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尚家湾强岩溶隧道突水突泥伴生灾害源综合分析 被引量:26
1
作者 袁永才 李术才 +3 位作者 李利平 张乾青 孙柏林 石少帅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03-211,共9页
通过采用长期预报和短期预报相结合的方式,准确预报尚家湾强岩溶隧道突水突泥伴生灾害源的规模与空间位置,结合超前钻探建立综合超前预报体系。针对发生的3次突水突泥灾害,通过现场踏勘和水文地质分析,查明突水突泥伴生灾害源的来源,揭... 通过采用长期预报和短期预报相结合的方式,准确预报尚家湾强岩溶隧道突水突泥伴生灾害源的规模与空间位置,结合超前钻探建立综合超前预报体系。针对发生的3次突水突泥灾害,通过现场踏勘和水文地质分析,查明突水突泥伴生灾害源的来源,揭示尚家湾隧道突涌灾害源的赋存特征、致灾模式及其致灾机理,提出突涌灾害是由压力水、泥砂相结合的伴生灾害源和突涌通道2部分组成,伴生灾害源是内在源动力,突涌通道是灾害源的优势运移路径。同时,建立集内外结合(隧道内部揭露围岩与地表环境)、综合预报、"循环推进,交叉评价"、动态补探、综合治理相结合的伴生灾害源探测及防治技术,提出相应的治理原则、治理方案及后续施工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隧道 突水突泥 灾害源 综合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综合地质分析的动态注浆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凯 李术才 +6 位作者 张庆松 杨磊 李召峰 周小生 潘光明 齐延海 随海通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405-2412,共8页
注浆是治理隧道突水突泥、塌方等地质灾害的重要手段,其关键在于对治理区段地质情况的准确获取。但由于地质情况的极端复杂性,仅靠单一物探手段及有限的地质探孔,无法有效掌握掌子面前方岩体结构发育及富水情况,使注浆治理存在较大盲目... 注浆是治理隧道突水突泥、塌方等地质灾害的重要手段,其关键在于对治理区段地质情况的准确获取。但由于地质情况的极端复杂性,仅靠单一物探手段及有限的地质探孔,无法有效掌握掌子面前方岩体结构发育及富水情况,使注浆治理存在较大盲目性。基于综合地质信息获取及分析,提出帷幕注浆动态治理技术。通过区域地质分析、瞬变电磁探测和探注结合孔对帷幕注浆前、注浆过程中围岩水文地质情况进行汇编、整理和分析,优化注浆方案,注浆过程中动态调整设计钻孔,在此基础上,形成先外部截源封闭后内部挤水稳固、分序分区治理、帷幕注浆基础钻孔与补充钻孔结合的帷幕注浆动态综合治理方法。该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广西某山岭隧道突水突泥灾害处治工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实现了帷幕注浆治理的信息化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水突泥 综合地质信息 帷幕注浆动态治理技术 分序分区治理 信息化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水断层带隧道突水突泥的临界判据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泽龙 崔江余 +2 位作者 王军 杜涛 李迁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3-55,63,共4页
以和顺至邢台铁路天河山隧道为背景,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比分析了隧道掌子面前方有无断层带2种工况下隧道开挖过程中掌子面最大挤出变形、拱顶沉降、最大渗流速度和掌子面前方塑性区分布与发展情况。结果表明:有断层带时掌子面前方塑性... 以和顺至邢台铁路天河山隧道为背景,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比分析了隧道掌子面前方有无断层带2种工况下隧道开挖过程中掌子面最大挤出变形、拱顶沉降、最大渗流速度和掌子面前方塑性区分布与发展情况。结果表明:有断层带时掌子面前方塑性区与断层带塑性区临界贯通时机与掌子面最大挤出变形、拱顶沉降速率及最大渗流速度由稳定到快速增大时机一致,皆在掌子面距断层带4 m(约0.5倍隧道洞径)时。工程设计时可通过数值模拟,将掌子面前方塑性区与断层带塑性区临界贯通时机作为隧道突水突泥临界判据。现场施工时可辅以掌子面处拱顶沉降速率,综合判定隧道突水突泥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临界判据 数值模拟 富水断层带 突水突泥 塑性区 拱顶沉降 沉降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隧道开挖面涌水对地表沉降及管片内力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叶治 刘华北 刘文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276-1286,共11页
土压平衡盾构在高水压砂层中掘进时,施工措施不当会使开挖面发生涌水涌砂险情,进而引起较大的地表沉降,土体下沉会使得管片严重变形,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以武汉地铁7号线小东门至武昌火车站盾构区间为研究背景,通过建立精细化数值... 土压平衡盾构在高水压砂层中掘进时,施工措施不当会使开挖面发生涌水涌砂险情,进而引起较大的地表沉降,土体下沉会使得管片严重变形,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以武汉地铁7号线小东门至武昌火车站盾构区间为研究背景,通过建立精细化数值模型,考虑水土流固耦合作用,研究土压平衡盾构在砂土层中掘进时开挖面涌水对地表沉降及管片和螺栓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开挖面涌水量与地表沉降呈线性关系,与管片螺栓内力呈非线性增长关系,较大的涌水量使隧道拱顶处发生严重的挤压变形,进而引起管片破损及螺栓屈服。因此,当开挖面发生涌水涌砂险情时,为防止地表严重下沉及管片破损,应尽快采取紧急措施减小涌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土压平衡盾构 流固耦合 数值模拟 开挖面涌水涌砂 地表沉降 管片内力 螺栓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头地下水对长水工隧洞施工的影响探讨 被引量:11
5
作者 赵发辉 周锐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59-62,共4页
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金奎地隧洞和大五山隧洞施工过程中发生了突水涌泥事故,对施工产生了较大影响。根据地质情况分析,突水涌泥事故均由岩溶裂隙水引起,具有水头高、流量大的特点。经研究,决定调整隧洞线路,并采用超前地质预报、超前排... 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金奎地隧洞和大五山隧洞施工过程中发生了突水涌泥事故,对施工产生了较大影响。根据地质情况分析,突水涌泥事故均由岩溶裂隙水引起,具有水头高、流量大的特点。经研究,决定调整隧洞线路,并采用超前地质预报、超前排水减压、超前固结灌浆、超前管棚支护、短进尺、弱爆破、及时衬砌的施工方案。施工实践表明,所采用的施工方案合理可行,及时有效地处理了事故,并保证了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洞施工 高水头裂隙水 突水涌泥事故 地质分析 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