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ntrolling factors of high-quality volcanic reservoirs of Yingcheng Formation in the Songnan gas field 被引量:3
1
作者 DU Shang SHAN Xuan-long +1 位作者 YI Jian LI Ji-y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4期892-902,共11页
Predicting high-quality volcanic reservoirs is one of the key issues for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in the Songnan gas field.Core,seismic,and measurement data were used to study the lithologies,facies,reservoir porosity,... Predicting high-quality volcanic reservoirs is one of the key issues for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in the Songnan gas field.Core,seismic,and measurement data were used to study the lithologies,facies,reservoir porosity,and reservoir types of the volcanic rocks in the Songnan gas field.The primary controlling factor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igh-quality volcanic reservoirs of the Yingcheng Formation in the Songnan gas field were investigated,including the volcanic eruptive stage,edifice,edifice facies,cooling unit,lithology,facies,and diagenesis.Stages with more volatile content can form more high-quality reservoirs.The effusive rhyolite,explosive tuff,and tuff lava that formed in the crater,near-crater,and proximal facies and in the high-volatility cooling units of large acidic-lava volcanic edifices are the most favorable loca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igh-quality reservoirs in the Songnan gas field.Diagenesis dissolution,which is controlled by tectonic action,can increase the size of secondary pores in reservoirs.Studying the controlling factors of the high-quality reservoirs can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prediction and analysis of high-quality volcanic reservoi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ngnan gas field yingcheng formation high-quality volcanic reservoir controlling fac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营城组火山岩成岩作用类型、特征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被引量:81
2
作者 高有峰 刘万洙 +5 位作者 纪学雁 白雪峰 王璞珺 黄玉龙 郑常青 闵飞琼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51-1258,共8页
通过野外剖面观察、钻井岩心描述、薄片鉴定和扫描电镜分析,松辽盆地营城组火山岩的成岩作用阶段分为早期和晚期。早期成岩作用类型有挥发分逸出、熔蚀作用、等容冷凝结晶、准同生期热液沉淀结晶、熔结作用、冷凝收缩、分熔冷凝结晶和... 通过野外剖面观察、钻井岩心描述、薄片鉴定和扫描电镜分析,松辽盆地营城组火山岩的成岩作用阶段分为早期和晚期。早期成岩作用类型有挥发分逸出、熔蚀作用、等容冷凝结晶、准同生期热液沉淀结晶、熔结作用、冷凝收缩、分熔冷凝结晶和早期压实胶结作用;晚期成岩作用类型为充填作用、脱玻化作用、交代作用、机械压实压溶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解作用。早期成岩作用主要影响原生孔隙的发育,晚期成岩作用影响次生孔隙的发育。准同生期热液沉淀结晶、早期压实胶结作用、充填作用、机械压实压溶作用和胶结作用是使松辽盆地营城组火山岩储层物性降低的主要成岩作用;挥发分逸出、等容冷凝结晶、冷凝收缩和溶解作用是产生孔隙空间使储层物性变好的主要成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营城组 火山岩储层 成岩作用 储层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上与水下喷发火山岩的区别及其对储层的影响——以松辽盆地营城组为例 被引量:41
3
作者 张艳 舒萍 +2 位作者 王璞珺 郑常青 单玄龙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59-1265,共7页
陆上与水下喷发火山岩在岩性、结构构造、蚀变特征、产状、与下伏地层接触关系、孔隙和裂缝发育特点等6方面有显著区别。陆上喷发火山岩包括各种熔岩、碎屑熔岩、火山碎屑岩和沉火山碎屑岩;熔岩流纹构造发育,火山碎屑岩除发育常见层理外... 陆上与水下喷发火山岩在岩性、结构构造、蚀变特征、产状、与下伏地层接触关系、孔隙和裂缝发育特点等6方面有显著区别。陆上喷发火山岩包括各种熔岩、碎屑熔岩、火山碎屑岩和沉火山碎屑岩;熔岩流纹构造发育,火山碎屑岩除发育常见层理外,还可见反丘构造;同生蚀变弱;与下伏地层多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古风化壳常见,常含有陆相植物;主要储集空间为原生孔隙和冷凝收缩节理缝、次生溶蚀孔、矿物解理缝和构造裂缝。水下喷发火山岩多为具玻璃质结构的熔岩和含晶屑玻屑的层/沉凝灰岩、膨润土/伊利石岩/蒙脱石岩/沸石岩;常具枕状、球状构造,水平层理、粒序层理、变形层理;蚀变强烈;水下熔岩呈穹隆状、透镜状,凝灰岩为层状,近火山口的膨润土/伊利石岩/蒙脱石岩/沸石岩呈松散团窝状并夹有火山弹;与下伏地层呈整合、假整合或侵蚀接触;原生气孔、杏仁体内溶蚀孔和炸裂纹,岩球岩枕间孔和粒间孔,基质和斑晶蚀变孔缝,后期构造缝是主要储集空间。松辽盆地营城组陆上、水下喷发火山岩均有发育。其陆上喷发火山岩的典型标志为流纹构造、柱状节理,含炭化木/硅化木,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水下喷发火山岩典型标志为珍珠岩、玻璃质结构、枕状构造、纹层状凝灰岩和膨润土。松辽盆地营城组的储层火山岩以陆上喷发火山岩为主;水下喷发火山岩中侵出相内带亚相珍珠岩为优质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营城组 储集空间 陆上喷发火山岩 水下喷发火山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北部升平气田营城组火山岩储层特征与成岩演化 被引量:44
4
作者 戴亚权 罗静兰 +4 位作者 林潼 杨知盛 张军 刘淑云 夏惠萍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3期528-535,共8页
对升平气田白垩系营城组火山岩岩石学与物性特征、储集空间类型及其形成和演化等研究结果表明,火山岩岩石类型主要有火山碎屑岩、火山熔岩和沉火山岩,以流纹岩为主,少量英安岩、安山岩。火山岩气藏储集空间以次生溶孔(洞)为主,其次为原... 对升平气田白垩系营城组火山岩岩石学与物性特征、储集空间类型及其形成和演化等研究结果表明,火山岩岩石类型主要有火山碎屑岩、火山熔岩和沉火山岩,以流纹岩为主,少量英安岩、安山岩。火山岩气藏储集空间以次生溶孔(洞)为主,其次为原生孔隙和裂缝。火山岩的演化过程可划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前期阶段以火山自身活动为主,主要形成气孔和火山角砾间孔为主的原生孔隙;后期阶段包括火山熔岩的冷凝作用与火山岩的后生成岩作用,是火山岩储集空间形成的主要时期。研究区风化剥蚀面、断层与裂缝是天然气成藏的主要运移通道,也是有利的储集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学 储集空间 成岩作用 营城组火山岩 升平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白垩系营城组古火山机构特征 被引量:25
5
作者 王璞珺 庞颜明 +2 位作者 唐华风 黄玉龙 郑常青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64-1073,共10页
在系统总结Hawaiian等7种喷发方式、互层状火山等3种火山机构的岩性岩相和垂向序列特征与识别标志基础上,通过剖面火山机构剖析及其与盆内埋藏火山机构对比,总结出营城组2类古火山机构特征。营城组玄武岩火山机构自下而上为枕状、渣状... 在系统总结Hawaiian等7种喷发方式、互层状火山等3种火山机构的岩性岩相和垂向序列特征与识别标志基础上,通过剖面火山机构剖析及其与盆内埋藏火山机构对比,总结出营城组2类古火山机构特征。营城组玄武岩火山机构自下而上为枕状、渣状集块熔岩(占总厚度30%),气孔杏仁和致密块状熔岩(70%),喷溢相为主,火山口附近隐爆角砾岩发育,为夏威夷式喷发。火山机构厚度以200-500 m居多,顶面盾状,相对高差100-250 m,以坡角小于10°为特征,属于盾状火山。营城组流纹岩火山机构的纵向序列300-700 m,内部结构呈现上中下三段式:下部火山碎屑(熔)岩为主(30%),爆发相为主,以基浪(basesurge)沉积为标志,喷发方式主要表现为高粘度岩浆强烈气射作用的培雷式喷发;中部主要为气孔、石泡和流纹构造流纹岩(60%),构成火山机构的主体,喷溢相为主,火山口附近常见侵出相珍珠岩穹隆,喷发类型接近于斯通博利式;上部主要为细粒(层)凝灰岩(火山灰湖相沉积,10%),爆发相为主,以普林尼式喷发为主。流纹岩火山机构顶面呈丘状,相对高差200-300 m,以坡角多大于15°为特征,属于互层状火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白垩系营城组 埋藏古火山机构 火山岩储层 喷发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营城组中基性火山岩储层特征及成储机理 被引量:54
6
作者 黄玉龙 王璞珺 +1 位作者 舒萍 张彦玲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2-92,共11页
松辽盆地北部安达-汪家屯地区钻井大量揭示营城组中基性火山岩,并在其中获得了工业气流。TAS图解可划分出8种岩性,储层研究中归纳为6大类岩石类型,逾80%的有效储层分布于玄武岩和粗面岩之中。总结了4类11种储集空间类型及其特征,原生储... 松辽盆地北部安达-汪家屯地区钻井大量揭示营城组中基性火山岩,并在其中获得了工业气流。TAS图解可划分出8种岩性,储层研究中归纳为6大类岩石类型,逾80%的有效储层分布于玄武岩和粗面岩之中。总结了4类11种储集空间类型及其特征,原生储集空间类型由喷发方式和喷发环境决定、其分布受火山岩岩相控制,次生储集空间发育程度受充填作用、溶解作用、风化淋滤作用和构造作用等影响。熔岩冷凝单元由单个或多个岩流单元组成、储层发育于其顶部和上部,每个冷凝单元构成相对独立的储层单元。火山岩旋回和期次顶部、近火山口和近源相带、靠近断裂等位置是储层发育的有利部位。玄武岩具有延伸范围广(10~22km)、储层厚度小(7~39m)等特点,储层勘探应优先寻找位于火山岩旋回和期次顶部的储层单元;粗面岩延伸范围小(3.1~6.3km)、储层厚度大(100~200m),储层勘探应以寻找具备有利烃源和盖层条件的储集岩体为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白垩系营城组 中基性火山岩 储集空间 储层物性 储层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基性火山作用喷出物类型、特征与成因 被引量:19
7
作者 王璞珺 印长海 +4 位作者 朱如凯 闫林 边伟华 黄玉龙 吴颜雄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69-481,共13页
基于松辽盆地中生代和准噶尔盆地古生代火山岩研究资料与长白山、五大连池等现代火山考察,结合国外典型实例,将火山作用喷出物分为熔岩、碎屑熔岩、火山碎屑岩和沉火山碎屑岩4类;前两类岩石冷凝固结,后两类压实固结。按成分-组构-岩相... 基于松辽盆地中生代和准噶尔盆地古生代火山岩研究资料与长白山、五大连池等现代火山考察,结合国外典型实例,将火山作用喷出物分为熔岩、碎屑熔岩、火山碎屑岩和沉火山碎屑岩4类;前两类岩石冷凝固结,后两类压实固结。按成分-组构-岩相分类方案划分出34种岩相。详细论述了各岩相的成岩方式、成分、组构、成因和产状,并给出各岩相类型的实例和典型照片。建造-改造和继承-变异分析对比显示,现代火山与古火山都常见的岩相包括厚层熔岩、熔结结构碎屑熔岩、柱状节理熔岩、枕状熔岩和玻璃质熔岩。现代火山常见而古火山少见或未见的有浮岩、渣状熔岩、绳状和块状熔岩。火山穹窿垮塌是常见的同生改造作用。裂隙式与中心式喷发往往相伴而生,常表现为沿着深大断裂的一系列中心式喷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准噶尔盆地 白垩系营城组 石炭系巴塔玛依内山组 中基性火山岩相 火山岩储层 火山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城组三段及二段岩性岩相和储层物性的精细刻画——基于标准剖面营三D1井全取心钻孔资料 被引量:14
8
作者 闵飞琼 王璞珺 +4 位作者 于世泉 黄玉龙 吴颜雄 李喆 任利军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03-1216,共14页
于标准剖面新部署钻探营城组上部的全取心钻孔揭示,营城组三段厚205.70 m,营城组二段厚48.75 m(未钻穿)。主要岩石类型包括火山熔岩类、火山碎屑熔岩类、火山碎屑岩类、沉火山碎屑岩类和沉积岩。整个井段火山喷发划分为3个旋回10个期次... 于标准剖面新部署钻探营城组上部的全取心钻孔揭示,营城组三段厚205.70 m,营城组二段厚48.75 m(未钻穿)。主要岩石类型包括火山熔岩类、火山碎屑熔岩类、火山碎屑岩类、沉火山碎屑岩类和沉积岩。整个井段火山喷发划分为3个旋回10个期次。火山岩的有效储集空间包括4种11类,储集空间组合关系有4种,孔缝直接连通型是最好的储集空间类型。用岩心、薄片和物性测试划分出4种孔隙分布和7种孔隙结构类型,单峰偏粗态型和双峰态型孔隙分布最好。低排驱压力-粗孔喉为最好的孔隙结构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营城组 火山岩 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白垩系营城组埋藏火山机构岩相定量模型及储层流动单元特征 被引量:20
9
作者 唐华风 徐正顺 +4 位作者 王璞珺 舒萍 黄玉龙 边伟华 丁日新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74-1082,共9页
松辽盆地营城组火山机构类型划分为碎屑岩火山机构、熔岩火山机构和复合火山机构3种。碎屑岩火山机构中火山通道相占9.3%,爆发相占55.3%,喷溢相占29.2%,侵出相占1.4%,火山沉积相占4.8%;火山机构半径为0.5-1.5 km,高度为50-220 m。熔岩... 松辽盆地营城组火山机构类型划分为碎屑岩火山机构、熔岩火山机构和复合火山机构3种。碎屑岩火山机构中火山通道相占9.3%,爆发相占55.3%,喷溢相占29.2%,侵出相占1.4%,火山沉积相占4.8%;火山机构半径为0.5-1.5 km,高度为50-220 m。熔岩火山机构中火山通道相占8.1%,爆发相占23.4%,喷溢相占62.6%,侵出相占5.1%,火山沉积相占0.8%;火山机构半径为1-2 km,高度为200-300 m。复合火山机构中火山通道相占4.9%,爆发相占34.4%,喷溢相占56.8%,侵出相占2.6%,火山沉积相占1.3%;火山机构半径为2-4 km,厚度为300-450 m。亚相控制储层流动单元的规模,碎屑岩火山机构的储层流动单元范围为0.3-1.5 km,厚度小于60 m。熔岩火山机构的储层流动单元范围为1-2km,厚度小于80 m。复合火山机构的储层流动单元范围为1.5-3.0 km,厚度小于100 m。各类火山机构气藏开发时的井距和压裂方案均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营城组 火山机构类型 岩相模型 储层流动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东缘中生代断裂构造特征、形成期次及其储层意义 被引量:17
10
作者 孙晓猛 朱德丰 +3 位作者 郑常青 单玄龙 程日辉 孙庆春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55-1063,共9页
松辽盆地东缘中生代断裂构造十分发育。在对松辽盆地东缘营城组详细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较系统刻画了断裂的性质、产状和时空分布规律,将研究区中生代断裂活动划分出海西晚期—印支期、营城期、营城末期和晚白垩世晚期4期。依据营城组... 松辽盆地东缘中生代断裂构造十分发育。在对松辽盆地东缘营城组详细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较系统刻画了断裂的性质、产状和时空分布规律,将研究区中生代断裂活动划分出海西晚期—印支期、营城期、营城末期和晚白垩世晚期4期。依据营城组火山口的分布规律首次识别出营城期隐伏断裂,该断裂控制了营城组火山岩的形成和分布。在研究区发现了营城期南北向断裂,为与徐家围子地区庆深气田营城组中的南北向断裂对比提供了重要依据。营城期本区处于近东西向伸展断陷和挤压逆冲相互交替的构造应力场中,营城末期受佳木斯—伊通和四平—哈尔滨两条左旋走滑断裂的强烈影响,形成北东—南西向的构造应力场,控制了北东向基性岩脉的侵入和大量北东向、北西向走滑断层的形成。认为研究区与徐家围子地区营城期及营城末期断裂具有明显的可比性,为庆深气田火山岩储层分布规律预测奠定了构造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东缘 营城组 断层 火山岩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东地区营城组一段火山岩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特征 被引量:12
11
作者 陈欢庆 胡永乐 +2 位作者 冉启全 闫林 王拥军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13,共5页
针对目前火山岩储层非均质性研究薄弱的现状,为了深入认识储层微观结构特征,对火山岩储层有效开发提供参考,利用地质统计分析、岩心观察描述和显微镜下薄片观察等方法,从孔隙非均质性、颗粒非均质性和填隙物非均质等3个方面对徐东地区... 针对目前火山岩储层非均质性研究薄弱的现状,为了深入认识储层微观结构特征,对火山岩储层有效开发提供参考,利用地质统计分析、岩心观察描述和显微镜下薄片观察等方法,从孔隙非均质性、颗粒非均质性和填隙物非均质等3个方面对徐东地区营城组一段火山岩储层微观非均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目的层具有低孔、低渗的特征,孔隙非均质、颗粒非均质和填隙物非均质都很强烈。其中,孔隙非均质受火山岩相和成岩作用共同控制,颗粒非均质受火山喷发特征和火山岩相的共同控制,填隙物非均质主要受成岩作用影响。小层YC1Ⅰ1和YC1Ⅰ2的非均质性要弱于小层YC1Ⅱ1、YC1Ⅱ2和YC1Ⅲ,前者在开发中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平面上,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的分布差异较大,微观非均质性较弱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研究区的中南部和中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储层 微观非均质性 储层开发 营城组 徐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下白垩统营城组火山岩喷发旋回特征 被引量:28
12
作者 唐华风 边伟华 +2 位作者 王璞珺 姜传金 王莹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39,共5页
松辽盆地兴城地区下白垩统营城组一段火山岩可划分为下部、中部和上部3个喷发旋回。营城组一段98%的工业气流都富集在上部旋回,该旋回便成为火山岩勘探开发的重点,而快速准确地确定上部旋回、明确各旋回的井—震标志则成为首要任务。基... 松辽盆地兴城地区下白垩统营城组一段火山岩可划分为下部、中部和上部3个喷发旋回。营城组一段98%的工业气流都富集在上部旋回,该旋回便成为火山岩勘探开发的重点,而快速准确地确定上部旋回、明确各旋回的井—震标志则成为首要任务。基于关键井钻井资料及其地震反射特征的对比分析,建立了火山岩喷发旋回的井—震标志:①下部旋回的岩性以酸性岩为主,含中基性岩,喷溢相占90%;部分井段伽马值小于90API;地震特征为席状—盾状—锥状、中—强振幅、中高频、连续性好。②中部旋回的岩性以酸性岩为主,发育少量的中性岩,喷溢相占79.5%;伽马值多为90~160API;地震特征为丘状—透镜状—穹隆状—板状、中弱振幅、中低频、连续性中—好。③上部旋回的岩性为酸性岩,喷溢相占47.1%、爆发相比例大幅度提高;伽玛值多为130~260API;地震特征为丘状—楔状—席状、中弱振幅、中低频、连续好—差。上述火山岩喷发旋回的井—震标志也为快速找准邻区火山岩勘探目的层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早白垩世 火山岩 储集层 喷发旋回 地球物理特征 标志 成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气藏储层特征 被引量:40
13
作者 邵红梅 毛庆云 +1 位作者 姜洪启 王成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9-32,共4页
徐家围子断陷位于松辽盆地北部,火石岭、沙河子、营城期发育3个火山喷发旋回。其中营城组火山活动最为广泛,具有早晚两个主要喷发期,早期主要形成中酸性岩,晚期主要为中基性岩。其中流纹岩和流纹质(熔结)凝灰岩为主力产气储层。文章综... 徐家围子断陷位于松辽盆地北部,火石岭、沙河子、营城期发育3个火山喷发旋回。其中营城组火山活动最为广泛,具有早晚两个主要喷发期,早期主要形成中酸性岩,晚期主要为中基性岩。其中流纹岩和流纹质(熔结)凝灰岩为主力产气储层。文章综合应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荧光元素分析、激光共聚焦等手段,对该区营城组火山岩岩石矿物学进行了细致研究,划分了两大类七亚类二十余种火山岩类型,并发现流纹岩和流纹质(熔结)凝灰岩普遍具有碱交代作用,发育有火山灰溶蚀孔和玻璃基质脱玻化球粒内微孔等特殊孔隙类型,同时对火山岩储层物性与岩石类型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化研究,并且分析了岩性作为物质基础直接控制储层物性演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家围子断陷 早白垩世 火山岩 气藏 储集层 碱交代作用 孔隙类型 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城南部深层气田火山机构地震反射特征识别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永忠 何顺利 +1 位作者 周晓峰 程日恒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77-581,共5页
营城组火山岩是松辽盆地北部大庆兴城深层天然气的主要储集体,天然气的富集主要受火山机构控制。火山机构由3个基本要素组成,即火山堆积高地、围斜构造和火山口,在地震剖面和水平切片上反射特征明显。本文通过大量地震剖面和水平切片的... 营城组火山岩是松辽盆地北部大庆兴城深层天然气的主要储集体,天然气的富集主要受火山机构控制。火山机构由3个基本要素组成,即火山堆积高地、围斜构造和火山口,在地震剖面和水平切片上反射特征明显。本文通过大量地震剖面和水平切片的研究,从火山机构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及其与上叠沉积层的接触关系入手,归纳总结出火山机构的14种地震反射特征,进而在兴城南部营城组识别出15个火山机构。地下火山机构的识别与研究对于松了盆地深层天然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城组 火山岩储层 火山机构 火山口 地震剖面 地震反射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山岩储层孔隙结构分类与分布评价:以松辽盆地徐东地区营城组一段火山岩储层为例 被引量:20
15
作者 陈欢庆 蒋平 +1 位作者 张丹锋 李佳鸿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53-1463,共11页
为分析明确火山岩储层孔隙结构发育特征,为气田有效开发提供参考。利用63块岩心观察和薄片资料以及206块样品分析测试资料对松辽盆地徐东地区营城组一段火山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和聚类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目的层属... 为分析明确火山岩储层孔隙结构发育特征,为气田有效开发提供参考。利用63块岩心观察和薄片资料以及206块样品分析测试资料对松辽盆地徐东地区营城组一段火山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和聚类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目的层属中低孔低渗储层,不同火山岩性孔隙结构差异大、非均质性强。孔隙度、渗透率和孔喉半径中值这3个参数为孔隙结构聚类评价的最佳指标,孔隙结构可以划分为Ⅰ,Ⅱ,Ⅲ和Ⅳ4类,以Ⅲ和Ⅳ类为主。孔喉分布不均,不同区域和不同层位差异较大,整体上喉道连通性较差。平面上主力层YC1I1小层中,Ⅰ类和Ⅱ类孔隙结构主要发育在研究区中部偏西部以及中部偏东北部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东地区 营城组 火山岩储层 孔隙结构 气田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营城组火山岩相量化表征与应用 被引量:13
16
作者 吴颜雄 王璞珺 +1 位作者 闫林 吴艳辉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3-81,共9页
盆地火山岩及其储层的地震解释需要量化的岩相模型提供地质约束。三维揭露的盆缘剖面是实现岩相量化表征的最佳区。在松辽盆地东南隆起营城组建组剖面区开展了爆发相、喷溢相和侵出相的三维量化研究。爆发相出现在火山旋回早期,延伸千... 盆地火山岩及其储层的地震解释需要量化的岩相模型提供地质约束。三维揭露的盆缘剖面是实现岩相量化表征的最佳区。在松辽盆地东南隆起营城组建组剖面区开展了爆发相、喷溢相和侵出相的三维量化研究。爆发相出现在火山旋回早期,延伸千米量级、厚度百米量级,外形呈楔形尖灭状,坡度上陡下缓、呈平均15°左右的上凹形轮廓;始于热基浪亚相、向上为热基浪与空落亚相互层,终于热碎屑流亚相。喷溢相多出现在火山旋回中后期,覆于爆发相之上,延伸千米量级、厚度百米量级,外形呈凸透镜向外尖灭状,坡度上缓下陡、呈平均20°左右的上凸形轮廓;自下而上依次为下部、中部和上部亚相。侵出相出现在火山旋回后期,可见对其它相带呈切割-披覆关系的内、中、外三个亚相,侧向延伸和垂向厚度多为百米量级、通常最大不超过1km,呈顶缓缘陡的蘑菇状。用火山岩相模型约束井旁地震解释、建立岩相-地震相响应关系,可为无井区的火山岩地震识别提供模板。火山机构的后期改造只改变相序的完整性、不改变原始喷发相带间的相邻与相依性,不影响用岩相模式预测相变关系。非同源喷出物之间的叠置会干扰盆地火山岩相的解译,且使岩相模型的约束作用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营城组 火山岩相量化表征 火山岩相地震响应 火山岩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营城组火山岩储层流动单元特征和控制因素 被引量:18
17
作者 唐华风 徐正顺 +1 位作者 吴艳辉 吴颜雄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5-62,共8页
根据孔隙度、渗透率、储层品质指数(RQI)、流动层带指数(FZI)4个参数对XS1井区白垩系营城组火山岩的388个样品进行聚类分析,通过对聚类结果与各井产气情况的对比将储层流动单元划分为4类,所占比例依次为39.2%(Ⅲ类)、33.2%(Ⅱ类)、25.0%... 根据孔隙度、渗透率、储层品质指数(RQI)、流动层带指数(FZI)4个参数对XS1井区白垩系营城组火山岩的388个样品进行聚类分析,通过对聚类结果与各井产气情况的对比将储层流动单元划分为4类,所占比例依次为39.2%(Ⅲ类)、33.2%(Ⅱ类)、25.0%(Ⅰ类)、2.6%(Ⅳ类)。Ⅰ类储层流动单元多为高孔高渗、高孔中渗和中孔高渗储层,厚度范围为10~20m;Ⅱ类储层流动单元多为中孔高渗、高孔中渗和低孔高渗储层,厚度范围为10~47m;Ⅲ类储层流动单元多为中孔高渗、中孔低渗和低孔中渗储层,厚度范围为11~86m;Ⅳ类储层流动单元为低孔低渗和特低孔特低渗储层,厚度小于10m。火山岩储层流动单元发育和分布受火山机构相带和火山岩亚相的控制,表现为火山口-近火山口相带成为Ⅰ、Ⅱ类储层流动单元的机率最大,近源相带成为Ⅱ、Ⅲ类储层流动单元的机率最大,远源相带成为Ⅲ类和Ⅳ类储层流动单元的机率最大。原生气孔发育的上部亚相和粒间孔发育的热碎屑流亚相形成Ⅰ类储层流动单元的机率最大,原生孔隙不发育的空落亚相和下部亚相形成Ⅲ类储层流动单元的机率大。实现了火山岩储层流动单元的单井识别,为其三维模型的建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白垩系营城组 火山岩储层流动单元 火山机构和亚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昌德地区营城组火成岩气藏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7
18
作者 谢庆宾 高霞 +4 位作者 夏秋君 舒萍 杨双玲 徐岩 李娜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17-1226,共10页
松辽盆地昌德地区火山岩储层以酸性岩为主,主要岩石类型为熔结凝灰岩和凝灰岩,与国内其他含油气盆地的火山岩储层明显不同。宏观上岩性较致密,岩心观察仅见构造裂缝和溶蚀孔,局部见溶蚀洞,显微镜下观察储集空间类型多样,发育粒内溶孔、... 松辽盆地昌德地区火山岩储层以酸性岩为主,主要岩石类型为熔结凝灰岩和凝灰岩,与国内其他含油气盆地的火山岩储层明显不同。宏观上岩性较致密,岩心观察仅见构造裂缝和溶蚀孔,局部见溶蚀洞,显微镜下观察储集空间类型多样,发育粒内溶孔、晶内熔孔、晶间微孔、构造微裂缝、炸裂缝和收缩缝等。火山岩厚度普遍较薄,其中芳深9井区火山岩厚度最大,最厚仅为75m。从岩相类型看,芳深9井附近为爆发相,其他地区为溢流相。研究区火山岩为低孔低渗储层,岩性和岩相与物性关系密切,同时控制着原生孔隙的形成。后期的成岩改造,包括构造活动、溶蚀作用等决定了次生孔隙的发育程度,构造运动产生的裂缝是该区储层得以改善的主要因素,而后期充填作用破坏了储层的储集性能。火山口附近爆发相与溢流相的叠合区是天然气勘探的有利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昌德地区 营城组 火山岩储层 储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信息综合火山岩储层裂缝表征:以徐深气田徐东地区营城组一段火山岩储层为例 被引量:11
19
作者 陈欢庆 胡永乐 +2 位作者 靳久强 冉启全 王拥军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94-303,共10页
从成因角度将徐深气田徐东地区营城组一段火山岩储层裂缝划分为构造裂缝、冷凝收缩裂缝、炸裂缝、溶蚀裂缝、缝合缝、风化裂缝等多种类型。根据动静结合的思路,综合岩心、镜下薄片、常规和FMI测井资料、地震等多信息以及地震相干分析和... 从成因角度将徐深气田徐东地区营城组一段火山岩储层裂缝划分为构造裂缝、冷凝收缩裂缝、炸裂缝、溶蚀裂缝、缝合缝、风化裂缝等多种类型。根据动静结合的思路,综合岩心、镜下薄片、常规和FMI测井资料、地震等多信息以及地震相干分析和蚂蚁追踪等技术,对各类型裂缝发育特征进行详细表征。结果表明,上述井震资料的结合可以完成火山岩储层裂缝表征,宏观上沿着徐东地区徐中断裂和徐东断裂裂缝最为发育,大致呈近SN向展布。微观上在发育SN向靠近断裂带裂缝的同时,还发育众多EW向或近EW向的裂缝。对裂缝成因机制分析,研究区目的层火山岩储层裂缝成因影响因素包括构造作用、火山岩性、火山岩体、火山岩相和成岩作用等,其中以构造作用和成岩作用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深气田 营城组 火山岩储层 裂缝表征 裂缝成因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莺山凹陷营城组火山岩储层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11
20
作者 印长海 绪磊 +3 位作者 杨亮 许金双 李纪鹏 王瑞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2-96,共5页
莺山凹陷火山岩资源潜力大,是松辽盆地深层天然气勘探重要接替领域.但由于莺山凹陷营城组火山岩储层致密,储层分布规律不清楚,制约了勘探部署工作.针对勘探难点,对比分析了徐家围子断陷、莺山凹陷的火山岩储层特征,并着重探讨了莺山凹... 莺山凹陷火山岩资源潜力大,是松辽盆地深层天然气勘探重要接替领域.但由于莺山凹陷营城组火山岩储层致密,储层分布规律不清楚,制约了勘探部署工作.针对勘探难点,对比分析了徐家围子断陷、莺山凹陷的火山岩储层特征,并着重探讨了莺山凹陷火山岩储集空间演化规律和主控因素.研究认为:莺山凹陷火山岩储集空间类型以溶蚀孔隙、裂缝为主,为溶孔(缝)—构造缝—冷凝收缩缝组合类型,水下喷发造成了火山岩原生孔隙不发育,营城组沉积后形成的2期构造裂缝为储层的溶蚀改造提供了通道,登娄库组沉积后期的酸性流体的注入对储层进行了溶蚀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莺山凹陷 营城组 火山岩 储层特征 控制因素 裂缝 溶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