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宁夏0℃积温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李艳春
冯建民
+2 位作者
杨建玲
孙艳桥
苏占胜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32-737,共6页
利用宁夏全区25个气象台站日平均气温资料,统计分析≥0℃积温的时空演变及其开始、结束日期的变化特征;采用复Morlet小波分析方法和Mann-Kendall突变检测方法,揭示了宁夏不同区域≥0℃积温的周期及突变特征;并对其演变成因进行了初步探...
利用宁夏全区25个气象台站日平均气温资料,统计分析≥0℃积温的时空演变及其开始、结束日期的变化特征;采用复Morlet小波分析方法和Mann-Kendall突变检测方法,揭示了宁夏不同区域≥0℃积温的周期及突变特征;并对其演变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近50 a宁夏各区域≥0℃的积温均呈增大趋势,积温的持续时间明显延长;全区及引黄灌区0℃积温在1997年出现由少到多的突变,在周期上存在3~4 a和9 a左右的长周期;≥0℃积温期间引黄灌区极端最低气温<0℃的出现日数明显减少,由此而引起的冻害也相应减少。造成宁夏≥0℃积温增加、持续时间延长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暖前后大气环流出现了明显调整。变暖前,500 hPa高度场上中高纬度地区,特别是巴尔喀什湖附近易于形成低槽,有利于极地冷空气南下影响宁夏区域,造成气温偏低,≥0℃的积温偏小;气候变暖之后,500 hPa环流场发生了显著变化,中高纬度地区经向环流减弱,纬向环流增强,不利于槽区的形成和发展,极地南下冷空气活动次数减小,下游大范围区域内的气温升高,对应的0℃积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0
℃
积温
时空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冈地区≥0℃积温演变规律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朱江
张白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4期204-205,215,共3页
利用黄冈地区气象站1971—2010年日平均气温资料,采用Mann-Kendall检验、滑动t检验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近40年黄冈地区≥0℃年积温时空分布和突变特征。结果表明:在空间分布上,黄冈地区日稳定通过0℃的初日、终日分布规律不同...
利用黄冈地区气象站1971—2010年日平均气温资料,采用Mann-Kendall检验、滑动t检验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近40年黄冈地区≥0℃年积温时空分布和突变特征。结果表明:在空间分布上,黄冈地区日稳定通过0℃的初日、终日分布规律不同,初日由南向北推迟,终日由南向北提前;在时间分布上,黄冈地区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的初、终日有共同分布规律,黄冈市和黄冈地区北部、中南部随年代变化趋势一致,初日在各年代呈现一致的提前趋势,终日在各年代大致呈现推迟趋势,但20世纪80年代均比70年代略有提前。近40年黄冈地区≥0℃积温具有突变特征,1993年为突变年。黄冈地区≥0℃积温的变化在线性增、减的基础上叠加了不同周期的波动变化。近40年来≥0℃积温变化存在27年和22年2个尺度振荡周期信号,其中以27年的尺度趋势较强,周期相对比较显著,22年的尺度周期性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0
℃
积温
变化规律
Mann—Kendall检验
小波分析
黄冈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56年青海省≥0℃热量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
4
3
作者
王喆
祁栋林
+2 位作者
严应存
肖建设
裴玉芳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16-223,共8页
利用青海省44个气象站1960~2015年的逐日平均气温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l突变检验以及反距离权重插值(IDW)方法,对青海省近56 a日平均气温稳定≥0℃的积温、持续天数、初日、终日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
利用青海省44个气象站1960~2015年的逐日平均气温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l突变检验以及反距离权重插值(IDW)方法,对青海省近56 a日平均气温稳定≥0℃的积温、持续天数、初日、终日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近56 a青海省≥0℃的积温和持续天数分别以64.38℃·10a-1和3.25 d·10a-1的倾向率呈显著增加趋势,二者分别于1998年、1997年发生了突变。二者主要受初日提前和终日推迟的共同影响。(2)≥0℃积温和持续天数大体上均呈现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增加的趋势,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农业区和柴达木地区,低值区主要分布在三江源区西部。(3)与20世纪60年代相比,21世纪青海省≥0℃积温段Ⅱ(500~1 500℃)面积减小了14.06%;≥0℃积温段Ⅳ(2 000~3 000℃)面积增加了16.34%。(4)随着气候变暖,1 500℃等值线呈现出整体向高海拔扩张和向低纬度南移的趋势,且呈显著向西向南的移动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0
℃
积温
持续天数
时空变化
青海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阿勒泰地区近50a≥0℃积温时空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
6
4
作者
王荣晓
徐文修
只娟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46-1252,共7页
[目的]探讨阿勒泰地区近50 a≥0℃界限温度内的积温及持续日数、初终日的时空变化趋势.[方法]采用线性回归法、Mann-Kendall检验法、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对≥0℃界限温度进行分析.[结果]近50 a阿勒泰地区≥0℃积温及持续日数、终日的...
[目的]探讨阿勒泰地区近50 a≥0℃界限温度内的积温及持续日数、初终日的时空变化趋势.[方法]采用线性回归法、Mann-Kendall检验法、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对≥0℃界限温度进行分析.[结果]近50 a阿勒泰地区≥0℃积温及持续日数、终日的倾向率分别以71.7℃·d/10a、2.8 d/10a、2.5 d/10a增加.吉木乃县和福海县≥0℃初日呈明显提前趋势外,其它县市均不明显.≥0℃积温及持续日数、终日突变年份分别为1994年、1977年、1988年.各县市≥0℃积温和持续日数突变后较突变前分别增加120℃·d以上和6d以上,其中富蕴县积温增加最多为346℃·d,福海县持续日数延长最多为14 d.≥0℃积温及持续日数的周期震荡变化趋势表明,在未来≥0℃界限温度内积温和持续日数将呈持续升高和增加趋势.[结论]近50 a≥0℃界限温度内的积温及持续日数、终日均呈增加和延迟趋势,研究期内均发生突变,突变后较突变前增加幅度大,但≥0℃初日整体提前趋势不明显.≥0℃积温及持续日数存在周期震荡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勒泰地区
≥
0
℃
积温
持续日数
M-K检验
小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55年青海高原﹤0℃积温时空变化及其影响研究
被引量:
3
5
作者
赵全宁
铁吉新
《青海农林科技》
2018年第1期20-23,58,共5页
利用青海高原1961~2015年10月-12月至次年1月-2月逐日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0℃的积温和持续日数近55年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5年来青海高原<0℃的积温以74.4℃/10...
利用青海高原1961~2015年10月-12月至次年1月-2月逐日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0℃的积温和持续日数近55年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5年来青海高原<0℃的积温以74.4℃/10a的速率显著升温,持续日数则以3.4d/10a的倾向率显著减少,负积温显著增温和持续日数减少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也明显反映出了该区域从80年代后期开始气候变暖事实;<0℃积温和持续日数呈"西北多、东南少"空间分布特征,各地<0℃积温升温呈一致性地升温特征但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0℃积温上世纪存在准17a和7a的振荡周期,本世纪主要受14a尺度的周期振荡控制,持续日数则存在准14a尺度和准8a尺度的振荡周期;<0℃积温显著变化将会对该区域农牧业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0
℃
积温
时空变化
周期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山东省≥0℃和≥15℃终日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6
作者
王广宁
张国鑫
崔日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0期198-201,共4页
选取山东省境内17个气象站1986—2015年的逐日平均气温数据,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方法和空间插值方法,对山东省≥0℃终日和≥15℃终日的时间和其间的积温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0℃终日的空间分布呈现南部和沿海地区晚...
选取山东省境内17个气象站1986—2015年的逐日平均气温数据,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方法和空间插值方法,对山东省≥0℃终日和≥15℃终日的时间和其间的积温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0℃终日的空间分布呈现南部和沿海地区晚、中部和北部地区早的特征;近30年来山东省17个气象站点≥0℃终日的变化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山东省≥15℃终日的空间分布呈东部沿海地区晚、中部地区早的特征;近30年来山东省17个气象站点≥15℃终日的变化总体呈推迟趋势。山东省≥0℃终日至≥15℃终日期间活动积温的空间分布特征为西南地区高、东北地区低,呈现出由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的趋势;近30年来≥0℃终日至≥15℃终日期间活动积温变化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0
℃
终日
≥15
℃
终日
积温
时空变化特征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湟源县30年0℃活动积温变化特征分析
7
作者
黄晨
洪震坤
张世栋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4期191-193,共3页
本文探索了湟源县30年0℃活动积温的变化特征,一是对年际变化特征、高积温年、低积温年进行特征分析;二是将湟源县1987-2016年的0℃活动积温划分为3个10年际进行分析。详细分析内容为不同尺度下的积温最高值、最低值、平均值、极差和距...
本文探索了湟源县30年0℃活动积温的变化特征,一是对年际变化特征、高积温年、低积温年进行特征分析;二是将湟源县1987-2016年的0℃活动积温划分为3个10年际进行分析。详细分析内容为不同尺度下的积温最高值、最低值、平均值、极差和距平差。结果表明,30年0℃活动积温整体呈上升趋势,前期11年(1987-1997年)积温均为负距平;中期8年(1998-2005年)积温小幅震荡,后期11年(2006-2016年)积温均为正距平。30年的0℃活动积温平均值为2209.49℃·d,1987年0℃活动积温为最低值1 953.00℃·d;2013年0℃活动积温为最高值2 496.40℃·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
℃
活动积温
变化特征
青海湟源
1987-2
0
16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51—2007年辽宁省农业界限温度变化及其成因探讨
被引量:
14
8
作者
张运福
金巍
曲岩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9-117,共9页
对1951—2007年辽宁省稳定通过0℃、10℃积温和持续日数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近57年来辽宁省稳定通过0℃和10℃积温和持续日数呈递增趋势,其中稳定通过10℃积温和持续日数递增趋势更明显;(2)各标准气候期稳定通过0℃和10℃积温...
对1951—2007年辽宁省稳定通过0℃、10℃积温和持续日数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近57年来辽宁省稳定通过0℃和10℃积温和持续日数呈递增趋势,其中稳定通过10℃积温和持续日数递增趋势更明显;(2)各标准气候期稳定通过0℃和10℃积温变化趋势不同,第1个和第2个30年标准气候期呈现递增趋势较弱,最近30年标准气候期呈显著递增趋势;各标准气候期稳定通过0℃和10℃持续日数均为递增趋势,而且后期递增较前期更为显著;(3)中部和沿海城市稳定通过0℃、10℃积温和持续日数递增趋势强于北部和西部;(4)城市化引起的热岛效应是观测到的稳定通过0℃、10℃积温和持续日数递增的重要原因,而区域气候变暖则进一步加强了递增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温
稳定通过
0
℃
和1
0
℃
持续日数
变化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61-2019年青海湖南部共和县无霜冻期光热资源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
1
9
作者
孔祥萍
苏璇
+4 位作者
张晓云
聂宇
杨玉平
李文辉
聂永喜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5期131-137,共7页
【目的】探明青海湖南部共和县无霜冻期光热资源的变化特征,为共和县及类似地区光热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依据。【方法】利用1961-2019年青海湖南部共和县气象局的逐日气温和日照时数基础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和累积距平法等...
【目的】探明青海湖南部共和县无霜冻期光热资源的变化特征,为共和县及类似地区光热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依据。【方法】利用1961-2019年青海湖南部共和县气象局的逐日气温和日照时数基础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和累积距平法等数理统计方法,研究该地区无霜冻期平均气温、≥0℃积温和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和突变特征。【结果】1961-2019年青海湖南部共和县无霜冻期平均气温、≥0℃积温和日照时数多年平均分别为13.6℃、1949.1℃·d和1133.9h;59年无霜冻期平均气温升高0.9℃,气候倾向率为0.16℃/10a,1993年发生增温突变;≥0℃积温增加730.4℃·d,气候倾向率为123.8℃·d/10a,1990年发生增温突变;日照时数增多281.1h,气候倾向率为47.6h/10a,1990年发生增多突变。【结论】1961—2019年共和县无霜冻期平均气温呈极显著升高趋势,≥0℃积温呈极显著增大趋势,日照时数呈极显著增多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霜冻期
气温
≥
0
℃
积温
日照时数
青海湖南部
共和
青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土高原菊苣产草量与营养品质的预测
被引量:
5
10
作者
卓玛草
杨天辉
+2 位作者
李广
常生华
侯扶江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9年第12期3130-3144,共15页
为探明菊苣(Cichorium intybus)在黄土高原两种利用方式下的产草量及营养品质,对其进行生产评价和预测,揭示模拟轮牧对菊苣的影响,并确定其适宜的利用方式。本研究以菊苣“PunaⅡ”和“Choice”两个品种为研究对象,于2012年和2013年以...
为探明菊苣(Cichorium intybus)在黄土高原两种利用方式下的产草量及营养品质,对其进行生产评价和预测,揭示模拟轮牧对菊苣的影响,并确定其适宜的利用方式。本研究以菊苣“PunaⅡ”和“Choice”两个品种为研究对象,于2012年和2013年以定期刈割模拟轮牧的田间试验,分析生长时间、≥0℃积温与其产草量及营养品质之间的相关性并进行预测及评价。结果表明:模拟轮牧条件下,随着生长时间的延长和≥0℃积温的增长,菊苣呈现出产草量及各营养指标产量上升而营养品质含量下降的趋势;菊苣的粗蛋白、消化率、营养价值等级在模拟轮牧利用下显著高于一次性收获干草(P<0.01),模拟轮牧使菊苣的产草量和营养品质维持在较高水平;比较两种菊苣不同利用方式下的能量指标及分级指数发现,品种PunaⅡ的营养价值显著高于Choice(P<0.05)。利用生长时间和≥0℃积温预测菊苣的产草量与营养品质,预测模型准确性较高,拟合度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时间
≥
0
℃
积温
模拟轮牧
产草量
粗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土高原多次刈割提高长叶车前的产草量和营养品质
被引量:
3
11
作者
姜玮琦
杨天辉
侯扶江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1-260,共10页
车前(Plantago asiatica)饲用品质高,能提高反刍动物的蛋白利用率。为此在黄土高原开展两年的田间试验,研究长叶车前(P.lanceolata)在多次刈割(模拟轮牧)和一次刈割(收获干草)两种利用方式下牧草产量和营养品质。结果表明:多次刈割下粗...
车前(Plantago asiatica)饲用品质高,能提高反刍动物的蛋白利用率。为此在黄土高原开展两年的田间试验,研究长叶车前(P.lanceolata)在多次刈割(模拟轮牧)和一次刈割(收获干草)两种利用方式下牧草产量和营养品质。结果表明:多次刈割下粗蛋白和粗脂肪的含量和产量均高于一次刈割,而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和产量均低于一次刈割(P<0.05)。多次刈割的车前产草量随着生长时间的延长和≥0℃积温增加呈上升趋势,而粗蛋白、粗脂肪等含量呈下降趋势(P<0.05)。利用生长时间和≥0℃积温,建立了预测长叶车前品质和产量的线性和Logistic模型,≥0℃积温2069~2984℃是长叶车前产量和品质形成较为关键的时期,研究区对应的生长时间为102~161 d。研究结果可为黄土高原栽培草地的管理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牧
干草
生长时间
≥
0
℃
积温
粗蛋白
代谢能
食物当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模拟轮牧条件下黄土高原三叶草产量与营养品质的预测
被引量:
1
12
作者
石丽娜
杨天辉
+1 位作者
常生华
侯扶江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9年第8期2050-2060,共11页
为探究黄土高原地区三叶草(Trifolium)的产量、营养品质与生长时间、≥0℃积温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KopuⅡ’)、红三叶(Trifolium pretense‘Sensation’)为对象,通过模拟轮牧试验,分析生长时间、≥0℃积温与...
为探究黄土高原地区三叶草(Trifolium)的产量、营养品质与生长时间、≥0℃积温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KopuⅡ’)、红三叶(Trifolium pretense‘Sensation’)为对象,通过模拟轮牧试验,分析生长时间、≥0℃积温与其产量、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粗蛋白、粗脂肪、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粗灰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两种三叶草的生长时间、≥0℃积温与其产量及各营养指标之间显著相关(P<0.05),据此建立了利用三叶草生长时间和≥0℃积温预测其产量和品质的Ⅱ类估测模型。预测模型准确性较高,可以为黄土高原地区三叶草的栽培管理和收获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三叶
红三叶
生长时间
≥
0
℃
积温
产量
品质
代谢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宁夏0℃积温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李艳春
冯建民
杨建玲
孙艳桥
苏占胜
机构
宁夏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宁夏气候中心
出处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32-737,共6页
基金
中国气象局2010年气候变化专项(CCSF2010-5)
2011年气候变化专项(CCFS2011-1)
宁夏科技攻关项目(KGX-12-09-02)资助
文摘
利用宁夏全区25个气象台站日平均气温资料,统计分析≥0℃积温的时空演变及其开始、结束日期的变化特征;采用复Morlet小波分析方法和Mann-Kendall突变检测方法,揭示了宁夏不同区域≥0℃积温的周期及突变特征;并对其演变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近50 a宁夏各区域≥0℃的积温均呈增大趋势,积温的持续时间明显延长;全区及引黄灌区0℃积温在1997年出现由少到多的突变,在周期上存在3~4 a和9 a左右的长周期;≥0℃积温期间引黄灌区极端最低气温<0℃的出现日数明显减少,由此而引起的冻害也相应减少。造成宁夏≥0℃积温增加、持续时间延长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暖前后大气环流出现了明显调整。变暖前,500 hPa高度场上中高纬度地区,特别是巴尔喀什湖附近易于形成低槽,有利于极地冷空气南下影响宁夏区域,造成气温偏低,≥0℃的积温偏小;气候变暖之后,500 hPa环流场发生了显著变化,中高纬度地区经向环流减弱,纬向环流增强,不利于槽区的形成和发展,极地南下冷空气活动次数减小,下游大范围区域内的气温升高,对应的0℃积温增加。
关键词
宁夏
0
℃
积温
时空演变
Keywords
Ningxia
0
℃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space-time evolution
分类号
P423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冈地区≥0℃积温演变规律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朱江
张白云
机构
湖北省黄冈市气象局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4期204-205,215,共3页
文摘
利用黄冈地区气象站1971—2010年日平均气温资料,采用Mann-Kendall检验、滑动t检验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近40年黄冈地区≥0℃年积温时空分布和突变特征。结果表明:在空间分布上,黄冈地区日稳定通过0℃的初日、终日分布规律不同,初日由南向北推迟,终日由南向北提前;在时间分布上,黄冈地区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的初、终日有共同分布规律,黄冈市和黄冈地区北部、中南部随年代变化趋势一致,初日在各年代呈现一致的提前趋势,终日在各年代大致呈现推迟趋势,但20世纪80年代均比70年代略有提前。近40年黄冈地区≥0℃积温具有突变特征,1993年为突变年。黄冈地区≥0℃积温的变化在线性增、减的基础上叠加了不同周期的波动变化。近40年来≥0℃积温变化存在27年和22年2个尺度振荡周期信号,其中以27年的尺度趋势较强,周期相对比较显著,22年的尺度周期性较弱。
关键词
≥
0
℃
积温
变化规律
Mann—Kendall检验
小波分析
黄冈地区
Keywords
≥0
℃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Change rule
Mann-Kendall test
Wavelet analysis
Huanggang area
分类号
S161.2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56年青海省≥0℃热量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
4
3
作者
王喆
祁栋林
严应存
肖建设
裴玉芳
机构
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青海省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青海省民和县气象局
出处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16-223,共8页
基金
青海省科技厅重点项目(2013-N-148
2017-SF-131)
青海省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QHKF201706)
文摘
利用青海省44个气象站1960~2015年的逐日平均气温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l突变检验以及反距离权重插值(IDW)方法,对青海省近56 a日平均气温稳定≥0℃的积温、持续天数、初日、终日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近56 a青海省≥0℃的积温和持续天数分别以64.38℃·10a-1和3.25 d·10a-1的倾向率呈显著增加趋势,二者分别于1998年、1997年发生了突变。二者主要受初日提前和终日推迟的共同影响。(2)≥0℃积温和持续天数大体上均呈现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增加的趋势,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农业区和柴达木地区,低值区主要分布在三江源区西部。(3)与20世纪60年代相比,21世纪青海省≥0℃积温段Ⅱ(500~1 500℃)面积减小了14.06%;≥0℃积温段Ⅳ(2 000~3 000℃)面积增加了16.34%。(4)随着气候变暖,1 500℃等值线呈现出整体向高海拔扩张和向低纬度南移的趋势,且呈显著向西向南的移动趋势。
关键词
≥
0
℃
积温
持续天数
时空变化
青海省
Keywords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above 0
℃
lasting days
spatial-temporal change
Qinghai Province
分类号
S161.2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阿勒泰地区近50a≥0℃积温时空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
6
4
作者
王荣晓
徐文修
只娟
机构
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
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
出处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46-1252,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60312)
文摘
[目的]探讨阿勒泰地区近50 a≥0℃界限温度内的积温及持续日数、初终日的时空变化趋势.[方法]采用线性回归法、Mann-Kendall检验法、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对≥0℃界限温度进行分析.[结果]近50 a阿勒泰地区≥0℃积温及持续日数、终日的倾向率分别以71.7℃·d/10a、2.8 d/10a、2.5 d/10a增加.吉木乃县和福海县≥0℃初日呈明显提前趋势外,其它县市均不明显.≥0℃积温及持续日数、终日突变年份分别为1994年、1977年、1988年.各县市≥0℃积温和持续日数突变后较突变前分别增加120℃·d以上和6d以上,其中富蕴县积温增加最多为346℃·d,福海县持续日数延长最多为14 d.≥0℃积温及持续日数的周期震荡变化趋势表明,在未来≥0℃界限温度内积温和持续日数将呈持续升高和增加趋势.[结论]近50 a≥0℃界限温度内的积温及持续日数、终日均呈增加和延迟趋势,研究期内均发生突变,突变后较突变前增加幅度大,但≥0℃初日整体提前趋势不明显.≥0℃积温及持续日数存在周期震荡变化趋势.
关键词
阿勒泰地区
≥
0
℃
积温
持续日数
M-K检验
小波分析
Keywords
Altay Area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of temperature ≥ 0℃
duration days
M-K inspection method
Morlet wavelet analysis method
分类号
S16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55年青海高原﹤0℃积温时空变化及其影响研究
被引量:
3
5
作者
赵全宁
铁吉新
机构
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称多县气象局
出处
《青海农林科技》
2018年第1期20-23,58,共5页
文摘
利用青海高原1961~2015年10月-12月至次年1月-2月逐日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0℃的积温和持续日数近55年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5年来青海高原<0℃的积温以74.4℃/10a的速率显著升温,持续日数则以3.4d/10a的倾向率显著减少,负积温显著增温和持续日数减少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也明显反映出了该区域从80年代后期开始气候变暖事实;<0℃积温和持续日数呈"西北多、东南少"空间分布特征,各地<0℃积温升温呈一致性地升温特征但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0℃积温上世纪存在准17a和7a的振荡周期,本世纪主要受14a尺度的周期振荡控制,持续日数则存在准14a尺度和准8a尺度的振荡周期;<0℃积温显著变化将会对该区域农牧业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
0
℃
积温
时空变化
周期
影响
Keywords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at 0
℃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Period
Influence
分类号
S161.2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东省≥0℃和≥15℃终日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6
作者
王广宁
张国鑫
崔日鲜
机构
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0期198-201,共4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300306)。
文摘
选取山东省境内17个气象站1986—2015年的逐日平均气温数据,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方法和空间插值方法,对山东省≥0℃终日和≥15℃终日的时间和其间的积温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0℃终日的空间分布呈现南部和沿海地区晚、中部和北部地区早的特征;近30年来山东省17个气象站点≥0℃终日的变化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山东省≥15℃终日的空间分布呈东部沿海地区晚、中部地区早的特征;近30年来山东省17个气象站点≥15℃终日的变化总体呈推迟趋势。山东省≥0℃终日至≥15℃终日期间活动积温的空间分布特征为西南地区高、东北地区低,呈现出由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的趋势;近30年来≥0℃终日至≥15℃终日期间活动积温变化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关键词
≥
0
℃
终日
≥15
℃
终日
积温
时空变化特征
山东省
Keywords
End date of≥
0
℃
End date of≥15
℃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Shandong Province
分类号
P423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湟源县30年0℃活动积温变化特征分析
7
作者
黄晨
洪震坤
张世栋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气象局
称多县气象局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4期191-193,共3页
文摘
本文探索了湟源县30年0℃活动积温的变化特征,一是对年际变化特征、高积温年、低积温年进行特征分析;二是将湟源县1987-2016年的0℃活动积温划分为3个10年际进行分析。详细分析内容为不同尺度下的积温最高值、最低值、平均值、极差和距平差。结果表明,30年0℃活动积温整体呈上升趋势,前期11年(1987-1997年)积温均为负距平;中期8年(1998-2005年)积温小幅震荡,后期11年(2006-2016年)积温均为正距平。30年的0℃活动积温平均值为2209.49℃·d,1987年0℃活动积温为最低值1 953.00℃·d;2013年0℃活动积温为最高值2 496.40℃·d。
关键词
0
℃
活动积温
变化特征
青海湟源
1987-2
0
16年
Keywords
0
℃
active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
Huangyuan Qinghai
1987-2
0
16
分类号
S161.2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951—2007年辽宁省农业界限温度变化及其成因探讨
被引量:
14
8
作者
张运福
金巍
曲岩
机构
沈阳区域气候中心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辽宁省营口市气象局
出处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9-117,共9页
基金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7BAC03A01和2007BAC29B02)支持
文摘
对1951—2007年辽宁省稳定通过0℃、10℃积温和持续日数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近57年来辽宁省稳定通过0℃和10℃积温和持续日数呈递增趋势,其中稳定通过10℃积温和持续日数递增趋势更明显;(2)各标准气候期稳定通过0℃和10℃积温变化趋势不同,第1个和第2个30年标准气候期呈现递增趋势较弱,最近30年标准气候期呈显著递增趋势;各标准气候期稳定通过0℃和10℃持续日数均为递增趋势,而且后期递增较前期更为显著;(3)中部和沿海城市稳定通过0℃、10℃积温和持续日数递增趋势强于北部和西部;(4)城市化引起的热岛效应是观测到的稳定通过0℃、10℃积温和持续日数递增的重要原因,而区域气候变暖则进一步加强了递增趋势。
关键词
积温
稳定通过
0
℃
和1
0
℃
持续日数
变化成因
Keywords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days steadily above 0
℃
and 10
℃
causes for change
分类号
P611 [天文地球—矿床学]
P467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961-2019年青海湖南部共和县无霜冻期光热资源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
1
9
作者
孔祥萍
苏璇
张晓云
聂宇
杨玉平
李文辉
聂永喜
机构
青海省海南州气象局
青海省贵德县气象局
青海省海北州气象局
青海省共和县气象局
青海省贵南县气象局
出处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5期131-137,共7页
文摘
【目的】探明青海湖南部共和县无霜冻期光热资源的变化特征,为共和县及类似地区光热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依据。【方法】利用1961-2019年青海湖南部共和县气象局的逐日气温和日照时数基础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和累积距平法等数理统计方法,研究该地区无霜冻期平均气温、≥0℃积温和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和突变特征。【结果】1961-2019年青海湖南部共和县无霜冻期平均气温、≥0℃积温和日照时数多年平均分别为13.6℃、1949.1℃·d和1133.9h;59年无霜冻期平均气温升高0.9℃,气候倾向率为0.16℃/10a,1993年发生增温突变;≥0℃积温增加730.4℃·d,气候倾向率为123.8℃·d/10a,1990年发生增温突变;日照时数增多281.1h,气候倾向率为47.6h/10a,1990年发生增多突变。【结论】1961—2019年共和县无霜冻期平均气温呈极显著升高趋势,≥0℃积温呈极显著增大趋势,日照时数呈极显著增多趋势。
关键词
无霜冻期
气温
≥
0
℃
积温
日照时数
青海湖南部
共和
青海
Keywords
frost-free period
temperature
≥0
℃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sunshine duration
Southern Qinghai Lake
Gonghe
Qinghai
分类号
S161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P467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高原菊苣产草量与营养品质的预测
被引量:
5
10
作者
卓玛草
杨天辉
李广
常生华
侯扶江
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草牧业创新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出处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9年第12期3130-3144,共15页
基金
甘肃省重点研发计划(18YF1NA070)
甘肃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团队项目(2018C-16)
甘肃省财政专项项目(GSCZZ-20160909)
文摘
为探明菊苣(Cichorium intybus)在黄土高原两种利用方式下的产草量及营养品质,对其进行生产评价和预测,揭示模拟轮牧对菊苣的影响,并确定其适宜的利用方式。本研究以菊苣“PunaⅡ”和“Choice”两个品种为研究对象,于2012年和2013年以定期刈割模拟轮牧的田间试验,分析生长时间、≥0℃积温与其产草量及营养品质之间的相关性并进行预测及评价。结果表明:模拟轮牧条件下,随着生长时间的延长和≥0℃积温的增长,菊苣呈现出产草量及各营养指标产量上升而营养品质含量下降的趋势;菊苣的粗蛋白、消化率、营养价值等级在模拟轮牧利用下显著高于一次性收获干草(P<0.01),模拟轮牧使菊苣的产草量和营养品质维持在较高水平;比较两种菊苣不同利用方式下的能量指标及分级指数发现,品种PunaⅡ的营养价值显著高于Choice(P<0.05)。利用生长时间和≥0℃积温预测菊苣的产草量与营养品质,预测模型准确性较高,拟合度较好。
关键词
生长时间
≥
0
℃
积温
模拟轮牧
产草量
粗蛋白
Keywords
growth time
≥0
℃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simulated rotational grazing
forage yield
crude protein
分类号
S543.6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高原多次刈割提高长叶车前的产草量和营养品质
被引量:
3
11
作者
姜玮琦
杨天辉
侯扶江
机构
农业农村部草牧业创新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宁夏农林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
出处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1-260,共10页
基金
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_17R50)
2018年度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项目(18ZD2FA009)
甘肃省退牧还草科技支撑(2019001)。
文摘
车前(Plantago asiatica)饲用品质高,能提高反刍动物的蛋白利用率。为此在黄土高原开展两年的田间试验,研究长叶车前(P.lanceolata)在多次刈割(模拟轮牧)和一次刈割(收获干草)两种利用方式下牧草产量和营养品质。结果表明:多次刈割下粗蛋白和粗脂肪的含量和产量均高于一次刈割,而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和产量均低于一次刈割(P<0.05)。多次刈割的车前产草量随着生长时间的延长和≥0℃积温增加呈上升趋势,而粗蛋白、粗脂肪等含量呈下降趋势(P<0.05)。利用生长时间和≥0℃积温,建立了预测长叶车前品质和产量的线性和Logistic模型,≥0℃积温2069~2984℃是长叶车前产量和品质形成较为关键的时期,研究区对应的生长时间为102~161 d。研究结果可为黄土高原栽培草地的管理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轮牧
干草
生长时间
≥
0
℃
积温
粗蛋白
代谢能
食物当量
Keywords
rotational grazing
hay
growth time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0
℃
)
crude protein
metabolic energy
food equivalent
分类号
S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模拟轮牧条件下黄土高原三叶草产量与营养品质的预测
被引量:
1
12
作者
石丽娜
杨天辉
常生华
侯扶江
机构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草牧业创新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宁夏农林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
出处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9年第8期2050-2060,共11页
基金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IRT-17R250)
甘肃省现代草食畜产业技术体系(GARS-08)
甘肃省退牧还草科技支撑(2018001、GH2016-TMHC001)
文摘
为探究黄土高原地区三叶草(Trifolium)的产量、营养品质与生长时间、≥0℃积温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KopuⅡ’)、红三叶(Trifolium pretense‘Sensation’)为对象,通过模拟轮牧试验,分析生长时间、≥0℃积温与其产量、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粗蛋白、粗脂肪、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粗灰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两种三叶草的生长时间、≥0℃积温与其产量及各营养指标之间显著相关(P<0.05),据此建立了利用三叶草生长时间和≥0℃积温预测其产量和品质的Ⅱ类估测模型。预测模型准确性较高,可以为黄土高原地区三叶草的栽培管理和收获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白三叶
红三叶
生长时间
≥
0
℃
积温
产量
品质
代谢能
Keywords
white clover
red clover
growth time
≥0°C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forage yield
quality
metabolic energy
分类号
S541.209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宁夏0℃积温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李艳春
冯建民
杨建玲
孙艳桥
苏占胜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黄冈地区≥0℃积温演变规律分析
朱江
张白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近56年青海省≥0℃热量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
王喆
祁栋林
严应存
肖建设
裴玉芳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阿勒泰地区近50a≥0℃积温时空变化趋势分析
王荣晓
徐文修
只娟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近55年青海高原﹤0℃积温时空变化及其影响研究
赵全宁
铁吉新
《青海农林科技》
201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山东省≥0℃和≥15℃终日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王广宁
张国鑫
崔日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湟源县30年0℃活动积温变化特征分析
黄晨
洪震坤
张世栋
《现代农业科技》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1951—2007年辽宁省农业界限温度变化及其成因探讨
张运福
金巍
曲岩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1961-2019年青海湖南部共和县无霜冻期光热资源的变化特征
孔祥萍
苏璇
张晓云
聂宇
杨玉平
李文辉
聂永喜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黄土高原菊苣产草量与营养品质的预测
卓玛草
杨天辉
李广
常生华
侯扶江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黄土高原多次刈割提高长叶车前的产草量和营养品质
姜玮琦
杨天辉
侯扶江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模拟轮牧条件下黄土高原三叶草产量与营养品质的预测
石丽娜
杨天辉
常生华
侯扶江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