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9篇文章
< 1 2 8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ivil&Commercial Law and Economic Law in the Context of the Market Economy
1
作者 Ding Yanshen Fu Qilin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18-226,共9页
Both civil&commercial law and economic law are the main legal basis for supervising market behavior and regulating market order.They are indispensable laws in the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By ... Both civil&commercial law and economic law are the main legal basis for supervising market behavior and regulating market order.They are indispensable laws in the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By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ivil&commercial law and economic law in the context of market economy,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and through the perfe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two,China’s social and economic stability and a lasting progress can be better realized under the mechanism of market econom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ket economy civil&commercial law(CCL) economic law economic reg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数据安全保护的挑战及刑法应对 被引量:6
2
作者 聂立泽 王祯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63,共8页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多个领域的应用,数据安全保护面临新的挑战。在数据安全保护的路径选择上,传统模式选择以数据主体为锚定权利的基准,在赋予数据主体相关权利的基础上,以告知—同意原则作为数据主体的权利边界,建立涉及刑法、民法...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多个领域的应用,数据安全保护面临新的挑战。在数据安全保护的路径选择上,传统模式选择以数据主体为锚定权利的基准,在赋予数据主体相关权利的基础上,以告知—同意原则作为数据主体的权利边界,建立涉及刑法、民法等多个领域的数据安全制度。但不得不承认,伴随人工智能的发展,这种基于数据主体权利的数据保护模式逐渐表现出认知与结构性困难,需要从路径选择上进行转变。相对于以数据主体权利为核心的保护模式,刑法可以从风险的角度考虑,以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作为理论参考,从承认数据主体具有完全理性转变为承认其具有有限理性,将数据安全保护的主要关注点从数据主体的权利保障转移到数据安全风险的预防和管控。此外,在数据安全保护的实质层面上,生成式人工智能侵害数据法益的行为可以概括为行为人利用或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实施的行为,以及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演化、运行过程中“自主”实施的行为。刑法应以风险作为主要考量因素,结合已有规定对上述两种行为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风险预防 数据安全 刑法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法律规制——从技术与人机关系出发 被引量:2
3
作者 姜沣格 于海防 《求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3-137,共15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智能水平、自主性等方面获得巨大提升,基于对其技术与人机关系特性以及法律问题成因的分析可以发现,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承继以往人工智能宏观、微观法律问题之外,又在技术层面、事实层面、价值层面产生大量新问题。生成...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智能水平、自主性等方面获得巨大提升,基于对其技术与人机关系特性以及法律问题成因的分析可以发现,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承继以往人工智能宏观、微观法律问题之外,又在技术层面、事实层面、价值层面产生大量新问题。生成式人工智能法律规制应当确立局部替代人类、整体增强人类的价值理念,以监管机制为中心,分阶段采取强度不同的监管模式,并将人类价值观做技术嵌入。沿用《数据安全法》上的重要程度、危害程度作为人工智能分类分级的标准,建立分类分级机制以及技术标准机制。在此基础上,根据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技术流程,建立针对起始阶段的研发机制、针对中间阶段的应用机制以及针对最终阶段的责任机制,并配以强制责任保险与社会救助基金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生成式人工智能 人机关系 法律规制 人工智能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们需要一部怎样的教育法典 被引量:1
4
作者 劳凯声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在任何时代,法的发展重心都与社会的发展变迁紧密相关。社会结构的分化和统合,出现了多元的、具有不同利益追求的社会群体,使社会结构逐步趋于多样化,形成了若干利益追求不同的群体,导致原先的社会利益均衡被打破,在这种背景下,法律调... 在任何时代,法的发展重心都与社会的发展变迁紧密相关。社会结构的分化和统合,出现了多元的、具有不同利益追求的社会群体,使社会结构逐步趋于多样化,形成了若干利益追求不同的群体,导致原先的社会利益均衡被打破,在这种背景下,法律调整的基本方式被迫作出某种变化。1985年,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使原先的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利益关系和利益机制开始出现某些实质性变化,社会出现结构性转换,分化出公域、私域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第三部门,导致了有关公法、私法、社会法问题的产生,教育权的再分配成为一个急需回答的问题。教师法律身份的变化、公办学校教师任用的变化、学校与学生关系的变化、学校法人制度的变化,等等,这些教育法演进的新趋势表明该法律领域横跨了多个法律部门,因此,“跨部门法律观”应成为教育法典编纂的新视角。跨部门教育法典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开放性和可持续性,使不同法律部门性质的法律规范都能在教育法典中和谐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法典 社会与教育变迁 教育法律法规 跨部门法律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法规制定权论
5
作者 刘云亮 卢晋 《交大法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8-161,共14页
自贸港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功能定位,决定了需要赋予自贸港立法创新法治保障。《自贸港法》第10条创设自贸港法规制定权,充分彰显了自贸港法规制定权的开放型制度价值、立法权能、制度型开放特色等法治属性。充分认知自贸港法规制定... 自贸港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功能定位,决定了需要赋予自贸港立法创新法治保障。《自贸港法》第10条创设自贸港法规制定权,充分彰显了自贸港法规制定权的开放型制度价值、立法权能、制度型开放特色等法治属性。充分认知自贸港法规制定权体系定位和合宪性基础,是准确解读自贸港法规制定权限及规制内容的基础性前提。2023年修订的《立法法》确认自贸港法规制定权的职权立法属性,有效规制其规范内涵界定、权能范畴、行使路径、监督机制、实施效力等问题。因此,海南省人大及常委会应明确自贸港法规制定权行使的原则遵循,在此基础上推动构建央地调法调规与自贸港先行试验立法的衔接机制,并探索打造自贸港与自贸区立法协同平台以及完善自贸港法规制定权规范监督机制,加快促成自贸港法规体系和法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贸港法规 法规制定权 法治创新 调法调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章研究的发展脉络与时代使命 被引量:1
6
作者 周叶中 熊娜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5,共11页
在党建学主导和法学、政治学等学科参与下,党章研究经40余年之积淀,已形成较为丰富的理论成果,并确立起相应的知识框架和研究风格。但在繁荣的研究景象背后,党章研究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侧重将党章置于党的建设领域,相对忽视... 在党建学主导和法学、政治学等学科参与下,党章研究经40余年之积淀,已形成较为丰富的理论成果,并确立起相应的知识框架和研究风格。但在繁荣的研究景象背后,党章研究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侧重将党章置于党的建设领域,相对忽视党章在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过多从党建学、法学、政治学等学科的议题偏好出发,相对欠缺立足党章本体建构党章自主知识体系的能力。而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迈上新征程、党内法规学开始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进入社会科学领域,党章研究更是面临实践与学术回应性的双重挑战,其内在不足日益凸显。为应对有关挑战,新时代的党章研究应以党内法规学的形成为契机,确立“以中国式现代化为目的、以党内法规学为方法”的研究宗旨,在探索基于党内法规学视角的党章理论的同时,有效关照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这就需要党章研究进一步树立面向党和国家政治运行的问题意识,构建涵盖党、党章、党和国家治理三个维度的分析结构,形成贯穿党章生成与作用场域的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章研究 党章 中国共产党 党和国家治理 中国式现代化 党内法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级监察委员会立法权问题的法治省思
7
作者 王圭宇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5,共10页
伴随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持续向纵深推进,在国家监察委员会已然获得监察法规制定权的背景下,是否应当赋予省级监察委员会以监察规章制定权便成为一个亟待回应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且形成了“肯定论”和“否定论”两种不同的观点。立法权限... 伴随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持续向纵深推进,在国家监察委员会已然获得监察法规制定权的背景下,是否应当赋予省级监察委员会以监察规章制定权便成为一个亟待回应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且形成了“肯定论”和“否定论”两种不同的观点。立法权限的转移、立法效率的考量、观照地方实际、立法中的“配备”惯例、监察机关系统纵向上的领导关系、纪检监察联合发文的需要等支持理由,为主张省级监察委员会应当享有监察规章制定权的观点提供了充分论证。赋予省级监察委员会以监察规章制定权,具有理论、制度和实践上的正当性。基于监察法治原理,赋予省级监察委员会以监察规章制定权,既需要从实体层面提供解决方案,又需要从程序层面进行程序设计,还需要构建监察规章的双重备案审查机制,从而确保地方监察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察法 省级监察委员会 立法权 监察规章 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新时代“依法治污”制度体系的法典化路径
8
作者 刘超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52,共11页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在“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部分,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总体目标、在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中部署的“完善依法治污制度机制”,从法理上审视,其实质提出了污...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在“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部分,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总体目标、在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中部署的“完善依法治污制度机制”,从法理上审视,其实质提出了污染规制的理念与制度从“环境污染”向“环境控制”的转型与升级的要求。现行的污染防治单行法秉持“污染防治”的制度理念与制度路径,制度设计承载的消极“避害”功能导致污染逃逸,漠视环境污染的复杂性提出的多样性的规制需求,遮蔽了环境污染的多介质传输与空间转移效应。应当以编纂《生态环境法典》为契机,从污染控制编的核心范畴创新、保障公众健康的立法原则与规则创新、“污染控制”思路下的具体制度创新等几个方面,完善契合新时代需求的依法治污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法典 依法治污 污染控制 污染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胁迫的话语权之争与国际法规制
9
作者 程卫东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99,共13页
二战后,关于经济胁迫的合法性与国际法规制问题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议,比较典型的话语权之争有三次,分别是联合国成立后一直延续到20世纪70年代初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经济胁迫问题上泾渭分明的对立立场,20世纪70年代阿拉伯国家的石油... 二战后,关于经济胁迫的合法性与国际法规制问题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议,比较典型的话语权之争有三次,分别是联合国成立后一直延续到20世纪70年代初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经济胁迫问题上泾渭分明的对立立场,20世纪70年代阿拉伯国家的石油禁运及发达国家在经济胁迫问题上的立场有选择地松动,以及近年来西方国家在仍坚持广泛使用经济胁迫工具的同时加入反经济胁迫阵营。关于经济胁迫的三次话语权之争主要是各国政治立场、现实主义政治在经济胁迫问题上的反映。随着新一轮关于经济胁迫话语权争论日益激烈及其对经济胁迫与反经济胁迫实践日益产生重大影响,各国有必要调整其话语权之争的思维与策略,只有从斗争的思维转向合作的思维,从单纯的政治立场走向以国际法准则为基础的政治立场,国际社会才能找到真正解决经济胁迫问题的国际法规制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胁迫 话语权 国际法准则 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授权立法的体系性反思与优化
10
作者 吴思远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42,共14页
基于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授权立法对既有的立法权进行二次调整,成为平衡法治的稳定性与改革的变革性的重要制度。自1955年全国人大对其常委会授权适时制定单行法规开始,我国授权立法制度取得了长足发展,包括国务院与经济特区... 基于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授权立法对既有的立法权进行二次调整,成为平衡法治的稳定性与改革的变革性的重要制度。自1955年全国人大对其常委会授权适时制定单行法规开始,我国授权立法制度取得了长足发展,包括国务院与经济特区所在地的省、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等在内的更多主体获得了授权。202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改主动适应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对授权立法的相关问题作出了更为明确的规定,并确立了浦东新区法规与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规的新形式。从整体上来看,我国授权立法包括内部授权、横向授权、纵向授权三大类型,为了进一步满足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要求,应当充分发挥各自的经验价值,化解实践中所面临的合宪性与合法性风险。实现对授权立法制度的体系性优化,应当严格规制授权程序、适当扩容授权对象、科学界定授权范围、完善健全授权监督,以此促进法治与改革的有机统一,充分发挥立法的引领与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授权立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经济特区法规 浦东新区法规 海南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执纪执法指导性案例参照适用的理据与进路
11
作者 石泽华 秦前红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1-154,共14页
纪检监察机关为何及如何参照适用执纪执法指导性案例,是纪检监察领域施行案例指导制度面临的重要课题。执纪执法指导性案例能否被参照适用,取决于它是否具有正当性基础和法源性质。执纪执法指导性案例的制定主体、规范依据和实践功能,... 纪检监察机关为何及如何参照适用执纪执法指导性案例,是纪检监察领域施行案例指导制度面临的重要课题。执纪执法指导性案例能否被参照适用,取决于它是否具有正当性基础和法源性质。执纪执法指导性案例的制定主体、规范依据和实践功能,为它提供了正当性基础。执纪执法指导性案例虽然不是制定法规范,不属于严格意义的法源,但它的执纪执法要点及指导意义具有辅助性法源的地位。执纪执法指导性案例如何被参照适用,取决于它具有何种效力。结合“合法性—权威性”分析框架,它的合法性效力表现为在内容上为适用机关提供肯定性评价,权威性效力表现为在形式上促使适用机关受到约束。纪检监察机关应当对执纪执法指导性案例施以低于法律法规的尊重态度,即附条件性适用且无权审查,从而区分依据、参照和参考三种适用逻辑。执纪执法指导性案例的具体适用路径包括:在前提层面,以合法性和情景判断为适用标准;在方式层面,遵循全面参照、依附适用和引述说理原则;在结果层面,明确偏离论证义务、不当追责制度和异议反馈的层报认定机制。为了进一步推进该制度规范化、法治化和正规化,未来应以党内法规和法律形式明确执纪执法指导性案例的合法性地位,并在纪检监察法规中明确其规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纪执法指导性案例 参照适用 法源性质 适用原则 党内法规 自我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基于新《环保法》实施的准自然实验
12
作者 刘庆龄 罗静悦 董小红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1-130,共10页
政府在环保领域的干预成为推动环境改善的核心动力,新《环保法》的实施,对提升社会整体环保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11—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内外部双重治理视角,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系统考察该项法规对企业ESG表... 政府在环保领域的干预成为推动环境改善的核心动力,新《环保法》的实施,对提升社会整体环保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11—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内外部双重治理视角,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系统考察该项法规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该项法规的实施对企业ESG表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管理层的短视削弱了该作用;机制分析表明,环境规制通过增强机构投资者关注与降低代理成本两条路径促进企业ESG表现提升;进一步分析发现,该项法规对企业ESG表现的正向作用在监管强度弱、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以及融资约束程度高的企业中更为显著,且企业主要通过提高环境保护水平来提升ESG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管理层短视 ESG表现 新《环保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投资保护与规制的矛盾表现、成因与应对
13
作者 赵骏 符亿鸿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7-108,共12页
当前,投资者利益的倾向性保护与东道国规制权的扩张性适用共同导致国际投资治理失衡的困境。南北关系、东西关系、发展与安全的关系、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的动态变化共同促成了投资保护与规制的矛盾状态。为此,国际投资治理可以... 当前,投资者利益的倾向性保护与东道国规制权的扩张性适用共同导致国际投资治理失衡的困境。南北关系、东西关系、发展与安全的关系、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的动态变化共同促成了投资保护与规制的矛盾状态。为此,国际投资治理可以借鉴WTO变革的经验,提升国际投资治理制度适应性,廓清安全例外条款边界,推动国际投资规则在新治理领域的革新,强化韧性治理能力,妥善协调国际投资保护与规制的关系。中国应当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把握国际经济格局转变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时代背景,从凝聚共识、规则引领、平台建设、法治互动四个层面共同促进国际投资治理的优化,贡献于国际经济秩序的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投资保护与规制 利益平衡 韧性治理 涉外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理性与德性伦理耦合视角下党内法规伦理研究
14
作者 孙秀民 满青霞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4-62,共9页
在制度理性与德性伦理的耦合视角下,党内法规伦理是中国共产党以党内法规为载体、以制度理性为基础保障、以党员德性培育为核心目标构建的兼具制度强制性和伦理自觉性的规范性价值体系。在厘清其与政治伦理、政党伦理、法伦理及党内法... 在制度理性与德性伦理的耦合视角下,党内法规伦理是中国共产党以党内法规为载体、以制度理性为基础保障、以党员德性培育为核心目标构建的兼具制度强制性和伦理自觉性的规范性价值体系。在厘清其与政治伦理、政党伦理、法伦理及党内法规价值等概念边界的基础上,党内法规伦理具备价值引领、规范调节、德性培育等功能,能够为党的建设和党员发展提供支撑。在实践路径上,通过制度伦理化构建价值理性的制度根基,通过伦理制度化实现德性培育的刚性约束,最终推进德法共治以构建协同联动的治理生态,实现外在制度约束与内在道德自觉的辩证统一,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注入坚实的伦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法规伦理 制度理性 德性伦理 德法共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别权力关系理论视域下中国共产党治理逻辑的法治化转型
15
作者 王建芹 《政治与法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8,共17页
特别权力关系理论作为一种以特权属性排除法律普遍适用的特殊法律关系框架,其现代转型的关键在于平衡公共利益目标与法治原则的张力。该理论在解释中国共产党党组织与党员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配置时展现出独特解释力,其内在逻辑与全面从严... 特别权力关系理论作为一种以特权属性排除法律普遍适用的特殊法律关系框架,其现代转型的关键在于平衡公共利益目标与法治原则的张力。该理论在解释中国共产党党组织与党员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配置时展现出独特解释力,其内在逻辑与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机制存在理论耦合性。在执政党与国家社会互动维度,特别权力关系为解析“领导党-执政党”双重宪制角色下的治理逻辑提供了新范式,其适用性受到“党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宪法原则以及党章规范的双重制约,且须与“四个善于”的治理要求达成价值统合。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兼具制度刚性与治理效能,通过构建程序正义的规则闭环、权力行使的合比例性标准、权利救济的复合机制等法治化路径,实现了纪律刚性约束与法治基本原则的结构性融合。这种治理模式的创新性发展,既赓续了政党治理的传统组织基因,又通过规范体系的现代化转型,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制度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别权力关系 中国共产党 党内法规 治理逻辑 法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处置走向保护:涉案财产程序规制的思考
16
作者 左卫民 《现代法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28,F0002,共12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刑事涉案财物处置制度作为重要议题。作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石,财产权是现代人权保障的要素之一,不断完善刑事诉讼中的财产权保障制度是对现代社会的必然回应。当前,涉案财物的传统“物性”特征逐渐消退,权利特征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刑事涉案财物处置制度作为重要议题。作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石,财产权是现代人权保障的要素之一,不断完善刑事诉讼中的财产权保障制度是对现代社会的必然回应。当前,涉案财物的传统“物性”特征逐渐消退,权利特征日益凸显,但涉案财物处置机制对“权利”因素的关照却严重不足,其根本原因在于“涉案财物处置机制”的设计缺乏“权利保护”的理念指引,导致财产权主体的实体权利诉求被忽视,程序权利阙如。《刑事诉讼法》第四次修改应明确将“财产权保护”作为涉案财物处置程序构建的指导理念,打造具备相对独立性、审理实质化的新型财产权保护程序,通过“刑民”兼具、程序并列或者交叉的设计,以有效实现刑事诉讼程序中的财产权保护这一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案财物处置 财产权保护 程序规制 刑事诉讼法修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反洗钱法》的历程与演进——基于历次修订稿和监管制度的思考
17
作者 蔡宁伟 张家平 《征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9-68,共10页
反洗钱体系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年11月8日,我国新《反洗钱法》修订通过。现阶段,对新《反洗钱法》的解读主要基于新旧《反洗钱法》文本直接对照,尚未兼顾其他情况... 反洗钱体系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年11月8日,我国新《反洗钱法》修订通过。现阶段,对新《反洗钱法》的解读主要基于新旧《反洗钱法》文本直接对照,尚未兼顾其他情况。这类解读尤其容易忽略两类重要演进因素在确立新《反洗钱法》进程中发挥的作用:一是中国人民银行对新《反洗钱法》的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稿、历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新《反洗钱法》的征求意见稿;二是反洗钱监管制度特别是中国人民银行作为牵头部门发布的反洗钱法规和规章等。为更加全面、深入、翔实地理解《反洗钱法》改变的逻辑、背景和动因,尝试从新旧《反洗钱法》与历次征求意见稿的对比变化入手,兼顾梳理反洗钱监管制度的机制变迁,发掘反洗钱新“五大核心义务”的传承创新,认识反洗钱上游犯罪的完善、拓展和管控,理解反洗钱监管、义务机构和客户的权责,关注反洗钱的新领域、新技术和新业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洗钱法 反洗钱法规 反洗钱规范性文件 反洗钱“五大核心义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档案开放审核中的免责边界的界定与实践路径
18
作者 卞咸杰 武晶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28,共5页
档案开放审核免责边界的界定是档案开放审核责任认定的重要机制,对档案馆和档案工作者主动承担档案开放任务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本文立足于责任视角,梳理了档案开放审核免责边界的要点、类型,分析免责面临的挑战,从明确责任划分、避免... 档案开放审核免责边界的界定是档案开放审核责任认定的重要机制,对档案馆和档案工作者主动承担档案开放任务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本文立足于责任视角,梳理了档案开放审核免责边界的要点、类型,分析免责面临的挑战,从明确责任划分、避免“寒蝉效应”等方面,阐述档案开放审核中免责边界的实践路径,为推动档案开放审核机制的不断完善提供可供参考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开放审核 档案开放 免责边界 问责机制 法律法规 审核标准 价值评估 审核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农业发展中的经济法律问题研究
19
作者 刘惠明 谢星宇 《陕西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105-108,共4页
数字技术与农业发展的结合,拓宽了农业发展的范围,使数字农业成为了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然而,在数字农业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如数据安全、隐私保护、市场竞争、法律监管等问题。通过对数字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经济法律... 数字技术与农业发展的结合,拓宽了农业发展的范围,使数字农业成为了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然而,在数字农业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如数据安全、隐私保护、市场竞争、法律监管等问题。通过对数字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经济法律问题研究,分析问题形成背后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法律策略和建议。通过构建完善的数据安全保障体系,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以及加强法律监管和制度建设,旨在为数字农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农业 经济法律 法律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能抑制上市企业“漂绿”行为吗?--来自《环境保护税法》实施的准自然实验证据
20
作者 石建勋 辛沛远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6-96,共11页
研究《环境保护税法》对企业漂绿行为的影响对于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文章基于2013—2022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将《环境保护税法》的实施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其作为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企业漂... 研究《环境保护税法》对企业漂绿行为的影响对于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文章基于2013—2022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将《环境保护税法》的实施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其作为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企业漂绿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保护税法》显著抑制了企业漂绿行为。机制检验说明,《环境保护税法》通过缓解管理层短视、强化内部控制、提高媒体和分析师对企业的关注度,进而抑制企业漂绿行为。异质性分析说明,《环境保护税法》对漂绿行为的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有政治关联、媒体监督压力大和规模较小的企业以及经济发展压力小、税收征管强度大、公众环境关注度高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 《环境保护税法》 漂绿 管理层短视 内部控制 媒体关注 分析师关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