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4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损的年龄拐点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
作者 温慧敏 高圆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76-1481,共6页
目的:分析我国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受损的年龄拐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基于中国健康养老与追踪调查(CHARLS)数据,纳入年龄≥60岁的老年人,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探讨ADL受损的年龄拐点,并进一步分析人口学资料、生活方式... 目的:分析我国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受损的年龄拐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基于中国健康养老与追踪调查(CHARLS)数据,纳入年龄≥60岁的老年人,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探讨ADL受损的年龄拐点,并进一步分析人口学资料、生活方式、身体健康状态对老年人ADL受损的影响。结果:我国老年人ADL受损发生率为3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预测老年人ADL受损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32[95%CI(0.771,0.893)],老年人ADL受损的年龄拐点为73.5岁。年龄、居住地、月收入、睡眠时长、有无社交活动或运动、疼痛是我国老年人ADL受损的影响因素。结论:我国老年人ADL受损的年龄拐点为73.5岁,年龄对老年人ADL受损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ADL受损受年龄、居住地、月收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相关部门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升老年人的AD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年龄 影响因素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在慢性病共病和生命质量间的中介效应
2
作者 王文星 吴娇健 +4 位作者 卫香楠 张猛 戴江红 蒋红 高发水 《中国卫生统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7-392,共6页
目的了解新疆老年人生命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究老年人生命质量、慢性病共病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间效应关系,为改善老年人生命质量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研究。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于2023年抽取新疆维吾尔自... 目的了解新疆老年人生命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究老年人生命质量、慢性病共病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间效应关系,为改善老年人生命质量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研究。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于2023年抽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阿克苏、克拉玛依及昌吉四个地区2610名常驻老年人口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人生命质量得分为68.38±20.76分,慢性病共病率为53.1%,慢性病共病(multiple chronic conditions,MCC)对生命质量得分的预测作用显著(β=-4.3497,P<0.00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分级对QOL得分的预测作用显著(β=0.5534,P<0.001),MCC可以直接或者通过ADL的中介效应间接影响QOL得分。直接效应(-6.2894)和间接效应(-1.7820)分别占总效应的70.18%和29.82%。ADL在老年人QOL得分和MCC状况之间存在一定的中介效应。结论慢性病共病与老年人QOL得分和ADL得分呈显著负相关,慢性病数量越多,老年人QOL得分越低,ADL得分越低,日常生活能力受损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质量 慢性病共病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沙袋加压伸直训练在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中的应用
3
作者 贺彩玲 张佳惠 +1 位作者 郭利晓 赵娜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16-1020,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沙袋加压伸直训练在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11月在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124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于手术当... 目的:探讨术前沙袋加压伸直训练在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11月在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124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于手术当天及术后行常规护理及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前采用自制沙袋加压装置进行沙袋加压伸直训练。比较两组病人的膝关节功能、疼痛、膝关节伸直度、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术前1周、术后第1周、术后第1个月、术后第3个月膝关节功能得分、日常生活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膝关节伸直度均小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前第1周、术后第1周、术后第1个月疼痛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术前借助沙袋加压装置进行沙袋加压伸直训练有利于改善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促进膝关节伸直度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袋加压 全膝关节置换术 术前护理 膝关节伸直受限 关节功能 疼痛 日常生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病人护理风险综合评估与管理框架构建研究
4
作者 王玫 乐霄 +3 位作者 周晨曦 袁泉 周蓉 李婉玲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156-2164,共9页
目的:构建系统化的老年病人护理风险综合评估与管理框架,以优化老年病人护理风险评估与管理,提升护理质量,保障病人安全。方法:基于范围综述和内容分析法,对2014—2024年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检索、筛选和分析,对护理风险相关的核心... 目的:构建系统化的老年病人护理风险综合评估与管理框架,以优化老年病人护理风险评估与管理,提升护理质量,保障病人安全。方法:基于范围综述和内容分析法,对2014—2024年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检索、筛选和分析,对护理风险相关的核心范畴、前置因素和后置因素进行分类、编码、比较与整合,确定老年病人核心护理风险范畴、前置因素和后置因素。结合专题小组讨论,最终构建并完善老年病人护理风险综合评估与管理框架。结果:共检索文献21478篇,最终纳入346项核心研究,形成的直接风险防控(SAFE)-日常护理需求响应(CARE)-系统性支持(MAP)老年病人护理风险综合评估与管理框架涵盖3类前置因素(内在因素、交互因素、约束因素)、11项核心护理风险范畴(皮肤损伤、激越/谵妄、跌倒、深静脉血栓、管道风险、营养风险、约束、排泄风险、药物管理风险、功能下降、过渡期风险)、6类后置因素(躯体状况恶化、负性心理结局、功能退化与失能、生活质量下降、照护与资源压力、经济成本上升)。结论:SAFE-CARE-MAP框架充分整合了老年病人多病共存、风险叠加等特点,建立的SAFE-CARE-MAP的实践应用路径具有科学性和临床适用性,可提升老年护理质量与病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住院病人 护理风险 综合评估 日常生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潜在类别分析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农村老年人慢性病共病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宋明莎 王宥匀 +1 位作者 李春生 乔慧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033-2038,2049,共7页
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慢性病共病已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慢性病共病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之间存在密切关联,但关于慢性病共病及共病模式对ADL影响的研究相对缺乏。目的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农村老... 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慢性病共病已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慢性病共病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之间存在密切关联,但关于慢性病共病及共病模式对ADL影响的研究相对缺乏。目的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农村老年人慢性病共病对ADL的影响,为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22年6—7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对宁夏回族自治区4个县的20821名居民进行“面对面”入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慢性病患病及ADL受损情况等。本研究以4362名≥60岁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潜在类别分析确定老年人的慢性病共病模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慢性病共病及不同共病模式对老年人ADL的影响。结果4362名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率为62.52%(2727/4362),慢性病共病发生率为23.75%(1036/4362),ADL受损发生率为18.36%(801/4362)。基于潜在类别分析确定了5种共病模式,分别是冠心病共病组、类风湿关节炎共病组、糖尿病共病组、高血压共病组、多系统疾病共病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类型、家庭人均年收入、吸烟情况、饮酒情况、锻炼情况、自评健康状况因素后,慢性病共病老年人的ADL受损风险是非慢性病共病老年人的1.909倍(95%CI=1.581~2.305,P<0.05),类风湿性关节炎共病组老年人的ADL受损风险是高血压共病组老年人的1.834倍(95%CI=1.245~2.701,P<0.05)。结论慢性病共病老年人较非慢性病共病老年人的ADL受损风险更高,不同慢性病共病模式老年人的ADL受损风险存在差异,类风湿关节炎共病组老年人的ADL受损风险高于冠心病共病组老年人。应加强对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的关注,采取适宜措施改善其健康状况、提升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共病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老年人 农村卫生 潜在类别分析 宁夏回族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3个试点省市的长期护理保险非基本生活照护类服务项目的问题分析及优化策略 被引量:1
6
作者 潘诗悦 储静 +2 位作者 裴艳 杨婕 庹焱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09-1415,共7页
目的:总结我国23个长期护理保险服务试点省市非基本生活照护类服务项目的实施现状,比较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政策和文献回顾,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描述性分析提炼试点省市非基本生活照护类服务项目清单,并... 目的:总结我国23个长期护理保险服务试点省市非基本生活照护类服务项目的实施现状,比较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政策和文献回顾,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描述性分析提炼试点省市非基本生活照护类服务项目清单,并对照护服务项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23个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省市中,非基本生活照护类服务项目共计398项,经合并整理后共析出54个项目,其中7个项目的省市覆盖率为50%以上。全国23个省市对于各个项目的命名有所差异。结论:国内23个试点省市对于非基本生活照护类项目存在名称界定不统一、覆盖不均衡且健康促进类及中医类服务涉及较少的问题。建议建立标准化的非基本生活照护类项目清单,明确相关的服务内涵,同时整合国内非基本生活照护类项目,动态调整服务项目清单,并且注重长期护理保险的长期发展,增加健康促进类及中医类服务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护理保险 生活照护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人口老龄化 失能 老年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影响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冯露叶 沈悦 +3 位作者 周珊珊 杨媛媛 王德花 汤继芹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85,共5页
目的再评价强制性运动疗法运用于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训练系统评价,以期为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康复提供更科学、可靠的证据支持。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关于强制性运动疗法运用于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系统评价,... 目的再评价强制性运动疗法运用于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训练系统评价,以期为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康复提供更科学、可靠的证据支持。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关于强制性运动疗法运用于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系统评价,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4月。通过ROBIS工具、AMSTAR 2工具、PRISMA 2020报告规范和GRADE软件对纳入研究分别进行偏倚风险、方法学质量、报告质量和证据质量评价。结果纳入18篇文献,其中1篇质量为高等级,1篇质量为中等级,10篇质量为低等级,6篇质量为极低等级。72个结局指标中有10个中等质量证据,32个低质量证据和30个极低质量证据。结果显示强制性运动疗法对改善卒中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患侧上肢使用频率、动作完成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有积极影响,但在改善残疾情况和生活质量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结论强制性运动疗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促进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但目前纳入的系统评价文献质量较低,未来仍需更多高质量的研究进一步证实强制性运动疗法对改善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为临床决策提供有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强制性运动疗法 上肢运动 功能障碍 康复护理 生活质量 日常生活能力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散式冲击波联合痉挛肌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肱二头肌痉挛的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江剑华 沈仁泽 +1 位作者 邱斐 何剑全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9-535,共7页
目的研究发散式冲击波联合痉挛肌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肱二头肌痉挛的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由医院收治并介入康复的98例肱二头肌痉挛的偏瘫患者,使用随机法将患者随机分配到两个不同的组别,各49例。对照组采用痉挛肌... 目的研究发散式冲击波联合痉挛肌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肱二头肌痉挛的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由医院收治并介入康复的98例肱二头肌痉挛的偏瘫患者,使用随机法将患者随机分配到两个不同的组别,各49例。对照组采用痉挛肌电刺激治疗患侧上肢肱二头肌,而观察组采用发散式冲击波联合痉挛肌电刺激治疗。干预2个月后,比较两组肌张力变化,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运动功能表现的改善情况以及康复满意度和依从性。结果干预后,对照组改良Barthel指数和上肢FMA的评分,均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肌张力评定MAS量表的评分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的康复满意度和依从性均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各方面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肱二头肌痉挛应用发散式冲击波联合痉挛肌电刺激治疗能降低患者肱二头肌的肌张力,缓解痉挛,增强患者的运动表现和自理能力,有助于提升整体生活质量,且无伴随药物治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肱二头肌痉挛 发散式冲击波 痉挛肌电刺激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眠时长模式对中老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9
作者 林利霞 曾秋婵 +3 位作者 郭蕴源 梁荣相 吴昊 邵玉萍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1-338,共8页
目的探讨夜间和日间睡眠时长模式对中老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数据来源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采集的11085例45岁及以上中老年人。基线调查时(2011),通过调查问卷收集研究人群的夜间和日间睡眠时长。基于夜间... 目的探讨夜间和日间睡眠时长模式对中老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数据来源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采集的11085例45岁及以上中老年人。基线调查时(2011),通过调查问卷收集研究人群的夜间和日间睡眠时长。基于夜间睡眠时长的第33、66百分位数,将研究人群分为3组,分别赋值为1、2、3分;基于日间睡眠时长的第33、66百分位数将研究人群分为3组,分别赋值为3、2、1分;将夜间和日间睡眠分值相加(2~6分)。将睡眠总分值为6分定义为模式一(代表夜间睡眠时长较长而无日间睡眠或时长较短),类似地,将睡眠总分值为5、4、3、2分别定义为模式二、三、四、五(代表夜间睡眠时长较短而日间睡眠时长较长)。基线及2013、2015、2018年随访时,采用Katz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进行评估。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睡眠时长模式与ADL受限的关联。结果本研究共随访63015人年,11085例样本,其间3239人发生ADL受限。研究人群夜间睡眠时长的第33、66百分位数分别为6.00 h、7.00 h,日间睡眠时长的第33、66百分位数分别为0.00 h、1.00 h。其中,模式一1522例,模式二2196例,模式三4299例,模式四2304例,模式五764例。调整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婚姻状况、教育水平、地区、吸烟、饮酒、慢性病、抑郁状况、季节后,与睡眠时长模式一相比,模式三、模式四、模式五中老年人发生ADL受限的风险更高(P<0.05),且趋势性检验P<0.001。未发现性别、年龄、季节与睡眠时长模式间的交互作用(P>0.05)。与夜间睡眠时长≥9 h且日间睡眠时长<2 h人群相比,夜间睡眠时长<7 h且日间睡眠时长≥2 h者发生ADL受限的风险较高(P<0.05)。结论夜间睡眠时长较短而日间睡眠时长较长的中老年人发生ADL受限的风险较高。睡眠节律可能影响中老年人群ADL,通过管理中老年人睡眠时长模式,可能有助于预防ADL受限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人 残疾 睡眠模式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患者活动受限的概念分析与启示
10
作者 蔡国旗 柯键 +5 位作者 熊杰 邹灯秀 邓娟 肖琦 李苏雅 胡玉兰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9-34,共6页
目的 明确患者活动受限的定义及其内涵。方法 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活动受限的相关文献,采用概念分析法对活动受限进行概念分析。结果 活动受限定义属性分为躯体功能减退、日常活动能力下降、社会参与局限3个方面。前因主要分为病变... 目的 明确患者活动受限的定义及其内涵。方法 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活动受限的相关文献,采用概念分析法对活动受限进行概念分析。结果 活动受限定义属性分为躯体功能减退、日常活动能力下降、社会参与局限3个方面。前因主要分为病变损伤、运动障碍感知、环境制约;后果主要包括健康风险增加、负面情绪增长、社交功能障碍。评价指标包括综合活动受限指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论 活动受限概念的明晰有利于全面评估患者活动受限情况,合理制订康复计划,明晰活动受限成因,科学实施干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活动受限 运动障碍 运动认知功能减退综合征 躯体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社会参与 概念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弱对中国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有调节的链式中介效应研究
11
作者 刘宇婷 仇丽霞 李育玲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2119-2126,共8页
背景目前认知障碍已成为严重影响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危险因素之一,有研究发现衰弱与认知功能存在相关性,而两者之间中介与调节效应的研究相对较少。目的探讨衰弱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检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抑郁症状在衰弱与认知功能之间的... 背景目前认知障碍已成为严重影响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危险因素之一,有研究发现衰弱与认知功能存在相关性,而两者之间中介与调节效应的研究相对较少。目的探讨衰弱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检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抑郁症状在衰弱与认知功能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社会参与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项目中的8173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数据,获取老年人衰弱、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抑郁、社会参与、人口学资料等相关信息。分析不同特征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各变量间的相关性;采用分层回归分析衰弱对认知功能的影响;采用Process宏程序检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抑郁在衰弱与认知功能之间的链式中介效应,以及社会参与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8173名参与者中,1769名(21.6%)患有认知障碍。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衰弱负向预测认知功能(B=-2.862,P<0.001)。链式中介效应结果显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1.713,95%CI=-1.944~-1.498)和抑郁(B=-0.435,95%CI=-0.531~-0.345)在一定程度上介导衰弱与认知功能的联系。衰弱和社会参与的交互项(B=1.140,95%CI=0.822~1.457)以及抑郁和社会参与的交互项(B=0.113,95%CI=0.015~0.211)均显著正向预测认知功能,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社会参与的交互项与认知功能呈负相关(B=-0.413,95%CI=-0.560~-0.266)。结论社会参与调节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抑郁对衰弱和认知功能之间关系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改善社会关系质量等干预措施,可能有助于打破衰弱和认知障碍之间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弱 认知障碍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抑郁症状 社会参与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梅毒患者临床特征及影响日常生活能力因素分析
12
作者 谢彩蝶 徐寿成 +3 位作者 张宁 王蔚 何珊珊 郑亚彬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5-141,共7页
目的分析神经梅毒(neurosyphilis,NS)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影响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的因素。方法对90例N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巴塞尔指数(Barthel index,BI)评估患者入院时ADL,将患者分为无... 目的分析神经梅毒(neurosyphilis,NS)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影响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的因素。方法对90例N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巴塞尔指数(Barthel index,BI)评估患者入院时ADL,将患者分为无需依赖组、轻度依赖组和中重度依赖组,通过比较分析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探讨ADL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临床指标对出院时ADL恢复不良(BI评分≤60分)患者的预测效能。结果90例NS患者,年龄(54.17±12.45)岁,男性70例(77.78%)。临床表现中精神行为异常(44.44%)最为常见,其次为肢体感觉或运动障碍(25.56%)、构音障碍(16.67%)。根据BI评分分组,无需依赖组41例(45.6%),轻度依赖组31例(34.4%),中重度依赖组18例(20.0%)。3组比较,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逐渐增高[2.80(1.97,4.73)vs.3.80(2.28,4.89)vs.5.37(3.76,7.20)],中重度依赖组分别高于无需依赖组及轻度依赖组(P<0.05);脑脊液蛋白浓度逐渐增多[427(341,644)mg/L vs.553(425,830)mg/L vs.933(641,1706.5)mg/L],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NLR(β=-0.242,P=0.018)和脑脊液蛋白浓度(β=-0.461,P<0.001)与入院时的ADL呈负相关。脑脊液蛋白浓度预测出院时ADL恢复不良患者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06(95%CI:0.708~0.883,P<0.001),最佳截断值为620 mg/L,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7%和69.4%。结论NS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精神行为异常,NLR、脑脊液蛋白浓度增高与ADL降低相关联,早期积极干预炎症反应及脑脊液蛋白异常可能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梅毒 精神行为异常 日常生活能力 巴塞尔指数 脑脊液 炎症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自我忽视和抑郁情绪关系的纵向研究
13
作者 丁丽丽 杨丽恒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02-506,共5页
目的:探究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自我忽视、抑郁情绪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某综合养老服务机构老年人357人,采用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老年人自我忽视量表(SES)、抑郁情绪量表(GDS-15)进行4月两阶段的纵向调查,使用交叉滞后分析探... 目的:探究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自我忽视、抑郁情绪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某综合养老服务机构老年人357人,采用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老年人自我忽视量表(SES)、抑郁情绪量表(GDS-15)进行4月两阶段的纵向调查,使用交叉滞后分析探讨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基线ADL、SES、GDS-15得分均低于4个月后(均P<0.001)。基线SES得分与4个月后GDS-15得分(β=0.34,P<0.001)、4个月后ADL得分正关联(β=0.74,P<0.001);基线GDS-15得分与4个月后ADL得分正关联(β=0.07,P<0.01)。结论:老年人自我忽视、抑郁情绪能直接预测日常生活活动受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自我忽视 抑郁情绪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交叉滞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瞻性记忆损伤对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影响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张锦丹 张铎 +3 位作者 张小兔 陈乐 王子淋 张红石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964-1968,共5页
对前瞻性记忆损伤的分类、发生机制、测量工具、前瞻性记忆损伤对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及以前瞻性记忆损伤为核心的护理干预进行综述,旨在为提高研究者及临床医护人员对前瞻性记忆损伤的重视,并为完善此类病人的护理措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 前瞻性记忆 老年人 日常生活活动 认知障碍 护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癌症病人社会融合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15
作者 王睿哲 李明妍 杨雪琴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693-1698,共6页
目的:调查老年癌症病人社会融合度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11月—2024年3月于荆门市某所三级甲等医院肿瘤科住院的172例老年癌症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融合度量表、Lubben社会网络量... 目的:调查老年癌症病人社会融合度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11月—2024年3月于荆门市某所三级甲等医院肿瘤科住院的172例老年癌症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融合度量表、Lubben社会网络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进行调查。结果:172例老年癌症病人的社会融合总分为(22.59±6.91)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老年癌症病人的文化程度、病程、社会网络、日常生活能力是影响其社会融合的重要因素,共解释总变异的64.3%。结论:老年癌症病人的社会融合欠佳,临床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文化程度较低、病程较短、存在社会隔离和日常生活能力受损的老年癌症病人,并根据相关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干预,从而促进老年癌症病人达到良好的社会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癌症 社会融合 社会隔离 日常生活能力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病人住院相关性失能风险筛查工具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杨燕 陈荣凤 魏成侠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72-1578,共7页
对老年病人住院相关性失能现状、风险筛查工具进行综述,为临床医护工作者选用不同工具提供借鉴,为进一步开展老年病人住院相关性失能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同时为我国住院老年病人的干预及护理拓展思路。
关键词 老年人 住院相关性失能 日常生活活动 风险 筛查工具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站点微视频健康教育用于创伤性骨折围手术期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17
作者 霍妍 贾云洋 +4 位作者 臧青青 高昕超 鲁雪梅 李庭 米萌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79,共5页
目的探讨站点微视频健康教育用于骨折围手术期患者的效果。方法将2023年10月至2024年3月入住创伤骨科的163例骨折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81例和观察组8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给予围手术期健康教育;观察组围手术期采用站点微视频健... 目的探讨站点微视频健康教育用于骨折围手术期患者的效果。方法将2023年10月至2024年3月入住创伤骨科的163例骨折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81例和观察组8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给予围手术期健康教育;观察组围手术期采用站点微视频健康教育,包括以时间为主线的5大站点6个微视频,以及各站点下以专题模块为主的9个微视频,15个微视频跨越入院、术前、术中、术后、出院时间节点。结果两组各80例患者完成研究和随访。出院时及出院1个月时,观察组相关知识知晓度、一般自我效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疾病不确定感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出院时,观察组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及中重度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护士对改进健康教育方法满意度100%。结论站点微视频健康教育可以优化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流程,提高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知晓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就医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健康教育 微视频 自我效能 疾病不确定感 日常生活能力 静脉血栓栓塞症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身体限制对认知的作用路径研究:积极老龄化的中介作用
18
作者 谢非 张晓燕 +2 位作者 孙圣超 林艳伟 曾志嵘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7-461,471,共6页
目的:探索老年人身体限制、认知和积极老龄化的关系及内在作用路径。方法:研究对象为60周岁以上老年人,采用便利抽样,在广东省对60周岁及以上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 目的:探索老年人身体限制、认知和积极老龄化的关系及内在作用路径。方法:研究对象为60周岁以上老年人,采用便利抽样,在广东省对60周岁及以上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积极老龄化量表(AAS)分别用来测量老年人身体限制、认知和积极老龄化水平;频率、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QR)用于统计描述;Wilcoxon rank sum test或Kruskal-Wallis H test用于单因素分析;Spearman相关用于相关分析;广义线性模型用于多因素分析;Hayes等编制的PROCESS4.0宏程序用于路径检验。结果:有效样本976例,男性374人(38.32%),女性602人(61.68%);60~69岁年龄段的老年人占比71.11%;已婚老年人占比81.35%;六成以上的老年人月均收入小于5000元。42.62%居住在乡村,独居老年人占10.86%,日常活动能力完全或有条件依赖的占8.81%;积极老龄化水平中等及偏上的占比87.7%。日常活动能力、积极老龄化和认知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身体限制对老年人认知存在负向预测作用,积极老龄化在身体限制和老年人认知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促进社会参与,提升身体限制老年人的积极老龄化水平是预防老年人认知下降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认知 积极老龄化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听力能力对抑郁症状的影响及日常活动能力的中介调节效应研究
19
作者 苏彤 韩颖 郭鑫雨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0-315,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65岁及以上老年人听力损失与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考察日常活动能力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用χ^(2)检验和t检验进行差异性检验;运用偏差校正的非参数百分位法Bootstra...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65岁及以上老年人听力损失与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考察日常活动能力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用χ^(2)检验和t检验进行差异性检验;运用偏差校正的非参数百分位法Bootstrap分析听力状况、日常活动能力(ADL)和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结果通过对7714名老年人的分析,发现听力受损的老年人检出率为34.9%,而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为46.1%;不同听力状况的老年人抑郁症状和ADL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93,20.094,P<0.001)。研究结果显示,ADL在老年人听力状况和抑郁症状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13.0%),中介效应值为0.086(95%CI:0.057~0.118)。结论听力状况、ADL对老年人抑郁症状都有显著影响,ADL在老年人听力与抑郁症状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听力 抑郁 日常活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类-环境-作业模式的认知刺激治疗在阿尔茨海默病病人中的应用
20
作者 张瑞芬 朱建中 +2 位作者 胡佳琪 张莉 董春雨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41-1449,共9页
目的:探讨基于人类-环境-作业模式的认知刺激治疗对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病人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2月首次入住无锡市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老年精神科的70例阿尔茨海默病病... 目的:探讨基于人类-环境-作业模式的认知刺激治疗对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病人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2月首次入住无锡市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老年精神科的70例阿尔茨海默病病人,按病人所居住社区分组,梁溪区为观察组,滨湖区为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基于人类-环境-作业模式的认知刺激治疗,持续干预24周(分院内7周和院外17周2个时段),在干预前及干预7、24周后比较两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阿尔茨海默病生命质量量表得分。结果:干预7周后,观察组认知功能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24周后,观察组认知功能、生命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均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同期(P<0.05)。结论:基于人类-环境-作业模式的认知刺激治疗能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病人的认知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人类-环境-作业模式 认知刺激治疗 认知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