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相思湖畔觅“乡”思——现行外语教育制度下的中文危机 被引量:1
1
作者 龙耀 李雪岩 李娟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2-63,共2页
曾经取得辉煌成就的“相思湖作家群”正面临一大困境:中文作家的培养和发展正普遍被外语所困缚。其根源是不合理的外语教育制度。“相思湖作家群”要腾飞,中国千千万万个“作家群”要腾飞,必须改革现行外语教育制度,让中国作家的培养和... 曾经取得辉煌成就的“相思湖作家群”正面临一大困境:中文作家的培养和发展正普遍被外语所困缚。其根源是不合理的外语教育制度。“相思湖作家群”要腾飞,中国千千万万个“作家群”要腾飞,必须改革现行外语教育制度,让中国作家的培养和发展摆脱外语束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教育制度 中文危机 广西民族大学 “相思湖作家群” 文学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愉快的梦想”——具有留学背景的现代作家与外语 被引量:1
2
作者 郑春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5-120,共6页
对外语的高度关注,是具有留学背景的现代作家一个共同的、持久的、意义深远的情结。这些作家普遍有着较好的外语水平,极为热切地投入外国文学的翻译活动,并努力用外文写作,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认识中国。重视外语,珍爱外语,掌握外语,... 对外语的高度关注,是具有留学背景的现代作家一个共同的、持久的、意义深远的情结。这些作家普遍有着较好的外语水平,极为热切地投入外国文学的翻译活动,并努力用外文写作,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认识中国。重视外语,珍爱外语,掌握外语,驾驭外语,不仅是一种爱好和追求,更深层次上,也是一种弥足珍贵的境界。对这种境界的追寻和拥有,则是具有留学背景的现代作家群体取得重大成就的关键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学背景 现代作家 外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什迪:东西方文化夹缝中的悲剧人物 被引量:1
3
作者 韦建国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32-137,共6页
在以多元文化并存和全球化趋势为显著特征的后殖民时代,"换语之人"异军突起,成就斐然。其代表人物拉什迪从"边缘"到"中心",成为世界文学明星。但是,他在前宗主国文化的影响下,背离了本民族的传统文... 在以多元文化并存和全球化趋势为显著特征的后殖民时代,"换语之人"异军突起,成就斐然。其代表人物拉什迪从"边缘"到"中心",成为世界文学明星。但是,他在前宗主国文化的影响下,背离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文化身份发生质变,成了东方主义理论的传声筒,起到了加剧东西方文化冲突的消极的文化功用。他的悲剧具有警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什迪 后殖民文学 文化身份 东方主义 东方文化 西方文化 悲剧性 文学评论 英国 小说 《撒旦诗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报母语滋养的生命方式——华人新生代和新移民作家创作的语言追求 被引量:1
4
作者 黄万华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7-52,共6页
语言是海外华人作家最重要的精神栖息地和生存方式,他们以对传统语义符号的现代转换和对汉语释义方式、表达方式的探索求得自身异域的生存时,也参加了民族话语的重建,而华人新生代对汉语"纯正性"的追求,新移民作家的中文混杂... 语言是海外华人作家最重要的精神栖息地和生存方式,他们以对传统语义符号的现代转换和对汉语释义方式、表达方式的探索求得自身异域的生存时,也参加了民族话语的重建,而华人新生代对汉语"纯正性"的追求,新移民作家的中文混杂化,作为他们回报母语滋养的生命形式,反映出母语在迁徙中与作家创作互动的丰富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人新生代 新移民作家 语言 母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入外籍的华人作家非母语创作的归类问题 被引量:1
5
作者 倪婷婷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02-207,共6页
以国籍区分国别文学的规则并不适合一些成年后移居国外的华人作家作品的归类和定性.无论是否用中文写作。这些作家在去国之前文化习性和思维方式业已形成,其作品也反映出根深蒂固的中国意识。从中国文学研究的立场来看,作者的外籍身... 以国籍区分国别文学的规则并不适合一些成年后移居国外的华人作家作品的归类和定性.无论是否用中文写作。这些作家在去国之前文化习性和思维方式业已形成,其作品也反映出根深蒂固的中国意识。从中国文学研究的立场来看,作者的外籍身份并没有想象的那样重要.作品是否反映出中国式的情感意绪、价值观念才是关键所在。这些作家的非母语作品作为主流的中国汉语文学以外的一种特殊样貌,拓展了中国文学的边界,也丰富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文化精神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人作家 非母语创作 中国文学 文化身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L语境下作者身份与EAP写作的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建红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6期64-68,共5页
EAP的重要性已经为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和科技人员认识到,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从课程定位、语料库、教材编写、师资培训等各个角度对此进行研究。但是ESP写作的有效性目前在我国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探究。文章试图从思维模式、价值观念、... EAP的重要性已经为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和科技人员认识到,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从课程定位、语料库、教材编写、师资培训等各个角度对此进行研究。但是ESP写作的有效性目前在我国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探究。文章试图从思维模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分析入手,基于作者的身份分析,探讨作者的文化身份、社会身份、个人身份、民族身份的差异在EFL语境下对ESP有效性的影响,提出在ESP写作教学中不仅应该重视形式和规则,更应重视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者身份 专门用途英语(ESP) 英语作为外语(EFL) 文化因素 学术英语写作(EA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散文意识的群体自觉与个性表达——论浙江新文学作家的散文建树
7
作者 贵志浩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2-107,共6页
在现代散文初创期,浙江新文学作家功不可没。他们是现代散文意识最早觉醒的一个地域性群体,凸现了浙江地域文化和散文传统的潜在意义,以及在现代散文史中确立地位的显在意义。他们对现代散文理论观念的探索和文体实践,由此显现出的多样... 在现代散文初创期,浙江新文学作家功不可没。他们是现代散文意识最早觉醒的一个地域性群体,凸现了浙江地域文化和散文传统的潜在意义,以及在现代散文史中确立地位的显在意义。他们对现代散文理论观念的探索和文体实践,由此显现出的多样化个性风格,极大地丰富了现代散文的艺术表现,并提供了中国现代散文理论的基本构架和散文体式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作家 散文理论 散文体式 语言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位有思想气度的作家——对王蒙的一种解读方式
8
作者 王万森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06-110,共5页
王蒙创作好评如潮,但评价中也存在误置和误读现象。他从初步文坛开始便独立思考并坚持文学性追求,“寻找”是其创作的贯穿性主题。王蒙文学思想的探索在于建构审视“异化”的整体性美学体系,尤其看重以文学语言的多样化解构语言“异化... 王蒙创作好评如潮,但评价中也存在误置和误读现象。他从初步文坛开始便独立思考并坚持文学性追求,“寻找”是其创作的贯穿性主题。王蒙文学思想的探索在于建构审视“异化”的整体性美学体系,尤其看重以文学语言的多样化解构语言“异化”。他是有思想气度的作家,是在文学叙事中达到时代高度的思想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型”作家 “寻找” 审视“异化” 文学语言多样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学翻译的主体
9
作者 刘莉琼 《山东外语教学》 2005年第6期96-100,共5页
通过对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三者在文学翻译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译者才是文学翻译的主体."作者中心论"和"读者中心论"都忽视了文学翻译中译者的真正主体地位,导致译者地位和译作文学价值得... 通过对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三者在文学翻译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译者才是文学翻译的主体."作者中心论"和"读者中心论"都忽视了文学翻译中译者的真正主体地位,导致译者地位和译作文学价值得不到应有的承认和肯定,这对翻译事业的发展无疑是不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翻译 主体 原文作者 译者 译文读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日语到中文:台湾文学“跨语过程”中的经验锻造与作家分层
10
作者 马泰祥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7-43,共7页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知识序列中,台湾文学从日据到光复以来所发生的文学创作语言的变换,造就了文学场域中特殊的"跨语经验"。"跨语经验"的复杂性,展示出文化资源整合、文化认同变迁的现实意义;具有这种"跨语经...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知识序列中,台湾文学从日据到光复以来所发生的文学创作语言的变换,造就了文学场域中特殊的"跨语经验"。"跨语经验"的复杂性,展示出文化资源整合、文化认同变迁的现实意义;具有这种"跨语经验"的台湾作家群体,不仅有先行研究中比较关注的"跨语作家",还应当包括较之年长一辈、受日文影响更深刻的"语言转换作家"。"跨语经验"中作家代际差异的浮现,展现出不同世代作家身上所受"日语影响"负迁移作用的深浅,以及挣脱日文影响、彰显中文表现的困难程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语经验 语言转换作家 日据台湾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藏族女作家汉语写作研究的困境与出路
11
作者 徐寅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6期103-108,共6页
当代中国藏族女作家汉语写作已经成为藏族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体现出女作家基于族裔立场的文化写作,同时又是她们不同于藏族男作家的性别写作。在用汉语书写的同时,藏族女作家们面对本民族母语写作的质疑,而在进入当代文学话语场域中... 当代中国藏族女作家汉语写作已经成为藏族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体现出女作家基于族裔立场的文化写作,同时又是她们不同于藏族男作家的性别写作。在用汉语书写的同时,藏族女作家们面对本民族母语写作的质疑,而在进入当代文学话语场域中时,她们又未能受到主流文坛应有的肯定。尽管如此,藏族女作家仍通过不懈努力,使汉语写作具备了族裔、宗教、性别等诸多美学特征,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反映了藏族女性生活的多姿面貌。对此,有必要予以更多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女作家 汉语写作 困境 出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