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8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电纺丝法制备SnSbCuFeZn高熵合金/碳纳米纤维复合负极材料 被引量:2
1
作者 辛玉 潘石 +2 位作者 聂淑晴 缪畅 肖围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66,共6页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结合煅烧工艺,将SnSbCuFeZn高熵合金纳米颗粒均匀地锚定在导电互联的碳纳米纤维中,成功制备了SnSbCuFeZn@CNFs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结果表明,煅烧温度对材料的物相组成和形貌特征有重要影响,且直接影响SnSbCuFeZn...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结合煅烧工艺,将SnSbCuFeZn高熵合金纳米颗粒均匀地锚定在导电互联的碳纳米纤维中,成功制备了SnSbCuFeZn@CNFs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结果表明,煅烧温度对材料的物相组成和形貌特征有重要影响,且直接影响SnSbCuFeZn高熵合金纳米颗粒的晶相、尺寸和分布,决定SnSbCuFeZn@CNFs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其中SnSbCuFeZn@CNFs-900电极展现出优良综合性能:0.1 A/g时,初始放电比容量达1232.8 mA/g,循环200次后可逆放电比容量保持在786.0 mA/g;1.0 A/g时,循环500次后放电比容量仍有433.8 mA/g;2.0 mV/s扫描速度下,赝电容贡献率高达93.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法 SnSbcuFezn高熵合金 碳纳米纤维 负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对Al-8.5Zn-2.3Mg-2.4Cu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成义锐 孙小涵 +3 位作者 贺永东 赵亿坤 杜玉峰 梁飞龙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2-147,共6页
研究了Sc对Al-8.5Zn-2.3Mg-2.4Cu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Zn-Mg-Cu铸态合金中添加Sc后,合金晶粒尺寸明显减小;Sc含量(质量分数)由0增加至0.4%时,合金晶粒尺寸由107.7μm减小至49.96μm,硬度由116.8HV增加至130.2HV。经大变... 研究了Sc对Al-8.5Zn-2.3Mg-2.4Cu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Zn-Mg-Cu铸态合金中添加Sc后,合金晶粒尺寸明显减小;Sc含量(质量分数)由0增加至0.4%时,合金晶粒尺寸由107.7μm减小至49.96μm,硬度由116.8HV增加至130.2HV。经大变形量热轧处理后进行470℃×1 h固溶处理发现,相较未添加Sc的合金,含Sc合金位错密度增大;添加0.4%Sc的合金再结晶率由92.4%降低至45.7%,合金的再结晶行为受到抑制。经120℃×24 h时效处理后,添加0.4%Sc的Al-Zn-Mg-Cu合金中观察到大量弥散分布的圆球状Al_(3)Sc粒子和短棒状η′(MgZn_(2))粒子,通过绘制与α(Al)共格或半共格的Al_(3)Sc-MgZn_(2)晶体结构模型,可推测出Al_(3)Sc粒子为η′(MgZn_(2))相提供异质形核位点,促进其形核,对合金时效析出强化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合金化 AL-zn-MG-cu合金 再结晶 Al3Sc粒子 异质形核位点 析出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淬火冷却方式及宏观取向对Al-Zn-Mg-Cu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刘景新 朱士泽 +1 位作者 肖伯律 马宗义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4-132,共9页
以7050铝合金为研究对象,研究热处理状态(空冷时效与水冷时效)和宏观取向(与轧制方向成0°,45°,90°)耦合作用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冷时效态的样品中析出相细小均匀弥散,晶界无析出带较窄。在空冷时效态下,... 以7050铝合金为研究对象,研究热处理状态(空冷时效与水冷时效)和宏观取向(与轧制方向成0°,45°,90°)耦合作用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冷时效态的样品中析出相细小均匀弥散,晶界无析出带较窄。在空冷时效态下,过饱和的溶质不仅会以半共格的Al3Zr为核心形成粗大析出相,还会沿位错大量析出。此外,与水冷时效态相比,空冷时效态晶界相尺寸大幅增加,晶界无析出带显著宽化,不同宏观取向样品的强度和伸长率都明显下降。宏观取向对两种状态样品强度的差值影响较小,但对伸长率的差值影响较大。当拉伸方向与轧制方向成45°方向时,空冷诱导的伸长率下降幅度最小;当拉伸方向与轧制方向成90°时,下降幅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MG-cu合金 析出相 淬火敏感性 织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Zn含量Al-Zn-Mg-Cu系合金的热处理技术研究综述
4
作者 吴琴 吕华钦 +3 位作者 范才河 倪雨朦 胡泽艺 武帅 《包装学报》 2024年第5期72-82,共11页
综述了高Zn含量(质量分数不小于7%)Al-Zn-Mg-Cu系合金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高Zn含量Al-Zn-Mg-Cu系合金热处理技术(均匀化处理、固溶处理、时效处理及形变热处理)的研究近况,阐述了不同热处理技术对高Zn含量Al-Zn-Mg-Cu系合金组织性能... 综述了高Zn含量(质量分数不小于7%)Al-Zn-Mg-Cu系合金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高Zn含量Al-Zn-Mg-Cu系合金热处理技术(均匀化处理、固溶处理、时效处理及形变热处理)的研究近况,阐述了不同热处理技术对高Zn含量Al-Zn-Mg-Cu系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机制,展望了高Zn含量Al-Zn-Mg-Cu系合金发展趋势及前景,旨在为Al-Zn-Mg-Cu合金综合性能的提升及铝合金材料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含量 AL-zn-MG-cu系合金 热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T工艺参数对Al-Zn-Mg-Cu合金强韧化机理研究
5
作者 刘海娟 张家玺 +1 位作者 丁永根 薛克敏 《蚌埠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4-29,共6页
针对A1-Zn-Mg-Cu合金进行了HPT变参数正交实验,以探讨HPT工艺参数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多角度力学性能测试,包括抗拉强度和延伸率等,与常温试件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比对,分析了变化规律;利用SEM对A1-Zn-Mg-Cu合金在高温下的断口形态... 针对A1-Zn-Mg-Cu合金进行了HPT变参数正交实验,以探讨HPT工艺参数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多角度力学性能测试,包括抗拉强度和延伸率等,与常温试件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比对,分析了变化规律;利用SEM对A1-Zn-Mg-Cu合金在高温下的断口形态进行观察,以揭示高温高压下A1-Zn-Mg-Cu合金的破坏机制。研究内容将为该技术在工业上的推广与应用奠定一定的理论与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T正交实验 变形工艺参数 A1-zn-Mg-cu合金 破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效工艺对Al-Zn-Mg-Cu挤压棒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高靖靖 李旭健 +5 位作者 付建建 周玉宝 马勇 黄青梅 杨献文 叶凌英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7-151,共5页
研究了时效工艺对Al-Zn-Mg-Cu挤压棒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经双级+再时效、回归再时效和非等温时效处理后,均获得了优于T73时效处理的抗晶间腐蚀性能,最大腐蚀深度由70μm分别降至19、48和30μm。合金经过双级+再时效处理后... 研究了时效工艺对Al-Zn-Mg-Cu挤压棒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经双级+再时效、回归再时效和非等温时效处理后,均获得了优于T73时效处理的抗晶间腐蚀性能,最大腐蚀深度由70μm分别降至19、48和30μm。合金经过双级+再时效处理后,获得了与回归再时效和非等温时效处理样品相近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而抗晶间腐蚀性能明显优于回归再时效和非等温时效。合金经T73、双级+再时效、回归再时效和非等温时效处理后,晶界析出相平均尺寸分别为27.7、39.2、31.6和25.5 nm,基体沉淀相平均尺寸分别为8.1、10.2、10.9和11.0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MG-cu 挤压棒材 时效工艺 双级+再时效 回归再时效 非等温时效 组织 力学性能 抗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Zn-Zr催化剂用于苯甲酸甲酯加氢制苯甲醇的研究
7
作者 张容众 张鹏程 +1 位作者 巩笑笑 董明会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1-37,共7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Cu-Zn-Zr催化剂,考察了其对苯甲酸甲酯选择性加氢制苯甲醇的催化性能。当催化剂中Cu/Zn/Zr物质的量之比控制在5/6/4,并经过650℃高温焙烧后,其催化性能表现突出。为了进一步优化苯甲酸甲酯加氢制备苯甲醇的反...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Cu-Zn-Zr催化剂,考察了其对苯甲酸甲酯选择性加氢制苯甲醇的催化性能。当催化剂中Cu/Zn/Zr物质的量之比控制在5/6/4,并经过650℃高温焙烧后,其催化性能表现突出。为了进一步优化苯甲酸甲酯加氢制备苯甲醇的反应条件,在高压搅拌釜中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及反应时间对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160℃、压力7 MPa、反应时间10 h的条件下,苯甲酸甲酯的转化率为88.1%,苯甲醇的选择性可达95.21%。通过N_(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H_(2)程序升温还原、NH_(3)程序升温脱附、X射线光电子能谱、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发现Zr元素的引入显著提升了苯甲醇的选择性;金属Cu纳米粒子的高度分散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催化剂表面呈弱酸性有利于催化剂活性的提高。这些因素的协同作用使得催化剂在苯甲酸甲酯制苯乙醇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zn-Zr催化剂 选择性加氢 苯甲酸甲酯 苯甲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gh-Pressure Preparation of High-Density Cu_2ZnSnS_4 Materials
8
作者 李一鸣 邱利霞 +4 位作者 丁战辉 李永峰 姚斌 肖振宇 朱品文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7期113-116,共4页
High-density Cu2ZnSnS4 (CZTS) materials are prepared via the mechanical alloying and high pressure sintering method using Cu2S, ZnS and SnS2 as the raw materials. The morphological, structural, compositional and ele... High-density Cu2ZnSnS4 (CZTS) materials are prepared via the mechanical alloying and high pressure sintering method using Cu2S, ZnS and SnS2 as the raw materials. The morphological, structural, compositional and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s a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x-ray diffract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 as well as by the Raman scattering and the Hall EFfect measurements. The CZTS synthesized under 5 GPa and 800℃ shows a p-type conductivity, with a resistivity of 9.69 × 10^-2 Ω.cm and a carrier concentration of 1.45 × 10^20 cm-3. It is contributed to by the large grains in the materials reducing the grain boundaries, thus effectively reducing the recombination of the charge carri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f in znS it CZTS High-Pressure Preparation of High-Density cu2znSnS4 Materials c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短流程热处理的电磁铸轧Al-Zn-Mg-Cu合金组织与性能研究
9
作者 王聪 卢兵 +2 位作者 鲍飞 郭光辉 李新康 《轨道交通材料》 2024年第1期7-12,共6页
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拉伸试验研究了适用于电磁铸轧Al-Zn-Mg-Cu合金的短流程轧制-热处理工艺路线。首先,通过电磁复合场、Al-5Ti-B晶粒细化剂和Ti微合金化,获得了组织均匀、无中心偏析以及带状晶间偏析细小的电磁铸轧Al-Zn-Mg-C... 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拉伸试验研究了适用于电磁铸轧Al-Zn-Mg-Cu合金的短流程轧制-热处理工艺路线。首先,通过电磁复合场、Al-5Ti-B晶粒细化剂和Ti微合金化,获得了组织均匀、无中心偏析以及带状晶间偏析细小的电磁铸轧Al-Zn-Mg-Cu合金。其次,基于轧制破碎粗大结晶相和第二相粒子诱发形核(particle stimulated nucleation, PSN)再结晶效应,设计了电磁铸轧Al-Zn-Mg-Cu合金的短流程工艺路线。该短流程工艺路线实现了结晶相的细化和短时间快速溶解,可充分利用PSN效应,T6样品获得了细小、均匀的再结晶组织以及较弱的Cube-ND织构。最后,短流程工艺路线不仅省略了长时间均匀化工艺,其T6样品还获得了良好的强塑性,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分别为460 MPa、521 MPa和1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铸轧 AL-zn-MG-cu合金 短流程工艺路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天明金矿床Cu-Zn合金矿物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10
作者 吴金虹 章志明 +4 位作者 陈澍民 潘思远 曾昊 肖涛 彭勃 《矿产勘查》 2024年第12期2226-2233,共8页
湖南安化县天明金矿床是雪峰成矿带上新探明的一个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本文勘查发现该矿床的矿化类型为石英-黄铁矿脉型,金主要赋存在黄铁矿中。为研究天明金矿床物质组分特征,通过对石英黄铁矿矿脉中金属硫化物开展显微镜观察和电子... 湖南安化县天明金矿床是雪峰成矿带上新探明的一个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本文勘查发现该矿床的矿化类型为石英-黄铁矿脉型,金主要赋存在黄铁矿中。为研究天明金矿床物质组分特征,通过对石英黄铁矿矿脉中金属硫化物开展显微镜观察和电子探针分析,发现了天明金矿α+β-Cu-Zn合金化学分子式为Cu_(0.60)Zn_(0.37)Pb_(0.01)Fe_(0.01),Cu的质量分数为57.12%~58.73%,Zn的质量分数为36.60%~37.84%;黄铁矿化学分子式为Fe_(1.03)S2,Fe的质量分数为46.29%~46.65%,硫亏损(S/Fe<2);含砷黝铜矿化学分子式为Cu_(0.77)Sb_(0.18)Zn_(0.13)As_(0.12)Fe_(0.02)S,Cu的质量分数为38.592%~39.599%,Sb为17.620%~18.445%。结合天明金矿床成矿特征和区域成矿条件,笔者认为天明金矿床Cu-Zn合金的形成为岩浆快速上升,在局部缺氧的还原环境下,压力突然下降,较短的时间导致硫与金属元素间难以结合,而自然沉淀形成。天明金矿床α+β-Cu-Zn合金矿物在雪峰成矿带的首次发现,对在该成矿带寻找相同石英-黄铁矿脉型金矿床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峰造山带 天明金矿床 铜锌合金矿物 含砷黝铜矿 地质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固化剂对土壤Pb Cd Cu Zn的固化效果 被引量:57
11
作者 陈炳睿 徐超 +3 位作者 吕高明 曾敏 周航 廖柏寒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30-1336,共7页
通过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分别施加沸石、石灰石、硅藻土、羟基磷灰石、膨润土和海泡石6种固化剂,研究了这6种固化剂对土壤中Pb、Cd、Cu、Zn的固化效果,筛选出几种效果较好的固化剂。实验结果表明:沸石、石灰石和羟基磷灰石均能够有效地... 通过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分别施加沸石、石灰石、硅藻土、羟基磷灰石、膨润土和海泡石6种固化剂,研究了这6种固化剂对土壤中Pb、Cd、Cu、Zn的固化效果,筛选出几种效果较好的固化剂。实验结果表明:沸石、石灰石和羟基磷灰石均能够有效地降低土壤中交换态Pb、Cd的含量,并且明显减少了土壤中Pb、Cd的毒性浸出量,其中沸石最多降低土壤中交换态Pb、Cd含量分别达到48.7%和56.2%,减少土壤中Pb、Cd的毒性浸出量达到37.1%和30.1%;沸石、石灰石均能够有效降低土壤中交换态Cu的含量,降低量分别高达68.1%和85.2%,膨润土能有效减少土壤中Cu的毒性浸出量,减少量最高达到66.51%;石灰石对土壤中Zn有着良好的固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化剂 土壤 PB CD cu z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水稻糙米对Cd Cu Zn积累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0
12
作者 殷敬峰 李华兴 +3 位作者 卢维盛 谢斯斯 骆海雄 黄杏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44-850,共7页
以酸性矿山废水污染的含有多种重金属的农田土壤为供试土壤,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不同水稻品种,不同类型、不同遗传背景水稻糙米重金属Cd、Cu、Zn的积累差异。结果表明,供试水稻糙米Cd含量为0.006~0.092mg·kg-1,最高值和最低值相差15... 以酸性矿山废水污染的含有多种重金属的农田土壤为供试土壤,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不同水稻品种,不同类型、不同遗传背景水稻糙米重金属Cd、Cu、Zn的积累差异。结果表明,供试水稻糙米Cd含量为0.006~0.092mg·kg-1,最高值和最低值相差15倍;Cu含量为6.712~27.117mg·kg-1,最高值和最低值相差4倍;Zn含量为28.390~43.296mg·kg-1,最高值和最低值相差不到1倍。常规稻和杂交稻糙米的Cd、Cu、Zn含量差异不明显。三系杂交稻的糙米Cd、Cu含量极显著高于二系杂交稻,而二系杂交稻糙米中Zn含量则显著高于三系杂交稻。不同遗传背景水稻品种糙米Cd、Cu、Zn含量也存在明显差异。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糙米中Cu、Cd含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Cu、Zn含量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而Cd、Zn含量间的相关性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 cu zn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类水滑石为前驱体的Cu/Zn/Al/(Zr)/(Y)催化剂制备及其催化CO_2加氢合成甲醇的性能 被引量:34
13
作者 高鹏 李枫 +3 位作者 赵宁 王慧 魏伟 孙予罕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55-1163,共9页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Cu:Zn:Al:Zr:Y原子比分别为2:1:1:0:0、2:1:0.8:0.2:0、2:1:0.8:0:0.2和2:1:0.8:0.1:0.1的Cu/Zn/Al/(Zr)/(Y)类水滑石化合物.将前驱体材料在空气中500°C焙烧后得到复合金属氧化物,并将其用于CO2加氢合成甲醇反应...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Cu:Zn:Al:Zr:Y原子比分别为2:1:1:0:0、2:1:0.8:0.2:0、2:1:0.8:0:0.2和2:1:0.8:0.1:0.1的Cu/Zn/Al/(Zr)/(Y)类水滑石化合物.将前驱体材料在空气中500°C焙烧后得到复合金属氧化物,并将其用于CO2加氢合成甲醇反应.采用X射线衍射(XRD)、热重(TG)分析、N2吸附、氧化亚氮(N2O)反应吸附、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和H2/CO2程序升温脱附(H2/CO2-TPD)技术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Zr和Y的引入使得催化剂BET比表面积大幅增加,金属铜的比表面积和分散度均按以下顺序依次增加:Cu/Zn/Al<Cu/Zn/Al/Zr<Cu/Zn/Al/Y<Cu/Zn/Al/Zr/Y,然而,强碱位数目占总碱位数目的比例的变化顺序为:Cu/Zn/Al<Cu/Zn/Al/Y<Cu/Zn/Al/Zr/Y<Cu/Zn/Al/Zr.活性评价结果揭示CO2转化率取决于金属铜的比表面积,甲醇选择性则随强碱位比例的增加而线性增加.因而,Zr和Y的引入有利于甲醇的合成,Cu/Zn/Al/Zr/Y催化剂上的甲醇收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水滑石前驱体 助剂 cu zn Al催化剂 二氧化碳加氢 甲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州香薷和紫花香薷对Cu、Zn的吸收和积累 被引量:24
14
作者 姜理英 杨肖娥 +1 位作者 叶正钱 石伟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24-528,共5页
采用水培试验方法,研究了Cu、Zn处理对海州香薷和紫花香薷(两种分别在铜矿和铅锌矿上良好生长的优势植物)生长及Cu、Zn吸收和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50μmol·L-1的Cu有利于海州香薷根系的生长,但却明显抑制紫花香薷地上部分的干物... 采用水培试验方法,研究了Cu、Zn处理对海州香薷和紫花香薷(两种分别在铜矿和铅锌矿上良好生长的优势植物)生长及Cu、Zn吸收和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50μmol·L-1的Cu有利于海州香薷根系的生长,但却明显抑制紫花香薷地上部分的干物质产量,而Zn处理浓度直到200μmol·L-1也未对两种香薷的干物质量产生影响。低Cu(对照)时Zn的增加并未影响海州香薷地上部分Cu的含量和积累量,但高Cu(50和200μmol·L-1)时,Zn浓度的增加减少了海州香薷地上部分Cu的含量和积累量;而紫花香薷地上部分Cu含量和积累量无论是高Cu还是低Cu时都随Zn的增加而减少。同样,海州香薷和紫花香薷地上部分的Zn含量和积累量在低Zn时并未受Cu浓度的抑制,但在高Zn时,Cu的增加却减少了Zn含量的增加。而且海州香薷在高Cu(200μmol·L-1)和高Zn(200μmol·L-1)时对Cu和Zn的积累量明显高于紫花香薷,在Cu和Zn的修复上表现出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州香薷 紫花香薷 cu zn 吸收积累 干物质量 重金属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化植物废弃物对土壤中Cu Zn Pb和Cd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23
15
作者 梁晶 马光军 +1 位作者 郝冠军 方海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92-499,共8页
利用自制的Cu、Zn、Pb和Cd污染的灰潮土和黄泥土,通过室内培养实验研究了不同绿化植物废弃物添加量和不同培养时间对这两种污染土壤中这4种重金属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绿化植物废弃物的加入抑制了Cu的活化,且添加60%绿化植物废弃物时... 利用自制的Cu、Zn、Pb和Cd污染的灰潮土和黄泥土,通过室内培养实验研究了不同绿化植物废弃物添加量和不同培养时间对这两种污染土壤中这4种重金属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绿化植物废弃物的加入抑制了Cu的活化,且添加60%绿化植物废弃物时有机结合态Cu的含量最高;绿化植物废弃物与污染土培养2~3个月时,残余态Zn的含量最高,对植物的毒害最小;绿化植物废弃物添加量为60%时灰潮土中有效态Pb含量较低,而添加量为30%时黄泥土中有效态Pb含量最低;绿化植物废弃物添加量的多少对灰潮土Cd形态的影响较小,但黄泥土中的Cd则随绿化植物废弃物量的增加活性逐渐减弱,且两种土壤均在培养2~3个月时可交换态Cd的含量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 zn PB CD 灰潮土 黄泥土 绿化植物废弃物 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和Cu^(2+)Zn^(2+)对两种可变电荷土壤中吸附态Pb解吸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杨金燕 杨肖娥 +3 位作者 何振立 李廷强 章明奎 申屠佳丽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69-475,共7页
采用连续解吸法对两种可变电荷土壤中吸附态Pb的解吸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红砂土和黄筋泥的Pb2+吸附量和解吸量都随Pb2+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加。红砂土和黄筋泥对Pb的吸附等温线可用Langmuir模型来描述,最大吸附量(Xm)分别为10899和6195... 采用连续解吸法对两种可变电荷土壤中吸附态Pb的解吸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红砂土和黄筋泥的Pb2+吸附量和解吸量都随Pb2+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加。红砂土和黄筋泥对Pb的吸附等温线可用Langmuir模型来描述,最大吸附量(Xm)分别为10899和6195mg·kg-1。pH对吸附态Pb的解吸影响较大,解吸量随pH升高而降低。当pH≤2.00时2种土壤吸附态Pb2+的解吸率很高,接近100%;当pH由2.00上升至4.00时,解吸率呈直线下降;至pH>4.00时2种土壤吸附态Pb2+的解吸率均降至很低的水平。Cu2+和Zn2+的加入可增加土壤吸附态Pb2+的解吸,其中Cu2+对Pb2+解吸作用较Zn2+大。铜加入量从0到20mmol·L-1,红砂土和黄筋泥吸附Pb2+的解吸率分别从9.6%和15.9%增加到83.8%和98.2%,锌加入量从0到20mmol·L-1,2种土壤吸附Pb2+的解吸率则分别增加到81.2%和8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 cu zn PH 可变电荷土壤 吸附-解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和酸化对猪粪中Cu、Zn去除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杨宁 杨洋 +1 位作者 彭亮 曾清如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429-1435,共7页
为了探讨利用超声和酸化来去除猪粪中的重金属,本文采用含固率为3%的猪粪溶液研究了超声和酸对其中Cu、Zn的去除以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酸可以去除猪粪中的Cu、Zn,且随着酸溶液加入量和加入无机酸后反应时间的增加,猪粪中Cu、Zn的去除... 为了探讨利用超声和酸化来去除猪粪中的重金属,本文采用含固率为3%的猪粪溶液研究了超声和酸对其中Cu、Zn的去除以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酸可以去除猪粪中的Cu、Zn,且随着酸溶液加入量和加入无机酸后反应时间的增加,猪粪中Cu、Zn的去除率提升,在猪粪溶液中加入酸调pH达到0.70,反应3 h后猪粪中Cu、Zn的去除率可以达到58.70%、81.85%;超声也可以去除猪粪中的Cu、Zn,随着超声频率和超声时间的增加,猪粪中Cu、Zn的去除率提升,在40 kHz超声90 min,猪粪中Cu、Zn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87.43%、76.48%。超声与酸结合作用时,猪粪中Cu、Zn的去除率大于单独用酸或超声时的去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粪 cu zn 去除率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烤烟中Cu Zn Mn交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徐照丽 吴玉萍 +1 位作者 杨宇虹 邓建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62-1166,共5页
为探讨不同元素在土壤-烤烟系统内吸收分配的相互关系,采用网室盆栽的方法,研究烤烟中Cu、Zn、Mn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不同的元素对烤烟生物量的影响不同。Mn在烤烟体内的迁移能力较强,按能力大小排序为Mn>Zn>Cu。Cu、Zn、Mn 3... 为探讨不同元素在土壤-烤烟系统内吸收分配的相互关系,采用网室盆栽的方法,研究烤烟中Cu、Zn、Mn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不同的元素对烤烟生物量的影响不同。Mn在烤烟体内的迁移能力较强,按能力大小排序为Mn>Zn>Cu。Cu、Zn、Mn 3种元素交互作用主要体现在吸收和转运两个方面:低浓度的Cu促进烤烟对Zn、Mn的吸收,但较高浓度的Cu抑制Zn、Mn的吸收;Zn促进Cu的吸收,对Mn的作用与Cu相似;Mn对Cu的吸收有促进作用,而Mn对Zn吸收的影响与Mn的浓度有关;土壤添加某一元素后,元素在根系中的含量增加,对其他两种元素向地上部的转运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 zn MN 交互作用 烤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堆肥对猪粪中Cu Zn在土壤中形态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学政 张丰松 +2 位作者 李艳霞 韩伟 杨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975-1979,共5页
Cu、Zn制剂等饲料添加剂的广泛使用,导致猪粪中高浓度Cu、Zn的残留,给土壤环境造成潜在污染风险。通过室内培养实验,研究了猪粪及其堆肥在菜园土和矿山土中Cu、Zn的形态分布特征,探讨了堆肥对猪粪中Cu、Zn在土壤中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 Cu、Zn制剂等饲料添加剂的广泛使用,导致猪粪中高浓度Cu、Zn的残留,给土壤环境造成潜在污染风险。通过室内培养实验,研究了猪粪及其堆肥在菜园土和矿山土中Cu、Zn的形态分布特征,探讨了堆肥对猪粪中Cu、Zn在土壤中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猪粪经过堆腐后,Cu的酸提取态和可还原态分别降低9.2%和17.2%,Zn分别降低了17.4%和29.1%,而可氧化态和残渣态Cu、Zn比例增加,并且主要以可氧化态形式存在。施加猪粪或猪粪堆肥后,菜园土中的Zn主要以可还原态和残渣态形式存在,分别占到总量的45%左右和25%~43%,在矿山土中残渣态Zn显著高于其他3种形态,但两种土壤中残渣态及可氧化态Zn有向酸可提取态及可还原态转化的趋势,并且经过堆腐的猪粪会更加促进Zn从残渣态向其他形态转变;而猪粪堆肥中的Cu在土壤中的稳定性却明显高于未经堆腐的猪粪,无论在矿山土还是菜园土处理中,施入猪粪堆肥的土壤中残渣态和可氧化态Cu的比例显著高于施用未经堆腐猪粪的处理。这表明,猪粪经过堆肥化处理对Cu的稳定化具有明显作用,可以降低其土壤污染风险,但是对猪粪中Zn的作用与此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粪 堆肥 cu zn 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粪及蚓粪对Cu和Zn吸附行为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朱维琴 贾秀英 +1 位作者 李喜梅 刘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80-286,共7页
采用室内试验方法,比较研究了猪粪和蚓粪对Cu2+、Zn2+的吸附、解吸规律及吸附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在试验浓度范围内,猪粪和蚓粪对Cu2+、Zn2+的吸附量均随着Cu2+、Zn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蚓粪对Cu2+、Zn2+的吸附固定能力明显高于猪粪。... 采用室内试验方法,比较研究了猪粪和蚓粪对Cu2+、Zn2+的吸附、解吸规律及吸附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在试验浓度范围内,猪粪和蚓粪对Cu2+、Zn2+的吸附量均随着Cu2+、Zn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蚓粪对Cu2+、Zn2+的吸附固定能力明显高于猪粪。猪粪和蚓粪对Cu2+、Zn2+的吸附等温线与Freundlich和Henry方程均有较好的拟合性。猪粪和蚓粪中Cu2+、Zn2+的解吸量随着吸附量的增大而增加,在相同初始浓度条件下,猪粪吸附的Cu2+更易被解吸,而猪粪和蚓粪对Zn2+的解吸能力相近。猪粪和蚓粪对Cu2+、Zn2+的吸附速率均较快,10~30min之内可以达到平衡后吸附总量的90%以上;一级动力学方程是描述Cu2+、Zn2+在猪粪和蚓粪中吸附动力学过程的最优模型,且蚓粪对Cu2+、Zn2+的吸附速率明显高于猪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粪 蚓粪 吸附 解吸 cu z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