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网侧电化学储能电站AGC控制策略优化及试验分析 被引量:22
1
作者 张江丰 苏烨 +5 位作者 孙坚栋 郑可轲 梅简 汪自翔 陆生兵 岳华飞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3-180,共8页
储能系统具有优良的功率调节性能和频率控制能力,在新能源消纳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详细介绍浙江电网侧储能电站全站及储能单元AGC控制策略,在考虑电池能效的基础上对该策略进行优化,提出考虑电池能耗因子的负荷分配策略。在电化学储能... 储能系统具有优良的功率调节性能和频率控制能力,在新能源消纳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详细介绍浙江电网侧储能电站全站及储能单元AGC控制策略,在考虑电池能效的基础上对该策略进行优化,提出考虑电池能耗因子的负荷分配策略。在电化学储能电站AGC现场,首先,采用常规等比例分配策略分别进行储能单位和全站AGC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储能单元AGC控制的调节速率、响应时间、稳态误差等性能均有明显提高;然后,采用等比例、等裕度和优化分配策略分别进行AGC试验,试验结果证明,在使用考虑电池能耗因子的负荷分配策略后,储能单位内各PCS负荷分配结果具有差异性,有利于储能系统负荷快速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侧储能 铅碳电池 agc策略优化 调频控制 电池能效 储能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F-2影像的武汉市九峰山国家森林公园地上碳储量估算 被引量:3
2
作者 韩云亭 李思悦 罗协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1-619,共9页
探究国产高分辨率数据在森林碳储量估算研究中的潜力,为构建森林碳储量估算模型提供新思路。选取武汉市九峰山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以GF-2遥感影像为数据源,结合地面实测信息,对研究区森林地上碳储量进行估算,共提取6个植被指数、4... 探究国产高分辨率数据在森林碳储量估算研究中的潜力,为构建森林碳储量估算模型提供新思路。选取武汉市九峰山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以GF-2遥感影像为数据源,结合地面实测信息,对研究区森林地上碳储量进行估算,共提取6个植被指数、4个波段值、8种纹理特征,筛选出9个与实测碳储量相关的遥感变量,运用线性与非线性方程对单个高相关变量和多个相关变量进行建模,选出最优模型,为进一步提高预测精度,将模型代入4种纹理窗口(3×3、5×5、7×7、9×9)。结果表明:通过遥感图像提取的植被指数之间,具有较强的共线性,单变量建立的模型精度低于多变量模型;利用均方根误差RMSE与决定系数R^(2)对4个窗口下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评价,模型在5×5窗口下预测效果最好(R^(2)=0.73,RMSE=0.5),3×3窗口下预测效果最差(R^(2)=0.64,RMSE=0.8),将所有估测模型进行比较,在纹理窗口下模型精度提高了0.11。利用5×5窗口下构建的多变量模型对研究区碳储量进行估算,九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碳储总量为1.06×10^(4) t,总体平均碳密度为84.59 t/hm^(2),具有一定的固碳作用。选用国产高分辨率影像GF-2数据对武汉市九峰山森林公园进行反演研究,能很好地运用在森林植被碳储量定量与生长状况领域。研究结果对“双碳”目标下森林生态系统碳汇监测与管理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F-2 地上碳储量 遥感反演 森林碳汇 湖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BERS数据的亚热带森林地上碳储量估算 被引量:5
3
作者 王长委 胡月明 +3 位作者 沈德才 黄胜利 朱剑云 王璐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8-96,共9页
为探讨CBERS-02B星CCD数据在亚热带森林地上碳储量估算方面的能力,以东莞市范围内的亚热带森林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CBERS-02B星CCD数据的波段信息、植被指数、纹理信息和森林地上碳储量之间的相关性,发现纹理信息的估算能力最强;在此基... 为探讨CBERS-02B星CCD数据在亚热带森林地上碳储量估算方面的能力,以东莞市范围内的亚热带森林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CBERS-02B星CCD数据的波段信息、植被指数、纹理信息和森林地上碳储量之间的相关性,发现纹理信息的估算能力最强;在此基础上,将波段信息、植被指数和纹理信息结合在一起,通过逐步回归策略构建CBERS-02B星CCD数据的亚热带森林地上碳储量估算模型,其调整系数R2达到0.53,显著度水平P远远小于0.05。这表明:尽管CBERS-02B星CCD数据的近红外波段存在一定的漂移,但是将CBERS-02B星CCD数据的波段信息、植被指数、纹理信息集成构建森林地上碳储量估算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波段信息、植被指数、纹理信息各自单独估算森林地上碳储量的缺点,增强各自间的互补性,提高CBERS-02B星CCD数据估算森林地上碳储量的能力;而且基于CBERS-02B星CCD数据估算的东莞市碳储量空间分布和东莞市实际碳储量分布情况基本一致,说明CBERS-02B星CCD数据用于亚热带的森林地上碳储量估算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巴资源卫星 地上碳储量 亚热带森林 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地面处理、液化和运输技术 被引量:12
4
作者 喻西崇 李志军 +1 位作者 郑晓鹏 王珏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9-101,共3页
CO2减排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焦点,CO2地面处理、储存和运输技术是CO2大规律综合利用的枢纽和关键技术。介绍了常温高压、低温低压两种CO2液化技术;分析了管道运输、汽车槽车运输、铁路运输和船舶运输四种CO2运输方式的优缺点,目前都... CO2减排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焦点,CO2地面处理、储存和运输技术是CO2大规律综合利用的枢纽和关键技术。介绍了常温高压、低温低压两种CO2液化技术;分析了管道运输、汽车槽车运输、铁路运输和船舶运输四种CO2运输方式的优缺点,目前都存在运输成本高、储存密度低、损耗高、运输效率低等问题;运输方案的选择必须综合考虑运输量、运输设备的压力和温度条件、运输距离、市场需求和市场价格、沿线交通载体布局等因素。以Weyburn油田CO2储存和监测项目为例,介绍了注CO2提高油田采收率的地面处理和运输技术。指出:降低CO2地面处理、储存和长距离运输成本,提高长距离运输的安全可靠性,将是CO2大规模综合利用研究的热点和关键点之一;我国开展注CO2提高采收率的潜力非常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地面 处理 储存 运输 技术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碳库特征及驱动因子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5
作者 徐耀粘 江明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26-933,共8页
森林碳库作为全球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区域以及全球碳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森林生态系统有机碳库主要由3部分组成:活植物碳库、土壤有机质碳库和死植物体碳库。各碳库时空差异很大,使研究森林碳储存机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在全球或... 森林碳库作为全球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区域以及全球碳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森林生态系统有机碳库主要由3部分组成:活植物碳库、土壤有机质碳库和死植物体碳库。各碳库时空差异很大,使研究森林碳储存机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在全球或者区域尺度上,森林生物量(与森林碳储量密切相关)呈现出清晰的分布格局,但对于这些格局的驱动因子与地上生物量的相关关系和尺度外推程度尚有很大的争议。分别讨论了气候、土壤、地形和生物因子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而后,从各生态因子与地上生物量之间的直接或者间接关系入手,分析了各因子与生物量之间的交互作用,认为目前运用相同的处理方式来研究环境因子和生物因子对森林生物量的影响是不合适的。文章最后介绍两种新的研究方法:层次模型和生境分类,以期用来重新评估生态因子对森林生物量的影响,有助于更准确的了解森林碳储存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上生物量 碳库 碳储存 驱动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叶松云冷杉林矩阵生长模型及多目标经营模拟 被引量:17
6
作者 向玮 雷相东 +2 位作者 洪玲霞 孙建军 王培珍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7-87,共11页
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沟岭林场落叶松云冷杉林为研究对象,利用20块样地4次5年间隔的调查数据,建立多树种(组)非线性矩阵生长模型。结果表明:影响进阶、枯损和进界概率的变量包括径阶中值、林分断面积、树种多样性、最小径阶株数和海拔... 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沟岭林场落叶松云冷杉林为研究对象,利用20块样地4次5年间隔的调查数据,建立多树种(组)非线性矩阵生长模型。结果表明:影响进阶、枯损和进界概率的变量包括径阶中值、林分断面积、树种多样性、最小径阶株数和海拔。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和似不相关回归对3个子模型参数进行估计,发现二者无显著差异。采用分树种组不同径阶的预测值和实际值进行卡方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可以用于该林分的生长预测。选用木材产量、树种和大小多样性、树木地上碳贮量作为经营目标,按采伐周期和采伐强度设计13种经营方案,利用建立的矩阵生长模型模拟不同经营方案50年的经营效果,发现3个目标下的最优采伐方案并不一致,即相互冲突,需要进行折衷。以相同权重构造综合目标,结果表明13种经营方案中,长周期(15年)低强度(5%)为最优方案,即可以满足对木材生产、保护多样性和增加碳贮量多目标的需要,这说明合理的经营可以实现森林的多个目标。矩阵生长模型可作为多目标森林经营决策的工具,也为我国东北林区落叶松云冷杉林的多目标经营提供了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云冷杉林 矩阵生长模型 树种和大小多样性 地上碳贮量 采伐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黎平县地表覆被变化引起的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 被引量:20
7
作者 李义平 蔡宏 +2 位作者 田鹏举 张蓓蓓 廖书冰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2-99,F0003,共9页
[目的]对贵州省黎平县地表覆被变化引起的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进行评估,为区域碳源和碳汇管理及"大生态"发展目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黎平县2005,2010和2015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结合CA-Markov模型和InVEST模型碳储量模块,... [目的]对贵州省黎平县地表覆被变化引起的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进行评估,为区域碳源和碳汇管理及"大生态"发展目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黎平县2005,2010和2015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结合CA-Markov模型和InVEST模型碳储量模块,在对土地利用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定量评估了研究区2005-2025年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结果]①2005-2015年,黎平县耕地、林地、未利用地呈减少趋势,草地、建设用地、水域呈增加趋势。②2015-2025年土地利用整体变化趋势与2005-2015年一致但幅度增大。耕地由2005-2015年的降幅2.37%到2015-2025年的增幅4.21%,整体趋势发生转变;③2015年黎平县生态系统总碳储量和平均碳密度分别为9.12×10^7 t和206.61 t/hm^2。自2005年以来分别下降2.00×10^5 t和0.45 t/hm^2。2025年黎平县碳储量和平均碳密度分别为8.98×10^7 t和203.44 t/hm^2。[结论]黎平县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呈减弱趋势,林地的大面积转出和建设用地的扩张是碳储量下降的直接原因,未来应加强对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储量 碳密度确定 地表覆被 CA-Markov模型 InVES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鲁棒控制的光伏并网系统中抽水蓄能参与电网调频控制策略 被引量:4
8
作者 毛李帆 龚若飞 +2 位作者 陈煌 姜文 李聪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2期13235-13239,共5页
抽水蓄能作为技术发展较为成熟的储能形式,主要参与系统的调峰、调频、调相等运行。针对抽水蓄能电站参与含大规模光伏电力系统中的调频运行进行研究,同时兼顾了火力发电的经济性与系统偏差调节速率,建立以综合考虑最大限度发挥抽水蓄... 抽水蓄能作为技术发展较为成熟的储能形式,主要参与系统的调峰、调频、调相等运行。针对抽水蓄能电站参与含大规模光伏电力系统中的调频运行进行研究,同时兼顾了火力发电的经济性与系统偏差调节速率,建立以综合考虑最大限度发挥抽水蓄能电站调节能力以及快速实现区域控制偏差为目标函数,以库容上下限、机组出力上下限等为约束条件的决策模型。同时提出将鲁棒控制应用于抽水蓄能参与电网调频的应用控制中,建立了火电-抽蓄联合调节的发电控制系统模型。最后,以IEEE39节点系统为例,通过MATLAB仿真,采用提出的鲁棒控制对抽水蓄能机组参与电网调频加以控制,能够有效地对大规模光伏并网带来的出力波动造成的系统频率偏差变化进行调节,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调频 光伏发电 抽水蓄能 自动发电量控制(ag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乐市地表基质有机碳储量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9
作者 陈龙 郭海全 +4 位作者 尚晓雨 李锋 张闯 刘泽 董硕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3期34-40,共7页
为探究有机碳储量在地表基质中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利用新乐市2005年和2021年两期数据,按地表基质类型划分方式计算新乐市地表基质有机碳储量,分析新乐市地表基质有机碳储量的变化趋势及决定因素。结果表明,2005-2021年,新乐市地表基... 为探究有机碳储量在地表基质中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利用新乐市2005年和2021年两期数据,按地表基质类型划分方式计算新乐市地表基质有机碳储量,分析新乐市地表基质有机碳储量的变化趋势及决定因素。结果表明,2005-2021年,新乐市地表基质有机碳总储量呈增长趋势;表层平均有机碳含量和单位基质碳含量均与基质粒径大小呈负相关;表层(0~0.2 m)平均有机碳含量增长率与基质粒径大小呈负相关;深层(2.0 m)平均有机碳含量增长率与基质粒径大小呈正相关。新乐市地表基质有机碳总储量处于增长趋势,其中粗骨土中有机碳储量减少的主要因素是河道采砂造成地表基质破坏,有机碳流失;砂土和壤土中有机碳储量呈增长的主要因素是植树造林和合理的农业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乐市 地表基质 有机碳储量 双碳 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