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把媒介引入文艺研究——“媒介文艺史”研究论纲
1
作者 曾军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共9页
“媒介文艺史”不只是“媒介艺术的历史”,更是“媒介视角下的文艺史”。把媒介引入文艺研究,需要重新思考“成为文艺的媒介”问题。“媒介”一词有“作为中介”“作为工具”“作为制度”三重含义。约翰·费斯克和罗杰·菲德勒... “媒介文艺史”不只是“媒介艺术的历史”,更是“媒介视角下的文艺史”。把媒介引入文艺研究,需要重新思考“成为文艺的媒介”问题。“媒介”一词有“作为中介”“作为工具”“作为制度”三重含义。约翰·费斯克和罗杰·菲德勒提供的思路为分析文艺的媒介类型及其演变提供了理论支撑。数字技术“不仅仅是另一种技术”,基于控制论的赛博文艺和文化的兴起,呈现了数字媒介文艺创新的潜能。其对文艺的影响可分为三个不断累积而非相互替代的发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 文艺研究 媒介文艺史 数字媒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东洋学的中国文学研究模式方法及成败得失
2
作者 王向远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180,共9页
日本东洋学家的中国文学研究在东洋学中自成一体,与东洋学的区域研究的立场方法明显不同,他们普遍采用“文学史”而且是“国别文学史”的模式与方法来研究中国文学,即便在“中国文学概论”类著作中,仍不脱国别文学史模式,遂使日本的“东... 日本东洋学家的中国文学研究在东洋学中自成一体,与东洋学的区域研究的立场方法明显不同,他们普遍采用“文学史”而且是“国别文学史”的模式与方法来研究中国文学,即便在“中国文学概论”类著作中,仍不脱国别文学史模式,遂使日本的“东方(东洋)文学史”类著述一直缺乏。这种模式方法的缺陷在于偏重知识性的史料铺述,缺乏宏观视野与比较研究,缺乏分析判断与概括评价,未能超越历史叙述而提出独到的思想观点与理论主张,未能在东西方文学的大背景下揭示出中国文学的特点并突显其特殊价值与地位。对这种局限性有所超越的只有吉川幸次郎。他用比较文学的方法研究中国文学,对中国文学的若干特点做了总结阐发与评价,至今仍不失参考价值。认识到日本东洋学家的中国文学研究的成败得失,有助于我们批判地借鉴日本东洋学,并在学术史的批判考察与互鉴中加深对中国文学的理解与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东洋学 中国文学史 吉川幸次郎 青木正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乡土语言英译的人本路径——兼论《汉语乡土语言英译行为批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静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6-133,共8页
新时期中国文学和文化的对外传播离不开翻译的独特作用,作为中国乡土文学外译的重要组成部分,汉语乡土语言及其翻译活动逐渐受到学界关注,但目前该领域相关研究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性的理论思考和应用探索。针对此现状,本文结合周领顺等... 新时期中国文学和文化的对外传播离不开翻译的独特作用,作为中国乡土文学外译的重要组成部分,汉语乡土语言及其翻译活动逐渐受到学界关注,但目前该领域相关研究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性的理论思考和应用探索。针对此现状,本文结合周领顺等著《汉语乡土语言英译行为批评研究》中所使用的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与汉语乡土语言英译实践素材,从研究对象的厘定、研究方法的应用、研究思路的确立以及研究结论的归纳四个方面探索汉语乡土语言翻译研究的人本路径,为中国乡土文学外译活动及研究提供镜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文学 乡土语言 翻译研究 人本路径 译者行为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折射中的古代音乐文献——中国音乐史学问题思索之十 被引量:2
4
作者 田可文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9-206,I0003,共9页
在古代历史中,文人们积累了汗牛充栋的音乐文献。除了正史中的乐志、律志的音乐文献、古代典章制度著述,古代音乐史研究还需注重历代文集、笔记、杂记、杂著等。这些文献中常存见较集中的乐论、琴学、歌舞、乐律等文献,为我们研究古代... 在古代历史中,文人们积累了汗牛充栋的音乐文献。除了正史中的乐志、律志的音乐文献、古代典章制度著述,古代音乐史研究还需注重历代文集、笔记、杂记、杂著等。这些文献中常存见较集中的乐论、琴学、歌舞、乐律等文献,为我们研究古代音乐遗存提供了直接史料与旁证材料。尽管它们只是音乐史料,却能折射出历史文化的印记,为古代音乐史研究提供极大的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 文献 乐论 笔记 琴学 乐律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史入论”:英美情报研究路径之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武洋 高金虎 马琼诗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17,共11页
[研究目的]情报研究是西方学界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英美情报研究都发源于二战时期历史学者参与情报工作实践的经验,在战后均以情报史为基础开展研究。英国情报学界在情报史领域成果斐然,但其理论研究水平远逊于美国,形成了情... [研究目的]情报研究是西方学界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英美情报研究都发源于二战时期历史学者参与情报工作实践的经验,在战后均以情报史为基础开展研究。英国情报学界在情报史领域成果斐然,但其理论研究水平远逊于美国,形成了情报研究英国学派,两国体现出明显的研究路径分野。比较英美两国情报研究路径,可为我国情报研究提供参考。[研究方法]运用历史研究、文献分析、比较研究、归因分析等方法,系统梳理英美情报研究的发展历程,比较其异同之处,并探究其路径分野的原因。[研究结论]英美两国不同政治文化的影响,社会科学研究传统的差异,以及实践参与程度的不同,是两国情报研究路径分野的原因。情报研究应当以历史研究为基础,防止过度保密,积极推进理论与实践的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报研究 情报史 情报理论 情报工作 英国 美国 文献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畲族民间文献资料价值初探 被引量:6
6
作者 吕立汉 蓝岚 孟令法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0-115,104,共7页
浙江畲族民间文献资料普查工作已基本完成,如何挖掘其潜在的文献价值是畲族文化研究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本文是在普查的基础上对浙江畲族民间文献资料的价值作一初步的探究,指出其书籍文献是还原该民族真实生存发展史的有力证据;契约文... 浙江畲族民间文献资料普查工作已基本完成,如何挖掘其潜在的文献价值是畲族文化研究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本文是在普查的基础上对浙江畲族民间文献资料的价值作一初步的探究,指出其书籍文献是还原该民族真实生存发展史的有力证据;契约文书是展现该民族经济发展、淳朴民风的时代烙印;文物遗存彰显了该民族独特的文化和优秀的品质;口头承继传达了该民族内心的历史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畲族 民间文献 价值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女性日记文学”经典化试析——自产生至二战前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宗杰 孟庆枢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2-136,共5页
诞生之初未被纳入批评视野的"平安假名日记",经过"国学"、"国文学"运动的推升,作为"国语"的基础——"和文",以及描写了所谓的日本的"国民性"而受到高度评价,最终成为作为&... 诞生之初未被纳入批评视野的"平安假名日记",经过"国学"、"国文学"运动的推升,作为"国语"的基础——"和文",以及描写了所谓的日本的"国民性"而受到高度评价,最终成为作为"制度"而被创造出来的"国文学"的一部分,被经典化为"平安女性日记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安假名日记 国民国家 文学史 经典研究 平安女性日记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系统理论的整合与翻译文学史研究的拓展 被引量:17
8
作者 查明建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6-140,共15页
埃文-佐哈提出的"多元系统论"促成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开创了面向译入语文化的翻译研究。在多元系统理论的启发下,勒菲弗尔、赫曼斯、苏姗·巴斯奈特等人提出了"改写论"、"操纵论",为... 埃文-佐哈提出的"多元系统论"促成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开创了面向译入语文化的翻译研究。在多元系统理论的启发下,勒菲弗尔、赫曼斯、苏姗·巴斯奈特等人提出了"改写论"、"操纵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以上理论各有其优点及局限性,翻译文学史研究若孤立地运用以上某一种理论,还不能全面观照和深入分析翻译文学现象,应将以上理论加以整合,使之成为综合性的"系统理论"研究方法,以满足翻译文学史研究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文学史研究 翻译文学性质 多元系统论 系统理论 操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间文学志”概念的提出及其学术意义 被引量:10
9
作者 万建中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8-35,共8页
民间文学不等于民间文学作品,而是一种具有美感效应的日常生活方式。在后《集成》时代,单纯以记录民间文学文本为目的的田野作业已变得不合时宜,而且越来越不可行。以作品分析为基本套路的民间文学研究亟待被突破,民间文学志的学术范式... 民间文学不等于民间文学作品,而是一种具有美感效应的日常生活方式。在后《集成》时代,单纯以记录民间文学文本为目的的田野作业已变得不合时宜,而且越来越不可行。以作品分析为基本套路的民间文学研究亟待被突破,民间文学志的学术范式便成为田野作业和研究的必由之路,不只是关注语境,而是将演述的行为、场面、过程、在场者的互动关系以及社会历史背景作为考察的重点。对表演过程中审美体验和文学场域的把握,应该是民间文学志的独异性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文学志 演述 学术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经》研究的过去、现在与将来 被引量:12
10
作者 赵逵夫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8-74,共7页
《诗经》的研究长期以来受到各个时代占统治地位思想或主流思潮的制约与影响,先秦时代置于诗教的宗旨之下,汉代以后笼罩于经学的思想原则之下,二十世纪前八十年中先是受疑古思潮的影响,后又完全从阶级斗争的角度评价它。因而生出很多问... 《诗经》的研究长期以来受到各个时代占统治地位思想或主流思潮的制约与影响,先秦时代置于诗教的宗旨之下,汉代以后笼罩于经学的思想原则之下,二十世纪前八十年中先是受疑古思潮的影响,后又完全从阶级斗争的角度评价它。因而生出很多问题,有的是伪问题,有的则完全脱离当时的社会实际。近二十年中《诗经》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今后的研究要进一步从各种旧的阴影中摆脱出来,同时要强调学术规范。应该引入各种新的研究方法,进行综合性研究,并根据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关注点的转变,不断寻找新的情感契合点。根据以往多注重训诂和笼统述论的情况,应将《诗经》研究置于整个先秦文学史和中国文学史的大背景中,对不同体式分别研究,作断代的研究,按地域进行研究,对作者、作者类型、作家群进行研究,进行纵向、横向的比较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先秦文学 古代文学研究 体式 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美国学在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中的地位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波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7-52,112,共7页
当前,国别与区域研究已成为外语学科以及其他学科重点开拓的一个重要学术阵地。考虑到美国的重要性、影响力,以及深层次研究美国的现实需要,在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框架下提倡美国学学科建设是时代需求。本文分析了美国学与美国研究概念的... 当前,国别与区域研究已成为外语学科以及其他学科重点开拓的一个重要学术阵地。考虑到美国的重要性、影响力,以及深层次研究美国的现实需要,在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框架下提倡美国学学科建设是时代需求。本文分析了美国学与美国研究概念的区别与联系,简要回顾了美国学的起源及其发展,并就外语学科美国学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理论与方法等提出建议。本文提出,推介和普及美国学概念不是为了弘扬美国文化价值观,而是为了深度解读和认识美国,系统考察文化因素对相应美国历史与现实议题的作用范式与影响途径;同时,积极拓展外语学科内涵,使美国学成为新时代外语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助力其服务国家对外战略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学 文化 历史 外语学科 国别与区域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初十余年戏曲文献的新发现与思考 被引量:5
12
作者 苗怀明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25,共7页
21世纪初十余年戏曲文献的搜求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经研究者的不懈努力,有不少新的戏曲文献发现,包括《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的再发现等。这些新发现的文献资料既有戏曲作品,也有作家的佚著佚文,还有相关的戏曲史料和戏曲文物。这些新发... 21世纪初十余年戏曲文献的搜求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经研究者的不懈努力,有不少新的戏曲文献发现,包括《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的再发现等。这些新发现的文献资料既有戏曲作品,也有作家的佚著佚文,还有相关的戏曲史料和戏曲文物。这些新发现对戏曲研究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将来可以朝着跨越学科、扩大范围的方向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文献 戏曲研究 学术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现代文学研究到民国文学研究:观念转变与范式变革 被引量:5
13
作者 韩伟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8-114,共7页
新时期以来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有的学者提出应当将现代文学置于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之中,这样才能有利于我们从整体上观照中国文学。因此,有学者提出"民... 新时期以来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有的学者提出应当将现代文学置于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之中,这样才能有利于我们从整体上观照中国文学。因此,有学者提出"民国史视角""民国机制""民国性"内涵等观点,试图以此激活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对中国现代文学进行"民国史视角"研究,关键是转变研究观念和变革固有的研究范式,形成独特的民国文学研究谱系。这样,我们的研究才能获得新的学术生长点和增长域,才能真正推动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学 民国文学 文学观念 文学史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书·艺文志》“成相杂辞”“隐书”说 被引量:11
14
作者 伏俊琏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2-56,共5页
“成相杂辞”是一种民间文艺形式 ,先秦以来一直在民间流传 ,并且影响了文人的创作。从现存作品看 ,“成相杂辞”主要产生在楚国东部 ,和黄老之学有密切关系。现存成相体 ,大都以格言谚语集锦为其形式 ,以道德教化为其内容 ,用赋诵的方... “成相杂辞”是一种民间文艺形式 ,先秦以来一直在民间流传 ,并且影响了文人的创作。从现存作品看 ,“成相杂辞”主要产生在楚国东部 ,和黄老之学有密切关系。现存成相体 ,大都以格言谚语集锦为其形式 ,以道德教化为其内容 ,用赋诵的方式传播。“隐”和古代的巫史关系密切 ,由巫转述的神的预言谶语大多是以叶韵的隐语形式表现出来。到了战国游士和俳优手中 ,“隐”为纵横策士资为谈助 ,更成了俳优侏儒亲近讽喻劝谏国君的工具。隐语还有一个来源 ,就是根植于古老民族的原始文化歌谣。隐语从神的警告变成人的讽喻 ,就和“谐”合为一体。谐语大都以人的缺陷作为嘲笑的对象 ,渐变为诙谐调侃的杂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相杂辞 民间文艺 格言形式 隐语 巫史预言 嘲谑调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民族到宗教:新中国的回族文学研究——以涉及宗教文学研究的成果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5
15
作者 马梅萍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6-96,共11页
新中国的回族文学研究经历了1970年代末至1990年代的学科建制期、新世纪以来的学术独立期两个阶段。回族文学史在第一阶段服务于建构多民族国家意识,落脚于民族性;宗教因素在第二阶段始受关注。回族文学研究和批评在第一阶段注重学科基... 新中国的回族文学研究经历了1970年代末至1990年代的学科建制期、新世纪以来的学术独立期两个阶段。回族文学史在第一阶段服务于建构多民族国家意识,落脚于民族性;宗教因素在第二阶段始受关注。回族文学研究和批评在第一阶段注重学科基本理论建设,回族文学概念的界定偏向于血统,致使研究疏离了文化;新世纪才出现了不以民族性遮盖宗教叙事的专题研究。《回族文学》期刊在新世纪彰显"文化性"的办刊理念,开始突出对宗教内涵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族文学研究 民族性 宗教描写 文学史 文学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的周边文化关系——谈台湾文学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7
16
作者 汪毅夫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1-77,共7页
本文从作者治学的得失 (包括对已故台湾学者王崧兴教授之“周边文化关系”论点的理解 )出发 ,谈论台湾文学史研究的若干问题 :边缘文体与文学史料的收集 ,外部制度与文学史实的论述 ,圈外事件与文学历史的分期 ,以及文学的周边文化关系... 本文从作者治学的得失 (包括对已故台湾学者王崧兴教授之“周边文化关系”论点的理解 )出发 ,谈论台湾文学史研究的若干问题 :边缘文体与文学史料的收集 ,外部制度与文学史实的论述 ,圈外事件与文学历史的分期 ,以及文学的周边文化关系与台湾文学史研究。本文认为 ,文学边缘的文体、文学外部的制度、文学圈外的事件等因素同文学发生关联而构成的文学的周边文化关系 ,不是文学的身外之物 ,也不是文学史研究可以忽略的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边文化关系 台湾文学史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文学史编写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唐海东 邬晓丽 《山东外语教学》 2006年第1期9-12,共4页
随着译介学研究的深入,翻译文学受到冷落的局面将得以改观,翻译文学史的编写也将会提上议事日程。但是,作为一个没有既往经验可循的新的尝试,编写翻译文学史将会面临许多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本文在肯定编写翻译文学史必要性的基础... 随着译介学研究的深入,翻译文学受到冷落的局面将得以改观,翻译文学史的编写也将会提上议事日程。但是,作为一个没有既往经验可循的新的尝试,编写翻译文学史将会面临许多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本文在肯定编写翻译文学史必要性的基础上。罗列了编写过程中将会遭遇的一些两难选择问题,并试图提供自己的解决方法。作者认为,编写翻译文学史是一项极具学术前景的挑战,但必须首先对一些重要的相关问题的学理进行进一步的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介学 翻译文学史 编写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地区武侠史论著刍议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立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0-43,共4页
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的中国大陆武侠史论著,可分为武侠小说史、武侠史、侠文化史、武侠小说鉴赏辞典,颇多创获,各有千秋。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深层原因离不开商业化的出版运作机制。新世纪最初10年,上述局面已经出现了改观的趋势,在多... 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的中国大陆武侠史论著,可分为武侠小说史、武侠史、侠文化史、武侠小说鉴赏辞典,颇多创获,各有千秋。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深层原因离不开商业化的出版运作机制。新世纪最初10年,上述局面已经出现了改观的趋势,在多个方面的探讨都有深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侠 侠文化史 学术规范 通俗文学研究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文学”到底研究什么?——澄清关于“民国文学”研究的三个误解 被引量:4
19
作者 周维东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9-96,共8页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困局中的一个突破口,"民国文学"的丰富内涵不是人为赋予,而是与当下文学史研究的种种问题联系在一起。了解"民国文学"到底研究什么,可以从三组关系入手清理:"民国文学"与当前其他民...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困局中的一个突破口,"民国文学"的丰富内涵不是人为赋予,而是与当下文学史研究的种种问题联系在一起。了解"民国文学"到底研究什么,可以从三组关系入手清理:"民国文学"与当前其他民国文化现象的关系;"民国文学"与"现代性"的关系;"民国文学"与"重写文学史"的关系。透过这三组关系,"民国文学"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史学逻辑可以自然呈现,而关于"民国文学"不必要的误解也可以得到澄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文学 民国文化现象 现代性 重写文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秋学与明代学术的历史变迁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德建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6-309,共4页
明代春秋学对明代文学变迁的影响甚大,以春秋学为代表的明代经学受理学影响,呈现衰落之势。为救经学之失,因史证经成为普遍认可的解经方式。明代学术重心随之发生了由经学向史学的转换,由此引发史学的兴起。而在阳明心学影响下,以史证... 明代春秋学对明代文学变迁的影响甚大,以春秋学为代表的明代经学受理学影响,呈现衰落之势。为救经学之失,因史证经成为普遍认可的解经方式。明代学术重心随之发生了由经学向史学的转换,由此引发史学的兴起。而在阳明心学影响下,以史证心的史学观念兼之以文辞论的流行引发了由史学向文学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学 左传 历史 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