精度满足要求,解决了新型星敏感器对高精度大视场多星模拟器的需求,可以作为高精度星敏感器地面性能标定的重要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模拟器 高精度 大视场 全铝式 单星指向 星间角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视场星敏感器结构参数标定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孙利 江洁 +1 位作者 李健 吉飞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532-1538,共7页
提出一种基于星间角距不变原理的多视场(FOV)星敏感器结构参数标定方法.这种方法以欧拉角表征多视场星敏感器各个子视场之间的旋转关系,利用识别得到的各个视场星点的坐标信息和赤经赤纬信息,计算出多对星光矢量来建立标定模型和目标函... 提出一种基于星间角距不变原理的多视场(FOV)星敏感器结构参数标定方法.这种方法以欧拉角表征多视场星敏感器各个子视场之间的旋转关系,利用识别得到的各个视场星点的坐标信息和赤经赤纬信息,计算出多对星光矢量来建立标定模型和目标函数,然后使用L-M算法优化目标函数并解算出各个子视场之间的结构参数.此方法不需要外部姿态测量仪器辅助,可用于在轨和地面标定.在全天球随机抽取多个姿态生成多视场的仿真星图用于标定,并采用星内角统计偏差作为结构参数标定精度的评价指标.这种方法能够准确求解多视场星敏感器的结构参数.星内角统计偏差的平均值在星点位置噪声标准差为0.1像素的仿真试验中为1.3″,在外场观星的实际试验中为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间角距 结构参数 标定 星内角统计偏差 姿态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卫星辅助的北斗双星系统军事应用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坦 刘作学 +1 位作者 刘博 王智 《兵工自动化》 2011年第12期25-29,共5页
针对目前北斗双星系统在军事应用方面受到限制的问题,提出采用伪卫星辅助增强双星系统方案实现特定区域内无源定位。分析采用一颗伪卫星时系统的视距范围,并在视距覆盖范围内对"双星+1颗伪卫星+高度表"的定位方案的定位误差... 针对目前北斗双星系统在军事应用方面受到限制的问题,提出采用伪卫星辅助增强双星系统方案实现特定区域内无源定位。分析采用一颗伪卫星时系统的视距范围,并在视距覆盖范围内对"双星+1颗伪卫星+高度表"的定位方案的定位误差参数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采用伪卫星来辅助增强北斗双星系统,可提高系统应用的隐蔽性,增强系统的军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双星 伪卫星 视距范围 定位精度 军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视场星敏感器的三角形改进算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陆涵 林宝军 +2 位作者 张永合 丁国鹏 王新宇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537-541,共5页
在科学探测、卫星高精度定位等领域中,星敏感器需要快速获得姿态信息,为了提高精度,通常需要提高角分辨率,降低视场,以更高的星等作为参考。星图识别算法是星敏感器快速获得姿态信息的关键,当传统的三角形算法面对星数较少、暗星占比更... 在科学探测、卫星高精度定位等领域中,星敏感器需要快速获得姿态信息,为了提高精度,通常需要提高角分辨率,降低视场,以更高的星等作为参考。星图识别算法是星敏感器快速获得姿态信息的关键,当传统的三角形算法面对星数较少、暗星占比更大的情况时,识别精度会迅速下降至70%~80%,识别精度有待提高。对现有星敏感器星图识别算法进行研究后,综合主流星图识别算法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三角形角距匹配的改进算法,结合星等区间差特征,在增加特征维数的同时引入第四颗星用于验证,以此减少冗余匹配。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识别速度不低于经典三角形改进算法的同时,提高了识别率,达到了98.4%。在引入位置噪声和星等噪声的情况下,仍然保持93%以上的识别率,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敏感器 星图识别 相似三角形 角距匹配 星等区间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快速三角形星图识别算法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磊 周宇 +2 位作者 林荣峰 张增安 钱方亮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1-75,共5页
针对星敏感器产品中常用的三角形星图识别算法存在时间复杂度较大、星图识别时间长的不足,提出一种改进的快速三角形星图识别算法。该算法通过构建二维链表数组将三角形的星对角距及角距容差集合保存下来,避免了星对角距重复计算和重复... 针对星敏感器产品中常用的三角形星图识别算法存在时间复杂度较大、星图识别时间长的不足,提出一种改进的快速三角形星图识别算法。该算法通过构建二维链表数组将三角形的星对角距及角距容差集合保存下来,避免了星对角距重复计算和重复查找过程;通过构建哈希表,改变星对角距匹配方式,减少星对角距匹配次数,使三角形星图识别的时间复杂度大幅降低。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星点位置噪声扰动以及不同观测星上限取值条件下,改进后算法的星图识别时间与传统三角形星图识别时间相比减少了70%,对提高星敏感器姿态更新频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敏感器 三角形星图识别 星对角距 哈希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敏感器动态精度评价方法 被引量:6
13
作者 任平川 周琦 +2 位作者 金荷 宋卿争 缪鹏飞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39-346,共8页
针对现有精度评价方法无法有效计算星敏感器在大动态条件下精度的问题,基于星敏感器成像模型与星对角距的不变性,提出了一种星敏感器动态精度评价方法。阐明了该方法的原理,提出了计算流程和统计方法。基于风云卫星在轨数据,对比了该方... 针对现有精度评价方法无法有效计算星敏感器在大动态条件下精度的问题,基于星敏感器成像模型与星对角距的不变性,提出了一种星敏感器动态精度评价方法。阐明了该方法的原理,提出了计算流程和统计方法。基于风云卫星在轨数据,对比了该方法与常用的滑动窗口法的处理结果,分析了两种方法在小角速率条件下处理的等价性,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基于地面观星数据,分析了两型星敏感器在不同动态条件下的测量精度。与现有的动态精度评价方法相比,该方法可有效地剥离动态过程中测试系统引入的误差,更真实地反映动态条件下星敏感器的实际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敏感器 动态精度分析 星对角距误差 在轨 动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导航星筛选方法
14
作者 邱浩阳 申军 马瑞萍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253-257,共5页
导航星表是天文导航中星敏感器用来实现星图识别和姿态确定的唯一依据,其容量、结构、存储等直接影响着识别的快速性和准确度。总结现有导航星表制定方法的优缺点,定义了表征天区恒星散布情况的特征量——稠密度,提出了以恒星视星等和... 导航星表是天文导航中星敏感器用来实现星图识别和姿态确定的唯一依据,其容量、结构、存储等直接影响着识别的快速性和准确度。总结现有导航星表制定方法的优缺点,定义了表征天区恒星散布情况的特征量——稠密度,提出了以恒星视星等和稠密度为模式特征、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导航星筛选方法。利用史密松天文台星表进行了仿真,制定了包含3 051颗恒星的导航星库,星库平均星等为5.09 Mv,98.10%的恒星星等在设定的星敏感器探测阈值以内。经蒙特卡洛枚举法验证,98.23%的随机模拟视场(10°×10°)内导航星达到3颗或3颗以上,满足局部天区星图识别条件。仿真算例表明,该方法能够兼顾恒星视星等和散布情况,其产生的导航星表满足星敏感器星图识别和姿态确定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科学与技术 人工智能 天文导航 导航星表 支持向量机 角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